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影像复习题2

口腔医学影像复习题2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主要目的是拍摄牙及其周围结构真实的X线图片。

根尖片分角投射拍摄多根牙时,图像失真,变形,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较准确,真实,但费时。

翼合片:上下牙的牙冠部。

下颌横断和片,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

华特位片:即鼻咳位,上颌窦影像。

2岁时,上颌窦才能在X线上显示。

下颌骨侧斜位片:注意咽腔呈低密度,宽而整齐的影像与下颌开支重叠,不要误诊为骨质破坏。

下颌骨尖牙位则以观察下颌骨尖牙区最为满意。

下颌骨侧斜位为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常用于下颌骨体,开支及刻突的病变。

下颌骨后前位片:注意寰枢关节在上颌骨下部影像上重叠,勿误以为骨折线。

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常用于观察双侧刻突内外径的病变。

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即许勒位片或颞下颌关节经颅侧斜位片。

显示颞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

同时显示关节窝,关节结节,腂突及关节间隙。

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关节上间隙最宽,2.80mm。

后间隙次之,2.30mm。

前间隙最窄,2.06mm。

矫正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首先拍摄一张颅底位片,测量出两侧刻突的水平角。

较准确的显示关节外侧1/3间隙及关节骨性结构。

口腔体腔摄影片,下颌体腔片可较清晰的显示下颌刻部骨质情况,为其突出优点。

X线头影测量片,眶针尖端应指在眶下缘最低点。

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及记录矫治前后牙,颌,面形态结构的变化。

延腺造影,适应症:延腺慢性炎症,舍格伦综合症,延腺良性肥大,肿瘤。

禁忌症:对碘过敏者,延腺急性炎症期间。

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横断面平扫。

基本检查方法,以听骴线或眶线为基准线。

超声检查的优点,无痛苦,无创伤,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肝肾)。

局限性,难以穿透含气器官及骨组织。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清晰的显示软组织影像。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含牙囊肿是较常见的颌骨囊肿,最好发于下8区。

鼻腭管囊肿:腭中线前方局部隆起。

球上颌囊肿:发生于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囊肿。

上颌侧切牙和尖牙:(均为活髓牙)之间有倒梨形囊状透射区。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良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良性肿瘤
口腔颌面外科学
光盘版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良性肿瘤
一样表皮样囊 肿 甲状舌管囊肿
颌骨囊肿
牙源性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血外渗性囊肿
鳃裂囊肿
皮脂腺囊肿
病因
皮脂管排泄管阻塞 皮脂腺囊状上皮增多 皮脂腺分泌物潴留
临床特点
年龄 • 青壮年 为主 部位 • 面部为 主 特征 • 色素点、 与皮肤 粘连、 可恶变 囊内容 • 白色凝 乳状
皮样表皮样囊肿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
囊壁较厚,钝性剥离
囊肿位于口底,口内进路
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下,口外进路
皮样表皮样囊肿
典型病例
甲状舌管囊肿
病因
胚胎期残存上皮 分泌物聚集
临床特点
年龄 部位 特征 囊内容
• 1~10岁多见, 也见成年人
• 舌盲孔到胸骨 切迹
• 舌骨随吞咽上 下移动 • 可癌变
• 透明微浑浊黄 色稀薄或粘稠 液体
皮脂腺囊肿
治疗要点
手术切除
沿皮纹方向长梭形切口
切除囊肿及粘连皮肤
有继发感染,先控制炎症在手术
皮脂腺囊肿
典型病例
皮样表皮样囊肿
病因
皮样囊肿 • 胚胎上皮细胞发展而成 表皮样囊肿 • 损伤、手术上皮细胞植入
临床特点
年龄 • 多见儿童、青 年 部位 • 皮样囊肿:口 底、颏下 • 表皮样囊肿: 眼睑、额、鼻 特征 • 与周围组织无 粘连 • 触诊面团样 • 可恶变 囊内容 • 乳白色豆渣样
必要时行神经吻合术或移植术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神经鞘瘤
典型病例
骨化纤维瘤
组织来源
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口腔颌面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口腔颌面部囊肿是指在口腔颌面部组织中形成的包涵性病变,通常以囊性结构为主,包含液体或半固体物质。

囊肿的发生可能与多种病因相关,如感染、肿瘤、根尖周囊肿等。

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口腔颌面部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

一、囊肿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肿胀、疼痛、突然出现的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

