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惨剧的定义和特点;2. 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3. 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惨剧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

2. 教学难点: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哈姆雷特》的相关介绍和分析内容。

2. 学生阅读材料:提供《哈姆雷特》的摘录和相关解读。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和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讨论他们对惨剧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惨剧的兴趣和思量。

2. 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介绍惨剧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惨剧的起源、主要特征、情节结构等内容。

3. 了解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1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和讲解,介绍莎士比亚的惨剧作品《哈姆雷特》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

4. 分析《哈姆雷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20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形象或者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并准备简短的报告。

教师在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

5. 学生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一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分析报告,并进行全班讨论和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意义,并匡助学生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

6.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惨剧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哈姆雷特》作品的影响力和艺术成就。

五、课堂延伸1. 阅读《哈姆雷特》全文,并进行个人阅读心得的撰写和分享。

2. 观看《哈姆雷特》的电影或者舞台剧演出,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分析其他经典惨剧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进行比较研究。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伟大的悲剧》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伟大的悲剧》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程序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2分钟
激发兴趣
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悲剧,但人类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
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
展示目标
2分钟
创设交流情境
1、明确问题导读单上的目标。
2、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并进行记忆以备新课教学
自主教学二次生成
12分钟
创设思考情景
1、先通读一下单子上的教师问题引领与知识。再朗读课文,再次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在进行课文朗读后可以认真查阅手边资料,按照“问题引领”的要求阅读并完成问题;力求突破本文的重难点。
3、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小组合作二次生成
10分钟
创设交流教学情境
1、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2、教师重点关注平时交流不积极的同学。
预设问题:
A、找出文吕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C、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D、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1、真正参与,各抒己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
2、学科长组织,语文学科长要关注组员的教学并组织成员记录交流成果。
3、小组长评价。
班级合作问题生成
12分钟
创设交流教学情境
各小组将问题整合后,在全班进行展讲,一讲答案,二讲思路,三讲方法。
其他小组记录、补充、质疑。(教师适时补充)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教材选取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一段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

通过这个片段,让学生了解并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伟大的悲剧的看法。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概念,分析小说中的伟大的悲剧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伟大的悲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伟大的悲剧有什么了解?你们能说出一些伟大的悲剧的例子吗?”让学生进行讨论。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出示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的伟大的悲剧的片段,要求学生默读并理解文本内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这段文字中的伟大的悲剧是指什么?b. 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伟大的悲剧?c. 这个伟大的悲剧对人们有什么影响?3. 分析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a. 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b. 伟大的悲剧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伟大的悲剧对人们的影响和对社会的启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名人名言或者文学作品的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感悟。

5.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伟大的悲剧的短文,或者选择一部描写伟大的悲剧的电影或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引言概述:
伟大的悲剧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文体,它通过展现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悲剧性的结局,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悲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伟大的悲剧的特点和意义。

一、伟大的悲剧的起源
1.1 古希腊悲剧的发展
1.2 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1.3 中国古代悲剧的传统
二、伟大的悲剧的特点
2.1 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2.2 冲突的升级和解决
2.3 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
三、伟大的悲剧的意义
3.1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
3.2 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3.3 提升文学艺术的高度和深度
四、伟大的悲剧的代表作品
4.1 古希腊悲剧《奥德修斯》
4.2 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
4.3 中国古代悲剧《雷雨》
五、伟大的悲剧的影响和启示
5.1 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示
5.2 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5.3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启示
结语:
伟大的悲剧作为文学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通过对伟大的悲剧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意义,为文学创作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那些在课堂上表现较为沉默的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悲剧中的人物品质时,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尝试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悲剧中的伟大。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他们能够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不够牢固,这在后续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影响了他们的表达。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
(1)理解课文《伟大的悲剧》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举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讲述了斯科特队在南极探险过程中遭遇的悲剧,重点在于理解探险过程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英勇行为。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举例:如“凄凉、荒凉、悲壮、无畏”等词语,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学习课文《伟大的悲剧》,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悲剧中的伟大。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的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的活动中,对讨论主题进行更加明确的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七年级语文(下)《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题。

