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九章提纲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提纲

公共关系学提纲

公共关系学提纲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构造因素、形成原因和条件1、公共关系的组成有四大要素:社会组织、媒介、公众、互动。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公共关系媒介是指使社会组织与公众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

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群体、组织集合而成的整体。

互动是公共关系构成的必备要素。

2、公共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去那种组织程度比较低的初级社会群体已不能适应需要,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公共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所以能建立关系是因为互相之间在利益上能够互补。

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资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客观性、普遍性、公共性、相关性、互动性、互利性、多样性、规范性、稳定性、周期性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共关系的起源1、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与特征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公众受愚弄”时期(巴纳姆时期);“说真话”时期(艾维·李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爱德华·伯内斯时期);“双向对称”时期(斯科特·卡特里普新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特征: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2021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串讲考点九

2021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串讲考点九

2021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串讲考点九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办理本章属于教材的考试重点章节,提醒覆盖广,知识点多,考生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案例分析题的主要章节也是本章和下一章。

第一节组织形象概论此章节大部分内容考生了解即可,不必死记硬背,主要为后面知识点打下基础。

CIS的基本构成要深刻的理解,在实操中是很核心的内容。

一、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是组织表里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

“组织形象”一词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示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二、组织形象的分类(一)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二)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三)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四)组织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五)组织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六)组织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三、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一)主客不雅二重性(二)系统性(三)动态性(四)相对不变性四、CI战略——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在“信息爆炸”、媒介渠道过分拥挤的情况下,如何使组织的信息有效的传递出去,并准确的到达本身的公众对象那里,就是实施组织形象办理所面对的一个难题。

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一致性、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实施CI战略,导入“组织识别系统”以加强组织整体形象的统一性和个性。

五、CIS的基本构成★CIS的基本构成包罗下列三个子系统:(1)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S(2)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S(3)视觉识别系统,简称:VIS第二节组织形象调查此章节可能会出选择题、简答题或论述题一、组织自我形象分析(一)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二)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三)办理阶层的调查分析(四)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二、组织实际形象分析(一)公众辨认与分析(二)组织形象地位测量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由知名度和美誉度构成的,两者彼此依赖、缺一不成。

组织形象地位分析:(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见图象限中的A、B)(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见图象限中的C)(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见图象限中的D)(4)低美誉度/高知名度(见图象限中的E)「例题」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不雅指标是()A美誉度B信誉度C知名度D成熟度答案:C解析:知名度反映的是组织社会影响大小和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的指标。

公共关系学课件(第九章)

公共关系学课件(第九章)
新闻背景材料 是对新闻人物和新 闻事件起衬托补充、 说明等辅助性作用 的材料。
2、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叫做“制造新闻”
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 种技巧。
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 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吸引新闻 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 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 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安排签字及签字仪式,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1.要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 订、盖火漆印等工作;
2.准备好签字用的文具、国旗等物品;
3.与对方商定签字人员,并由双方的助签人员 洽谈有关细节。
另外,为表示重视,可安排较高级别的领导人出席 签字仪式。
展览是指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等来展现成果或问 题的一种宣传形式。
选择的范围,要以最有利于达到预定目的为宗旨; 被资助的某一项活动或某一个团体,要考虑到该
项目和该组织是否纯正,在公众心目中是否有 好感; 开展和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其规模和出资款项要 从本企业、本组织的经济实力和可能达到的目 标为依据来考虑。
公共关系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 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的事 件,如公众的指责批评、恶性事故等。
开幕典礼的准备工作: ①邀请嘉宾; ②拟好开幕词等; ③拟好程序、准备好照明、音响等。
安排仪式程序:
①签到接待; ②确定剪彩人员; ③摄影、录音、录像的安排; ④回答记者或嘉宾提出的各类问题。
不论何种规模的开幕式,完后 做好嘉宾的送别、征求意见、感谢 致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签字仪式
签字,是一种常见的仪式。
社会公众对于事件的本身缺乏详细而全面 的了解,对于事情的本质不会也很难进行科学 的分析;

自考“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9)

