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地线热稳定的计算

合集下载

地线验算短路热稳定的允许电流

地线验算短路热稳定的允许电流

参考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架空地线复合光缆导电截面的计算方法》等资料,
式中:I——地线验算短路热稳定允许电流,A;
C——载流部分的热容量,cal/℃/cm;
αo——载流部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
RO——载流部20℃时的电阻,Ω/cm;
T——计算短路热稳定的时间,s;
t1——地线初始温度,℃;
t2——地线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

地线验算短路热稳定的允许温度,钢芯铝(铝合金)绞线取+200℃,铝包钢绞线取+300℃,镀锌钢短路热稳定时间取0.5秒。

1)20(1)20(ln 24.012O +-+-=t t T R C
I ααα
资料,地线验算短路热稳定允许电流I按下式计算+200℃,铝包钢绞线取+300℃,镀锌钢绞线取+400℃;计算
1
)201
)20+-+-。

热稳定系数推导

热稳定系数推导

热稳定系数推导:在IEEEstd80-2000中规定,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要求为:)ln(**10*1*004am r r c T K T K t TCAP I A ++=-ρα其中:I —— 电流有效值 kA2mm A —— 导体横截面积。

mm 2 m T —— 最大允许温度 ℃a T —— 环境温度 ℃r α —— 温度为参考温度r T 时的电阻率温度系数,1/℃ r ρ —— 温度为参考温度r T 时接地导体的电阻率,m ∙Ωμ0K —— 1/0α(或1/r α)-r T ℃c t —— 电流持续时间,s由上式可得:)ln(*1*10**002am r r c T K T K TCAPt I A ++=ρα在DL/T 621-1997中规定,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要求为:c g t CI S ≥令:S=A , 则:)ln(*1*10**002am r r c c g T K T K TCAPt I t CI ++=ρα,其中:I g 的单位为安培,I 的单位为千安培。

I g =I*103 安培。

令:)ln(*00am r r T K T K TCAPK ++=ρα则上式可以简化为:c c t KI t C I 2310*10*= 所以:K C 10= 即:)ln(*1000am r r T K T K TCAPC ++∙=ρα按照DL/T621 1997的要求,取环境温度为40℃,则K 与C 的值如下表所示:40%导电率铜镀钢绞线的C 值计算,将相关参数代入公式:)ln(*1000am r r T K T K TCAPC ++∙=ρα)402451084245ln(40.400378.085.310++⨯∙=C)66.4ln(48.23110∙=C18989.181041.35610≈⨯=∙=C30%导电率铜镀钢绞线的C 值计算,将相关参数代入公式:)ln(*1000am r r T K T K TCAPC ++∙=ρα)402451084245ln(86.500378.085.310++⨯∙=C)66.4ln(81.17310∙=C16436.161061.26710≈⨯=∙=C20%导电率铜镀钢棒的C 值计算,将相关参数代入公式:)ln(*1000am r r T K T K TCAPC ++∙=ρα)402451084245ln(62.800378.085.310++⨯∙=C)66.4ln(16.11810∙=C13549.131093.18110≈⨯=∙=C镀锌钢的C 值计算,将相关参数代入公式:)ln(*1000am r r T K T K TCAPC ++∙=ρα)40293419293ln(10.2000320.093.310++⨯∙=C)14.2ln(1.6110∙=C6881.61043.4610≈⨯=∙=C使用IEEEstd80 -2000 中的简化公式,有:c f kcmil t K I A ∙=,其中A kcmil 的单位为kcmil ,它与mm 2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cmil=1.974mm 2, 所以,974.12c f mm t K A =在DL/T 621-1997中规定,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要求为:c g t CI S ≥令S = 2mm A ,则:974.1c f c g t K t CI =其中:I g 的单位为安培,I 的单位为千安培。

220kV输电线路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220kV输电线路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220kV输电线路工程电气部分设计黄 平(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新疆克州水利发电有限公司)摘 要:本项目设计主要为目前拟建220kV的特高压架空输电专用线路的电气工程进行电气部分的相关设计,根据目前国家输电现有线路设计规范采用国标50545 2010及其相关设计原始基础材料,完成了输电线路的引线和下线结构设计、金具结构设计、杆塔结构设计、防雷防振设计等内容。

本次设计重点是地线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地线校验机械强度校验和热稳定校验,以设计原始资料为基础,对地线JLB20A 150铝包钢绞线的几种重要比载、临界档距、应力弧垂进行计算。

关键词:特高压架空输电;地线;比载;应力弧垂0 引言输电连接线路的材料分类连接方式有许多,按照其能够输送特定电流的各种类型和材料种类,可以依次划分为有线交流式的输电连接线路和直流式的输电连接线路,按照每种输电连接线路所用的导电材料不同,分别为有线架空式的输电连接线路和无源式有线电缆式的连接线路[1]。