2、抓住文章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增强学生追逐梦想的信念,培养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中国有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

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领域里,都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

——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时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

——2002年北大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们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给予了我们许多启迪。

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家茨威格去认识一下这些失败的英雄。

二、作者介绍(师:注意外国作家的国籍,自己在书中作好批注。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混乱的感觉》《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

这篇课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文章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覆灭的描写,歌颂了他们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探险类的故事往往充满兴趣,但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对于文中所体现的深刻的主题和复杂的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理清故事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精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探险队员们伟大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情节。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尤其是斯科特等人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

(2)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氛围和情感。

(3)朗读品味法: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在讲授写作手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把握不够准确。今后,我可以设计一些专门的练习,如仿写或修改句子,来提高他们对这一写作技巧的掌握。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非常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思考。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此,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多地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锻炼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精读,理解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学习生字词,扩展词汇量;了解探险家斯科特上校的故事,体会其伟大与悲剧;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持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讨论课文标题中的“伟大”与“悲剧”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主题。"伟大的悲剧"讲述了探险家斯科特上校南极探险的故事,突显其勇敢与坚持的精神。这是对人类面对挑战、超越自我的重要体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探险队在极端环境中的勇气和牺牲,以及这些品质如何激励后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和生字词汇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比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概念理解:学生对“伟大”与“悲剧”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来深化理解。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探讨探险的意义与代价,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情感共鸣: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理解并感受到探险家们的心灵历程和情感波动。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引言概述:《伟大的悲剧》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一、作品背景1.1 作者背景:《伟大的悲剧》是由莎士比亚创作的,是他的一部经典悲剧作品。

1.2 时代背景:作品创作于16世纪,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1.3 文学流派:属于悲剧文学,探讨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二、主题分析2.1 人性的复杂:作品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邪恶、懦弱与坚强。

2.2 社会的残酷:作品揭示了社会中的阶级差异、权力斗争和道德沦丧。

2.3 勇气与抗争:主人公在悲剧命运中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对抗命运的勇气。

三、人物塑造3.1 主人公: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复杂内心世界的人物,他的命运受到外部环境和内心挣扎的影响。

3.2 反派角色:作品中的反派角色形象鲜明,代表着邪恶和贪婪的一面。

3.3 配角:作品中的配角形象各异,为主线情节提供了丰富的戏剧性。

四、情节展开4.1 起承转合:作品情节起伏跌宕,通过各种冲突和转折展现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4.2 悲剧高潮:作品达到高潮时,主人公面临着生死抉择和道德挑战。

4.3 结局总结:作品结局悲情而震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五、文学价值5.1 影响力:《伟大的悲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2 深度解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哲理,值得深入解读和思考。

5.3 艺术表现:莎士比亚的文学艺术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总结:《伟大的悲剧》是一部不朽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莎士比亚作为文学大师的才华和智慧。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悲剧之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

《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积累生字词,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感情的升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细节,体会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1、理解“虽输却胜”的内涵.2、深入体会探险队员们临危不惧的崇高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三幅图片(课件)。

1、这是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情景,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这是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队员不幸遭遇雪崩,5人遇难。

3、这是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即将返回地面前夕解体时的照片,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师:在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太多太多了,人类科学探险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这一切从未阻止过人类继续探索的脚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字词过关(预留预习任务)描摹南极的“风雪”:凛冽、吞噬、阴森森、呼啸、狂风怒号、凶猛.描摹南极的“冰原”:荒无人迹、无垠、毛骨悚然、单调、茫茫无际、白雪皑皑、白茫茫、寂寞。

