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doc

合集下载

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

微观税收剖析基本方法微观税收剖析是指在认识和掌握详细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论和说明的剖析。

开展微观税收剖析是增强税源管理、完美税收征管、指导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和必需手段,所以掌握微观税收剖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

为了方便于基层税收管理员展开微观税收剖析,现将微观税收剖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简要介绍以下:一、微观税收剖析基本内容因为微观税收剖析的目标要求在于客观说明和评论详细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而说明这两项内容,第一要分别掌握纳税人的税源状况、税收缴纳状况,并成立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微观税收剖析的基本内容至少应当包含纳税人税源特色剖析、纳税人税收特色剖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一)纳税人的税源特色剖析税源,追根溯源是指产生税收的源泉。

参照税法的有关规定,是指全部涉税经济活动及行为。

在税收剖析中,税源则是指可详细量化的各样税源数据指标,如纳税人的经营收入、产品产销量、价钱等。

税源特色剖析就是针对这些表示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展开的系列量化特色剖析,包含规模、构造、价量关系、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

经过这一系列的剖析,认识和掌握纳税人税源的总量规模、构造状况和税源质量,进而为推测和展望纳税人税收局势供给依照。

(二)纳税人的税收特色剖析纳税人税收特色剖析是针对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所反应的规律特色展开的系列剖析,包含纳税人实现税金和入库税金的规模、构造、变化趋势、二者之间的有关性,以及欠税、减免退税状况的剖析。

经过这一系列的剖析,认识和掌握纳税人税收缴纳状况、税收组成、欠税及减免税优惠信息等,为查验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合理性供给依照。

(三)纳税人税收与税源关系剖析在说明纳税人税源特色和税收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纳税人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剖析,从静态说明二者之间比率关系的合理性,从动向说明二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合理性。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一)三个层面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

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所得税贡献变动率
(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
与企业基期指标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所得税负担变动率
(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标准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
本期投入原材料÷本期产成品成本×100%。
分析单位产品当期耗用原材料与当期产出的产成品成本比率,判断纳税人是否存在帐外销售问题、是否错误使用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人为调整产成品成本或应纳所得额等问题。
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所得税
所得税税收负担率
分行业设置
该指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偏低则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进一步分析。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
分行业设置
该指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偏低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应作进一步分析。
该指标=(本期营业税税收负担率-上期营业税税收负担率)÷本期营业税税收负担率×100%,将该指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配合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指标的变动应是同向、等值的,如果差异较大,说明企业存在不如实反映收入或不如实申报纳税的问题。
应纳税额变动率
1

会计实务: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会计实务: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如下所示: 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通常用微观经济主体所缴纳的税款与其特定经济指标来反映,可以分为居民税收负担率、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1.居民税收负担率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税款占同期收入总额的比率,即 居民税收负担率=居民实际所纳税款/居民同期收入总额×100% 该指标一方面体现了国家运用税收手段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程度和对个人收入的调节程度,另一方面反映出一定时期内个人对国家的直接税收贡献。

 2.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缴纳的各种税款总额与企业同期利税总额或增加值的比率,即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企业实际缴纳的税款总额/企业同期利税总额(或增加值)×100%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一方面反映了国家以税收手段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规模,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国家所做税收贡献的大小。

如果以行业指标代替企业指标,则可以反映某行业对国家所做税收贡献的大小。

 3.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与同期利润总额的比率,即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企业同期利润总额×100%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反映了企业收益在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状况,是衡量企业税收负担最直接的指标,它直接影响企业的留利水平,体现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分配政策。

 4.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缴纳的流转税总额与同期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比率,即 企业流转税负担率=企业实际缴纳的流转税总额/企业同期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100% 我国的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因此还可以将该指标分解为增值税负担率、消费税负担率和营业税负担率。

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测度其他各税种的负担率。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指通过一系列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和监控的体系。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控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为政府提供税收信息和决策支持,促进税收公平和提高税收质量。

1.税收收入规模:评估纳税主体的税收贡献水平,判断其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程度。

2.税收平衡度:评估不同纳税主体的税负差异,以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之间的平衡性。

3.税收流动性:评估纳税主体的纳税能力和偿付能力,判断其对税收收入的可持续性。

4.纳税主体规模:评估纳税主体的规模、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情况,为税收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5.纳税信用度:评估纳税主体的信用水平,包括是否按时缴税、是否存在逃税行为等。

