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刑侦

化学与刑侦
化学与刑侦

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刑侦1

李文君刘克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化学教研室北京100038)

朱若华邹洪谷学新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

摘要化学原理在侦破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化学为基础的侦破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刑侦工作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化学方法刑侦分析方法侦破

阿瑟#柯南道尔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因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传奇式的侦探形象而闻名于世。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法庭化学思想。在他的笔下,福尔摩斯是个精通化学的神探。法国的埃德蒙#洛卡德在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启发下,于1910年建立了第一个法庭实验室[1A],从而揭开了把化学应用于法律事务的序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司法部门已经大量地依靠物证鉴定结果作为破案的依据。用化学手段对犯罪现场和侦察过程中获取的犯罪物证成分进行检验,是化学对刑侦工作的重要贡献。化学原理在侦破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课题,因为长期以来,刑侦分析技术总给人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事实上,法庭科学家,特别是法医化学家从事的往往是与化学工作者相类似的工作。虽然他们通常研究的对象和处理的样品不同,但是,他们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常是一致的。

在犯罪现场遇到的物证种类极其繁多,所需检验的对象也十分复杂。涂料残渣、玻璃碎片、毛发、纤维、药物、射击残余物、易爆品、纵火材料等都可以作为物证鉴定的对象。以往普遍可用的检测方法只能使法庭科学家确定这种可疑物品与已知的证据物品是否类似,以确定二者是否属于同一来源。近年来,新的和改善了的仪器和分析方法能使法庭科学家更准确地达到把物证材料与某种特定的来源联系起来的目的。下面介绍在破案中常用的几种化学仪器分析方法。

1扫描电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SEM0)在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对工具痕迹、弹头、弹壳的检验非常有用,对毛发、射击残余物和其他微细物证的鉴定也极为有用。SEM具有高度放大(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250000倍)和高度分辨(通过二次成像能够观察到试样表面60埃左右的细节)的特点,可提供物证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特点的放大图像。SEM和X-射线微量分析仪(EDX)联用可用来鉴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

枪击案中,常常需要判断嫌疑人是否开过枪,与涉嫌枪支是否有关。射击残余物[1B](GRS)的提取与鉴定不仅能获得这方面的证据,还可以估计射击的距离,有助于判断枪击案的性质(自杀、他杀或事故)。例如手枪射击后,排出的种种残余物,会沉积于射击者的手上、衣服上和被射击的客体上。这些残余物包括起爆剂、发射剂填料及弹头、弹壳、润滑剂等。这些微粒具有GRS特有的形态和基本组成。利用SEM检测GRS,以确定它是否有这些特殊微粒的存在。

凶杀案中常见的凶器有刀、锤、铁棍等金属凶器,用SEM观察伤口肌肉可判断是生前伤或死后伤,用SEM/EDX还可以从伤口和衣服破口处检验出凶器的金属成分以判断死因和凶器。在电流凶杀案中,死者往往没有伤口,但人体与导体接触的部位

1本文为李文君、刘克林硕士研究生论文部分工作

会留下电流斑,电流斑上会沉淀一定量的导体金属成分,通过SEM/EDX联用分析可成功地确定是否为电谋杀及使用的导体种类。

案例1某地发生一起枪击案。一女青年被/五四0式手枪击中头部而死亡。在场的只有一男青年张某。案发后,张某到派出所报案,说女青年用手枪自杀,并描述了案发经过和现场情况。经现场勘查,发现张某所说有讹。为弄清事实真相,技术人员提取了死者手上的附着物及张某衣袖上的附着物(事发后张某洗过手,故手上的附着物的提取已失去检验的条件),送至实验室检验。

用SEM对以上的样品进行检验,发现张某衣服的右袖口上有/五四0式手枪射击后留下的残余物,死者手上未检出。由检验结果判定张某为射击者。

案例2某日清晨一农妇突然死亡。其丈夫称自己早起下田回家发现妻子持电灯头死于厨房。电业人员认为,死者系早起做饭时因天黑移动电灯照明而不慎触电死亡。但经法医检验,发现死者身上有多处电流斑。经切取电流斑用SEM/EDX分析,发现有大量铁元素,认定死者身上的电流斑为铁导体电击所致,为侦破该伪装现场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2色谱法

211薄层色谱法(T 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微量分析法,在法庭科学中常用于药物、毒品、炸药、笔墨等检材的鉴定。

鸦片是由罂粟果中的汁液干燥而成,含有40多种生物碱,其中含量较多的有5种:吗啡、可待因、蒂巴因、罂粟碱和那可汀。吗啡、可待因具有显著的生理作用,而当今国际社会最常见的毒品海洛因则为二乙酰基吗啡,是吗啡的人工合成产物。

用TLC定性分析鸦片类毒品化合物,可显出鸦片中5种主要成分及海洛因的斑点[2]。

案例1993年11月6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进行海关检查时,在一外籍旅客的行李中发现一装有白色块状物的塑料袋及一大块棕绿色膏状物,疑为毒品。经海关化验室用化学显色和薄层色谱法进行现场快速检验,初步判断白色块状物为海洛因,绿色膏状物为大麻树脂。经公安部门权威检测机构进行确证分析,鉴定结论证实白色块状物为海洛因,共重360g,含量8716%;棕绿色膏状物为大麻树脂,共重1417g,含四氢大麻酚3185%。据此,海关当即将犯罪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该犯成为第一个被中国法庭判处死刑的外籍毒贩。快速的毒品鉴定为该案的处理赢得了时间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12气相色谱(GC)

