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的国外市场准入研究及应对
印度汽车市场的机会及其准入研究

印度汽车任务计划 ,该计划明确提出了印度将于今 后 的十年 内,建 成世 界汽 车制 造 的一个 中心 。主 要
内容 如 下 :
★ 印度 汽车 工 业 制造 领 域 的 从业 人 员 为 2 O
万人 ,汽 车零 部件领 域 为 20万人 ,并 有 10 5 00万
人在 其相 关 的售前 和售 后 产业链 。在未来 l O年 , 将新 增 2 0 5 0万个 直接 或 间接 的就 业 岗位 。
第 4 页 泛 车 脯 报 A tmoi fr ain 6 uo teI om t v n o
经济 的持 续增 长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逐渐 提 高 , 使得 汽车 更容 易进 入 印度 家庭 ,而 且 印度拥 有 3亿
维普资讯
臻
海 外 市 场 指 南
一
、
印度汽车市场 基本情 况
印度 近几年 经济 发展 速度 较快 ,2 0 0 6年 GDP
l 兰 ! !堑
旦
旦! 型 旦 ! 垒 塑 兰 I 重 兰 型 旦
图 1 20 — 06年 印度 汽车分 车 型产量 0 120
已经 突破 1 亿 美元 ,人 民收入 的增 加使 得 印度 的 万 汽车 需求 量逐 步增 长 。0 6年 , 20 印度汽 车 生产 2 6 0. 4
2 .印度 基 础设 施 建 设 的加 强 将 增 大对 商 用 车 的需
求
秀 的 出 口企 业 。比如奇 瑞 汽车 公 司 已经 在 国外建 立
自己的汽车 组装 厂 ,轿车 出 口数量 增 速很 快 ,其 产 品在发 展 中 国家 很 受欢 迎 。中 国的经济 型轿 车及 商 用 车具 有产 品质 量 稳定 ,新 车 型多 ,更新 速 度快 , 价 格低 廉 的竞 争优 势 。而 在 印度 ,经济 型轿 车 也是 需 求量 最大 的车 型 , 印度 拥 有 3 人 口的 中产 阶层 , 亿 这 些人 都 是经济 型 轿车 的潜 在 需求 者 。中国 的汽 车 企业 只 要在 销售 和服 务上 下 些功 夫 ,在 印度 汽车 市 场 肯定 会有 所作 为 。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摘要】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是当今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意义和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优势和挑战,并对需求、市场以及推广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展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并总结了其重要性。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背景,意义,现状,优势,挑战,需求,市场,推广,前景展望,发展建议,重要性,分析,展望,总结。
1. 引言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补贴政策、免征购置税等,大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下降,也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开放和互联互通,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出口机遇和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背景不仅是中国政府政策的支持,还包括了国内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推进中。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意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意义在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可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提升国内汽车制造水平,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出口新能源汽车,可以拓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对外贸易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逼近,新能源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正逐渐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市场,其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的竞争激烈,出口政策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本文将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自2009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2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2万辆和141万辆,同比增长19.3%和19.7%。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出了强大的增长势头,但在出口方面却面临着许多挑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6.9万辆,同比下降了33.1%。
与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份额也不高,远远落后于传统燃油汽车出口市场份额。
1. 技术标准不达标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技术标准不达标。
由于不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出口时需要符合各个国家的技术标准,这就给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品牌知名度不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信任度不高,这也限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
3. 出口障碍多除了技术标准和品牌知名度问题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还面临着关税、质量认证、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诸多障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了应对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差异,中国可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标准,从而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加大对品牌的建设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品牌推广和消费者口碑的积累,逐步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最新)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我国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大国,通过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国际上对节能减排产品的青睐,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抢抓发展机遇,迅速发展壮大。
