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方面论文选题参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涵盖了汉语语言和汉族文学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且深入。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选择一篇合适的论文选题对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个可能的选题方向,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选择论文选题。
1.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可以选择某个古代文学作品或某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中的文学特点、艺术手法以及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比如,可以选择《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 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其语法结构和用法对于母语使用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某个语法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变化规律以及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比如,可以选择“把”字句、“了”字句等常见的语法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3. 汉字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形态和意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可以选择某个汉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演变过程、意义变化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比如,可以选择“福”字、“爱”字等常见的汉字进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和文化内涵。
4. 汉语教育的研究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可以选择某个汉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汉字教学策略等。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 汉语方言的研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汉语方言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选择某个汉语方言进行研究,探讨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录音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方言的演变规律和与普通话的关系。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选择应该根据自身兴趣和研究能力来确定。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和数据收集,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文学论文方向选题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探究作品的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
比较研究
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
历史背景分析
将文学作品置于其历史背景中,探究其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跨文化研究
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文学鉴赏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想象力的激发
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土壤,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文学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也 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记录和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教化、审美和娱乐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 方式。
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文学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
研究文学作品对读者心理健康的 影响,如减轻压力、提高自尊和 幸福感等。
文学与历史学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以及如 何影响历史观念的形成。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元素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运用历史元素来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古典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02
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中心主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探讨
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
古典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03
分析古典文学作品在后世的传承、演变和创新,探讨其在现代
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01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 流派与思潮
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思 潮和运动,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背 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语言学方面:“对方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说汉语的音节说同音词说同义词说汉语的词类划分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述补式也可以,任选一种)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汉语的借词现代汉语方面: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XX作家(或XX作品)语言研究网络汉语研究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词典释义研究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动/形+介词+名词”格式的短语性质汉语的优点和缺点汉字和汉文化现代汉字学研究内容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部件研究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如何整理异体字如何整理异性词规范汉字的研究汉字的前途“修辞与语境”浅谈“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谈词语运用做到“准确朴实”谈词语的“巧妙配合”谈“成语的活用”谈“叠用句”谈“四音节语音段落”谈“比喻”商务活动中语言文学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广告语中仿拟成语的利弊分析合成词“动+名+结构的归类问题教学体态语的应用原则汉语副词的分类归属当代语言应用中的缩略语略论当前汉字使用中的繁简并行问题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新兴辞格研究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XX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XX方言现象专题报告代词的语用研究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助动词的语用研究时下新词描写句型的语用研究语气词的语用研究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古代汉语方面: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学习音韵的心得综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分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篇幅不宜过大)古代汉话“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小学汉字教学中现行汉字形体与“六书”造字法的关系及处理古典诗文注释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古典诗文白话译本中的语言问题(以一部书为研究对象)古汉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和判断《史记》、《汉书》“高祖纪”的语文学比较研究同义词和同源词浅说常用语文工具书在释义上的比较研究读《说文解字》X部(任选《说文》中的某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论曹禹《雷雨》的戏剧艺术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论穆旦的诗论钱钟书《围城》论贾平凹的散文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率余秋雨的散文论余华的小说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舒婷诗作简析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评王安忆的《长恨歌》评铁凝的《玫瑰门》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论王朔的《动物凶猛》论韩东的诗歌写作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一一读《子夜》《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日出》的次要人物(黄升三、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我与地坛》文本细读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我读海子的诗重读寻根小说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与上海”、“汪曾棋笔下的昆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鲁迅杂文的艺术性浅论《呐喊》与《彷徨》之比较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论鲁迅的抒情散文一一关于《野草》和《朝花夕拾》论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读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鲁迅小说知识分子的形象和灵魂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特征新诗歌运动的丰碑一一《女神》试论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史、剧、诗的完美结合一一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关于郁达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的形成论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郁达夫小说的美学追求《繁星》、《春水》简论论冰心散文的艺术风格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朱自清和他的散文艺术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美评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的思想倾向试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闻一多、徐志摩诗歌风格比较试论戴望舒抒情诗的艺术特色论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论《子夜》中的资产者形象论《子夜》的人物刻划论《子夜》的艺术结构市民生活的画卷一一论老舍三十年代的创作论老舍的语言风格老舍与京味小说老舍《茶馆》浅析从《家》到《寒夜》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巴金笔下的女性形象《雷雨》戏剧冲突的艺术结构论曹禹的悲剧艺术曹禹创作的前后期比较夏衍剧作《上海屋檐下》简论论《南行记》的审美特征从莎菲到黑妮一一谈丁玲创作的独特性论沙汀创作的现实主义特色论闻一多对臧克家诗歌创作的影响论艾青诗歌的意象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对沈从文小说表现人性的思考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赵树理作品的语言风格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伪浪漫主义和伪现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化倾向论陈奂生析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人到中年》的艺术感染力量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浅析巴金新时期的散文创作黄宗英报告文学作品初探析李瑛诗作艺术贺敬之抒情短章的艺术特色读舒婷的诗冰心小诗研究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故事新编》研究“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吴荪甫的悲剧特征《腐蚀》的艺术特征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五.四”乡土小说研究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林语堂的散文艺术新感觉派小说艺术“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胡风的诗和诗论路翎小说艺术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瞿秋白杂文论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试论高觉新形象《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苏青小说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论徐志摩的诗论闻一多的诗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论穆旦的诗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论沈从文的《边城》萧军小说研究论田汉的戏剧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丁玲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方面:论《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论《诗经》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诗经》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谈《诗经》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论《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谈《诗经》中的弃妇诗谈《诗经》中的婚嫁诗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论《诗经》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论《诗经》中的战争诗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论《诗经》的讽刺艺术孔子与《诗经》《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诗经》与楚辞比较论楚文化与楚辞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论屈原的人格美论《离骚》的艺术构思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的特色)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写山水、田园)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李白山水诗研究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等)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刘禹锡咏史怀古诗唐人咏物诗研究(可选择某一种,或某二、三种对比研究)宋人咏物词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琵琶行》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西厢记》《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汪道昆之短剧徐渭的《四声猿》汤显祖孟称舜沈自徵之剧作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论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论《水流》的人物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论王熙凤形象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论《诗经》的“思无邪”论《诗经》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一一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先秦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比较(任选二、三作家作比)《左传》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略说《左传》的人物评述和描写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略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论屈原的人格美“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比较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谈《史记》的人物人性描写关于《史记》的细节描写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试论谢灵运及其山水诗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论孟浩然诗歌的美学观论岑参、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差异李白与民歌杜诗对南宋爱国诗人的影响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特点杜甫绝句的特点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李贺诗的格调杜牧七绝风格试议苏、辛词风异同辨李清照词的美学价值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论李白在四川的诗歌苏东坡诗中的四川王维诗歌的情、景、理论唐代的边塞诗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诗化意境陆游、辛弃疾词的悲壮美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探讨《红楼梦》中的众丫鬟《水浒》中的晁盖与宋江《聊斋志异》中的鬼狐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晚清诗歌中的民主意识