GC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物质,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特别适用于微量的毒物、毒品、石油成分、石蜡、脂类及炸药等检材的分析。配以裂解附件可用于分析高分子检材如涂料、纤维等。近年来,GC也和其他仪器如质谱(M S)等联用,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案例1林某一家3口被发现死于其住所内。经现场勘查,尸体已高度腐败,从其居所内堆积的报纸日期推算,3人可能死于2个月前。经过用顶空气相色谱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送检的各种检材进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从全部检材中均检出了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丙烷、丁烷和异丁烷,与现场的液化石油气相同;并排除了其他毒物、毒品中毒的可能性。这一鉴定结论为认定林某一家人系用液化石油气自杀死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正确认定案件的性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案例2某市连续发生多起抢劫案。受害者均是被骗服入带麻醉剂的饮料导致昏睡后遭抢。收集受害者的尿样连同未饮用完的饮料进行检验。经按药物的GC/M S分析,从毒物化合物数据库中检索,饮料中含有三唑苯二氮卓

,是美国生产的强力催眠药。被害人尿样中检出1-羟基甲基三唑苯二氮卓

,为上述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上述检测结果为侦破案件指明了方向。

213高效毛细管电泳(H PCE)

H PCE与GC、HPLC、GC-MS相比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易操作、样品少等特点,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多肽、寡聚核苷酸和DNA的分离。在刑侦工作中,由于其常温工作的特点,常用该法对热不稳定物质如炸药、易挥发毒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的分析测定。如可对血、尿等生物检材中的冰毒、吗啡、可待因、海洛因等进行测定,为法医定案、吸毒者认定以及戒毒效果的判断提供依据和参数[3]。

3原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目前在物证鉴定中应用最多的是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用ICP-AES分析,一次可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定性、定量都很准确,其

检测的灵敏度可达ng级,是分析超微量元素的有效方法[4]。多用于检测可疑射击残留物检材中钡、锑、铝的含量,确定检材中有无重金属毒物存在以及对犯罪现场中微量提取物的无机成分的检测。

案例一抢劫案,案犯击昏受害人,抢得赃物后骑车逃跑。在现场失落其无标记劳动布工作服一件。工作服上污渍较多,经ICP-AES分析,发现污渍中含有大量的钡元素。根据当地的情况,查案人员推测案犯可能是塑料厂工人,根据这一线索很快侦破了此案。

4分子光谱法

411红外光谱(IR)法

IR法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不同的物质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故红外光谱可称做是分子结构的/指纹0。若检材与标准物的光谱图中相对应的谱带完全一致,即可断定检材与标准物是同一物质。基于IR的这一特性,在物证鉴定中对于确定检材的种属、来源等问题,IR 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用来鉴定药物、油漆、塑料、纤维等[5A]。

案例一老者在晨练途中被一卡车撞倒,当场死亡。肇事汽车司机逃逸。公安机关根据目击者提供的车牌号在外地找到了嫌疑车辆,但司机拒不承认其肇事行为,且该车已被重新喷涂过油漆。侦察人员从汽车前部钢板的连接处提取原漆与死者衣服上的油漆擦痕一同送检。经IR分析,二者的谱图中相应的谱带完全一致,确定死者身上的油漆是从嫌疑车辆遗留的,从而认定了该司机的交通肇事逃逸罪行。

412紫外-可见光谱(U V-Vis)法

U V-Vis法在物证鉴定中多用于对血液、体液中的药物进行定量分析。近年来,也常用于文件检验中。由于电脑刻章的普及,印章的模仿性极高,有关印文的案件可采用印泥或印油进行检验以协助鉴定。用U V-Vis法可粗分印泥及印油的牌号,而一阶导数光谱的峰谷比值法能对印泥及印油进行更详细的区分[5B]。

案例某公司报称他们存在某市银行的存款被人用转帐支票的方式转走。从银行提供的转帐支票上看,上面分别盖有该公司财务专用章及法人代表印章。比较检材印文和样本印文,二者整体上非常相似,后经紫外导数光谱对二者的印泥进行分析,发现检材使用的印章印泥与该公司同一时间使用的印泥是不同牌号。从而认定做案人员自刻公章,窃取存款。破案后,做案人员供出实情,证实了上述判断。

413荧光光度法(SPF)

SPF法是利用物质产生的荧光光谱鉴别物质的方法。荧光现象是物证检验中经常加以利用的。不仅可以鉴别物质成分,还可以鉴别文书真伪及显现潜在指纹等。

在刑事侦察中,现场手印是最有价值的物证之一。而潜在手印的显现技术是分析手印、鉴定的关键问题。手印遗留物中有多种化合物,其中有氨基酸、类脂化合物和各种维生素。有些化合物在激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荧光,如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就能分别发生565nm和400nm的荧光。当手印遗留在本身并不发生荧光、表面光滑的物体上时,用激光器激发手印物质可以检测到手印固有荧光,在滤色镜下观察手印纹线呈淡黄色[5C]。

5质谱法(M S)

MS法可检测检材分子的结构、分子的基本类型以及所含的各种元素及丰度。在物证鉴定中常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这种联用技术既可以发挥色谱的高效分离的优势,又同时充分利用了质谱高分辨定性鉴定的优点,从而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混合物检材(如:汽油、煤油、毒物及其代谢物等)的分析鉴定问题[6]。

案例某癫痫病患者死因不明,家属要求检验其服用的药物。经对死者的胃内容物进行提取,用GC-M S做分析,结果检出多种安眠镇静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确定患者系服用大量安眠类药物死亡。

6X射线法

在物证技术中X射线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利用X射线照相检查物证外,还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和X射线荧光检验物证。

X射线衍射光谱法是检验物质晶体结构的有效方法。在物证鉴定中X射线衍射光谱法多用来确定不同场合发现的物质是否相同。例如,现场提取的灰尘和人身上黏附的尘土是否相同。有时也可利用该法鉴定某一特殊的化合物为何种物质[7]。

