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高效节能产业发展路线图1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路线图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路线图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降低碳排放为核心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资源紧缺、环境负荷压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定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路线图至关重要。
这篇文章将从能源结构转型、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能源结构转型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制定低碳经济路线图需要在能源结构中大力推动非化石能源的使用,特别是发展可再生能源。
具体措施包括:1.1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同时,推动核能的安全发展,提高核能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
1.2 支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提高煤炭、油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燃煤技术、清洁油气技术和煤炭气化技术,减少碳排放。
1.3 温室气体减排:通过建设碳捕集与储存系统,实现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减排,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降低碳排放。
二、节能减排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制定低碳经济路线图需要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进行政策制定和实施。
具体措施包括:2.1 加强能源管理: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实施最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和居民节约能源。
2.2 提高能源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加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力度。
2.3 减少碳排放: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减税和奖励机制,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
2.4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三、产业升级经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制定低碳经济路线图需要提高技术、服务和创新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比例。
具体措施包括:3.1 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环境产业、生态农业、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低碳产业的比重。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2.06.16•【文号】国发[2012]19号•【施行日期】2012.06.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环境保护综合规定,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
国家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
国家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一、文化创意产业1.1十大重点产业领域1.1.1创意设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广告创意与设计、品牌策划与营销等行业。
(不能有施工)1.1.2文化软件业数字内容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面向“三网融合”、数字视听、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技术平台。
重点研发3D场景建模技术、3D图形引擎技术、3D视频编解码技术、三维动作捕捉与识别技术、高逼真快速渲染技术、交互式感知技术等数字内容生成和内容数字化技术;研发网络媒体内容自动分类技术、个性化检索技术、数字内容保护与监管技术,促进数字内容管理与监控;研发面向移动设备的数字信息压缩、摘要、格式转换与传播技术;开发基于超级计算和云计算的3D内容自动生成软件、跨平台3D游戏引擎、智能终端3D交互式图形系统、数字电视内容生成软件与中间件;1.1.3动漫游戏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网络休闲游戏、手机游戏和家庭视频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创意、制作、营销、播放、版权交易)等。
1.1.4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产业链。
手机报、手机网站、手机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数字高清电视、IPTV、电子报、电子杂志,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1.1.5数字出版业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出版新业态。
互动教育、数字图书、数字报刊、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电子出版、有声阅读等特色产业集聚的数字出版产业链1.1.6影视演艺业重点发展影视剧创作、原创音乐、数字影视、高雅文艺演出、主题公园演出以及相关的策划、导演、教育培训等。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2年7月9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部署和要求,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孕育着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全国上下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在此过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判断未来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
从有利条件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随着社会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汽车的排放和耗能问题愈加突出,而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因此,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期望在203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比例高达50%、什么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是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一份规划文件,旨在在2030年之前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及节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
这份文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工程技术路线、产品开发路线、产业协同发展路线,其中包括204项具体技术路线,全面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和节能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
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可以促进我国与各相关企业、学术院所、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汽车领域相关技术的突破和跨越发展。
技术路线的指导方向该技术路线图不仅体现了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规划方向,而且将标准推向了全球,并且结合我国国情对技术路线的具体指导作用,可谓是政策指导和技术研发的结合体。
该路线图指导新能源汽车技术重心向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重点支持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研发,优化电池品质和降低电池成本,推进车辆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此外,该路线图还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维护和管理,加强损失监测、回收利用和警示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与此同时,该路线图也强调了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轻量化、减阻和废气治理等,以提高车辆的能效和环境保护,为推动节能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随着技术不断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同时我国汽车整车制造业也处于迅速滋长,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 轻量化产品、技术、工艺加速应用
大力发展混合动力 ■ 2020年占比达到8%,油耗4L/100km ■ 2025年占比提升至20%,油耗3.6L/100km ■ 2030年占比提升至25%,油耗3.3L/100km
复杂的汽车产业及技术 设计 制造 使用 回收 ……
汽车产业与技术涉及多个领域,技术种类 繁多、相互交织、彼此影响,复杂性极高
低碳化 信息化 智能化
汽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
关 联
上 游
产
业下
游
机械 钢铁 ……
销售 金融 ……
能源
环境
社 会
交通 影
出行 响
……
在科技变革影响下,汽车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时期,汽车产业迎来重大机遇
产业总体技术路线图
2016
2020
2025
2030
市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500万辆
汽车年产销规模达到3800万辆
