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集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
市场部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形成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同行业企业群落,伴以产业配套和市场细分,使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喷薄而出。

这便是被产业经济学称之为“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

浙江的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龙头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块状经济在浙江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15826亿元,这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64%,企业总数30.84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9065家,从业人员约800多万人。

产业集群占据了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

在块状经济主要产品中,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有78个,主要有纺织、服装、电气、通用设备、交通设备、金属制品、电子、皮革、工艺品等。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调查,浙江有56种特色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居前10位的有336种,占总数的63%。

特色产业与中小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城市建设的互动共进,构筑了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有的已经开始迈向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依托产业集群发展起来的。

以绍兴县柯桥为中心的方圆8公里区域内机杼声声,数万台无梭织机于此集聚,以致小小柯桥竟产出了全国20%以上的化纤织物;温州的乐清电气预计2004年产值将达350亿元,出口交货值3.5亿元,占整个乐清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占全国低压电器产量的1/3以上,已成为全国高低压电器生产基地。

嘉善木业最初是靠引进台资“无中生有”发展起来的,经过短短10几年的时间,共引进19家以台资为主的外资企业,木业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1/3,创造出在“没有森林的地方,崛起一个木业大县”的奇迹。

越剧的故乡嵊州,2003年领带产量3亿多条,占国内市场的80%,占国际市场的33%,形成了国内市场五分天下有其四,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年出口领带1.8亿条,远销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等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3.84亿美元。

嵊州不仅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领带生产加工基地、批发销售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还成为国际领带首选及最大的加工基地称雄于全球领带产业……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浙江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温州的“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锁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纽扣之都”、富阳的“中国制笔之都”、台州的“中国汽摩配之都”等“国”字号产业基地,就有24个。

这些基础好、成长快、潜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中国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基础。

一、产业集群的区域龙头快速发展
浙江的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龙头企业得到快速成长,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1996年,温州市乐清的正泰、德力西集团销售产值分别是14亿元和11亿元,而到2003年正泰、德力西集团已经都是拥有员工13000多人,工业总产值100多亿元,销售收入近百亿元,集团下属公司数十家,协作企业数百家。

两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均跃居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列。

成为全国低压电器行业的排头兵,吸引了近千家中小企业加入其产业链,带动了低压电器的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档次和品牌效应的提高。

宁波服装业的雅戈尔集团,海宁皮革业的卡森集团等企业也都已显现出现代大企业的雏形,不仅销售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列,而且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对所在特色产业集聚区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招商引资等起到了领头雁作用。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逐步向两头延伸。

绍兴的诸暨袜业已从单一织袜向为袜业配套的抽丝、加弹、包覆发展,派生出了化纤加工业和电脑袜机、加弹机等机械制造业。

绍兴的特色产业是轻纺面料,现在“恒柏”西服、“步森”服饰等一批服装企业迅速发展起来,改变了过去“有布不成衣”的状况。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产品质量档次有了明显提高。

二、产业集群技改投资成效明显
近几年,产业集群的技改投资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企业技改投资的自主性增强,二是政府通过财政贴息等政策进行鼓励。

在大力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开始注重二次创新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绍兴纺织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自主研发的“金昌EX6000印花电脑设计分色系统”,已占全国电脑印花CAD使用量的60%,为绍兴县年增印花布附加值约3.5亿元,而且出口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

大规模技术改造促进了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和花色品种的增多。

温州制鞋行业投资20多亿元引进生产线1000多条,提高了皮鞋的质量档次,现已有70多家企业获准佩挂真皮标志,4家企业产品成为国家首批免检产品,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涌现出2只“中国驰名商标”和3个“中国十大真皮鞋王”,改变了温州鞋等于劣质鞋的历史,树立了温州鞋的新形象。

三、产业集群实现三个重要转变
一些县市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出现了三个重要转变,即由纯加工向制造业转变,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化产品转变。

适应信息化趋势,注重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网上交易。

浙江产业集群经济之所以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适应性强。

产业集群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营销手段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

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了遍布全国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商城设有115个托运点,1200多辆运输汽车,每天从业人员超万人,日进货近1000吨,日出货高达1500吨,货运汽车直达全国31个省市的140多个城市,并能直达黑河、满洲里、拉萨、伊宁等边贸城市,经义乌运出的产品比直接从产地运出的产品成本低速度快,基本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的中心。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而且二者呈此消彼长的态势。

目前,全省大型专业市场都广泛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全省有17个市场开展了网上交易,其中网上交易比重占10%以上的市场有5个。

依托产业集群建立的“中华商埠”、“中国纺织网”、“中国化纤网”、“中国塑料网”、“易创五金网”等网站都取得了明显
成效。

其中义乌的“中华商埠”国内外注册会员有5万多人,拥有商品信息28大类8万多条,还与合作推出“小商品专卖场”,办起了“网上永不闭幕的小商品博览会”。

永嘉桥头钮扣市场的交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客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下降到40%,有10%以上的交易在互联网上完成,更多的是通过订单和营销网络进行。

特色产业外向度不断提高,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互动发展的趋势。

四、产业集群大幅提高外向度
这几年浙江外贸出口一直保持强势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特色产业集聚区企业外向度的不断提高。

义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商人云集的地方,目前有200多家国外贸易机构在义乌设立了办事处,3000多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小商品城今年1-8月份的出口额就达12亿美元,自营出口额达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0.3%。

吸引外资发展特色产业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是近年来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特点,这表明浙江块状经济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已初显先发优势。

如嘉善木业最初是靠引进台资“无中生有”发展起来的,经过短短10几年的时间,共引进19家以台资为主的外资企业,木业生产能力已占全国的1/3,创造出在“没有森林的地方,崛起一个木业大县”的奇迹。

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群是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

小到打火机、领带、纽扣等“小玩意”,大到辐射区域内乃至全省的高科技产业,产业集群体现了一种在竞争中融合的思维:不仅是单体企业的“做精做强”与互相竞争,更是众多企业互相依存、互为唇齿的“抱团打天下”,最终咬合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浙江省这样一个在资源、人力、能源等方面都不发达的省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名列中国的前茅,和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主要推动这一新的产业竞争走向的,并不是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

吕祖善省长说过:浙江民营经济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衔接得很紧密,政府基本不作引导,完全是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自发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