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综合提升练(二)【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生死抉择

很久之前,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惨败的一方中有两名战士侥幸逃出战场。这俩人,一老一少,是一对翁婿。他们逃进深山老林,在一块碑一样的石块下面歇了下来。做岳父的伤势严重,命在旦夕;女婿情况稍好一些,但身上也负伤好几处,必须尽早医治。

“我活不过两天了,雷本。”岳父说,“你现在独自离开,或许还有生的可能,但是如果让我拖累你,我们就都不能活命了。”

从理智上说,雷本认为岳父的话是对的。但从情感上来说,他不能丢下岳父不管,那是大逆不道的。经过了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听从了岳父的话,毕竟他和新婚不久的妻子还有很长的幸福人生路要走呢,尽管这意味着要让岳父抛尸荒野。

回家的路困难重重。先是乌云密布,妨碍了他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方向,然后是伤口疼痛加剧,他的体力渐渐不支。他的脑子里一团乱麻,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走了多久,走过了哪些地方,只凭着求生的本能,盲目地往前走。终于,他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倒在一棵树下等死。救援者发现了他,并把他送到最近的农户家,而这个农户家碰巧正是他自己的家。他受到了爱妻的悉心照料。他活了过来。可是,面对爱妻的询问,他能说什么呢?他抛下岳父,在那种情况下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然而,正确的事情有时也很难说出口。他若对妻子讲出实情,妻子回应他的一定是绝望的惨叫,而他则一辈子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还会遭到世人的谴责。于是,他说,他在自己也负伤的情况下一直搀扶着重伤的岳父走了三天三夜;当岳父死后,他用虚弱无力的双手掩埋了死者,尽了他能做的最后一份孝心。

雷本的事迹传遍乡里,大家都夸他既勇敢又孝顺,这使他越发羞愧难当。隐瞒实情给原本正当的行为蒙上了一层罪过。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杀人犯。这种难言之隐像一条锁链捆绑住他的精神,又像一条毒蛇咬噬他的心。从此,他变得郁郁不乐,脾气暴躁。这让他在后来的18年中噩运连连:常与邻居发生争吵招来官司,疏于料理生计导致农场破产家道败落。他只有带着妻儿背井离乡,深入大森林,去重新拓垦一片荒野。

数天后的一个下午,一家人停了下来。他们发现了一片适合拓垦的林中平地。妻子做饭,雷本和儿子打算出去打猎。儿子答应就在营地附近,想独自猎杀一只野鹿。雷本看着儿子的背影,为儿子的成长感到一阵欢欣,然后他去了另一个方向碰碰运气。

他走进了浓密的森林里,忽然有了一种想法,如果能在这里发现岳父的遗骨并将其埋进黄土,或许他心里会稍微得到一丝安宁。他恍恍惚惚地在林子里不知走了多久,连一只野兽也没有发现。突然,一簇矮树丛里面有个东西在动,雷本立刻本能地举枪射击。

当妻子在那簇矮树丛里找到雷本的时候,雷本正用枪托支撑着自己的身子,他的面前是一块被叶蔓缠绕的碑一样的石块和一堆人的遗骨,还有……

“是的,”雷本没有任何表情地对妻子说道,“那是我们的儿子,他现在和他的外祖父在一起。”

她一声惨叫。从故事一开始,理智与情感都无法指向一个完美的结局,这一声惨叫注定不可避免。

1.第一段在整篇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小说情节的开端,交代了翁婿两人的伤势,为下文写女婿丢下岳父独自回家做了铺垫。

解析分析小说开头的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它和下文有什么联系?循着这一思路,可准确归纳出本题的答案。这篇小说的第一段写了翁婿两人受伤的情况,其中岳父受伤严重,这就为下文写女婿作出艰难选择后独自回家做了铺垫。

2.文章第四段说“他的脑子里一团乱麻”,雷本的脑子里为什么一团乱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天气不好,让他找不到正确的方向;②伤口剧痛,体力渐渐不支;③丢下岳父,内心愧疚痛苦。

