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doc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语文写作热点素材—出“洋相”的院士王志珍(新闻事件+人物事迹+适用主题+时评选粹)

2024年高考语文写作热点素材—出“洋相”的院士王志珍(新闻事件+人物事迹+适用主题+时评选粹)

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干货包之出“洋相”的院士王志珍【新闻事件+人物事迹+适用主题+运用示例+时评选粹】【新闻事件】她自嘲“出了洋相”,却迎来阵阵掌声!2023年12月9日,在总台《开讲啦》节目录制现场,一个“小事故“打动了无数网友。

主持人撒贝宁发现,地板上不断出现黑渣。

原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鞋底老化掉落的碎屑。

王志珍院士自嘲“出洋相“,现场观众却致以热烈学声!堂堂院士买不起一双体面的皮鞋?这显然不是事实。

实际上,如果不是撒贝宁把碎屑拿到王志珍的面前,她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皮鞋在“掉渣”。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王志珍却连自己的鞋子都不知道。

是什么让王志珍如此“大意”?因为,院士的“体面”不在一双皮鞋上。

撒贝宁称,是王志珍院士对科研的专注,令她无暇顾及其他。

这样的说法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圆场”。

【人物事迹】王志珍,女,汉族,1942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

王志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被公派出国的访问学者。

1979年获新中国第一批德国洪堡奖学金.1981年获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Fogarty奖学金,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做访问研究,并在德国和香港任访问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胰岛素重组到蛋白质折叠,王志珍院士四十多年不辍研究,寻求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创新。

如今,年过八旬的她依然坚持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

王志珍用这句最朴素的话语,讲述着她奋斗一生的科研事业。

【适用主题】1、榜样力量2、忘我工作3、纯朴无私4、拼搏奋斗5、淡泊名利6、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运用示例】脱落的鞋跟,彰显着高贵的品格;地上的黑渣,正是科学家心无旁骛的真实体现。

王院士忽视身外之物,四十余年伏案研究、钻研实验,只愿能通过生物学造福人类、治愈世人。

让她孜孜以求的那盏明灯,不是身边的浮华与物欲,而是对科研突破的期冀。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一、高考状元有用吗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这说明了什么?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

”请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1年6月的教育”。

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可见全社会联手放出来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重犯!二、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

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会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

调查显示高考状元现状

调查显示高考状元现状

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6年30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和同时参加高考的其他同学相比是“泯然众人矣”。

有人甚至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考状元只是考试最牛的人。

另一方面,在中学、大学、商家、媒体共同炒作下,“状元崇拜”还在升温——余乃明,1977年广东高考状元,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毕业,广东实验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敖刚,1981年四川高考状元,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现为《重庆晚报》编辑。

郭宝发,1985年陕西高考状元,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曾任秦俑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现去世。

徐少伟,1993年江苏高考状元,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洪玮,1998年江西高考状元,北京大学外语专业毕业,现为中国建设银行翻译。

张锐,1998年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专业毕业,魔时网CEO。

……30年高考状元中未发现一个顶尖人才5月14日,一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崇拜者们狠狠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6年30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和同时参加高考的其他同学相比,可以用“泯然众人矣”五个字来形容。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高考状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学者、中层以上的企业管理者,但没有发现像‘长江学者(教育部与李嘉诚先生共同筹资设立的专项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由国际著名学者组成)’这样公认的杰出人才。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蔡言厚教授6月13日接受《华商报》采访时说。

蔡言厚和他的课题组先找出各大学的“杰出校友”(就是这个学校培养出的公认的顶尖人才,如两院院士、杰出社会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等),再回顾他们的高考成绩,结果发现“杰出校友”和当年“高考状元”的交集里人数非常少,反倒是那些在大学班级里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成才率最高。

“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高考状元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学者、中层以上的企业管理者,但缺乏顶尖人才。

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

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

《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披露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发布日期: 2009-5-11 刚刚看到的一个新闻:其中这句话震动我心:他透露,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无奈披露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跨三十年统计样本量和时间足够了,说明了我们选择人才的尺度上面有了很严重的偏差,或者是中小学教育出问题或者就是我们大学教育出现严重问题!一个省冠军基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考试绝顶高手了,因为每个省同一批几百万(几十万)个同年或者临近年份出生的孩子,经历我们严格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层层考试选出来的都是绝对符合我们现在教育体制要求的高级精英,完全在试卷上是个符合的明星了!再经历我们当时最好的高校栽培,这些精英完全是我们社会需要的顶尖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技能上面说在我们名牌大学进修过的高考尖子,成绩基本上也是顶尖的好苗子,这样的人才起码账面上面是可塑性极强,极其适应考试和学习,同时又是名牌大学的骄子,在毕业后最强的好工作岗真的不掉线吗??、????????????位基本也是这些人的囊中物了,所以就表面看高考状元的路已经展开,剩下的就是摘果子了可是不知为什么专家有这种痛心的呼吁,我们真该好好看看这份调查,什么原因使得高考状元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平常人了!!!高考状元某种意义上面就是我们自己标准选拔的精英,我们社会的顶尖才子,他们的事业上的沉默是不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某些原因还是有更深层的含义,欢迎大家讨论!就业怪现象:“人才给蠢才打工” 田文江认为,人才种类多种多样,具体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有个通用标准——情商与智商。