X射线荧光法可对检材中含有的元素进行定性分析。物证鉴定中,常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荧光仪联用。这样,当扫描电镜中的电子枪轰击检材时不仅能获得清晰的放大三维图象,而且

能根据X射线的能量,对检材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7DNA分析技术

DNA分析在法庭科学领域里是一门新兴的实验技术。1985年英国学者Jeffreys首先检测出人类基因组DNA的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它如同人的指纹一样,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称为DNA指纹。研究表明,人体子代DNA片段均来自父母双方,因此它可以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Jeffreys提出,使用探针检验2个无血缘关系的人,其遗传指纹图相同的几率为5@10-19,因此可以做出实际上没有2个人(除同卵双生子外)的遗传指纹图完全相同的结论。目前该项技术已用于实际办案,如在凶杀案、强奸案、碎尸案尸源鉴定、亲子鉴定、性别鉴定、交通肇事案、移民案、拐骗儿童案、换婴等,对血液、血痕、精斑、毛发根、肌肉、脏器等人体有核细胞均可以进行DNA分析。

2000年春节期间,贵州警方一举解救42名被拐儿童。一周里有400多名家长前往认领,出现了几对父母/抢0一个孩子的情景,更有一个男孩被15个家庭指认为儿子。而采用DNA技术鉴定血亲关系将一改过去仅凭孩子身上的某项特征及父母的记忆认亲的做法,让警方颇为挠头的认亲难题将迎刃而解。目前,我国公安部已向各地公安机关正式开放了/DNA数据亲子关系查询比对系统0,该系统主要储存被拐卖或失踪儿童的DNA数据,旨在全国范围内为被拐卖或失踪儿童进行亲子鉴定,从而以高科技手段帮助骨肉离散的家庭/寻找亲人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犯罪分子采用的作案手段也更为诡秘。侦察人员从犯罪现场发现和提取的物证检材常常是微量的,而且往往这些检材中可检成分也是极微量的。同时,检材的种类也有新的变化。采用单一的、传统的手段处理和检测样品会存在许多困难。面对现实提出来/刑事侦破对化学的挑战0的问题要求化学工作者必须顺应法庭科学的发展需要,将化学中的最新成果及时运用到法庭科学之中,以更有力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

参考文献

[1]S#M格博[美].王本根等译.化学侦破.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6,1A:1,1B:23

[2]徐婉等.法化学.化工百科全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3]M eng Pi n j ia et al(孟品佳等).Journal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1999,18(1):18

[4]徐立根.物证技术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48

[5]刘耀.物证鉴定科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5A:97,5B:123,

5C:162

[6]徐婉等.中国法医学,1987,2(4):241

[7]吕俊苞等.刑事技术,1984,(4):11

Chemistry and C riminal Investigation

LI Wenjun LIU Kelin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38)

ZHU Ruohua ZOU Hong GU Xuex in

(Capital Norm al U niversity,Beijing,100037)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is increasingly play 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criminal invest-i g ation.The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it have undergone rapid development and becom 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mbatting crimes and upholding social security.This article deals w ith the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es-sential analytical methods in criminal investig ation.

Keywords chem ical method,crim inal investigation,analytical method,case cracking.

2001年第6期要目

#海洋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及其危害#超临界水一种新的化学介质

#再谈化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优化师资精心整合搞好国家级培训

#互联网上的中学化学教育资源#2000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成果简介

现代刑侦技术的应用

现代刑侦技术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另一类言语材料,如电子邮件、BBS公告版、网上聊天室等已经逐渐进入司法领域。 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起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综合体系,实现了办案现代化、办公自动化。 我国现代刑事侦破技术在几年的时间内由一片空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稳定学术队伍,掌握了较先进的技术,高科技设备达到国际中等先进水平的新兴学科领域,侦查信息化在侦查系统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侦破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没有先进的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国家利益。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针对人体某些器官和行为具有唯一性、人各不同的特性,刑技工作者运用生物学知识来鉴别人身,从而使血痕检验朝着人身同一认定的方向迈出了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侦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自动化现代技术在刑侦中的应用加强自动化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应用,借助高科技产品、技术来完成社会的安全稳定,把高科技产品、技术应用于刑侦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 国家刑侦部门加大汽车、电器机器人及柔性配生产线,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激光成套加工设备,真空冶炼及磁控检测,无损危险品检测,金融自动化设备,智能无纺布生产线,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手术导航系统,高能源超声聚焦系统,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设备,压力、温热、位移传感器,低耗磁敏感器,总线式工业控制仪表,检测仪器仪表等自动化产品的投入与研究,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刑事侦查

