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1

合集下载

染料化学重点

染料化学重点

1.染料:有色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或其他介质以制成溶液或分散液,并能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使纤维着色,染后具有一定坚牢度及鲜艳度的物质。

2.力份:是指染料厂选择某一浓度的染料为标准,而将同种类不同批次的染料产品与它相比较而言,用百分数表示。

即同种染料,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用量,染出颜色的浓淡程度比较。

3.染色牢度:是指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染色以后的加工过程中,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

4.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主要靠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黏着在纤维表面或内部。

5.光敏脆损:某些色系如黄色、橙色、红色等的还原染料染色织物在穿着过程中,经日光照射后染料颜色并没有褪去,但织物却逐渐脆化损坏,这种现象称为光敏脆损。

6.中料:将不具备染料特性的芳烃衍生物叫做染料中间体,简称中料。

7.重氮化反应:芳伯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因亚硝酸不稳定,通常使用亚硝酸钠和盐酸或硫酸,使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立即与芳伯胺反应。

8.顺式重氮化:重氮化时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

9.反式: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芳胺与亚硝酸钠混合,加入到盐酸或硫酸和冰的混合物中重氮化。

10.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浴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

11.直接染料:绝大多数是含磺酸基的偶氮染料,能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水溶性基团(—SO3H),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上染纤维素纤维;在弱酸及中性介质中上染蛋白质纤维。

染色方便,色谱齐全,价格便宜,但各项牢度较差,尤其是湿处理牢度。

较少用于棉织物染色,多用于粘胶、蚕丝及锦纶丝的染色。

12.活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带有反应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素纤维中的—OH和蛋白质纤维中的—N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共价键,故又称反应性染料。

主要用于棉、麻、蚕丝等,也能用于羊毛、粘胶及聚酰胺纤维的染色,颜色鲜艳,色牢度好。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Tcwang© 15
§1.3 染料命名与商品化
四、一些尾称的含义
B——蓝光(德文:Blau) BW——棉用(德文:Baumwolle) C——耐氯∕棉用∕盐酸盐 Conc.——浓 D——用于染色∕用于印花(德文:Druckerei) Double——双倍浓 E——表示浓度∕匀染性好 EX.——特浓 F——坚牢度高∕匀染性好 FF——甚亮 G——带黄光(德文:Gelb)∕带绿光(Green) H——热固型(活性) H.C.——高浓 I——相当于还原染料的牢度 J——荧光(法文:Jaune) K——冷染法(德文:Valt)∕活性热固型 X——活性低温型∕高浓度 KN——活性乙烯矾石凤型 L——耐晒∕可溶 Liquid——液状 M——双活性基∕混合物 Micro Pdr——细粉状 N——新型∕标准染法∕色光特别 P——印花用 Pdr.——粉状 Paste——浆状 R——带红光(德文:Rot) S——升华牢度好∕水溶性∕标准品 SE——海水坚牢(德文:Salz-echt) T——深 U——混绿用 V——带紫光 W——羊毛用∕温染法 Y——带黄光
同学们好! 今天内容 《染料化学》之 第1章 染料概述 请准备…
Tcwang© 1
第1章 染料概述
讲授如下内容: §1.1 引言 §1.2 染料的分类 §1.3 染料的命名与商品化 §1.4 染色牢度 §1.5 染料发展简史 侧重点是:染料概念 分类 命名 染色牢度…
Tcwang© 2
§1.1 引言
偶氮类 : 酸性橙 A
蒽醌类 : 酸性蓝 B
Tcwang© 5
§1.2 染料的分类
一、染料的应用分类
应用分类依据染料的染色工艺和应用性质,我国将染料的应用类别分为 11大类,外加 5 个另类,与 C.I. 基本相同。 1.直接染料(Direct Dye)—— 2.冰染染料(Ice Dye)—— 3.还原染料(Vat Dye)—— 4.硫化染料(Sulphur Dye)—— 5.酸性染料(Acid Dye)—— 6.媒染染料(Mordant Dye)—— 7.活性染料(Reactive Dye)—— 8.分散染料(Disperse Dye)—— 9.碱性染料(Basic Dye)—— 10.有机颜料(Pigment)—— 11.增白剂(Brightener)—— A.氧化染料(Oxidate Color)—— B.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 Color)—— C.缩聚染料(Polycondensation Color)—— D.暂溶性染料(Temporary soluble Color)—— E.荧光染料(Fluorescent Color)——

染料化学综合练习1

染料化学综合练习1

染料化学综合练习1《染料化学》第I次综合练习一、解释:(自选5题)(1)染料: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染料主要用于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或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有的染料不溶于水而溶于醇,油,可用于油蜡,塑料等物质的染色。

