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习题+答案教学内容
苏武传(人教版高二必修)
苏武传(人教版高二必修)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过程、方法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教学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苏武牧羊》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一)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作者及《汉书》.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2.关于《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二)由四人学习小组介绍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三)由四人学习小组提出借助字典,通读课文过程中重点要解决的字词读音以及重难点的文言字词句,以练习的形式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稍迁至栘中厩( jiù )监;②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⑤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ún"错误)⑧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3.古今异义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⑦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4.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②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展开全文阅读③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5.特殊句式①倒置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②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③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参考答案】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四,课堂小结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五,布置作业练习一2.3.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问题探究(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6.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1. 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2.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3.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四,课后作业;练习三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答案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答案苏武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讲述了苏武的传奇经历。
通过阅读和研究苏武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提供苏武传知识点的练习答案。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苏武传。
一、选择题1. 苏武传的作者是谁?A. 杨雄B. 曹操C. 欧阳修D. 熊掌答案:A2. 苏武传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D3. 苏武被贬到哪个地方?A. 塞外B. 长安C. 洛阳D. 陇西答案:A4. 苏武所养的羊是什么品种?A. 羊驼B. 绵羊C. 羚羊D. 羊鸣答案:C5. 苏武传中的苏武最终能否顺利回到中原?A. 能B. 不能答案:A二、填空题1. 苏武被贬到塞外时,他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答案:放羊2. 苏武在面对狼群时,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来保护自己的羊?答案:利用高山等地形躲避狼群的袭击3. 苏武在塞外生活了多少年?答案:十九年4. 苏武回到中原后,被任命为____________。
答案:光禄大夫5. 苏武传中,苏武通过__________的努力最终实现了回家的愿望。
答案:坚持不屈的精神和智慧三、简答题1. 苏武传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什么?请简要描述该场景,并简要解释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答案:(个人回答)我的回答只供参考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苏武在塞外与狼群搏斗的情景。
在这个场景中,苏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的行动,成功地保护了羊群,并最终战胜了狼群。
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展示了苏武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智慧。
面对困境和危险,苏武不退缩,不放弃,而是不断地寻找解决办法,并付诸实践。
他的勇敢和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勇敢面对。
2. 苏武传中所体现的价值观有哪些?请从苏武的行为或者其他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个人回答)我的回答只供参考苏武传中体现了诸多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坚韧不拔、忠诚正直和努力奋斗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武传》习题(含答案)
苏武传(习题)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空自苦亡人之地D.凿地为坎,置煴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 B.会.论虞常 会:会同 C.会论.虞常 论:判罪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A.因厚赂.单于 B.其一人夜.亡 C.反欲斗.两主 D.天雨雪.,武卧啮雪 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见犯乃死,重负国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D.皆为陛下所成就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为了胁迫苏武投降,把他关在大窖里,断绝食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武传》知识点归纳及练习+课件30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6)上林、上林苑:皇帝 游猎 的场所,在长安西, 周围三百里。
(17)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 人连同治罪,也叫 连坐、随坐。
一、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②与旃毛并咽之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④欲因此时降武。 ⑤独有女弟二人 ⑥且陛下春秋高 ⑦武等实在 ⑧武使匈奴,明年 ⑨太夫人已不幸 ⑩单于视左右而惊
二、古今异义
①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 ③我丈人行也。
④欲因此时降武。 ⑤独有女弟二人 ⑥且陛下春秋高 ⑦武等实在 ⑧武使匈奴,明年 ⑨太夫人已不幸 ⑩单于视左右而惊
古义:拿着; 古义:提拔。 古义:老人、长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召苏武受辞(供词)
答案:C:赂(赠送礼物)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法令亡常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信义安所见乎
E.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F.与旃毛并咽之
G.空自苦亡人之地
H.掘野鼠去草实而食
答案:C
(A:亡-无;B:畔-叛;D:见-现;E:霑衿-沾襟;F:旃-毡;G:亡-无;H:去-弆jǔ)
C、名词活用等
1 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 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 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 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五、特殊句式
《苏武传》课后作业及答案教学提纲