2017年我国销售了77.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3.3%,占世界新能源销量的54.71%。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在国际新能源汽车生产上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主要出口东南亚、东亚、欧美国家,产品深受当地消费者喜欢,并且迅速占领当地市场。
(一)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我国新能源汽车只有10多年发展历程,有记录的出口数据从2017年1月开始,由于海关在2017在《协调制度》中单独为新能源机动车1设立HS编码,分别是870304、870305、870306、870307、870308。
2017年中国出口了10.51万台新能源汽车,进口6.93万台。
从出口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每季度出口量都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第二季度出口量是第一季度的7.6倍,第三季度出口量环比增长90.5%,第四季度出口量环比增长3.2%,2017年出口量月均增长率达62.9%,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潜力大,增长速度快,且整车出口数量远远高于进口数。
从贸易金额来看,2017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额为2.36亿美元,进口额为30.77亿元,平均每台新能源汽车出口价格约2252美元,平均每台进口新能源汽车价格为44595美元,每台新能源汽车出口均价为进口均价的1/20,出口金额低于进口金额,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二)新能源汽车出口种类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型和混动型,其中混动型包括插电混动型和非插电混动型。
2017年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97.86%是纯电动型,混动型只占2.14%,在进口的新能源汽车汽车中,纯电动车型占比28.16%,混动占71.84%。
纯电动车型出口多进口少,混动车型进出口少进口多,由于目前非插电混动车国家补贴较少,纯电动车的国家补贴高,激励厂家生产纯电动车型,并且非插电混动车的生产专利主要在丰田公司中,国内企业掌握更多的是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的技术,在生产能力还没有跟上。
热点海外汽车市场准入制度和汽车技术法规-201308

1 2 3 4
轮胎 三角牌加装反光 车用防护头盔 安全带
IRAM 113320
IRAM 113321 IRAM AITA10031 IRAM AITA 3621 IRAM AITA 3641
R30, R54; R75 R27 R22 R16
65/92 37/01 - 26/94; 27/94
92/23/CEE号指令 - - -
12
南共市制定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
• 南共市自1991年成立后,即开始对汽车产品制定统 一的技术法规----MERCOSUL决议; • 具体工作由共同市场组(GMC)下属的第3工作分 组:SGT 3 ―技术法规和一致性评估”进行; • SGT3下设不同的委员会,负责不同领域和产品的技 术法规和一致性评估的协调统一:
8
阿根廷汽车产品准入流程
制造商或进口商指定一名代表开展产品型式批 准相关工作
制造商或进口商提交MCL证书申请
与申请同时提交详细的企业和车辆信息 (包括车辆识别代号VIN信息) 工业部 审核资 料的完 整性和 准确性
批准 向申请 车型颁 发MCL 证书
阿根廷司 法部依据 MCL证书 对车辆注 册 工业部对 已上市车 辆进行抽 检,核查 是否满足 阿法规标 准要求
9
10 11 · 12
头枕
座椅和固定装置
拖车和半拖车耦合系统 集装箱运输车辆的转弯连接
IRAM AITA 1G1
- - IRAM 10024
R25
R17 R55 -
-
26/94;27/94 - -
-
- - -
11
阿根廷车辆零部件认证(2)
序号 汽车零件和/或部件的 安全项目 IRAM标准 IRAM AITA 6G 3-1, 6G 3-2 IRAM AITA 13 A1 - IRAM AITA 11 B3-1, 11B3-3 IRAM AITA 4 D2-1, 4D2-2, 4D2-3 国际通 用法规 南共市法规 其他认可 的标准/指令
2第二章汽车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

二、出口管制措施(一)出口管制的含义所谓出口管制(Export Control)或出口控制措施,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措施,限制或禁止有关商品的出口。 (二)出口管制的目的(三)出口管制的商品类别 (四)出口管制的方式 (五)出口管制的措施
二、非关税措施的种类非关税措施名目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实施数量控制的非关税壁垒1.进口配额制2.“自动”出口配额制 3.进口许可证制 4.外汇管制 5.进口押金制 6.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为了限制商,品进口所规定的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1.技术标准 2.卫生检疫规定 3.商品包装及标签规定
2.经济特区的主要类型(1)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 (2)出口加工区 (3)保税区 (4)科学工业园区
(五)出口补贴所谓出口贴补(Export Subsidies),是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加强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贴补或财政优惠待遇。 出口补贴有两种方式:1.直接贴补(Direct Subsidies)2.间接贴补(Indirect Subsidies)
(二)完税价格 所谓完税价格(Duty-paid Value Customs Value)又称海关价格或海关固定价格,是指经过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所依据的价格。1.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确定完税价格2.采用相同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3.以类似货物成交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4.以倒扣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5.以计算价格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6.以“回顾”方法确定完税价格
探究我国汽车企业海外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车业的国际分工,利用在技术、资本、管理、市场方面的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海外经营,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效益。
但应清晰地看到目前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实施海外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2.1政治风险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国家利益的考虑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并多方位强化对华遏制战略,试图阻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采取某种干预性措施比如制裁、国有化、没收、财产毁损等手段,限制某些行业、区域或某种类型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面临内战、边境战争、骚乱以及与政治因素相关的恐怖事件所造成人员伤亡或人身安全失去保障等非企业自身行为所引起的政治风险。