(2)染料中间体:用以合成染料共轭结构的特定原料,其典型特征是含一系列不饱和键(pai电子系统,且在合成中不饱和键较为稳定,如苯,萘蒽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3)补色;将两束光线相加可成白光的颜色关系成为补色关系。

(4)染料力份是按照一定浓度的染料作为标准,标准染料强度为百分之100.若染料的强度比标准染料浓一倍,则其强度为百分之200,依次类推,所以染料强度通常是一个相对数字(5)染色牢度:在服用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数的作用而在不容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色牢度。

(6)偶合反应:芳香族重氮盐与酚类和芳胺作用,生成偶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偶合反应。

(7)发色团指那些能对波长为200到1000nm的电磁波发生吸收的基团(8)助色团:指那些接在pai共轭体系上的-NH2,-NHR,-NR2,-OH,-OR等供电子基。

(11)单色光:是波长间隔很小的光,严格的说由单一波长的光波组成的光(12)深色效应:人们把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叫深色效应(13)浅色效应: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叫浅色效应(14)浓色效应:增加吸收强度的效应是浓色效应。

(16)淡色效应: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淡色效应。

简答题1,染料最大摩尔吸光度Emax指的是什么?它对染料有何实际意义?指1mol染料吸收的最大光子量。

决定了染料颜色的浓淡。

2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指的是什么?直接染料为何有亲核性染料的亲和力俗称直接性是染料向纤维迁移能力的总称,依染色理论化是指染料对纤维吸附,扩散渗透,结合能力的总和。

染料化学成分

染料化学成分

染料化学成分染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染色等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给纺织品、纸张等物体赋予不同的颜色,使其具有吸引人的外观。

染料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们的颜色、稳定性和染色性能。

本文将介绍染料常见的化学成分。

1. 基团染料中最基本的化学成分是基团。

基团是染料分子中赋予其颜色的关键部分。

不同的基团决定了染料的颜色种类。

常见的染料基团包括芳香基团、酮基团、亚胺基团等。

芳香基团的染料通常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等;酮基团的染料常呈现出艳丽的蓝色和紫色;亚胺基团的染料则具有艳丽的红色和橙色。

2. 色团色团是染料分子中决定颜色的重要部分。

它们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使染料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常见的色团包括苯胺类色团、吡啶类色团和酞菁类色团等。

苯胺类色团通常呈现出红色、黄色和橙色;吡啶类色团则呈现出蓝色和紫色;酞菁类色团则呈现出绿色。

3. 辅助基团辅助基团是染料分子中的非色团部分,它们对染料的颜色、溶解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辅助基团包括酯基团、醚基团、硫醇基团等。

酯基团可以增加染料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醚基团则可以增加染料的色彩变化范围;硫醇基团则可以增加染料的抗光、抗洗和抗污染性能。

4. 催化剂染料的染色性能需要一定的催化剂来促进染料与纺织品之间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染料催化剂包括金属盐、有机碱、酸等。

金属盐催化剂可以提高染料的亲和力和染色效果;有机碱催化剂则可以提高染料的染色速度和染色均匀性;酸催化剂则可以提高染料的耐光性和耐洗性。

5. 分散剂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要分散在染料浴中,以便与纺织品充分接触。

分散剂是一种能够使染料均匀分散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分散剂包括磺化剂、醚胺类、聚乙烯醇等。

磺化剂可以增加染料在染料浴中的溶解度;醚胺类可以增加染料的分散性和渗透性;聚乙烯醇则可以增加染料的抗渗透性和抗泡性。

6. 稳定剂染料在染色、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以保持其颜色和性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稳定剂是一种能够保护染料分子的化学物质。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一)知识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染料的基本知识(染料的分类、命名、牢度、商品化等),了解染料合成的基本反应和方法(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各类染料合成的基本途径和常用反应),掌握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染料结构和颜色的影响,掌握染料结构与性能、牢度(上染速率、上染率、匀染性、色牢度等)的关系,初步具有按纤维性质和染整要求合理选择染料,并能从染料结构角度分析染整加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对新型染料、功能性染料有所了解。
4.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用的活性染料有何要求?宜选用哪些类型?它们的结构特征如何?
5.试写出α—溴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成键过程。
知识单元11:分散染料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基本合成方法;
2.理解分散染料结构与颜色、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分散染料简介
(三)素质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科学学习方法,为以后走上染料生产与应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1:染料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染料化学》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4.偶合反应
知识要点:偶合反应机理;耦合剂;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5.偶氮染料的性质
重点:
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基本方法。
分析思考讨论题:
1.试述重氮化反应机理,并讨论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
2.试述偶合反应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单元3:染料结构与颜色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1. 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类能够通过吸附或化学结合将颜色转移到纤维或其他材料上的化合物。

