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完整课件
2 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册 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 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103页 0127页 0175页 0282页 0348页 0407页 0471页 0534页 0645页 0706页 0798页 0863页 0893页 1038页 1167页 1265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完整课件
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全册 完整课件
1 散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3 《纪念白求恩》教学课件(47张PPT)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 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名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 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 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
白求恩病逝原因 拓展迁移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
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 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 急救手术时,没顾上带橡皮手套,那个小伤
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
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
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
议 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 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加拿大共产党员 五十多岁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 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 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 五台山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 身殉职。 殉职
第二段中哪些语句是属于正面介绍白求恩?哪 些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 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是正面介绍。从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和“对同 志对人民”两个方面。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 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这是侧面介绍。运用双 重否定句使语言更加肯定, 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 深,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 尚与可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咏雪》课件(共28张PPT)
咏: 歌咏,赞美
内集: 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论诗文 俄而: 不久,一会儿
(níng)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
然)若不见。
• 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 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 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 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 。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 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 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 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 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 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 ,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 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⒈对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窃入学舍(偷窃) 偷偷地、悄悄地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⒉简答。 ⑴“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王指冕 。 ⑵“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⑶“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2、 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
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 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 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 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 蕴。而 “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 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狼》课件(48 张PPT)
课后作业
1、仔细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阅读《狼三则》中其余两篇,并说一说读过之后有什么启发。
课文朗读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
字词学习
◆生难字
缀行( zhuì ) 眈眈( dān 黠( ) xiá ) 大窘(jiǒnɡ ) 瞑( ) mínɡ 苫蔽( ) shàn 倚( yǐ ) 尻尾( 假寐( kāo ) )
mâi
字词释义
狼
连接、紧跟 仅,只 即“一个屠户”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是高压之下对清朝异族统治者的臣服。蒲松龄受到这种双重人格
的影响,所以有了《聊斋志异》一书。蒲松龄醉心科举,一心想 求取功名;他才华横溢,然而屡试不第。
强烈的反差使他愤愤不平,这种情绪贯穿他的一生,同时也深刻 地影响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取向以及评判。从某种意义上 说,《聊斋志异》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全书491篇,多以鬼狐 故事反映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情感。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
参考答案:1.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2.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3.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隧:名词用作状语,“从
通道”的意思。
四、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 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 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课件:12.《论语》十二章(共22张PPT)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13《植树的牧羊人》 课件
第五步 总结提高
【环节2:教师总结】
运用议论,点明主旨 细节描写,丰富人物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一己之力和数十 年的坚持,种植大片树林,把废墟变成绿洲的故事, 抒发了对牧羊人这一壮举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表 达了希望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地 球的美好愿望。
第一步 交流感知
【环节1:师友检查】
1、朗读课后读读写写,识记字音字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 节发展的语句,并填写课后表格。体会故事 情节的进展,进一步认识牧羊人的形象。
温馨提示:请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第一步 交流感知
【环节2:教师指导】
栋 dòng
拣 jiǎn
戳 chuō
【环节2:教师点拨②】
首先,他是一个普通人,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以一己 之力把不毛之地变成富裕的村庄,这是人类精神与肉体力 量的表现。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运用这种力量,经过长 期不懈的努力,就能改造恶劣的环境,为人类造福。这是 作者的信念,通过老人这个形象表现出来。
其次,牧羊人始终默默无闻,不求名利和回报,人们 受到了他的赐予,却没有感觉到他的存在。牧羊人象征了 现实生活中有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环节1:师友巩固】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 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 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
【环节2:教师归纳】
如:国防事业的“种树人”钱学森
......
身边的“种树”人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 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 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 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 最温暖的形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有朋自远方来-课件
见面打招呼:
中国:“你去哪儿?” “吃饭了吗?” “你干什么去?” “最近在哪里发 财?”“改天请你吃个饭!”“你好!” 等······
一般不问个人私事,以谈论天气等为
西方说: 主。如How are you?或How do you
do?(你好!)What a nice day!(多 好的天气啊!)