特别是当囊肿位于颌骨或上颌窦区域时,可能导致鼻塞、面部沉重感等症状。

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CT扫描和MRI等。

X线检查可以初步观察到囊肿的存在和大致范围,但其分辨率较低,有时无法清晰显示囊肿的形态和内部结构。

CT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囊肿信息,有助于判断囊肿的性质和范围。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囊肿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对于复杂的囊肿病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二、囊肿的分类及诊断方法根据囊肿的性质和来源,可将口腔颌面部囊肿分为牙源性、非牙源性和囊肿样病变。

牙源性囊肿多见于牙根尖周囊肿、牙源性囊肿和牙源性上皮样囊肿等。

非牙源性囊肿包括鳞状上皮囊肿、伴发性上皮样囊肿等。

囊肿样病变有乳头状瘤、血管性肉芽肿等。

诊断口腔颌面部囊肿的主要方法是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其他颌面疾病和病变,如肿瘤、骨软化症等。

此外,对于可疑的囊肿病例,还可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囊肿的性质和病因。

三、囊肿的治疗方法根据囊肿的性质和大小,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观察、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

1. 观察:对于一些较小、无明显症状的囊肿,可以通过定期复查和观察其发展情况。

如果囊肿无明显变化或自行消退,可选择观察治疗。

但需要注意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症状明显且易引起并发症的囊肿,常需要行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口腔镜或手术切口等方式进行,具体的手术方法应根据囊肿的大小、位置和性质来选择。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变 口腔颌面部颌骨囊肿的诊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变 口腔颌面部颌骨囊肿的诊疗


(二) 非牙源性囊肿
• 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于面突连接处的 上皮发展而来。
• 常见的有球上颌囊肿、鼻腭囊肿、正中囊 肿、鼻唇囊肿
(二) 非牙源性囊肿
• 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颌骨骨质的膨胀。 球上颌囊肿位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
• 鼻腭囊肿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 • 正中囊肿位于切牙孔之后的腭中缝; • 鼻唇囊肿位于上唇底和鼻腔前庭内 诊断:特殊的X线表现。 治疗:手术刮除。
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少年 初期无自觉症状
面部畸形
பைடு நூலகம்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x线检查
x线片 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 边缘整齐 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 (角化囊肿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治疗 一旦确诊 及时手术治疗
二、颌骨囊肿
• (一)牙源性囊肿: • 1.根端囊肿 为最常见的颌骨囊肿,是由于
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 皮残余增生而致。根端囊肿好发于前牙区;
• 2.全麻下手术,充分松弛强周围上皮后缝合创口,腔内填塞碘仿纱条, 鼻腔引出,
颌骨囊肿 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Odontogenic Keratocyst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口腔颌面部囊肿
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
Globulomaxillary Cyst
Nasolabial Cyst
口腔颌面部囊肿
颌骨囊肿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胚胎发育过程中残 留的上皮发展而来
Nasopalatine Cyst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
• 患者性别:男 年龄:28
• 患者病史:患者因双侧上颌骨肿物来我院就诊,完善病变区牙齿治疗 后,行双侧上颌骨囊肿摘除加根尖搔刮术。术后伤口双侧裂开。

2013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2013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

肿瘤或新生物:一种异常的组织肿块,其生长超过正常组字并与之不协调,而且当有发的刺激因素停止后,仍然继续其过度的生长瘤样病变:具有肿瘤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质是炎症或增生性疾病•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oma)•乳头状增生(papiliferous hyperplasia)•血管瘤(hemangioma)•牙龈瘤(epulis)•嗜酸性淋巴肉芽肿(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ossifying fibroma•骨纤维异常增生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Tumors of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oral cavity •Benign disease of oral soft tissues --- Epulis•Malignant tum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乳头状瘤(papillomas)一组局部上皮呈外生性和息肉样增生形成的疣状或菜花状外观的肿物•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和寻常疣•尖锐湿疣•免疫缺陷患者的乳头瘤和乳头瘤病Squamous cell papillomaSquamous cell papillomaPathological features:hyperplastic stratified epitheliumsupported on ramifying coresof connective tissue containing dilated capillaries.comprise acluster of finger-like projections from a narrow base, each with a sharp keratinisedtip, supported on ramifying coresof connective tissue containing dilated capillaries.P apilliferous hyperplasia•多发,柔软,小(直径2-4mm),无蒂的乳头状突起,常见于腭部。