染料通常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或矿物,例如蓝莓、茜草和蓝靛。

合成染料则是人工合成的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和稳定的性质。

2. 染料的结构和颜色原理染料的分子结构对其颜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染料分子通常包含芳香环结构,并且可以存在不同的共轭结构以增强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

染料颜色的形成与吸收和发射光的能力以及分子结构的共轭性有关,分子中的不同基团也会影响其颜色。

例如,共轭双键能够增加吸收光的范围,从而改变染料的颜色。

3. 染料的制备和合成合成染料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的。

染料的合成过程可以从天然化合物出发,也可以从基础化学品出发,如苯乙烯和硝基苯。

在合成染料的过程中,化学家需要考虑反应的选择性、产物的纯度以及环保性等因素。

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包括偶氮化、重氮化、醚化和酯化等。

4. 染料的性质和应用染料具有丰富的颜色、良好的亲和性和稳定的耐洗性等优良性质。

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塑料、油漆和墨水等领域。

染料的性质包括温度、PH值、光照、洗涤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在材料上的固着和稳定性。

5. 染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染料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地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目前,染料的环保性主要包括降解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方面。

化学家正在不断寻求新型绿色染料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染料在纺织品的应用研究。

6. 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染料的分析和检测是染料化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分析染料需要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可以将染料分离,并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光谱法则可以通过吸收、发射、拉曼等光谱技术,快速准确地对染料进行鉴定和分析。

7. 染料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染料的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染料将在纺织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2013染料化学》习题

《2013染料化学》习题

《染料化学》习题第一章染料概述1名词解释:(1)染料(2)颜料(3)染料商品化(4)染色牢度(7)致癌染料。

2、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3、按纺织纤维分类写出各种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应用分类名称)。

4、染料的名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5、何谓染料商品化加工?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有何作用?常用哪些助剂?6、评价染色牢度的指标有哪些?7、什么是《染料索引》?包含哪些内容?8、试指出下列染料的类属(结构分类,应用分类)(1)OHOHO OHOH2 20%H 2SO4-110~115 C-SO3HNH」OH O( 2)OHSO3HNa2S75~80 C SO3Na N02 OH OSO3NaCOONa^■■1_N= Nso3H》_NHCONH_《SO3Na(4)BrNHX Br XX COCOONa-J直接铜盐紫)3RL (C. I. 25355)(5)SO3NaOHN= NO OHO NH —CH 3NHCOBrNHc—C/(H3O2NBrNH2(5 )禁用染料(6)致敏染料第二章中间体及重要的单元反应1何谓染料中料,在合成中料中主要采用哪些单元反应?2、 试述卤化、磺化和硝化在染料中料合成中的作用,并以反应方程式表示引入这些取代基的方法。

3、 合成染料用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有哪些常用的中间体?写出从芳烃开始合成下列中料、染料的途径。

(7) ( 8)(9)( 10)4、 以氨基萘磺酸的合成为例,说明萘的反应特点以及在萘环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5、 以蒽醌中料的合成为例,说明在蒽醌上引入羟基、氨基的常用方法。

6、 何谓重氮化反应?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哪些?7、 何谓偶合反应?偶合剂主要有哪几类?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8、 试述偶合反应的 pH 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9、 盐对偶合反应的速率有什么影响?10、以芳烃为原料,写出下列染料合成反应过程和基本反应条件。

第三章染料的颜色和结构1、名词解释: (1)发色团(2)助色团(3)深色效应(4)浓色效应(5)浅色效应(6)淡色效应 (7)互补色(8)单色光(9)积分吸收强度(10)吸收选律(11) Lambert-Beer 吸收定律2、从染料的吸收光谱曲线的性状上可得到哪些信息?(1) (2)(3)(4) SO s NaOH NH 2(5)O 2N NO 2NaO 3NH 2OHO OHO OHO NH 2NH 2 O O NH 2O(1)3、 试用量子概念、分子激化理论解释染料选择吸收光线的原因。

