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25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6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
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
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7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8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5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6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3
•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 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 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 生与流行。

动物传染病学概论(一)

动物传染病学概论(一)

动物传染病学概论(一)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一、动物传染病的特征二、感染的类型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一、传染源、水平传播、垂直传播的概念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三、动物传染病流行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的概念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第四节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一、诊综合诊断二、实验室诊断第五节动物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一、基本概念二、免疫接种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六节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一、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二、疫情报告和诊断三、检疫、隔离、封锁的概念四、消毒、杀虫、灭鼠方法五、药物防治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一、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凡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发病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统称为动物传染病,其特征是:1、传染病的特征(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帖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猪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被感染动物体内排出的病原体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康动物体内,能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

当一琮环境条件适宜时,在一琮时间内,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播散,形成流行。

(3)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包括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动物发生传染病康复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能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患该种传染病。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特征性的发病表现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及病程经过。

(6)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流行时,其发病数量随时段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一些传染病流行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以上这引起特征是区别动物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重要特征。

2、传染病的病程动物传染病的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4个时期。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

对病原微 生物的影 响
对传播媒 介的影响
对动物的 影响
1、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 较多 2、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 多件 3、口蹄疫每2-5年流行一次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社会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第四节 动物环境卫生
一、动物环境卫生的概念
环境:作用于家畜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 方面。
动物的环境:是指动物周围空间对其生存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种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群体四个方面 动物环境卫生:动物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生的 影响。 动物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
(三)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性损伤:固着、移行、压迫、阻塞、破坏 2、营养消耗:抢夺营养、干扰代谢、影响消化吸收机能 3、毒素作用 4、引入病原性微生物
(四)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经口感 染
经皮肤 感染
接触感 染
经胎盘 感染
(五)影响畜禽寄生虫病的因素
1、宿主的防御能力 2、营养因素 3、年龄因素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第二天发病率=(300+100)(第二天新发病例数)/(30000-20-100)(畜群动物平均 数)×100% 第二天感染率=(300+500+1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20-100)(检查总 数)×100%

[整理]5动物传染病学.

[整理]5动物传染病学.

[整理]5动物传染病学.动物传染病学基础知识一、相关概念1、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称为传染。

感染:感染是传染的第一步,即病原微生物侵入易感动物。

感染的类型:A、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动物表现出该病特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

显性感染过程中表现出某病的特征性症状的称为典型感染,反之称为非典型感染。

机体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呈隐蔽经过的感染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隐性感染动物体内的病理变化,依病原体种类和机体状态而不同,有些被感染动物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而另一些隐性感染动物既无临床症状又无病理变化,一般只能通过微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查出来。

开始症状较轻,特征性症状未出现就恢复的感染过程称为消散型感染(或称一过型)。

开始症状较重,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康复的感染过程称为顿挫型感染。

感染临诊表现比较轻缓的称为温和型感染。

B、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C、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D、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E、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继发感染和协同感染。

F、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G、持续性感染与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在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时,感染动物可在一定时期内带毒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仅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相关症状的一种感染状态。

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性感染、慢性感染、隐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等。