2.2反倾销风险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出发,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量非常少,技术含量不高、相互替代性强,技术壁垒程度低;同时东道国产品市场准入壁垒较低,为了争夺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大多采取“低价竞销”的营销策略,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一旦东道国出于保护其国内产业的需要,认定中国汽车企业有出口倾销嫌疑,招致东道国的反倾销起诉。
而企业的倾销行为一旦被裁定成立,就会被东道国施加高额反倾销税,可能会使从事该项产品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不得不选择放弃培育多年的目标市场。
2.3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汽车及零部件的价格一般是用外汇或国际货币来计价。
在国内实行人民币管理浮动汇率制的今天,存在人民币汇率的不规则波动,国内汽车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及对外投资时,就难以估算费用和盈利,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称之为汇率的贸易性风险。
同时,对于出口型或有部分出口业务的零部件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减弱,直接影响到产品出口。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国内汽车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活动使用的是外汇,如果外汇汇率上升,就会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汇率的剧烈变化甚至可以吞噬企业利润,此汇率风险称之为金融性汇率风险,由于汇率波动频繁,难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管理汇率,国内汽车企业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及应对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及应对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其出口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1. 出口规模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规模较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出口了约1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总量仅约1%。
与此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德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2. 出口目标市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以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为主要目标市场。
其中欧洲是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在欧洲各个国家中德国、挪威等是最主要进口对象。
3. 出口产品结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产品结构主要以电动乘用车为主,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出口量。
而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如电动商用车、混合动力车等出口量相对较少。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1. 技术壁垒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发达国家在电池技术、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中国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
2. 市场准入壁垒一些国家对进口新能源汽车设置了较高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这些市场。
此外,一些国家还对进口产品设置了严格的认证和标准要求。
中国需要加强与各国领导和相关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市场准入机会。
3. 品牌认知度和声誉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德国、日本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声誉。
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声誉相对较低,需要加大品牌推广和宣传力度。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应对策略1. 技术创新中国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核心技术水平。
关于汽车出口风险及应对措施

行业分析INDUSTRY ANALYSIS关于汽车出口风险及应对措施(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 545005)(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545006)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汽车出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
然而,在跨国交易过程中,汽车出口企业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法规的变动,还有货币汇率的波动、贸易壁垒以及运输途中的多种潜在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汽车出口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类型,探讨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以期为汽车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汽车出口;风险管理;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物流风险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张雄飞、覃熊艳、陈念勇0 引言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活动不仅对国家经济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而且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市场竞争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跨国交易的过程中,汽车出口企业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物流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这些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稳定性,进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构成挑战。
