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教案:《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中和滴定》教学设计【考试说明要求】1. 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步骤。

2. 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

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知识梳理】一、中和滴定的概念1. 定义: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用A 代表酸,B 代表碱,反应的酸碱的物质的量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酸和碱都为一元时,前面的关系式可简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3. 关键:① 准确② 准确二、中和滴定的仪器及指示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2. 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液、指示剂三、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1. 准备① 滴定管:a. 检验滴定管是否漏水;b. 滴定管洗涤:。

c. 向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d. 赶气泡后,将液面调节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录;② 锥形瓶:洗涤方式。

2. 滴定:a. 锥形瓶注入_________________ ,加入_________________ 。

b. 滴定时左手_____________ 右手__________________ 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加入最后一滴时,指示剂 ____________ ,且30S内不褪色,反应即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最新考纲:1.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水的电离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水的电离,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酸碱中和滴定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误差分析。

知识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简写为H2O H++OH-。

25 ℃时,纯水中c(H+)=c(OH-)=1×10-7_mol·L-1。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c(OH-)都相等。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水的离子积常数:K w=c(H+)·c(OH-)。

25 ℃时,K w=1×10-14,100 ℃时,K w=1×10-12。

(2)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

(3)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4)K 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续表)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蒸馏水中滴加稀硫酸和浓H2SO4,K w不变( ×)提示:滴浓硫酸时温度升高,K w增大。

2.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提示:醋酸铵促进水的电离。

3.K w=1×10-14( ×)提示:常温时才有K w=1×10-14。

4.25 ℃时NH4Cl溶液的K w大于1×10-14( ×)提示:常温时纯水或稀溶液的K w均为1×10-1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8章第1节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教学案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8章第1节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教学案鲁科版

第1节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1.水的电离2.水的离子积提醒:在不同溶液中,[H +]、[OH -]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OH -]总是相等的。

在K w 的表达式中,[H +]、[OH -]均表示整个溶液中H +、OH -总的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单指由水电离出的[H +]、[OH -]。

3.[H +]与[OH -]的反比关系图像(1)A 、B 线表示的温度A<B(填“>”“<”或“=”)。

(2)a 、b 、c 三点表示溶液的性质分别为中性、酸性、碱性。

提醒:(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 w 都相同,即[H +][OH -]相同,温度相同;(2)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改变温度。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纯水中[H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酸性增强。

( )(2)水溶液中存在K w =[H +][OH -],该式中[H +]、[OH -]一定是水电离出的。

( ) (3)25 ℃,pH =3的盐酸、NH 4Cl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H 2O 前者小。

( ) (4)向水中加入酸式盐,溶液呈酸性,是因为促进了水的电离。

( )(5)25 ℃时,0.10 mol·L -1NaH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H +]与[OH -]的乘积变大。

( ) (6)Na 2CO 3溶液稀释,所有离子浓度减小。

( ) 答案:(1)× (2)× (3)√ (4)× (5)× (6)×考法1 水的电离和K w 的应用1.(2015·广东高考)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 +和OH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向b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C [A.由图可知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a、b、c为等温线,升温,不能由c向b变化;B.由b点对应[H+]与[OH-]可知,K w=[H+][OH-]=1.0×10-7×1.0×10-7=1.0×10-14;C.FeCl3溶液水解显酸性,溶液中[H+]增大,因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故溶液中[OH-]减小,因此加入FeCl3溶液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c点溶液呈碱性,稀释时[OH-]减小,同时[H+]应增大,故稀释溶液时不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高中化学_高三一轮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高三一轮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三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掌握中和滴定实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和反应实质、中和滴定原理的分析、实验操作,体会化学家是怎样利用中和反应来设计化学定量测定方法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到中和滴定方法等相互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在工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培养逐步从定性角度转向定量角度的认知态度,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计算【教学难点】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和计算公式,以及对pH突变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情景激学、实验促学、构建导学、迁移博学。

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探究一】酸碱中和滴定(一)问题探究(正误判断)1.[2014.全国卷Ⅰ12(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2.[2014.全国卷Ⅰ12(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3.[ 2017.全国卷Ⅲ9(A)]为取20.00 mL盐酸,可以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小结】(二)实验探究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每组取20.00 mL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1 0.10 20.002 0.10 20.003 0.10 20.00(1)(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________,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2-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2-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二》学习目标: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的判断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重点、难点: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的判断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任务一:讨论与交流】讨论1: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如何选择?讨论2:指示剂的选择应根据酸碱反应时终点附近的pH 变化来定,如某学生用0.1 mol·L -1H 2SO 4溶液滴定0.1 mol·L -1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 mL 。