医学影像-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讲座2

医学影像-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讲座2

软骨肉瘤
¡ 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 性
病理和临床表现:
¡ 以肿瘤细胞在软骨组织内出现双核或双核细 胞为特症,瘤内常见环状钙化区。
¡ 原发性在30岁以下,继发者在30-50岁间, 性别无差异,
¡ 上、下颌骨均可发生,上颌骨主要见于前部, 下颌骨主要见于喙突,髁突和下颌体。
影像学表现:
巨 细 胞 瘤
骨 巨 细 胞 瘤
骨巨细胞瘤
¡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颌骨多囊性巨细胞瘤 和许多多囊状颌骨良性肿瘤相似,一般情况 颌骨成釉细胞瘤和颌骨血管瘤的病变内部较 少有骨化和钙化,牙源性粘液瘤的多囊囊隔 大多为直线状表现,较少呈蜂窝和皂泡状特 点,单囊巨细胞瘤几乎不能与单囊状的成釉 细胞瘤鉴别。
¡ 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多发者又称神经纤维瘤 病。可发生于周围神经分布的任何部位,
¡ 好发于青年人,无性别差异,皮肤上有棕色 斑和多发瘤结节,有遗传倾向。
影像学表现:
¡ 有单囊和多囊之分。 ¡ 低密度骨质破坏区,边缘锐利,部分不清晰,
神经管和口扩大呈纺锭状。 ¡ CT:病变与周围分界不清,CT值可接近于
病理性骨折。
瘤骨形成:
¡ 可见象牙骨质状、絮团状、放射骨针状瘤骨, 上述瘤骨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 骨膜反应:可见层状和袖口状骨膜反应。
软组织肿块:
¡ X线、CT软组织弥漫性肿大,可见瘤骨和坏 死灶,肿瘤实质部分可增强;
¡ MRIT1呈低信号,T2呈混合高信号。
骨 肉 瘤
骨 肉 瘤
骨 肉 瘤
¡ 主要表现在低密度不规则溶骨破坏区内斑片 状高密度钙化影,边缘模糊,常有软组织肿 块。
¡ CT上可见强化改变, ¡ MRI:T1呈低等信号,T2呈高信号,病变可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所含牙的牙冠一般朝向囊腔,囊壁常包绕着 此牙的根冠交界处。
所含牙的数目多为一个,也可是多个。
囊肿一般以单囊为主,多囊少见。
密质骨可膨胀变薄。
上颌后牙区的含牙囊肿还可使所含牙投影于
ppt课件.
15
含牙囊肿
ppt课件.
16
含牙囊肿
ppt课件.
17
含牙囊肿
ppt课件.
18
面裂囊肿
1、鼻腭管囊肿: 【病理】是非牙源性囊肿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表现】好发于30-60岁,男>女,最常 见表现是:腭中线前方局部隆起。
甲状舌管囊肿
【病理】 起源于甲状腺舌导管残余上皮
【临床表现】 好发于1~10岁儿童 可见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的任 何部位,以舌骨上下最多见 囊肿感染或破溃后可形成瘘
2020年8月18日星期二
ppt课件.
2626
鳃裂囊肿和甲状舌管囊肿
【影像学表现】
鳃裂囊肿常位于颈动脉鞘的浅面
甲状舌管形状较规则、大 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破坏低密度病变 区,边缘清晰锐利。
骨质受到长期刺激,在囊肿边缘形成致密线 条影,继发感染则消失。
囊肿增大造成骨质膨胀畸形,骨皮质变薄
受到阻力不同,囊肿可形成分叶状
ppt课件.
8
根尖周囊肿
ppt课件.
9
根尖周囊肿
ppt课件.
10
根尖周囊肿
4. 骨相关的病变: 骨化纤维瘤 纤维结构不良 骨纤维结构不良 中心线巨细胞病变(肉芽肿) 家族性巨颌症 动脉瘤样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
【影像表现】
球上颌囊肿:在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有倒 梨形囊状透光区,并可见两牙根被推分开。
正中囊肿:上颌或下颌中线区有囊状低密度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16
根尖周囊肿
16:35:17
17
16:35:17
左下颌骨残余囊肿
男性,49岁。左下拔牙区 阵发性酸痛4年。4年前有 左下牙拔除史。口内检查 见:左下第1磨牙缺失, 牙龈表现正常,无隆起性 改变。扣有酸胀感。左下 颌骨侧位示:左下颌第1 磨牙缺失,其牙槽部有直 径为1cm的类圆形骨质密 度降低区,边缘光滑。
主诉:上前牙区反复肿胀伴牙 痛流脓1年余。 病史:既往曾有反复牙痛史。1 年前发觉上颌区组织渐膨隆。 临床表现:右侧面部明显肿大, 触诊有压痛,并见硬性隆起。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右上颌骨区 有一单囊状骨密度减低影,边 缘光滑,可见致密白线。病变 上方含有牙。 病理诊断:右上颌骨牙源性角 化囊肿伴继发感染。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 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16:35:17
1
内容提要
概 述(影像检查方法)
口腔颌面部囊肿
–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 非牙源性
鼻腭管囊肿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成釉细胞瘤
16:35:17
2
概述
(Introduction)
–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
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 皮脂样物; – 5.X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 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
16:35:17
21
病例3 上颌骨含牙囊肿,男,12岁
(dentigerous cyst of maxilla,male,12yrs)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课件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课件

