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与液化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与液化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与液化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2章第2节“汽化与液化”。

本节课主要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吸放热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汽化的概念和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 液化的概念和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 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情况;4. 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和液化的两种方法;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认识汽化和液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和吸放热情况;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难点:汽化和液化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加热器、冷凝器等);学具:教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外壁出现水珠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与本节课有什么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及吸放热情况。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雨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包括题目和答案,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过程、吸放热情况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1)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2)液化的两种方法是什么?(3)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如何?(4)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 答案:(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二、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二、汽化和液化
(4)蒸发过程中温度下降
(5)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蒸发的特点
【试一试】 手背上的酒精有何变化,涂酒精的地方有何感觉?
手背有凉的感觉。 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 发时,从手背中吸热, 使手背的温度降低,所 以感觉到凉。
2020/10/16
蒸发的特点
【想一想】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温度计读数有什
§2.2 汽化和液化 --蒸发
2020/10/16
目标引学
●知道什么是蒸发。 ●理解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会用蒸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简 单的自然现象。 ●探究蒸发发生的部位;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 实验探究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达标导学
实验
2020/10/16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结论
拓展
2020/10/16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列举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依标检学
【议一议】衣服变干的过程是什么现象?要使洗好的衣服干得 快,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2020/10/16
以下图片是不是汽化现象?
2020/10/16




平和缓慢
反应剧烈
1.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2.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2020/10/16
蒸发的特点
思考:蒸发的特点
2020/10/16
达标导学
【特点】
(1)一种缓慢的汽化方式 (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3)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进行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物态变化 优秀课件 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物态变化 优秀课件 汽化和液化
【现 象】
a.手背上的酒精在逐渐消失,涂酒精的部位感觉凉飕飕的; b.在酒精中时,温度计示数不变为室温;
从酒精中取出后,玻璃泡表面的酒精在逐渐消失, 温度计示数先降低再升高到室温后稳定。
【结 论】
1.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 2.我们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 3.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二章 物态变化
2.2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作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 本节我们将学习这两种物态变化。
【学习目标】 1.蒸发现象 2.水的沸腾实验 3.液化现象
【一、蒸发】
【做一做】
a.同学们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涂酒精的部位有 何感觉?
b.同学们将一支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量酒精的温 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蒸汽熨斗另一个优点是不易将衣服烫坏。
7.请解释冰箱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另外,从冰箱中拿 出的矿泉水瓶表面都是湿漉漉的,为什么呢?
8.完成课本【www】1-5题。
让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补充】
1.沸腾前水中出现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小, 沸腾时越来越大;
2.沸腾前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沸腾时逐渐变小。
【交流评估】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本实验沸点是98℃, 沸点与气压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1.收集的数据一般记录在表格 中,重点关注表格中所列出的物 理量及单位;
2.采用直角坐标系,画出物理 量之间的关系图像,是数据处理 的一个重要方法; 3.想一想,本实验中是如何把收 集到的数据转化为直角坐标系 中温度-时间关系图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一、教学内容1. 汽化的概念: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2.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3. 汽化的条件:吸热。

4. 液化的概念: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5. 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6. 液化的条件:放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方式、条件及其吸放热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化和液化的条件,以及吸放热特点。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及其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夏天饮料瓶外壁出现的水珠,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解释汽化和液化的实质。

3. 方式与条件讲解:讲解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 吸放热特点讲解:讲解汽化和液化的吸放热特点。

5.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汽化和液化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汽化:概念、方式(蒸发、沸腾)、条件(吸热)。

2. 液化:概念、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条件(放热)。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现象,并加以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方式、条件及其吸放热特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_汽化和液化(41张PPT)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_汽化和液化(41张PPT)

做3一做
酒精擦在手背上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 上吸收热量 ,使皮肤感到 更凉 。
实验:
实验方法:两支温度计,拿出后先 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 一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湿了酒精的 棉花包住,再观察两支温度计,观 察温度计 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1.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
度将
( B)
A.继续升高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D.忽高忽低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闵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33.4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蒸发
不 发生温度 同 点
发生部位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沸腾
达到沸点 且 继续吸热
液体表面和内 部同时发生
程度
缓慢
剧烈