1 设计原始资料(1)线路概况拟建一回220kV线路:1)线路所处地区海拔在3000~3300m之间,等级为II级。

2)外业定位工作已经完成并成平断面定位图。

3)根据系统专业论证提资,地线一根采用JLB20A 150铝包钢绞线,另一根采用OPGW地线;外业定位工作已经完成并形成平断面定位图。

(2)设计用气象条件本次设计用气象条件取值见表1。

表1 设计用气象条件一览表项目气温/℃风速/(m/s)覆冰厚度/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1000年平均气温1500基本风速(10m高)10270覆冰情况-51520安装情况-5100操作过电压10150雷电过电压15100(续)项目气温/℃风速/(m/s)覆冰厚度/mm带电作业15100事故情况-51020验算情况-51030冰的密度(g/cm3)0 9年平均雷暴日60(3)导地线选择导线管的横向纵截面的基本设计技术要求一般应从它的主要电气性能特点和它的经济实用性质两个基本方面来综合考虑,保证安全、经济有效地实现输出额定电能[2]。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融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融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融冰计算摘要:冬季因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覆冰导致设备受损,降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的事件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新建地线进行融冰设计,明确地线绝缘化必要性,指导架空输电线路地线融冰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输电线路;地线;融冰;计算对于重冰区线路,地线覆冰受温度,高差影响,往往比导线严重。

统计显示,架空输电线路中出现覆冰倒塔事故中,往往是由地线覆冰引起的。

现行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中规定,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

对于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对地线进行融冰,能够很好的避免由于地线断裂产生不平衡张力引起的倒塔事故。

1工程概况110kV大梅线位于韶关市乐昌市及乳源县境内。

新建线路长度29.2km,全线共137基杆塔,其中转角塔38基,直线塔99基。

新建线路为双地线,一根为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另一根为OPGW光缆,光缆型号为OPGW-S-24B1-127。

其中N1~N63号地线型号为XLXGJ-125,地线长约11.9km,N63~N137号地线型号为XLXGJ-100,地线长约17.3km。

2地线融冰准备工作由于110kV大梅线两侧变电站均无融冰装置,计划用车载融冰装置进行融冰。

车载融冰装置设备参数如下表:3地线融冰电流计算地线融冰电流——使地线上覆冰融化的电流。

融冰电流在地线电阻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使冰柱的温度上升至融点,一部分使冰柱融化,一部分损失在从地线表面到冰柱表面的传递途中,还有一部分通过冰柱表面散失,其计算公式如下:根据本工程地线使用型号,风速取5m/s,外界温度取-5℃,覆冰厚度取20mm,对于XLXGJ-100,计算得雾凇融冰电流为117.8.A,雨淞时融冰电流为158.5A;对于XLXGJ-125,计算得雾凇融冰电流为136.2.A,雨淞时融冰电流为180.6A。

对比两结果,最小融冰电流应取其两者最大值。

故本线路地线融冰电流最小融冰电流对于雾凇为136.2.A,雨淞时为180.6A。

线路的热稳定动稳定计算

线路的热稳定动稳定计算

线路的热稳定动稳定计算
线路的热稳定和动稳定计算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涉及到线路的热平衡和动态稳定性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
线路的热稳定计算。

线路的热稳定计算主要是指对输电线路的电流
负载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线路在长时间负载情况下不会过热而导
致故障。

这涉及到考虑线路的电阻、环境温度、风速等因素,通过
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确定线路的额定负载能力,从而保证线路的
安全运行。

另外,动稳定计算则是指对电力系统在发生大幅度扰动(如短
路故障、大功率负荷突然变化等)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种计算通常涉及到对系统的动态响应、振荡特性等进行建模和仿真,以确定系统在扰动后是否能够快速恢复稳定状态。

动态稳定计算的
结果对于系统的保护装置和控制策略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技术角度来看,线路的热稳定计算需要考虑线路的材料、截面、环境温度、风速等因素,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模拟
和计算。

而动态稳定计算则需要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控制策略、
保护装置等因素,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线路的热稳定和动稳定计算是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OPGW和分流地线热稳定校验及选型的探讨

OPGW和分流地线热稳定校验及选型的探讨

OPGW和分流地线热稳定校验及选型的探讨摘要: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设计中,通常需考虑送电线路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在OPGW和另一根地线中的分流关系,并需计算出相应的电流分量。

为此,首先从OPGW短路电流热效应入手,探讨了短路电流分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的取值,并推导出OPGW短路电流瞬时温升的公式,同时提出了分流地线在电力系统中的意义,然后对比计算OPGW和分流地线的分流关系后得出了分流地线选型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OPGW;短路电流;分流地线;电流热效应0引言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简称OPGW) 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地线,这种新型结构地线主要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系统,具有通讯光缆和普通架空地线的双重功能,已经在我国的电力通信工程建设当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110 kV及以上的新建输电线路基本上都已经采用了OPGW,但是建设比较早的输电线路大部分采用的是全介质自承式非金属光缆(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fiber cable,简称ADSS),随着电力网络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ADSS正逐步被OPGW所取代。

在OPGW的设计当中,必须明确短路电流在另一根地线和光缆中的分配关系,并检验短路电流是否满足系统热稳定要求。

如果OPGW不能承受所有的短路电流,就会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某一值的时候,不仅会造成光纤大幅度衰减,寿命减短,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通信中断,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有必要的根据普通地线(以下简称地线) 和OPGW的基本特性参数来计算接地故障短路电流在地线和OPGW中的分配关系,从而确定流过OPGW的热稳定及短路电流是否可以满足厂家的技术需求,同时也可以根据流经地线的短路电流检验该设计选型是否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

1 架空地线短路电流1.1地线短路电流计算说明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接地故障电流除了能够流过故障塔的塔脚,还能通过别的塔和架空地线进入大地。