口腔卫生:不良 的口腔卫生习惯, 如不经常刷牙、 使用劣质牙刷等, 可能导致口腔癌 的发生。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瘤
3
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观察肿 瘤的大小、形状、 颜色等特征
影像学检查:X线 片、CT、MRI等, 了解肿瘤的位置、 范围、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手术切 除,进行病理学检 查,明确肿瘤的性 质和类型
02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 惯
0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口腔疾病
06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免疫力
定期检查
01
定期进行口 腔检查,及 时发现口腔 疾病
02
定期进行口 腔卫生清洁, 保持口腔健 康
03
定期进行口 腔癌筛查, 及时发现口 腔癌前病变
04
定期进行口 腔保健,预 防口腔疾病 发生
康复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心理、 03 营养、运动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04 免接触致癌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腔颌面肿瘤及肿
4
瘤样病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0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 期刷牙、使用牙线等
03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高脂肪、高糖分食物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饮酒:长期饮酒可能导 致口腔癌和口腔癌前病 变
吸烟:吸烟是口腔癌的 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生活习惯因素
1
吸烟:吸烟是口 腔癌的主要危险 因素之一,与口 腔癌的发生密切 相关。
2
饮酒:长期饮酒 可能导致口腔癌 的发生,尤其是 与吸烟共同作用 时。

口腔学笔记 总结7: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学笔记 总结7: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s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脉管病变(Vascular Tumor)、囊肿(Cyst)。

其中良性多见。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of oral and maxilla|facial regions:分为颌骨囊肿、软组织囊肿1、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牙源性颌骨囊肿多见(考)。

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无痛性肿胀,生长缓慢·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向面颊部突出则造成面部畸形,随着囊肿的增大,骨质逐渐变薄,触及乒乓球样感·严重时引起病理性骨折·邻近牙受压后牙根周围骨质吸收,造成牙的松动、移位·发生在上颌骨的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可使鼻唇沟消失,眶下缘上推,鼻塞,甚至产生复视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囊壁组织以免复发,死腔自体骨移植/骨代用品移植(恢复颌骨结构,以后还可以种植牙)·牙源性囊肿: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小:保留患牙。

囊肿波及牙的范围大:拔牙2、软组织囊肿(soft tissue cyst):(1)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好发于面颊部和额部,俗称“粉瘤”。

·临床表现:感染时可有疼痛和化脓,囊肿的皮肤中心有一黑点,为扩张的毛囊开口,囊内容物为豆渣样。

·治疗:手术切除囊肿和部分皮肤(含有黑点),防止复发(2)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囊肿内容物为白色豆渣样物质。

皮样囊肿内容物还含有毛发等皮肤附属器治疗:手术切除(设计口内或口外切口)(3)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tract cyst):胚胎发育时期甲状舌管退化不全·儿童多见,多位于颈正中部位。

·边界清楚,因与舌骨粘连而随吞咽、伸舌而活动。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概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3

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概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七章讲义3口腔颌面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第一节 概论(3)化学药物治疗:自1946年氮芥用于临床迄今不过40多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化疗开始被临床所承认,遂有肿瘤内科的正式建立。

但化疗被正式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则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才正式开始。

1)药物分类:常用的化学抗癌药物按其化学性质及作用有下列几类:①细胞毒素类(烷化剂):主要药物是氮芥及其衍化物,例如氮芥、环磷酰胺。

②抗代谢类: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

③抗生素类:博莱霉素、平阳霉素。

④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丙酸睾酮。

⑤植物类:长春碱、长春新碱、喜树碱。

⑥其他:有丙卡巴肼、羟基脲、顺铂等。

细胞增殖周期可以分为有丝分裂(M 期)和间期:间期又可分G 1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前期)、S 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期)和G 2期(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后期)。