《染料化学全》课件

《染料化学全》课件
介绍了染料的色度学参数, 例如色度、色相和明度, 以及它们对染料的颜色描 述和比较的重要性。
染料合成
1
染料合成的方法
概述了化学合成染料的不同方法,包括缩合、取代和还原等反应,以及它们的优 缺点。
2
染料合成的机理
解释了染料合成反应的机理,例如染料的形成和色团的引入过程。
3
数种常见染料的合成
以几种常见染料为例,详细说明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和关键步骤。
染料的应用
织物染色
介绍了在纺织业中使用染料进行织物着色的过程和 方法。
纤维染色
讨论了染料在纤维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纤 维材料的染色特点。
皮毛染色
探讨了在皮革和皮毛制品行业中使用染料进行染色 的技术和挑战。
食品染色
介绍了食品工业中使用染料进行食品着色的目的、 方法和安全性考虑。
染料的评价与控制
染料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前景
探讨了染料化学在纺织、食品和印刷行业等领 域中的应用和创新前景。
1 染色完成度的评价
解释了评价染色完成度的 指标,包括色牢度、均匀 度和亮度等。
2 染料的快度评价
讨论了染料在使用和洗涤 过程中的快度性能评价, 以确保染料的持久效果。
3 染料的环保控制
介绍了染料在生产和使用 中的环境影响和控制方法, 以实现可持续发究方向,包括新型染 料合成和环保染料技术的发展。
染料的应用
讨论了染料在不同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包括纺织、纤维、皮毛、食品和印刷等领域。
染料的结构与性质
1 染料分子的结构
解释了染料分子的基本结 构,包括色团和辅基,以 及它们对染料颜色和性质 的影响。
2 染料的光谱特性
讨论了染料在可见光谱范 围内的吸收、反射和透过 性质,以及它们与颜色的 关系。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染料的定义及分类染料是一种具有色彩并能着色其他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有机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亲和力。

根据其颜色、化学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许多种类:1. 酚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经过酚醛缩合反应制得。

酚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常用于棉、麻、丝绸、纤维素等植物纤维的染色。

2. 偶氮类染料:偶氮类染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着色力。

这类染料通常用于染色锦纶、丙纶、聚酯等合成纤维。

3. 酮醇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中酮醇基团自发形成配合物而得,具有优异的耐洗性和耐光性,常用于合成纤维和皮革的染色。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在合成纤维表面均匀分散并着色,常用于染色涤纶和醋酸纤维等合成纤维。

5.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呈带负电荷,易溶于水,通常用于染色动物纤维如蛋白纤维或含有羧基的纤维。

6.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呈带阳电荷,通常由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经过偶联反应得到,常用于染色酚醛纤维和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

二、染料的合成原理染料的合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合成反应、精制和染料性能测试。

原料选择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合染料颜色和性能的化学物质作为起始原料,如偶氮化合物用于合成偶氮类染料,酚醛化合物用于合成酚类染料等。

合成反应中,通常采用偶联反应、酰化反应、缩合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来将起始原料转化为染料分子。

精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溶解性、分子量等性能测试,以保证染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合成染料的关键在于精制过程,需要充分控制化学合成反应的条件和材料的性质,以保证合成染料的颜色和性能的稳定性。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是纺织、皮革、塑料等行业中的重要化学品,被广泛用于这些行业的染色工艺中。

染料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染色:染料被广泛用于棉、麻、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使纤维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满足各种时尚需求。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中考一、染料的定义和分类染料是一种能够在物质表面吸附并产生色彩的化合物,它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油墨、颜料、化妆品等行业。

根据染料的来源和化学性质,可以将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1. 天然染料天然染料是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染料,如蓝莓、番茄、茶叶、紫茉莉、靛蓝等。

这些染料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害、光泽度高等特点,但也存在染色效果受天气、土壤等条件影响、染色后色彩不稳定等问题。

2. 合成染料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染料,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酚酞染料、偶氮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不同类别。

合成染料的特点是色彩鲜艳、染色效果好、稳定性高等,但也存在着对环境污染严重、毒性大等问题。

二、染料的结构和色彩染料的分子结构对其色彩起决定性作用,染料颜料的色彩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和取代基。

通常情况下,染料的共轭结构越大、取代基越多,其色彩越鲜艳、稳定性也更高。

此外,染料还通过吸收、散射、荧光等方式产生色彩,因此对染料的结构特点有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染料的色彩和性能。

三、染料的溶解和固着染料的固着是指染料在织物或其他物质表面的吸附和附着过程,这一过程既与染料分子结构有关,又与染料与基材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染料分子的极性、形状、大小,以及染料和基材之间的亲疏水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染料的固着效果,因此在染色过程中要根据染料的特性和基材的性质进行合理选择和处理。

四、染料的应用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油墨、颜料、化妆品等行业,其应用领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纺织行业在纺织行业中,染料被用于对棉、麻、毛等纤维进行染色处理,以实现各种颜色的纺织品生产。

染料的选择和使用对纺织品的色彩、手感、牢度等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

2. 印染行业在印染行业中,染料主要用于印花和绣花工艺中,通过不同的印染工艺和染料选择,实现各种花型和色彩的印花品或绣花品。

3. 油墨颜料行业在油墨颜料行业,染料作为颜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印刷油墨、涂料等产品中,赋予产品丰富的色彩。