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自”技巧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神话模式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论罗格一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论《日瓦格医生》中俄罗斯精神中国古代文论方面:“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先秦儒家文论研究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发愤著书”说综论“文学自觉”说新探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李渔戏曲理论研究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西方文论方面: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比较对莱辛《拉奥孔》的现代阐释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译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论泰纳的文艺思想别林斯基与形象思维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从叔本华到尼采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评卢卡契与布希特的论战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方面:李白咏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恶之花》)的比较研究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和研究钱钟书论“通感”从《春江花月夜》看诗歌、音乐、舞蹈的关系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美学方面: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美感特征简析论审美想象论悲剧与崇高论艺术的美学意义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中国当代文学部分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茶馆》简论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金庸小说主题论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余华小说艺术探讨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长恨歌》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张平《抉择》的意义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写作部分论小说的叙述视角论小说的误乐性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论小说的新典型观论小说语言的创新论小说的写作技巧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意识流写法的魅力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文学创作情感论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学类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唐部分1.论中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2.论《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美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4.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5.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结构艺术7.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8.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9.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10.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11.论白居易感伤诗的生命意识12.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13.试论《李娃传》的情节艺术14.从《任氏传》看唐传奇作者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15.从《枕中记》看沈既济入世出世的矛盾思想16.从《霍小玉传》看唐代的婚姻门阀制度宋元部分1.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2.论李商隐的“无题诗”3.论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4.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5.李贺瑰丽冷艳诗境浅论6.试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7.王维“诗中有画”特色浅谈8.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9.秦观“情韵兼胜”的婉约风格论略10.苏轼婉约词的艺术风貌浅论11.略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12.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3.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4.辛弃疾的“以文为词”15.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16.清照词婉约清新的艺术特色浅论17.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18.《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19.汉卿悲剧艺术魅力探胜20.《赵氏孤儿》悲剧艺术浅论明清部分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扇纶巾”形象及其人格内涵2.从官渡之战看曹操用人3.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4.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5.《水浒》中鲁达、武松形象的对比分析6.从义军领袖到王朝忠臣看宋江的忠义观7.《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8.论《西游记》中的五行观念9.《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10.孙悟空与贾宝玉的“石头精神”探源11.《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复杂性格研究12.《西厢记》对《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响研究13.《金瓶梅》女性与家庭关系微探14.《金瓶梅》女性群像描写特点及其悲剧意义15.论“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特点16.《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嬗变及其原因17.《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形式的探析18.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女性观的矛盾性19.《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20.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叛逆形象之比较21.论贾宝玉的女儿观22.潇湘翠竹与黛玉形象之观照23.论《红楼梦》中黛玉、妙玉悲剧性格的共同性24.精美和谐典雅——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特征25.试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26.论纳兰性德的矛盾人格及其成因二、现代文学1.周作人散文的成就2.新月诗派的艺术探索及历史地位3.论闻一多的诗4.闻一多与新格律诗化运动5.徐志摩诗的审美个性6.评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7.《伤逝》中的人物及其艺术特征8.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探索9.叶圣陶小说的美学风格10.郁达夫小说的抒情风格11.论《女神》的艺术个性12.艾青的诗歌风格与地位13.《家》的艺术个性14.《家》的文学成就15.《骆驼祥子》的“北京味儿”16.虎妞论17.繁漪形象论18.《日出》的艺术新探索19.论陈白露形象20.《狂人日记》与果戈里同名小说的比较研究21.张爱玲与上海文化22.萧红小说的审美个性三、当代文学1.民俗学视角下的迟子建文学世界2.论朱苏进小说的意义3.跨艺术视角下的朱自清散文艺术4.《小二黑结婚》的民族化特色5.武侠小说中的“逆袭”叙事模式6.郭敬明小说的正面解读7.论韩少功的小说创作8.现实主义史诗——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9.“丑”字始终难戡破——余华小说的力量与苍白10.《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比较四、外国文学1.中西抒情诗的一点比较:“无我”与“有我”2.试论古代神话与现代科幻小说3.中国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比较4.中国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5.荷马式的比喻与古代人思维模式6.《俄狄浦斯王》——古代先民的生命密码7.《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8.对“信仰”的真诚拥抱——重读《神曲》9.对列那狐形象的再认识10.西方文学中的骑士文学原型11.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12.于连形象的当代性13.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自然科学因素14.伏脱冷:“一首恶魔的诗”15.环境与人——谈谈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环境描写16.圣洁的天使: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7.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18.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精神失落19.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现实主义与“意识流”20.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21.安娜.卡列尼娜与女性文化意识22.《玩偶之家》(或《茶花女》)的女权主义解读23.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状与前景24.《荒原》的“死亡情结”25.简爱和黛玉的爱情观之比较26.黑色幽默对传统幽默艺术的消解与颠覆(可以和莫言的《蛙》作比较)27.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形象比较。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选题参考1、观乎天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滥觞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的思考3、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4、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5、《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6、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7、略论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与方式8、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9、江山之助——中国古代文学地域风格论初探10、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11、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12、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13、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14、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1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16、游侠、豪侠、官侠——中国古代文学侠特征的异变及原因17、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18、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19、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20、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二、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2、立足社会发展需要打通文史哲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3、孔子的文学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4、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5、《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影响6、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7、从"观乎天文"到"观乎人文"——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视角转换8、论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影响9、"文学数理批评"论纲--以"中国古代文学数理批评"为中心的思考10、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11、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12、重本抑末写批判商贾──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一1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的新收获——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14、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鹤意象15、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小说卷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发展脉络及其基本特征17、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1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19、中国古代文学婚爱理想模式的嬗变与终结20、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三、热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2、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3、中国古代文学论稿4、生成性:课堂传播中生命主体知识目标的动态实现——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5、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6、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7、“世纪之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研讨会”综述8、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9、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10、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11、价值观念的异动与商人形象的嬗变——中国古代文学商人形象研究之二12、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评梅新林新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13、文化研究:寻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最佳思维14、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主体1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16、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17、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过程18、中国古代文学的定量、定性和定位研究19、复仇心态及中国古代文学复仇主题的审美效应20、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3、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4、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5、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6、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7、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8、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9、略论梦与中国古代文学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11、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12、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13、"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14、“君子谋道”: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主体意识——兼论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来历和特点15、“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6、论“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原创意义1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展望(笔谈)古典文学与素质教育18、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19、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20、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教育研究2、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3、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判断4、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宏观考察5、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实践6、试论多媒体课件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8、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圣母"--论《国语》中的公父文伯之母形象9、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文论卷10、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11、女贞与女色——中国古代文学两极女性形象并存的民族文化缘由12、试论中国古代文学阴柔审美的历史生成1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构想14、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15、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16、古籍电子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17、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高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构想之一18、为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立块碑石19、中国古代文学中“女强男弱”现象的文化读解20、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重磅】文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内含12份