1 汽车出口的经济环境风险与应对措施1.1 经济环境风险分析市场需求的波动是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可能由经济周期变动、消费者偏好改变或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引起。
此外,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上升或失业率增加,都可能导致目标市场的购买力下降。
国际贸易政策的突然改变也可能对汽车出口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进口国的关税提高或贸易限制措施的实施[1]。
1.2 案例研究以某国市场为例,由于其国内经济突然遭遇危机,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大幅减弱,进而影响到该国汽车进口量。
因此,原本针对该市场的出口策略需紧急调整,否则可能导致大量库存积压和资金链断裂。
美国市场汽车准入制度研究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美国市场汽车准入制度研究李毓梅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2摘 要: 美国的汽车认证制度作为全球车辆产品主要认证制度之一,在汽车产品认证制度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引领了全球的认证制度发展和进步。
本文通过对美国汽车市场准入制度介绍,使中国车企能够了解进入美国市场需要注意和准备的事项。
关键词:美国 汽车 准入制度全球车辆产品典型的认证制度主要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认证制度为代表。
其中欧洲型式认证的特点主要为:政府部门主管机构授权第三方对车辆产品进行强制性认证,并通过工厂的一致性检查来确保汽车产品持续满足法规要求;日本的型式认证制度大体与欧盟型式认证制度类似,但针对型式多样产量少的大型卡车、公共汽车以及小批量的进口车实行型式认证精简化或文件申报管理;美国的认证制度以自我认证为主,基于对企业信任的原则,政府部门并不监督认证试验的所有过程,由制造商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自我认证,保存认证过程的全纪录,声明满足法规要求即可,政府主要职能在事后监管和处罚。
美国汽车认证制度作为全球典型的认证制度之一,其包括安全DOT认证、环保EPA 和CARB认证。
其中DOT认证为自我认证,环保类的EPA和CARB认证,该认证为强制性认证。
1 美国安全DOT认证1.1 DOT认证主管部门美国联邦交通部(US DOT)负责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包含机动车、海运、空运等。
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是DOT交通部下属机构,是DOT认证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MotorVehicles Safety Standard),是美国政府部门汽车安全的最高主管机关。
DOT认证为自我认证,制造商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进行认证,保存自我认证过程中的所有试验记录,在车辆的指定位置粘贴一永久标识,声明“此车辆在出厂时符合所有适用的FMVSS法规”,完成以上步骤即表明通过DOT认证,NHTSA不会对车辆或设备发放任何认证标签,标贴或证书。
七大海外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发展趋势

七大海外市场准入政策及最新发展趋势本刊记者/郑雪芹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实施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中国车企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便是需要了解各国市场五花八门的准入法规,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目前,国外市场准入对汽车出口的影响涉及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技术标准要求、产品认证要求、测试方法、车辆安全性、机动车辆排放、废弃物回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等诸多方面。
本文汇集了北美、南美、欧盟、欧亚、中东、东盟、非洲等地区主要国家的汽车类产品认证标准介绍,以期对中国车企走向海外有所帮助。
目前,引领北美市场的美国是除了中国之外全球销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各项准入政策最为严苛的国家之一。
想要进入美国汽车市场,企业需要拿到美国DOT 和EPA 两个认证。
而加拿大的认证制度则参照了美国的DOT 标准。
北美另一个国家墨西哥则有自己独立的认证标准。
美国DOT 认证和EPA 认证美国政府对汽车产品建立了较一、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完善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由DOT 和EPA 认证两部分组成。
同时,美国加州还有单独的CARB 强制性认证,从而成为拥有全世界最严环保法规的地区。
1.DOT 认证:DOT 认证制度始于1968年,即汽车制造厂家对是否满足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FMVSS)进行自我检验申报,由政府实施事后监督的认证制度。
该认证涉及汽车安全、节能、防盗领域,主要由美国交通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管理。
(认证流程见图表1)2.EPA 认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根据《清洁空气法》的授权来实施EPA 认证,EPA 认证在形式上还具备政府的形式认证特点,EPA 认证同样具备自我认证的许多要素。
该认证主要针对环保领域。
(认证流程见图表2)3.CARB 认证:始于1970年,为政府强制性认证;目前逐步转化为制图表1、美国DOT认证流程图表2、美国EPA认证流程征战海外市场造商用自我检验结果申请认证标志。
汽车出口法规--5阿尔及利亚_中文(内部资料)

2-2- 技术法规及认证:
目前,有关车辆的技术法规正在酝酿之中。但是,目前车辆符合性监督机 关采用的是有关检测和排放污染、噪音、制动、玻璃以及碰撞试验等方 面的国际指导性法规(WP 29)。
根据新车辆营销准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后者的要求必须达到。 现行各项标准主要为那些与安全和环保有关的欧洲标准。 - 未来用于本国市场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立法要求会更加严苛。汽车领域的国际和欧洲标准将被用作国家 技术法规,并经阿尔及利亚标准协会所属相应的技术委员会改编和颁布 后正式实施。若需要,可随时更新。
z EMIN AUTO (JMC、江淮JAC、哈飞) ; z VEDIS z 一汽汽车 z ULTIPA z NAGOS z Burgane (东风汽车、东风……) z KIV 福田(福田)
根据中国商会的报告,阿尔及利亚是从中国进口轿车数量排在前10名的 国家之一。
19
续 中国品牌汽车占阿尔及利亚汽车市场的10%以上,而且 获悉中国将对出售型号进行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中国轿车的价格极具竞争力,但是产品质量距欧洲标准 尚远。