有丝分裂结束后的细胞可以继续进行增殖(增殖细胞);亦可暂时或一时不进行增殖,处于静止状态(非增殖细胞或G 0细胞);有些细胞则不再增殖,通过分化而死亡。

根据各种抗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其对增殖细胞和休止细胞的敏感性不同,可将现有抗癌化学药物分为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药物可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的各期。

对肿瘤和正常细胞选择性小,对增殖细胞和非增殖细胞作用相似,对癌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有相似的毒性。

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和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而发挥作用,但亦包括一些抑制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主要为一些细胞毒素类和抗生素类药物。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是一些代谢类和植物类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生化合成及有丝分裂而发挥作用。

因此,只能影响已进行细胞周期或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对未进入细胞周期的休止的细胞则不敏感。

2)治疗方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有以下两种:单一化学药物治疗:原则上应用选择性比较强的药物。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PPT课件
口腔颌面外科学 光盘版
口腔颌面部囊肿及良性肿瘤
1
一、口腔颌面部囊肿
分类
软组织囊肿 颌骨囊肿
皮脂腺囊肿
皮样表皮样囊 肿
甲状舌管囊肿
牙源性囊肿 非牙源性囊肿 血外渗性囊肿
鳃裂囊肿
2
皮脂腺囊肿
病因
皮脂管排泄管阻塞
皮脂腺囊状上皮增多
皮脂腺分泌物潴留
临床特点
年龄
• 青壮年 为主
部位
• 面部为 主
特征
囊内容
成釉细胞瘤 褐色液体
可含牙,单房 >多房,切迹 颊向膨胀
与下颌骨中心性癌相鉴别: 破坏性、溶解性、边缘不规则、早期唇麻木
30
成釉细胞瘤
诊断方法
囊液检查 病理检查 核素锝99m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31
治疗要点
成釉细胞瘤
手术治疗为主 单囊型病变较小者可刮治后打磨或石碳酸烧灼 单囊型病变较大者可开窗减压 实性或混合性在肿瘤周围至少0.5cm处手术切除,即 刻重建缺损 确诊为恶性者,按恶性肿瘤处理
发生机理
牙源性囊肿 • 发生于颌骨内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非牙源性囊肿 • 胚胎发育过程中残存与面突连接处的上皮发展而来
血外渗性囊肿 • 损伤后的骨髓内出血、机化、渗出,与牙组织无关
17
牙源性颌骨囊肿
鉴别诊断
根尖周囊肿
含牙囊肿
角化(始基)囊肿
病因 好发部位
牙齿
根尖炎症刺激牙周 上皮增生而来 多见于前牙
部位
• 皮样囊肿:口 底、颏下
• 表皮样囊肿: 眼睑、额、鼻
特征
• 与周围组织无 粘连
• 触诊面团样 • 可恶变
囊内容 • 乳白色豆渣样

口腔影像学:第7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口腔影像学:第7章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牙源性角 化囊性瘤
成釉细胞瘤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
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 分叉肋 脑廉钙化 蝶鞍韧带钙化 脊柱弯曲或椎体与附件畸形
3、X线检查要点:
术前检查——全景片较好(全面了解) 术后定期复查(1月、半年、3年)排除复发 复发性病变及向软组织侵犯者作CT、MRI检查
(三)牙源性腺样瘤 (Adenomatoid odontogenic tumor)
颌骨内类圆形X线透光区,边缘光滑 囊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牙齿的牙冠部分, 可含1个牙或多个牙,囊壁常附于牙颈部; 以单囊性多见,邻牙有移位或根吸收 诊断注意:
投照角度与影象的变化 X线分型:
中央型、侧位型、包裹型 上颌窦内囊肿可用CT冠状面检查
鉴别诊断
含有牙齿的其他病变 正常牙滤泡
(三)面裂囊肿
囊壁信号——在T1,T2加权像上等于或略低于 周围肌肉;继发感染时T2增高并 增厚
囊液信号——在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高信号。 继发感染时T1信号增高
第二节 颌骨良性肿瘤
一、牙源性良性肿瘤与瘤样病变
(一)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 1、与X线有关的病理特点
– 组织来源与其他牙源性肿瘤及囊肿相似, 故有时难鉴别;
3、下颌:下颌侧位+后前位 (查颏部肿物——加前部合片)
4、CT与MRI:仅在怀疑囊肿恶变、复发性囊肿、
囊肿与上颌窦关系难以确定时用
(二)X线表现:
1、单房或多房密度减低区,多为圆或卵 圆形;
2、界限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外周有致 密白线;
3、可有邻牙移位,根吸收;
外形变化:
囊肿较大,可失去圆形而呈分叶状; 囊肿合并感染,外周白线可模糊不清。
一)病因 、病理与临床特点 二)影像检查与表现