基于热稳定计算的架空地线分析研究

基于热稳定计算的架空地线分析研究

O G 是一种架设在导线 上方 、 PW 具有传 统架空地线 和通 信能力双
重功能的地线。地线选择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线路发生单 相接 地短 路故障时流过的最大 电流 。关于地线 热稳定计算 , 计手册 和规 设
1 / \ / ’ 杆塔J
程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相 应的参数。本文针对双地线高压输 电线
路发生单相接地故 障时 , 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地线热稳定计算研究 。 当架 空输 电线路发生单相接 地短路 , 短路 电流在 两根地 线 、 杆塔 的接 地体 之间进行分 配。线 路设计 、 校核时需要计 算 出流过
Ke ywor s:rns s in ln d ta miso ie;snge p s run i g s r— ic i; go nd wie;t r a t ii i l ha e go d n ho cr ut r u r t he m lsa lt b y
O 引 言
l e e gn e i g a e n t e OP W n S h r a tb ly a ay i ,a d p o i e a t e rt a ee e c o h r n mi in i n i e rn ,b s d o h G a d AC C t e lsa i t n lss n r v d h o ei lrf r n e fr te t s s o n m i c a s l e v r e d g o n i e e t n a d c e k n . i so eh a ru d w r s lc i n h c i g n e o
i l hcigec r dwr t r l t i .A cri e 0 V Z a ̄ aasbt i isa s t nt nm s o f al cekn ahgon i e a s bly cod g o h 2 k hn ib u s t nt Xuhnsbt i as i in n y u e hm a i t n tt 2 ao o u ao r s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d speed,rare ice thickness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

接地线热稳定计算新

接地线热稳定计算新

京玉发电公司接地线热稳定计算书批准:审核:计算:2015年3 月接地线热稳定计算、根据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附录C中,根据热稳定条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条件:公式(一)式中:S g——接地线最小截面积。

|g ――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t e ――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S)C――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a)当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有两套速动主保护、近接地后备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时,t e t m t f t。

t m —主保护动作时间;t f—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c —断路器开断时间。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220kV线路断路器t e取b)配有1套速动主保护,没有配置失灵保护时,te to tr。

6kvr用变压器断路器t e取tr—第一级保护动作时间二、短路电流计算1、根据2015年山西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继电保护处等值电抗通知:如下京玉电厂220kV母线等值电抗:以上等值电抗是以100MVA 220kV为基准。

2、等值电抗、发电机(388MVA等值电抗:X d =% Xd' = 27% X d=%X d = X G X S b /S e =%x 100/388=等值阻抗标幺值:d = X d X S b/S e=27%< 100/388=d= X d X S b/S e=%X 100/388=、励磁变等值电抗:L d=% 等值阻抗标幺值:X ic二L dX S/S e二%<100/=、主变(400MVA等值电抗:U=% 等值阻抗标幺值:X zb二L d X S /S e=%X 100/400=、高压厂变(55MVA)等值电抗:U d=20% 等值阻抗标幺值:X cb二L d X S/S e=20%>< 100/55=3、短路电流计算短路计算等效电路d2J(图1:短路计算等效电路)SxtSb=100MVAX1max=0.001504X1min=0.00224d1IXzb=0.045Xcb=0.36■d3G< Xcb=0.36Xd=0.047d5Xlc=1.98I *21、短路电流计算 、d i 点三相金属性短路:①发电机供给短路电流:0.092810 .77②系统供给短路电流:、d 2点三相金属性短路:CD 发电机供给短路电流:0.04760.0476②系统供给短路电流:0.04580.04 7 0.092810 .77 10 .77100242 100242.57 kA 25 .9 kAI *max6.64I *min1d 1 m inX1 .m ax 0.1522 6.64100 V a2421.586k A X1 m in 0.22554.464 4.464100TT" 1 .065 kA24221-J 00——50 .5 k AV 3 24X 1 X zb1* max 1 d 2 max max0 .0 45 0.1526 5.115.11min3 .72 、d3点三相金属性短路: X *maxI*max Id3.maxX *min I*min IId3.min Id3.min 100 VT 2 41 2 .29 kA0 .0 45 0.2259 3 .72 1008 .94 k AX g// X zbX1.maxX cbOW O.1950.36 0.397 0.047 0.195X*max2.510.397 2.51F 23kAJ 3 6.3Xg// XzbX1. minXcbO.。

05_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

05_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

附录五贵州省东风水电厂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批准: 罗飞审查: 李景禄娄向阳校核: 刘渝根孙二文编写: 谢炎林廖梦君杨鑫贵州南源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e ggt CI S 东风水电厂接地装置热稳定性计算一、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要求按照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定,根据热稳定条件,在末考虑腐蚀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5-1)式中:S g —— 接地体和接地引线的最小截面,mm 2;I g —— 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 ;t e —— 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S ;C —— 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近似地,铜取210,钢取70。

在校验接地线的热稳定时,I g 、t g 及C 应采用表(1)所列数值,接地线的初始温度一般取40℃。

表(1) :校验接地热稳定用的I g 、t e 和C 值(1)发电厂、变点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有2套速动保护、近接地后备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时,t e可按式取值:t e ≥t m+t f +t0式中:t m ——主保护动作时间,s;t f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s;t0 ——短路器开断时间,s。

(2)配有1套速动保护,近或远(或远近结合的)后备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有或无断路失灵保护时,t e可按式取值:t e ≥t0 +t r式中:t0 ——短路器开断时间,s;t r ——第一级后备保护时间,s。