疱疹病毒、披膜病毒、副粘病毒、反转录病毒和朊病毒等科属的成员常能导致持续性感染。

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经过最终以死亡转归的感染过程。

慢病毒感染时,被感染动物的病情发展缓慢,但不断恶化且最后以死亡而告终。

朊病毒和慢病毒引起的感染多属此类。

常见的慢病毒感染性传染病有牛海绵状脑病、绵羊痒病、梅迪-维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和克雅病等。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犬和狐狸是自然宿主,病犬 及带病犬是传染源。 B.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胎盘等 C.易感动物:犬
③ 症状: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显著减少。 粪便先呈暗红色血水样,后卫黏液血便或脓 血便,有恶腥臭,体温升高至 40-41℃,精 深沉郁,拒食,虚弱,严重脱水,呼吸困难, 白细胞减少,最后酸中毒死亡,病程为 1 周 左右。 ④ 诊断: 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可稀释离心后用 猪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
③ 症状
可大致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急性感染 往往在未出现皮疹时即大批死亡,尸检可发现肝脾灶状 坏死和肠道出血。慢性感染多呈皮肤型,开始水肿,既 而变成水疱,最终结痂。病灶累及肢体和尾者出现脱脚、 断尾终成残疾。隐形感染,外观健康,可在各种应激条 件下如运输、受冷或X 线照射,病毒被激活,暴发流行。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病鼠 B.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C.易感动物:多种实验动物
③ 症状
可引起啮齿类实验动物急性肺炎,表现为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动物发出“呼噜 声”。
④ 诊断
临床表现,多个动物出现“呼噜声”,且有扩散蔓延 趋势。对隐性感染的鼠群可采取血清检测抗体。 ⑤ 预防和控制 动物室周围环境无野生啮齿类动物,建立卫生消毒 制度,不从疫区引进动物。一旦发现疫情,迅速封锁 污染的鼠群,及早淘汰、污染环境和设备彻底消毒灭 菌。
① 病原学:
该病毒对乙醚抵抗,能耐热,在 56℃下 至少能稳定 60分钟,在pH3~9稳定,对 甲醛敏感,4%甲醛液、10%戊二醛溶液 和 5 %~ 6 %次亚氯酸钠的 32 倍稀释液均 有杀灭作用,紫外线能将其灭活。
② 流行病学:
A.传染源:病犬或带毒犬 B.传播途径:各种途径 C. 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犬,尤其是刚 断乳至90日龄犬。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二者相辅相成的。对策与措施是否正确,必须依靠疾病监测来
检验,而监测又不断提供有关疾病的可靠信息,使对策与措施 的制定和及时修改具有充分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
调查的定义: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
流行病学调查定义: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 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 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提出合理的防控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 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25
26
27
28
29
30
流行率
定义:亦称现患率。指某一观察期内特定动物群体中某病新 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流行率可按时间长短分时点流行率和期间流 行率两种。时点流行率较常用,统计时间一般不超一个月。而期 间流行率所指一特定时间通常超过一个月。
期间流行率
观察期内特定群体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100 % 同期内该群体的平均动物数
27
28
29
30
死亡率实例
1
2
3
4
5
6789源自101112
13 19
14 20
15 21
16 22
17 23
18 24
死亡率
=3/30×100%
25 26 27 28 29 30
=10%
场群流行病学概念
前面关于感染率、发病率、流行率的计算,均是对某一特定 群体进行统计,计算得到的只是群内动物的发病率、流行率和感 染率。但不能揭示出到底有多少个群体感染,感染群占多大比例。 为了全面反映疾病总体流行情况,还需要引入场群这个重要的 概念
死亡率用来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动物群体死亡风险 的大小,描述其危害程度。
死亡率实例
例:对30头 奶牛进行为期1年 的观察,观察期内 奶牛因布鲁氏菌病 的死亡数为2头, 其它病死亡1头, 请计算死亡率。

2024版年度动物传染病十流行性感冒课件

2024版年度动物传染病十流行性感冒课件

2024/2/2
协助患者排痰
对于有痰不易咳出的患者,护士 需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 畅。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护士需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给 予心理支持;同时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
22
05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与控制策 略
Chapter
2024/2/2
23
疫苗接种在预防流行性感冒中应用
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 病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 酸,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优 点。
16
流行性感冒诊断依据及标准
01
流行病学史
在流感流行季节,患者发病前7天内与流感样症状患者有过密切接触,
或属于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024/2/2
新型检测技术和药物研发
3
发展新型检测技术,提高流感的早期诊断率;同 时,加快药物研发进程,为流感治疗提供更多有 效手段。
2024/2/2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2
地应对。
2024/2/2
27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2/2
28
本次课件重点内容回顾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类、特点及感染机制
详细介绍了流感病毒的分类,包括A型、B型和C型流感病毒,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感染机制, 使学员对流感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动物流感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阐述了动物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包括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和流行季节等,并介绍了针对动 物流感的防控措施,如疫苗接种、隔离消毒等。
02 03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

畜禽常见病防治知识一、畜禽传染病流行规律及防制措施1。

基本概念(1)什么是动物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什么防控方针?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

(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①有病原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有免疫性,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④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4.什么是传染源?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5。

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6。

什么是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7。

防治传染病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

8。

什么叫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农业部公布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9。

什么是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共19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课件(共19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消灭媒介动物,加强人畜粪 便及动物废弃物的管理,搞 好饮食品的卫生监督是切断 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的 重要措施。
提高免疫力
给人群和动物群提 供相应的免疫接种 可提高其免疫力。
人畜共患传染病 防治基础知识
01 定义和分类 02 流行病学特征 03 防治原则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 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人畜共患传染病分为两类: 一类为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另一类为细菌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对检出的感染动物及其产品, 必须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不能因为经济等原因而放任 不管。
检查和治疗人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病例
牧民、饲养员、兽医、动物 性食品加工人员、卫生防疫 人员、地质工作者和军队有 关人员以及从事实验室的医 学工作者,是人畜共患病的 高危人群,他们应该作为检 查和治疗的重点。
切断由动物传染至人群的途径
皮肤接触传播
由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即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 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患病动物接触。 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接触疫水而感染。
节肢动物传播
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在 共患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其传播方式分两类, 即机械性传播和生物学传播。
人与家畜的易感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人和家畜都有相同的侵袭力。同时, 人和家畜(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 由于人和动物的进化程序不同,受感染后所表现的临 床特征也不同。 易感性的高低与病原体的种类、毒力强弱和易感机体 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消化道传播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通常不能单独侵人, 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经饮水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与水源类型、污染程序、 饮水量的多少以及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的长短等因素 有关。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