一流人才情商高、智商高:二流人才情商高、智商不高;三流人才情商不高、智商高;四流人才情商不高、智商不高。

田文江介绍,情商与智商培养的时效性不同:情商教育的时效性特别强,一般在初中以下完成;而智商培养则不同稍晚一点没有关系。

30年前的高考失利原因分析

30年前的高考失利原因分析

30年前的高考失利,现在分析原因还有启发
30年前高考接连失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原因的,现在分析原因,不为别的,只是希望对正在接受教育的学子们还有启发。

一、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又有些夜郎自大,所以头脑不够清醒。

二、没有及时补缺补漏,没有攻克掉薄弱环节,比如数学、英语拖后腿,却迟迟没有克服,所以高考时影响整体分数。

三、死记硬背,没有学习效率,没有抓住大纲或是课本,忽视对能力的增减,甚至出在课本中的高考题也做错了,真是不应该。

四、不善于或是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引导下一步的行动。

没有总结,就不会有进步。

五、学习方法很有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失利因素。

1、对学过的知识,没有及时复习,没有循环记忆,温故而知新,所以时间久了,就忘光了。

好像课本学了一遍,实际只是学到的是表面,不会学以致用,也没有真正掌握。

2、贪多求全:一个单元学习后、没有测试一下是否真正掌握,也没有复习以求巩固,就进入了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样越学越困难。

应该要运用80分过关法,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3、学习断章取义,没有立体、全方位地学习,比如将语文、历史是结合起来。

这样在大脑中就没有形成知识的结构或框架,运用起来费时费力。

六、考前心理要保持冷静,不紧张,不看刺激性的影视,现在看来,这也是个教训。

“高考状元”不靠谱

“高考状元”不靠谱

“高考状元”不靠谱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2年第15期文刘念国题图 IC著名作家、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师职创作员尹家民2011年出版的《红墙知情录二:开国将帅的非常岁月》一书中,有一段话貌似可以作为本专题的题记一一毛泽东对文化较低的将领多少有些偏爱,1964年3月,他在听取各方汇报时就说:“一些老粗能办大事。

成吉思汗,是一个不识字的老粗。

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

朱元璋也不认识字,是个放牛的。

我们军队内,也是老粗多,知识分子少。

许世友没念过几天书……韩先楚、陈锡联也没有念过书,××只念过高小,刘亚楼也是念过高小……结论是,不读书的大老粗打败读死书的黄埔生!”当年伟大领袖“蔑视”读死书的书呆子,当下的“中国改革派官员”、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也觉得“高考状元”不靠谱,他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称“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无独有偶,早在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课题组负责人、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公布了中国首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的全国近400名“高考状元”之中,鲜有领军人物。

如果说,“高考状元”的诞生过程,是一个基础教育扭曲变形的过程的话,那么,“高考状元”的不靠谱,则折射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悲哀。

可怕的是,“高考状元”仍然是这个社会的热门话题,年复一年……高考不过只是一次结果,“高考状元”最多就只是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可能高些,但成功需要方方面面。

30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文郭婷婷每年高考过后,“状元”都是热点话题,关于它的争议也从未停止。

随着2012年高考成绩的发布,各地“高考状元”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追逐的热点。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出的题为《30年各省“高考状元”职业盘点》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热切关注。

文章中盘点了30年来各省“高考状元”的职业,发现他们没有一个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没有做到赫赫有名。

2016网络谣言典型案例1

2016网络谣言典型案例1

2016网络谣言典型案例1.难忍男友家贫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谣言:2016年2月6日,一位自称上海女孩的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因一顿年夜饭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落后,连夜赶回上海。

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真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江西网信办公开辟谣,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

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某女网民,因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纯属虚构。

此事起源于个人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2016网络谣言典型案例2.公交车、银行营业点、顺丰快递门店等成失联儿童守护点谣言:5月初,朋友圈、微博陆续流传“5月1日起,顺丰全国38万员工包括顺丰门店及嘿客门店将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站”。

7月、9月又陆续有“公交车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中国银行营业点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等类似网络谣言,引发网民大量转发。

真相:各地警方、公交集团、银监部门、顺丰快递公司等分别对公交车、中国银行营业点、快递门店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的说法进行了辟谣,并提醒广大网民如有儿童走失应第一时间报警,以免影响案件侦办。

2016网络谣言典型案例3.“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某地已决堤”“抗洪官兵饮食供应不足”等涉雨情汛情网络谣言谣言:7月份,全国普降暴雨,多地汛情严峻,防汛救灾任务艰巨。

然而,个别网民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暴雨后自来水会浊两三天”“汤逊湖大堤决堤”“政府决定放弃农村保城市”“急需抗洪志愿者”“抗洪官兵饮食供应不足”等谣言大行其道,令灾情雪上加霜。

真相:针对以上谣言,各地网信、公安、水务、防汛等部门分别第一时间展开辟谣,保障防汛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在同舟共济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大家应对网上传言多加甄别,对不明来源的信息在权威部门发布前不转发、不传播,让网络谣言无处容身。