6.税收公平度:评估税收体系对不同群体的公平性,包括收入差距、税收分配效应等。

7.税收成本:评估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和纳税成本,包括税务代理费用、税务合规成本等。

8.纳税主体财务状况:评估纳税主体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9.纳税主体风险:评估纳税主体的风险水平,包括不正当竞争行为、偷税漏税等风险。

10.纳税主体合规度:评估纳税主体的纳税合规程度,包括是否按规定申报纳税、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

1.数据可获得性:评估指标需要基于真实可靠的数据,需要政府和税务机关能够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2.评估方法合理性: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评估方法的设计需要具有概念清晰、逻辑合理的特点,能够准确反映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

3.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建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从庞大的纳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评估结论。

4.评估结果的应用性:评估指标需要能够反映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并为纳税政策的制定和税务管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总之,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对于纳税主体的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科学、可靠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监管纳税行为,提高税收公平和税收质量,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7.04.13•【文号】国税发[2007]46号•【施行日期】2007.04.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的通知(国税发[2007]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积极开展税收分析工作,特别是通过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地区对税收分析重视不够,缺乏税收分析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证,税收分析与经济税源和税收征管相脱节,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收入进度分析的层面上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税收分析工作,提升全系统税收分析水平,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税务机关要树立正确的税收经济观,充分认识税收分析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深化税收分析,促进税收职能更加有效地发挥。

国家税务总局二○○七年四月十三日附件:税收分析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分析工作,提升税收分析水平,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它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税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税负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源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

第四条税收分析根据工作需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常规分析和专题分析。

重点税源分析指标体系(草稿)

重点税源分析指标体系(草稿)

重点税源分析指标体系(草稿)(一)税源总量分析指标1、纳税人数量。

所辖范围内纳税人数量,包括分税种、分经济类型、委托代征等各类纳税人数量,反映税源总量中的纳税人结构。

2、经营收入。

包括各类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分行业收入等,反映税源的综合经济状况,同时建筑安装业等营业税应税行业收入是直接反映营业税各税目收入的经济指标。

3、资产和固定资产。

包括企业的房屋、土地等各类资产和固定资产,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是反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收入的经济指标。

4、所有者权益。

包括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和利润分配情况。

其中分配给个人部分利润是反映个人所得税利息股利分红所得税目的经济指标。

5、主要产品产销量。

指企业最主要产品的产销量,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能力和规模。

同时煤炭等资源税应税产品的销量是直接反映资源税收入的经济指标。

6、企业经营利润。

指企业经营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支出后生产经营利润,以及各种投资回报或提供服务取得的净收入。

它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税收收入的经济指标。

7、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

企业各类工资性质支出及职工人数,是反映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税目的经济指标。

8、分税种计税收入。

是按照各税种税收品目要求计算分项税收收入的计税依据,精细反映各税税收收入。

9、盈亏比。

盈亏户数比=盈利企业户数/亏损企业户数×100%盈亏总额比=盈利企业利润总额/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00% 盈亏比是指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项评价特定标准下若干分析对象整体的宏观税源质量指标。

盈利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亏损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而盈利企业的比例越高,所分析对象企业所得税的潜在产出就越多。

同时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与前期增减变化动态分析,反映总体税源的变化情况。

(二)税源质量分析指标1、盈利能力指标:(1)、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获利能力。

税收分析员培训练习题及答案

税收分析员培训练习题及答案

wzrh wzrh***税收分析员培训练习题***微观经济税收部分一、填空题:1、微观税收分析的内容由(总量分析)、(计征核算关系分析)和(因素分析)三个层面组成。

2、总量指标包括(税收总量)、(税源总量)以及由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计算的(总量比例关系)。

3、计征核算关系分析的相关指标主要取自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

4、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解析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以(经济总量)为分析起点,以(同业税负理论)为基本技术路线。

5、同业税负理论用于微观税收分析,其基本的理论依据就是同业税负的(可比性)。

6、期初存货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7、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8、销售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率。

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一般表明企业处于成长期。

1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低于(5%),一般表明企业进入衰退期。

11、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12、资产收益率是(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

13、销售毛利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减去(销售成本)后的余额。

14、期末未缴消费税可用于测算企业应交税负和(已交税负)的差额,说明税收的(征管力度)和(可收税源)等方面内容。

15、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负担率是指(销项税额)与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的比值。