自考“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9)

第九章实务(上) 1.公关调查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A.组织所处的环境 B.⾯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动态 C.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盾及成因 D.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

2.公关调查的⽅法有:民意测验、公众代表座谈会、资料分析等 3.民意测验:由专业公关机构,长期应⽤并研究改进后科学化了的公关调查⽅法。

步骤: A. 确定调查⽬标和公众对象 B. 抽样 C. 设计问卷 D. 实施调查 E. 整理资料数据并撰写调查报告 优点: A. ⼴泛获得公众信息,以制订或调整公关政策 B. 科学性强,简便,准确度⾼ C. 便于整理统计 4.抽样的⽅式: 随机抽样:(⽅法) A. 间隔随机抽样 B. 分层随机抽样 C. 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 整群抽样 配额抽样: 5.问卷的设计形式:封闭式(主要的)和开放式 封闭式的主要形式: A. 两项选择 B. 多项选择 C. 对⽐选择 D. 排序选择 E. 意见程度选择 注意的事项: A. 问题不宜过多(不超过30个) B. 问题简洁、准确、易懂,不带引导性和强迫性 C. 顺序按类型、逻辑关系、⼼理等合理安排 6.实施调查的⼏种⽅法: D. ⾯访调查 E. 通讯调查 F. 电话调查 G. 深度调查 7.公众代表座谈会的程序:确定议题、选择与会代表并印发通知、 举⾏、整理分析情况并总结 8.新闻传播的三种⽅式: A. 撰写新闻资料或新闻稿,送交新闻单位发表 B. 策划新闻事件,吸引新闻单位报道 C. 召开新闻发布会 9.写好新闻稿的三个要点: A. 结构:导语和事实两部分 B. 导语的写作:概括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C. 背景材料的运⽤ 10.新闻五要素:when where what why who 11.制造新闻(策划新闻):指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制造热点,以提⾼知名度,扩⼤影响。

12.新闻发布会:组织将消息告知记者,再通过其所属的⼤众媒介告知公众。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九章提纲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九章提纲

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第一节组织形象概论一、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

“组织形象”一词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包括组织员工)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二、组织形象分类(六种划分方法)(一)以组织内外表现来划分——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指组织目标、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

外在形象则是指组织的名称、商标、广告、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

(二)以主客观属性来划分——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实态形象又可以叫做客观形象,指组织实际的观念、行为和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诸如组织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情况、产值和利润等,都属于组织的实态形象。

虚态形象则是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组织关系者对组织整体的主观印象,是实态形象通过传播媒体等渠道产生的印象。

(三)以接受者的范围划分——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外部形象是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对组织的认知,一般所说的组织形象主要就是指这种外部形象。

内部形象则指该组织的全体员工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和认识。

由于员工置身组织之中,他们不但能感受到组织的外在属性,而且能够充分感受到组织的精神、风气等内在属性,有利于形成更丰满深入的组织形象。

内部形象的接受者范围虽小,但作用却很大,与外部形象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决不可忽视。

(四)以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不同来划分——组织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社会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同或肯定的部分就是正面形象,抵触或否定的部分就是负面形象。

任何组织的组织形象都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

公众中任何一个理智的个体都会既看到组织的正面形象、又看到组织的负面形象。

国开(四川)00504《公共关系学》第九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四川)00504《公共关系学》第九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公共关系专题活动自测题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为了某一明确目的,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的公共关系活动。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出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社会大环境。

所以赞助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要目的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特殊作用使组织对它有特殊的需求。

公关人员在举办活动时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原则:既可以成功,也可以失败。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庆典活动,组织一般将其视为一种制度和礼仪。

它可以是一种专题活动,也可以是大型公关活动的一项程序。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
开放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放组织只能使公众了解组织的各项工作,但不能使组织了解公众。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
组织的任何一次对外开放活动都应确定一个主题,即通过这次活动让对象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取得了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的。


错。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九章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九章

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一、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

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包括组织员工)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二、组织形象分类★★★(一)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这是以组织内外在表现来划分的。