理科状元到底为什么沦为街头流浪汉

理科状元到底为什么沦为街头流浪汉

理科状元到底为什么沦为街头流浪汉?文/孙海岗今天,看到一则让人心酸的消息。

媒体整理出来的摘要如下:“八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了几个工作都觉得不理想,就放弃了,刘宁称:如果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宁愿不工作。

他开始沉迷网络,并觉得像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很无聊,宁愿选择当流浪汉。

”笔者再心酸,也是局外人。

最伤心的,应该是他的父母。

在一次电话中,刘父一冲动,训斥自己的儿子,说他“给整个县丢脸”。

其实,刘父应该感到幸运。

刘宁这小子如果接触佛教,有80%的可能会出家为僧,估计刘父更难以接受。

那么,一个全县理科状元,究竟为什么会沦落为街头流浪汉呢?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毕业生,为何就找不到让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更让人唏嘘的是,以他的毕业院校和专业,玩网游竟然连房租钱都赚不到。

最直接的原因,是刘宁毕业错了时代。

刘宁如果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绝对会成为各种优质单位企业的香饽饽,他应该会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无奈,刘宁毕业的时间,正是中国本科毕业生数量飙升到一年600万以上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好妈,再缺少过硬的技能,眼光再挑剔一些,就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事实上,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讲,找到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奢侈的梦想。

这一梦想,只有家底厚实的官二代富二代才可能实现,刘宁这样的穷二代,只能放弃喜欢两个字,先找到糊口的饭碗再说。

如果刘宁生活在福利水平高度发达的北欧国家,也可选择靠国家福利支撑自己追求梦想,问题是,他生活在中国,身为中国人,考虑问题必须更现实一些。

以中国科技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刘宁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果达到该校毕业生的平均水平,应该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问题是,刘宁对网络的沉迷,使得他的大学生涯基本荒废。

毕业以后因为失意,更是拿网络作为逃避手段,逃避几年,估计专业基础遗忘地更多了,这种情况下,更难找到喜欢的工作了。

幸运的是,刘宁被自己的父亲找到了,跟着自己的父亲回老家之后,刘宁将面临更大更直接的舆论压力。

中国30年高考状元现在都在做什么?

中国30年高考状元现在都在做什么?

中国30年高考状元现在都在做什么?教育艺术02-19 1019中国30年高考状元现在都在做什么?陈继英讲语文中国30年高考状元现在都在做什么?所谓“高考状元”就是各省市区高考成绩排在第一名的考生。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这样的考生理应成为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所以考查他们的人生发展,对研究中国教育和高考具有重要启发。

那么,中国三十年高考的状元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呢?光明网发表了蔡言厚教授的考察报告,并且列举了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8年各年的高考状元的情况,他们出自何地,哪个中学毕业,上了哪所大学,毕业后去向何方。

