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

500kV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
500kV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

500kV 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摘要〕通过对一起500kV 输电线路地线掉线事故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输电线

路设计、运行的不足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若干防止地线掉线、改进防雷性能的对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OPGW 复合光缆的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感应电压;架空绝缘地线;掉线

500 kV东惠甲线由原500 kV惠增线在东莞站解口而成,是西电东送工

程的重要部分。该线路采用双地线结构,其中型号为LGJ-95/55的普通地线全线绝缘,另一回型号为AY/ST127/28 的OPGW 复合光缆则全线接地。

2004-10-16T 8:50,输电线路巡视人员发现500 kV东惠甲线N102塔地

线由于瓷质绝缘子铁帽和钢脚分离而掉线,掉线的地线跌落在导线A 相横担上,地线与A相导线的距离缩小,最大减幅达4 m。由于N102采用ZB1

直线塔型,横担比地线支架长约1.5 m,且前后数基均为直线塔,前后档距

也较小,因而地线垂直跌落后在距离横担边1 m 处,虽使地线对导线的距离减少,却未引发线路跳闸。

1原因分析

1.1架空绝缘地线的感应电压

输电线路上的架空地线,大多数都是在每基杆塔上直接接地的,但接了地的地线会长期流过感应电流,使线损增大。为了减少地线的线损和利

用地线进行高频载波通讯,不少线路都采用了架空绝缘地线。2000 年,500 kV东惠甲线由原500 kV惠增线在500 kV东莞站解口时,将原来一回架空

绝缘地线改为OPGW 复合光缆,通讯功能由OPGW 复合光缆承担,但为了减少线损,另一回仍采用架空绝缘形式。

架空绝缘地线有较高的感应电势,其大小与线路电压、负荷、长度及地线与导线间距离有关。500 kV 东惠甲线由于电压高、负荷重,架空绝缘地线的感应电势可能达到10 kV 级。如此高的感应电压使地线绝缘子实际上相当于被作为导线绝缘子(电压等级为几个10 kV 级的输电线路)使用,造

成对绝缘子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损伤。

1.2瓷绝缘子电气和机械性能的丧失

(1) 由于所使用的瓷绝缘子为内胶装结构,其胶装粘合剂水泥和钢脚、铁帽、瓷件的热膨胀系数各不相同。温度变化时因各部件热胀系数的差异,将使瓷件受到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的作用;水泥的长期膨胀(俗称“水泥生长”)

也使瓷件和铁帽受到局部应力并产生疲劳效应,其绝缘性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此时瓷绝缘子处于击穿运行状态。运行中的瓷质绝缘子承受的感应电压越高,其电气性能丧失的时间越短。

(2) 处于临界击穿或已击穿状态的绝缘子的电气性能虽已大幅度下降或丧失,不能满足绝缘的要求,但其机械强度仍然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所以此时地线不会马上掉线。由于胶装粘合剂水泥等填充物的存在,绝缘子有一定的电阻值,在10 kV 级感应电压的作用下,绝缘子出现了比正常接地感应电流大得多的“短路”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对绝缘子内部会有明显的热作用,热量的积累导致绝缘子温度升高。机电负荷和温升的长

期变化进一步加速了绝缘子的老化,而进一步老化的结果又导致热效应的加剧,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经过一段长时间或遭受雷击等强电流的作用,胶装粘合剂水泥等填充物因热效应局部融化,失去支撑能力,或因瞬间骤热而发生爆炸,因而产生绝缘子断串。

1.3掉线原因

500 kV东惠甲线的架空绝缘地线采用大连电瓷厂生产的XDP6-7C地线

专用绝缘子,带保护间隙,于1996 年投运。由于绝缘子掉线前2 个月内,当地并未出现雷电,因此掉线原因应该是绝缘子老化,绝缘子填充物局部融化。更换下来的绝缘子与悬垂线夹连接的金属部分有严重锈蚀,上面还残留有泪滴状的绝缘子填充物,绝缘子头部填充物有局部融化的痕迹,这表明高感应电压及其产生的强泄漏电流对绝缘子的老化和掉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暴露的问题

2.1绝缘子选用不当

500 kV 东惠甲线的架空绝缘地线采用瓷质绝缘子,有多种不利于运行的因素。

(1)瓷质绝缘子属于可击穿型绝缘子,老化绝缘子的存在对线路的安全运行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并不易发现,定期检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当线路运行和维护人员较少时,绝缘子老化的缺陷就更难及时发现。

(2)长期以来,人们对应用于输电线路导线的瓷质绝缘子的潜在的威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研究,目前大多数导线瓷质绝缘子已经被更换为钢化玻璃绝缘子;但对用于地线的瓷质绝缘子可能存在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地

线瓷质绝缘子承受电压低,不易老化,因而未能及时变更设计或进行大修

改造。

(3) 线路投运和大修改造时,设计部门对磁质绝缘子存在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过于注重成本控制和“静态”运行,未能充分考虑线路运行后的动态”情况,不但导致运行部门工作量大增,容易出现错检、漏检,而