伙伴来建厂。 z 中国公司也在这些制造商之中。 z 正在进行的谈判,涉及到阿尔及利亚的参股比例、用工数量、本地化比率等方
面。
8
- 阿尔及利亚的关税制度:
车型
• 10人或10人以上(包括驾驶员)的车辆。
关税
30%
• KD组装
15%
• 发动机排量超过1800mL的轿车和其它车辆 。 •KD组装
• 发动机排量为1500 – 1800mL的轿车和其它车辆 。 • KD组装
23
(续) 我们还将推荐采取下列行动:
• 在阿尔及利亚设立汽车产业中国品牌培训中心,为所有 区域提供服务; • 确保在中国制造商的工厂和车间内工作的阿尔及利亚工 程师和技师从技术培训及所提供的汽车技术信息中受益; • 设立维修站点和售后服务部门; • 在阿尔及利亚举办的交易会、展览会,向中国汽车产业 全面开放; • 执行和商业专业人士签订的合同。
俄罗斯汽车市场准入和技术法规发展

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汽车市场准入和技术法规发展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其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本身比较简单,但在其基本技术法规中,大量引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所制修订的ECE汽车技术法规以及俄罗斯自身的GOST标准。
由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结成了统一的汽车市场(海关联盟)1,因此这三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产品准入制度,目前和未来我国汽车出口企业都应该将这三国市场统一考虑,同时密切关注海关联盟吸收新成员的发展情况。
由于从目前来看,俄罗斯自身的汽车技术法规和三国统一市场的技术法规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
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全面把握俄罗斯和三国统一市场汽车技术法规的发展状态,表1同时列出俄罗斯和三国统一市场的汽车技术法规清单。
表1 俄罗斯和三国统一市场汽车技术法规项目清单1除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外,亚美尼亚于2015年1月2日也加入该统一市场,吉尔吉斯斯坦也将于2015年5月1日加入。
在上述汽车技术法规清单中,俄白哈三国统一市场,即海关联盟的主体汽车技术法规TP TC 018/2011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因此企业未来针对三国市场,也应重点关注三国统一市场技术法规的具体要求及其发展。
企业应重点关注的俄白哈三国统一汽车市场重要技术内容。
1. 车辆强制安装卫星定位和紧急呼叫系统关于卫星定位和紧急呼叫系统,是三国市场的一个新的重点,企业对其法规和相关标准应予以密切关注。
俄罗斯针对车辆在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后,为保证车辆事故的相关信息,如位置、车辆自身信息(VIN号、车型等)能立即通过卫星定位和通讯系统传送至管理控制部门,使得管理部门能及时派出救护车辆赶赴事故现场抢救受伤司乘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抢救的“黄金时间”,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要求,要求俄罗斯本国车辆强制安装基于俄罗斯的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的车辆紧急追踪和呼叫系统。
首先要求商用乘客车辆和运送6—16岁孩子的车辆,以及运输危险货物和废物的N类车辆、用于公共服务作业的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具体时间为M2类、M3类车辆和N类车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M1类车辆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甘雪岩王延资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1期2016年,历经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到了全新的起点。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把握了国内外的机遇,在国内提倡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产品也出口到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但是,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比亚迪产品出口才能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本文通过分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情况、出口产品结构、出口规模、出口市场等,发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出口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贸易壁垒问题、缺乏核心竞争力、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品牌塑造不足等,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核心竞争力提升、售后服务保障、营造公平出口环境等方面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提出对策。
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攀升。
2013年-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出口量比重从2013年的1.36%增加到2016年的49.38%,出口量基本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50%左右。
同时,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截止2016年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登陆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
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问题(一)产品单一,缺乏核心技术由于目前比亚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与特斯拉使用的三元锂电池相比续航不足,导致比亚迪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局限在两种纯电动车型,即K9和E6,从而造成了出口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
比亚迪虽然拥有一定的自主技术,但因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而丧失了许多核心技术,最终使比亚迪对内受到外资主导型企业的垄断排挤,对外频繁受到知识产权诉讼,难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二)缺乏国际化运作经验,国际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有2个纯电动车型。