下面是这些高考状元的具体情况:时间省市姓名就读大学所学专业毕业中学职业现状1998 辽宁何京芮清华大学自动化辽宁省实验中学留学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 江西洪玮北京大学外语鄱阳一中中国建设银行翻译1998 广西黄亦恺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柳州高中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 四川任羽中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四川省资阳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8 吉林孙宏伟清华大学土木建筑辉南六中清华大学博士生1998 陕西晏萌北京大学 - 西安市第一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8 广东张锐北京大学法学汕头一中魔时网ceo1998 天津张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天津耀华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1997 北京啜玉林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顺义县牛栏山一中北京大学硕士生1997 江西黄小玉北京外交学院外语九江第一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97 陕西李雅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宝鸡中学四川外语学院教师1997 四川龙瑾北京大学外交学专业 - 博瑞纵横国际广告(北京)有限公司客服总监1997 湖南秦宁清华大学自动化郴州市一中中科院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7 广东曾卫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广雅中学留学美国,攻读博士后1997 江苏赵霖莹复旦大学经济管理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1997 四川赵懿 - - 德阳市第三中学留学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江苏胡琦玮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南通第一中学中国银行总行工作1996 浙江来国明清华大学自动化长河高级中学留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湖南李路珂清华大学土木建筑长沙一中清华大学博士生1996 山东李兆凡清华大学土木建筑五莲一中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职业未知1996 安徽凌振华 - - 合肥一中国外工作1996 山东刘阳阳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五莲一中北京大学研究生1996 湖南欧阳觅剑北京大学社会学湖南新化县一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1996 广西熊远萌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南宁二中中国人民银行职员1996 广东袁文涛北京大学心理学汕头一中留学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 陕西卓玲清华大学计算机西安高级中学留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1995 海南陈晓洁北京大学经济管理文昌中学金地集团工作1995 河南崔伟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焦作市温县一中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1995 山西郭建业北京大学经济管理襄垣县一中《参考消息》报社编辑1995 广东黄大治清华大学计算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留学美国1995 江苏黄昕北京协和医学院 - 南通第一中学本硕连读,职业未知1995 陕西梁浩上海财经大学 - 西安铁一中现英国留学1995 湖北肖锐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荆州中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生1995 湖北闫海进北京大学 - 老河口一中世纪证券综合研究所某部经理助理1994 陕西楚怀湘清华大学电机西安中学上海某企业电子工程师1994 江苏王劲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海安高级中学中国国情研究会某处处长1994 福建叶水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程溪中学留学新加坡1994 湖北张晋寨清华大学 - 当阳市高级中学上海某it公司工作1993 海南李文德北京大学经济管理文昌中学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某部副经理1993 广东刘之焱清华大学计算机深圳实验高中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高级工程师1993 陕西倪婷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管理陕建二中北京某集团财务公司工作1993 江苏徐少伟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张家港梁丰高级中学复旦大学内科主治医师1993 陕西薛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西安中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1992 浙江陈天奇北京大学经济管理 - 现留新加坡工作1992 安徽程海泳 - - 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华夏基金项目经理1992 重庆丁春霞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重庆市育才中学北京大学硕士生,职业未知1990 湖北肖欲晓清华大学计算机荆州中学美国某it公司软件设计师1990 江苏叶蕾南京大学中文南京三中《凤凰生活》杂志执行主编1989 陕西毛新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中铁一局子校现移居美国工作1989 江西谭小强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二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1989 甘肃吴小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 - 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1989 海南肖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琼山中学海南烟草公司工作1989 广西张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管理 - 哈佛商学院mba硕士生1988 海南李博白北京大学 - 文昌中学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任教1988 山西杨今强清华大学 - 平遥中学美国某网络公司工作1987 广东黄辉龙复旦大学法学汕头一中汕头某律师事务所律师1987 辽宁金玉锦南开大学经济管理沈阳市朝鲜族第一中学上海某连锁店店长1987 甘肃唐文挺清华大学计算机孟坝中学美国惠普公司1987 山东王桂星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五莲一中美国纽约大学博士毕业1987 海南郑孔栋北京大学 - 海南中学美国某银行职员1986 广东黄国力清华大学 - 连平忠信中学合生创展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监1986 江西聂开文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九江第一中学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1986 山西彭涛上海交通大学 - 太原五中上海ut斯达康部门经理1986 安徽徐琼中国科技大学 - - 留学耶鲁大学,现留美工作1986 湖北余庆武汉大学经济管理武汉六中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工作1986 海南张琼北京大学生命科学海南中学香港某国际银行董事1986 山西张咏梅北京大学计算机太钢一中中北大学教授1986 海南邹姬北京大学法学海南中学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博士生1985 广东陈权 - - 湛江市第一中学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外交人员1985 山西葛允斌清华大学建筑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85 陕西郭宝发北京大学考古宝鸡中学陕西秦俑馆某部主任1985 广东李朱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湛江市第一中学启德教育集团董事长1985 湖南龙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 现代教育工程院高级研究员1985 陕西王晓朝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宝鸡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84 福建陈伟鸿上海交通大学 - 厦门双十中学移居美国1984 湖北何立强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武汉三中深圳国扬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84 福建李锦明北京大学法学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市公证员1984 湖北刘向东北京大学经济管理黄陂一中北京大学博士毕业1984 江苏王溯舸复旦大学经济管理海安高级中学友邦华泰基金副总经理1984 四川叶顶峰中国科技大学 - 隆昌一中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84 江西郑彤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九江第一中学现移居美国工作1984 山西周开让北京大学 - 康杰中学北京宣武区常委、政法委书记1983 上海车晓东复旦大学物理上海市建设中学美国硅谷conner公司科研组经理1983 山东李建光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牟平第一中学 idgvc副总裁兼合伙人1983 湖北潘敏武汉大学经济管理鄂城二中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1983 山西宋晓红北京大学法学太原市成成中学现美国工作1983 四川徐永恒北京大学中文万源高中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辑、曾任重庆青年报社社长1983 湖南杨君武北京大学中文邵东三中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1983 江苏张明南京大学中文无锡一中海军指挥学院工作1982 陕西程迈越复旦大学行政管理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国内投资行业工作1982 黑龙江李贤玉北京大学通信牡丹江机车中学某研究所工作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82 湖北刘向耘北京大学 - 黄陂一中中国人民银行职员1982 山西聂红北京大学 - 太原五中北京钢铁学院从事外事工作1982 海南王竞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澄迈中学加州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 广东王铮中山大学医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 江西徐立微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洪都中学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1982 山西赵惠林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81 重庆敖刚复旦大学新闻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晚报》编辑1981 黑龙江陈俊生北京大学法学佳木斯一中中国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副司长1981 海南符策虎北京大学中文文昌中学房地产公司工作1981 湖北黄明北京大学物理武汉六中康奈尔大学担任终身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1981 云南赖松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博士生导师1981 山西李晓英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太原五中法国第戎大学教授1981 江西王勇 - - 南昌十中美国某公司高级科学家1981 海南韦文清华大学精密仪器文昌中学美国netscreen公司工作1981 海南张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海南中学上海某国际公司法律顾问1980 浙江蔡申瓯北京大学物理 -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80 江西邓勋明中国科技大学 - 南昌十九中美国toledo大学教授1980 山西马晓光北京大学中文太原成成中学国台办某局副局长1980 山东戚学勇北京大学法学 - 山东省外经贸厅某处处长1980 广东吴欣中国科技大学物理汕头一中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1980 陕西许仁北京大学化学西安市第85中学美国尤他州立大学教授1980 陕西于彦智北京大学哲学铁道部建厂局宝鸡铁中北京某公司总经理1979 江西陈通文清华大学自动化南昌十中 ieee fellow,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1979 四川霍永忠北京大学物理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1979 湖北蒋国兵清华大学物理马湾中学美加两国双料博士依移居加拿大,现去世1979 河南宋新宇北京大学数学 - 易中创业董事长openbc中国区总经理1979 山西吴滢中国科技大学 - 太原五中现移居美国工作1979 江西周南平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 - 美国遗赛国际公司创始人1978 四川高贤均北京大学中文 -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当代》主编,现去世1978 陕西韦成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西安高级中学陕西师大附中高级教师1978 江苏萧柏春南京大学数学南京一中美国长岛大学教授1977 重庆董运庭西南大学中文重庆42中(老师)重庆师范大学教授1977 北京郭方北京大学历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1977 四川胡小钉北京大学新闻 -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1977 四川黄宗瑜清华大学土木建筑成都五中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77 吉林李沛然东北师范大学地理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1977 北京刘学红北京大学新闻和平街二中中青在线总经理1977 浙江宋安澜清华大学自动化杭州市清河中学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1977 江苏童星南京大学哲学南京一中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77 海南韦坚中国科技大学 - 文昌中学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1977 广东余乃明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广东实验中学中学教师,现退休1977 上海袁均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 - 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1977 黑龙江袁启鸿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上海62中学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