且使线路存在先天安全隐患,不利于输电线路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

2.2 瓷质绝缘子对降低线损的作用不理想

本线路地线采用绝缘子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地线全线绝缘以降低线

损,但由于瓷质绝缘子在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其电气绝缘性能逐渐丧失。

由于丧失了电气绝缘性能的瓷质绝缘子的存在,架空绝缘地线实际已经处

于单点接地的状态,原本架空绝缘的地线也就出现了额外泄漏电流。单点

接地的架空绝缘地线,其总体感应电压仍然很高,由此产生的额外泄漏电

流的值也很高,线路此时的线损大幅度增加。可见,本线路降低线损过于

依赖瓷质绝缘子的电气可靠性,而瓷质绝缘子易击穿的特性早就为长期降

低线损埋下了隐患。

2.3 架空绝缘地线运行方式存在问题

2.3.1 导致地线产生高感应电压

全线绝缘的方式虽然减少了线损,但必定导致地线上的高感应电压大增。高感应电压不但加速瓷质绝缘子老化进而击穿的速度,而且会在瓷质

绝缘子击穿后进一步破坏瓷质绝缘子的机械性能,这是导致掉线的主要诱

因之一。

2.3.2 导致OPGW 断股

(1) 500 kV 东惠甲线的一回地线采用OPGW 复合光缆,其直径稍大,且外层采用铝合金线,熔点也稍高。但由于另一回地线采用全线绝缘的方式,导致线路遭受雷击时,OPGW复合光缆因全线接地而承受较大的雷击

电流。根据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曲线,当故障点出现在离变电站出口 2 km左

右时,短路电流可达33.4 kA,短路电流的80%以上流过OPGW复合光缆,

这个电流值已经接近或超过AY/ST127/28型OPGW复合光缆最大允许电流

值22 kA(0.5 s)。

⑵ 由于AY/ST127/28型OPGW复合光缆外层铝合金线直径为3.0 mm,

较LGJ-95/55地线外层铝线直径3.2 mm小,同等条件下,OPGW复合光缆

外层单线承受的电流较LGJ-95/55 地线大,瞬时产生的热量也较多。而现时地线的耐雷设计采用的是美国军用航空规范,主要考虑雷电初始冲击和再冲击的影响,对雷电中间电流和连续电流的影响考虑得较少。雷电是一种持续时间长、电流幅度低的连续电流,国内研究表明,雷电连续电流峰值为440 A,持续时间为435 ms,并有多个小脉冲,中和电荷约58C。雷电连

续电流放电过程中电荷转移量的大小对OPGW复合光缆的断股起到重要作

用,随着雷电通道连续电流放电过程电荷转移量的增加,OPGW 复合光缆雷击损坏程度也增加。由于上述对雷电连续电流研究是考虑2 回地线都接地时的情况,因此,当1回地线架空绝缘时,流经OP GW复合光缆的连续

电流峰值、电荷转移量可能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500 kV东惠甲线OPGW复合光缆在运行中曾2次受雷击断股。其原因

正是由于承受了更多雷电电流,导致外层铝合金线局部高温过热,有的直接熔断,有的由于部分熔融在巨大张力作用下断裂。

2.4未能准确、全面对瓷质绝缘子进行检测

负责管辖500 kV 东惠甲线的班组只有10 个人,他们不但要负责东莞所有110 kV 以上线路的带电作业,还要负责东莞6 条500 kV 线路和多条重要的220,110 kV 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班组工作量大,而人手又相对不足。加上500 kV 东惠甲线地处山区,一般只在阴天时用红外测试仪进行检测,夜晚只能检测部分地形较好的杆号段。而由于太阳红外线的干扰,阴天检测质量也难以保证,加上配备的仪器不

够先进,有时对高塔瓷质绝缘子的检测也不准确。

3保证地线安全运行的对策

3.1将瓷质绝缘子更换为钢化玻璃绝缘子

对2 根地线均为普通地线的输电线路,将瓷质绝缘子更换为钢化玻璃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具有优良的机电性能,其抗拉强度是瓷质绝缘子的2.2 倍,耐电击穿性能是瓷质绝缘子的3.8 倍,耐振动疲劳、耐电弧烧伤和耐冷热冲击性能也优于瓷质绝缘子,因而使用钢化玻璃绝缘子可大大降低故障几率。钢化玻璃绝缘子还具有“零值自爆”的特点,便于发现绝缘子的劣化。零值的钢化玻璃绝缘子,强电流大部分在零值绝缘子铁帽和钢脚通过(因自爆后的绝缘子其铁帽和钢脚间的空间距离很短),经过铁帽内部

的部分非常小,这就大大减少了断串的概率。采用钢化玻璃绝缘子后,维护和检修工作减少,也符合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先进材料,间接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

3.2改变地线架设方式

(1) 输电线路有1 根地线为OPGW 复合光缆的,可考虑改变地线架设

方式。在线路停电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采用多点加装接地引流线的办法,在不改变架空地线受力的情况下实现局部绝缘运行。这虽然会增加线损,但可以大幅度降低架空地线上的感应电压,不致因高感应电压而加速绝缘子老化和机械性能丧失。