场 需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5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4L/100km
乘用车新车整体油耗降至3.2L/100km
求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0%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15%以上 商用车平均油耗累计降低20%以上
指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技术、新形势、新状态种类繁多,各国 选取的技术路线各不相同
需要结合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形势,明确中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价值
目录
●研究工作开展 ●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总体目标与关键里程碑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
能源作 物及其燃料制造技术 绿色照明技术 超 导输 电 、 特高压等提高输电能力技术 新 一代 先进 核电技术 氢能与燃料 电池技术 风能 、 阳能 、 太 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 建筑节 能与能耗输配系统 环保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设计 制造 技术
9- 5 4
1 0
8 7 1 O
水平 的差距 和技术发 展路 径 ,以时间序列
绘制 出我 国节能减排 技术路线 图。
国家 科 技 计 划对 节 能减 排 技术 研 发 的
支 持
油 气勘探开发技术
大 功 翠 局 电 机 变 频 技 术
维普资讯
文/ 钱
祖
20 5 0多万 吨 , 居世界 第一位 ; 氧化碳 6 输运和使 用效率不高 , 二 0 导致能源浪费 。 以电
多亿 吨, 已经逼近第一位 。我国二氧化碳 力输 运为例 ,我 国已探 明煤炭储量 的 8 % 也 2
针对我 国能源供需矛盾 突出、利用率 排放 的 9 %是 由于燃煤 引起 的 , 0 因此 , 减 集 中在 西 部 和北部 地 区 ,可 开发 水 电 的 要
发 电技术 。
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
9- 33
9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
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
9. 31
9. 1 6
9
8
按照这些关键技术在 市场上 首次应 用
时 间, 合考虑技术研发基础 、 综 与国外 先进
可再生资源和废 弃物 的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 超大规模电网安全 与调度技术 煤炭高效发 电技术
我国 节能减 排 关键技 术
优 化 能 源 结 构 关 键 技 术
此 ,如何 降低这三大部 门的能源消耗是节 次能 源对 未来节 能减排具 有重 要作用 , 是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一、简介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措施。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需要加强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能源效率。
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其次,需要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替代传统能源,并建设相应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逐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构建地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低碳的经济增长。
3. 社会共享低碳经济还需要实现社会共享。
通过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改善民生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低碳经济的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绿色、低碳产业和技术,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政府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结构调整。
2. 推动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应支持新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和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开发低碳、高效的能源环保技术,扩大技术应用范围,降低技术成本和门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
3. 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应引导传统产业向低碳、环保、高效能的方向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介近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着地球的健康及人类的生活。
各国政府纷纷提出减排与节能的措施,加快发展新能源技术。
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也需要节约能源,减低排放。
因此,到了今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面向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电池、燃料电池等较为环保的动力源,具有减少燃料消耗量、降低排放更干净、静音更舒适等优点。
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各国都纷纷制定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来指导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4年的76,000辆提高到50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例达到20%左右。
从技术路线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共同发展;•借鉴国外技术模式,推进产业化;•强化电池、电驱动、充电设施等核心技术的攻关。
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美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也十分清晰,其中重点是加速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的商用化进程,提高动力电池运用技术,优化电网与充电设备结构,建设氢气供应设施等。
其中,加速商用化的措施包括:•开展相关政策研究并修订交通政策规划,强化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加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开发;•通过增加补贴等市场手段,减轻消费者购买新车的成本;•为推广针对民用、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建立专业的车辆维修与服务人员队伍。
欧洲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鼓励与发展方面,也制定了类似于中国、美国的具体技术路线。
在欧盟2020宏观经济增长策略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提高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工业研究和创新的投资,并扶持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动力电池性能与安全,并逐渐将这种电池材料循环利用率提高到至少50%;•安装新的充电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满足普通电动汽车和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充电需求;•推动国际标准并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增长。
能源行业技术升级路线图方案
能源行业技术升级路线图方案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其行业的技术升级对于保障能源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制定一份清晰、可行的能源行业技术升级路线图方案显得尤为紧迫。
一、当前能源行业技术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当前,能源行业的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传统能源领域,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了能源的产出效率。
然而,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其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步伐。
在清洁能源方面,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在电网接入和储能方面存在难题;水能的开发受到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限制。
此外,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其安全性和核废料处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能源存储技术也是当前能源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高效、低成本的电池技术尚未取得重大突破,限制了新能源在交通和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能源行业技术升级的目标和原则能源行业技术升级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能源行业的竞争力。
为实现这些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技术升级应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长期可持续供应,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经济性原则:新技术的应用应具有成本效益,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收回投资,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安全性原则:确保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各类风险。