30年高考状元现状

30年高考状元现状

30年高考状元现状背景资料:2009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对1977-2008年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的求学和职业等状况展开调查研究。

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2年来,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成状元“最爱”;早期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现今高考状元“曝光率”偏高;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接受的是中国一流的高等教育。

在社会公众心里,高考状元毕业后应该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职场状元”。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状元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蔡言厚教授指出,分析显示,部分高考状元之所以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就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的发展环境,挑专业时多随大流奔热门、少立志长远,结果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这不仅浪费了他们自己的宝贵精力,更多的是浪费了教育资源,而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减缓了他们脱颖而出的速度,降低了杰出人才的产出率。

这应引起高考状元、大学教育者的反思,一方面,高考状元自身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培养较高的专业忠诚度,不选最流行最热门的专业,只选最好最适合的专业;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创造高考状元变身职场状元的环境和氛围,加强引导、注重培养、给足支持、鼓励拔尖、追求卓越、实现创新。

2022届高考作文范文实时热点素材“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戳痛所有人让穷人放弃读书其实是一场骗局

2022届高考作文范文实时热点素材“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戳痛所有人让穷人放弃读书其实是一场骗局

2022届高考作文范文实时热点素材“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戳痛所有人让穷人放弃读书其实是一场骗局12022届高考作文实时热点素材:1昨天,全网都被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感言打动了。

他的原生家庭,用糟透了缺乏以形容。

父亲常年在外,对他也不怎么上心。

哪怕是病到连医院都不能自己去的时候,也叫他一个人去扛。

于是,他便孤单又顽强地照顾了自己很多年。

贫穷几乎压垮了他。

为了赚钱支撑学业和生活,他被狗追,被蛇咬,用脚丈量过当地所有的水田和小河。

甚至偶尔,交不上学费的时候,他还要忍受父亲偷走自己卖黄鳝的钱,拿去买肉和酒。

可这对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贫寒学子来说,哪有那么容易?他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但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交不上学费,他整日被老师约谈。

夏天没钱买鞋,他光脚上学,冬天没有棉衣,他强忍寒冷。

你能想象,在一个又一个酷暑寒冬,一个少年的骄傲,是如何一点点破碎,直至无法愈合。

17岁的时候,父亲和唯一陪伴他的婆婆也相继去世。

他彻底成了这世上一片无依无靠的浮萍,飘到哪里,都不再是家。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接纳并忍受了这一切。

在我看来,他所遭受到的每一个苦难,都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但他没有被生活撞倒。

他始终只有一个信念: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好在,他后来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并一路向上,考入中科院,成为了一名博士。

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

2不少网友,看完这篇论文致谢后都说,不止一次热泪盈眶。

不仅仅是因为他凄苦的遭遇,更是因为历尽千帆,你都无法从他的笔下读到任何的痛苦与抱怨。

有的,只是平静与坦然,是苦难过后的沉着,和无限的感恩。

他还在致谢最后写:希望不辜负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真的有人,即便身处困顿,即便自身难保,也愿举起火炬,成为自己和别人的光。

博士毕业后,黄国平赴腾讯就职,在该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1978年开始的风景 山西历年高考状元近况

1978年开始的风景 山西历年高考状元近况

1978年开始的风景山西历年高考状元近况2021-06-18 | 秋风过客 |山西 30年高考状元今安在?从没有一场考试像高考一样,能如此剧烈地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1977年8月8日,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与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指示精神,国家开始恢复高考。