刑事侦查 侦查概述 一、侦查学 1.研究对象:刑事犯罪行为、侦查行为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性质: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是对策性的应用科学(判断) 二、侦查工作概述 (一)概念 1.主体:侦查机关 2.时间:立案后、侦查前 3.内容:专门的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 (二)任务 1.基本任务:侦查刑事案件,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开展侦查防范,预防和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在侦查与防范的结合中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主要任务: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3.战略任务:防范、制止和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 4.具体任务: ①侦查破案 ②加强侦查的基础业务建设 ③研究刑事犯罪的特点 (三)指导方针——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 1.依靠群众(基础) 2.抓住战机(关键) 3.积极侦查(基本要求) 4.及时破案(目的) (四)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 1.侦查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2.依法办案的原则 3.侦查协作原则 4.快速反应原则 (五)侦查工作的体制 1.公安部:刑事侦查局 2.省、自治区、直辖市:刑警总队 3.地级:刑警支队 4.县级:刑警大队 5.最基层:刑警队刑事犯罪现场勘查 一、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 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现象、状况的一切场所。 二、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 1.按现场在刑事犯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 2.按刑事犯罪现场形成以后至勘察前确无变化,可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3.按现场上是否真实地发生犯罪案件,可分为真实现场和伪造现场 三、现场勘验、检查 1.侦查人员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2.现场勘验、检查中发现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应当固定、提取。 3.现场痕迹、物品应当分别提取,分开包装,统一编号,注明提取的地点、部位、日期,提取的数量、名称、方法和提取人。 4.现场勘验、检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由现场检查指挥员决定。 5.执行扣押物品、文件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持有关法律文书或者侦查人员工作证件。应当有见证人在场,并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 6.现场勘验、检查结束后,应当及时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包括现场勘验与检查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录像和现场录音。现场绘图、现场照相、录像、现场勘验及检查笔录应当相互吻合 (一)现场保护 保护现场的时间,从发现刑事案件现场开始,至现场勘验、检查结束。 (二)现场访问 1.应当向被访问人出示证件,告知被访问人必须履行如实作证的义务和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询问被访问人应当个别进行,可以在现场外围或者被访问人所在单位、住所进行 3.访问未成年人,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 4.询问被访问人应当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笔录应当由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签字。经被访问人同意可以录音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Pa·m3·mol-1·K-1 = kPa·L·mol-1·K-1 = ·mol-1·K-1(Pa·m3=N·m-2·m3=N·m = J )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 表示密度,则有: 式中u A 、u 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 )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i i RT RT p p n n V V =∑=∑=i u A B u u A B u u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 (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3)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 (4)气体分子之间及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视为弹性碰撞,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同容器壁产生碰撞的结果; (5)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气体的温度成正比。 通常把蒸气压大的物质称为易挥发的物质,蒸气压小的物质称为难挥发的物质。 对同一液体来说,若温度高,则液体中动能大的分子数多,从液体中逸出的分子数就相应的多些,蒸气压就高;若温度低,则液体中动能大的分子数少,从液体中逸出的分子数就相应的少些,蒸气压就低。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Clansius-Clapeyron)方程 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气化在整个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在低于该温度时气化仅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称之为液体的沸腾。三氯甲烷、乙醇、水和醋酸的正常沸点依次分别为61.3℃, 78.4℃, 100℃和118.5℃。减压蒸馏的方法正是利用减压时液体沸点会降低的这一特征去实现分离和提纯物质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分离提纯沸点较高的物质以及那些在正常沸点易分解或易被空气氧化的物质。

当前刑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当前刑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我国社会虽然正向和谐型社会转变,但仍然出现很多违法犯罪分子,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治安。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疏于管理等等原因,各地出现很多违法乱纪的现象,为和谐社会增加了污点。稳定、和谐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秉承的方针。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边疆省份出现了不安的社会分子,这预示着我国刑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及时将这些问题找出来,并且加以解决,共同维护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刑侦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的犯罪事件仍在增加,虽然我国刑侦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为了维护和谐的社会,制定了很多的条例,取得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是刑事犯罪仍存在新的情况及特点,这表示我国的总体治安的方面上仍处于严峻的时期。所以,希望刑侦工作者认真的总结犯罪的特点,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并提高刑侦的工作效率和增强其的管理制度。为了稳定的社会,必须在刑侦的工作上加强管理制度,维护社会的秩序。 1 刑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新时期犯罪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特点,给

刑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国在刑侦工作上存在很多欠缺,造成刑侦工作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刑侦工作者的基础不牢固 刑侦的基础工作是侦破案件的关键,若刑侦对犯罪人的资料和对犯罪现场的控制能力以及嫌烦的调控等等基础的 空座不扎实,刑侦人员的情报不及时,不准确,同时对犯罪人没有明确的地位,就会造成无法侦破案件,这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犯罪者晚落网一天,对社会的人们就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危害,所以刑侦工作基础不牢固是整个工作中最大的弊端。 (二)现场勘察能力不足 现场是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地方,在犯罪者慌忙的状况下,很容易留下对勘察有利的证据。然而一些勘察组只关注大型案件的勘测,小的案件却不认真勘测,这表示勘察者的意识过差,造成勘察的质量过低;其实小型的案件中通过细微的观察中通过细微的观察,可以发现重大的线索,然而在现场的取证过少,造成检验的结果对侦查案件没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小型事件并未进行详细的侦查,无法确定正确的侦查方向,对侦查的范围进行准确的划分以及侦查的途径的选曲等等,并且没有得到技术上的支持,令侦查不知从何下手。因此,侦查者勘察现场的能力欠缺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这对犯罪者是极大的放纵,加剧了对社会的危害[1]。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Pa·m3·mol-1·K-1 = kPa·L·mol-1·K-1 = ·mol-1·K-1(Pa·m3=N·m-2·m3=N·m = J )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 表示密度,则有: 或 式中u A 、u 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 )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 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 (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i i RT RT p p n n V V =∑=∑=i i i i i p n n p p x p p n n === 或1212= = +++ i i i i n RT n RT n RT nRT V V V V p p p p =???=+???=∑ ∑ i u A B u u A B u u 2 2()()an p V nb nRT V +-=2()()m m a p V b RT V +-=