解析本题相对较简单,考生只要认真阅读第四段,就能概括出答案的前两个要点。而第三个要点是考生容易忽视的,这点必须结合前三段的内容才能归纳出来。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雷本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始时做事理智,知道翁婿不能同活,选择丢下岳父;②热爱家庭,热爱生活,但又自私,因担心自己在妻子面前抬不起头,遭到世人的谴责而撒谎;③良心未泯,对抛弃岳父的事一直深怀内疚,因而脾气变得暴躁,常与邻人争吵,最后还因精神恍惚错杀了自己的儿子。

解析文章中的雷本是个矛盾的统一体,在对待岳父一事上,他体现出了为人理智的一面;但抛弃岳父这件事又使他长期遭受良心的谴责,性格改变,并导致了不理智行为的发生。

4.小说标题为“生死抉择”,主人公雷本具体经历了哪几次抉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是否舍弃岳父独自求生的抉择。②是否对妻子讲出实情的抉择。③是否坦然面对当年抛弃岳父的事实。

解析题目要求考生总结主人公经历的几次抉择。考生只要明确了“抉择”的意思,即可在小说中找到雷本的几次抉择,其中前两点较为明确,作答不难。第三点有一定难度,考生需要透过现象看到雷本此行为的实质——选择了坦然面对遗弃岳父的事实。

5.你觉得雷本最后射杀儿子的情节合理吗?试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合理。雷本由于抛弃了岳父,长期受良心谴责,性格变得扭曲,性情变得暴躁,所以在一时冲动下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错事。雷本和儿子所走的不是同一方向,他当时又恍恍惚惚,所以他看到矮树丛里面有东西在动,本能地举枪射击造成误杀是完全可能的。

(示例二)不合理。雷本曾经做过军人,受过严格的职业训练,不可能看见有东西动就随便射击。雷本虽然性情暴躁,但并没有丧失理智,而且他也知道妻儿在森林里,所以更不会没有看清目标就随便开枪。

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得出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时,要立足小说中雷本的形象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彼得

[美]薇拉·凯瑟

“不能卖,安东尼,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不能卖,等我死了你再卖吧。”

“可是我需要钱,你要这把破琴有什么用?你拉起琴来乌鸦都会笑话你;手抖得连琴弓都拿不稳。明天跟我一起到布鲁山砍柴去,你得给我早起。”

“什么?安息日还要砍柴?安东尼,天这么冷,我实在冷得厉害,孩子,我们明天就别去了吧。”

“就是要明天去,你这老不死的懒骨头。我安息日不也照样砍柴吗?我怎么就不怕天寒地冻?你不但要砍柴,还得把柴拖下山去。至于小提琴,我告诉你吧,非卖不可。”安东尼说罢,走了出去。老人将凳子移到火炉近旁坐下,用颤抖的手指抚摸着小提琴,喃喃地说道:“我活着就不能卖,我活着就不能卖。”

五年前,彼得·塞德莱克,他的妻子,长子安东尼,以及一群小塞德莱克来到内布拉斯加西南部这块最为荒芜的地方定居下来。安东尼是公认的一家之主,人们都说他年轻有为,能够振兴家业。然而,他为人卑鄙、自私小气、不足信赖,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可那并无大碍,全镇上下,他的玉米照料得比别人的都要好,小麦产量也总是比别人的高。

对于彼得,人们则知之甚少,而且也颇有微词。只要一远离安东尼的视线,他就会拿帽子或外套去典当,换威士忌喝,常常喝得烂醉如泥。当然,只有两样东西他不肯当掉——他的烟斗和小提琴。他神情恍惚、懒懒散散,十分喜欢拉小提琴,一点都不想耕地劳作。不过,安东尼才不管他的喜好,总是让他没完没了地干活。在这个安东尼做主的大家庭里,从三岁孩童到六十岁老人,无不自食其力。可人们依然说彼得毫无用处,是他儿子的拖累;安东尼从不喝酒,比他父亲年轻时强百倍。不过,彼得并不介意人们的闲言碎语,他既不喜欢这个地方,也不喜欢这儿的人,更不喜欢耕地劳作。他很怀念故土——波西米亚。很久以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