但是在国际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宝马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相比,缺乏国际化的运作经验,在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获取市场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贸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贸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一、引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支持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推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之一,其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外贸领域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贸现状分析2.1 外贸出口情况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外贸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了50万辆,并且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其中电动乘用车和电动客车是我国主要出口品种。
2.2 外贸市场分布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出口市场包括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区。
欧洲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巨大。
北美市场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重要的出口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对中国电动乘用车需求量较大。
亚洲地区则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由于这些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3 外贸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外贸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外贸环境复杂多变,包括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和制约。
其次,国际竞争激烈,在欧洲等传统汽车强国中竞争力较弱。
此外,在品牌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三、发展对策研究3.1 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是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外贸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同时,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拓宽市场渠道拓宽市场渠道是扩大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贸规模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汽车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形象。
中国汽车出口欧盟的绿色壁垒及其应对之策

国际贸易得到 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 和 376 5. 4万 辆 ,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康 发展 , 有 积 极 的指 导 意义 。 具
各 国间 的贸 易往 来 更 加 频 繁 , 易 2 . %和 3 .0 出 口方 面 , 三 贸 91 8 2 %。 4 前
竞争 和摩擦 也 日益增 加 。很 多 国 季度汽 车 出 口 4 . 05 2万 辆 , 比上年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3 .9 62 %和 3 .3 绿色 壁垒 ,并 寻求有 效 的解决 措 的排 放量 减少 了 2 %。相对 于欧 55 %; 8
本 文受北京市教委重 点基金项 目: 加快节能减排建设“ 绿色 北京 ” 的政 策机制研究 、 服务北京创 新人才、 团队建设项 目— 绿色北京 ” 创新 团队建设项
二 、 车产 品 出 口欧盟所 汽
家 为 了保 护 本 国企 业和 市 场 , 不 同期增 长 6 .1 ( 25% 具体 情 况见 下 面 临 的绿 色 壁 垒 及 其 影 响 断 出 台一 系 列 贸 易 限制 措 施 , 其 表 ) 。
中绿 色壁垒 是 发达 国家特 别 是欧 美 国家 使 用 最 多 的 一种 壁 垒 , 作 为技术 性 贸易壁 垒 的重 要组成 部 分 ,绿 色壁 垒 已经成 为 当今各 种
垒之 一 。
其 中 : 用 车 乘 商 用 车
2 .O 01 2 .2 04
1 28 2 .2 2 .2 83
1 .2 31 3 .8 62
8 .6 23 2 2 .3 42
一
、
引言
数 据 采 源 : 国 汽 车 T 业 协 会 中
随着全球经济 的复苏, 汽车市 ( )排 放 标 准 一 绿色壁 垒又称环境壁垒 , 是指 场 的回暖是必然趋 势, 国汽车 出 汽 车排 放是 指从 汽 车尾 气 中 我 以保 护人类和动植物 的生命、 健康 口的大幅度 增 长势 头也会 逐步 恢 排 出的一 氧化 碳 、碳氢 化合 物和 或 安全, 保护 生态 或环境 为 由而 采 复 ,不过近 期 欧盟再 次提 高 了关 氮氧 化物 、微 粒 、碳 烟等 有 害气 取 的直 接或 间接 lS 甚至 禁止 贸 于 车 辆 排 放 限值 、车 辆 安 全 性 等 体 。欧洲 汽车 排放 标准 是 由欧洲  ̄ t E J 易 的 法 律 、 规 、 策 与 措 施 。 绿 方 面 的 要 求 ,尽 管 欧 盟 并 不 是 我 经 济 委 员 会 (C ) 法 政 E E 的排 放 法 规 和 色 壁 垒 的主 要 表 现 形 式 有 绿 色 关 国 汽 车 的 主 要 出 口市 场 ,但 欧 洲 欧盟 (u) E 的排放 指令共 同加 以实 税 制度 、 绿色 准入 制度 、 强制性 绿 联 盟 的 汽 车 产 品 统 一 的 市 场 准 入 现 的。排 放法规 由 E E参 与 国 自 C 色 标签 、 强制 环保 标准 、 琐 的进 管理 体制和 技 术法规 体 系在 国 际 愿认可 , 繁 排放指 令是 E U参 与 国强 口检 验等 。 上成 为许 多 国家和地 区在 建 设 自 制 实施 的 。欧盟 的汽车 排放 标准 据 中 国汽 车工 业协 会 统计 分 身 的汽车 技术 法规 体系 和市场 准 直是世 界各 地区的标杆 , 目前 欧 析 ,0 0年 11 21 .0月 , 国汽 车 工 业 入 管 理 体 制 , 建 设 区 域 性 的一 体 盟 执 行 的 是 欧 洲 议 会 2 0 我 0 6年 1 2 产 销保持 良好发展态势 , 车产销 化 市场 过 程 中参 考 借 鉴 的模 式 , 月 通 过 的 欧 V标 准 。 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或由其授权机构规定的汽车产品进入本国或 本地区市场从事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的,所必须满 足的一系列条件和必须遵守的制度和规范的总称。 也就是指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在内 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包括关税调节、政策调控等在 内的非技术性贸易措施。本文着重研究汽车市场准 人制度里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内容。
reason,put forward with reference value measures.