(2) OPGW 复合光缆在运行中不但具有防雷功能,还肩负着通讯的重要作用。在面对不可抗力因素时,优先保护OPGW 复合光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线路停电时间充裕的时候,将架空绝缘地线全线绝缘方式改为直接接地方式,不但可以消除因绝缘子老化造成的掉线隐患,还可以减小雷击时流过OPGW 复合光缆的电流,起到保护OPGW 复合光缆的作用。

3.3定期对未更换的瓷质绝缘子进行检测

(1) 购置功能先进的红外检测设备,条件许可的话尽量在夜间采用红外测试仪检测。

(2) 测量架空绝缘地线的实际感应电压,选择最恰当的火花间隙对地形恶劣的杆塔用火花间隙法检测。

(3)瓷质绝缘子击穿后不但有发热现象,也有较大的感应电流,因此可以用钳型电流表测量杆塔的泄漏电流,如果测得的电流值较大,则此杆塔绝缘地线绝缘子可能被击穿,应重点加强检测。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一、线路路径的选择与杆塔的定位 1 路径选择应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新技术,必要时可采用地质遥感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地貌、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条件、运行和施工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比较,使路径走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并尽量减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应尽量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 路径选择应考虑对邻近设施如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的相互影响。 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 6 应根据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所的总体布置统一规划进出线,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通过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段时,应统一规划。规划中的两回或多回同行线路,在路径狭窄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 7 耐张段长度,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两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10km;三分裂导线及以上线路不宜大于20km。如运行、施工条件许可,耐张段长度可适当延长。在耐张段长度超出上述规定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非常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8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9与大跨越连接的输电线路,应结合大跨越的选点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导线与避雷线的选择 1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宜按照系统需要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也可按系统输送容量,结合不同导线的材料进行比选,通过年费用最小法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 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应满足电晕、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要求。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采用现行国标中钢芯铝绞线外径不小于表1所列数值,可不必验算电晕。 3 大跨越的导线截面宜按允许载流量选择,其允许最大输送电流与陆上线路相配合,并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4 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80%时间,80%置信度,频率0.5MHz 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推荐-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精品

题目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系部专业 姓名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通过输送容量及功率因数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First, carries on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 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500kV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

500kV 输电线路架空绝缘地线摘要〕通过对一起500kV 输电线路地线掉线事故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输电线 路设计、运行的不足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若干防止地线掉线、改进防雷性能的对策。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OPGW 复合光缆的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感应电压;架空绝缘地线;掉线 500 kV东惠甲线由原500 kV惠增线在东莞站解口而成,是西电东送工 程的重要部分。该线路采用双地线结构,其中型号为LGJ-95/55的普通地线全线绝缘,另一回型号为AY/ST127/28 的OPGW 复合光缆则全线接地。 2004-10-16T 8:50,输电线路巡视人员发现500 kV东惠甲线N102塔地 线由于瓷质绝缘子铁帽和钢脚分离而掉线,掉线的地线跌落在导线A 相横担上,地线与A相导线的距离缩小,最大减幅达4 m。由于N102采用ZB1 直线塔型,横担比地线支架长约1.5 m,且前后数基均为直线塔,前后档距 也较小,因而地线垂直跌落后在距离横担边1 m 处,虽使地线对导线的距离减少,却未引发线路跳闸。 1原因分析 1.1架空绝缘地线的感应电压 输电线路上的架空地线,大多数都是在每基杆塔上直接接地的,但接了地的地线会长期流过感应电流,使线损增大。为了减少地线的线损和利 用地线进行高频载波通讯,不少线路都采用了架空绝缘地线。2000 年,500 kV东惠甲线由原500 kV惠增线在500 kV东莞站解口时,将原来一回架空 绝缘地线改为OPGW 复合光缆,通讯功能由OPGW 复合光缆承担,但为了减少线损,另一回仍采用架空绝缘形式。

架空绝缘地线有较高的感应电势,其大小与线路电压、负荷、长度及地线与导线间距离有关。500 kV 东惠甲线由于电压高、负荷重,架空绝缘地线的感应电势可能达到10 kV 级。如此高的感应电压使地线绝缘子实际上相当于被作为导线绝缘子(电压等级为几个10 kV 级的输电线路)使用,造 成对绝缘子电气和机械性能的损伤。 1.2瓷绝缘子电气和机械性能的丧失 (1) 由于所使用的瓷绝缘子为内胶装结构,其胶装粘合剂水泥和钢脚、铁帽、瓷件的热膨胀系数各不相同。温度变化时因各部件热胀系数的差异,将使瓷件受到压应力和剪切应力的作用;水泥的长期膨胀(俗称“水泥生长”) 也使瓷件和铁帽受到局部应力并产生疲劳效应,其绝缘性能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此时瓷绝缘子处于击穿运行状态。运行中的瓷质绝缘子承受的感应电压越高,其电气性能丧失的时间越短。 (2) 处于临界击穿或已击穿状态的绝缘子的电气性能虽已大幅度下降或丧失,不能满足绝缘的要求,但其机械强度仍然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所以此时地线不会马上掉线。由于胶装粘合剂水泥等填充物的存在,绝缘子有一定的电阻值,在10 kV 级感应电压的作用下,绝缘子出现了比正常接地感应电流大得多的“短路”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对绝缘子内部会有明显的热作用,热量的积累导致绝缘子温度升高。机电负荷和温升的长 期变化进一步加速了绝缘子的老化,而进一步老化的结果又导致热效应的加剧,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经过一段长时间或遭受雷击等强电流的作用,胶装粘合剂水泥等填充物因热效应局部融化,失去支撑能力,或因瞬间骤热而发生爆炸,因而产生绝缘子断串。 1.3掉线原因 500 kV东惠甲线的架空绝缘地线采用大连电瓷厂生产的XDP6-7C地线 专用绝缘子,带保护间隙,于1996 年投运。由于绝缘子掉线前2 个月内,当地并未出现雷电,因此掉线原因应该是绝缘子老化,绝缘子填充物局部融化。更换下来的绝缘子与悬垂线夹连接的金属部分有严重锈蚀,上面还残留有泪滴状的绝缘子填充物,绝缘子头部填充物有局部融化的痕迹,这表明高感应电压及其产生的强泄漏电流对绝缘子的老化和掉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暴露的问题 2.1绝缘子选用不当 500 kV 东惠甲线的架空绝缘地线采用瓷质绝缘子,有多种不利于运行的因素。