动物传染病期末总结一、引言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或多种疾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在个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动物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也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动物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动物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动物传染病指的是动物体内寄生的病原体经过传染途径,感染到其他动物并引起疾病的现象。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以及传播方式,动物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三、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传播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研究的学科。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了解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的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统计学分析、实验室检测等。

四、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4.1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传染病防治手段之一。

通过疫苗接种,可以使动物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其感染病原体。

疫苗预防的原则包括免疫对象的选择、免疫程序的控制以及免疫材料的选择等。

4.2 隔离措施隔离措施是指将疫情动物从健康动物中分离出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通过对疫情动物的隔离和治疗,可以减少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

隔离措施的具体措施包括隔离场所的设置、严格的消毒措施以及人员的合理安排等。

4.3 环境改善环境改善是指通过改善动物生活环境,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以及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动物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消毒等都是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

4.4 治疗措施对疫情动物的治疗是防治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的药物给药、临床观察以及辅助检测,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发展和传播。

五、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
2、前驱期:潜伏期过去以后即转入前驱期。 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表现出该种传染病的特
征性的临诊症状。 4、转归期(恢复期):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
可以转入恢复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 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
精选ppt
(一)、流行、流行过程 流行:畜禽传染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
2、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赖于人和家畜 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才传给人和 家畜。
精选ppt
第六节、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
1、流行形式:在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 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 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区分为四种表 现形式:
• 散发性(sporadic):发病数目不多,在 一个较长时间里只有个别的零星发生, 称为散发。
精选ppt
• 地方流行性(endemic):在一定的地区或畜禽群中, 发病动物的数量较多,但传播的范围不大,带有局 限性传播的特征。
• 流行性(epidemic):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 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 对名词。
精选ppt
3.畜禽的易感性:易感性是指畜禽对某 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感受性的大小。 ❖ 1、畜群的内在因素: ❖ 遗传因素 ❖ 年龄差异 ❖ 2、畜群的外界因素 ❖ 3、特异性免疫状态
精选ppt
第五节、疫源地、自然疫源地
1、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疫点:通常指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 疫区:许多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疫源地所组成。
患病动物 前驱期、症状明显期病畜 带菌(毒)动物:这些是外表无症状的感染动物,但体
内有病原体存在,并能繁殖和排出体外。这样的动物 往往被人们忽视,是危险的传染源。

动物流行病学课程

动物流行病学课程

动物流行病学课程一、引言动物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动物种群中疾病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疾病传播途径、疫苗接种策略以及疾病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动物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应用。

二、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1. 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或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发生、分布和控制的科学。

动物流行病学则是流行病学在动物领域的应用。

2. 动物流行病学的重要性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疾病的传播规律、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措施,从而保护动物健康、维护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安全。

三、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 病例报告和调查通过收集动物疾病的病例报告和进行调查,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以及危险因素,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流行病学调查和抽样流行病学调查是指对动物群体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病例数、发病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

抽样是为了从大规模的动物群体中选取代表性样本,以便进行疫苗接种、疾病控制等工作。

3. 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变异情况。

通过对病原体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来源、传播途径以及传播速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四、动物流行病学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应用1. 疫苗接种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策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 疾病监测和早期预警通过对动物群体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暴发和流行趋势,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早期预警和控制,减少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3. 疾病控制和防控策略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疾病的控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如隔离、消毒、灭鼠等,有效地控制和阻断疾病的传播。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

兽医传染病学:家畜传染病学总论一、引言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预防和控制的科学。

在家畜养殖业中,传染病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产品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家畜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家畜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畜传染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因家畜传染病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后,破坏动物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2.传播途径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垂直传播等。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直接接触,如交配、哺乳等;间接接触传播是指健康动物接触患病动物排泄物、分泌物、尸体等污染物;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食物传播是指动物摄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食物或饮水;垂直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母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三、家畜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季节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冬季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季易发生肠道传染病等。