在经历过一个灰色的时期后,人们的求知欲望得以再次爆发,有人将这一事件尊为国家与时代的拐点。

知识的明灯再次点亮,众多从田间地头、车间厂房走出来的知识青年带着泥土和机油的气味通过高考走进了大学校门,成为改革开放建设的的栋梁。

三十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伴随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呼喊声,高考也走到了而立之年。

虽然在他的成长历程中也曾经受到非议,甚至是听到“下课”斥责,但不可否认,高考不仅给整个国家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使社会公平与公正得以重建,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

三十年来通过高考共为国家选拔了3600万人才。

在山西,在这样一个相对闭塞的省份,高考同样留下深深的烙印。

本报选择了寻找30年来的高考状元来为大家展示高考在山西走过的这段历程,再次审视高考走过的30年。

之所以选择寻找高考状元来回顾高考,并不是对于噱头的追求和感官的刺激,而是经过三十年的时光研磨,许多的人和事已经被淹没,也许高考状元会是人们最为新鲜的记忆。

而经过本报四处奔波、倾力查找仍未能将历届高考状元全部找到的事实说明,高考状的名头在过去的年代并没有被赋予太多的重视和耀眼的光环。

三十年高考,三十年嬗变。

本报希望在向读者展示这些高考状元发展故事的同时,能够让大家体味到高考的每一点变化、社会的每一点进步。

上世纪70年代―― 红星照我去战斗“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那怕风雨骤……“ 第一次恢复高考的考试时间是1977年冬季,幸福似乎来得太快了,以致于许多人在兴奋过后,又纷纷大喊措手不及。

那一刻,全国570万考生从老师那里接过试卷,他们不仅开始书写自己的试卷,也在书写历史,书写自己人生奋斗的希望。

冰点——人大毕业高考状元的凄苦人生(整理)

冰点——人大毕业高考状元的凄苦人生(整理)

冰点——人大毕业高考状元的凄苦人生(整理)一个人大毕业高考状元的凄苦人生吴质(化名)坐在武汉一家银行营业大厅的一角,懒懒地看着进进出出的人们。

偶尔有美女走过,他也会狠狠地朝人家瞅上几眼。

“我很想有个女朋友,可是我没有钱。

”吴质说——当然之前他也已经说过一百遍了。

三天前,他来到这里当上了保安。

门口过来一辆运钞车,从车上下来几个荷枪实弹的人。

吴质戴上钢盔,穿上防弹衣,跑到他们旁边。

他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子也不高,所以他拿着警棍的样子有些滑稽,尤其是跟这群拿枪的人站一起。

生于1983年的吴质是湖北人。

“本来我应该坐在银行的办公室里。

”他说,三年前他从未想过会成为一个保安,那时他是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的本科毕业生。

当年7月,他作为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被分配到内蒙古服务。

以下是吴质的口述实录。

依照当事人的意见,文中隐去了他服务的县名。

初到内蒙就好像爬坡一样,我爬到山顶就不知道该干点啥。

2001年,我从湖北考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在学校里浑浑噩噩地过了四年,挂了八门课。

到了2005年,要毕业了。

按说我们专业应该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但那时候对去西部比较神往,也不是很想工作,于是就报名参加了。

那一年学校对志愿者的成绩要求还不是很严格,据说第二年就有了硬性规定,成绩在班上排倒数30%的人不能去,要这样算的话,我就肯定去不了了。

在毕业典礼上,我跟其他七位志愿者站到全校师生面前,大家都一起鼓掌欢送我们。

校领导跟我们握手、合影。

有个副校长问我是哪里人,他说西部很苦,你一定要适应。

我被分到内蒙古西部的一个县城。

火车上,我很兴奋。

凑巧还碰上了一个湖北老乡,他是对外经贸大学的。

当时两个人素昧平生,但觉得谈得很投机,有点老乡相依为命的感觉。

经过呼和浩特时,我跟其他志愿者一起接受了培训。

我要服务的那个县的团委书记跟我们谈话,口气里面,管理的成分明显多于欢迎,我当时感觉很不爽。

我想,不管怎样,我们是来支援你们的啊。

终于到了地方,这里的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一些。

致青春:中国高考30年

致青春:中国高考30年

致青春:中国高考30年文章来源|《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13期导读:30年来,高考改变个人命运的讲述者,既有查建英、葛兆光、杨迎明、方铁姐弟这样考上大学77级、78级的下乡知青,也有今天迅速在市场中创造了自我价值的80后IT 精英戴志康。

特殊年代给了77、78级大学生历史性的磨难与后来者再难享受的厚遇,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田间地头走来,走到今天执掌中国命运的位置上;而今天人头攒动的人才集市上,更多的毕业生们正在为2000元的底薪激烈竞争。

1977年8月6日,北京。

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已进行到第3天,邓小平还在听。

参加会议的33位科学家和学者中,最年轻的武汉大学副教授、52岁的查全性坐不住了——他已经几年没上过课了,他鼓足勇气站起来,向主席力陈已持续7年的“推荐录取”招生方式的四大弊端,建议尽快恢复高考。

话头一开,数学家吴文俊、光学家王大珩、化学家汪猷等人纷纷表示赞同,并对恢复高考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阐述。