16、企业所得税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其征收管理办法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

17、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指标体系主要通过判断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能力,从而判断其行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8、微观经济研究内容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微观税收分析常用分析指标及功能

微观税收分析常用分析指标及功能

对产生本疑点的纳税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指标,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企业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营业收入表》,了解企业收入的构成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率对年度申报表及附表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
对产生疑点的纳税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结合主营业务成本,通过年度申报表及附表分析企业成本的结转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改变成本结转方法、少计存货(含产成品、在产品和材料)等问题;结合"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进行分析,与同行业的水平比较;通过《损益表》对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若干年度数据分析三项费用中增长较多的费用项目,对财务费用增长较多的,结合《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以判断财务费用增长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基建贷款利息列入当期财务费用等问题。
如果申报扣除(摊销)额超过允许扣除(摊销)标准,可能存在未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擅自扩大扣除(摊销)基数等问题。

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高于行业平均值30%以上
期间费用变动率过高,关注是否存在虚增费用的情况
损益表: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期间费用收入变动比
虚增期间费用或少计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A);(本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收入)/基期期间费用(B)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应收账款周转率
分析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100%
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未应收账款)
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少,表明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越强
损益表: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的收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期间费用率
检查是否存在多计费用的情况
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高于行业平均值30%以上
期间费用率大幅上升,关注是否存在虚增费用的情况
损益表: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损益表: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成本)
自动加工
财务报表
成本费用利润率
分析是否多计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利润率=本期利润总额/本期成本费用总额
低于行业平均值30%以上
关注是否存在虚增成本费用的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微观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微观分析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和说明的分析。

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是科学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

掌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计统人员和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加强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培训,积极推广微观税收分析工作,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为了指导和促进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总局总结了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技术方法和分析思路,现将《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印发各地,供工作参考。

附件: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和说明的分析。

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加强税源管理、完善税收征管、指导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段,因此掌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基层税收管理员必备的素质要求。

为了方便于基层税收管理员开展微观税收分析,现将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简要介绍如下:一、微观税收分析基本内容由于微观税收分析的目标要求在于客观说明和评价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而说明这两项内容,首先要分别掌握纳税人的税源情况、税收缴纳情况,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纳税人税源特征分析、纳税人税收特征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一)纳税人的税源特征分析税源,追根溯源是指产生税收的源泉。

参考税法的相关规定,是指一切涉税经济活动及行为。

在税收分析中,税源则是指可具体量化的各种税源数据指标,如纳税人的经营收入、产品产销量、价格等。

税源特征分析就是针对这些表示税源的数据指标而开展的系列量化特征分析,包括规模、结构、价量关系、变化趋势及税基换算关系等。

微观经济学税收分担微观经济学之市场结构理论

微观经济学税收分担微观经济学之市场结构理论

微观经济学税收分担微观经济学之市场结构理论在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中,税收的分担问题直接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

比如,在商品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需要承担税收,那么这种税收的分担是如何影响市场价格、消费量以及生产量等经济变量的呢?以下是有关微观经济学税收分担的内容分享,一起来看下吧。

1 个税概述1.1 我国个税税负的宏观指标个人所得税的宏观税收负担,通常以一定时期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表示。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宏观税负问题,主要是我国的整体税负与其他国家整体税负之间的比较。

宏观税负根据现实的国情不同又可区分为大(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中(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小(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三个统计口径。

在与财政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比较时,这些国家的收入比较规范,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是税收收入,以“小口径”来反映这些国家的宏观税负较为合理。

在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时,用“小口径”不能真正的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真实经济负担水平,因此,与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比较采用以“大”比“小”,与发展中国家比较采用以“中”比“中”。

根据相关数据,采取估算的方式可得到我国宏观税负约在10%左右。

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宏观税负正处于上升期,其宏观税负水平已出现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趋势,并且明显高于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

由此可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较高。

1.2 我国个税税负的微观指标2 个税税负的合理性分析2.1 个税宏观税负的合理性分析税收效率原则就是指税制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并且在税收征收环节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

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更加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逐渐趋向于成熟,而且,对消费者课税更有助于扩大内需,促进实际资本的形成。

间接税会减少个人可利用的收入,并且它所减少的主要是用于消费的收入,具有促进储蓄的效能。

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实际资本的形成,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