2.周期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如猪瘟、口蹄疫等疾病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大流行。

3.地域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某些传染病在特定地区高发。

4.群发性家畜传染病的流行往往呈现群发性,如一个养殖场内的动物短时间内大量发病。

四、家畜传染病的诊断方法1.临床诊断通过观察患病动物的症状、体征,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体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对动物体内抗体的检测,可以确诊家畜传染病。

五、家畜传染病的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家畜传染病的基础。

养殖户应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合理饲养,增强动物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兽医传染病学

兽医传染病学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1. 理解传染病的概念,掌握传染病的特征, 按临床表现、按病原体种类、按病程长短等不同,对感染的理解;掌握慢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的含义。

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征:⒈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⒊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⒋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⒌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⒍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传染病的分类:1按病原体分类病毒病,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螺旋体病,放线菌病,立克次体病和霉菌病2按动物种类分猪传染病,鸡,鸭,鹅,牛,羊,马,犬,猫,兔,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及人畜共患传染病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和组织分全身败血性传染病和以侵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或运动系统等位主要的传染病4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一类疾病和二类疾病6按疾病来源分外来病,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7其他构成感染的三要素;病原体:致病力。

动物机体:免疫力。

环境:二者共同相处的环境。

感染的类型:⒈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⒉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⒊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顿挫型感染和一过型感染;⒋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⒌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⒍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⒎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8.病毒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2. 掌握传染病的发展阶段,潜伏期的概念,各阶段的对诊断疾病的价值。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最初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前驱期:从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到传染病的特征症状刚一出现为止这段时间叫前驱期。

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是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