Keywords:auto export,market access,research and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 要支柱产业。汽车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实 施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是必然趋势,也是我国 汽车产业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的必由之路。
・标准应用研究・
标准科学
2013年第2期
汽车出口的国外市场准入研究及应对
吴晓淳 宋建忠 党鹏 张武宁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西安710048)
摘要:本文对当前影响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外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剖析了国外市场准入对我国汽车 出口的影响,分析总结了遭遇壁垒的原因,从预警机制、技术创新、标准化战略、认证、环保、知识产权等方 面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汽车出口市场准入研究分析应对
56
3汽车出口遭遇市场准入壁垒的原因
3.1
缺乏核心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和工艺上与国外相比差距
较大,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在动力总成等关键 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日本中小企业规模虽然不 大,但大多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其中部分企业甚至 是全球该领域尖端产业供应商。而国内汽车企业主 要凭借人力和价格优势从事一般产品生产,很难打 人高端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薄弱。 3.2缺乏品牌效应。没有足够认识 我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与日 本、欧美相差很远,并且认为产品只卖到发展中国 家,他们技术不如我们,形成不了技术壁垒。没有 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大都积极采 用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而且市场准人制 度发展趋势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3.3没有形成应对合力。售后服务质量不高 企业遇到技术壁垒,没有与政府、行业形成合 力共同应对,有的企业不再出口或寻求新市场;有 的企业只顾眼前出口利益,不看未来的壁垒危机, 不参与壁垒的联合应对。汽车出口企业未在国外建 立售后网点和体系,大多是通过代理出口公司进行 售后服务,在质量和实效上难以保证,阻碍了汽车 产业良|生发展和品牌塑造。
万方数据
兰Q!!!塑竺:兰
曼!垒盟旦垒壁望曼鱼!里整堡垦
:旦壁曼出塑塑型型垒型垒翻』!塑!逾:
国外市场准人对汽车出口的影响涉及机动车辆 零部件技术标准要求、产品认证要求、测试方法、 车辆安全性、机动车辆排放、废弃物回收、有毒有 害物质限量要求等。其要求往往并不是体现在一个 专门的技术文件中,而是分散在不同的标准和技术 法规之中,并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还有许多专利 进入技术标准,以专利等知识产权为支撑的市场准 人更难应对。 2.1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门槛高,形势严峻 以欧盟、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对 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市场准入门槛,制 定严格的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以及安全标准,把欠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挡在国门之外。
2.1.1欧盟
产业出口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我国各阶段的汽车排放标准与相应的欧盟排放标准对照表 中国汽车 排放标准
国I 国Ⅱ 国Ⅲ 国Ⅳ 国V
欧盟排 放标准 欧I 欧Ⅱ 欧Ⅲ 欧Ⅳ 欧V 欧Ⅵ
中国实 施年份
2000 2003 200r7 20lO 2012
欧洲实
氮氧化物
颗粒物 PM(g/ kWh)
0.36 0.15 0.10 o.02 0.02 0.0l
万方数据
兰Q!!!堕竺:兰
!!垒堕旦垒坚望墨垦!垦堕垦垦
:旦竺星地塑墅型!鱼型型垒日些i!!!匦:
伍等配合预警机制的顺畅运作,积极开展对外交 涉,并适时作出政策调整。
4-2
车”独特的DNA,使“中国车”成为德系、日系、美 系、韩系之外的新一极。这就需要各个汽车生产厂 家,齐心协力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 设,为在全球叫响“中国车”而努力奋斗。 4。5提高环保意识。注重节能减排 要正确认识到欧盟的环保指令、排放标准代表 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要积极修订、完善我 国汽车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跟进欧盟环保法规研 究,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汽车。要将绿色设计理念 贯穿到汽车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就将 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其中,在生产阶段 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在使用阶段减少有害物 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 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4汽车出口面临国外市场准入的应对 措施
4.1建立并不断完善汽车市场准入制度预警机制 建立权威、高效、开放的汽车市场准入制 度信息服务平台,及时跟踪、收集、整理国外不 断变化的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相关数 据库。加强国外汽车市场准入制度的通报、评议 工作,以预测、预报、预警等不同方式向企业和 有关政府部门实时发布预警信息,解决企业应对 国外市场准人制度时“信息不灵”、信息“渠道 不畅”的困难,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建立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互动应对体系、网上对话 窗口、重点服务跟踪机制、汽车研究咨013年第2期