文学院20RR级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RR年10月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 (3)二、写作部分 (16)三、西方文论部分 (4)四、文学概论部分 (5)五、美学部分 (7)六、现代文学部分 (14)七、古代文学部分 (23)八、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8)九、语言学概论部分 (4)十、马列文论部分 (12)十一、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部分 (20)十二、外国文学部分 (27)十三、民间文学部分 (19)十四、古代汉语部分 (28)十R五、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31)十六、中国文化研究部分 (26)十七、新闻理论及新闻史部分 (34)十八、民俗学部分 (21)十九、影视文学部分 (32)二十、书法部分 (13)附录:20RR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汇总(仅供参考) (37)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部分(一)现代汉语部分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4.“是”字用法研究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6.新兴词缀研究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10.辞格研究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13.××方言音系14.××方言现象专题报告15.代词的语用研究16.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17.助动词的语用研究18.语气词的语用研究19.句型的语用研究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21.语用策略研究22.言语风格(一种)研究23.××方言与该地域文化关系的探析24.汉语语法研究方法论嬗变25.新词新语现象及规范漫谈(二)语言学概论部分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话音位初探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6.谈句型变换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11.××方言的语法现象12.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13.汉语词义的演变二、文艺学部分(一)西方文论部分1.评英美新批评的借鉴意义2.评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3.谈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借鉴意义4.谈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借鉴意义5.评罗兰•巴特的“文学批评实际上也就是文学创作”的后结构主义观点6.互文性与超文本7.康德黑格尔文艺观之比较8.康德《判断力批判》的现代性意义9.海德格尔的文艺思想10.评海德格尔对技术理性的批判11.黑格尔文艺典型观的历史意义1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现代性内涵13.论阐释学文学批评的哲学基础14.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视野及其局限15.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16.评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17.福柯的文艺观与后现代主义18.弗洛伊德主义与新时期文学19.论莱辛的《拉奥孔》20.论丹纳的《艺术哲学》21.谈谈日常生活的审美化22.怀旧的文化社会学23.选取当代一种文化现象为个案进行文化研究24.文学“原型与神话仪式”25.西美尔关于都市文化的观点及其意义(二)文学概论部分1.九十年代文化研究述评2.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意识3.评主体论文艺学的理论基础4.论艺术真实5.文学理论的意义6.文学思维的开放性与多元性7.文艺研究的差异性与非确定性8.论中国当前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9.“新写实”评述10.文艺研究的方法与逻辑11.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12.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13.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14.论当前散文创作15.论艺术直觉16.辨“寓于形象的思考”17.评王小波18.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之比较19.“神思”与艺术想象20.论典型21.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实意义22.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23.评《水浒传》中的男权话语24.池莉小说概评25.评“后朦胧诗”26.论雷蒙•威廉斯的大众文化理论27.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28.论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特质29.简论文学随社会生活发展而发展30.简论文学创作思维的多层次性31.论文学发展与审美特点的新变32.论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33.论我国荒诞文学的审美特征34.新时期小说的艺术追求35.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36.新时期戏剧文学的审美特点37.新时期电影文学的审美特点38.论朱光潜《诗论》中的文艺思想39.论艺术创作中的通感与错位40.论艺术创作中的直观把握41.论审美变形42.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43.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44.科幻小说论45.流行文化论46.论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发展与更新47.论本世纪中国文学论争48.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49.当前中国文论现状及其前景展望50.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51.论艺术虚构52.论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异质性(三)美学部分1.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柏拉图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3.俄国形式主义的美学特征4.接受美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5.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6.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7.魏晋言意之辩的美学意义8.李贽美学思想与明末清初文艺思想9.蔡仪美学思想概评10.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1.评李泽厚美学思想12.论中国传统的人学与美学13.体验论美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历史渊源14.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5.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16.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7.艺术欣赏的审美心理动态描述18.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19.评九十年代关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20.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21.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22.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23.论宗白华美学思想24.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25.论审美现代性26.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27.论审美文化的当代性28.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审美文化建设29.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30.论诗歌语言31.论中国古代尚质尚用的美学思想32.论朴素美33.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研究34.中世纪美学思想研究35.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研究36.康德美学思想研究37.黑格尔美学思想研究38.歌德美学思想研究39.席勒美学思想研究40.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41.尼采美学思想研究42.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43.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44.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45.弗洛伊德与审美研究46.阿多诺美学思想研究47.萨特美学思想研究48.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研究49.英加登美学思想研究50.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51.现代主义美学研究52.后现代主义美学研究53.东方主义美学研究54.后殖民主义研究55.文化批评研究56.格雷马斯美学思想研究57.德里达美学思想研究58.福柯美学思想研究59.审美移情研究60.审美距离研究61.审美快乐研究62.克罗齐美学思想研究63.科林伍德美学思想研究64.鲍桑葵美学思想研究65.桑塔耶纳美学思想研究66.人类学美学研究67.语义学美学研究68.分析美学研究69.实用主义美学研究70.格式塔美学研究71.阐释学美学研究72.加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73.巴赫金美学思想研究74.论优美75.论崇高美76.论悲剧美77.论喜剧美78.论荒诞79.论丑80.论审美想象81.论审美情感82.论审美态度83.论审美感知84.论美感的特征85.论审美发生86.论古典美87.论浪漫美88.孔子美学思想研究89.庄子美学思想研究90.先秦美学思想研究91.屈原美学思想研究92.中国书法美学思想研究93.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研究94.魏晋时期美学思想研究95.李白美学思想研究96.杜甫美学思想研究97.唐代美学思想研究98.宋代美学思想研究99.苏轼美学思想研究100.李清照美学思想研究101.金圣叹美学思想研究102.李贽美学思想研究103.严羽美学思想研究104.李渔美学思想研究105.王夫之美学思想研究106.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107.鲁迅美学思想的历史演进108.毛泽东诗词美学思想研究109.沈从文的美学追求110.张爱玲的美学意蕴111.周作人鲁迅审美价值取向的区别112.中国的现代主义美学研究113.中国当代美学研究114.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115.蔡元培美学思想研究116.美学学科诞生的意义117.审美教育论118.审美与自由119.审美与人的全面发展120.审美能力论121.审美场论122.审美直觉论123.论审美的社会性与个人性124.论审美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125.论审美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126.论审美的生理性与心理性127.论审美的形象性与抽象性128.论审美理解129.西方美学价值取向的流变130.中国美学的思维方式(四)马列文论部分1.典型涵义及其历史演变2.论悲剧冲突3.论艺术生产4.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命运5.论广告的审美特征6.论葛兰西的文艺思想7.论艺术进步8.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9.“自然人化”与美的本质10.“两种民族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1.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若干特征12.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再评价13.论九十年代中国的后殖民批评14.马克思论创作主体15.重评艺术认识论16.文艺反映论与心理学的现代发展17.恶的历史作用与文艺创作18.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性与假定性1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析20.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当代意义21.重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五)书法部分1.书法艺术性研究2.书法的抒情性研究3.书法的技法、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研究4.书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研究5.历代书家(如颜真卿、张旭、苏东坡、黄庭坚、米芾、文征明、董其昌等)研究6.碑帖(如北碑、唐碑、刻帖等)研究7.书法流派(如吴门书派、扬州八怪、碑派、帖派)研究8.书法创作的规律研究9.书法创作的心理研究10.书法美学的研究11.书法的实用性研究(如书法与设计等)12.书法教育学的相关研究13.现当代书法研究14.书法理论的对偶范畴研究三、现当代文学部分(一)现代文学部分1.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征2.郁达夫与日本“私小说”3.《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4.《女神》的太阳、大海意象5.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探讨6.瞿秋白杂文论7.茅盾小说史诗特征8.巴金小说中的抒情特征9.《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0.茅盾、巴金、老舍在文化类型上的比较11.《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2.《四世同堂》对传统文化的审视13.鸳鸯蝴蝶派研究14.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15.林语堂的散文艺术16.新感觉派小说艺术17.“七月”诗派研究18.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19.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0.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21.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化问题22.路翎小说论23.李健吾的文学批评研究24.戴望舒诗歌研究25.萧军小说研究26.《野草》与鲁迅心态研究27.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28.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29.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30.试论高觉新形象31.《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32.中国现代作家所受西方文学影响(择一角度)33.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3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35.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36.论徐志摩的诗37.论闻一多的诗38.七月诗派与九叶诗派比较39.论穆旦的诗40.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41.沈从文的《边城》42.丁玲小说研究43.论田汉的戏剧44.周作人、林语堂散文艺术比较45.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46.苏青小说论47.师陀小说研究48.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49.“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50.《故事新编》研究51.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52.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53.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54.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二)写作部分1.试论写作主体的素质2.论通俗小说的娱乐性3.简述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4.试论写作感知的特征5.试论写作运思的特征6.以具体文章为例,分析文中的写作技巧7.以具体文章为例,分析其叙述视角8.以具体文章为例,分析其审美特征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10.试论苏童小说的艺术特色11.试论王安忆《长恨歌》的艺术特色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3.论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14.试论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15.论汪曾祺小说的什么特征16.试论姜戎的《狼图腾》的创作特色17.试论毕淑敏小说创作的特色18.试论王小波中篇小说《黄金年代》的特色19.试论徐坤小说的创作特色20.试论王蒙小说的创作特色21.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及其走向22.何其芳的《画梦录》与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比较23.对“形散神不散”的再认识24.试谈散文笔法的多云化趋势25.论当今散文的艺术嬗变26.论文化散文的特色27.散文的语言变革与文体革命28.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29.论鲁迅《野草》的创作特色30.试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31.试论史铁生散文的艺术特性32.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33.寻梦者的道路──论戴望诗歌中中西艺术经验融化的内在机制34.意识流写法的魅力35.论诗歌艺术中的含蓄特点36.