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

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的通知国税办函[2006]26号发文日期:2006-01-2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打算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址税务局,扬州税务深造学院: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把握具体纳税人一辈子产经营情形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判和说明的分析。

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增强税源治理、完善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是科学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需要。

把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大体方式,是基层税收计统人员和税收治理员必备的素养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增强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的培训,踊跃推行微观税收分析工作,实现税收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为了指导和增进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总局总结了微观税收分析的大体技术方式和分析思路,现将《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印发各地,供工作参考。

附件:微观税收分析大体方式微观税收分析是指在了解和把握具体纳税人一辈子产经营情形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对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进行客观评判和说明的分析。

开展微观税收分析是增强税源治理、完善税收征管、指导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和必要手腕,因此把握微观税收分析的大体方式,是基层税收治理员必备的素养要求。

为了方便于基层税收治理员开展微观税收分析,现将微观税收分析的大体内容、方式和技术要求简要介绍如下:一、微观税收分析大体内容由于微观税收分析的目标要求在于客观说明和评判具体纳税人的税收经济关系和税收缴纳状况,而说明这两项内容,第一要别离把握纳税人的税源情形、税收缴纳情形,并成立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大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纳税人税源特点分析、纳税人税收特点分析和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一)纳税人的税源特点分析。

税收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税收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

工(商)业增加值-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物价指数:CPI-PPI-PMI-■进出口贸易额劳动者报酬-居民消费品总额等-·外贸依存度
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 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 。
3.微观税源分析指标体系
■分类-增值税-所得税-种-消费税-税收征管数据分析-分析对象-财务数据分析-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税收征管数据分析-低税负可能有问题-高税负未必无问题-数据源-分析方法及指柄,-ctais-税负分析-金税 发票流向-修正税负-出口退税-申报状况-四小票-■■■■■■-避免唯税负论
税收分析指标与分析-方法-2013.09
税收分析指标的设立-一设立的总体原则-“宏观分析定方向、行业分析(管理风险)找-规律、微观分析(遵从风险) 问题”的递进-式分析思路-二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包括:-1.宏观指标-2.中观指标-3.微观指标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根据预先设定指标进行。-采集途径分为三种:(信息系统、-实地调查、-第三方信息-·计算指 -选择口不-国有-集体-口股份-■外资-口个私-▣其他-税收收入结构-口国有-口联营-0
各行业增长对-本期-去年同-增长量-结构%-增减%-总增长的拉动-率%-合计-86624.16-78241 88-8382.28-100.00-10.71-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25603.56-27718.1 -2114.54-25.23-7.63--2.70-通用设备制造业-15762.40-13264.43-2 97.97-29.80-18.83-3.19-纺织业-8801.34-7207.19-1594.15-19 02-22.12-2.0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244.21-5358.33-885.88-10.57 16.53-1.13-专用设备制造业-6177.78-5132.23-1045.55-12.47-20.3 -批发业-5300.69-4820.65-480.04-5.73-9.96-0.6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业-4014.87-3116.28-898.59-10.72-28.84-1.15-金属制品业-3330. 0-2092.57-1238.03-14.77-59.16-1.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977.42685.57-1291.85-15.41-76.64-1.6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446.14891.33-554.81-6.62-29.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08.56-1809.61--1. 5--0.01--0.0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726.37-1488.31-238.06-2.84 16.00-0.3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79.26-1209.90-69.36.83-0.09-有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1150.96-1447.38--296.42-3.54--2 .48--0.38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doc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1).doc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一)三个层面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

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一)三个层面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

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基本概念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是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组相互联系、用以系统概括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税收缴纳情况和税收征管工作状况的数据指标的集合。

与宏观税收分析的主要区别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税收缴纳情况而开展的系列分析,即分析对象和数据源不同(宏观分析对宏观经济税收指标进行分析,且数据来源侧重于外部统计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相同点都是税收经济内在基本关系的分析。

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不仅可从微观上可以说明纳税人的税收缴纳情况,而且从宏观上可以反映整体税收形势(样本数量大、范围广时),起到考核评价税收征管工作的作用。

微观税收分析工作现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是重点税源监管工作。

二、微观税收分析的两个基本方面由于微观税收分析是针对具体纳税人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而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纳税人税收和税源的比例关系),因此微观税收分析的核心内容是针对具体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分析,由此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方面:静态指标分析:税负分析动态指标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用于描述税源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从税负分子和分母分别展开的分析为:税收特征分析和税源特征分析三、微观税收分析的三个基本层面(一)三个层面微观税收分析按照分析指标的递进关系可以分三个层面:1、总量分析:以纳税人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为内容而开展的税收经济关系分析。