内在形象主要指组织目标、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

外在形象则是指组织的名称、商标、广告、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

(二)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这是按照主客观属性来划分的。

实态形象又可以叫做客观形象,指组织实际的观念、行为和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诸如组织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情况、产值和利润等,都属于组织的实态形象。

虚态形象则是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组织关系者对组织整体的主观印象,是实态形象通过传播媒体等渠道产生的印象。

(三)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这是根据接受者的范围划分的。

外部形象是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对组织的认知,一般所说的组织形象主要就是指这种外部形象。

内部形象则指该组织的全体员工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和认识。

(四)组织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这是按照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不同来划分的。

社会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同或肯定的部分就是正面形象,抵触或否定的部分就是负面形象。

任何组织的组织形象都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

(五)组织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这是根据公众获取组织信息的媒介渠道来划分的。

公众通过直接接触某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由亲身体验形成的组织形象是直接形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借助他人的亲身体验得到的组织形象是间接形象。

直接形象比间接形象更能够决定整个组织形象。

(六)组织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这是根据公众对组织形象因素的关注程度来划分的。

公众最关注的组织形象因素构成主导形象,而其他一般因素构成辅助形象。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练习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过去“经久耐用”是构成产品及组织的正面形象,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希望丰富多彩、追求时髦,某些产品的“经久耐用”已经变成保守、陈旧、落后的象征,甚至构成组织的负面形象了,这体现了组织形象的()。

A.主客观二重性B.系统性C.动态性D.相对稳定性2.组织形象从组织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形成,伴随组织的成长而发展变化,甚至组织由于各种原因不存在了(如倒闭、被兼并),组织形象也还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其生命力超越了组织本身,这体现了组织形象的()。

A.主观性B.客观性C.系统性D.动态性3.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A.产品识别系统B.理念识别系统C.行为识别系统D.视觉识别系统4.传播力量最为具体、直接,能将组织识别的基本精神——差异性充分地表达出来的是()A.产品识别系统B.理念识别系统C.行为识别系统D.视觉识别系统5.决定着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定位、总政策是()。

A.基层领导B.员工阶层C.管理阶层6.最佳的组织形象管理状态是()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低知名度/低美誉度C.高美誉度/低知名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7.在VIS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它启动所有视觉设计要素的主导力量,是统合所有视觉设计要素的核心。

A.标志B.标准字C.标准色D.象征图案8.组织的“吉祥物”是指()A.标志B.组织造型C.组织象征图案D.图案设计9.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 ) A.关系B.舆论C.形象D.观念10.各种感觉的再现是( )A.印象B.知觉C.意识D.记忆11.组织形象是()的综合反映。

A.组织状况C.组织外貌D.组织文化12.将组织形象划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依据是( ) A.主客观属性B.接受者的范围C.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D.组织的内外在表现13.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是( )A.外在形象B.正面形象C.内在形象D.主导形象14.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是( )A.CA战略B. CI战略C.CS战略D.CF战略15.CI开发成功的典型范例是( )A.IBM公司B.微软公司C.西门子公司D.诺基亚公司16.欧美Cl运动的全盛时期是( )A.19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90年代B.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17.行为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A.MISB.CISC.BISD.CI18.视觉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 )A.CISB.MISC.BISD.VIS19.一个组织的自我形象是该组织()A. 依照公众的要求建立的社会形象B. 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形象C.公众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20.作为动力和方向,组织自我形象的要求越________,组织自觉作出组织形象管理努力的可能性就越________。