根据热稳定条件,末考虑腐蚀时,接地装置地极的截面不宜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截面的75%。

二、短路等效持续时间1.第一类时间根据东风水电厂的实际情况t e ≥t m+t f +t0=0.08~0.11 s (5-2)t m ≤0.01 s 主保护动作时间t f ≤3×0.01=0.03 s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0 ≤0.04~0.07 s 断路器开断时间2.第二类时间t e ≥t0 +t r=0.54~0.57 s (5-3)t r ≤0.5 s 第一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3.本计算采用:t e=0.6 s()293.1616.07014634mm S g =≥三、接地线截面选择根据东风水电厂情况,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 g 取14634A (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一),短路等效持续时间t e 取0.6s ,热稳定系数C 取70,计算可得:(5-4)均压网接地体最小截面S 1 = 0.75×161.93 = 121.45 (mm 2)。

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定校验公式的推导及使用

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定校验公式的推导及使用

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定校验公式的推导及使用合肥*大海摘要: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定校验有许多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是怎么导出的?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使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导体短路热稳定;导体的容许短路温度;容许短路电流容量;容许短路电密容量;容许短路电流;容许短路电密。

电网正常运行时,地线中几乎没有电流通过,只在接地短路时,地线中会通过短路电流,所以地线需要进行短路热稳定校验。

近年来,架空地线不但使用由单一金属材料绞制的钢绞线,还使用由两种、多种金属材料绞制的铝包钢绞线、OPGW 光纤复合地线,地线短路热稳定校验公式、方法也变得复杂化。

1 导体短路热稳定及其判断指标导体通过短路电流时,只要其温度不超过容许短路温度T D ,导体及其绝缘就能够保持正常工作而不损坏,导体的这种运行状态谓之短路热稳定。

可见,导体短路时是否在热稳定状态,主要判断指标就是容许短路温度T D 。

那么,作为导体形态之一的架空地线,其短路容许温度T D 的数值又是怎么确定的呢?对于线路设计人员来说,应视T D 为地线材料的基本参数,在有关资料中查取即可。

架空地线常用材料的容许短路温度见下表: 表1、常用地线、OPGW 金属材料的容许短路温度T D 一览表怎样保证地线在短路时,其温度不超过T D 呢?分析证明,缩短短路时间T K ,降低流经地线的短路电流I K ,或者二者同时降低,都可以确保地线温度不超过T D 而实现短路热稳定。

这就导出了“容许短路电流容量[Q 电流]”“容许短路电密容量[Q 电密]”“容许短路电流I shr ”“容许短路电密S shr ”等实用校验指标。

2 地线短路热稳定判断公式(判别式)的导出2.0 短路热稳定原始判别式—-“热量判别式”导体短路热稳定,其实质是一个热平衡问题:只要短路电流I K 流过电阻为θR 的导体,在短路时间T K 内,所产生的热量W K ,不大于该导体从短路前温度T 0加热到容许温度T D 需要吸收的热量θW ,就可以保证导体温度不超过T D 。

2010接地网热稳定校核(包括6KV)

2010接地网热稳定校核(包括6KV)

华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接地引下线截面热稳定性校核(2010年)初审审核审定设备维护部电气检修班2010年12月接地引下线截面热稳定校核报告一、依据《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标准要求,对接地网接地体截面进行校核。

二、根据公司设备维护部电气保护班提供“2010年度开关遮断容量校核”,按照最大运行方式,给出短路电流如下:220kV侧:I g=34.86 kA t e=0.12s6kV侧:I g =21.32 kA t e =1.055s二、依据《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根据热稳定条件,未考虑腐蚀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t/egS=cg I式中:Sg——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Ig——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根据系统5~10年发展规划,按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确定);te——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s;c——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根据材料的种类、性能及最高允许温度和短路前接地线的初始温度确定。

接地体材料(钢)的热稳系数c :220kV系统取706kV系统取70则有220kV系统gt/e=34860*√0.12 /70=172.5(mm2)g IS=c6kV系统gt/e=21320*0.6*√1.055 /70=187.7(mm2)g IS c三、结论:经查询全厂防雷接地布置图(图号F17111S-D0501-03),接地极采用Ф50镀锌钢管,接地扁铁采用50mm×6mm规格,截面即300 mm2。

所以我公司接地网接地体截面符合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容量要求。

备注说明:(1)校验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线的热稳定时,当按70℃的允许载流量曲线选定接地线的截面时,对于敷设在地上的接地线,应采用流过接地线的计算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60%。

(2)220kV、6kV侧短路等效持续时间t e按保护动作+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05_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

05_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

附录五贵州省东风水电厂接地装置热稳定计算批准: 罗飞审查: 李景禄娄向阳校核: 刘渝根孙二文编写: 谢炎林廖梦君杨鑫贵州南源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e ggt CI S 东风水电厂接地装置热稳定性计算一、接地线的最小截面要求按照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规定,根据热稳定条件,在末考虑腐蚀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5-1)式中:S g —— 接地体和接地引线的最小截面,mm 2;I g —— 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 ;t e —— 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S ;C —— 接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近似地,铜取210,钢取70。