大学无机化学第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酸碱解离平衡 本章总目标: 1:了解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2:了解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解离平衡的影响。 3:掌握酸、碱、盐以及缓冲溶液的pH 值的相关计算。 4:了解离子活度、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等概念。 5: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的性质。 各小节的目标: 第一节: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1:掌握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a H K c θ +????= 2;掌握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意义、用途和计算。2 0b OH K c OH θ - - ????=??-?? 当 0400b c K θ>时,OH -??=?? 3:解离度概念——平衡时已经解离的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4: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国,加入与其具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左移,从而降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5:掌握多元弱酸的解离平衡的计算。 6: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的pH 等基本概念。 7:熟练掌握缓冲溶液pH 值的计算: lg a pH pK θ=-(c 酸/c 盐);lg b pOH pK θ =-(C 碱/C 盐) 8:可以解释缓冲溶液可以达到缓冲目的的原因。 第二节:盐的水解

1:掌握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1.弱酸强碱盐:W h a K K K θθ θ=;2.强酸弱碱盐: W h b K K K θθ θ=;3.弱酸弱碱盐:W h a b K K K K θθ θθ= 2:可以运用公式——2112 11 ln ()K H K R T T θ θ?=-来解释升温促进水解的原因。 3:掌握单水解过程的计算— —OH - ??== ?? ,H +??== ?? 4;掌握双水解pH 值的计算:H + ??= ??第三节: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1:掌握离子强度、活度的概念和离子强度的计算21 2 i i I b z =∑。 2:理解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度的影响。 3: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剂体系理论和酸碱电子理论。 Ⅱ习题 一 选择题 1.某弱酸HA 的Ka= 2.0×10-5,若需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与100ml ,1.0mol/L 的NaAc 相混合的1.0mol/LHA 体积应为( ) A. 200ml B.50ml C.100ml D.150ml 2.已知相同浓度的盐NaA ,NaB,,NaC ,NaD 的水溶液的pH 依次增大,则

化学与刑侦论文

《化学与刑侦论文》之指纹在刑侦中的作用 前言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伸出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形像弓一样,叫弓线纹。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据说,现在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指纹在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纹样不变。在皮肤发育过程中,虽然表皮、真皮,以及基质层都在共同成长,但柔软的皮下组织长得比相对坚硬的表皮快,因此会对表皮产生源源不断的上顶压力,迫使长得较慢的表皮向内层组织收缩塌陷,逐渐变弯打皱,以减轻皮下组织施加给它的压力。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劲向上攻,一方面被迫往下撤,导致表皮长得曲曲弯弯,坑洼不平,形成纹路。这种变弯打皱的过程随着内层组织产生的上层压力的变化而波动起伏,形成凹凸不平的脊纹或皱褶,直到发育过程中止,最终定型为至死不变的指纹。 指纹鉴定技术利用人类指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生理特征,将其作为人们的一种“活的身份证”,更因指纹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通过指纹进行身份鉴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且随着图像处理_模式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指纹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指纹鉴定方法在金融、公安、门禁、户籍管理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1、指纹类型 指纹有3种基本类型——斗型、弓型和箕型。 指纹是皮下组织对指肚表皮顶压方向的不同造就了这不同的类型。研究表明,如果某人指头肚高而圆,其指纹的纹路将是螺旋型。现在,科学家已能够通过模型再现那些较为常见的指纹,也能重复不太复杂的罕见指纹的形成过程。 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从而更容易发力及抓紧物件。是人类进化过程

公安部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

精心整理 公安部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 2005年12月30日?公通字[2005]100号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关于派出所工作改革和刑侦工作改革的总体部署,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派出所、刑警队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明显提高,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在改革过程中思想认识不统一、改革措施不到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派出所与刑警队在办理刑事案件时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协作配合不够密切,领导协调不够有力,奖惩机制不够合理,从而影响了这两支队伍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号)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加强1 2 (1)(2)(3)(4)(5)3(1)(2)(3)(4)(5)(6)(7)(8)(9)投放危险物质案; (10)入室盗窃、盗窃汽车以及有系列作案、团伙作案和跨地区作案可能和其他需要开展专门侦查的盗窃案件; (11)其他案情复杂、需要专业侦查手段侦办的刑事案件。 派出所对发生在辖区内、已查明属于上述十一类刑事案件的,应按照《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进行现场先期处置后,立即移交有管辖权的其他部门办理,并积极协助、配合做好侦查调查工作。 4、派出所和刑警队在案件管辖上发生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指定管辖。

精心整理 5、治安情况复杂、警力较为充足的大中城市和县城镇派出所,可以成立专业办案队伍,负责承担治安案件和第2条规定的刑事案件的办理任务。警力较少的小城镇、建制乡派出所或5人以下派出所,原则上只设办案工作岗位,不另设专业办案队伍。 6、城市公安分局和县(市、旗)公安局要根据本辖区行政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治安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划分若干个侦查破案责任区,在每个责任区内建立一个刑警队,承担辖区内侦查破案和办案任务。责任区刑警队应当独立建制,由所属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直接领导和指挥。 7、县、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及其它侦查部门是办理刑事案件的主管部门,负责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的业务指导。 二、建立派出所与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的协作配合工作机制 8、派出所与刑警队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搞好侦防衔接,以防强侦、以侦促防,真正在基 9 10 保护11派出所12 13 14 15通16 17必须同时加强,不可偏废。各级公安机关要从公安工作全局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协作配合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政策导向、领导指挥、警力配置、警务保障等方面大力加强这两支队伍的正规化建设,真正把派出所建成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把刑警队建成侦查破案与打击犯罪的主力军。 18、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基层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犯罪工作的深入发展。县、市公安机关一把手是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要经常深入派出所和刑警队,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9、各地公安机关派出所工作指导部门和刑侦部门要建立联系沟通制度,确定主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定期研究派出所、刑警队协作配合工作,理顺关系,提高派出所、刑警队的协作配合能力和水平。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篇一:无机化学学习心得】 《普通化学》培训总结 本人作为化学专业的一名普通老师,有幸参加了高等学校教师网络 在线培训课程,同济大学吴庆生教授主讲的《普通化学》生动形象,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经验以及独特的教学艺术,给 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 本门课程的培训视频以在校的普通化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为 对象,主要介绍了普通化学的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 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 沿等内容。通过主讲教师对其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的分享,经过面对 面交流,为我们指点迷津,提高了我们对本门课程教学能力。 我作为一名老师队伍当中的新人,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和立 场迅速切换到老师的授课思维状态,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有 了一定的感悟。我初步明白,作为一名老师,要竭尽所能的将知识 传授给学生,但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 潜能,这是我目前以至于以后都要不断思考、总结的问题。经过此 次的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丰富教学形式。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当代 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教学,而要采用富有激情、 生动形象、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化学与生活中的化学 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理论与 实践完美结合。当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无机 化学当中抽象的内容,要采用动画的方式,具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第三,教学要详略得当,对于重难点问题,要深入解析,以具体的 教学案例深入分析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同时,要将所学内容完美结合,前后串起来,在学习新知识 的同时,复习旧知识,而且便于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我非常感谢吴教授的精彩授课, 同时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可以跟吴教授面对面交流学习,使我我受 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者需要物质