下颌骨课件

下颌骨课件

09:35:26
29
医学影像系
病例5 上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男,34岁 (odontogenic keratocyst of maxilla,male, 34yrs)
主诉:右上后牙肿胀1年半。 病史:1年半前始有右面颊部酸胀感, 以后出现面部反复肿大。抗炎治疗 有效。
临床表现:右面颊部肿大明显。口 内检查:颊侧牙龈隆起,可见瘘管, 有压痛,扪之无乒乓球感。
残余囊肿:
– 为根尖肉牙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发展而来。 – 临床多无症状,如遇继发感染,可有颌骨膨胀和疼痛 。 – X线特点是在拔牙后牙槽窝周围骨质区有低密度小圆形囊腔。
09:35:26
14
病例1 下颌骨根尖周囊肿,男,28岁
医学影像系
(periapical cyst of mandible,male,28yrs) 主诉:面部两侧不对称1周。 病史:左侧反复牙痛史数年,未 行治疗。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略肿大。左 下颌体部可见5cm×3cm大小之 隆起,扪之有乒乓球感,肤色正 常。口内检查左侧上下第一磨牙 为残根。 曲面体层片(局部)示左下颌体部有 一大小为4.0cm×2.8cm类圆 形低密度影,边缘光滑,有致密 白线包绕。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周囊肿
09:35:26
22
病例4 下颌骨含牙囊肿,女,13岁
医学影像系
(dentigerous cyst of mandible,male,13yrs)
主诉:左面部肿胀3天。 病史:左面部反复肿胀伴左下后 牙溢脓,抗炎治疗有效。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肿大明显。 左下颌升支前缘和角部隆起明显, 有压痛。 曲面体层片 (局部)示左下颌升支 和角部有大小为 2.8cm×4.5cm类圆形骨密度 减低影,边界清晰,骨致密白线 影稍模糊。病变(近中侧)内含有 牙冠,并见其朝向囊腔。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含牙囊肿, 部分囊壁有炎症改变。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易考点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易考点
鳃裂囊肿
四个鳃裂来源。柔软,边界清楚。上呼吸道感染后可骤然增大。
复层鳞状上皮。大量淋巴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彻底切除,保护副神经(第二鳃裂)和面神经(第一鳃裂)
甲状舌管囊肿
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触之有波动感。随吞咽及伸舌而移动
彻底切除(包括舌骨中分)
黏液囊肿
下唇黏膜常见
易复发
舌下腺囊肿
浅紫蓝色。“重舌”
切除舌下腺,残留部分囊壁不会造成复发。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样分泌物。儿童可自愈。
小叶内导管囊状扩张,导管上皮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纤维组织增生明显。
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
儿童保守治疗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发作与进食有关。晨起“咸味”液体。“雪花样”唾液,黏液栓子。
淋巴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
扩大性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又称圆柱瘤
腺样细胞癌
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样细胞,透明细胞,非特异性细胞构成,含酶原颗粒,嗜碱。
多形性低恶毒性腺癌
主要发生于小唾液腺,约60%发生于腭部。
肌上皮细胞和导管上皮细胞构成
皮脂腺囊肿
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
沿皮纹方向做梭形切口。
(表)皮样囊肿
触诊柔韧似面团样,无波动感。
明显骨吸收和死骨形成
X线虫蚀状骨吸收
家族性巨颌症
富于血管的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多核巨细胞围绕血管壁。
纤维结构不良
骨小梁呈‘c’‘v’形
X线:磨玻璃样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胞浆内biteck颗粒
嗜酸性肉芽肿:慢,局,儿童及青少年。汉-许-克病:慢,播,3岁以上儿童。勒-雪病:急,播,3岁以内婴幼儿。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
核周有空晕形成。
Verruca vulgaris
A, Numerous papillary projections are covered by hyperkeratotic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Elongated rete ridges at the edge of the lesion converge toward the center.
治疗和预后
手术切除,一般无复发 无恶变报道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