染料化学名词解释

染料化学名词解释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深浅(色位);2、最大摩尔吸光度εmax——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浓淡(饱和度);3、吸收带宽Δṽ——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纯度(鲜艳度);4、吸收能级ΔE——等于染料吸收带宽的曲线积分(激化度)。

5、亲和力——俗称直接性,是染料向纤维迁移能力的总称。

依染色理论化学,指染料对纤维“吸附→扩散→渗透→结合” 能力的总和。

6、染色牢度:染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后而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称为染色牢度。

7、染料提升力:是一个定性指标,指随染料用量增加染得颜色深度增加趋势的大小8、染料匀染性:9、热迁移:是指分散染料染物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染料分子逐步向纤维表面泳移,产生褪色、变色和对其它纤维沾色的现象。

10、染料移染性:在染色过程中已上染到织物上的来固色的染料自然的通过染液转移到染料浓度低的位子上去11、隐色体:还原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受强还原剂作用而还原成可溶性染料,一般为钠盐12、鎓离子:为有机阳离子。

在有机化合物中,以N、O、S等为中心原子的基团若在水中电离为正离子,则称之为鎓离子。

如氮鎓离子、氧鎓离子、硫鎓离子等。

13、全色——连续光谱依自然比例混合的颜色。

白光(380~780nm)通过色散可得到一段连续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补色——可见光波由选择吸收后所剩余的光波。

也可以理解为剩色和残色,吸收的光波和剩余的光波互为补色。

14、发色团——分子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

主要提升λmax15、助色团——分子结构中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

主要提升εmax16、日晒牢度:染料上染织物后,在日光照射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17、染料中间体——用以合成染料共轭结构的特定原料。

其典型特征是结构中含有一系列不饱和键(π电子系统),且在合成中不饱和键较为稳定,如苯、萘、蒽、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

18、盐效应——指中性电解质在反应体系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亦称电解质效应。

染料化学课程

染料化学课程
第一章 绪论
• 1. 染料与颜料的区别 • 2. 染料的分类及命名 • 3. 染料的牢度
第一章
第一节 有机染料与颜料的概念
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颜料是不溶于水合其他介质的有机或无机的有色化合物。 应用条件不同 主 要 区 别
染料大多溶于水,或者通过处理使其处于可溶状态。 颜料则完全不溶,只是物理分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
在芳环中一般不能直接引入氨基、羟基,需要通过其他 基团转变得到。转化的方法以亲核取代反应为主。亲核 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下:带负电荷的离子向芳核进攻, 完成官能团转换。
X+Z
-
δ-
Z +X
-
X: 强吸电性基团,硝基、卤素等 Z:亲核试剂
在芳环中引入吸电子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硝基还原 制备氨基的方法 氨解反应
+
O 2NH3
180 ¡ æ
NH2 O
羟基的氨解
OH NH ,NH HSO 3 4 3 NH2
NaOH,NaHSO3
卤化物的氨解: 由于芳环上的卤素原子与芳环的共轭体系形成了p—π 共轭,所以芳环上的卤素原子非常稳定,难以直接转变 为氨基或羟基,然而如果在芳环上同时接有强吸电子基, 则有利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进行。
H
H 2N
CH = CH SO3H HO3S
NH 2
第四节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
染料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的统称为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占据染料种类的50%以上。是最重要的一类染料类型。 因此合成偶氮染料的重氮化和偶合反应也成为最重要的反应类型。
NH2 重氮组分
重氮化
HO
HO
N=N
重氮盐
+

染料化学第2章(1)

染料化学第2章(1)

第二节
光和色之间的关系
�吸收 : 染料的作用 �反射 : 眼睛所看到的
第二节
光和色之间的关系
当太阳光或其他白光照射在物体上,还可以看到 以下几种情况: 透明物体的颜 光线全部透过物体;透明物体的颜 � 物体呈透明——光线全部透过物体; 色, 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没有吸收,全部反射 ;不透明物 光线没有吸收,全部反射 � 物体呈白色——光线 体的颜色, 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 物体呈黑色——光线全部吸收,没有反射 ; 部分 被物体吸收; 各波段的光平均地部分 部分被物体吸收; � 物体呈灰色——各波段的光平均地
第一节
发色理论
2、结论 � 近代发色理论认为,一个有机化合物之所以具有 颜色,是染料对于光选择吸收的结果,染料的颜 色就是它所吸收的那部分波长光的颜色的补色。 380-780nm � 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收波长应该在 作为染料,它们的主要吸收波长应该在380-780nm 范围内。染料激发态和基态之间的能级间隔∆E 必 须与此相对应, 说明分子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须与此相对应,说明分子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这从本质上解释了物质选择性吸收可见光 产 的。 的。这从本质上解释了物质选择性吸收可见光 这从本质上解释了物质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产 的原因 。 生颜色 生颜色的原因 的原因。
第一节
发色理论
二、近代发色理论 1、分子能级和吸收光谱 � 根据量子理论,原子和分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 的运动,以 物质分子中,存在电子相对于原子核 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以 � 物质分子中,存在 及原子核间的相对振动和整个分子所存在的一定 的转动。各运动状态都有相应的能量,分别为电 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Ee>>Ev>>Er � 各能级都是量子化的,分子能量为各运动状态能 量之和:E= Ee+Ev+Er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染料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 何谓染料以及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或内部。