有一天,一个老伯承诺他有办法治“年兽”。半夜时分, “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 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 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 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第10课 有朋自远方来
文化习俗 多姿多彩
了解文化习俗 礼仪大观: 初次见面……
礼仪大观: 初次见面……
作揖
握手
礼仪大观: 初次见面……
日本人:鞠 躬
毛利人:擦鼻礼
礼仪大观: 初次见面……
印度人:合十礼
拥抱Biblioteka 婚嫁•11、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302021/10/30October 30,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0月2021/10/302021/10/302021/10/3010/30/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302021/10/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语文-第一课《春》课件-(32张)PPT课件
• 课时分配:三课时 • 教学重点
• 第一课时 • 全文朗读;理解思路——首尾的盼春、赞春与主体部分的绘
春;春草报春描写的表现效果。
• 第二课时 • 春花争春、春风唱春、春雨润春等细腻描写的表现效果。
• 第三课时 • 老少迎春描写的表现效果;比喻排比赞春的热烈感情;方法总
结;背诵。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
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 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
安排景物 。 •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
拟人、排比等增加文章的文采。
学完课文,你最喜欢哪段? 说说理由。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古诗四首(共72张PPT)
23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残夜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 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两句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 待,让人顿生思乡之情。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写景逼真,叙事真 切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 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从而给人以乐 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 目的是“观沧海”。 • “以”字可证明。 – “以”是目的连 词。
8
讨论交流: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是诗 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所思。 2、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9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 写景诗。
27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 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观沧海》一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 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停泊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 。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 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 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 虑、关心之情
•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写作PPT课件
目录•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第三单元写作《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第五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作指导之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名句,大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朱熹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作文真的难写吗?放下畏难心理,从这里开始:别考虑写的像不像一篇文章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敢写——能写——会写作文成功者的秘诀:有一双慧眼,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一、学会观察观察生活——敏感和好奇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文体活动家庭趣事社会见闻多读多看书……积累写作素材如何积累素材?留心观察生活摘抄多读多记有灵感时随身记……锦囊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背上饭兜、锦囊,骑上一匹瘦马,沿着一条小溪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
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颂。
诗袋学会观察㈠回顾上学路上。
要求:请讲一下今天上学路上发生的事情,或者描绘一下路上的风景。
其实在我们身边每天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着,一路上也有无数风景,如上所见,这都是选自我们上学必经之路上的一幕幕,每天都有,每时都在,只是我们缺少善于观察的眼睛,未曾注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课件PPT
六、作业
• 1、设想一下:镰刀头羊三次 “咩” 声背后的心理活动。 • 2、赏析“斑羚飞渡”中的美。
(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勤于动笔的写作习惯)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二)、搭建感情桥
• 2、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资源或己有 知识储备找一找自然界或一类世界中的 感人事例,言论或文章,讲述给同学们 听?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网页出示相关资料:
• • • • 《生命的跪拜》 《母狼的智慧》 《动物世界》 《淡水中的故事》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三)、情感延伸
• 设置情境法: 在这堂课上,充分利用课
件,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 到课文的意境中,与作者,与文章产生 共鸣. • 朗读法: 除了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朗 读也是让学生融入文章中的一个好方法, 这篇文章的主旨,感情就在反复的朗读 中体会出来. • 探究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分 享合作的乐趣,教师的指导点拨为辅, 互相渗更深入广泛地理解课文,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1)激情引入 (2)整体感知 (3)品读赏析 (4)课堂寄语,小结 (5)作业:以我笔,用 我心,抒我情
教 学 过程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斑羚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一、激情引入(播放音乐《命运》)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国濒 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斑羚。动物 的世界精彩纷呈,动物在面临绝境 时的表现往往令人赞叹,令人震撼, 面临种群存亡的时刻,斑羚们会做 出怎样的选择呢?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
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叙事的条理性,记叙斑 羚自救时的细腻笔法,并会复述。 (2)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含义深刻 的语句。 • 情感目标: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 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珍视生命, 关爱动物”的观念 • 重点难点:观照人性亮点的失落,探究人与自然 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珍视生命, 关爱动物”的观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社戏》课件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 、
小
人物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是小说的中心,反映文章主题
说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三 要
环境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素
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分析情节
自主学习三:看社戏(10分钟)
1、14--21段写在赵庄看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 出来?孩子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2、既然社戏不是那么好看,那么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还说 是好戏,并且还要以社戏为题呢?