病 因:HPV, HPV-2,-4,-6,-40.
寻常疣具有传染性,并可通过自身接种扩 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或粘膜。
口腔寻常疣发病率较低,皮肤寻常疣更常 见。
临床表现
年龄:儿童常见 口腔好发部位:唇红缘、唇粘膜、舌前部。 症状:口腔粘膜外生性无痛性肿物。
临床联系:部位:腭部; 症状:多发,柔软,较小(2-4mm) 无蒂的乳头状突起
乳头状增生
(papilliferous hyperplasia)
肉眼 常见腭部,多发、 小、无蒂的乳头状 突起
乳头状增生
乳头表面覆盖复层鳞状上皮,不全角化、正角化 乳头中心为结缔组织,可伴炎症细胞浸润
纤维上皮息肉(fibro-epithelial polyp)
发病率:1/250 adults
占口腔活检送检标本的30%
样病变
占儿童7%-8%的口腔肿瘤和瘤
临床联系:
性别:男女发病率相同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儿童和20-50岁
者常见。
部位: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病,最常见的 部位是腭、唇、舌和牙龈粘膜
症状:表现为外生性生长的无痛性肿物。
肉眼观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骨化纤维瘤
乳头状瘤
色素痣
恶性黑色素 瘤多来自交 界痣。
牙龈瘤
女性多。常 见于前磨牙 区。
巨细胞
可破坏牙槽 骨壁
血管瘤
增生(4周 龄,4〜5月 龄),消退(1年以后),消 退完成 (10~12岁)
婴儿或儿童 期:激素(泼 尼松龙)
自行消退
鳞状细胞癌
癌巢,癌珠 (角化珠)
中央性颌骨 癌
下唇麻木
X线:不规 则虫噬状破 坏
常用唇腺活 检。早期腺 实质萎缩, 中期间质淋 巴细胞浸
润,晚期肌 上皮岛形
成。无纤维 组织修复。
主导管扩 张,边缘不 整齐,呈羽 毛状或花边 状。末梢导 管弥漫、散 在点状扩 张,排空功 能减退。
坏夕匕性唾液 腺化生
腺泡破坏。 腺导管增
生,上皮明 显鳞状化 生,形成上 皮岛或上皮 条索,易误 诊。
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易考点)
本人复习过程中自己认为的口腔颌面部囊肿和肿瘤最明显特征,也是最容易鉴别
和最容易出题的地方。一字一句打出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祝考试顺利!
名称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生物学特点
治疗特点
其他
多形性腺瘤
不规则,触 诊表面有结 节
结构多形性 (腺上皮,
肌上皮,粘 液,粘液样 组织和软骨 样组织)
面)。
神经浸润和 早期血道转 移,肺部转 移最多见
扩大性手 术,术中冰 冻切片检 查。
又称圆柱瘤
腺样细胞癌
腺泡样细 胞,闰管样 细胞,空泡 样细胞,透 明细胞,非 特异性细胞 构成,含酶 原颗粒,嗜 碱。
多形性低恶 毒性腺癌
主要发生 于小唾液 腺,约60%发生于腭 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非牙源性
鼻腭管囊肿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 成釉细胞瘤
06:08:19
2
医学影像系
概述
(Introduction)
口腔颌面部肿瘤性病变在头颈部肿瘤性病变中占有相当重 要的地位。早期、及时和准确地对此类病变作出诊断,对 其治疗和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经常用于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医学 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X线、超声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 (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此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与核素成像等医学影像学技术对某些特殊部位和类 型的口腔颌面部肿瘤也具有特别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06:08:19
4
医学影像系
二、超声检查
①超声检查能明确判断大多数颌面部浅表软组织肿块性病变的有无; ②颌面部软组织囊肿的超声影像表现常有特征性; ③超声检查多能明确颈部软组织肿块对其周围颜面大血管的影响;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尚能显示颌面软组织血管瘤或血管畸形性 病变的形态和血流异常表现; ⑤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颌面部软组织肿块的穿刺活检; ⑥超声检查对颌面深部软组织、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能 力有限。
8
医学影像系
六、核素检查
①唾液腺肿瘤的诊断; ②颌骨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其适宜于评价颌骨转 移性肿瘤(包括颌骨恶性肿瘤的远处骨转移和全身 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对颅颌面骨的转移); ③评价颌面部肿瘤的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06:08:19
9
医学影像系
第一节 口腔颌面部囊肿