文学创作情感论37.论张洁小说的艺术特色38.试论张承志小说的艺术特色39.试论李冯小说的艺术特色40.王英琦散文艺术论41.论贾平凹小说的写作特色42.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43.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44.试论新闻的自由45.试比较余秋雨、张承志、周涛散文的艺术特色46.论马丽华散文的特色47.严歌苓小说研究48.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49.周涛散文研究50.梁衡散文研究(三)当代文学部分1.试论王蒙的小说创作2.试论张法的小说创作3.试分析贾平凹创作中的儒道禅宗思想4.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5.《檀香刑》研究6.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7.试论残雪小说的艺术特征8.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9.身体写作与新时期文学10.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11.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12.卫慧、棉棉等新女性作家作品研究13.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14.《废都》研究15.试论池莉小说创作16.《张居正》研究17.“先锋派”小说研究18.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19.试论当代通俗小说的崛起源由与发展前景20.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21.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22.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23.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24.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25.《大欲女》解读26.《长恨歌》研究27.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28.《尘埃落定》研究(四)民间文学部分1.作家与民间文学(李白、刘禹锡、老舍、鲁迅、何其芳等;文人作品中的地方文化特征、气质上的影响)2.古典小说与民间文学(《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白话本小说、明清小说──如《孽海花》、《老残游记》等与民间叙事模式)3.《楚辞》与民间文学(楚地巫歌、苗侗民歌等)4.《诗经》中民俗文化内涵之探讨(汉乐府、南北朝民歌研究)5.神话与原始宗教(信仰及风俗之探讨)6.先秦寓言、唐宋传奇、明清笑话及时调研究7.洪水神话解析8.三大史诗研究(《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其中之宗教痕迹、独特的数字观,风俗民情、人物形象分析)9.民间文学的语言问题(民歌之比兴、格律研究;民间文学与方言,民间文学中的泛语言现象的研究)10.民间文学的历史研究(以今日之作品寻古籍之脉胳作溯源研究。
文学理论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汇总
文理导航论文选题参考汇总含文学理论、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等)1. 文学活动论2. 文学构成要素论3. 选取本人熟悉的文学理论(或“文学学” 、“文学导论” 、“文学引论” 、“文学原理”等)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谈得失、特点及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等问题。
4. 文艺的功能作用新探5. 现代主义文学和批评研究6. 文学观念史研究(可以是文学整体观念或某一文体或类型演变研究)7. 文学活动的发生学研究8. 试论文学活动的地位9. 试论文学活动的交往对话属性10. 试论形式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1. 试论英美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2. 试论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批评方法13. 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14. 恩格斯文学理论体系研究15.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16. 论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的关系17. 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18. 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艺术积累两面观19. 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问题研究20. 论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21. 国内叙事研究述评22. 消费时代的叙事策略23. 小说叙事艺术研究(可以具体作品为例)24. 叙事理论研究2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研究26. 论审美距离27. 论审美移情28. 形式美研究29. 自然美研究30. “有意味的形式”研究31. 论审美知觉的特点32. 审美共鸣研究33.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而绮靡”的发展34. 文艺批评的功用价值论35. 中西文艺批评方法的比较研究36. 文化批评研究37. 文艺批评标准研究38. 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39. 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结合具体作家的欣赏实际)40. 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研究41. 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2. 论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3. 论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结合具体作家和作品)44. 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研究——以巴尔扎克、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45.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言意46. 论日常生活与审美的关系47. 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 48. 论抒情文学中意象及其意义49. 文学生产特征论50. 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51. 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52. 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53. 新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和流变54. 文学隐喻研究55. 文学象征研究56. 大众文化(文学)与民间文化(文学)的比较 57. 大众传媒与审美方式的转变58. 审美文化研究59. 文化市场与文艺发展研究60. 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61. 艺术消费研究62. 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学批评研究63. 文化市场研究64. 大众文化理论研究65.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学研究66.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特征比较67. 中国内地文学现象研究68. 某一文学期刊(如《当代》 、《钟山》、《芙蓉》等)研究 69. 新时期以来美学教材研究70. 审美文化研究71. 论韩愈的文体革新理论72. 白居易诗论与司空图诗论比较73. 中国古代风格论(或创作论、欣赏论)研究74. 论“无言之美”或“大音希声” 、或“大象无形” 75. 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意境、韵味、滋味、虚静、性灵、妙格、趣味,童心、妙悟等76. 中国古代文论命题研究: “象外之象” 、“神与物游” 、“形神兼备” 、“虚实相生” 、 辨”、“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等 77. 韦勒克《文学理论》比较分析78. 对某种具体的文艺(化)现象的分析研究79.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80. 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8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 82. 对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文学性与市场性对立统一关系的研究探讨 83. 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 ——网络文学作品生成论 84. 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研究 85. 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86. 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换87. 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88. 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89. 论小说的叙述视角90. “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91. 先秦儒家文论研究92. 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93. 六朝人物品藻与文论之关系94. 《文心雕龙》与《诗品》比较谈95. 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96. 李渔戏曲理论研究97. 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98. 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99. 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100. 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101. 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102. 布瓦洛《诗的艺术》再评价103.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104. 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05. 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研究106. 巴赫金文艺思想研究。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新颖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新颖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一)1.论易安词中的女性形象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研究(可侧重内容或者艺术特色)3.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研究4.论马致远的散曲创作5.论西厢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意义6.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7.《西游记》主旨探讨8.《西游记》对儒佛道三教的反讽9.孙悟空形象的道德审10.潘金莲的悲剧11.《儒林外史》与中国12.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13.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14.《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15.孔子与《诗经》16.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17.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18.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19.《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20.《战国策》的寓言艺术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二)1.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2.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3.《史记》人物塑造论4.汉乐府叙事诗研究5.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6.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7.花间词与宋词的雅化8.论柳永词语言的俗与雅9.苏轼词与北宋词坛的本色之争10.论苏轼的婉约词11.论苏轼的豪放词12.二晏词主题比较研究13.论宋人的爱情词14.陆游与李白比较谈15.陆游与杜甫比较谈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三)1.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因晋文人的心态2.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3.论唐人的咏马诗4.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5.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6.李白诗与酒的关系7.论李白的古题乐府8.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9.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10.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11.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12.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13.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14.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15.《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16.从《世说新语》看西17.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18.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19.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20.论《诗经》的婚恋诗。
汉语言文学-论文选题
15
试论《牡丹亭》主题思想的时代特征及进步意义
16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17
简论《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18
《儒林外史》的理想人物与理想人格
19
谈《儒林外史》的思想意义
20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21
试论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
22
试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艺术
23
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35
论左思及其《咏史》诗
36
论陶渊明的归隐诗
37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美学特色
(二)
38
谈中国古代神话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9
中国神话传说浅探
40
从上古洪水神话看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
41
《诗经》所反映的贵族妇女生活
42
《诗经》弃妇诗怨情探析
43
《诗经》情歌古朴的抒情方式
44
论《诗经》征戍诗的风格特征
45
关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5
《三国演义》人物描写(或战争描写)的特点
6
诸葛亮(或其他人物)形象简论
7
《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探析
8
《水浒传》的思想和艺术
9
关于《水浒》的招安问题
10
论宋江(或其他人物)形象
11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12
谈喜剧人物猪八戒
13
试论《三言》中的小商贩形象
14
文学鉴赏: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课题
37
让学生的个性各放异彩:对语文教学发展个性的思考和建议
38
论语文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39
语文毕业论文选题
语文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文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语文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选题的合理性、创新性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系列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具有研究价值的语文毕业论文选题。
二、选题方向1.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与融合成为时代特征。
本方向可关注以下选题:(1)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应用研究(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3)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研究2. 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针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方向可探讨以下选题:(1)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3)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3. 文学作品与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本方向可从以下选题展开:(1)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取向研究(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青少年心理成长研究(3)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策略研究三、选题建议1. 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2. 注重跨学科研究,充分挖掘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 紧密关注教育政策和社会热点,确保选题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
四、总结语文毕业论文选题应充分考虑时代背景、教育发展趋势和个人兴趣,力求创新性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选题方向的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定的选题参考,为语文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具体选题案例解析1. 选题案例: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应用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传播的途径、效果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应用。