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标准

附件1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二○○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引用标准 (1) 第三章岗位职责 (2) 第四章安全管理 (5) 第五章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及验收管理 (9) 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10) 第七章特殊区段输电线路的管理 (13) 第八章输电线路保护区管理 (13) 第九章运行维护重点工作 (15) 第十章输电线路缺陷管理 (23) 第十一章事故预想及处理 (24) 第十二章输电线路技术管理 (26) 第十三章输电线路评级与管理 (29) 第十四章带电作业管理 (29) 第十五章人员培训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评级管理办法 (3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 (42) 附录D(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调查及统计办法 (4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技术资料档案(技术专档、线路台帐) (54) 编制说明 (6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包括规程、规范等,下同),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包括导则、管理制度等,下同),并结合近年来全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设备评估分析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对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带电作业、人员培训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或指导性意见。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110(66)kV 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500kV直流线路、35kV交流线路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有限公司可根据本规范,制定适合本地区电网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即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来所有的修改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对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推荐使用这些文件的新内容或最新版本。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内容或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8号)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T 2900.51-1998 架空线路术语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4286-2002 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009.2-199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线入地改造

架空线入地改造 为了美化公司环境,为了电力线路的安全,公司董事长要求动力处把生产区内的架空线路全部取掉,改为电缆。处长张秀明,接任务后,首先与书记郭香明研究如何施工,并提出利用曾经用的试机电缆即可节约资金,又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说干就干,马上召开了班组长以上会议安排施工事宜。书记郭香明负责监督施工质量以及人员安全指挥。副处李国伟负责协调停电,以及所需材料。组长张瑞涛负责人员调配:既要保质保量完成施工,还要确保厂间的维修任务及试机任务不受影响。副组长续凯直接负责施工。 在处长张秀明的统一安排部属下,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了,首先做不需要停电作业的工作。在原试机电缆空缺段加辅新电缆。这项工作人少了不行,三位处领导全加入,烈日当空,穿少了,会晒爆皮,穿多了会发臭。全组职工,顶烈日冒酷暑,汗水顺着脸颊流进了眼里,蛰的眼睛好难受,用胳膊擦擦,多眨几下眼接着干。在三位处领导的带领下只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将加辅电缆的工作完成。 次日上午,由续凯,郑惠杰,李捷在热处理车间顶上做原试机高压电缆头与新辅低压电缆头对接,其他人员负责试一部转载机,和维修铆焊焊机,对接头要用套管将两个头分别进入套管一半,用压力钳将套管压紧,再有绝缘带缠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高低压电缆的粗细不同,给套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而虽是上午,但一样的骄阳似火,房顶上没遮没拦被晒的炙热,脚下的热量穿透鞋底直透脚心,新工李捷说脚下好烫,其实三个人的脚下都烫,不能在一个地老呆着,做一会,双脚就烫的不行,必须挪一下,接着干。郑惠杰打趣说,昨天是一面烤,今天是上下烤。可谁也没有抱怨,认真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在预计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 6月13号供电公司停电借这个机会,处长张秀明安排当日全组员工早上六点到岗,早些行动日照还不厉害把上电线杆上干的活做完,这天全组人员六点准时到位,可天气仿佛在考验我们,虽然才六点可在杆上感受到日照已经很猛,大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几种形式图文【最新版】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几种形式图文 输电线路杆塔的地面以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杆塔基础。它的作用是用来稳定输电线路的杆塔,防止杆塔因为承受导地线、风、覆冰、断线张力等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其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上拔、下压或倾覆。 基础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岩石嵌固基础

岩石嵌固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 需要时,可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以减小偏心弯矩,还可省去地脚螺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 岩石嵌固基础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但对勘测深度要求较高,要求逐基鉴定岩石的稳定性、覆盖层厚度、岩石的坚固及风化程度情况,准确落实相关设计参数。 2.岩石锚杆基础