2、试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3)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 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①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②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③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 ①(4—9)写看戏前的波折。
②(10—13)写去赵庄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 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
—— 欧阳修 迅哥之乐不在戏, 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 山水、人和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于戏也。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 、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 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 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 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 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5 古诗四首(共35张PPT)
探意
4.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悲伤之 情的?
意象,简单的说就是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某种情 感的事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天涯
5.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为什 么透过这些意象就可以体会游子的悲伤之情?
“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凄凉的 氛围。
古道,在古诗词中也往往表达冷落荒凉的意思。 如“邯郸古道伤行客。”
划
天净沙·秋思
分
马致远
节
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寻情
1、这首诗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呢? 悲伤,愁苦……
2、请同学找出其中最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悲 伤心情的一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3、什么是“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 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zxxkw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 “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
人目不暇接。 “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
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 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
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向东。
以: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何:多么。
峙: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临:登临。 竦:高高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风吹草木的声音。 洪:大。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之:助词,无实意。
互文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幸运。 甚:表程度深。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课件ppt
诗歌赏析,体会情感
古诗文中常以杜鹃叫声来烘托气氛渲情感,杜鹃成了一种悲情意象。
闻道龙标过五溪
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可见旅途艰难。
句意:得知您被贬龙标跋涉五溪(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浣溪。本句直叙其事,流露出他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
拟人手法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的名句。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在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啊!诗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还是托付在春光中北归的鸿雁替自己问候洛阳的家人吧!这两句紧承第三联,呼应首联,使全篇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思乡的愁绪中。
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诗题中的“次”字一般解作“停泊”,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景生情而写下的。
律诗
绝句
律诗的特征
1.共有八句
2.二、四、六句押韵
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银河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所思。
1、开头交代了什么内容?
2、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第一课《》PPT课件(30张)
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 ,
等修辞手法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想一想:作者在描写无形无味 的春风时,调动了人体的哪些
春
感官?
风
触觉(抚摸)
图
嗅觉(各种气息)
听觉(鸟鸣笛声)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春风图
• 春风,最难描绘,作者娴熟地用了触 觉、嗅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感有 情。请你分别说说各是怎样描绘的,
•
4.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多 一些有 针对性 的训练 ,掌握 一定的 技巧, 达到需 要应用 时信手 拈来, 出语不 俗的效 果,感 动自己 ,征服 读者。
•
5.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 挖深、 提炼出 来的题 目,源 源源于 材料而 高于材 料,加 进去个 体的感 悟与理 解,充 满了理 性的光 辉,于 平凡中 见奇倔 ,也是 很多喜 欢定议 论文的 同学拟 题一种 好方法 ,很有 思想深 度。
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
舒适 温暖 惬意
思考:春雨有什么特点?
细密
春
轻盈
雨
连绵
图
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人点 的, 春按 作 雨什 者 图么 抓 ?顺 住
序了 描春 绘雨 出的 一什 幅么 诱特
春雨图
作者抓住春雨细密、 轻盈、绵长的特点。 从静景写到动景,由 近写到远,勾勒出一 幅南方傍晚春雨绵绵 的朦胧剪影图,意境 深远,十分诱人。
这个比喻点明了春刚降临人间,是新生 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突出了春天的
“新”和她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 因为春天装扮了大自然,美化了人间, 突出了春天的“美”。
这是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生命 力,像小伙子一样有着青春的活 力,它是向上的、前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 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 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 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 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 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 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 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 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 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 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 “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教师引导]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 “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 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 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 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 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 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 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 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 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 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 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 妻情、父子情)
[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 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 《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 得有道理即可。)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七年级人教版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作为一种能有力配合语文教学的手段,正以其便 捷、生动、素材广泛的特点,不断显示出其优势。以下是七年 级人教版语文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
美情趣。②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 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 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 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
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 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 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的情感。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 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 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 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教师导学」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 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 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 到什么?
a.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c.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 可)。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 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 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 说说你的理由?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 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 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 式。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 “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 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教师小结]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 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 “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 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 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 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 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 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 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