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月亮上的足迹 说课稿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9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喻的修辞手法等语言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习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结合今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这一热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本文的难点是训练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和自主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需引导学习。

注意力不够集中,思考不够深入等特点。

五、教学方法的设计1、默读法与朗读法相结合。

2、问答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3、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环节设计运用‚版块式‛教学思路,将教学环节主要分为: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和结课四版块。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快速阅读要点:(1)集中注意力,默读。

(2)不回视,不逐字阅读。

(3)抓住关键点阅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时间:1969年7月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事件:人类首次成功登月全过程顺序:时间顺序高潮设计登月前准备阶段(3-4)升空飞行阶段(5-9)登月全过程(3-16) 登月成功,完成探月任务阶段(10-13)返航阶段(14-15)总结登月过程(三)精读课文1、根据分段,结合登月过程图和多媒体的影像资料,对登月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掌握科学知识。

升空飞行的步骤:检查——点火——升空——绕地飞行——飞向月球——绕月飞行——升空——点火——火箭升空——飞行。

2、请同学们朗读自己觉得写的较好的段落或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味其中的语言美和蕴藏于语言中的情感态度。

(1)请同学们齐读第8自然段,这一段的描写很美。

请同学们找出其中写的好的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

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

《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实验——登月,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并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而这一题材本身就能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足够的兴趣,且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交代得清清楚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进行课堂教学。

除此之外,也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速读中提取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过程。

2、能力目标: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4、教学的重难点:(1)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用简练的语文概括整个登月过程三、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虽然不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缺点是思考不够深入。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让学生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教法:快速阅读法、讨论点拨法。

学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有“举头望明月”的诗句,这些无不诱惑我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随着“阿波罗11号”的飞落月球而实现。

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

【开门见山,直奔课题,节省时间】(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在阅读中勾画人物、时间、地点。

并思考:(1)登月全过程可以分文几个阶段?(2)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情?在文中标记出来。

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平凉九中张翼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现在就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板书,反思这几点向大家做个简单的汇报,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月亮上的足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24课。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登月成功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能准确地理清文章思路,了解相关的登月知识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分析登月对人类的重大意义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想像能力,这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说目标:以《新课标》为依据,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速读贯穿始终,在师生平等互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文章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速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相关知识,并思考文章提出的问题。

(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感知能力。

)2、在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相关的题目。

(意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这两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登月对人类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结合本校七年级学生缺乏科普知识,以及很难找到相关的人类登月知识这个实际情况,我在开始新课时,用一些浅显明了的我国神六飞船的图片,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引导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话。

三、说教法(学习方式):为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我采用的方法有:多媒体技术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诱导点拨这几种方式来学习本文。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

七年级语文教案《月亮上足迹》教案标题:《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3. 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月亮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2. 掌握文中的重要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月亮上的足迹》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3. 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图片或课件展示不同的天体(地球、月亮、太阳等),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或朗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学生跟读或自主阅读。

随后提问学生,确保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问题1:月亮是怎么形成的?问题2:月亮上有足迹吗?是谁留下来的?Step 3:课文解读(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挂图的形式,介绍月亮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解释文中相关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如“月壤”、“太空舱”等。

Step 4: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新词汇,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Step 5: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到月亮上留下足迹,你希望做什么?为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告诉他们需要给出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答案。

Step 6:展示和总结(5分钟)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并整理《月亮上的足迹》相关知识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现和思考更多有关月亮的奇妙之处。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更深入的月亮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月亮观察活动,记录观察结果,并从中总结月亮的不同形态和特征。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家们为探索月球付出的艰辛努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2.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人类是如何探索月球的?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月亮上的足迹。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讲解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家们为探索月球付出的艰辛努力。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科学家,你会如何探索月球?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想法。

五、课后作业(5分钟)2. 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月亮,记录下月亮的变化,并思考月球的奥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学生了解了人类探月的历史和科学家们为探索月球付出的艰辛努力。