-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 研究内容:(1)古典诗词传播现状的调研;(2)古典诗词在各类媒体和公共文化空间的运用案例分析;(3)古典诗词对当代人文学素养的影响评估;(4)提出提升古典诗词传播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还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学科领域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为正在为选题而烦恼的同学们提供一些灵感。
一、文学类1、《<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研究》《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众多女性形象各具特色,但其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性的复杂。
2、《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研究这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世界文学的重要影响。
3、《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山水田园诗派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独树一帜。
对这一诗派的研究可以包括其发展历程、代表诗人、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历史类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及其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些决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科举制度的兴衰历程,可以为当今的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教育类1、《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类选题编号论文题目3-1论五四前后文学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争3-2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3-4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5论鲁迅小说的:“民性改造”思想3-6论《祝福》的艺术特征3-7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3-8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3-9《故乡》与《春蚕》的比较谈3-10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3-11论胡适《尝试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3-12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3-13论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3-14论郭沫若诗歌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3-15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3-16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3-17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创作3-18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3-19论《新青年》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播的贡献3-20论五四时期的报刊制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关系3-21论五四“女师大作家群”的创作3-22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3-23论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色3-24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3-25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3-26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3-27论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3-28论欧阳予倩的讽刺喜剧3-29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3-30论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1论朱湘诗歌的艺术特征3-32论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3论左联对中国行动文学发展的历史贡献3-34论蒋光慈小说对红色革命的表现3-35论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3-36论茅盾小说中的资本家形象3-37论茅盾小说《子夜》对上海都市社会的表现3-38论茅盾小说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的表现3-39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3-40论巴金早期的青春小说3-41论巴金小说对新时代传统家族的表现3-42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3-43论老舍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3-44论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3-45比较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差异3-46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3-47论老舍小说的京味风格3-48论王亚平等人的武狭小说创作3-49论曹禺戏剧的情景设置3-50论《雷雨》的结构艺术3-51论曹禺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周繁漪、仇虎、陈白露)3-52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53论新感觉派小说对都市社会的表现3-54论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艺术特征3-55论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变化3-56论萧红小说对女性情感和名运的表现3-57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艺术特征3-58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3-59论林语堂散文的闲适特征3-60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京派与海派之争3-61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人性论和阶级论之争3-62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征3-63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3-64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视角3-65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3-66论吴祖缃小说对乡土的表现3-6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3-68论七月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3-69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3-70论夏衍的话剧《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征3-71论艾青诗歌意想系统及其意义3-72论艾青诗歌忧郁风格3-73论抗战后期讽刺诗的艺术特征3-74论《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征3-75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76论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艺术特征3-77论艾芜小说的讽刺艺术3-78论矛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的艺术特征3-79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形象的表现3-80论张爱玲小说雅俗公赏的艺术特征3-81论张爱玲小说的情节艺术3-82论小说《围城》的思想和艺术3-83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84论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化风格3-85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3-86论徐吁的小说创作3-87论新歌剧《白毛女》3-88论李季和延安时期的叙事体民歌创作3-89毛泽东诗歌思想艺术分析3-90论梁斌的《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特色3-91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或梁三老汉形象3-92论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3-93论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贡献3-94论闻捷的生活抒情诗3-95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发展3-96论刘绍裳的“乡土文学”3-97谈孙犁的散文创作3-98论杨朔散文创作3-99论秦牧散文艺术3-100论刘白羽散文艺术3-101论贾平凹散文艺术3-102论余秋雨文化散文3-103论张中行的学者散文3-104当代散文艺术发展论3-105评梁晓声的“知青散文”3-106论梁晓声《雪城》的艺术特征3-107评叶辛的“知青小说”3-108评陈村的小说3-109评王安忆的小说3-110评黄蓓佳的小说3-111评张抗抗的小说3-112评张承志的小说3-113论堪容小说中的知识女性3-114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3-115评张玄的婚姻爱情小说3-116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3-117评张文夫的“小巷文学”3-118论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征3-119论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3-120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3-121论古华长篇小说《芙蓉镇》3-122评王朔小说中当代青年形象3-123韩少功小说论3-124评铁凝的小说3-125论池莉的小说3-126评陈中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3-127论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3-128论《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3-129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3-130论卫慧的小说3-131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3-132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3-133论杨绛的小说3-134评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3-135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3-136评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小说”3-137评刘醒龙的小说3-138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3-139评迟子建的小说3-140余华小说论3-141评方方的小说3-142论汪曾祺短篇小说艺术风格3-143评郑万隆的小说3-144严歌苓的小说3-145评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3-146王朔小说风格浅论3-147论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3-148贾平凹小说中文化意识3-149王蒙小说的创新意识3-150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3-151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3-152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3-153评金庸的武侠小说3-154评古龙的武侠小说3-155评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3-156评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实验小说”3-157论李昂的新女性小说3-158评香港作家张小娴的小说3-159评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3-160评香港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3-161三毛旅游散文的审美价值3-162论席慕容诗歌的“时间意识”3-163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3-164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意识3-165海外“新移居文学”研究3-166评史铁生的小说创作3-167评近年来的反腐小说3-168论公刘的诗3-169论食指诗歌的意义3-170论北岛诗歌的悲剧性英雄气质3-171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3-172评顾城的诗3-173论杨炼诗歌的史诗意识3-174论海子的诗3-175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3-176革命样板戏重评3-177文革时期“红卫兵”写作研究3-178评崔永明的女性诗歌3-179评韩东的诗歌3-180评于坚的诗歌3-181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3-182论“第三代诗歌”的审美特征3-183当代女性诗歌的自我观3-184论新生代诗歌中的荒诞主题3-185评当代诗歌的口语话现象3-186论当代诗歌的民间立场3-187简论当代爱情诗的审美嬗变3-188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军旅小说3-189评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3-190论20世纪90年代新代小说3-191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的叙事性3-192当代小说的诗化倾向3-193论王小波小说3-194试论当代文学中的苦难描写3-195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3-196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3-197网络诗歌对当下诗坛的冲击3-198当代诗歌的叙事化和口语化3-199论史铁生散文的理趣3-200当代探索戏剧论析3-201论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话语3-202论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3-203网络文学现代发展初探3-204新诗诗论研究。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doc-文档)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
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
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
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
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
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
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
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9、余华的寓言世界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21、“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22、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23、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24、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25、《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26、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7、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28、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29、“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0、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31、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32、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33、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34、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35、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36、《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37、《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38、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39、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40、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41、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42、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43、《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44、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45、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46、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47、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48、《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9、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0、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51、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52、《