公共关系学_9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公共关系学_9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公共关系学1.1.公共关系状态1.2.公共关系活动1.3.公共关系观念1.4.关系1.5.舆论1.6.形象1.7.人际关系1.8.人群关系2.2.“便士报”运动2.3.“清垃圾运动”3.1.营销推广3.2.公共事务3.3.游说3.4.论题处理3.5.社会互动3.6.广告3.7.交际4.1.公共关系主体4.2.公共关系公司4.3.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4.4.全员PR管理5.1.公众环境5.2.个体公众5.3.组织公众5.4.消极公众5.5.积极公众5.6.内部公众5.7.社区公众5.8.顾客公众5.9.媒介公众5. 10.政府公众5.11.名流公众5.12.国际公众6.1.知觉的选择性6.2.定型作用6.3.晕轮效应6.4.态度6.5.流行6.6.舆论6.7.价值观6.8.从众心理6.9.逆反心理6.10.心理抗拒7.1.公共关系管理7.2.组织实际形象7.3.组织形象差距分析7.4.知名度7.5.美誉度7.6.公共关系活动方式7.7.宣传型公关7.8.交际型公关7.9.服务型公关7.10.社会活动型公关7.11.征询型公关8.1.把关人8.2.两级传播8.3.预存立场8.4.议题设置8.5.文字传播媒介8.6.电子媒介8.7.图特网8.8.非语文传播符号9.1.新闻发布会9.2.策划新闻9.3.展览9.4.赞助9.5.公共关系危机10.1.礼仪10.2.公关礼仪10.3.会见10.4.会谈10.5.商品广告10.6.公关广告10.7.形象广告10.8.公益广告10.9.观念广告10.10.响应广告10.11.言语10.12.会议10.13.谈判11.1.企业内刊11.2.非正式沟通11.3.企业文化11.4.合理化建议制度11.5.CI11.6.CI战略11.7.理念识别系统MIS11.8.行为识别系统BIS11.9.视觉识别系统(VIS)11.10.标准色11.11.产品定位11.12.整合营销传播12.1.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12.2.政府公共关系12.3.政府形象12.4.协调沟通12.5.政府公共关系原则12.6.政府公共关系实务12.7.社会协商对话12.8.政府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12.9.政府服务文化名词解释题答案1.1.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大纲

00182公共关系学复习笔记II、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一、考核知识点(一)什么是公共关系(二)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与现状(三)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二、考核要求(一)什么是公共关系1、识记:(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我们将这种关系和为建立这种关系而展开的活动,统称为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具有管理功能。

它通过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在公众中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以取得公众的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一定义的要点有:1、社会组织;2、公众;3、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赖关系,这是公共关系的本质。

(2)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实务指的是,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

也就是说,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展开的活动,或某一组织公共关系的具体实施和进行过程,就是公共关系实务。

通常说的搞公共关系,实际上是指通过公共关系实务以获得良好的公共关系。

(3)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管理机制的,是关于传播、建立、维持良好组织形象的一门科学。

因此,公共关系学也可以称之为组织形象学。

“公共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工作(即公关实务)、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思想。

(4)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见2-2,P39)首要公众是指与组织的关系密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

次要公众是指虽然和组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公众。

边缘公众是指和组织不发生直接的联系,但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力的公众。

(5)显公众与潜在公众(见第二章/P37)显公众:本书没有相应的解释。

潜在公众:也称为隐蔽公众、未来公众。

是指在组织活动中,可能在未来发生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未来组织公共关系活动要加以考虑的对象。

自考科目-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各章重点)

自考科目-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各章重点)

您的位置:复习指导 >〉笔记串讲〉〉管理类《公共关系学》各章节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美:蔡尔兹)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

(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组织传播沟通公众(主体)(客体)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

•举办展览会是公共关系综合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方式,它对宣传和树立产品及组织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展览会的类型1、按展览会规模分(1)、大型展览会(2)、小型展览会(3)、微型展览会2、按展览会内容分(1)、综合性展览会(2)、专题性展览会3、按展览会性质分(1)、贸易性展览会(2)、宣传性展览会4、按展览会时间分(1)、长期展览会(2)、定期更换内容的展览会(3)、一次性展览会5、按展出地点分(1)、室内展览(2)、室外展览(3)、巡回展览二、展览会的特点1、是多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2、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活动3、是给组织提供与公共直接双向沟通的机会4、展览会是一种高效率的沟通方式5、展览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二步传播的作用三、展览会的组织原则和方法展览会的规模、性质、形式各有不同,其组织原则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1、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会务工作(1)、明确展览会的主题和目的(2)、确定参展单位和参展项目(3)、指定展览主编,构思整个展览结构(4)、选择展览场地(5)、明确参观者的类型和数量(6)、搜集展品、完成设计制作(7)、培训工作人员(8)、成立专门的新闻发布机构,扩大展览会影响(9)、准备辅助设备和相关的服务项目(10)、准备各种辅助宣传资料3、展览效果的评估展览会结束后应做好评估,以总结经验、吸收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