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课堂学习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知的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 提问:你们认为我国探月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月球探索的案例,如月球车、月球样本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设计范文3篇每年中秋我们都会赏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月亮上的足迹》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 了解记叙语言的平实准确2) 把握文章记叙的主体内容3) 分析人类登月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1) 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大意2) 准确概括文章各节要点3) 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3、情感目标1) 正确理解登月的意义2) 了解人类伟大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4、媒体目标1) 展示图片和录像片段,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2) 安排学生利用手提电脑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组织概括并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网上迅速搜索相关资料的能力难点:迅速准确概括文章要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5`)1、情景导入(背景midi音乐:《城里的月光》或《但愿人长久》)展示美丽的嫦娥奔月神话图,简述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展示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书影,简介凡尔纳作品。

2、引入课文(展示登上月球的三位宇航员的照片)时至1969年,人类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月亮。

让我们记住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一起来看看,当时宇宙飞船是如何飞上太空的。

(播放火箭升空瞬间以及空中一级、二级火箭脱落的录像片段)(二)学习新课 (25`)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登月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明确:1)飞船升空前的准备2)飞离地球,飞向月球3)登月成功,开始工作4)胜利返航,畅谈感想2、细读课文,1)完成表格时间事情进展1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2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3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4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5 19日晚8点33分6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7 20日上午7点32分8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9 21日上午ll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0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11 7月21日11点56分20秒12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13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14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登月全过程图片文字资料展示,学生自由讨论,概括要点)(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1)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 树立登月纪念碑4)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5) 插上美国国旗6)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三)课文小结(5`)1、登月意义如何理解阿姆斯特朗说的: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月亮上的足迹获奖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获奖说课稿

《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王艳坤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亮上的足迹》。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月亮上的足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课型是略读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知识有关,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本课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这节课,我力争使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与月亮有关的文学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思路,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说教学重难点本文侧重记叙,将记叙的要素交代的清清楚楚。

所以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其伟大意义。

虽然初一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阅读方法还需加以指导,因此本文难点: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

说教法新课标提倡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我注重一个”放”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采用:1、速读法。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讨论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达到知识互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

说学法埃德加。

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法指导甚为重要。

本课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难点,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热情,学得投入。

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月亮的传说、月亮的文化知识,(诗句、对联、美称)引入月亮的世界。

让学生感受到对月亮的向往是人类一贯的追求。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精选3篇】

初一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精选3篇】月亮上的足迹优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Mü?亩粒?琳叨?芴寤岬侥堑窃氯??痰木?亩?恰⒌窃鲁晒?蟮南苍靡约白髡叨匀死啻厦鞑胖堑脑廾馈N恼滤??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② 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

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①自主学习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②合作探究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范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范文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学教案范文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阅读教学。

此教学节目旨在帮助学生平衡阅读和理解技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教学目标在本教学节目中,学生将会:•理解阅读策略,并将其应用于课文《月亮上的足迹》中;•通过对主题的理解来推动书面设想的发展和表达;•把握口语和书面表达规范,以适应各种传达情境;•培养在主题上批判性思维技巧和个人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方法•展示式教学•合组教学•讨论式教学•发散式教学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在本节课前,请让学生回答一些如下问题:•月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作为?•月亮可以做什么?第二步:展示课文展示范文,并引导学生阅读。

作为口语表达的提示,在本教学节目中,则以讨论为基础,但展示也在很多地方体现。

展示句子的模拟例子可参考下面的范文:当然,许多人也同感一样:在黑夜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小时候,爬在月光下的树上,猜测地球上一切都在观看着他们!他们正式毒誓吧…做一个宇航员走在月亮的表面上!为什么?因为在月亮上,人的足迹也是可以留下来的!该段话描写了一个小时候所期望的愿望: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人们也会在某些场合下独自一人,感到孤独和悲伤。

就像这句话所摆出的场景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在月光下独自躺着,此时爬到月亮上的想法可能真的让他们变得渺小。

然而,在这样的场景中,也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力量和自由。

第三步:思维题目提问学生下列思维题目:1.孩子在月光下的借口是什么?他怎么休息?2.Yiatateng心中拥有的是什么?3.作者最后的愿望是什么呢?第四步:分组讨论在讨论小组中,让学生以以下问题为基础进行讨论:•人类的想象力是如何起到的?它们都有什么共性?•你觉得自己尝试过过奋斗实现想象吗?这是一个好方法吗?•你认为文学的创作与想象力是什么关系?第五步:课堂总结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让学生写一篇自己的作文。