倾听,沉思,邓小平随即拍板:高考一定要恢复!两个月后,新中国关闭了10年的高考大门终于打开了,570万人从四面八方涌向考场。

对于他们来说,那一年高考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那次高考的意义更是非同寻常——意味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从此要逐渐走向诸神归位,意味着无序的社会就要回到常识,回归理性。

于是有了恢复常识后的这30年——30年间,国家的命运,和一届又一届大学生的命运,相互勾连、相互叠加,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命运的解读,来体会整个国家划过的轨迹。

30年来,高考改变个人命运的讲述者,既有查建英、葛兆光、杨迎明、方铁姐弟这样考上大学77级、78级的下乡知青,也有今天迅速在市场中创造了自我价值的80后IT精英戴志康。

特殊年代给了77、78级大学生历史性的磨难与后来者再难享受的厚遇,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田间地头走来,走到今天执掌中国命运的位置上;而今天人头攒动的人才集市上,更多的毕业生们正在为2000元的底薪激烈竞争。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一位妈妈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
尊敬的...校长: 您好! 不知道经过了过少个不眠之夜?......今晚又 是一个不眠之夜,于是爬起来给您写这封信。 我是一(1)班...的妈妈,笔下之言都是做为 一个母亲和千千万万个父母的心声!首先就 从...的入学开始谈起吧!
在入学前孩子接受了点滴的传统文化的教 育,这也是我们对孩子人生方向的期望,希望 他做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 耻”的中国人!小的时候让他读诵童蒙养正儒 家的经典及中国的孝悌故事,所以孩子比较孝 顺仁慈,至今他还效仿黄香冬天给父母暖被窝。 他能对父母有这份孝心不是因为我们多么会教 育,也不是因为孩子有多好,是因为我们给他 看的、给他读的是圣贤的经典及故事。这些经 典它最重要的核心是拥有中华文明的价值观: 仁爱。所以孩子犹如一张光盘,写进去什么, 放出来就是什么,可见学习的教材内容是多么 的重要!
13岁前注重各种外在才能的开发,犹如从外面打破。 年年各省的高考状元即是,年年奥赛冠军即是最好的证 明,多数都成“食物”了。很多才艺技能在13后再学, 完全来得及。且生活中,时有三、四十岁才学,也可大 有所成。此是“用”的开发。如果一个孩子太早就施以 “用”的开发,不但易耗其生命元气,也易长其傲慢, 断其慧命。因为“用”的学习是浅层次的,看得到的, 见效快的,最易迷人。 一个人成长每个时段都有他生命中必须学会的东西,过 了这一阶段就学不会了。比如背诵,比如咀嚼等等。过 了13岁你让他背,背不下来了,要多花几倍几十倍的时 间!而这些13岁以下的孩子在他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去背 诵毫无文学内涵毫无价值的“小猫叫,小狗跳”真的是 在浪费生命!
而在伟大的中华文明中,无论是伦理道德、哲学 科学、还是文学艺术已经传承了至少5000年以上,如 果是错误的经不住实践检验的,早就会被淘汰掉了。 它之所以能够万古常新,永不灭绝,根本的原因就是 这些东西不是古圣先贤发明创造的,不是他们想象出 来的,或者说不是他们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们发现的 宇宙人生的真相和规律,借由他们手中的笔著成经典 传承万世而已,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教导万古不朽的原 因所在。还记得80年代那几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 家,他们在联合国开会得出的结论,今天看来是相当 明智的:解决21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只有中国的儒 释道传统文化!因为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人们的 念头,人们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才是符合人性的!所以 丢弃圣贤经典教育去选择 “说你呆,你就呆!”,这 真是太可悲啊!

高考状元发展去向分析

高考状元发展去向分析

高考状元发展去向分析曾经为一家报纸写过一篇关于中国恢复高考后状元去向的文章,因为言辞过于激烈,编辑说先放放,后来就再也没找到。

关于状元的话题由来已久。

中国人有状元情节,所以每年高考后总有那么一小撮记者喜欢揪住“状元”的话题不放,强化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破玩意儿。

可惜,和历史上的状元闻名朝野相比,如今的“状元”除了考试前后红火一阵子外,大学毕业后基本就没了下文。

而那些炒作的记者或者教育部门或者家长也都缄默了。

好像状元的意义就在于高考那一会儿,过了9月,就立马不灵。

可是要知道状元上的大都是国内的名牌啊,别人没了下文似乎可以忽略,名牌的学子几年后都“闪了”岂不是怪异?幸运的的是,关注中国考试制度的人大有人在。

很多名人也都在不同的场合发表关于考试的评论,高考状元的话题自然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下面的文章是我摘录的,因为感同所以分享,就算是弥补自己丢失的那篇。

“状元”都将成“绝唱”8月2日,广东德庆孔庙为今年广东4名高考状元举行了“状元礼”,这是德庆孔庙举行的第八场“状元礼”。

庙方负责人表示,由于明年广东将不再公布“状元”,德庆孔庙今年的“状元礼”将成为“绝唱”了。

如果我是孔庙负责人,对此肯定也是别有一翻滋味在心头。

但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观察者,我却要说,不仅是“状元礼”,就是状元本身,今后也应该成绝唱,亦必将成“绝唱”。