四、展览会的经费举办展览会,经费的计划、预算和使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开支:1、场地使用费,包括各种设备使用、能源等费用;2、设计建造费,包括材料费;3、工作人员酬金,主要是工资、津贴、差旅费等;4、传播媒介租用费,包括电视、录像带、幻灯片、新闻广告费用等;四、展览会的经费5、纪念品、宣传品制作费;6、联络与交际费,如:招待会、水果、茶水等;7、运输费,即展品运送的费用;8、保险费,贵重物品保险所花的费用。

除以上费用外,还应有一定的预备金或机动资金以备补充之用,一般占总费用的5%—10%为宜。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练习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练习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单选题】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B)A.产品质量B.产品形象C.服务态度D.组织信誉文字解析:p1992.【单选题】CI最早源于(C)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字解析:p1933.【单选题】MIS的全称是(A)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听觉识别系统文字解析:p1944.【单选题】组织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是(C)A.MISB.BISC.VISD.CI文字解析:P1945.【单选题】公共关系调查的第一个环节是(A)A.自我形象分析B.实际形象分析C.形象差距分析D.期望形象分析文字解析:P1956.【单选题】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是(A)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文字解析:p1967.【单选题】能够较为直观地显示组织的自我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现实差距的是(A)A.组织形象要素差距图B.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C.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D.组织形象知名度调查表文字解析;p1988.【单选题】组织形象的物质载体是(B)A.媒介B.产品C.管理D.环境文字解析:P1999.【单选题】质量和性能是(A)A.产品形象的内涵B.产品形象的外显C.标识形象的内涵D.标识形象的外显文字解析:P19910.【单选题】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B)A.标准字B.标志C.组织象征图案D.组织造型文字解析:P20411.【单选题】组织标志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功能是(C)A.延伸性B.领导性C.识别性D.同一性文字解析:P20412.【多选题】视觉识别系统(VIS)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A.组织名称B.组织标志C.组织标准字体D.组织标准色E.组织象征图案文字解析:P19413.【多选题】组织自我形象分析包括(BCDE)A.组织形象地位测量B.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C.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D.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E.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文字解析:p19514.【多选题】围绕组织形象主题进行策划的思维原则是(ABC)A.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B.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C.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D.统一性和变通性的统一E.恒定性与差异性的结合文字解析:P201-P20215.【多选题】一个组织形象构思与策划的成功,取决于(ABD)A.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B.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C.实际形象与期望形象的协调与平衡D.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E.组织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文字解析:P20216.【多选题】CI计划开发的作业程序包括(BDE)A.组织面临的市场调查阶段B.组织实态调查阶段C.组织产品形象设计阶段D.设计开发阶段E.实施管理阶段文字解析;P20317.【多选题】构成组织外在形象的要素有(ABDE)A.组织的名称B.商标C.组织目标D.产品的外观E.典礼仪式文字解析:p19118.【多选题】以接受者的范围为标准,组织形象可分为(AB)A.内部形象B.外部形象C.实态形象D.虚态形象E.内在形象文字解析:P19119.【单选题】组织的“吉样物”是指组织的(B)A.标志B.组织造型C.组织象征图案D.标准字文字解析:9-P20620.【单选题】最佳的组织形象管理状态是(A)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文字解析:9-P19621.【单选题】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A)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听觉识别系统文字解析:9-P19422.【多选题】构成组织实态形象的要素有(ABCDE)A.组织生产经营规模B.利润C.服务质量D.市场占有情况E.产值文字解析:9-P19123.【主观题】试述组织形象调查的过程。