1.都是汽化现象

2.都要吸热
练习
一、填空: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 )态的现象叫汽化; ( )
蒸发 A组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 水的_蒸__发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汽__化__ 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任__意___温度下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 这是由于_蒸_发__吸_热_ 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
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 __低_于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柱 下降 ,温度降低。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 液柱下降。
实验表明: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温度

2.2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2.2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2.2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程中,我将按照您给定的,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化的概念,掌握液化的两种方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异同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化的概念及其两种方式,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异同点。

难点:1. 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2. 蒸发和沸腾的机理及其控制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等)。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如雨雾、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思考液化的概念及液化过程。

2. 知识讲解:讲解液化的两种方式,并通过实验演示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液化过程。

接着讲解汽化的两种方式,并通过实验演示蒸发和沸腾的过程。

分析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如蒸发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问题,沸腾过程中的热量变化问题,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蒸发和沸腾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汽化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蒸发和沸腾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液化和汽化的概念、液化方式、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异同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液化现象:雨雾的形成、冬天呼出的白气等。

2.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蒸发和沸腾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如: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液化的条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44张PPT)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2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44张PPT)

夏天,用电风扇对 人吹风为什么会有凉 爽的感觉?
坎儿井为什么要修建成这种形状?
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 水的蒸发和渗透
以上现象说明:
物理学上,把只在液体表面 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且发生在液体表面;液体蒸发时需 要吸热,使液体和它的依附物温度 下降。
以晾衣服为 例,猜想影响 蒸发快慢的因 素有哪些 ,并 说出你的理由?
当水温升高到90 oC时,每隔 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 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并根据数据作出 图表:
时间/min 温度/℃
0

2
3
4
5
6
7
8
9
t/oC
t/min
温度/℃
100
95
90
0
1
2
3
4
5
6
时间/min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 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3.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4.受热停止,沸腾停止。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环境的湿度越小,蒸发越快。 5.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
三.沸腾
我们每天都要喝开水,请问:
1.水烧开需哪些条件? 2.水沸腾时有哪些现象特征?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不会越来越高? 4.水干了到哪里去了?
观察水的沸腾
这个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后发生的变化
一听: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
二看: 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 三记: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 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 数直至水沸腾后2min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2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2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 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现象;2.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其区别;3. 影响蒸发和沸腾的因素;4. 蒸发和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2. 让学生了解影响蒸发和沸腾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原理及其区别;2. 教学重点:影响蒸发和沸腾的因素,以及蒸发和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夏天出汗后汗水蒸发,引起学生对汽化现象的兴趣;2. 讲解: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讲解蒸发和沸腾的原理,分析影响蒸发和沸腾的因素;3. 实验: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5. 应用:列举生活中蒸发和沸腾的实例,让学生解释其原理;6. 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 蒸发和沸腾的原理;3. 影响蒸发和沸腾的因素;4. 蒸发和沸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蒸发和沸腾的现象,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2. 答案: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整个体积内的分子都处于活跃状态,迅速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但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对汽化现象产生了兴趣,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蒸发和沸腾的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蒸发和沸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制冷、烹饪等。

2.2.2 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2.2.2 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
【摸一摸】 1、玻璃板的温度有什么变化?说明水蒸气
转变成水会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 2、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想一想】 玻璃板对水蒸气起到了什么作用?说明发
生液化现象需要什么条件?
【读一读】 大气中的液化现象
【想一想】 1、自然界中哪些现象都和水蒸气的液化有关?
你能举例说明吗?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液化现象?
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 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
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3、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 __________使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
4、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 气”,这“白气”是( )
A.水蒸气
B.热空气
C.小水滴
D.二氧化碳
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 “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 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 的目的是______。
反思整理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通过什么方法学会了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
A组www P38 1、3 B组www P38 1、 2
水蒸气的液化实验说明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吗?
【想一想】: 1、这个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拓展应用】 你能解释下面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 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 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
第二章 物态变化
二、汽化和液化
第二课 液化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共69张PPT)