描摹“探险人":焦急、坚持不懈、风餐露宿、怏怏不乐、精打细算、小心翼翼、忧心忡忡、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语无伦次、踉踉跄跄、精疲力竭、羸弱、蹒跚、遗孀。

2、小测验:有没有不会读的字词?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齐读以上词语。

三、初读感知,概括文意1、请用上上述词语中的至少6个概括文章大意(指名说)。

屏幕出示:斯科特一行在“无垠”的南极雪原“风餐露宿”,拖着“疲惫不堪”的“赢弱”身子,“蹒跚”行进在“皑皑白雪"上,当燃油与食物均已告罄时,“凛冽"而“阴森森"的狂风“吞噬”了他们,使自己的妻子成为“遗孀”.2、重走探险路,体会悲壮与伟大。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初中语文《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说教材【价值定位】:《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对探险本身的意义进行探究和对人生意义的进行理性思考。

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

课文节选自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故事,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所以,《伟大的悲剧》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教育价值。

【文本定位】:本文定位为获得阅读方法的样本类文本。

二、说学情初一下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验,对未知世界和别样人生有很强的新鲜感、好奇心,思维的独立意识增强。

但这一时期的孩子又是懵懂的,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中成功和失败的意义,没有清晰的认识。

文章篇幅长,情节曲折,且用的是第三人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再现当时的情境,但因阅读方法的问题,学生可能不适应阅读这么长的篇幅,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

针对这些学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紧扣住“伟大",找出颂扬和赞美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的语句,反复朗读,感受和体会他们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文章对斯科特五人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着力的描写,而这方面学生的情感体验较少,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紧扣住“悲剧”引导学生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突破这一难点,达到深刻阅读体验的目的,让语文课走向文化与人格的高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的伟大成就和她所经历的艰辛过程。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感受她的科研精神,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传记类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研精神,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感受她的科研精神,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理解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写作训练法: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资料:收集关于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和句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停顿、重音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解答问题。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回答。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讨论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什么是伟大的悲剧,以及它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 分析和理解伟大的悲剧的主题和情节;3. 掌握伟大的悲剧的常见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法;4. 培养学生对伟大的悲剧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了解伟大的悲剧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和理解其主题和情节;2. 难点:掌握伟大的悲剧的表达手法和常见形式,培养学生对伟大的悲剧的欣赏和批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伟大的悲剧的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悲剧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你们对悲剧有什么了解?你们能举例说明一些著名的悲剧作品吗?2. 概念解释和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伟大的悲剧的定义、特点和代表作品。

例如:伟大的悲剧是指通过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人性的悲剧性和命运的无常性,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具有崇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叶芝的《奥赛罗》等。

3. 分析和理解悲剧的主题和情节(15分钟)选择一部经典的悲剧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和理解该悲剧的主题和情节。

例如:该悲剧的主题是权力和野心的腐败,情节是讲述了麦克白为了权力而走上杀戮之路,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性命运。

4. 探讨悲剧的表达手法和常见形式(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探讨悲剧的表达手法和常见形式。

例如:悲剧常常采用对白形式,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为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悲剧中常常存在悲剧英雄,他们具有悲剧性的命运和内心的冲突。

5. 文学批评和欣赏(2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批评和欣赏,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悲剧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悲剧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批评,探讨其中的主题和情节,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艺术效果。

6. 总结和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伟大的悲剧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欣赏悲剧作品。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文本展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精神。

这篇课文节选自茨威格的《夺取南极的斗争》,讲述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最后在归途中悲壮覆灭的故事。

这篇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思想价值,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探险队员们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和脆弱,以及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同时,课文在语言表达上也非常精彩,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相对有限,对于文中所表现的那种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斯科特探险队的经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探险队员们的崇高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体会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所展现出的伟大力量,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斯科特探险队的经历和伟大之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此外,对于课文中修辞手法的讲解,我发现有些学生难以理解并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这种做法有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也暴露出我在授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讲解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因此,我需要在备课环节更加细致地梳理知识点,确保讲解到位。
4.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5.阐述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意义。
6.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品质。
7.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哲理,认识到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学会勇敢面对。
二、核心素养目标
《伟大的悲剧》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勇敢和坚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在授课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如何在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成为我接下来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探险的基本概念、探险队员的勇敢与坚持以及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勇敢、坚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 说课稿