精编【公共关系】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纲整理

精编【公共关系】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纲整理

【公共关系】自考公共关系学考纲整理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中文表述可称为“公众关系”,也可称为“公共关系”。

2.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代表人是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他们认为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3.传播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代表人是英国著名公关学者佛兰克?杰夫金斯,他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和它的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向内和向外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4.传播管理说: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当代美国术权威,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和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5.咨询说:侧重于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最具代表是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它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系列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于本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利益。

6.关系说:强调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代表人物是蔡尔兹。

7.协调说:认为公共关系主要是协调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代表人是王乐夫。

8.形象说: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揭示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强调公共关系的宗旨是为组织塑造良好形象,代表人是熊源伟。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一)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1.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三个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

2.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

“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2020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2020第九章 公关危机管理

2020年10月自考《公共关系学》2020第九章 公关危机管理

4、公关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危机公关
一、概念
• ——危机公关:指在组织发生形象受损或 预测到即将发生危机时,组织所采取的一 系列与社会公众积极沟通、把损失降低到 最低限度的公共关系。
• ——危机管理:指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 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 制定出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 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 市场的一整套机制。
可变性
指危机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也能为组织带来机遇。 有些组织越是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综合 实力和整体素质,他们沉着应对,从危机中找出自 身弊端,不断改进业务能力;借机扩大组织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使危机成转机。
案例:美国强生公司泰诺药片中毒事件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 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始死亡人数只有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 亡人数高达250人。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调查显示有94%的消 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
督。(明确传递对象)
总共四句话,分别代表了四层意思:
界定问题--表明态度--改善行动--明确传递对象。
{让我们逐一分析下这四句话的公关辞令以及背后的策略意图,便知为何经典了。
第一:界定问题。
尽管央视想说的是麦当劳全国都是这个问题,想对麦当劳品牌发出整体的曝光和谴责,但可惜央 视这次只是在三里屯店派出卧底偷拍录音,而不是 兵分多路。这就给了麦当劳一个非常好的界定 问题的机会。所以麦当劳开篇就把三里屯店推上前台,将问题的范围,界定到单店,后面的个别 事件也说明了这个关 联,这样可以把问题由严重轻松化解;其次,用了“违规操作”这个词,把 问题的属性进行了界定,这证明并非麦当劳模式没问题,是操作层的问题,将问题的层级 又进行

公共关系学(09第9章)

公共关系学(09第9章)

②组织所面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 动 态; ③组织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 的矛盾症结及成因; ④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 公关调查的对象是公众。 公众永远处在变化之中。这就决 定公关调查的复杂性和永恒性。
公共关系学( 章):公关实务 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学(第9章):公关实务(上)
3.公关调查的常用方法 公关调查的常用方法有: ①民意测验; ②公众代表座谈会; ③资料分析。
公共关系学( 章):公关实务 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学(第9章):公关实务(上)
24.开幕典礼的准备工作 开幕典礼的准备工作包括: ①邀请嘉宾; ②为领导人拟好开幕词、致答词 的提纲,确定致贺词的嘉宾名单并提 出相应的要求; ③拟订好开幕典礼的程序,对开 幕式环境、会场、照明、音响等应作 过细的准备。
③举行公众代表座谈会。公众代 表座谈会开始后,会议主持人的素质 就决定着会议的进展。 ④整理分析座谈会情况并撰写情 况汇报。
公共关系学( 章):公关实务 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学(第9章):公关实务(上)
7.资料分析的作用 公关调查中常用的方法是资料分 析。 资料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料分 析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的问题是行之有效 的。 公关调查是公关活动的基础,任何一 个社会组织,在它进行公关行动时,只有 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公共关系学( 章):公关实务 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学(第9章):公关实务(上)
④编印介绍展览会的宣传小册子; ⑤培养讲解、示范操作人员; ⑥做好环境布置以及照明、音响、 影像等设置; ⑦做好观众的组织、接待和信息 反馈工作。
公共关系学( 章):公关实务 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学(第9章):公关实务(上)
27. 展览 展览是指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 等来展览成果或问题的一种宣传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第一节组织形象概论一、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