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53、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54、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55、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56、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57、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58、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59、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60、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6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62、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63、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64、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65、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66、《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67、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68、沈从文《边城》赏析69、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70、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71、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2、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3、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74、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75、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76、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77、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78、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79、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80、“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81、试论新时期文学的悲剧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2.《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3.《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4.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5.《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6.《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7.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8.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9.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10.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11.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12.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14.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15.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16.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17.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0.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21.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22.《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2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24.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25.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26.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等)27.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28.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29.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30.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3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32.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33.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34.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35.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36.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37.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38.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39.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40.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4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42.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43.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4.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45.“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46.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47.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48.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49.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50.《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写论文时,选题是很重要的,下面可参考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的选题!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1、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2、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3、《故乡》中的风俗画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46.茹志鹃小说的女性视角47.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49.《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的比较50.《红旗谱》与《红高粱》的比较52.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较53.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女性54.从《长恨歌》解读王安忆的故事观57、冰心、丰子恺儿童观比较论59、苏青散文研究60、林徽因小说研究61、林徽因诗歌研究65、论第三代诗人的诗观69、论寻根文学之根70、《棋王》中的“道禅合一”71、论“份痕文学”的得失72、论“先锋小说”的困境75、郁达夫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76、徐志摩诗歌中声律研究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2】1、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2、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13、《故乡》中的风俗画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46.茹志鹃小说的女性视角47.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49.《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的比较50.《红旗谱》与《红高粱》的比较52.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较53.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女性54.从《长恨歌》解读王安忆的故事观57、冰心、丰子恺儿童观比较论59、苏青散文研究60、林徽因小说研究61、林徽因诗歌研究65、论第三代诗人的诗观69、论寻根文学之根70、《棋王》中的“道禅合一”71、论“份痕文学”的得失72、论“先锋小说”的困境75、郁达夫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76、徐志摩诗歌中声律研究77、戴望舒诗歌与晚唐诗歌关系研究78、《围城》中女性叙述话语研究79、张爱玲小说中叙述话语研究80、施蛰存小说中女性意识分析81、刘呐欧小说中叙事艺术分析82、穆旦诗歌中的意象分析83、三十年代文学“大众化”问题讨论研究84、金庸小说中的佛学思想研究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3】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3、《风萧萧》中的意象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12、茅盾的另类小说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21、论老舍创作中的人文情怀22、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探究23、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24、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25、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26、曹禺话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7、《雷雨》与《俄狄浦斯》的比较28、在启蒙思想关照下的中国现代话剧创作29、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30、三一律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31、论述“地下诗人”食指诗歌的主题及艺术表现32、论述“白洋淀诗人群”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33、论述赵树理或样板戏的“民间隐型结构”34、结合巴金的散文创作分析其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35、试论杨朔散文的美学理想极其局限36、论高晓声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37、论马原小说的叙述风格38、论莫言“红高梁家族”39、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故土情结40、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征41、论新写实作家的叙事风格42、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作家的审美追求43、论舒婷诗中人文主义的理想追求27.44、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义45、论《白鹿原》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46、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47、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4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49、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50、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
18. 冰心与庐隐之比较
19. 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20.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三) 1. 《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
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
3. 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
4. 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
5. 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
6.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7. 鲁迅《摩罗诗力说》形象简析
9.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10.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11.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12.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13. 胡风论诗
14. 评曹禺的《北京人》
6. 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
7. 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
8.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
9. 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
10. 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
11. 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12. 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
13. 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14. 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
15. 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
16.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
17. 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
18. 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
19. 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
20. 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1. 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24.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的原野》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二) 1.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2.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3.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讨论
4.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古代文学论文参考选题