–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侧囊肿 腺牙源性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06:08:19
5
医学影像系
三、CT 检 查
CT检查不仅能判断大多数病变的有无,而且还能 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密度、边缘及 其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关系。
06:08:19
6
医学影像系
四、MRI 检 查
①MRI能直接多方位和多平面地显示颌面部软硬组织结构; ②MRI的多参数成像特点能为准确判断颌面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 提供更多信息; ③MRI的软组织信号分辨率优于CT的密度分辨率,其能在不同的软 组织和软组织与病变之间形成良好的信号对比; ④MRI在判断颌面部肿瘤与颌面部重要血管关系时无须注射对比剂; ⑤MRI对颌面骨骨髓受侵的检出敏感性高于CT; ⑥MRI对颌骨密质骨侵犯的显示不及CT敏感; ⑦MRI对颌面部肿瘤性病变内的钙化显示不及CT。
06:08:19
3
医学影像系
一、普通X线检查
普通X线摄影在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中仍是 首选检查方法。与新近发展起来的其它影像技术方法相比, X线摄影检查在显示颌骨病变(包括炎症、囊肿、肿瘤和瘤 样病变等)与牙 (牙囊、牙根和牙周等)之关系方面的作用 仍无法为其它影像方法所取代。
在评价颌骨内病变侵犯颌骨外周结构时,普通X线摄影的 作用是极为有限的,需结合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 和MRI等。
医学影像系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 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
唐光才 教授
泸州医学院医学影像系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eoloy ,
Luzhou Medical College
06:08:19
1
医学影像系
内容提要
概 述(影像检查方法) 口腔颌面部囊肿
– 牙源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始基囊肿) 含牙囊肿 根尖周囊肿 残余囊肿
残余囊肿:
– 为根尖肉牙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发展而来。 – 临床多无症状,如遇继发感染,可有颌骨膨胀和疼痛 。 – X线特点是在拔牙后牙槽窝周围骨质区有低密度小圆形囊腔。
06:08:19
14
医学影像系
病例1 下颌骨根尖周囊肿,男,28岁
(periapical cyst of mandible,male,28yrs)
为特征。 – 分类:根据颌骨囊肿的起源和发育不同,一般将颌骨囊肿分为牙
源性囊肿和非牙源性囊肿两类。前者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 后者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 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06:0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11
医学影像系
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
– 非牙源性
面裂囊肿
– 鼻腭管囊肿 – 球上颌囊肿和正中囊肿
孤立性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
06:08:19
软组织
– 婴儿龈囊肿 – 成人龈囊肿 – 鼻唇囊肿 – 甲状舌骨囊肿 – 鳃裂囊肿 – 涎腺囊肿 – 皮样和表皮样囊肿
10
医学影像系
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
【概述】 – 概念: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的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 囊肿的病理:以衬有上皮的纤维囊壁和内含流体或半固体的囊腔
13
医学影像系
一、根尖周囊肿和残余囊肿
根尖周囊肿(radicular cyst)残余囊肿(residual cyst) 属于颌骨炎症性囊肿。
根尖周囊肿:
– 常为根尖周肉芽肿转变而来,其病变中心发生变性、坏死、液化 而形成囊肿。
– 常无自觉症状。 – 多有龋齿、畸形牙等病原牙存在。 – 以病原牙根尖为中心的囊肿。根尖偶有吸收。
06:08:19
12
医学影像系
颌骨囊肿
(Cyst of Jaws)
影像诊断
– 普通X线检查是显示和诊断颌骨囊肿的主要基本影像学 方法。CT和MRI作为选择性使用。
– 颌骨囊肿的X线表现具有许多共同表现特点,但各种颌 骨囊肿又有其自身的影像表现特点。
– 囊肿与牙关系的显示常是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依据。
06:08:19
06:08:19
7
医学影像系
五、DSA 检 查
①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如血管畸形)与颌面颈部重 要血管的关系; ②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供养和回流血管; ③观察颌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的内部血供情况和血供范围; ④用于某些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介入性治疗前准 备和治疗后评估。
06:08:19
临床表现:
– 1.颌骨进行性无痛性肿大,进展缓慢,多无自觉症状; – 2.较大者扪诊有乒乓球样压弹感; – 3.常有牙的病变(根端囊肿)或缺牙; – 4.穿刺抽出草黄色液体,镜下可见胆固醇结晶。角化囊
肿(颌骨囊肿的一种类型)的囊液为乳白色角化物或 皮脂样物; – 5.X光表现为颌骨内的囊性透光影。此透光影边界光滑 平缓,有一致密白色硬化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