内某车桥企业在与美国Autocar合=作过程中,对方对 于原本已经设计完成的产品提出了轻量化要求,既 要加强承载能力,又要比原来更轻,价格还不能提 高,导致项目停滞不前。 2.2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不容乐观 在国际贸易中,除发达国家设置市场准入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市场准入的改进和完 善,会迅速效仿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市场准 入呈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化的趋势。 各国政府为保护民族汽车工业发展,纷纷实施 汽车技术准入认证,出现了参照欧标的中东GCC认 证、伊朗ISIRI认证、南非SABS认证、巴西等国的 汽车产品认证。俄罗斯、土耳其、伊朗、GCC(海 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均采用了较完整的技 术标准,埃及也全面引入了欧洲法规。例如:伊朗 对进口汽车认证项目达55项,其中与重卡有关的项 目43项,且要求出具符合欧洲EEC指令格式的检测 报告,否则不予受理;还需提供样车用于认证检 查,对于部分项目(排放、环境和道路试验、燃油 消耗等)测试地点待伊朗确认,同时车辆必须具备 售后服务证书、环保排放证书、燃油消耗量证书和 强制性检测项目证书,极大地限制了对该市场的汽 车出口。仅2010年伊朗以产品不能满足其特定技术 要求为由取消订单就给我国内某汽车企业造成直接 损失额500万美元。 各国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一年后为 证书延期企业同样需要一笔数目不菲的支出,而且如 果法规产生变化的话,需重新进行相关的认证试验。 尤其一些国家如俄罗斯,法规变化频繁,导致企业疲 于应付相关试验,很不利于市场的维护和开拓。 我国汽车大多出口发展中国家,而目前发展 中国家的技术法规趋向采用欧标。我国汽车法规标 准较低,导致满足中国标准的车辆较难满足上述国 家的标准,需要增加相应成本来改型以满足认证等 需求,出口竞争的价格优势也就大幅减小,很不利 于国产汽车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如:发展中 国家印度、中东等对于超载有很高要求,GVW25 吨左右整车要达到实际100吨的承载能力,对于桥 壳承载和疲劳寿命等的要求都高于或不同于中国国 家标准。
710048,China)
access
the Chinese automobile expofl foreign market
access
system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analyses the market
of China automotive export influence,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barriers in
55
欧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也是设置市场准人 最严格的国家,在有关汽车整体出口、汽车零部件 出口以及汽车售后服务等方面尤为明显。要进入欧 盟市场的产品至少达到3个条件之一:符合欧洲标准 (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 与人身安全有关的产品要取得欧共体安全认证标志 CE;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O 9000认证证 书。欧盟还明确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盟指 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认证,才允许在 欧盟统一市场流通。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发布的汽车排放法规 (即欧Ⅵ标准),从2012年12月31日开始实行。欧Ⅵ 标准规定了愈加严格的排放限值,还对循环排放测 试、车载诊断系统、维修信息的获得、污染控制设备 的耐久性和更换、发动机与车辆的匹配性、二氧化碳 排放量和燃油消耗量的测量等制定了专门条款。 我国汽车行业主要参照欧盟的汽车法规,而欧 盟对汽车排放标准的更新速度很快,使我国与之有 较大差距。欧Ⅵ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成为阻碍我国 汽车出口的一大技术壁垒。 汽车碳排放法案成为新的焦点。欧盟通过的汽 车碳排放法案,要求到201 5年汽车的碳排放量达到 1209/km;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 一定距离,国内汽车一氧化碳排放量是欧洲车辆的 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欧洲车 辆的3倍以上。所以,汽车碳排放法案将对中国汽车
施年份 NOx(g/kWh)
1992 19916 2000 2005 20D8 2013 8.0 7.0 5.0 3.5 2.O 0.4
无
无
2.1.2美国
美国环保方面与欧盟有相似之处,要求在2016 年前各汽车生产商出产的轿车和卡车平均油耗达到 每加仑35.5英里,同时减少30%的尾气排放。另对汽 车的安全性能特别看重,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 全管理局(NHTSA)近来启用了新的、较以前更先 进和更严格的新车安全评价体系。NHTSA是世界上 最早开展新车碰撞测试(NCAP)试验的组织。在试 验中一些在旧的评价体系中能够取得五星评价标准 的车型只能获得四星评价。NHTSA新测试体系检测 车型均为在美国销售的201 1款乘用车,目前共34款 新车完成了评测。在全部34款车型中,只有YF和宝 马5系列拿到了五星级评价,其他都不能上五星。而 在这34款车中没有一辆是中国企业研发的汽车。 美国汽车法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汽车法规体 系之一,从各方面规定了对乘员、行人的保护及车 辆应有的避免事故性能的要求,内容齐全,指标先 进。它制定的依据主要有《车辆安全法》和《环境 保护法》,依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组织制 定了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美国环境保护署组 织制定了机动车环境保护法规。美国还利用推行国 内生产加工方法及其他标准设置市场准入障碍。例 如:在《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中明确规 定,所有进口汽车都必须安装防污装置,并制定了 十分苛刻的技术标准,使得排气量过大的汽车被挡 在美国市场之外。 另一市场准入壁垒趋势是轻量化,国外为了降 低整车重量都在积极推行轻量化设计,车桥作为重 要的动力总成件自然也是轻量化的重点。例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