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一)——文言文的实词与虚词的辨析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同“悦”,高兴。 同“披”,穿着。 2.将军被坚执锐 3.甚矣,汝之不惠 同“慧”,智慧。 4.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嘱”,嘱托。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同“缺”,缺口。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同“返”,往返。 7.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同“弼”,辅弼。 8.入则无法家拂士 9.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同“遍”,遍及。 10.徐公来,孰视之 同“熟”,仔细。
古今异义现象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 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 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 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 现指步行。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 “可以”古指“可以凭借”。
形容词作 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渔人甚异之
迫近 使 …… 痛苦,使 ……劳累
以……为怪
1· (北京燕山)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 A.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 (山东烟台)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 A.困于心,衡于虑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策之不以其道 3. (哈尔滨)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④ ① 其中往来种作 ② 见渔人,乃大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 既出,得其船 ④ 设酒杀鸡作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湖北襄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3.
词性活用现象
根据一定语言习惯,把一般用 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 就是词类活用。一般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的活用等。
种 类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动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 名词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解 释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山行六七里 急湍若奔 将军身被坚执锐
像鸟张开翅膀样 在山上 奔马 铠甲 , 武器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词义: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今齐地方千里。 8.吾尝疑乎是。 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 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 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 断它在句中的含义。
比较加线的词在各组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早晨 1. 朝服衣冠,窥镜 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2.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一种文体 征收 岁赋其二 赋税 更若役,复若赋 洞庭一湖 整个 一片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全
例句 辍耕之垄上 前人之述备矣 汝心之固,固 不可彻。 何陋之有 公将鼓之 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 哀而生之乎 学而时习之
解释 到 的 不译 不译 不译 这 我 他、她、它
二、判断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
1.表顺承 3. 表并列 5.表转折 7.表修饰 9.表并列 11.表顺承 2.表修饰 4.表并列 6.表修饰、表转折 8.表修饰 10.表顺承 12.表转折
例句 辍耕之垄上 前人之述备矣 汝心之固,固 不可彻。 何陋之有 公将鼓之 曾不能损魁父 之丘 哀而生之乎 学而时习之
解释 到 的 不译 不译 不译 这 我 他、她、它
用 法
表承接 表转接 表修饰 表并列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泉香而酒洌
然后 但是 不译 并且




第二步:文言虚词的掌握
之 而 其 以 为 于 乎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思和用 法。
1.到、去 2.音节助词,不译 3.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代所学的知识 5.音节助词,不译 6.代作战这件事 7.宾语前置的标志 8.定语前置的标志 9.的 10.的 11.到、去
用法 动词 助词 放在定语和中 心语中间 取消句子独立 性 倒装句的标志 凑足音节 代词 指示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六、“于”字常用作介词,指出下列各句中 “于” 字分别解释为什么? 1.从 2.给 3.比 4.到 5.在 6.被 7.在
七、判断下列各句中的“乎”字各属于什么用法?
1.A 2.B 3.A 4.A 5.A 6.B
用法 动词 助词 放在定语和中 心语中间 取消句子独立 性 倒装句的标志 凑足音节 代词 指示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代词 语气词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 其船背稍夷 其一犬坐于前 其如土石何?
他,指古仁人 那只 其中 加强反问语气
用 法 动词

句 认为 因为 凭借 用 来


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
何以战 太医以王命聚之。
连词 通假字
杀之以应陈涉 固以怪之矣
中考总复习
(一) ——文言文的 实词与虚词的 辨析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一步:文言实词的掌握
词性活用现象 古今异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 通假字现象
通假字现象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 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 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要”同“邀”)
三、将下列“其”字用法归类。
1.其中 2.这种 3.那只 4.加强反问语气的语气助词 5.代作战取胜 6.加强猜测、肯定语气的语气助词 7.他的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思和用 法。
1.相当于连词“而” 2. 因为 3.认为 5.因为 6.来 7.认为 8.靠 9. 拿 4.来
五、说说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思和用 法。 1.是 2.认为 3.对 4.当 5.被 6.为了、做 7.做 8.心理活动 9.对 10.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