协同性原则:不同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应相互协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能源行业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1、可再生能源技术(1)太阳能技术:重点研发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制造工艺,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发展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提高其效率和稳定性;加强太阳能储能技术的研究,解决太阳能的间歇性问题。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推进措施一、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一条可行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呢?1. 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引导力度。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和计划,并确立明确的责任分工。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税等环保收费制度力度,借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加强对企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监管和考核,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2. 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加强技术转移与共享,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各方面的创新活力。
3. 鼓励低碳投资与融资低碳经济需要资金支持,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鼓励各类主体加大对低碳项目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出台优惠税收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扶持低碳项目的发展。
此外,应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在低碳领域提供更多融资支持。
4. 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员工培训,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推进措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以下是一些重要而有效的推进措施:1.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低碳经济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享技术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设立联合研究机构、开展国际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国际间在低碳领域的合作。
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结构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一、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市场需求分析(一)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现状分析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是制定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基础,而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利润通常是衡量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从这几项指标数据来看,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服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二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产值和利润逐年递增,其中风能产业和太阳能产业产值较大;三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创新能力突出;四是科技投入逐步加大,带动科技产出大幅上升;五是技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减少,技术带动效应有所减弱。
(二)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SWOT分析SWOT分析通过对产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进行分析总结,系统地确认产业内部的优势(S)、劣势(W)以及产业所面临的机会(O)、威胁(T)四个方面主要因素。
根据对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现状分析,具有以下几点: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的优势:一是科技创新全国领先,具有较好的引领作用;二是专利申请量的增长速度较快,创新产出能力较强;三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企业的群聚发展,形成1了具有竞争的群体优势;四是独具高端的创新和创业人才资源优势。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的劣势:一是资源瓶颈限制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水平已有显著提升,但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落后发达国家;三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较少,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一是国内外政府的推动为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二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未来发展前景较好;三是全球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不断的融合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融入国际化的良好机遇。
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的外部威胁:一是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国际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存在着知识产权纠纷和贸易摩擦的威胁;二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我国经济下行对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三是当前新能源及高效节能产业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产业本身发展的威胁。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
决蕹鱷芎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建筑 节能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尤其是北方城镇单位面 积采暖用能已有了明显的下降。
建筑节能工作在一 定程度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 高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我国建筑总能耗还在不断 攀升:2000年到2010年,建筑年运行商品用能从2. 89亿t标准煤增到了 6.77亿t。
国内外有大量的研 究,通过各种预测模型试图对中国未来的建筑能耗 进行预测:世界能源组织(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 望(World Energy Outlook)指出,到 2030 年,中国总 能耗将达到58.1亿t,其中建筑能耗将达到15. 2亿 t,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能源价格将是影响能源消 耗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未来中国建 筑能耗应该控制在11亿t以内。
而另一份报告(Energy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0 )则指出,提高 技术水平是中国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解决途径。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研究则指出,中国未来 (2030年)能耗将达到64.04亿t,建筑能耗达到12. 93亿t,总能耗高于IE A的预测结果,而建筑能耗则 低于后者。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长期研 究中国的建筑能耗,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建筑用能占 总能耗的比例还较低,仅为20%左右,未来将增长 到30%。
周南等指出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总 量将达到10亿t,而城镇化是引起住宅能耗增长的 主要因素,建筑面积和设备拥有量的增长将带来非 住宅类城镇建筑能耗的增加。
国内一些机构也作了分析:《2020中国可持续 能源情景》研究指出,到2020年,中国能源总需求将 在23. 2〜31.0亿t之间,建筑能耗在4. 7〜6.4亿t 之间[6]。
实际上,2010年我国社会能源消耗已经达 到了 32. 5亿t,建筑能源消耗6.77亿t,也已经超过 其预期目标。
EMC简介(金融版)
节能收益分享型的项目中,EMCo通过每年分享节能收益,而实现盈利;节能 量保证型中,EMCo则主要有两个盈利渠道,分别为回收设备投资款实现的收 益、安装设备及技术的服务费收益。
本范例中,为简单核算收益,对设备收益、服务费两类不做区分,直接视为 EMCo的收益。
(二)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
1、节能收益分享型
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节能服务公司(以下简称EMCo) 承担,项目实施完毕,经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后,在项目合同期内, 双方按比例分享节能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现金高效节能设备无偿 移交给客户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