“组织形象”一词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包括组织员工)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二、组织形象分类(六种划分方法)(一)以组织内外表现来划分——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内在形象主要指组织目标、组织哲学、组织精神、组织风气等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是组织形象的核心部分。

外在形象则是指组织的名称、商标、广告、厂房、厂歌、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典礼仪式、公开活动等看得见、听得到的部分,是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

(二)以主客观属性来划分——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实态形象又可以叫做客观形象,指组织实际的观念、行为和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诸如组织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情况、产值和利润等,都属于组织的实态形象。

虚态形象则是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组织关系者对组织整体的主观印象,是实态形象通过传播媒体等渠道产生的印象。

(三)以接受者的范围划分——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外部形象是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对组织的认知,一般所说的组织形象主要就是指这种外部形象。

内部形象则指该组织的全体员工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和认识。

由于员工置身组织之中,他们不但能感受到组织的外在属性,而且能够充分感受到组织的精神、风气等内在属性,有利于形成更丰满深入的组织形象。

内部形象的接受者范围虽小,但作用却很大,与外部形象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决不可忽视。

社会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同或肯定的部分就是正面形象,抵触或否定的部分就是负面形象。

任何组织的组织形象都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

公众中任何一个理智的个体都会既看到组织的正面形象、又看到组织的负面形象。

对于组织来说,一方面要努力扩大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努力避免或消除负面形象,两方面同等重要。

(五)以公众获取组织信息的媒介渠道来划分——组织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公众通过直接接触某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由亲身体验形成的组织形象是直接形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借助他人的亲身体验得到的组织形象是间接形象。

直接形象比间接形象更能够决定整个组织形象。

(六)以公众对组织形象因素的关注程度来划分——组织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公众最关注的组织形象因素构成主导形象,而其他一般因素构成辅助形象。

例如,公众最关心电视机的质量(图像、色彩、音质等)、价格(是否公道合理),因而电视机的质量和价格等构成电视机厂的主导形象,而电视机厂的组织理念、员工素质、组织规模、厂区环境、是否赞助公益事业等则构成组织的辅助形象。

组织形象由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共同组成,决定组织形象性质的是主导形象;辅助形象对主导形象有影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主导形象实现相互转化。

三、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一)主客观二重性主观性是指组织形象作为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必然受到公众自身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取向、性格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同一个组织在不同公众心目中会产生有差别的形象。

客观性则是指,组织形象的存在这一事实,不受组织规模大小、经营业绩好坏的影响,也不受包括组织领导人在内的任何人承认与否、喜欢与否的左右,也不管组织是否主动去塑造,它与组织本身如影随形。

组织形象从组织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形成,伴随组织的成长而发展变化,甚至组织由于各种原因不存在了(如倒闭、被兼并),组织形象也还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其生命力超越了组织本身。

(二)系统性组织实态形象本身是由复杂因素组成的,有公众容易感知的产品质量、功能、形状、色彩、包装;有公众不太容易感受到的组织员工素质、行为规范、风俗习惯,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公众最不容易感受到的组织目标、宗旨、精神、风气等。

这些看似复杂的组成因素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因此决定了组织实态形象是一个具有很强系统性的整体。

塑造组织形象要从整体下手。

(三)动态性1.由于决定组织形象的因素总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组织形象也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2.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以及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互间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之间还能相互转化。

(四)相对稳定性组织形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其产生、更新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它又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

组织的发展变化离不开过去的基础。

四、CI战略——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C1最早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当时德国AEG电器公司率先采用设计师被德·贝汉斯所设计的商标,并将其应用在该公司的系列电器产品上,遂成为组织统一视觉形象设计的早期代表。