导学——1 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者需要物质,丰富的物质世界带给我们多彩的生活。学了化学,你会发现其实化学就在你身边。无论是生产、生活、材料,还是环境保护、能源与资源的利用、医药卫生与人体健康等与化学物质有着广泛的关系。生活中有着许多化学常识需要我们去认识。 生活中的化学小常识 1、加碘食盐的使用 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 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 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 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 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现象,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为什么浮游生物能过度繁殖呢?原来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为了预防海洋赤潮现象,应该控制含氮、磷等废物,例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向海洋中排放,以保持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7、食物的酸碱性 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

侦查措施

论刑事侦查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2011-02-10 16:48 【大中小】【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治安形势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特别是打击犯罪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刑事犯罪运行特点和犯罪格局分布的变化,当代刑侦工作应确立情报信息工作的主导地位,构建与时俱进的工作机制,来应对新时期刑侦工作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刑事侦查;情报信息工作;理论;工作机制 一、刑侦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当前严重刑事案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导致诱发犯罪的因素和犯罪分子可资利用的机遇、条件增多,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由此所产生可资犯罪利用的漏洞更加明显。刑事犯罪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也必然出现新的情况,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首先,刑事犯罪总量高位运行的局面在总体控制的前提下仍将继续增长,并将迎来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连锁犯罪、严重经济犯罪、高科技犯罪等具有世界性的五大犯罪浪潮。其次,以侵财为目的的严重刑事犯罪增多,呈现出复杂性、隐蔽性和严密性,犯罪手段进一步趋向多元化、区域化和领域扩大化。再次,流动人口成为刑事犯罪的高发群体,并且向系列化、职业化、集团化趋势发展,作案区域跨度大、暴力倾向强烈,打击和防范的难度及成本急剧增加。最后,由于国家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聋哑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犯罪现象增多;刑事犯罪分子的年龄整体趋于低龄化,年龄多在14岁至25岁之间;另外,罪犯中累犯所占比例较高。 (二)现代警务机制建设对刑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 对付现代犯罪,需要警务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所有这些离不开警务变革。现代刑侦警务机制就是以提高侦查办案水平和打击犯罪能力为中心,以一支责任明确、执法规范、运作高效、战斗力强的专业化刑侦队伍为基础的一系列标准化、科技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刑侦警务工作制度和科学运作模式。建设现代刑侦警务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现代警务机制下刑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通过扎实推进现代刑侦警务机制构建促进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警力资源、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协调配合、高效运作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以期达到最佳的警力配置,提高破案效能和精确打击水平。在深入研究刑事犯罪整体走势和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基础上,现代警务机制走刑侦专业化道路是适应当前刑侦体制改革和刑事犯罪新形势,实现刑侦工作发展类型的转化和侦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藉以形成专业化的打击合力,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的主动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三)法制现代化对刑侦破案的执法要求越来越高。

高中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V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 、C2H2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H2O:104.5°;BF3、C2H4、C6H6、石墨:120°白磷:60° NH3:107°18′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具有氖结构的粒子(2、8):N3-、O2-、F-、Ne、Na+、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阳离子:K+、Ca 2+; 阴离子:P3-、S2-、HS-、Cl-; 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或+4、-2):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KO2等 A2B2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等 A2B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等 AB型的化合物:CO、NO、HX、NaX、MgO、CaO、MgS、CaS、SiC等 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H、Na与O,其中属于共价化合物(液体)的是H和O[H2O和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Na和O[Na2O和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CS2、BF3、CH4、CCl4、、SF6、C2H4、C2H2、C6H6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CH3Cl、CH2Cl2、CHCl3等 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浅谈刑事侦查的原则和手段