若滴定终点的判定有误差:①少滴了一滴H 2SO 4溶液;②多滴了一滴H 2SO 4溶液(1滴为0.05 mL ),则①和②两种情况下所得溶液的pH 之差是 ;而这种在终点附近可以在酸碱反应的曲线图上清晰的反映出来,右图是该学生通过pH 计测定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绘制的滴定曲线a 和b ,试认真分析后填空:(1) 曲线a 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曲线b 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2) P 点的坐标为( );讨论V(mL)15【任务二:应用与拓展】1.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的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 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2.某学生用0.1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1~2 cm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2)(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2)(含解析)

酸碱中和滴定李仕才考点二、中和滴定原理在定量实验中的拓展应用[核心知识大通关]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氧化还原滴定法(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2)实例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原理:2MnO-4+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沉淀滴定法(1)概念: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浓度。

(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

如用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Cl-的含量时常以CrO2-4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考向精练提考能]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2-3===S4O2-6+2I-。

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做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mL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 +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第二课时.doc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教案第二课时.doc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掌握中和滴定操作及计算和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3.通过中和滴定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通过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激发学习兴趣。

5.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用具: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25mL酸式滴定管,25mL 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白纸。

教学过程:[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和滴定的原理并以一元酸与一元碱反应为例说明其计算依据。

[学生回答]: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酸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和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叙述]:从原理来看,中和滴定很简单,但在实验中,要想尽可能地减小误差,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要清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同时还必须使用精密的实验仪器和遵守严格的实验操作,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及认识一下中和滴定中所用到的仪器和药品。

[总结]:关键环节:a、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b、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仪器:滴定管(酸式、碱式)[展示]:25mL酸式滴定管,25mL碱式滴定管请两位学生上前来观察滴定管的构造。

[学生观察滴定管后回答]:①零刻度在上方;②酸式滴定管的下端为玻璃活塞;③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一段橡皮管,中间有玻璃珠;④滴定管的读数可以到小数点后两位。

[思考]:为什么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 大家思考后,教师解释正确答案。

[过渡]我们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如何固定?[副板书]:铁架台,滴定管夹[展示铁架台和滴定管夹,并把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提问]:我们要计算待测液的浓度,还必须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液,那么用什么容器盛放待测液呢?[学生回答]:甲:烧杯;乙:锥形瓶[总结]:在滴定过程中,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要不断地摇动盛放待测液的容器,因此,盛放待测液的容器口径要小,以免摇动过程中液体溅出,因此选用锥形瓶。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二节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第二节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将“>”“=”或“<”填在下表空格中)(1)定义式:pH=-_lg_c(H+)。

(2)溶液的酸碱性跟pH的关系:室温下:(3)适用范围:0~14(4)pH试纸的使用:把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二、酸碱中和滴定1.实验原理(1)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2.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B图)、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准备工作:(2)滴定过程:(3)终点判断:①一滴: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锥形瓶内颜色发生突变。

②半分钟:颜色突变后,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c VV 计算。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福建高考)室温下对于0.10 mol/L的氨水,其溶液的pH=13。

( )(2)(2013·福建高考)室温下对于0.10 mol/L的氨水,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 )(3)(2012·福建高考)25℃与60℃时,水的pH相等。

( )(4)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5)25℃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

( )(6)(2012·重庆高考)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NH4Cl。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第53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复习目标]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

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1.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HCl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c(HCl)·V(HCl)。

V(NaOH)2.实验操作与仪器的选择(1)主要仪器(2)滴定前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锥形瓶:洗涤→装待测液→加指示剂。

(3)滴定操作(4)滴定终点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停止滴定,并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根据每次所用标准液的体积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求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平均值。

3.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2)选取适当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熟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和pH石蕊甲基橙酚酞4.滴定曲线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5.误差分析分析依据:c B=c A·V AV B(V B表示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 A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若V A偏大⇒c B偏大;若V A偏小⇒c B偏小。

1.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 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3.滴定管和锥形瓶在滴定前都应该用待装溶液润洗()4.酸碱指示剂越多变色越明显,指示剂至少加入2~3 mL()答案 1.× 2.× 3.× 4.×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与指示剂的选择 1. 现用中和滴定来测定某NaOH 溶液的浓度。

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教案鲁科版

化学一轮复习第八章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教案鲁科版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课型标签:题型课 提能课]考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1。

实验原理(1)原理:c 待=c V V 标标待(以一元酸与一元碱的滴定为例).(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 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 (NaOH)=(HCl)(HCl)(NaOH)c V V 计算。