在校验接地线的热稳定时,I g 、t g 及C 应采用表(1)所列数值,接地线的初始温度一般取40℃。

表(1) :校验接地热稳定用的I g 、t e 和C 值(1)发电厂、变点站的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有2套速动保护、近接地后备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时,t e可按式取值:t e ≥t m+t f +t0式中:t m ——主保护动作时间,s;t f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s;t0 ——短路器开断时间,s。

(2)配有1套速动保护,近或远(或远近结合的)后备保护和自动重合闸,有或无断路失灵保护时,t e可按式取值:t e ≥t0 +t r式中:t0 ——短路器开断时间,s;t r ——第一级后备保护时间,s。

根据热稳定条件,末考虑腐蚀时,接地装置地极的截面不宜小于连接至该接地装置的接地线截面的75%。

二、短路等效持续时间1.第一类时间根据东风水电厂的实际情况t e ≥t m+t f +t0=0.08~0.11 s (5-2)t m ≤0.01 s 主保护动作时间t f ≤3×0.01=0.03 s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t0 ≤0.04~0.07 s 断路器开断时间2.第二类时间t e ≥t0 +t r=0.54~0.57 s (5-3)t r ≤0.5 s 第一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3.本计算采用:t e=0.6 s()293.1616.07014634mm S g =≥三、接地线截面选择根据东风水电厂情况,最大接地短路电流I g 取14634A (具体计算过程见附录一),短路等效持续时间t e 取0.6s ,热稳定系数C 取70,计算可得:(5-4)均压网接地体最小截面S 1 = 0.75×161.93 = 121.45 (mm 2)。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中地线的选型与合理配置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中地线的选型与合理配置

浅析高压输电线路中地线的选型与合理配置但小龙摘㊀要:文章简要分析影响地线安全的主要因素ꎬ并探究高压输电线路中地线安全和节能的合理配置ꎮ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ꎻ地线ꎻ机械特性ꎻ荷载一㊁地线的选型原则地线(含OPGW光缆)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使用条件ꎬ可选用钢绞线或复合型绞线ꎬ电气使用条件主要取决于地线材料的允许温度和与之匹配的导线型号ꎬ机械使用条件主要取决于地线(含OPGW光缆)安全系数的取值和对外界荷载的承受能力ꎮ(一)地线材料的允许温度工程使用或运行需验算极端条件下ꎬ根据系统要求的时间和短路电流ꎬ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满足下表要求:表1㊀地线材料与允许温度对照表地线材料钢芯铝绞线铝包钢绞线镀锌钢绞线允许温度(ħ)200300400㊀㊀OPGW光缆允许温度采用产品的试验保证值且不得低于200(ħ)ꎬ同时应满足耐雷击性能的要求ꎮ(二)地线与导线型号匹配根据现行规范和运行经验ꎬ当地线为镀锌钢绞线时ꎬ地线与导线的匹配见下表ꎮ表2㊀地线与导线的匹配表导线型号LGJ-185/30及以下LGJ-185/45~LGJ-400/35LGJ-400/50及以上镀锌钢绞线最小的标称截面(mm2)无冰区355080覆冰区5080100㊀㊀(三)地线的安全系数依据现行规范和输电线路设计手册ꎬ地线安全系数取值的原则如下:地线的弧垂最低点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ꎬ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2.25ꎻ地线的安全系数不小于导线的安全系数ꎮ多数工程实例证明ꎬ导线安全系数取2.5的情况下ꎬ地线安全系数以镀锌钢绞线为例ꎬ安全系数取3.0~4.0为宜ꎮ两地线不同规格的情况下ꎬ在满足电气距离的前提下ꎬ减少两不同地线产生的张力差和扭矩ꎬ且两地线应有匹配的弧垂曲线ꎮ(四)地线对外界荷载的承受能力输电线路的外界荷载主要受风荷载和垂直荷载的影响ꎬ风荷载取决于临近两杆塔间的水平距离ꎬ风速的大小和地线的截面ꎬ垂直荷载取决于地线的重量和覆冰重量ꎮ风速大小和覆冰厚度是工程外界环境ꎬ不随工程本身一些参数而改变ꎬ但是风荷载和覆冰厚度与截面有一定的关系ꎬ根据规范和设计手册可知:风荷载Wx=α WO μz μsc βC d Lp B sinθ公式(1)其中d为直径ꎬB为覆冰增加系数ꎮ从公式(1)可见风荷载与地线直径(截面)成正比关系ꎬ所以地线的风荷载与地线的直径(截面)有直接且非常明显的影响ꎮ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表明ꎬ在输电线路运行故障中ꎬ外界自然因素引起的故障占90%ꎬ而风速过大引起断线事故基本没有ꎬ所以常见的地线机械特性足以抵抗自然风速ꎮ二㊁地线的主要参数在线路建设和运行中ꎬ地线的主要参数有截面积ꎬ综合拉断力ꎮ地线截面积包含钢截面积ꎬ铝截面积ꎬ综合截面积ꎮ对于钢(铝合金)绞线来说ꎬ综合截面即为钢(铝合金)截面ꎬ根据资料或手册查询即可ꎬ无需换算ꎮ对于钢芯铝(铝合金)绞线来说ꎬ综合截面包括钢芯截面和铝(铝合金)截面ꎬ在计算应力时容易遗漏ꎬ导致计算结果错误ꎮ综合拉断力中对于钢芯类的地线主要取决于钢芯截面ꎬ对于钢绞线或铝合金绞线主要取决于股数量ꎬ单根特性钢丝(铝合金)直径及每股钢丝(铝合金)数ꎬ所以在地线(含OPGW)型号的选择时要合理选择单根钢丝直径及每股钢丝数ꎬ这样才能计算准确的机械性能ꎮ三㊁合理配置的建议当地线(含OPGW)的机械参数确定好ꎬ接下的工作是考虑电气特性ꎬ主要是考虑最大短路电流热稳定的极大温度ꎬ结合上述内容和实际工程应用ꎬ镀锌钢绞线采用较多ꎬ铝包钢次之ꎬ钢芯铝绞线采用较少ꎮ四㊁总结地线(含OPGW)在输电线路中的功能主要是防雷ꎬ虽然不传输电能ꎬ但是对整条输电线路甚至整个电网安全ꎬ不管是机械特性的安全还是电气性能的稳定都非常重要ꎮ在工程应用中ꎬ除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外ꎬ尽可能选择运行良好的地线型号ꎬ同时结合工程特点ꎬ合理配置地线对输电线路及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大意义ꎮ参考文献:[1]卢新星.高压输电线路地线取能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ꎬ2018.[2]曲昀卿.高压输电线路中大电流测量装置的设计[J].煤炭技术ꎬ2013ꎬ32(8):77-79.[3]张忠豪ꎬ刘伟亮.110kV大松线地线断落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视界ꎬ2017(9).[4]胡浪.输电线路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机电信息ꎬ2011(18).[5]施纪栋ꎬ彭发东ꎬ喇元ꎬ程文锋ꎬ胡贤德ꎬ周浩.耦合地线在配电线路中的防雷研究[J].华东电力ꎬ2013(12). [6]杨光虎.浅析综合贯通地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铁道通信信号ꎬ2011(10).[7]崔正军ꎬ于文明ꎬ毕学东.浅谈通信地线的设计与安装[J].通信电源技术ꎬ2009(S1).作者简介:但小龙ꎬ江西康威电气技术有限公司ꎮ671。