先秦部分1.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2.月中蟾蜍嫦娥形象3.共工形象两面性之我见4.治水神话的蕴含5.神话中的女性形象6.《诗经》中的民族史诗7.《诗经》就是怎样反映二周时期的劳动生活的8.《诗经》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几种手法9.漫谈《诗经》对农村生活面貌的表现10.《诗经》与妇女问题11.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12.“思无邪”辨13.《诗经》对隋以前文学的影响14.《诗经》与行役问题15.《论语》写人技法初探16.从《论语》瞧孔子其人17.简论孟子散文的浩然之气18.试析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19.孟子“仁政”说评议20.《庄子》浪漫主义特色评述21.试论《庄子》的人生观22.谈谈《劝学》的比喻与铺陈23.浅议《左传》的行人辞令24.《左传》塑造人物的几种手法25.《左传》战争描写的艺术成就26.《左传》叙事的艺术成就27.《左传》所写的女性28.《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29.《左传》所写的反面女性30.《左传》人物传记文学成就31.从《战国策》瞧说话的技巧32.从《离骚》瞧屈原的人格3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34.《离骚》兼《国风》《小雅》诗旨说35.屈赋“兮”字解36.屈赋对汉赋的影响37.中国最早的咏物诗——《橘颂》38.屈原《九歌》的浪漫主义39.屈庄浪漫主义的异同40.宋玉“悲秋”的主题与影响41.、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42.荆楚文王考43.“庄周梦蝶”的悲剧内涵与哲学指归汉魏六朝文学44.试论贾谊的政论散文45.贾谊骚体赋对屈赋的继承与发展46.司马相如大赋的艺术特点与成就47.司马迁就是怎样塑造项羽与刘邦的48.司马迁就是怎样处理史实与文学手法的关系的49.从《史记》瞧司马迁的政治态度50.《史记》塑造正面人物的艺术方法51.司马迁笔下的反面人物52.《史记》为“无韵之《离骚》”说53.从《淮阴侯列传》瞧《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艺术54.汉乐府民歌对《国风》的继承与发展55.《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56.从汉乐府民歌瞧汉代的妇女问题57.汉代女性的文学创作58.汉代的宫怨文学创作59.《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60.《神记》故事情节的几个特点61.《世说新语》对中古文人心态的描写62.谈谈中古时期的几篇书信体抒情散文63.三曹诗歌比较举偶64.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65.曹操在建安文学中的地位66.曹操乐府诗评说67.曹操其人与其诗68.评曹植诗歌的文学价值69.曹植诗歌艺术性初探70.略论曹植的《洛神赋》71.论曹植乐府诗歌的创新性72.《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情感分析73.自然、真淳、与谐——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追求74.论《桃花源记》与陶渊明的归隐体验75.从陶渊明生命历程瞧桃花源思想的形成76.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风貌77.说陶诗的平淡与醇美78.陶诗抒情手法管窥79.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到谢灵运的山水诗80.隋以前骈体文的发生与发展81.以礼闲情的爱情佳作——评陶渊明的《闲情赋》82.士与仕的夹缝里——从西方心理学瞧魏晋风度83.钟嵘“建安风骨”的主要内容84.阮籍的身世及其《咏怀》诗85.试论左思的《咏史》诗86.论左芬的文学创作87.南朝诗歌“有句无篇”的研究88.谢灵运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89.谢脁对近体诗律的探索与贡献90.《诗品》评价标准的得与失91.陆机文学思想的价值92.六朝骈文的对偶艺术93.南北朝乐府民歌之比较94.浅议鲍照乐府诗的“俊逸”特色95.“永明体”与“宫体”的承传关系96.“颇学阴何苦用心”——学习阴铿、何逊的诗97.读江淹的《恨赋》、《别赋》98.评钟嵘对鲍照、嵇康诗的评论99.学习《文心雕龙》札记X则100.刘勰论诗与儒家诗论之比较唐宋文学101.隋以前小说发展概况综述102.四杰对唐诗的贡献103.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地位104.王维心态研究105.王梵志诗歌的独特内涵106.李白与盛唐107.杜甫心态与唐代社会108.白居易诗歌理论与中唐诗歌的繁荣109.韩愈古文理论对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批评的意义110.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111.论李贺诗的多种风格112.李商隐诗歌的社会价值113.晚唐诗扫描114.唐传奇的历史价值115.从陈廷焯、王国维的评价再瞧李词116.试论杨万里诗歌的俗与雅117.从《人间词话》瞧姜夔词118.唐传奇的文学价值119.李冶的文学创作120.薛涛的文学创作121.鱼玄机的创作122.边塞诗的成就与西北开发123.浙西词派及其词人简述124.小红低唱我吹萧——姜夔的词与音乐略探125.黄庭坚的文学思想126.黄庭坚诗歌接受阐义127.李清照词创作的社会蕴含与价值128.宋代女性创作的“悲愁”本色129.朱淑真的艺术生命130.试论宋诗中杭州民俗的描写及其表现131.严羽的诗歌理论132.论张先的慢词133.宋代的歌妓词134.“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苏轼“以游戏文字为诗”浅论135.论婉约词的风格136.论豪放词的风格137.萧观音文学创作元明清文学138.明代小说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139.张南庄《何典》研究140.凌蒙初与“二拍”研究141.冯梦龙与“三言”研究142.陈忱及《水滸后传》的研究143.李汝珍《镜花缘》的研究144.从潘金莲瞧《水浒传》的婚姻与爱情145.论《镜花缘》中的唐小山形象146.论弹词小说《再生缘》中四位女性形象之对比关系147.浅论凌濛初《二拍》之盗贼观148.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149.浅论李渔的人生观在小说中的体现150.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瞧拟话本的爱情婚姻观151.试论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中的禅趣152.历史、虚构与《镜花缘》153.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154.浅析《牡丹亭》中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155.《水浒传》中绰号问题浅析156.论香菱形象的文化命义157.“二尤”悲剧在《红楼梦》大悲剧中的原型意义158.一个仁慈而辛苦的救赎者一一刘姥姥形象的文化意蕴159.最小也就是最大的道德劝惩者一一巧姐形象的文化意蕴160.两对位势悬然却下场略等的母女一一赵姨娘探春及凤姐巧姐漫议161.度人与救世一一疯僧与刘姥姥形象的不同意蕴162.从大观园到贾府而不就是从贾府到大观园163.贾宝玉同性恋倾向诠释164.《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心理构件165.论《花月痕》166.论《聊斋志异》的传奇艺术。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外国文学方向1.从《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谈“悲剧之父”2.不朽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的悲剧性与喜剧性探微3.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面性4.唐璜形象的演变5.《红与黑》的心理描写艺术6.略论《死魂灵》地主与资产者的描写艺术方法7.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谈英雄形象的塑造8.论述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中主人公的精神人格的成因和变异9.论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10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世界—《罪与罚》再解读11.鲁宾孙形象的意识形态12.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13.娜拉形象分析14.简爱中的女性意识分析15.安娜·卡列尼娜、娜拉和娜娜女性意识的比较研究16.谈谈莫里哀的喜剧类型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17.论哈代小说的女性意识18.奇葩纷绽,争妍夺艳—娜拉、简爱、安娜三大人物形象之比较分析19.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20.《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征21.海明威的“硬汉形象”22.高老头的父爱实质23. “多余人”形象分析24.《神曲》的二重性25.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本思想26.简·爱、娜拉、安娜形象之比较27.希腊悲剧的复仇主题28.《死魂灵》的讽刺艺术29.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30.普罗米修斯形象研究31.王尔德作品研究——以《巨人的花园》为例32.《木偶奇遇记》研究33.《渔夫的故事》研究34.普希金作品研究35.从《穷人》看托尔斯泰的创作36.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37.《鲁滨孙漂流记》分析38.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分析39.屠格涅夫创作研究40.果戈理《钦差大臣》研究41.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研究42.《堂吉诃德》研究43.海涅创作研究二、古代文学方向1.论孟子的“仁政”观2.论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3.论庄子解决哲学问题的美学途径4.论屈原的高洁人格5.论曹操拟古乐府的成就6.论曹植的人生悲剧及其成因7.论郭濮的游仙诗8.论陶渊明的隐逸诗9.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异同10.浅析《世说新语》的人情美11.论王维的隐逸情结12.论孟浩然的隐逸情怀13.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4.杜甫诗的艺术风格15.论韩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16.浅析《长恨歌》矛盾性形成的原因17.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18.试论柳永词的新变19.谈谈苏轼对宋的贡献20.论李清照词的愁思21.论辛弃疾词的英雄意识22.试论纳兰性德的悼亡词23.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人情美24.论纳兰性德悼亡词的哀怨情感25.浅论窦娥的形象及其悲剧意义26.浅谈“临川四梦”中的女性形象27.从《牡丹亭》看汤显祖的人文情怀28.《牡丹亭》情与理的冲突29.《牡丹亭》“至情”观探析30.《牡丹亭》杜丽娘形象分析31.《牡丹亭》杜宝形象分析32.浅析《四声猿》的悲剧主题33.《四声猿》的艺术独创性34.论《长生殿》的爱情悲剧35.《长生殿》中杨玉环形象36.简析《桃花扇》的艺术特色37.《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论38.《桃花扇》中侯方域形象论39.《金瓶梅》中女性命运悲剧原因分析40.《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分析41.论《三国演义》中刘备、诸葛亮圣君贤相形象42.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43.论《三国演义》中的郭嘉形象44.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45.论《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形象46.浅论《水浒传》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47.论《水浒传》的忠义观48.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观念水浒传》忠义观的复杂性——以李逵为例解析《浅谈《水浒传》的女性观49.试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50.谈谈《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51.试论《水浒传》的伦理观念52.《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及其成因53.《水浒传》中林冲形象浅论54.《水浒传》中武松形象浅论55.《水浒传》中李逵形象浅论56.《水浒传》中王婆形象分析57《水浒传》中阎婆惜形象评析5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59.论《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塑造的启示60.谈谈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意蕴60.孙悟空形象的心态描写评析62.试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63.试论孙悟空的猴的性格特征64.《西游记》悲剧意蕴的当代阐释65.浅论《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66.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67.论《儒林外史》的悲剧意义68.从《儒林外史》看明清科举制度69.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的个性解放思想70.《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评析71.《儒林外史》的贤人与奇人评析72.《儒林外史》中王玉辉形象73.《儒林外史》中人物匡迥“变质”及其原因探析74.《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批判75.《聊斋志异》中的奇女子形象76.《聊斋志异》的爱情婚姻观77.《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与文人心态78.《聊斋志异》中小翠的女性美79.《聊斋志异》中婴宁的女性美80.《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诗意美81.论林黛玉形象的诗意美82.论史史湘云形象的诗意美83.薛宝钗形象的诗意美与现实美84.论贾宝玉的女儿观85.《红楼梦》中十二小优伶形象浅析86.论《镜花缘》中的女性关怀87.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88.论《镜花缘》的艺术成就89.论《镜花缘》中的武则天90.《镜花缘》与《红楼梦》才女意识之比较91.从《聊斋志异》、《红楼梦》到《镜花缘》看才女形象的演进92论“镜花缘”的反封建倾向三、文学理论方向1、论文学的本质2、艺术典型与时代精神3、风格论4、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5、试谈文艺与道德的关系6、宗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7、论文学语言8、谈谈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9、论典型化10、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11、谈谈文学的艺术性12、艺术真实与作家的理想13、论文学的人民性14、谈谈艺术直觉在创作中的作用15、谈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问题16、谈谈形象思维17、论文学的创作主体18、谈谈自由创造和美的关系19、马克思主义文艺规律问题20、试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问题21、谈谈美的本质22、悲剧漫谈23、司空图的审判观初探24、试论美美感与艺术25、评第六代导演的新作26、评中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7、评外国某个导演的创作28、对某个电影理论问题的研究29、对某类题材某一类型电影创作或某一创作现象的研究30、对某一部或几部电影作品的研究31、中国电视剧创作问题研究32、中国电视文艺创作问题研究33、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评述34、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述评35、论文学作品中的人性描写36、艺术本质与审美本质37、精神文明建设与审美文化38、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39、当代大众传媒介与审美文化40、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41、文学艺术的真实性42、作家审美趣味与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美43、以丑为美与化丑为美的区别44、文艺批评与作品的价值45、叙事作品的审美特征46、抒情作品的审美特征47、"意境美"与电影的画面构成48、金庸武侠小说的叙述技巧及其魅力49、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歌词50、新时期文学对"文革"或传统文化的反思51、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散文的美学追求52、明代《水浒传》评点的比较研究53、通过个例分析明代文人拟话本与宋元话本的异同54、中国古代叙事中的悲剧意识比较55、古代诗话专题研究56、当代中国叙事文学中的叙述声音研究57、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批评个例研究58、论金圣叹评点《西厢记》中对于叙事意境的阐释59、流行歌曲的文学特征分析60、网络文学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问题个案研究61、当代中国摇滚乐的研究62、论悲剧的特征63、论自然美64、论艺术美65、论社会美66、论美育与中学语文教育67、美感特征简析68、论审美想象69、论悲剧与崇高70、论艺术的美学意义71、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72、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73、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74、中国古代美学特色简析75、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76、“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77、说“艨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78、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79、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80、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81、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82、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83、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84、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85、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86、“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87、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88、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89、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90、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91、文学真实观的嬗变92、文学自身的审美本性和功能93、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94、文学抒情与文学叙事95、社会心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96、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97、亚里斯多德文艺思想对后世文论的影响98、文学批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原则99、文学与人生(心理生活理想------)100、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宗教哲学文化历史风俗心理婚恋家庭民族地域自然------)101、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102、阅读的审美再造103、文学典型新探104、悲剧新探105、中西方悲剧(生成的文化背景情节人物结局结构……)的比较106、意象与意境之比较107、论文学风格108、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价值109、新批评理论的价值110、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11、象征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112、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113、当代中国新诗衰落原因探析114、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15、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116、文学经典在中国当下的处境117、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118、"审美意识形态论"评析119、美学研究对象述评120、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征121、美感的本质122、美感的共同性和差异性123、崇高与优美之比较124、论生活丑与艺术美125、美育的功能126、美育的实施途径127、美育与当代人格塑造128、论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129、论当前文学的边缘化130、评当前的“文学消亡”论131、论古希腊“模仿说”的流变132、审美教育与中(小)学语文教学133、论中国先秦美学思想的功利色彩134、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述评135、论电子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136、试论“意象”137、论通感138、论“美在关系”139、后现代语境下的解构与狂欢——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戏剧性阐释140、以具体作家为例,论八零后文学创作的意义141、小说叙事方式与技巧方面的问题14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试论当代小说创作的地方特色及其文化价值143、以具体诗人为例,论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144、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145、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146、论文学繁荣的思想与文化条件147、跨文体写作的研究148、地域文学研究149、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群体研究150、民间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51、新故事新歌谣的搜集整理四、现当代文学方向1、中学语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分析2、近年小说选评(任选一个作家或作品)3、王蒙小说创造选评4、鲁迅《野草》的艺术特色5、阿Q形象分析6、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再认识7、周作人散文的来年两种类型8、论革命文学的浪漫主义倾向9、巴金爱情小说论10、京派与海派论证再认识11、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村妇女形象12、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关注13、“延安文学”研究14、“纯诗”与新诗建设15、乡土小说中的农村中国16、“十七年非主流文学”的研究17、“百花文学”新论18、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19、当代(七十年)政治抒情诗的象征艺术20、散文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创作模式批判21、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中的“阶级斗争”22、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史观23、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24、“红色经典”再解读(可任选一部)25、“伤痕文学”再认识26、论王蒙、张贤亮等人的“反思”小说27、论韩少功、阿城、郑义等人的文化寻根小说28、论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29、论1980年代的报告文学潮30、论马原、洪峰、苏童、格非、余华等人的先锋小说(可只选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31、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研究32、新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王安忆、陈染、林白等人的作家作品)33、先锋小说研究34、膜炎小说研究35、论贾平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2007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英语专业论文选题可分为以下几个学科方向一、语言学(语言学一般理论的研究);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研究、作品分析等);三、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探讨、译本研究以及名家名著翻译作品对比研究等);四、英美文化(英美加澳新等西方国家文化以及与汉文化的比较研究);五、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测试学等方面的研究)。