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课件(共69张PPT)
液体蒸发时会吸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蒸发 吸热
蒸发 吸热
练一练
1.(07梅州)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 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 1中哪幅图能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练一练
2.(2004•无锡)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 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相同的烧杯中, 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 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低于水的液面、根据这个蒸发快 慢的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98
沸腾总结 概念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及数据处理,你认为沸腾是怎样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概念是什么?
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 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温度/℃
105

95
90
0 1 2 3 4 5 6 时间/min
蒸发快慢影响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 液体的种类 液体在空气中的饱和度(湿度)
冷水
热水
蒸发 快慢影响因素
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或减慢蒸发快慢的例子?方法是什么?
蒸发 快慢影响因素
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或减慢蒸发快慢的例子?方法是什么?
蒸发 吸热
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手背涂酒精处有何感觉?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具体 点呢?两个活动说明了什么道理?对着手背吹气有什么感觉?你 明白吹电风扇为什么凉快吗?能降温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
蒸发 现象
人间蒸发 白板水实验 笔水 汽油挥发 香水味 等
蒸发是怎样的汽化现象?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汽化和液化

90 0
5
10
时间/min
现象3:水在沸腾时撤掉酒精灯,是否还能继续沸腾。
加热时,水沸腾
加热结束,沸腾停止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后,不断吸热。
注:实际上,因为 石棉网有余温,水 还会继续吸热,所 以停止加热后还会 沸腾一会。
液体沸腾的条件: (1)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 (2)液体要不断地吸热。
液体沸腾的特点: (1)沸腾前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2)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沸点温度)不变。
图中所示的“白气”和“水”是从哪里来的?
如图所示,拿着一冷铁片放在装有正在沸腾的水 的水壶的壶嘴上方,观察到铁片上渐渐有水珠出现,水 蒸气变成了水珠,这是因为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冷 的铁片液化成了水珠,形成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白 气”。
如图所示,利用注射器吸取少量乙醚,看上去注 射器里什么都没有,堵住注射器口,压动活塞时,会 出现什么现象?里边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说明压缩 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探究过程:
(1)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控制空气流速、表面积相同. 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 只对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加热,观察哪块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
现象:加热过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 结论:空气流速、表面积相同,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控制空气流速、温度相 取同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将等量的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 只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涂抹开摊平,稍等片刻,表面积大的 酒精先干。
①水蒸气是无色的,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人呼出的“白气” 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液态小水珠。
②液化与汽化是物质在液态和气态之间发生的相互转化, 互为逆过程。

2.2汽化与液化(蒸发)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汽化与液化(蒸发)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汽化与液化(蒸发)导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口吻写文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总是尽力让我的课堂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关于“汽化与液化(蒸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2. 知道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毛巾、冰块、吸管。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盆,里面装满了水,告诉孩子们这是液态的水。

然后,我将盆里的水放在太阳下,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变化。

2. 演示:孩子们观察到水在太阳下慢慢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叫做汽化。

3. 体验:我拿出冰块,让孩子们摸一摸,感受冰的冷。

然后,我将冰块放在太阳下,让孩子们观察冰的变化。

孩子们发现,冰在太阳下慢慢融化,变成了水。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5. 实践:让孩子们用吸管吸取盆里的水,观察水在吸管里的变化。

孩子们发现,水在吸管里慢慢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我告诉孩子们,这个过程也是汽化。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难点:让孩子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汽化和液化有了直观的认识,他们能够观察和描述汽化和液化的过程。