已建线路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容量校核计算

已建线路架空地线短路热稳容量校核计算

( + / + R ) 、 4 / 2
() 1
输 电线 路 的两端 .特 别是 进变 电站 的终 端 塔发 生单 相接 地 故 障时 ,进线 档地 线承 受 的短路 电流分
量 最大 . 因此 将故 障 点选取 在 终端 塔上 进行 分析 假
设 连 接 L站 和 R 站 的输 电线 路 在 L站 的终 端 塔
方 向看 . 杆塔 接 地 电 阻 和地 线 的阻 抗 形 成 了链 形 网
图 3 短路 电流计算的等值电路
其 中 : R 自 L, 站 的单 相 接地 短 路 电流 ; , ,, 为 I, R , 比
为 自地 线 1 2返 回故 障点 左 侧 的 电 流 ;R , 为 自 . , ,R 。 2
地线 1 2返 回故 障点 右 侧 的 电流 ; 为经 L站变 压 .
络 … 在 丁程 计 算 中 . 般采 用 图 1所 示 的等 值 电 一
路, 中R 其 为杆塔 接地 电阻 , 为地 线 的阻抗 。
器 中性 点 返 回故 障 点 的短 路 电流 ; , , 厶为 经杆 塔 接 k






第 3 0卷 第 5 期
J a g u E e ti a n i e rn in s l crc l g n e i g E
已建线路架 空地线短路 热稳 容量校核计算
窦 飞 . 黎 伟 乔
( 苏省 电力 公 司 电网规 划研 究 中心 , 江 江苏 南 京 2 0 2 ) 1 0 4
算 : L站 的接 地 电阻 ; 为 L站 的等 效 接 地 电 R 为 。 阻 , × (< < ) 工程 计 算 中取 / o 尺。 o f 1 , l 3 。 =

220kV同塔双回线路光缆与地线配置方案比较

220kV同塔双回线路光缆与地线配置方案比较

220kV同塔双回线路光缆与地线配置方案比较于昉;丛琳【摘要】针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地线配置的设计,提出三种地线配置方案,在保证其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下,从费用投资、材料利用、远景规划等方面进行比较。

【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同塔双回;线路;地线配置;架空地线【作者】于昉;丛琳【作者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50 引言随着通信网络光纤化趋势进程的加速,山东电力专用网在很多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主干线到接入网向光纤过渡的过程,光缆已在220 kV线路上得到广泛应用。

新建220 kV架空线路,一般采用OPGW光缆。

目前,220 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地线配置为:1条OPGW光缆+1条地线、2条均为OPGW光缆。

通过针对同一假设线路地线配置的设计,对两种地线配置方案概述。

1 地线类型架空地线又称避雷线,一般多采用镀锌钢绞线。

近年来,在220 kV及以上送电线路中也有采用良导体或复合光缆作避雷线的。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Optical Ground Wire)是在电力传输线路的地线中含有供通信用的光纤单元,是集通信和接地功能于一体的结构。

它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作为输电线路的防雷线,对输电导线抗雷、闪电提供屏蔽保护;二是通过复合在地线中的光纤来传输信息。

铝包钢绞线(良导体)由铝包钢单线组成,具有强度大、耐腐蚀性好、导电率高等优点,广泛用于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地线、千米级大跨越的输电线等。