苏武传【A组】◆基础过关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单(chán)于扶辇(niǎn)旄(máo)节B.弋(yì)射纺缴(zhuó)驽(nú)怯C.熅(yūn)火牧羝(dī)廪(lǐn)食D.啮(niè)雪自分(fēn)马畜(xǜ)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谋)B.(虞常)私.候胜曰(拜见)C.而收系.张胜(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定罪、治罪)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以.状语武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③欲因.此时降武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B.自分已死久矣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D.武闻之,南乡号哭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B.单于壮其节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D.其一人夜亡6.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以状语.武B.惠等哭,舆.归营C.天雨.雪,武卧啮雪D.杖.汉节牧羊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8.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C.见犯乃死,重负国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E.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F.收族陵家,为世大戮9.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子卿尚复谁为乎?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10.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身战七十余战。
《苏武传》课后练习(含答案)
《苏武传》课后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常存感恩之心陈小红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乡村医生马文芳,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偏僻的乡村行医?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就是那1961年的169元钱。
”那年,在他母亲得伤寒病去世后的第五天,弟弟也得了这种病。
在全家陷入绝境的时候,一分、二分、五分,一个庄又一个庄,乡亲们几乎全部出来,竟然凑起了169元钱。
这笔在当时近乎天文数字的救命钱,让马文芳泪流满面。
虽然弟弟没能救过来,但在他心灵深处,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呼喊着:“在农村,一定要有医生,一定要有为父老乡亲们治病的医生!”解放日报曾以“感恩的心”为题报道了河南省这名乡村医生的事迹。
从最初的报答之情,到责任之感,再到奉献之举,一颗感恩的心,成就了他的业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衔环结草,以谢恩泽”,再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传统,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人。
今天,无论是张尚昀背着重病母亲求学进取,还是洪战辉历尽艰辛带着“弃婴妹妹”读大学;无论是王乐义身患癌症不辞辛苦推广大棚蔬菜技术,还是华益慰以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彰显济世良医的仁慈心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善德壮举,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进而升华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
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有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被认为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
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他们执着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素质不全面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是充满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没有安全感的社会。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12课 苏武传(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12课 苏武传(含答案)(一)作者简介(二)人物轶事班固含冤被害班固跟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
此时的窦宪,因为平匈奴有功,威名大盛,心腹众多,官员进退都由他一人决定,朝臣震慑,望风希旨。
尚书仆射郑寿、乐恢由于招致他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
窦宪的三个弟弟又把持着卫尉、执金吾、光禄勋的要职,窦氏家族还有十几人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少府等。
他们在京城无法无天,奴仆肆意强夺民财,侵害百姓,抢夺民女。
他们大权在握,仍不满足,又想杀死皇帝,夺取最高权力。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的爪牙邓叠、女婿郭举等阴谋在宫中杀死和帝。
和帝觉察到他们的阴谋,事先与中常侍郑众定计,把邓叠、郭举等收捕斩首,并将窦宪等人革职,送回封地,窦宪等被迫自杀。
班固本来与窦宪案件毫无关系,但在封建时代,一人有罪,株连甚广,班固因与窦宪关系密切而被免职,以后又被冤枉逮入监狱。
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
曾有一次,种兢出行,班固的家奴因喝醉酒冲撞了他的车骑,种兢手下官吏对他推搡训斥,家奴迷迷糊糊,口出恶言,种兢大怒,可是畏惧窦宪威势,不敢发作,从此怀恨在心。
窦宪案发后,以前窦家的宾客一一被逮捕拷问,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进监狱。
在狱吏的拷打折磨下,班固冤死狱中,卒年61岁。
事后,和帝曾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
(一)背景链接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
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常识链接Ⅰ.文学常识《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苏武传带答案
苏武传带答案第一篇:苏武传带答案苏武传必修四编写时间2011-2 学习目标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翻译文句。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知识链接作者及作品: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幼年即聪慧好学,16 岁入洛1、作者及作品阳太学,博览群书。
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
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
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
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
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 229 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 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写作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
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给字词注音稍迁至栘()中厩()监;数()通使相窥()观;且()鞮()侯;厚赂();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昆()邪()王;后随浞()野侯没()胡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置煴()火,覆武其上;於()靬()王;啮()雪;旃()毛;檠()弓弩;扶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故使陵来说()足下;斧钺()2、划出出文中通假字课中探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⑤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⑦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⑧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⑨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 ;衿,通“襟”,衣襟。