[名师点拨] 中和滴定曲线示例图及解题方法 (1)示例图像(以0.100 0 mol/L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

100 0 mol/L 盐酸为例)(2)巧抓“四个点”突破滴定曲线问题①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②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③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④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

考法一 滴定操作及误差分析[典例1]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上学期开学考)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 mL 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

7 mLB.用标准的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 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低C 。

用标准的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 中含有NaOH 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D 。

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KOH 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解析:滴定管精确值为0。

01 mL,读数应保留小数点后 2位,A 项错误;用标准K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标准KOH 溶液进行滴定,由于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大,则测定结果偏高,B 项错误;所用的固体KOH 中混有NaOH,由于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故所配的溶液的OH —浓度偏大,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则测定结果偏低,C 项错误;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标准的KOH 溶液时,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至终点后俯视读数,导致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依据c(酸)=()()()c V V 碱碱酸可知测定结果偏高,D 项正确.答案:D[对点精练1]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D ) A 。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酸碱中和滴定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通用版):酸碱中和滴定

第27讲酸碱中和滴定复习目标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法。

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必备知识整理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原理c(待测)3.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

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一般用________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一般用________作指示剂。

4.实验用品(1)仪器(如图)(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5.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3)终点判断(酚酞作指示剂)直到因加入半滴酸,溶液颜色从________色刚好变为________色,且在________内不变色,即到达滴定终点,记录________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________次,先算出每一次待测液的浓度,再求浓度的平均值。

6.误差分析分析依据:c(待测)若V(标准)偏大⇒c(待测)________;若V(标准)偏小⇒c(待测)________。

[正误判断](1)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mL的NaOH溶液()(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3)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mL()(4)滴定管在加入试液之前一定要用待盛装的试液润洗2~3次()(5)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6)滴定管盛装标准液时,液面一定要调到“0”刻度线()对点题组训练题组一中和滴定的操作与指示剂的选择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4.0g NaOH放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1.00mol·L-1NaOH 标准溶液C.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2.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仰视读数④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课 题〗第七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目标〗(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2)能正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教学重点〗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基本方法、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知识精讲】1、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 溶液,待测的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NaOH)=c (HCl)·V (HCl)V (NaOH)。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A 、准确测定标准液的体积。

B 、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①试剂:酸 、碱、指示剂、蒸馏水。

②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③滴定管的使用A 、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B 、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 溶液)①滴定前的准备A、滴定管中:A.查漏,B.洗涤,C.润洗,D.装液,e.排气,f.调液面,g.记录。

B、锥形瓶中:A.注入碱液,B.记读数,C.加指示剂。

②滴定③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④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c HCl×V HClV NaOH计算。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0红色 5.0~8.0紫色>8.0蓝色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0浅红色>10.0红色(5)误差分析①原理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所以c(待测)=c(标准)·V(标准)V(待测),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二)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二)教学设计
+ - +
学生回顾相关内 容,并练习《金 版学案》对应内 C(H )的值

PH
容 - + C(H )·C(OH )
是有条件的,适用温度为常温

注:①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 c(H )与 c(OH ) 总是相等。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 与 OH 总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溶液的酸、碱性主 要在于 c(H )与 c(OH )的相对大小。c(H )与 c(OH )此增彼长,且温度
+ + -
pH Kw
c(OH )
-
3
《水的电离
授 课题目 明确目标
溶液的酸碱性》
拟 3 课时
课题: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第 2 课时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 3、学会计算酸碱的 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 pH 值的互算, 4、掌握 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5、了 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小结】 :有关溶液的 pH 值的几个注意问题: ①pH 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常温下,pH=7 溶液呈中性;pH 值减小,溶液的 酸性增强;pH 值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 ② pH 值 范 围 在 0-14 之 间 。 pH=0 的 溶 液 C(H )=1mol/L ; pH=14 的 溶 液 C(OH )=1mol/L。pH 改 变一个单位,C(H )就改变 10 倍,即 pH 每增大一个单位, C(H )就减小到原来的 1/10;pH 每减小一个单位,C(H )就增大到原来的 10 倍。 ③当 C(H )>1mol/L 时,pH 值为负数,当 C(OH )>1mol/L 时,pH>14。对于 C(H ) 或 C(OH )大于 1mol/L 的溶液,用 pH 值表示反而不方便,所以 pH 值仅适用于 C(H )或 C(OH )小于等于 1mol/L 的稀溶液。

高三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教案: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3. 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方程式;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实验试剂、实验报告本、酸碱指示剂;2. 教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步骤、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1. 展示一瓶盛满醋的容器,一瓶盛有小苏打的容器,并提问学生:-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这两种物质分别是酸和碱吗?为什么?- 如果我们将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并与实际情境相联系。