2、计征关系分析:为说明纳税人税收经济关系总量的合理性而进一步开展的以税收计算征收为基础指标的逻辑关系分析。

3、影响因素分析:为说明税源指标合理性而开展的以细化生产要素指标为基础指标的详细纳税评估分析。

三个层面的分析,随着分析深度的递进,要求分析指标越来越细,分析方法逐渐复杂,分析成本也相应较高。

通常预警分析做到第二个层面,对预警对象的详细评估分析才考虑第三个层面。

(二)三个层面的关系:总量分析只反映税收总量和税源总量,是现有税收制度和征管条件下最直接的结果,但这一指标过于简洁,税收经济关系的合理性得不到印证。

因此需要应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进行计征关系分析,详细列出从税源到税收的复杂计征关系,并对税源的真实性予以确认才能得到相对充分的说明。

此外还要用详细的生产经营要素的核算数据验证财务指标和纳税申报指标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即影响因素分析。

因此说三个层面存在环环递进、层层说明的递进关系。

四、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以税收负担指标为核心,开展企业税负分析;为了说明税负的合理性,开展企业税源分析;在掌握企业税源信息和税负信息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

1、企业税源分析:包括税源真伪分析、税源质量分析、税源变化趋势分析。

税源真伪分析是对纳税人申报税源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税源质量分析是查找税源总体中影响税收数量变化的内在因素(促进税收数量增长为税源质量好,反之为税源质量不好,可通过收入增值率、收入利润率等指标衡量);税源变化趋势分析反映纳税人税收数量变化的方向和速度。

2、企业税负分析:包括行业税负水平测算、企业税负差异测算、税负变化趋势分析。

其中行业税负水平测算是税负合理性评估的参考基础和切入点;通过企业税负差异来说明同行业税负的多样性和征管工作复杂性;通过税负趋势变化说明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

3、综合分析(1)税收预警分析:就是总结同一行业纳税人的税源规律、税负规律和税负离散状况的一般规律,据此查找税收异常的纳税人。

(税收预警就是对异常税收事件予以警示报告。

)样本分布规律和离散状况是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重要参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行业税收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税收管理现状。

离散度越大说明情况越复杂,相应设定的预警范围也就越宽。

(2)征收力度分析:反映同样税源条件下税收征收的强度。

通常来讲,同等税源条件下,纳税人税负越高,表明征收力度越强。

(3)征收效能分析:是指征收效果和纳税能力,是通过关联分析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实际征收效果,说明税收征收实际情况与纳税能力之间是否一致。

(欠税、预征和隐形预征)(4)因素分析:是针对企业税源评估和税负评估两者出现的异常事件就其原因而开展的系列分析。

也就是分析企业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环节。

(二)各项分析内容的相互关系:递进关联、交叉印证1、税源与税负的递进关系:税源与税收的依存关系决定了微观税收分析应以企业税源评估分析为前、企业税负评估分析为后的递进关系。

(这与基本内容的概括存在矛盾,以行业税负评估为例)2、因果递进关系:企业纳税评估因素分析是在税源和税负评估分析基础上的递进分析,旨在挖掘企业税收问题原因和症结所在。

3、三个内容分析的交叉印证关系:三方面内容的递进关系使得各自的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交叉关联参考性,提供了相互印证的可能性。

第二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一、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目的完善微观税收分析理论,拓展微观税收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服务。

二、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意义(一)完善税源管理(二)客观评价税收工作三、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一)描述税源及税收缴纳状况的基本形式(二)完善企业纳税评估的理论基础(三)考核税收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四)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的基础第三节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的原则一、现有条件原则(采集可以采集到的指标)二、相关性原则(采集关键的相关性强的指标)三、结构性原则(兼顾几个方面的结构比例关系)四、科学发展观原则(采集的指标可增可减,不断改进,不断变化)第四节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构成一、按采集来源分类(一)财务指标: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资产构成状况和资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核算指标。

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二)税收指标:反映纳税人税金缴纳情况的相关指标。

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三)其他统计指标:在企业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中无法采集到的反映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相关指标,来源于纳税人的生产、销售统计报表。