高中苏武传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苏武传文学常识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苏武传》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传记?A. 苏秦B. 苏武C. 苏东坡D. 苏辙2. 《苏武传》的作者属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3. 苏武在匈奴期间,曾被流放至何地?A. 沙漠B. 草原C. 雪山D. 森林4. 苏武在匈奴期间,主要依靠什么维持生活?A. 牧羊B. 打猎C. 捕鱼D. 种植5. 苏武最终是如何返回汉朝的?A. 通过战争B. 通过外交C. 通过逃亡D. 通过交换二、填空题6. 《苏武传》中,苏武在匈奴期间,曾用_________来表达对汉朝的忠诚。
7. 苏武在匈奴期间,曾因_________而受到匈奴人的尊敬。
8. 苏武在匈奴期间,曾_________次尝试返回汉朝。
9. 苏武在匈奴期间,曾_________年没有见到汉朝的使者。
10. 苏武最终返回汉朝时,已经是_________岁。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苏武在匈奴期间的生活状态。
12. 请简述苏武在匈奴期间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
13. 请简述苏武最终返回汉朝的过程。
四、论述题14. 论述《苏武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5 B A C A B6. 牧羊7. 忠诚8. 多次9. 十九10. 六十【简答题答案示例】11. 苏武在匈奴期间,生活极其艰苦,被流放至寒冷的北海,以牧羊为生,忍受着孤独和饥饿。
12. 苏武在匈奴期间,表现出了坚定的忠诚和不屈的意志,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始终坚守着对汉朝的忠诚。
13. 苏武最终返回汉朝是在汉朝与匈奴达成和平时,通过外交途径被释放回国。
【论述题答案示例】14. 《苏武传》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苏武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强的民族精神。
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苏武传》文言知识答案
句子翻译
5.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你)终究不能回国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使自己受 苦,你对汉廷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6.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我料定自己早已是该死的人了!您(如果)一定要使我投降 ,(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 7.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去的,总共跟 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
• “课前三分钟”主题:
小组 1 2 3 4 5 6 7 8
9
主题词1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
主题词2 “中华文明之光”(必下-1) “良知与悲悯”(必下-2) “探索与创新”(必下-3)
“媒介素养”(必下-4) “使命与抱负”(必下-5) “观察与批判”(必下-6) “责任与担当”(必下-8) “学习之道”(必上-6)
22.绝(断绝)不饮食
重要实词
23.别(分开、离析)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另外的地方)
24.武复穷厄(困顿)
25.单于闻陵与子卿素(一向)厚(深厚,这里指关系好)
26.今得杀身自效(贡献、献出)
27.诚(确实、的确)甘乐之
28.亡所恨(遗憾)
29.子卿壹(一定)听陵言
30.匈奴诡言(假称,谎称)武死
句子翻译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凭中 郎将的身份让(他)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 国,顺便赠送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的伤口渐渐痊愈,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 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12 苏武传 Word版含答案
12 苏武传本课话题——气节、骨气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窑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地窖的阴暗潮湿不仅没有让他的心灵黯淡,反而让他的心更加明亮;塞外朔风大雪虽然让汉节旄毛尽脱,但苏武心中的那杆赤诚大旗却猎猎飘扬;19年的饥寒苍老了他的容貌,但千古的气节却让苏武的青春永驻!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古龙:酒中的骨气古龙是当代武侠小说家,他和金庸是多年的好友。
一次,古龙要出新书,金庸帮他联系了一个日本出版商,三人约在一个酒馆商谈此事。
不料,会谈从开始就不顺利。
为了缓和气氛,古龙提议大家喝一杯,金庸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我酒量不大,但今天高兴,就舍命陪君子了!”出版商没举杯,反而十分不屑地说:“你们中国的小说家,也不过如此吧?”这时,金庸唯恐血气方刚的古龙会激动,刚想说些调解的话,不料,古龙却微笑着缓缓说道:“杯子太小,真不尽兴,换盆吧!”接着,他找来三个盆,把其中一个倒满酒,高高举起说:“来,咱们一起干了!”说完,古龙仰头就喝了起来。
出版商顿时傻了眼,连忙站起来拉住他说:“我服气了,请不要再喝了!”随后,出版商说话也不傲气了,开始认真商谈出书的事情。
古龙“大侠”以似乎最能体现男人“硬气”“骨气”的酒为载体,有礼有力地反击了对手的傲慢,这才是真正的骨气。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2.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
——房玄龄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苏轼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苏武传》练习(解析版)
15 苏武传【基础练习】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论:议论B.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当:应当C.律前负.汉归匈奴负:背叛D.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亲:亲戚【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A项解释错误,“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意思是: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
“论”,判罪。
B项解释错误,“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意思是: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当”,判处。
D项解释错误,“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意思是: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
“亲”,双亲。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B.空自苦亡人之地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D.因泣下霑衿【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
B项,“亡”同“无”;C项,“畔”同“叛”;D项,“霑”同“沾”,“衿”同“襟”。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有误的一项是()A.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B.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状语,用木杖拄着C.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D.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B项,“杖”应为“名词作动词,拄着”。
句意是:他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
故选B。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B.《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
C.《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