浅谈刑事侦查的原则和手段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犯罪活动呈现经济化、集团化、隐蔽化、高科技化等特点,对社会的危害增大,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在侦查过程中要求刑侦人员必须具有更加专业的刑侦手法,转换侦查模式,必要时利用高科技仪器对案件进行信息采集,已达到惩治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侦查工作、侦查手段、侦查原则 一.刑事侦查的原则 侦查工作的原则是指侦查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一系列的基本行为准则,侦查人员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予以遵守。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立法明确规定了十几项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刑事诉讼程序重要组成部分的侦查程序,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侦查程序的展开和各项诉讼活动的进行,都必须严格遵循刑事诉讼的各项基本原则。只有这样,立法者整体的价值追求才能体现于具体的侦查程序规则之中,有关侦查程序的规则才能与其他各项程序规则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看到,刑事侦查活动与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相比,在参与主体、行为内容与方式、任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异,刑事侦查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刑事侦查程序除了要遵循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以外,还应当遵循特别适用于侦查这一特定过程或者对该过程有特别意义的指导原则,即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的刑事侦查程序,体现侦查程序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决定侦查程序的构造和特征,对刑事侦查程序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基本行为准则。 刑事侦查的工作原则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迅速及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侦查机关接到报案后要立即组织侦查力量,制定侦查方案,及时采取侦查措施,收集案件的各种证据。侦查工作必须迅速及时,这是由侦查工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侦查工作迅速及时,是顺利完成侦查任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二)客观全面原则。所谓客观,就是指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客观事实、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它并如实反映它。所谓全面,就是要全面地调查

“刑事侦查” 公务员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事侦查”公务员考试模拟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关于同一认定理论的讨论中,有下列一些观点:①前苏联学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同一认定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做过论述,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理论才传入我国;②同一认定理论是社会主义法系国家所特有的理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并无此理论; ③今天,我们可以将“同一认定”表述为主体通过自身能力对侦查中出现的嫌疑客体与 已有客体进行比较的行为;④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和条件具有不同的涵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明确了“依靠群众,抓住战机,积极侦查,及时破案”刑事侦查工作方针是在公安部()A.1955年第一次全国侦查工作会议 B.1978年第三次全国治安工作会议 C.1963年第一次全国治安工作会议 D.1983年第三次全国刑侦工作会议 3.关于现行刑事侦查工作方针的理解,有如下观点:①刑事侦查工作方针是一个紧密联系、辨证统一的整体,其中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特点是抓住战机;②积极侦查是我国刑事侦查工作的特色所在,是区别于其他政治体制下侦查活动的显著标志;③依靠群众是刑事侦查活动复杂性的要求,是衡量侦查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标准;④及时破案是刑事侦查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争取侦查主动权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①和④ D.②和③ 4.摸底排队范围的划定依据一般不包括() A.案件现场的位置 B.案件的性质 C.通信信息检索 D.体貌特征 5. 对于公开辨认而言,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只有在辨认对象是人时,公安机关才需要事先询问辨认人 B.应当将被辨认的人或者物与相类似的人或者物混杂进行辨认,被辨认的人不得少于5人,被辨认的照片不得少于7张 C.两个以上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单独分别进行,同一辨认人对同一案件中不同辨认对象可同时进行 D.辨认过程应当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并须邀请见证人,整个过程应当合法 6. 下列文书不列入诉讼文书卷的是() A.立案决定书 B.取保候审决定书 C.逮捕证 D.起诉意见书 7. 并案侦查的条件不包括() A.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相同 B.案件类型相同或有内在联系 C.犯罪时空条件具有相同特征 D.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条件相同或相似 8.下列关于并案侦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人犯数罪的可以并案侦查 B.并案侦查应当主要开展网上串并侦查 C.并案侦查后,移送案件时应将有关财物、文件一并移送 D.并案侦查变更管辖后,应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犯罪嫌疑人家属

论我国侦查制度现状及其发展

从刑事诉讼法角度看我国现行的侦查制度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的侦查制度应与其刑事诉讼制度相适应。目前我国的侦查制度滞后于刑事诉讼制度,实践中存在诸多违法办案现象。本文通过探析侦查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联性,分析我国侦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谋求以现代诉讼观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侦查制度。 关键词侦查制度诉讼制度现状发展方向 我国现行侦查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以1979年《刑事诉讼法》和1986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为蓝本建立的,在当时条件下,对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然而,这种制度体现出的超职权化特征与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所追求的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价值目标极不协调。特别是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违法办案现象,至今无法在制度上得到抑制。因此,以现代诉讼观为指导,分析我国目前侦查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求其发展方向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侦查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联 对侦查制度的认识必须注意到它与诉讼制度的关联性。一个国家的侦查制度总是与该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是相适应的,诉讼制度是侦查制度的基础,诉讼价值观的改变也必然引起侦查制度的变化。因此,在探讨我国今后侦查制度的发展方向之前,有必要先回顾诉讼体系和侦查制度的关联。 众所周知,依据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结构与法技术的特征,世界各国的法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两大法系,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

法系和英美法系除了在法律渊源、立法、法律适用技术方面和法律分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外,与侦查制度密切相关的是在诉讼程序方面的差异。 大陆法系国家实行职权主义的诉讼制度,与此相适应的侦查制度为职权式侦查。在职权式侦查模式下,诉讼参与者只有侦控方和被告方,没有独立于二者之外的中立的第三方;侦查权由侦查机关单独行使,权限范围广泛,行使的自由度较大;犯罪嫌疑人权利较小并且受到广泛的限制,犯罪嫌疑人有接受侦查人员调查和讯问的义务。英美法系国家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由此形成了弹劾式侦查制度。在弹劾式侦查模式下,诉讼由侦查机关、被告方和中立的裁判方三方组合,由裁判方以令状的形式对侦查行为予以监控;侦查权由侦查机关和被告方分别行使;法律保护处于先天不利地位的被告方,为使侦辩双方能够平等、公平对抗,赋予被告方一定的特权。 两种侦查模式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各国司法理念的不同。实行职权式侦查制度的国家认为,为了确保国家和社会利益,保证侦查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当维持双方诉讼手段的天生不平衡状态,对可能影响侦查有效性的制约措施以及被告方的诉讼权利等应加以限制;实行弹劾式侦查模式的国家认为,诉讼是国家与被告人之间关于刑事责任的一场争执,因而双方都有权利收集证据、查明事实,进行平等的对话;由于被告人与国家权力机关在实力方面的天生不平等,因而应当赋予弱者一定的特权,使他们之间的对抗具有实质意义;并且国家有义务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和人格尊严,因而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侦查措施应当由中立的法官审批,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侦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就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瞧成就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8、314 Pa·m3·mol-1·K-1 = 8、314 kPa·L·mo l-1·K-1 = 8、314J·mol-1·K-1(Pa·m3=N·m-2·m3=N·m = J)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就是不同的,气体总就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表示密度,则有: 或 式中u A 、u B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 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 (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i i RT RT p p n n V V =∑=∑=i i i i i p n n p p x p p n n === 或1212= = +++ i i i i n RT n RT n RT nRT V V V V p p p p =???=+???=∑ ∑ i u A B u u A B u u 2 2()()an p V nb nRT V +-=2()()m m a p V b RT V +-=