二.试述染料和颜料的分类方法;写出各类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分类:1.按化学结构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2.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颜料分类:颜料可根据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别来分类:无机颜料可细分为氧化物、铬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钼酸盐、磷酸盐、钒酸盐、铁氰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金属等。

染料化学成分

染料化学成分

染料化学成分染料是一种用于给物体染色的化学物质。

染料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化学成分。

染料主要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类。

天然染料是从植物、动物或矿石等自然物质中提取的染色物质,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

常见的天然染料有蓝靛、茜草红、藏红花黄等。

蓝靛是从龙胆植物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蓝靛素。

茜草红则是从茜草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茜素。

藏红花黄则是从藏红花中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大黄酮类化合物。

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着其颜色,还决定了其染色性能和稳定性。

合成染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的染色物质,其化学成分更为复杂。

合成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油墨、塑料等领域。

常见的合成染料有碧红、孔雀蓝、亮黄等。

碧红是一种传统的合成染料,其化学成分是偶氮染料。

孔雀蓝则是一种茚类染料,其特点是抗光变色和易溶于水。

亮黄是一个宽波长染料,其化学结构中含有杂环。

染料的化学成分对染色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首先,染料的溶解性是染色过程的关键。

染料必须能够溶解在染液中,并且在染色过程中能够与纤维发生相互作用。

其次,染料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颜色。

染料分子中存在着共轭结构,使其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特定的颜色。

此外,染料的化学稳定性也很重要。

染料必须具有抗光、抗洗、抗分解等性能,以保证染后物体的色彩稳定性。

除了颜色和稳定性,染料的毒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染料中含有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盐类、聚苯胺类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威胁,因此在使用染料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总结起来,染料的化学成分包括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

天然染料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多样,可以从植物、动物或矿石等自然物质中提取。

合成染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的,其化学结构更复杂。

染料的化学成分对染色的效果、颜色、稳定性和毒性有重要影响。

在选择染料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考虑其化学成分。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

染料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3'*8=24')(声明一下,名词解释是我自己弄的,答案不一定准确,大家还是要多方参考哈)1、选择性吸收(p51):指阳光照射染料溶液,不同颜色的燃料对不同波长的光波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

2、吸收光谱曲线(p52):由于染料对光的选择吸收,染料的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不同可有很大变化,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吸收波长为横坐标,可以把染料的吸收特性绘成一条曲线,即为吸收光谱曲线。

3、深色效应(p58):增加吸收波长的效应。

浅色效应(p58):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

浓色效应(p58):引起某一波带吸收强度(ε)增加的效应。

淡色效应(p58):引起某一波带吸收强度(ε)降低的效应。

4、红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染料吸收光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即红移。

紫移: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染料吸收光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即紫移。

5、KS值:指不透明物质的深度值,它是一个经验值,也是一个相对值。

6、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p37)自偶合反应:指重氮化反应中酸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未反应的芳胺偶合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的反应。

7、合适的重氮化方法(p39)芳胺的顺法重氮化:指碱性较强的芳胺重氮化时,一般先将芳胺溶于稀酸中,然后在冷却的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溶液的重氮化方法。

芳胺的逆法重氮化:指弱碱性芳胺重氮化时,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芳胺和亚硝酸钠混合后,加入到盐酸(或硫酸)和冰的混合物中,进行重氮化的重氮化方法。

芳胺的悬浮法重氮化:指碱性较弱的芳胺重氮化时,先用浓度较高的酸加热使芳胺溶解,然后冷却析出芳胺沉淀,再迅速加入亚硝酸溶液进行重氮化的重氮化方法。

8、色酚的羟甲基化(p112):为了防止色酚的氧化和亚硝化,保护羟基邻位,在色酚碱溶液中加入甲醛,即在羟基的邻位引入羟甲基的过程。

9、活性染料水解(p):在碱中,活性染料与水发生分解反应,导致其失活性的反应。

10、活性染料成键稳定性(p):活性染料和纤维间形成酯键或醚键等共价键的水解稳定性。

染料化学实验初中模板教案

染料化学实验初中模板教案

染料化学实验初中模板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染料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学习染料的制备方法;
3. 掌握染料的染色原理。