首先,不论是小考、中考、高考,逢考必推“状元”的做法并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不符合人才发展规律。

考试“状元”充其量是对学生教育大纲内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检验,并不代表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状况,过度宣扬状元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之嫌。

它还有可能给名列前茅的学生带来持久的心理压力,甚至因社会的过度追捧和恩宠而“忘乎所以”,失去对自己的理性判断和人生安排的准确定位,同时也对排名靠后的学生自信心带来打击。

其次,不论小考、中考还是高考,状元对于人生意义并不大。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过程,学习的道路贯穿一生一世,某个方面一时的出类拔萃不代表一生的出类拔萃。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doc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doc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文/桌子先生1高考成绩出来,是这几天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了。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江西省文科第一名是一个叫做刘梦的女孩子。

在今年高考中,她考出了674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106分。

在采访中,刘梦表示,当听到自己获得江西省文科最高分的消息时,还有一瞬间的懵。

虽然预估到自己成绩不错,但这个成绩,应该是超过了她的预想。

在考试结束后,她整理自己的试卷,堆起来的试卷竟然达到了一人高!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寒窗苦读的故事,结果一个小细节却告诉我们,她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和妈妈的帮助息息相关。

每次女儿考试出现的错题,刘梦的妈妈就会收集起来,然后分类贴好,这并不是简单的工序。

每天刘妈妈花在整理错题上的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

能够知道错题是什么类型,还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想必刘妈妈本身的知识水平也不低。

以至于了解她的朋友都这样说:你自己都可以参加高考了,你女儿考清华,你可以考北大!刘妈妈此举,不但为女儿的复习和归纳总结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无形中也给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

她通过言传身教,让女儿知道,自己一直在陪着她成长,她不是只要求女儿努力,而是和孩子一起进步。

这样以身作则的父母,一般都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我见过很多家长,自己成天沉浸在牌桌上,却在孩子放学后就要求孩子马上写作业、上兴趣班;自己每天拿着手机逛淘宝,刷微博,却要求孩子不准玩电脑,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自己下班之后只想躺在床上休息,却要求孩子周末也要坚持复习功课。

自己都坚持不了的事情,却苛责孩子一定要完成,这样的教育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2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很多人以为她是书呆子,靠刻苦攻读才得来如今的成绩。

但她不仅曾经获得了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小提琴专业八级,并且是国际象棋国家二级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在网球、羽毛球、长跑等各类比赛中斩获名次。

她因此被称为全能学霸。

而这一切,离不开她父母的栽培。

董吉洋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

1977-1998全国历年高考状元现状_文科理科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普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所以按理说1977-199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应该有1300多人。

而本次仅统计到了350多名高考状元,其中能统计到其职业状况的有130多人,约占1977-1998年全部状元总数的十分之一。

大部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都销声匿迹,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与现今高考状元高曝光率形成鲜明对比。

在我国1977-1998年可以统计到的350多名高考状元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状元约占64%,女状元约占36%。

1977-1998年可以调查到的高考文科和理科状元中,男状元均多于女状元,可以说这个时期我国高考状元呈现出阳盛阴衰的局面。

其中理科状元中,男状元占绝对优势,约占73%,女状元约占27%,女状元不到状元总数的三分之一。

文科状元中,男状元仍占优势,约占53%,女状元约占47%,女状元勉强与男状元平分天下。

1. 江西状元(亮点:理科双料状元)临川一中的刘浩捷、广丰中学汤方淼两位同学均以总分700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西省理科状元。

丰城中学的金淼以总分675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江西省文科状元。

理科状元刘浩捷具体考分情况为:数学 150分,语文 137分,英语 140分,理综273分,总分700分;理科状元汤方淼具体考分情况为:数学147,语文132,英语144,理综277分(物理100,化学100,生物77),总分700。

清华大学自主加分40分。

文科状元金淼具体考分情况问:语文133分,数学147分,英语139分,文综256分;2. 福建状元(因为女装而扬名全国的高考状元)福建理科状元陈汜玄来自厦门一中,总分692分文科状元是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的温晋,总分692分。

单科成绩分别是语文118,数学148,英语144,文综233。

3. 贵州状元(网评颜值最高的状元即将出现)文科状元:刘昱旻都匀一中 727分。

理科状元:李旭杨(语文132分,数学147分,外语143分,综合278分,总分700分)贵阳一中理科状元查致远:(语文133分,数学137分,外语145分,综合285分,总分700分)贵阳一中4. 浙江状元(新高考状元第一人)2021浙江高考改革第一年的双科状元出在诸暨中学王雷捷同学高考全省第一!语文132,数学147,英语144,物理100,化学100,生物100,总分7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
一、高考状元有用吗
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
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
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

请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1年6月的教育。

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
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可见全社会联手放出来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重犯!
二、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

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会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

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次,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

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第三,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种思维是对
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

第四,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

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

第五,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

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

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三、我们的反思: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
着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

是的,科学和艺术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诚如钱老说的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

或者说,正因为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几位成功的学习者还有一个共性:平时最喜欢的事都是读书。

读书使人智慧。

在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我曾看到这样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

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

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

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孩子受用终身。

最后,还是想说那几句老话: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

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

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

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