岩石锚桩基础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借岩石本身、岩石与砂浆间和锚筋的粘结力来抵抗上部杆塔结构传来的外力, 以保证对杆塔结构的锚固稳定,从而大大降低了基础混凝土和钢材量。岩石锚桩基础一般宜用于未风化、微风化和中等风化程度的岩石地基, 但随着现在实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强风化岩石地区亦可做岩石基础。岩石锚桩基础常用型式有直锚式、斜锚式、承台式、嵌固式、半嵌固式5种类型, 应用较为成功。直锚式岩石锚桩基础具有工艺简便、灵活性高、适用性强、造价低等优势, 适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小的直线塔;斜锚式岩石锚桩基础使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小的直线水泥杆或直线拉线塔等塔型; 而承台式岩石锚桩基础和嵌固式、半嵌固式岩石锚桩基础使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等塔型。 3.掏挖基础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 输配电线路*大飞 1.概述 1、概述 架空输电线路一般由基础、杆塔、金具、绝缘子、导线、地线(含OPGW光缆)、接地设施等部分组成(如下图)。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上方,为尽量避免输电线路导线直接遭受雷击而架设的电力线,既为架空地线(简称地线),又称为避雷线。架空地线除具有防雷作用以外还具有短路电流分流的重要作用。 图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组成 架空输电线路分布广、地处旷野、纵横交错,延绵数百公里,在雷雨季节 容易遭受雷击而引起送电中断,成为电力系统中发生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装架空地线可以减少雷害事故,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架空地线是高压输

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变电所占地面积广,要求防直击雷的区域大,安装避雷针会有困难,因而有时也采用架空地线保护,架空地线都是架设在被保护的导线上方。在线路上方出现雷云对地面放电时,雷闪通道容易首先击中架空地线,使雷电流进入大地,以保护导线正常送电。同时,架空地线还有电磁屏蔽作用,当线路附近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可以降低在导线上引起的雷电感应过电压,减少雷电直接击于导线的机会。架空地线必须与杆塔接地装置牢固相连,以保证遭受雷击后能将雷电流可靠地导入大地,降 图雷击地线(雷击杆塔与地线为反击雷) 据统计数据显示,生活用电及工农业用电中,电力系统断电跳闸事故主要因素分别为雷击、人为或是自然灾害等,而其中雷电导致跳闸约占总跳闸数的40%~70%, 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雷击故障尤为突出。相关资料表面,日本50%以上事故的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美国275kV~500kV总长为2700km的输电线路连续三年雷害事故占总事故的比例高达60%。天气变化是不可控因素,所以 只能在人力可控范围内,提高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及防灾性。架空地线就是电力系统减灾防灾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架空地线运用实践表明,架空地线能有效防止雷电直击输电导线;当雷击输电线路杆塔时,架空地线能起到分流作用,减小杆塔塔顶电位,防止雷电反 击;当雷击输电线路附近大地时,架空地线能起到屏蔽作用,降低输电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架空线入地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诸多好处

架空线入地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诸多好处 关键词:电网架空线地下电缆?市政建设改造建设 摘要: 纵横交叉城市道路的架空电缆,成千上万成圈成捆地悬挂在树上或电线杆旁,有些甚至杂乱纠缠,形成了令人生厌的“黑色污染”,特别伤人眼球,不仅妨碍市容观瞻,影响都市美感,更可怕的是如一把把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架空电缆线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日益突现地恶化了城市环境,还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麻烦与困难。所以架空线入地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文: 纵观世界城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几乎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展开地下电缆的改造建设,其原因无非就是出于纵横交叉城市道路的架空电缆,成千上万成圈成捆地悬挂在树上或电线杆旁,有些甚至杂乱纠缠,形成了令人生厌的“黑色污染”,特别伤人眼球,不仅妨碍市容观瞻,影响都市美感,更可怕的是如一把把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架空电缆线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日益突现地恶化了城市环境,还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麻烦与困难。 国际大电网会议联合工作组也曾经就19个国家地下电缆与架空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过比较调研,并作出详细报告,得出的结论是地下电缆绝对超过架空线路给城市公众的良好印象,由此昭然若揭,电缆入地是绝对受到城市及其市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的。国际城市电缆入地研究专家,通过跨世纪的几十年科学探索和建设实践,得到了具有说服力的经验定论,并归纳出地下电缆给现代城市发展带来的诸多好处: 第一,能增强城市电网的可靠性 大凡城市裸露的金属导线,很容易受大气中的酸碱气体和水气腐蚀,自然就使得架空电缆存有比较多的危险隐患。城市中大量杆塔暴露在道路边缘,就避免不了架空线发生撞杆的交通事故,并还会时常发生吊车碰线、高空抛物、风筝挂线等外损事故,更可能在风暴、大雪等灾害性天气时造成供电和通讯网络的严重损坏,就这些线缆损耗及事故,差不多会直接导致电力供应的中断与通信断线率的提高。 法国曾经在1999年12月发生的一场强大风暴中,导致8%的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严重故障,电力中断持续了1500万个用户日,而在将全部线路修复却足足花费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总损失高达13亿欧元。在中国杭州,也曾在1988年8月遭遇过一次强台风,导致大批树木压倒了架空线,造成电缆线的断裂,以致引发了杭州地区的大面积停电,时间长达十多天,损失相当惨重。 从通常意义上说,架空线路的事故及故障的发生率要远远大于地下电缆线路,约有10倍之多。因此,采用架空线入地在城市就显得非常必要,也尤为重要,地下电缆是完全可以给城市带来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更无忧。