实验材料:
1. 盐酸(浓度为1M);
2. 对苯二胺;
3. 二甲酐;
4. 硝酸;
5. 硫酸;
6. 煤油;
7. 滴定管;
8. 热水浴;
9. 试管;
10. 过滤器;
11. 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对苯二胺加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搅拌至溶解;
2. 将二甲酐加入烧杯中,加入硝酸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
3. 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滴加入步骤1得到的对苯二胺溶液中,搅拌均匀;
4. 将硫酸缓缓加入步骤3的溶液中,搅拌均匀;
5. 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加入酒精中,搅拌均匀,过滤得到染料溶液;
6. 将染料溶液加入煤油中,观察染料的颜色和性质。

实验原理:
通过硝化对苯二胺,得到含芳环结构的反应产物,利用硫酸将其分子中的碱性氨基质子化,形成染料分子;最后将染料溶解在酒精中,再用煤油扩散染料,从而观察和分析不同染料
分子的颜色和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
2. 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耐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和废弃物处理。

实验评价: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染料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和分析,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大学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导论染料是一类可溶于溶剂或水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将其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纺织品等领域,从而给这些产品赋予颜色。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

天然染料是来自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的有机化合物,而合成染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一、染料的分类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和着色机理可以将染料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如下:1. 酚酞染料酚酞染料是一类含有酚酞结构的染料,常用于纺织品的染色。

酚酞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颜色明亮鲜艳。

2. 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一类含有偶氮基团的染料,也是常用的染料之一。

偶氮染料颜色鲜艳,但对光和洗涤的耐久性较差。

3. 醌染料醌染料是一类含有醌结构的染料,常用于棉织品的染色。

醌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但颜色较淡。

4. 金属染料金属染料是一类含有金属离子的染料,具有高度的色彩稳定性和耐光性,常用于特殊要求的颜色。

5. 原料染料原料染料是一类用于颜料和涂料颜料的染料,通常颜色较浓烈且颜料粒子较大。

二、染料的合成1. 基本合成路线染料的合成通常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

常见的合成路线包括偶氮偶联法、分散染料法、直接染料法等。

2. 偶氮偶联法偶氮偶联法是一种常用的染料合成方法,该方法利用芳胺化合物与芳酚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

3. 分散染料法分散染料法是一种合成颗粒粒径较小的染料的方法,该方法将染料颜料颗粒分散在水相中,然后通过化学方法使其形成分散染料。

4. 直接染料法直接染料法是一种合成浓缩染料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子内氢键或离子键的形成来增加染料颜色的强度。

三、染料的着色机理染料的着色机理是指染料颜色的产生原因和机制。

一般来说,染料的着色机理主要包括吸收光能、分子结构和对染料的稳定性。

1. 吸收光能染料颜色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染料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激发分子内的电子跃迁从而产生颜色。

2. 分子结构染料的分子结构也是决定其颜色的重要因素,通常含有共轭结构的染料颜色较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至第九章)
1.何谓染料以及构成染料的条件是什么?试述染料与颜料的异同点。

写出各类
纺织纤维染色适用的染料(按应用分类)。

答:染料是能将纤维或其他基质染成一定颜色的有色有机化合物。

成为染料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可溶于水,或者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对纤维有一定的亲合力。

(2)能够使纤维着色,且上染后具有一定的染色牢度。

染料与颜料的相同点:都可以用于纤维或基质的着色
不同点:染料主要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们大多可溶于水,有的可在染色时转变成可溶状态。

染料可直接或通过某些媒介物质与纤维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结合而染着在纤维上。

染料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墨、皮革、食品、造纸等工业。

颜料是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

它们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的着色,也可用于纺织物的染色及印花。

颜料本身对纤维没有染着能力,使用时是通过高分子粘合剂的作用,将颜料的微小颗粒粘着在纤维的表面或内部。

按应用性能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2.何谓染色牢度,主要有哪些指标来评价染料的染色牢度?
答:习惯上,将纺织物上的染料在服用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叫做染色牢度。

染料在纺织物上所受外界因素作用的性质不同,就有各种相应的染色牢度,例如日晒、皂洗、气候、氯漂、摩擦、汗渍、耐光、熨烫牢度以及毛织物上的耐缩绒和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等。

3.按结构直接染料分为哪几类?并比较比较各类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答:直接染料可分为:直接染料可分为直接染料、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铜盐染料和直接重氮染料。

直接染料:指能直接溶解于水,对纤维素纤维有较高的直接性。

直接耐晒染料:直接耐晒染料的耐光牢度比一般直接染料好(大于4级)。

直接铜盐染料:这类染料含有能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结构,但要在上染纤维后再用硫酸铜或醋酸处理,使染料与cu2+形成络合物,从而提高耐洗和耐光牢度。