在示范作文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一个有规范的口语和书面表达风格;2.通过比较和对比等方式,探究一个主题的不同角度;3.适当使用比喻和插话等形式,扩展个人想象力;4.标准格式和文学元素。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月亮上的足迹》选自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写作特色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亮的了解和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巩固记忆。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5. 主题探讨:小组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精神。

6. 写作特色分析:讲解课文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月球、神秘、探索、足迹、遥望、梦想3. 重点句子解析: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4. 课文主题: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永不停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月亮的描述。

2. 答案:(1)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遥望月亮→实现登月→继续探索(2)例:月亮如同一枚洁白的玉盘,高悬在夜空中,照亮了黑暗的夜色,为大地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说课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说课课件 人教版

五、拓展延伸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口头作文
想像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 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 到创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布置作业
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 1. 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全班同学每人轮流写 一段话,发表在论坛上,进行故事接龙。 2. 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五六百字的 文章,发表在论坛上。
分组合作学习,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 作简要说明。
[设计意图]
学生画的登月图用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 锻炼学生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的实况录像并谈感受 [设计意图]
以直观的方式进一步感知人类登月的过程,让学 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太空的奥妙。通过谈感受, 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陶冶
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 (知识点)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学生活动]将自学成果发表在BBS论坛中
[设计意图]
通过BBS论坛的使用,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 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 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场所。
三、合作学习,感知课文
(知识点)了解登月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
学习环境: 一、web教室 二、局域网 三、internet 学习资源类型:
一、专题学习网站
/butterfly/index.htm
二、多媒体资源库
一、资源共享,成果展示,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成果展示
由此引入月亮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 月亮的神秘是自古以来人类的向往。把学生引入学习 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教育他们要有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和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寻找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类登月的历史,引发学生对《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的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5. 总结: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们的收获和成长。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章内容、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2.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人类登月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计2课时。

2.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与案例分析。

3. 第二课时:小组讨论与总结。

八、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阅读能力、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九、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人类登月的历史及科学家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意义的短文。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2)doc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2)doc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A效信息的能力,并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

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

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平均每分钟500字),边读边画出文中表时间人物事件的语句。

提示:大屏幕出示抢答题:时间——人物——事件——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看哪一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提示:评出最佳小组,并请学生讲解示意图。

3.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几个阶段,应怎么概括?提示:登月准备—飞向月球—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扣住关键词进行归纳。

4.大家发现没有,在写登月全过程的时候,用了大量的数字,时间精确到分秒,在文中画出来,说说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提示:准确,科学,真实。

这也是写实报道的特点。

三、精读赏析1.大家看看,宇航员到月球上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呢?提示:在书本上画出,共六方面。

目的是便于科学研究,开发利用月球。

2.对于这次人类登月的全过程,我们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当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谈起这次行动时,他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怎样来理解?提示:“一小步”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

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显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齐背这一句。

四、合作探究“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三十多年,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月亮上的足迹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月亮上的足迹》。

根据我校的课题实验的指导思想,针对所任七年级一班学生的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及教学过程等。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月亮上的足迹》是人教课标版教材第四单元第19课。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知识有关,学习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本课所讲的内容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过程,目前,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到2003年我国将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再到今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每一次的发射都激发着每位中国人的爱国之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情感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本文的难点是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四、说教学对象
初一年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还需引导学习。

注意力不够集中,思考不够深入等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快速阅读法。

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

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拓展延伸法。

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七、说教学过程
运用“版块式”教学思路,将教学环节主要分为:
“导入”、“快速阅读,概括要点”、“精读课文,研讨细节”、“拓展延伸”和“课题小结”五版块。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我将用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20分钟)
快速阅读要点:①集中注意力,默读。

②不回视,不逐字阅读。

③抓住关键点阅读。

(1)阅读中,勾画出生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2)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两个问题:
①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②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3)分小组自由复述事件过程,并依时间顺序列出事件进程表,小组成员讨论完成。

教师分组下发纸质表格。

时间
事件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离地9分5秒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1点51分20秒阿姆斯特郎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
飞船进入大气层
(4)在文中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5)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10分钟)
1.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2.对本文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四)、发散思维,拓展延伸(6分钟)
提问:你知道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吗?展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的文字、图片。

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思考:航天探险活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其意义何在?其中反映了怎样的航天精神?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课堂小结、课外活动(1分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