知识讲解与实验操作3. 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阐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关规律。

4. 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实验1:分别取相同体积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用酸碱指示剂,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盐酸完全中和。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2:重复实验1的操作步骤,但使用酸碱指示剂酚酞。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讨论与问题解答5. 让学生小组间进行实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解答他们对实验现象和中和反应的疑问。

巩固与拓展6.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知识拓展:- 请列举出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它们的颜色变化范围;- 探究一下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进行综合评价;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亦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类型与分析教学设计-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类型与分析教学设计-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类型与分析》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1、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2、了解中和滴定实验中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3、通过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二、主要内容(一)中和滴定实验及滴定曲线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滴定中的常用仪器如图所示。

滴定管中装有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锥形瓶中盛放一定量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溶液,待测液中预先加有几滴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

把滴定管中溶液逐滴加入到锥形瓶中;根据达到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中用去酸或碱的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可以算出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以0.1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mol·L-1盐酸为例。

加入少量的碱对其pH的影响不大;当接近滴定终点(pH=7)时,很少量(0.04mL,约一滴)的碱就会引起溶液pH突变。

此时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即反应到达终点。

3、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4、常见滴定类型中指示剂的选择(二)中和滴定曲线的典型类型1、题型归纳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考查滴定曲线的绘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等。

2、思路归纳(1)根据滴定曲线的起点判断酸溶液(或碱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2)判断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确定pH=7的中性点的位置;(3)分析其他的特殊点(例如中和50%的点,过量50%的点等);(4)在整个滴定过程中有几个定量关系:电荷守恒(任何情况均存在)、物料守恒(根据加入酸和碱的量确定)、质子守恒(根据加入酸和碱的量确定)。

3、知识巩固(1)酸碱中和滴定曲线①滴定终点附近溶液的pH发生突变;②根据滴定曲线的起点判断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判断强酸(碱)溶液的浓度,或判断酸酸(碱)溶液电离出的H+(或OH-)浓度;③判断滴定终点溶液的pH,或pH=7的中性点对应的酸(或碱)溶液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授课题目 课题: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拟3 课时
第 2课时
明确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难点: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师生活动设计 【高考知识点梳理】 四、溶液的pH 值
1.溶液的pH 值(1)定义pH =-lg{c (H +
) (2)pH 适用范围 稀溶液,0~14之间。

室温时 完成下表
注:①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c (H +
)与c (OH
C(H +
)、 C(OH -
)的相对大小关系 C(H +)的值 PH C(H +
)·C 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判据适用条件 无条件的,任何温度、浓度均适用 是有条件的,适用温度为常温
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

—)总是相等。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OH—总是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

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在于c(H+)与c(OH—)的相对大小。

c(H+)与c(OH—)此增彼长,且温度不变K w = c(H+)·c(OH—)不变。

(3)溶液PH的测定方法:
粗略测定:精确测定:
注: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值的方法: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注意不能将pH试纸先用水沾湿或用湿的玻璃棒,因为这样做,实际上已将溶液稀释,导致所测定的pH不准确)待pH试纸变色后立即(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pH值(因为时间长了,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会改变,致使测得的pH不准。


【小结】:有关溶液的pH值的几个注意问题:
①pH值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

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值减小,溶液的酸性增强;pH值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

②pH值范围在0-14之间。

pH=0的溶液C(H+)=1mol/L;pH=14的溶液C(OH-)=1mol/L。

pH改变一个单位,C(H+)就改变10倍,即pH每增大一个单位,C(H+)就减小到原来的1/10;pH每减小一个单位,C(H+)就增大到原来的10倍。

③当C(H+)>1mol/L时,pH值为负数,当C(OH-)>1mol/L时,pH>14。

对于C(H+)或C(OH-)大于1mol/L的溶液,用pH值表示反而不方便,所以pH值仅适用于C(H+)或C(OH-)小于等于1mol/L的稀溶液。

【例题】.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
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
反应的终点。

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
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
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思考〗
1.相同温度下,PH值相同的盐酸、醋酸和硫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如何?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2)pH=7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3)pH越大,酸性越强
3,.思考:向25℃时的纯水中分别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碳酸钠、金属钠或升温时,k w、水的电离程度、C(H+)、 C(OH-)、pH 变化情况分别如何?
并完成下表
影响因素条件改变平衡移动溶液中的c(H+)
溶液中的
c(OH-)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酸碱性
加入酸
加入碱
加入可水解的盐氯化铵碳酸钠
因材施教: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