二、按税收经济关系内容分类(一)税源指标:是描述税收源泉的经济指标,反映涉税经济活动的收入状况和所得状况。

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

(二)税收指标:是描述纳税人税收特征的相关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的税金缴纳状况。

如:期初未缴税金、本期实缴税金等。

(三)税收经济关系指标:是指建立税收与经济联系的关系指标,可反映纳税人申报税收数据与其税源数据相关关系,是对纳税人开展纳税评估的重要参考数据。

如税收变化弹性、名义税负、实际税负等。

三、按分析层面分类(一)总量分析指标:包括税收总量、税源总量以及两种总量的比例关系,可按税种细分。

(二)计征核算关系指标:是指税收计算征收过程中和会计核算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指标,局限于纳税申报的计算指标和企业财务核算的一级科目指标层面。

如本期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等。

(三)因素分析指标:指税收形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细节指标,是检验税收计征核算关系数据合理性的指标,是较底层的指标。

1、综合税源考虑因素:价格、库存等2、增值税考虑因素:增值率、出口比例、出口进项税率等3、消费税考虑因素:税基价量关系、连续生产税金可抵扣率等4、企业所得税考虑因素:生产成本、费用、能耗等。

四、其他分类采集指标和加工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等第五节微观税收分析思路与技术方法一、基本分析思路以解析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以经济总量为分析起点,以同业税负理论为基本技术路线。

(一)以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必须处理好两方面关系:纳税人普遍诚信假设、不排除对税源真实性的分析(二)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也要处理好两方面关系:以纳税人为基本单位,但不排除其具有宏观认识效果(达到一定的样本量),也不排除宏观认识的技术支持(数据不完整,可用宏观指标做参考)。

(三)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步骤:总体税负评估-税负结构检验-单项税负合理性分析-税源、税收评估分析(四)以同业税负理论为技术基础代表税收经济关系最直接的指标是税负,因此进行分析要从税负入手。

而同业税负理论具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持(法律依据:征管法47条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理论依据:同业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相近、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相近、适用的税收政策同一,因此具有较强可比性)和成熟的模型可借鉴,因此具备明显优越性和针对性。

二、基本分析技术方法(一)市场经济指标参比法比较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与市场经济指标,技术简单但数据采集难度大(市场经济指标难以取得,与现有条件原则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指标逻辑关系推断法就是在微观税收分析中利用采集的企业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来推断指标体系中某一特定指标的真伪性和合理性。

这种方法数据采集容易实现,且在技术上有成熟的法则可以参考,因此目前是普遍应用的方法。

1、配比比率分析法2、跨期数据稽核法3、杜邦分析法4、因素分析法(三)数据规律特征引证法就是通过对大样本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得出规律特征,以此鉴定个别样本数据的真伪和合理程度。

需要应用数理统计技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对大样本数据进行技术处理,技术难度很大。

第六节微观税收分析工作分工一、横向分工横向分工即同一层面不同部门的分工。

(一)征收部门:指标采集、评估和约谈(二)管理部门:体系的建立、数据分析、评估标准的测算、预警机制的建立(三)稽查部门:对评估、预警质疑企业进行查处是在征、管、查三个环节之间的分工,代表了一种思路,但是与我们目前的工作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征收环节目前还无法很好做到指标的收集等工作,且目前纳税评估多部门管理,职责交叉,纳税评估工作尚未步入正轨。

二、纵向分工纵向分工即不同层面的分工。

划分为三个层面:总局,省级税务局地市税务局以及区县税务局在微观税收分析体系中各自有不同的工作职责。

(一)总局:侧重于分析方法的研究、设计;软件的开发;行业税负的测算;行业税负预警线的确定;对下级税务机关进行监督考核。

(二)省级、地市税务局:1、研究探索微观税收分析机制与当地税收征管系统相结合,如何开展有效应用的问题。

2、参考全国同业税负水平,测算考核下级单位的行业税负、征收力度和税收问题。

3、参考全国同业税负预警线,测算确定下级单位额预警地区、预警行业和预警企业。

4、建立重点税源监管企业档案,开展同一企业税源、税负相关指标历史数据的研究分析,从历史数据的分析探索本地区税源变化特点和税负形成规律,比较全国水平,寻找差异所在。

5、就预警对象的税源质量、税负偏低问题,进行全面纳税评估,解析成因,分清性质,提出解决对策,完善征管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