兽医流行病学

兽医流行病学
动物流行病学
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是研究基本和卫生事件在 动物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发生原因以及发展 规律,制定防控措施、评估防控效果的一门 学科。它从群体水平出发,以各种疾病和卫 生事件为研究对象,以描述基本分布、揭示 疾病成因为手段,以提出防控措施,增进群 体健康为目的。
工作任务
探索病因及 风险因素
描述疾病分布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数:指对特定动物群体内动物数量、病例数量、感染数量、等的简
单列举。
比: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
比例: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数量之间的比值
率:特定时间范围内,某一事件在某一确定动物群体中发生的频
率。 发病风险=
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
风险群体的动物数量
发病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期内该群动物的平均数
效益:以货币形式量度的动物疫病防控结果,分为直接效益和 间接效益。
效用: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果的偏好程度。
六、动物疫病防控经济学评估
基本概念
动物疫病经济损失的概念:
狭义上指动物疫病对养殖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产生的 经济损失,以及为控制和扑灭疫情而增加的各种 常规支出及紧急支出。
广义上指对其他产业或行业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 影响,对社会公共卫生、福利、生态环境等造成 的影响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损失(狭义)。
* K
观察期内新病例数
袭击率= 观察期初始时的易感动物数
* K
二、疾病的测量与描述
描述疾病的常用指标
感染率=
受检动物阳性检出数
受检动物数
*k
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某群体动物死亡数 同期该群体动物平均数
*k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动物数
病死率= 同期患该病的动物数 *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15、死亡率是指某病病死数占某种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
16、病毒的持续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或终生带毒,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
17、什么是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 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B.羊、牛、猪的易感性最强。母畜比公畜,幼年畜比成年畜发病多。
11、以下关于炭疽流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B )
B.炭疽无明显的季节性。
12、关于J亚群鸡白血病的论述,以下哪条是错误的? ( A )
A.所有品系的肉用型和蛋用型鸡都易发。
B、 判断题
1、患病动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可称为传染源。(×)
2、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和传染性的疾病。(√)
3、 疫源地是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
4、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动物长期或终生带毒,但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
5、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侵害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类牲畜动物。(√)
6、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季节性,发病率高达95%-100%,病死率也同样高,是最严重的猪病之一。(×)
7、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8、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本病春季多发。(√)
(4)大流行性(pandemic):发病数量大,流行的范围可达几个省甚至全国或几个国家。
4、监测采样过程中抽样方式有哪几种?(回答4种以上)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抽样、类型抽样)
(3)整群抽样
(4)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
(5)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
(6)双重抽样(又称二重抽样、复式抽样)
(7)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简称PPS)
5、什么叫人畜共患病?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至少说出五种)?
答:人畜共患病: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主要的疾病种类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炭
11、牛结核病以哪几种临床类型最为常见?
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12、口蹄疫有哪几个血清型?
答:A、O、C、亚洲I(Asia-1), 南非I(SAT1)、南非II(SAT2)、南非III(SAT3)。
13、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特征是:临床反复发作,呈现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衰、浮肿和消瘦等症状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猪圆环病毒2型:又称仔猪断奶全身消耗性综合症(PMWS);猪流行性感冒病毒;伪狂犬病病毒(PRV)。
16、能引起鸡产蛋下降的疾病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减蛋综合征(EDS-7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ND)、鸡肿头综合征(SHS)、禽流感(AI)、禽脑脊髓炎(AE)、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和禽霍乱(FC)等。
(3)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和伤口感染病毒,通常以直接或间接接触(飞沫等)方式传播,或通过人或犬、蝇、蜱、鸟等动物媒介,或经车辆、器具等被污染物传播。如果环境气候适宜,病毒可随风远距离传播。
3、动物传染病的常见流行形式有哪些?
答:在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区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8、简述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特点主要有哪些?
答:鸡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春初、秋冬季节变换时易发。流行时以鸡易感性最高,鸽子、鹌鹑、鹦鹉、火鸡、鹅、鸭、鸵鸟等都可感染发病。其中鸽子和鹦鹉对本病的流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病死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鸡接触病鸡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通过呼吸道、眼结膜以及消化道感染发病。
(二)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基本知识
A、选择题
1、以下哪些动物不会感染口蹄疫 ?( B )
B.马
2、 的特征是渐进性消瘦和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特殊结节。( B )
B.结核杆菌病
答: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
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5、炭疽的特征病变是什么?
答: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和皮下、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
6、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家禽的主要感染途径有哪些?(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有哪些?)
答: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包括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传播、病毒污染物和健康禽间接接触传播两种。家禽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7、缩写的S P F是指 ( C )
C.无指定的特定的病原体动物
8、动物传染病的主要发展阶段为 ( A )。
A.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和转归期
9、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 天。( D )
D.21
10、针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以下哪些是不正确的? ( B )
C.简答题
1、至少列出5种动物RNA病毒名称。
答: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口蹄疫病毒、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
2、新城疫的典型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主要病变是出血和坏死,尤其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明显。腺胃乳头和乳头间有出血点,或有溃疡和坏死,肌胃角质层下也常见有出血点,气管、直肠粘膜多见出血。
3、 俗称猪喘气病。( D )
D、猪支原体肺炎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A )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5、因某病死亡头数占同期某种动物总头数的频率指标称 ( C )
C.死亡率
6、确定检疫期限是根据该种传染病的( B )
B.最长潜伏期
3、鸡新城疫主要传染源和自然感染途径是什么?
答:新城疫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
新城疫的自然感染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其次是眼结膜,也可经外伤及交配传染。
4、猪瘟临床剖检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有哪些?
答:体表有紫斑或出血点,淋巴结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变,脾脏出血性梗死,盲肠、回肠、结肠内形成纽扣状肿胀,肾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严重时呈麻雀卵样变化,膀胱粘膜有针尖状出血。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都能成为间接接触传播的媒介,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
7、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2、试从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论述口蹄疫的流行病学特点。
(1)易感动物是偶蹄动物,包括牛科动物(牛、瘤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及所有野生反刍和猪科动物均易感,驼科动物(骆驼、单峰骆驼、美洲驼、美洲骆马)易感性较低。
(2)传染源主要为潜伏期感染及临床发病动物。感染动物呼出物、唾液、粪便、尿液、乳、精液及肉和副产品均可带毒。康复期动物可带毒。
9、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非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末春初,气候严寒、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促使发病或加重病情。(×)
1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9、口蹄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10、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奶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黄牛、牦牛。人也可被感染。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随鼻汁、痰液、粪便和乳汁等排出体外,健康牛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
(1)散发性(sporadic):发病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只有个别的零星发生,称为散发。
(2)地方流行性(endemic):在一定的地区或畜禽群中,发病动物的数量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传播的范围不大,带有局限性传播的特征。
(3)流行性(epidemic):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禽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
疽、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日本血吸虫、乙型脑炎、猪丹毒、李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猪囊虫病、钩端螺旋体、旋毛虫病、肝片吸虫等。
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答: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是以妊娠母猪和一个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自主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14、能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的疾病主要有哪些?
答:有猪瘟、母猪繁殖与障碍呼吸综合症、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猪弓形虫病等。
15、能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有哪些?
答:(1)败血支原体:引起猪喘气病;(2)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胸膜肺炎;(3)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肺疫;(4)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5)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肺炎、胸膜炎;(6)链球菌:引起育肥猪咳嗽、肺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