但是,有些孩子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观察和记录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比如水的蒸发、冰的融化等,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汽化和液化的理解。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二、汽化和液化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二、汽化和液化
2.2 汽化和液化(一)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问1:下列两种汽化方式相同吗?
蒸发
沸腾
问2:蒸发和沸腾有哪些异同点?
活动:比较两只温度计的示数:
温度计示数:先减小后变大到室温
【探究】 水沸腾
温度计
烧杯 水
石棉网 酒精灯、火柴
铁架台
计时器
组装原则: 自下而上
1 观察:
(1)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气泡和声音会有 怎样的变化。
(2)当温度计示数达到90摄氏度时,开始记录水温 ,之后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并持 续记录水温,2分钟后停止读数。 1 人观察气泡 和声音变化、 1人计时,1 人观察温度变化并记 录。
(3)停止读数后,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并继续 观察现象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2、实验结束后,根据数据描点,并用平滑曲线连 接各点作出温度—时间图像。
相同点
发生部位 不 温度条件 同 剧烈程度 点
蒸发
沸腾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任何温度
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 一定温度(沸点)
缓慢
剧烈
1、为何保鲜袋不用吹就可以鼓起来?
2、实验用的温度计测温液体可以是酒精吗?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 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 其他条件不变,仅将 水的质量增加,则温 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数据、图像记录在书本35页)
水沸腾的特征:
时间 t/min
01
1.5 2
2.5 3
3.5 4
4.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t/oc
沸腾前
沸腾后
响度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27张PPT)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2 汽化和液化 课件   (共27张PPT)
一点? 酒精蒸发时,手背有什么感觉?
【活动2】将一支温度计插入酒精灯内的酒精中,然后把温度
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小结】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有制冷作用。
问题一:在水里游泳时不会感觉冷,上岸后感觉凉这 又说明什么问题?
蒸发只发生在物体 的表面
问题二:湿的衣服能够晾干,为什么? 蒸发
冬天和夏天都可以 把衣服晾干说明什 么问题?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不受温度限制
问题三:一杯水放在空气中,将会怎样?
蒸发进行的很缓慢
1.蒸发的特点:
(1)蒸发只发生在 液体的表面 ; (2)蒸发是 缓慢、平和 的汽化现象; (3)蒸发在 任何温度下 都能发生;
(4)蒸发需要 吸热 ,有制冷作用。
想一想:我们是如何让衣服变干的? 湿校服如何让它干得快些?
?
实验结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
蒸发得越快。
想一想:以下是从哪些角度加快或减慢蒸发?
坎儿井——绿洲生命之源,土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可 是土鲁番的绿洲却逐年扩大。城乡经济日益繁荣。论功行 赏坎儿井当推首功。
六、课堂总结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比较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发生部位 不 温度条件 同 剧烈程度 点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液体表面 任何温度
缓慢 降低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 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 不变
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
思考:
用煤气灶煮鸡蛋当锅内水开后,是继续 用大火加热还是改用小火?试用本堂课所 学的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汽化和液化。

2. 详细内容:(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能运用液化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液化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及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试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夏天湿衣服变干、冬天呼出的白气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实验演示:进行蒸发和沸腾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种汽化现象。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冬天暖瓶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介绍液化的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汽化和液化概念及特点。

2.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3. 液化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物理原理。

(1)夏天,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

(2)冬天,呼出的白气。

(3)夏天,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2. 答案:(1)夏天,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是水分的蒸发。

(2)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3)夏天,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是水蒸气在冰箱里遇冷液化的结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2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2.2汽化和液化
问题:“坎儿井”为什么能够减少输水过程 中的蒸发呢?
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把 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这是为什 么呢?
答: 这样做可以提高粮食水分的温度,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源自了表面积,从而加快了粮食中
的水分蒸发,使粮食干得更快。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得出→ 指出→ 完成→ 归纳→
当向内推动活塞,你 看到什么现象?
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 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1.壶口为什么 没有白气?
2.被1000C的水 蒸气烫伤,比 被1000C的水 烫伤要严重得 多,为什么?
我学到了……
• 知识: 认识了两种物态变化
• 方法:1.实验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2.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 物理变化的方法。 3.通过对比、归纳可以加深对 事物的认识。
3.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
几种液体的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 2750
液态铅 1740
水银
357
亚麻仁油 287
甲苯 水 酒精 液态氨
111 100 78 -33.5
液态氧 -183 液态氮 -196 液态氢 -253 液态氦 -268.9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不 发生温 同度 点 发生部
第二章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思考:物质分为哪三态?如果给水加
热,水会变成什么?