JLB40铝包钢绞线是目前省内常用的地线分流线。

钢绞线是由多根钢丝绞合构成的钢铁制品,其电阻率相对于OPGW光缆和良导体而言较大。

镀锌钢绞线(普通地线)作为架空输电的地线,省内常用的型号为GJ-80。

2 方案概述由于山东电网架构已基本完成,现处于逐步完善阶段,220 kV变电站间距离相对较近,开断线路也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地线热稳定的计算〖摘要〗随着超高压电网的发展出现了大功率的电力枢纽,其特点是在这些电力枢纽附近短路电流值非常大,需要计算地线热稳定,本文就纯钢绞线地线、钢绞线地线与OPGW 、良导体与OPGW之间的配合计算加以研究,本文提出得计算方法对该类工程的计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线短路电流热稳定1问题的提出随着超高压电网的发展出现了大功率的电力枢纽,其特点是在这些电力枢纽附近短路电流值非常大,使得架空地线返回电流可高大数千安培,且与短路点的位置、架空地线的材料、截面以及是否绝缘、杆塔的接地电阻、档距长度等因素均有关。

当由于悬垂绝缘子串或空气间隙闪络,而在架空线路杆塔上发生单相短路时,地线会因由于地线返回的短路电流非常大缺乏足够的热稳定性而发生损坏,因此,就要求校验地线的热稳定性。

在档距中央相导线对地闪络时,地线将直接耐受电弧的作用。

但是,如果正确的选择档距中央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这种闪络就很少发生,故在本次讨论、计算中不予考虑。

2计算方法的确定2.1基本假设条件一般地说来流经地线的电流由以下条件共同决定:①发生短路的杆塔的接地电阻;②该杆塔与相邻杆塔间一段地线的电阻,或是当地线与变电所(发电厂)的接地网相连时,该杆塔与此接地网间一段地线电阻;③相邻杆塔或者变电所(发电厂)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应当指出,一旦离开发电厂或变电所,短路电流就急剧下降。

因此,为了校验地线的稳定性(特别是如果热稳定性不足,需要加大发电厂或变电站附近的地线截面时),则必须知道短路点沿线路移动时流经线路两端的短路电流变化情况。

本文对如何计算单相短路电流不做介绍。

导线流过短路电流时,其中由地线和相导线间的感应所引起的电流,由于钢地线的电阻比较高,在校验其热稳定时,该部分地线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良导体作架空地线时,该部分地线的电流的是不容忽略的。

地线的热稳定性由短路电流及其持续时间长短来决定对地线进行校验时,应取相应于最不利条件下得计算短路电流;而计算时间,则取计及自动重合闸动作的整个主保护动作时间。

2.2基本计算方法钢地线的电流分布,可按所示计算网络来确定。

当进行计算时,在所研究区段上的线路档距都取相同的值,杆塔间地线的电阻r取用相等值,各杆塔接地电阻R也取用相等值。

)()(2•••••••++=r thm r thm Z z z z z z M C C C M BX式中)(rR zC=•;R r r /=•;m—短路点每侧均匀线路的档距数; Zm—使均匀线路形成闭路的阻抗,Ω。

当地线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接地网相连时,阻抗Zm 等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Z m =R n1.如果计算线段与带绝缘地线的线路段相连,或地线未与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接地网相连,则Zm =∞。

此时,上式改写为:thmrZ Z CBX =相邻杆塔间的地线电阻:SL r CT ×=ρ式中 CT ρ=0.14Ω.mm 2/m — 钢导体的有效电阻率,在电流值较大(大于5kA)时,取作常数; l—线路档距长度,m; S—所校验的地线截面,mm 2。

因为超高压线路通常带有相同型号双地线,所以此时杆塔间的地线电阻为:SL r CT ××=ρ21短路点两侧地线中的电流为:I 1= I K ×Z 0/Z BX1 I 2= I K ×Z 0/Z BX2式中 1/ Z 0=1/ Z BX1+1/ Z BX2+1/RI K —所研究地点得计算短路电流,kA。

当线路上采用两根型号相同的地线时,所得到短路电流由两根地线均匀承担,即每根地线的电流等于式I 1、 I 2值的一半。

假如研究地点得计算短路电流值比较大(超过10 kA),则必须考虑到因受杆塔接地电阻的影响而有所降低。

则修正后的短路电流:UI R UI IeKeKKX22+=, ( k A )式中U e ——线路的额定电压,kV。

地线截面积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热稳定校验,并要求ct I A ddd ≥式中 A d —同时满足热稳定和满足机械强度的最小截面积,mm 2;t d —为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按主保护动作时间并考虑自动重合闸不成功或断路器拒动等因素,一般取0.5~1.0s;C—架空地线材料的热稳定系数,钢绞线C=70,铝绞线C=120。