输电线路常用架空导、地线型号表示及含义

输电线路常用架空导、地线型号表示及含义 本次未介绍规程中未涉及的但我们使用过的如部分耐热、节能等导线及前面我们做过专题介绍的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中常用的OPGW光纤复合地线及OPPC光纤复合相线等光缆,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架空线路常用的导线有铝绞线、铝合金绞线、铝合金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等。地线一般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常用的架空地线有镀锌钢绞线、铝包钢绞线及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等,下面就各种架空导、地线型号及含义进行简单介绍。 1铝绞线 主要执行过的标准有GB1179-74、GB1179-83、GB1179-1999与GB1179-2008。 GB1179-74、GB1179-83标准中的表示方法:代号(JL)-铝绞线标称截面标准编号 如:JL-400GB1179-74 GB1179-1999、GB1179-2008标准中的表示方法:代号(JL)-铝绞线标称截面-铝绞线结构铝线根数标准编号 如:JL-400-37GB/T1179-2008 型号中表示的意义: JL--铝绞线 J--同心绞合,下面相同的不再重复介绍 L--铝(LY9型硬铝线,单线金属的电阻率为28.264nΩ˙m,对应于61%IACS),下面相同的不再重复介绍 上面两种表示方法中的400表示标称截面为400mm2,37表示铝绞线中铝线单线根数37根。 2铝合金绞线 主要执行过的标准有GB9329-88、GB1179-1999与GB1179-2008。 GB9329-88标准中的表示方法:代号-铝合金绞线标称截面标准编号 如:LHAJ-400GB9329-88 型号中表示的意义: LHAJ--热处理铝镁硅合金绞线

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 smissi on Line 系部专业 姓名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论文报告提交日期

摘要

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 on First, carries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目录 内容摘要

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频繁断股原因分析 朝潞蒙

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频繁断股原因分析朝潞蒙 发表时间:2019-08-26T13:04:20.9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朝潞蒙1 郝环宇2 [导读]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 (1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2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远距离输电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典型的风振敏感结构,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高、跨度大,所处环境复杂多变,极易受极端强风雨灾害天气的影响。因此,对架空地线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地线的质量不良,其引起的线路故障将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就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空地线频繁断股原因展开探讨。 关键词:架空地线;断股;夹杂物;脱碳层 引言 电网安全事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一旦发生大面积停电,造成的损失将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事关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政治问题。诱发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因素具有多样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输电线路存在点多面广,途径不同的区域,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多变,自然灾害及各种恶劣气候频发,导致电网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 1架空地线断股原因分析 蒙西电网某500kV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发生钢绞线的断股损伤。该输电线路001—210号塔段挂网的架空地线为某电力线材厂生产的GJ-80型镀锌钢线,断面结构为1×19型,钢线整束外径为11.5mm,单股标称直径为2.3mm,钢线材质为65号钢,线路于2005年8月投入运行。自2011年4月开始,该线路的架空地线已累计发生10余次断股损伤,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造成架空地线断股原因:(1)材料中存在夹杂物。无论是镀锌钢线的横截面还是纵截面,都存在严重的夹杂物缺陷。经能谱检测,夹杂物主要为硅酸盐类和氧化铝类,这两类夹杂物会破坏镀锌钢线基体的连续性,并导致应力集中,使钢线的横向力学性能恶化,钢线的加工性能变差,在轧制过程中形成线形或面形缺陷,从而降低钢线的塑性、韧性和抗疲劳性能。(2)热轧工艺不当。架空地线用钢绞线的材料为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以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其供货状态为热轧态,是在连续热轧控冷工艺条件下形成的索氏体或珠光体组织的高碳钢盘条,又称为斯太尔摩盘条,如果轧制工艺控制恰当,能够达到较高强度和韧性。从断股钢线的显微结构来看,其微观组织为细小索氏体+网带状铁素体,且铁素体成分较多,这些铁素体是在热轧生产过程中,两相区冷速过慢形成的,且在随后的轧制过程中被拉伸,形成网带状,该组织的存在会在承受载荷时引发材料内部的受力不均,从而降低钢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3)表层脱碳层不均匀。镀锌钢线表层存在不均匀的、深度为30~50μm的全脱碳层,已超过GB/T4354—2008对于65号钢表层总脱碳层深度≤2%d的要求。线材在加热、轧制和随后的空冷加工过程中均易产生脱碳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钢线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同时,镀锌钢线表层还存在深约16μm的线性开口和尖锐凹坑等缺陷,与标准中钢线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缺陷的要求不符。这些裂纹及尖锐凹坑缺陷的存在,也说明钢线的加工工艺或模具存在问题,加工过程中在钢线表面形成了较多的不连续性缺陷,极有可能在钢线承受载荷时成为断裂的开裂源。 2完善架空输电线路维护检修的技术措施 2.1构建架空输电线路维护检修基础资料数据库 供电企业在进行架空输电线路维护检修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据资料的采集、整理和统合,构建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仅能够作为线路故障解决方案制定的依据,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的维护检修工作提供参考。此外,还可以基于数据库资料对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若是发现故障问题,即可检索数据库,查找类似案例,从而及时有效的采取排除措施,促进架空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工作效率的提升。 2.2加强状态检修 要进一步提升电网状态检修水平,加强对维护检修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业绩考核,提升操作人员、监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大对线路、设备运行的巡视和监测,对隐患及时处理。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对电网运行实行问责负责制,出现问题严格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责任。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防误装置研究开发,提高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线路管理办法和考核奖惩制度,加强电网巡察消缺工作,加大专人巡察频次,对巡查结果建档立卡,对发现的缺陷和隐患要进行分类归档,切实抓好消缺工作。 2.3技术水平优化 首先,在条件运行的情况下,电力单位可以在当地人力市场当中招收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来补强自身技术水平;其次,如果人才市场不具备补强条件,可以通过内部培训方法来进行补强,即围绕自身引进的技术,以具体应用方法为培训内容,此举可以保障培训难度降低,使人工更容易接收。同时在培训人选方面,建议选择较年轻、较具潜力的人员来进行培训,因为此类人员的思想尚未定型,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 2.4架空导地线的防腐措施 架空导地线大多数是使用钢绞线或者铝绞线。导线受到空气中水分、盐类物质以及化学成分与钢芯发生反应,出现腐蚀。这种情况的腐蚀程度受到导线制造工艺的严重限制。导线腐蚀包含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电化学腐蚀常出现在导线外层。如果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导线表面形成水膜,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以及其他物质在水膜中溶解,构成了电解液的薄层。电解液薄层同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发生反应,发生了腐蚀。在导线内部存在金属电机电位差,铝线钢也会出现腐蚀。在铝线受到腐蚀之后,导线表面会形成白色粉末,使得导线变脆,使其使用寿命不断缩短。因此需要在钢芯线和铝之间刷涂有机材料,制作防腐蚀油脂,将腐蚀性气体以及雨露对钢线造成的腐蚀阻挡开来,从而让钢线寿命得以延长,使钢线寿命可以和铝线寿命匹配。由于防腐蚀油脂的加入,让导线重量有所增加,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导线老化。使用铝包钢芯铝绞线取代镀锌钢线,这样导线承力和接触金属是同样金属,不会构成原电池,电化学反应自然不会发生。 2.5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检测技术进行完善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对输电线路的监控大多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现代监控技术手段的应用十分稀少,这使得企业很难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出现的故障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往往在停电事故发生后才能组织人手进行解决。对此,供电企业应该加大资源投入,依托先进技术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 -、设计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负荷增加,近年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避免因线路故障及检修造成对XX变电站停电及线路网架要求,该线路的建设必要性非常大。 本工程线路全线经过地带为平原,沿线植被主要是农田、 粮林间作带。根据通许县城城市整体规划,经过与县城规划部 门实地查看,规划部门允许该线路走径。 电压等级:35KV 线路回数:本期采用单回路架设 线路长度:35KV输电线路工程单回5.98kM。 导地线型号:导线LGJ-185/30; 二、气象条件 根据本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经验。本工程线路所选气象条件为线路所通过地区30年一遇的数值(其值详见下表)。