水蒸气
(液态)
(气态)
[探讨]⑴地上的一滩水,几个小时以后会
怎样?
⑵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持续不停 地加热最终水会怎样?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
沸腾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3:2.2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3:2.2汽化和液化

100
100
90
90
80
80
70
70
水沸腾前温度_上__升___气泡 _上__升___不__变__ 气泡 上__升__由__小__变__大_
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1) 实验装置 (2) 实验中注意观察_水__的__温__度__变__化____和_水__中__气__泡__的__变__化. 听水的声音。 (3)水沸腾前吸热,温度_升__高___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_不__变___此时水中气泡 上升,在上升过程中 逐渐变大升至水面破裂 。
(1)—地—表—下—的—温—度—低—— (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
地表下基本上不通风 (3)—————————
管道输水结构 (4)—————————
生活 中的 应用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 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靠伸长舌头散热
生活 中的 应用
➢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 檫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 的物理原理是: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
(水)
(水蒸气)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探究】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实验1:请同学们想想:在手背上涂些酒精,酒精有哪些变化,体 会手背上的感觉。
➢实验2: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 么变化?(记录有关数据)
实验表明: 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凉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B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处摊开来晒, 这是为什么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2汽化和液化
汽化
【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活动】 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
蒸发
沸腾
活动 2.2 观察蒸发现象
1、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 变化。涂酒精的部位有何感觉?
酒精逐渐减少, 最后消失。
酒精蒸发了
涂酒精的部位感 到凉。
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2、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 测量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 中取出,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怎样 变化?
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 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B( )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 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7.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 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 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 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汽化
【辨析】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比较
相同点
发生部位 不 温度条件 同 剧烈程度 点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蒸发
沸腾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缓慢
剧烈
降低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 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不变 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
例、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
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
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
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
液化
【思考】 气体怎样才能液化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和汽化
2.2 汽化与液化
柳立红
黑板上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
我们平时洗完衣服就把湿衣服拿 出去晒,一会儿衣服就干了,那么 那些水到底跑到哪里去了呢?
酒精和水都变成看不见的气体散在空 气中了。
汽化
液态
气态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汽化?
[探讨]
⑴一杯水放在桌子上,几天以后会怎样? ⑵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加热几小时以 后会怎样?
结论:水变成了 水蒸气 ,发生了汽 化现象。
思考:杯中哪个部位的水先蒸发? 表面
蒸发的特点:
1、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3、缓慢的汽化现象。
1.用棉签蘸酒精擦在手上,酒精有什 么变化? 手感觉如何?
2. 温度计液泡蘸酒精,酒精有什么变 化?温度计示数怎样变化?
液体蒸发时,从周围吸热,使周围温 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蒸发 2.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本节探究内容---蒸发
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 低不同,洗湿了衣服,湿衣服同样可 以晾干。
这个实例表明:温度高时水能蒸 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 发可在__任__何__温度下进行。
放在桌面上的一杯水,经过一段时 间后,水会慢慢地减少了。
思考:减少的水哪去了?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态的现象叫汽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 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安静的汽化现 象。蒸发吸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有致 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
设计实验: 1、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表面积的有 关? 2、蒸发快慢是否与液面上方空气流 通速度有关? 3、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 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蒸发越快
坎儿井为什么要修建成这种形状?
(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蒸发 (吸热)汽化 沸腾
液态
(放热)液化 降温 加压
气态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22021 /4/2Friday, April 02,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4/2 2021/4/22021/4/24/2/2021 6:24:34 PM
问题1:
问题2:
说说现实生活中与 蒸发吸热有关的事例.
举一些生活中的蒸发例子? 晾衣服、吹头发
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水蒸发更快)?
摊开
———表面积更大
晒在太阳下 ———温度更高
晾在风大处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更快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 蒸发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积、液体 温度和液面上方空气流通速度有关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22021 /4/2202 1/4/2Apr-212- Apr-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22021/4/2 2021/4/2Friday , April 02,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4/22021/4/2 2021/4/22021/4/24/2/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4/22021/4/2 2021/4/22021/4/2
谢谢大家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4月2日 星期五2 021/4/2 2021/4/22021/4/2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4月 2021/4/22021/4/22021 /4/24/2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4/2 2021/4/2April 2, 2021
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 水的蒸发和渗透
练习
1、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 为什么容易患感冒?
2、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 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
3、电吹风是怎样快速吹干头发的?
4、夏天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气温,但是 觉得凉快.这是为什么?
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
后,它的示数(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