1956年,IBM公司在其总经理的全力支持下导入CI计划,建立了一套完整的CI识别系统。

树立了“公司制度健全、充满自信永远走在电脑科技尖端的国际性企业”的良好形象,成为CI开发成功的典型范例。

l970年,可口可乐公司以崭新的公司标志为核心,更新企业的CI计划。

l975年,日本东洋物产株式会社马自达(MAZDA)汽车的开发设计CI,树立了日本第一个开发组织识别系统的典范。

台湾最早引入CI计划的是大企业家王永庆的台塑关系企业。

20世纪80年代后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的广东,以太阳神集团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开始导入CI计划五、CIS的基本构成组织识别系统(CIS)包括组织经营理念、行为活动、视觉传达等实体性与非实体性的整体传播系统,其中又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组织精神口号等基本要素为主要的识别要素。

CIS的基本构成包含下列三个子系统:(1)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S;(2)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S;(3)视觉识别系统,简称VIS。

理念识别系统(MIS)是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属于思想文化的意识层面。

MIS是组织经营战略、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法规的统一规范。

在设计层面上,MIS具体表现为组织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座右铭、经营策略等形式。

行为识别系统(BIS)是以明确而完善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组织内部的制度、管理、教育等行为,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

BIS具体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

对内包括干部教育、员工教育(服务态度、电话礼貌、应接技巧、服务水准、作业精神)、生产福利、工作环境、内部修缮、生产设备、废弃物处理、公害对策、研究开发等,对外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公共关系、促销活动、流通政策、代理商、金融业、股市对策、公益性和文化性活动等。

视觉识别系统(VIS)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组织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是组织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最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VIS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名称、组织标志、组织标准字体、组织标准色、组织象征图案等,应用要素包括事物用品、办公用具、设备、招牌、旗帜、标识牌、建筑外观、橱窗、服装饰品、交通工具、产品、包装用品、广告传播、展示陈列等。

视觉识别是静态的识别符号、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其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更直接。

组织的理念识别系统(MIS)是实施CI的重心。

视觉识别系统(VIS)的传播力量最为具体而直接。

第二节组织形象调查一、组织自我形象分析组织自我形象即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

组织形象管理工作首先需要通过组织内部的调查分析,了解组织的自我评价,揭示组织对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期望值,这是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一个环节。

自我形象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组织实态即组织客观的实际状态和基本条件。

(二)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即了解本组织广大基层和一线人员对自己组织的看法和评价。

(三)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重点了解和分析管理阶层的观点、意见和态度,从中分析本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四)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必须尽可能领会和熟悉决策阶层的观点、意见、态度,以此作为组织自我形象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组织实际形象分析组织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一)公众辨认与分析需要找到谁是本组织的公众对象,他们在哪里?通过辨认、甄别公众对象,确定组织形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二)组织形象地位测量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属于最佳的组织形象管理状态。

但同时要注意,知名度越高,美誉度的压力就越大。

如果知名度超过了美誉度,就更应该警觉,以防美誉度跟不上而造成知名度方面的负面压力。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组织处于这种形象地位,属于较为稳定、安全的一种组织形象管理状态。

由于美誉度是形象的客观基础,因此这种状态具有良好的形象推广基础。

其缺陷是知名度偏低,美誉度的社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维持美誉度的基础上提高知名度,扩大其美誉度的社会影响面。

(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表明组织形象管理处于不良状态,既没有名气,公众评价也不好。

首先改善美誉度的问题,即提高业务质量、改善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等。

(4)低美誉度,高知名度(臭名远扬),从提高美誉度方面下手,然后再提高知名度。

找出差距、发现问题,是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程序中的重要步骤。

(三)组织形象要素分析三、组织形象差距分析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是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三个环节。

“形象要素差距图”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组织的自我形象和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差距。

方法是把“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上表示不同程度评价的7个档次相应数字化,转化成为数值标尺,如:l表示“非常差”,2表示“相当差”……4表示“中间状态”……7表示“非常好”。

然后根据上表的调查统计结果,计算公众对每一个调查项目评价的平均值。

公众评价平均值计算方法:(1)计算各档次评价总分:该档次分值×评价人数;如“经营方针”;65×6=390;25×5=125;10×4=40(2)计算每一调查项目获得的评价总分:将该项目各档次评价总分相加:390+125+40=555(3)计算该项目评价的平均值:该项目评价的平均值=该项目评价总分除以调查总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