气象条件一览表

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导线和地线: 根据规划,新建线路全部采用LGJ-185/30。 导线:按GB1179-83标准推荐用LGJX-185/30钢芯铝(稀土)绞线。 地线:根据Q/GDW179-2008)《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配合表》选用GJ-35(1×7) 镀锌绞线。 导地线定货标记: 导线:LGJX-185/30 GB1179-83稀土钢芯铝绞线 地线:GJ-35:1×7-2.6

导地线参数表

注: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35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35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8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5年的发展需要。 本设计中我们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进行导线截面选择 公式如下:L I (其中S指导线截面;J指经济电流密度; s J I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L 导地线使用条件 导线:全段导线设计安全系数为 3.0,导线综合拉断力为61104N,最大使用力为20368N。 地线:地线采用GJ-35镀锌钢绞线,综合拉断力为43688N,安全系数按规定宜大于导线安全系数K=3。 导地线布置:导线采用上字形及平行排列方式。 地线全线采用水平排列方式。

浅议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设计

浅议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设计 摘要: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杆塔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的重要途径。对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进行的冲击分析表明,山区多雷区的输电线路频频发生雷击跳闸故障,测量雷击故障所在杆塔的接地电阻大部分都偏大。进一步检测分析,杆塔接地装置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而原因或是设计不尽合理、或是施工不严格规范、或是运行环境恶劣、或是运行维护不及时。利用各自优点而改进的接地电阻测量新方法,并提出了几种理接地电阻超标值的方法。送电线路杆塔必须可靠接地,以确保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线路绝缘。为提高耐雷水平,保护设备绝缘和避免跨步电压产生的人身伤害,就一定要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设计 一、引言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的总称,接地电阻是指接地体散流电阻、接地引下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总和。其作用是确保雷电流可靠泄入大地,保护线路设备绝缘,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提高运行可靠性和避免跨步电压产生的人身伤害。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进行规范管理和维护,确保接地装置完整性是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有效措施,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措施。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输电线路防