直接重氮染料:直接重氮染料的分子中含有可重氮化的氨基,先按一般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上染纤维后,经重氮化处理,再用2--萘酚等偶合剂偶合,形成较深的颜色,并提高湿处理牢度。

4.简述直接染料对纤维素纤维具有直接性的原因,试从染料结构考虑提高染料
直接性的可能途径。

答:直接染料之所以具有直接性是因为:直接染料的分子是直线型的大分子,且分子的共面性较好,而纤维素分子也是线性大分子。

另外,直接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等水溶性基团可直接溶解于水中,在无机盐(常用食盐与元明粉)和温度的作用下在纤维内部,染料与纤维以分子间力(氢键,范德华力)进行结合。

染料分子的线性,共面性越好,分子量越大,与纤维的直接性越好。

5.何谓不溶性偶氮染料?阐述其常规染色过程及涉及的化学反应。

答:不溶性偶氮染料由无水溶性基团的偶合组分和芳伯胺的重氮盐在纤维上偶合成不溶于水的偶氮染料,故名为不溶性偶氮染料。

一般染色过程是先用色酚打底,色酚与纤维借氢键和范德华力相结合,然后与色基的重氮盐显色。

涉及化学反应:
重氮化反应:
ArNH2+HX
NaX +
2+ NaNO2Ar N N X+2H2O
偶合反应:
+Ar-N=N-NH2+ HB
Ar-N=N NH2
6.试述还原染料的结构特征、分类。

(1)(2)
O
O NH
NH O
O
O
O
S C
N S
N
C
(3)
O O NHCO NHCO
答:按照化学结构和性质,还原染料原本分成蒽醌、靛族和稠环三类,加上后来出现的硫酸酯衍生物的可溶性类,共为四大类。

7.何谓酸性染料,按应用性能酸性染料可分为哪三类?
答:传统的酸性染料都是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故通称酸性染料,含有大量磺酸基,少量有羧酸基,是一类水溶性染料,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结构简单等特点,其发色体结构中偶氮和蒽醌占有很大比重,主要用于羊毛、真丝等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的染色和印花。

按染料对羊毛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可分为强酸浴、弱酸浴和中性浴染色的三类酸性染料。

8.试述酸性染料结构与其应用性能的关系,举例说明提高皂洗牢度的可能途径。

答:(1)染料分子结构与耐光性能
母体结构、取代基的性质以及它们所处的相对位置对其耐光牢度有直接影响。

通常染料分子中氨基、羟基的存在不利于耐光性能,而卤素(Cl、Br)、硝基、磺酸基、氰基以及三氟甲基等有助于耐光坚牢度的提高。

分子中氨基酰化均能提高酸性染料在羊毛上的耐光坚牢度,但是,当脂肪链过长时,将导致耐光牢度的降低。

在染料分子中引入某些特殊基团,也能使染料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或者是影响染料分子在染色纤维中的物理状态,进而提高其耐光牢度。

由氨基蒽醌磺酸衍生的酸性及弱酸性染料染羊毛的耐光牢度均较好。

与氨基蒽醌分散染料相似,当在氨基的邻位引入磺酸基、甲基或其他取代基团,降低了蒽醌1-位的氨基对光氧化作用的活泼性,提高其耐光稳定性。

同时,如果在蒽醌类酸性染料分子中引入脂肪族碳链时,则以C8~C12为宜,否则耐光牢度也会降低。

(2)染料分子结构与湿处理牢度
染料分子结构决定了对染色纤维结合力的大小,该结合力越大,亲水性越弱,染着在纤维内部的染料分子保留在纤维之中,不易向外扩散,则湿处理牢度越高。

增加染料相对分子质量,使具有相同磺化程度,即含有相同磺酸基数的染料分子,其湿处理牢度将随着染料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体积的加大而得到改进。

同时,具有更好的分子共平面性更能改进染料的湿处理牢度。

可见,改变分子结构、增大相对分子质量有助于湿处理牢度的改进。

(3)染料分子结构与匀染性能
在染料分子中引入较多的水溶性基团,如磺酸基、羧酸基,以提高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大染料分子的亲水性,降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可有效地增加染料的匀染性能。

对于酸性染料而言,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引入特殊的基团如脂肪族碳链等可以降低染料亲水性,增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提高其湿处理牢度,但会影响染料的匀染性。

其中尤以含长碳链的弱酸性染料更为明显。

因此,在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用芳环或环烷烃代替脂肪链,同时引入极性较强的基团,如取代的磺酰氨基,酯基,以赋于染料一定的亲水性能,在增加与纤维结合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较好的匀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