该模式在余热余压利用领域发展比较快,适用于诚信度很高的企业。
(二)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
3、能源费用托管型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耗能设备,并管理其用能设备。
在项目合同期内,能源服务公司按约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承 包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维护。
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以后所产生的 节能收益全归企业享受。
(一)行业前景广阔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 划》)将节能环保行业列为七大战略新兴行业之首,并在《规 划》中明确提及,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行业,大力推广合同能源 管理的商业模式,开展节能量交易,保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
(一)行业前景广阔
表2 高效节能产业发展路线图
时间节点 发展目标
2015年
2020年
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主要终端
用能产品能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效节能 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
专栏1高效节能产业发展路线图
业软件研发。
鼓励电子政务、金融、电信、保险、交通、广播电视等领域重大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
加强在信息系统咨询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测试评估等领域支撑技术研发。
组织实施数字内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加强生物特征识别与身份认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测试认证、软件评测、开发环境、内容资源、技术标准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加快电子商务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业务标准库、知识库和案例库建设。
鼓励建立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信息服务、整机生产和网络建设互动发展的创新联盟。
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培育骨干企业:实施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培育计划,培育20家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制定和完善支持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和使用第三方数据存储服务等相关采购政策。
完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发激励机制,促进行业应用服务的外部化。
●支持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研发,研发关键技术和产品。
●实施高端软件产业的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形成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促进民用航天全面实现向业务化的转变。
建成由全天时全天候全球对地观测、全球导航定位、多频段通信广播等卫星系统构成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成完善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应用服务网络,航天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重大行动 ●关键技术开发:突破卫星长寿命高可靠、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高精度卫星导航、宽带卫星通信、重型运载火箭、空间信息综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发展综合业务卫星系统;促进平流层飞艇、空间天气预报等关键技术攻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软件研发。
鼓励电子政务、金融、电信、保险、交通、广播电视等领域重大信息系统的自主研发。
加强在信息系统咨询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测试评估等领域支撑技术研发。
组织实施数字内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加强生物特征识别与身份认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测试认证、软件评测、开发环境、内容资源、技术标准等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加快电子商务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引导业务标准库、知识库和案例库建设。
鼓励建立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信息服务、整机生产和网络建设互动发展的创新联盟。
加大行业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培育骨干企业:实施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培育计划,培育20家左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
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制定和完善支持政府、企事业单位购买和使用第三方数据存储服务等相关采购政策。
完善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发激励机制,促进行业应用服务的外部化。
●支持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研发,研发关键技术和产品。
●实施高端软件产业的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
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由对地观测、通信广
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系统和地面系统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应用服务体系,形成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促进民用航天全面实现向业务化的转变。
建成由全天时全天候全球对地观
测、全球导航定位、多频段通信广
播等卫星系统构成的国家空间基础
设施,建成完善的空间信息服务平
台以及应用服务网络,航天产业发
展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重大行动 ●关键技术开发:突破卫星长寿命高可靠、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
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高精度卫星导航、宽带卫星通信、
重型运载火箭、空间信息综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发展综合业务卫星
系统;促进平流层飞艇、空间天气预报等关键技术攻关。
●重大工程:结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导航等科技重大专项,
实施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创新发展工程,构建天基卫星系统、
地面标校系统和增强系统、数据接收和信息处理系统、运营服务系
统在内的一体化运行设施。
●产业化与推广应用:完善运载火箭系列型谱,提高国产地面设备市
场竞争力,发展北斗兼容型导航终端以及数字化综合应用终端等产
品;大力推进卫星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资源产业
化应用,提高国产卫星的应用范围与效益。
促进航天技术在信息、
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重大政策
●制定卫星及应用国家标准、卫星数据共享、市场准入等政策法规。
制定开展卫星直播业务的产业扶持政策。
●制定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卫星及应用领域的政策。
域突破一批关键的专利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核心技术和先进零件加工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20家,成为中高端新材料及产品的生产大国,提高国产高端新材料的自给率。
握新材料领域尖端技术和应用器件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其中核心技术和先进器件加工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构筑产业链、提高高端功能材料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破国外垄断,进一步提高国产高端新材料的自给率。
重大行动●关键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加快突破新材料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和装备,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开发和产业化。
开发关键新材料制备加工成套技术与工艺,建设一批关键材料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和发展一批新材料产业基地。
●关键材料推广应用:统筹考虑新材料设计、生产、应用等环节,着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重点新材料品种,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新材料产业创新能力建设: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新材料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分析检测、推广应用和信息咨询的公共服务平台。
重大政策●制定并发布新材料产业重点产品指导目录。
●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统计体系、认定体系和标准体系。
●制定新材料推广应用风险补偿机制。
●推动军民共用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