附:英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Suggested Topics of Graduation Papers for English Majors)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Heroine Personality in Jane Eyre《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2. A Brief C omment on O’Henry Short Stories亨利的短篇小说述评3. A Comment on Hardy’s Fatalism 评哈代的宿命论4.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t and Pilgrim’s Progress《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的比较5. A Probe into the Feminist Idea of Jane Eyre《简爱》男女平等思想的探索6. A Study of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本土文学的研究7. A Study of Student-Centered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词汇教学8.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Sports Terms 体育专有名词的翻译9. A Study of Transitional Words and Expressions 过渡词及表达法的研究10.About the Breaking of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Great Gatsby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碎11.About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12.About Transform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论翻译中词性的转换13.Application of English Idioms in Daily Life 英语习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14.Body Language Difference in Mean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差异15.Characterization in Charles Dickens’ Novels 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16.Choice of Correct Words in Translation在翻译中如何准确选词ment on Bernard Shaw’s Dramatic Art 评肖伯纳的戏剧艺术paring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 二语习得与母语的比较研究19.Cross-culture Failure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区20.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Translation 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习惯表达法21.Cultural Factor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翻译的文化因素局限性22.Developing S 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throug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通过外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23.Dialectics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辩证法24.Differences between Audio-lingual Method and Functional Approach 听说法与交际法的区别25.Effects of Learner’s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学习中学习动机的影响26.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中心27.Error Analysis in English Learn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分析研究28.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Foreign Affairs 外事用语中的委婉表达29.Features of Network English 网络英语的特点30.Food Culture in America and China 中美饮食文化比较31.How to Appreciate English Pros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Ways 如何欣赏英语散文——传统与现代方法比较32.Humor and Satire in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的幽默与讽刺33.Influence of Mark Twain’s Works in C hina 马克吐温的作品在中国的影响34.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English V ocabulary 科学技术对英语词汇的影响rm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信息论与翻译36.Inter-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英汉谚语的互译37.Jane Austen and the Heroine in Pride and Prejudice简奥丝丁和《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38.Lexical Gap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ter-Translation 英汉互译的词义差异39.Linguistic Features of Abraham Lincoln’s Addresses 论林肯演说词的语言特征40.Linguistic Features of Business Contracts 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41.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42.Linguistic Taboo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谈汉英语言中的禁忌现象43.Logical Fallacies in English Writing 英文写作中的逻辑谬误44.Metaphoric Expressions in Poem …论《…》诗中的暗喻45.Methods and Procedures in Language Teaching 语言教学的方法及过程46.Needs Analysis of Language Learners 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分析47.On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论第二语言学习的态度及动机48.On Charles Dickens Style in …论狄更斯的《…》中的语言风格49.On T.S. Eliot’s Mythological Consciousness 论艾略特的神话意识50.On Teacher-Learner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51.On the Character of Shylock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论《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夏洛克52.On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议翻译标准53.On the Development of Jane Eyre’s Character 论简爱的性格发展54.On the Feasibility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China 谈交际法在中国的可行性55.On the Functions of Ambiguity in English 论英语歧义的功能56.On the Humour of Mark Twain 马克吐温的幽默观57.On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Theory 翻译理论的重要性58.On the Learning Strategy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谈英语的学习策略59.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语言特点60.On 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 (1874-1963) 评议弗罗斯特的诗歌61.On the Poetry of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85) 评议沃兹沃斯的诗歌62.On the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浅议翻译原则63.On the Relations of Basic Language Skills 基本语言技能的关系64.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Speeches by Elder and Younger Bush 论老布什、小布什语言风格的异同65.On the Style of Wi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的文体分析66.On the Tragedy of Loman’s Family in 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中罗曼一家的悲剧67.On the Vividness and Images in Poem …论《…》诗文的生动性与比喻68.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 蔑视女性的词汇和表达法69.On the Writing / Translation of Foreign Trade Contracts 论涉外经济合同写作/翻译70.On Translation of Computer Terms 论计算机的术语翻译71.On Translation of Tourist Guide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72.On Translation of Trade Names and Names of Export Commodities 论商标、出口商品名称的翻译73.On Winston Churchill’s Prose Writing 评邱吉尔的散文写作74.Parallelism in English英语中的排比现象75.Personality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个性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76.Points of View and the Mode of Discourse in Vanity Fair论《名利场》的观点及言语方式77.Politenes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礼貌与间接言语行为78.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79.Professional Skill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s 中国中学外语教师的专业技能80.Relations of Speed and Understandability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中速度与理解性之间的关系81.Relationship between … Theory and Language Research 论…理论与语言研究的关系82.Relationship of Age to SL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论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83.Rhetorical and Narrative Devices in A Farewell to Arms《永别了,武器》的修辞与描写手法84.Scarlet and Black in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中的红与黑85.Semantic Analysis of Nominalisation in EST 科技英语名词化语义分析86.Sex Differentiation and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 论英语中的性别现象及性别歧视87.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es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88.Social Contex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外语教学中的社会语境89.Study of “Hemingway Style”论“海明威风格”90.Symbolism in Idiomatic Expressions 论习语中的象征手法91.Syntactical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谈商务英语写作的句法特征92.Syntax in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弥尔顿的《失乐园》的句法探讨93.Techniques of Theme Production in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主题的表现手法94.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Learning 交际法的教学手段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运用95.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Language V ocabulary 计算机语言词汇的特点96.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in Task-based English Teaching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97.The E/C Translation of Metaphors 暗喻的英汉翻译98.The Function of Grammar in English Study 英语学习中语法的功能99.The Influence of L1 on the Learning of a Foreign Language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100.The Influence of War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101.The Linguistic Charms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语言魅力102.The Negation in Translation 论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103.The Role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语法规则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104.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Testing 外语测试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105.The Theory of “Dynamic Equival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 Translation 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106.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ames 专有名词的翻译107.The Understanding and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 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108.The Use of Nouns in English 英语中名词的使用109.The Ways of Expressing Emphatic Ideas in English 英语中强调语气的表达方式110.Thomas Hardy and hi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哈代和他的《苔丝》111.Transla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in EST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论科技英语中修辞格的翻译方法112.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Idioms and Slangs 成语、俚语的翻译技巧113.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Proverbs, Loanwords and Colloquialisms 谚语、外来语和俗语的翻译技巧外国语学院2006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