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伟大的惨剧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来源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伟大的惨剧》一课,该课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同时也能够深入思量社会现象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受他的独特风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伟大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量能力;(3)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2) 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分析;(2) 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图片和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伟大的惨剧》一文,匡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

3. 文本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量和分析。

4. 情感体验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人、社会和人文关心的角度,进行情感体验和思量。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

五、教学手段与学具1. 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和音频展示;(2) 课堂讨论和互动。

七年级下册语文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语文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语文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篇1[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 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理论依据]1.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

记叙了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探险失败后,和他的队员在返回的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

[教学目标]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
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品质的颂扬和赞美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在饱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体会斯科特队员的伟大高贵的品质,并在阅读中逐渐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理论依据]
1.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文本有
了自己独特的感悟,情感尤为丰富。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在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

2.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育应该注重教学过程对学
生的熏陶感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以“情感体验”为教学主线,通过欣赏课件、整体感知、细节品味、联系实际说观点等
途径,运用朗读、讨论、交流等方法,逐渐感受这种精神,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法:这篇文章内容简单,让学生通过预习筛选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情节十分感人,易于引起情感丰富的初二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一读,说一说,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合一的境界。

[过程设计]
(文章篇幅较长,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


一、导入:通过出示图片教师作介绍(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时的图片、2002年北大科考队和登山队攀登希夏邦马峰时的照片)引入课题《伟大的悲剧》。

(设计意图:从感性上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悲剧发生得太多太多了,从而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为文章定下一个“悲壮”的主基调,建立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
1. 在欣赏《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纪录片》和课前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根据叙事要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设计意图:遵循叙述类文体阅读规律,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

这也是本单元的单元要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 用一句话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总体感受?用“这是一个___的故事”句式来说且用一个词来形容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不论对全文的内容还是情感都有个总体的把握。


三、研读赏析:
1. 体会“伟大”
(1)自主
文中哪些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请默读课文,圈划这些语句,旁边写上批注。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边理解边记录,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2)合作、探究:小组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情节,交流感动的语句;记录难以理解的语句。

→全班交流(穿插课后习题二)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交流过程中对重点的语段、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对关键词语组织学生反复品读,以此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共同解决。

这一环节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并板书。

2.体会“悲”
由伟大引入到悲,让学生说说“悲”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穿插课后习题二)在此基础上引用鲁迅的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从而理解“悲”是指“悲壮”,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伟大的悲剧”这一课题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思维辨证地理解“伟大”和“悲剧”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组合,懂得英雄的真正含义。


四、感悟升华:
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说说你心目中的英雄?
(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对“英雄”的认识,树立真正的英雄观和成败观。


五、总结:
引用美国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总结。

并最后送给学生三句话结束本课: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的,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懂得人生的真谛。

)
[板书、课件]
1. 板书:板书的设计主要围绕文章的重点——“伟大”和“悲”展开,逐条列出内容要点,既是对学生交流情况的总结,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附板书:伟大的悲剧
集体主义精神失败之悲
诚实、守信、勇敢作证之悲
对祖国、亲人、朋友无私的爱世人之悲
2. 课件:课件是一种很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料。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用了三次:一利用课件展示二组科学探险遇难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二是放映影片《阿蒙森――斯科特南极探险纪录片》,通过视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为学习全文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投放相关课件(图片和重点语句),显示学习重点和关键信息,提纲挈领,便于学生掌握主要内容;三是在讨论“英雄”时,轻声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展示里根《真正的英雄》演讲稿片段,把情境教学进行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