在某一计算段内两根地线为不同型号和截面时r 为并联值,求出短路点两侧地线中的电流后再进行分流计算。

(其中令Z 1阻抗较小为后续表达带来方便)即:)()(12112221Z Z Z Z I I −−=式中 I 1—短路时流过地线1的电流,kA;I 2—短路时流过地线2的电流,kA;Z 12—地线1、地线2之间的互阻抗,Ω/km; Z 1—地线1自阻抗,Ω/km; Z 2—地线2自阻抗,Ω/km;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能是一根良导体与一根钢绞线(或良导体),这时导线流过短路电流,在地线(良导体)上与相导线感应所诱起的电流:11Z Z I I M k d =式中 I d1—在良导体上所诱起的电流,kA;I K —导线上流过的短路电流,kA;Z M —流过短路电流的导线与良导体地线间的互阻抗,Ω/ m; Z 1—良导体地线的自阻抗,Ω/ m。

mnM d D j Z 0lg145.005.0+=D 0——地中电流的等值深度,m;mn d ——流过短路电流的导线与良导体地线间距离,m。

地中电流的等值深度取决于大地电导率,且为:γf D 1.0085.20= (4)式中 γ——线路路径经过地区大地电导率,S/m这种在良导体中所诱起的电流应该叠加在分流所得值上,即良导体地线上的电流:11I I I d +=OPGW 地线短路热稳定允许电流I=)()(120120ln24.0102000+−+−t t TR C ααα式中:I 地线短路热稳定允许电流C——载流部分的热容量,cal/℃/cm;α0——载流部20℃时的电阻温度系数,℃-1;R 0——载流部20℃时的电阻,Ω/ cm; T——计算短路热稳定的时间,S; t 1——地线初始温度,℃;t 2—地线短路热稳定允许温度,℃;几个问题的讨论:当计算的短路电路较大,所取得地线不能满足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我们也知道:零序电流跟线路短路点与变电站、发电厂的距离关系密切,短路点与变电站、发电厂的距离越近,短路电流就越大,架空地线承受的返回电流也越大一般说来,当然地线选型也越大;短路点与变电站、发电厂的距离越远,短路电流就越小,架空地线承受的返回电流也越小,当然地线选型在满足热稳地的机械强度情况也越小。

为此,我们可以有以下的几种方法来解决: ①加大地线截面; ②将进线档、段地线绝缘;③与OPGW 配合的地线应加大截面来满足OPGW 的热稳定要求; ④在同一线路上选用两种规格的OPGW; ⑤采用地下回流线。

当选用更大的地线型号时:我们一般的估算:110千伏,LGJ—70/40;220千伏,LGJ—95/55; 因地线热稳定性不够对地线采用绝缘悬挂时:在变电站或发电厂进线段我们可以将其地线进行绝缘,绝缘选择是按线路单相短路时,地线绝缘子并联火花间隙不得击穿这个条件来决定分段最大可能长度。

地线绝缘悬挂采用一片绝缘子时,火花间隙通常取40mm。

要防止地线绝缘子的并联火花间隙击穿,应当满足不等式:21k k k E U y T J ≥式中:J U ——地线绝缘子 的并联火花间隙放电电压,kV;T E ——线路电流在地线上感应的电动势,kV;y k ——考虑线路短路时过渡过程中存在着自由分量的一个系数;1k ——计及火花间隙放电电压统计分散性系数 ,1k =1.05~1.10 ;2k ——计及气象条件对火花间隙放电电压影响的系数 , 2k=1.05~1.10 ;考虑到取用所引入的系数值,其必要的条件为:E T ≤0.5U J (1)对于并联40mm 火花间隙单片绝缘子,U J =36kV,则E T ≤18 kV。

感应的电动势为:E T =-jωM IL Y (2) 式中:ω——电流的角频率,ω=2πf(f=50Hz)M——导线与地线间的互感系数,H/km;I——线路电流,I= 3I 0,I 0=单相短路时的零序电流,kA。

L Y ——地线绝缘分段长度,km。

导、地线之间的距离通常不会超过导线的平均悬挂高度。

对此情况:M=4.62×10-4lgD/d (3) 式中 D——地中电流的等值深度,m;d——各相任一导线对地线的最小距离,m。

地中电流的等值深度取决于大地电导率,且为:D=2.085/√(0.1fγ) (4) 式中 γ——线路路径经过地区大地电导率,S/m由(2)~(4)上式可以推导出:L Y = E T /(ωI×4.62×10-4lg2.085/(d√(0.1 fγ)或者考虑到式(1)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地线绝缘分段的最大允许长度为: L Ymax ≤1.15U/(I 0lg2.085/(d√(0.1 fγ)对于采用并联火花间隙40mm的单片绝缘子悬挂的地线,有:LYmax ≤41.5/(Ilg2.085/(d√(0.1 fγ)需要讨论几个问题:用I试算至符合正常选用地线时,则地线可以对地不绝缘。

1.零序电流跟线路短路点与变电站、发电厂的距离关系密切。

2. 一条架空线路沿线的大地电导率,特别是经过不同地质条件的架空线路不可能是不变的,或许变化很大。

当然,为解决进线档的热稳定问题,我们不需很长距离,这样,大地电导率很可能用同一值。

3.线路的结构参数也可能变化。

,因此,在一条架空线路范围内,分段的最大允许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般地为满足地线的热稳定性而采取的绝缘,线路不会很长,一般一、两个分段即够。

三、结论:OPGW光缆、地线的热稳定计算方法与地线截面积配合问题较为复杂、提出得计算方法也很多且计算结果彼此相差较大,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关系到OPGW光缆是否能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作者把在工作中经过长期的学习所得的心得和体会提出来同大家讨论。

主要参考文选:《超高压架空线路机械部分设计》[苏]A.C.泽利琴科和Ь.и.斯米尔诺夫;《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 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输电与配电卷、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云南省电力设计院;《电力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和保护》庞廷智、崔鼎新、孙鼎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

作者:张晓东(1967—),男,高级工程师,在佛山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线路设计工作;张栋(1980—),男,助理工程师,在佛山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线路设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