全书计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苏武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苏武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一、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⒈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设题意图:此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结构,然后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答: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
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是文章第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先写苏武出使匈扣留胡地....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是第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
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⒉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设题意图:史传文学要求作者将史学性与文学性很好结合起来,本文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差别中更鲜明。
应注意到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
在体会其对比时能通过人物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
答:⑴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
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
⑵李陵劝降苏武时则不同,他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
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若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
⑶①二人的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
②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惟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
《苏武传》文言知识梳理和训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武传》文言知识梳理和训练一、基础梳理第1段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以()②并()③稍()④迁() ⑤数()⑥窥观()⑦十余辈() ⑧当()⑨丈人() ⑩行() 假吏() 置() 币()2.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2段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方()②发()③没()④素()⑤相知() ⑥候()⑦幸() ⑧蒙() ⑨货物()4.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苏武传》(课课练)(解析版)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十课苏武传一、语言表达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句中的“以”,介词,因为;第二句中的“以”,介词,把。
B.第一句中的“乃”连词,于是,就……;第二句中的“乃”,副词,才。
C.第一句中的“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第二句中的“之”,代词,他们。
D.两句中的“虽”均为连词,即使。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视左右..行也..而惊B.汉天子我丈人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意思的能力。
C项,谋杀,古今义相同,谋划杀害。
A项,左右,古义,身边侍候的人;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B项,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D项,货物,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故选C。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B.虽欲报恩将安归C.见犯乃死,重负国D.子卿尚复谁为乎【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正常语序为“即谋单于,以何复加”,宾语“何”前置,为宾语前置句。
B.正常语序为“虽欲报恩将归安”,“安”为宾语,为宾语前置句。
C.“见”表被动,为被动句。
D.正常语序为“子卿尚复为谁乎”,宾语“谁”前置,为宾语前置句。
故选C。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在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B.“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
A①⑦/②⑥/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14.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
降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 张胜相知
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皆为陛下所成就.B.且陛下春秋高
C.我丈人行也D.何面目以归汉
6.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 )
A.惠等哭,舆归营。
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9.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5士亦以此不附焉
6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7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8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
13.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
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氏求救于齐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⑥而耻学于师
苏武传》习题+答案
《苏武传》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7.下列加点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重(zhong)负国 临(Im)数月
B.弋(y门射 驽(nu)怯
C.啮(nie)雪 廩(I血)食
D.熅(y tn)火 马畜(xu)
扶辇(niSi)阏氏(y31zhi)纺缴(zhuo)
C.因厚赂单于(贿赂)
D.召苏武受辞.(供词)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法令亡常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D.信义安所见乎
E.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F.与旃毛并咽
之G.空自苦亡人之地H.掘野鼠去草
实而食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
A.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10.下列句子,属于使动句的是:()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C.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D.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E.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11.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昆邪(hun ye)王 牧羝(di)
且鞮(judi)侯 自分(f en)
丈人行(x ng)
A.以状语武B.
( )
A.①数通使相窥.观
B.①置币遗单于
C.①凡随武还者九人
D.①恐汉袭之,乃曰
得夜见汉使
2朝服衣冠,窥.镜
2小学而大遗.
②武留匈奴凡.十九年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 )
A.乃谴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 者。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
D.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12.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少以父任,兄弟并
为郎”相同的一组:()
1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武以始兀六年春至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