雷的主要措施,其设计、施工及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杆塔耐雷水平的高低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需要对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同时要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对存在缺陷或不合格的接地装置及时进行改造处理,直至满足相关要求。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改造推荐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或采用接地新技术(如接地模块、阴极保护阳极接地)等措施进行,原则上不使用化学降阻剂。对混凝土杆存在导通接触不良的情况,推荐采用混凝土杆外引接地,即利用一定截面的扁钢从架空地线悬挂点引至接地体进行接地。 二、我国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情况: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它将巨大的电能输送到四面八方,是连接各个变电站、个重要用户的纽带。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稳定和向用户的可靠供电。因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电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强电强网的需要,也是向工农业生产、广大人民生活提供不间断电力的需要。 1、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差很大,所采用的输电线路基础形式也较为多样。 其中西北地区主要为黄土地基,也存在部分沙漠及岩石地基。黄土地基使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刚性台阶式基础和插入式基础,部分软弱地基则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西北地区黄土具有湿陷性,常采用二灰换添法,石灰和素土的比例一般采用2:8或3:7,对重点塔位的地基重点处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 强制性条文 word整理版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6. 第 7.0.9条: 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2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风速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及相应气温。 3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4 500kV空气间隙栏,左侧数据适合于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地区;右侧是用于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 7. 第7.0.10条: 7.0.10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带电作业时,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应符合表7.0.10的规定。 表7.0.10 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 注:1 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0.5m。 2 校验带电作业的间隙时,应采用下列计算条件:气温15℃,风速10m/s。 8. 第7.0.17条: 7.0.17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 9. 第7.0.19 条: 7.0.19 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地线支架、爬梯等铁附件与接地引下线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地线支架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2 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热稳定要求选取,且不应小于25mm2。

架空输电线路150条专用名词术语解释

架空输电线路150条专用名词术语解释(双语) 【名词】电力系统 【英文】electrical power system;electricity supply system 【注释】发电、输电及配电的所有装置和设备的组合。 【名词】电力网 【英文】electrical power system;electrical power network 【注释】输电、配电的各种装置、变电站、电力线路或电缆的组合。 【名词】交流系统 【英文】alternating current system; AC system 【注释】由交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名词】直流系统 【英文】direct current system; DC system 【注释】由直流电压供电的系统。 【名词】输电 【英文】transmission or electricity 【注释】从发电站向用电地区输送电能。 【名词】(电力)线路 【英文】(electric)line 【注释】在电力系统两点之间输配电的导线、绝缘材料和各种附件组成的设施。 【名词】输电线路 【英文】transmission line 【注释】连接发电厂与变电站(所)的传输电能的电力线路,作为输电系统一部分的线路。 【名词】架空线路 【英文】overhead line 【注释】用杆塔和绝缘材料将导线架离地面的电力线路。 【名词】支线 【英文】branch line ; spur 【注释】连接到主线路中一点上的电力线路。 【名词】T接线路 【英文】ttapped line; teed line 【注释】连接有支线的线路。 【名词】系统标称电压 【英文】nominal coltage system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编写纲要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及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 编写纲要 寿祝昌 上世纪五十年代处于建国初期,标准的管理工作尚未完善,59年颁发的设计规范的名称为《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设计规程”为什么定为“设计技术规程”,当时的想法是,“本规程不单是线路设计规程,还是线路技术规程”。那是电力线路的第一代规程,不只管设计,还兼管运行维护以及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其他部门的关系。基于这种前提编写的规程,无论是整体的编排还是内容与标题,必然不象一本专门的设计规范。之后进行了3次修订,到目前已经是第四代,尽管丰富了条文和内容,但依然没有摆脱第一代“设计技术规程”的模式。主要问题在编辑方面,规范的总体编排混乱,规范的章节标题不准确,条文中的用语存在概念模糊、逻辑混乱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特编写本纲要,以求再次修订时能完成一本名副其实的“设计规范”。本纲要供《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的修订和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的编制参考。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除应包括统一规定的前言、总则、术语和符号等内容外还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输电线路设计条件; 2输电线路路径设计; 3架空线设计*; 4杆塔及其基础设计; 5杆塔定位设计;

6输电线路附属设施设计。 *注:寿祝昌编辑校注《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中的“架线设计”均应修改为“架空线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文件的编制亦不外乎应包括上列内容。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不包括第5和第6项。施工图设计,第5项“杆塔定位设计”完成的设计文件包括“线路平断面图”、“线路明细表”和“交叉跨越表”。这三个文件(图纸)在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是属于总图和总表,应该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 下面逐一对各部分内容做具体说明。 1输电线路设计条件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条件包括设计气象条件、导线截面积和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 1.1设计气象条件 影响架空线设计和输电线路杆塔设计的气温、风、覆冰是输电线路设计的主要气象条件。气温,风和覆冰的各种组合应称为“工况”。然而设计规范历来将“工况”称做“情况”。“情况”这一称谓使得对“设计气象条件”的认知产生过严重的误解。 “工况”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表明它是一种“设计标准”,另一层含义表明它是一种“设计条件的组合”的规定。而“情况”一词往往容易使人误解为实际可能出现的状况。“情况”一词会误导一些用户甚至设计人员,说某年某日实际的气象条件如何,实际的气象条件组合如何,所以设计应按此考虑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