【免费下载】04章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4章酸碱平衡 4-1以下哪些物种是酸碱质子理论的酸,哪些是碱,哪些具有酸碱两性?请分别写出它 们的共轭碱和酸。 SO42- ,S2- ,H2PO4- ,NH3 ,HSO4- ,[Al(H2O)5OH]2+ ,CO32- ,NH4+ ,H2S,H2O,OH- ,H3O+ ,HS- , 2- HPO4 4-1为什么 pH = 7 4-2本章表示电解质及其电离产物的浓度有两种,一种如c(HAc)、c(NH4+),另一种如[HAc], [NH4+]等,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可以用诸如c(HAc),c(NH4+)等代替诸如[HAc] ,[NH4+]等?有的书上没有诸如c(HAc)、c(NH4+)这样的浓度符号,遇到浓度时一律用诸如[HAc]、[NH4+]等来表示,这样做有可能出现什 么混乱? 4-3苯甲酸(可用弱酸的通式HA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22)的酸常数K a= 6.4×10-5,试求: (1)中和1.22g苯甲酸需用0.4 mol·L-1的 NaOH 溶液多少毫升? (2)求其共轭碱的碱常数K b。 (3)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6 g·L-1,求饱和溶液的pH 。

4-5 计算下列各种溶液的 pH : (1)10mL 5.0×10-3 mol·L-1 的 NaOH 。 (2)10mL 0.40 mol·L-1 HCl 与 10mL 0.10 mol·L-1 NaOH 的混合溶液。(3)10mL 0.2 mol·L-1 NH3·H2O 与10mL 0.1 mol·L-1 HCl的混合溶液。(4)10mL 0.2 mol·L-1 HAc 与 10mL 0.2 mol·L-1 NH4Cl 的混合溶液。

化学与刑侦

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刑侦1 李文君刘克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化学教研室北京100038) 朱若华邹洪谷学新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 摘要化学原理在侦破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化学为基础的侦破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刑侦工作中的重要应用。 关键词化学方法刑侦分析方法侦破 阿瑟#柯南道尔是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因塑造了福尔摩斯这个传奇式的侦探形象而闻名于世。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法庭化学思想。在他的笔下,福尔摩斯是个精通化学的神探。法国的埃德蒙#洛卡德在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启发下,于1910年建立了第一个法庭实验室[1A],从而揭开了把化学应用于法律事务的序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司法部门已经大量地依靠物证鉴定结果作为破案的依据。用化学手段对犯罪现场和侦察过程中获取的犯罪物证成分进行检验,是化学对刑侦工作的重要贡献。化学原理在侦破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课题,因为长期以来,刑侦分析技术总给人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事实上,法庭科学家,特别是法医化学家从事的往往是与化学工作者相类似的工作。虽然他们通常研究的对象和处理的样品不同,但是,他们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常是一致的。 在犯罪现场遇到的物证种类极其繁多,所需检验的对象也十分复杂。涂料残渣、玻璃碎片、毛发、纤维、药物、射击残余物、易爆品、纵火材料等都可以作为物证鉴定的对象。以往普遍可用的检测方法只能使法庭科学家确定这种可疑物品与已知的证据物品是否类似,以确定二者是否属于同一来源。近年来,新的和改善了的仪器和分析方法能使法庭科学家更准确地达到把物证材料与某种特定的来源联系起来的目的。下面介绍在破案中常用的几种化学仪器分析方法。 1扫描电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SEM0)在物证检验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对工具痕迹、弹头、弹壳的检验非常有用,对毛发、射击残余物和其他微细物证的鉴定也极为有用。SEM具有高度放大(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250000倍)和高度分辨(通过二次成像能够观察到试样表面60埃左右的细节)的特点,可提供物证的形态和表面结构特点的放大图像。SEM和X-射线微量分析仪(EDX)联用可用来鉴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元素。 枪击案中,常常需要判断嫌疑人是否开过枪,与涉嫌枪支是否有关。射击残余物[1B](GRS)的提取与鉴定不仅能获得这方面的证据,还可以估计射击的距离,有助于判断枪击案的性质(自杀、他杀或事故)。例如手枪射击后,排出的种种残余物,会沉积于射击者的手上、衣服上和被射击的客体上。这些残余物包括起爆剂、发射剂填料及弹头、弹壳、润滑剂等。这些微粒具有GRS特有的形态和基本组成。利用SEM检测GRS,以确定它是否有这些特殊微粒的存在。 凶杀案中常见的凶器有刀、锤、铁棍等金属凶器,用SEM观察伤口肌肉可判断是生前伤或死后伤,用SEM/EDX还可以从伤口和衣服破口处检验出凶器的金属成分以判断死因和凶器。在电流凶杀案中,死者往往没有伤口,但人体与导体接触的部位 1本文为李文君、刘克林硕士研究生论文部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