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古文观止

合集下载

马援《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戒兄子严敦书》
$$$$《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日:“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释]
1、敕:(chì)
2、鹄:(hú)
[作者介绍]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诫兄子严敦书的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的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的翻译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刚强周慎,口无择言,谦约简朴,廉公有威。

吾爱之轻之,愿意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平声并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轻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低严禁,实乃谨敕之士,所谓‘镌刻鹄未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荣严禁,陷为天下超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荣尚未可知,郡将上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就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讨厌嘲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快乐与侠士广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给劝诫他们:“我期望你们听闻了别人的过错,像是听到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到,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讨厌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就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去,也不期望自己的子孙存有这种犯罪行为。

你们晓得我非常憎恶这种行径,这就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是女儿在娶妻前,父母一再劝诫的一样,我期望你们不要忘掉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

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诫兄子书文言文翻译

诫兄子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吾兄之子,年已弱冠,聪慧明敏,性恪端方。

然世路多歧,人心难测,吾惧其不慎,故作斯书以诫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汝宜以修身齐家为本,以立业治国为志。

勿以富贵骄人,勿以贫贱自悲。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勿以势利交友,勿以财物结交。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吾闻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汝宜及时勉励,勿使岁月虚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汝宜勤学不辍,博采众长,勿以一得自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汝宜博学深思,以明事理。

为人处世,当以诚信为本。

诚信者,人之所以立也。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

汝宜言必信,行必果。

与人交往,当以诚相待,勿以伪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汝宜心胸开阔,宽容待人,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居家之道,勤俭为本。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汝宜节约用度,勿奢侈浪费。

家虽贫,志不可移。

富贵非所求,贫贱非所忧。

居家宜和睦,兄弟宜相亲。

勿以家事为忧,勿以门户为争。

家之兴衰,在于和睦。

吾兄之子,当以德为先,以学为基,以行为本。

吾虽远在千里之外,犹望汝能自勉自强,不负吾之所望。

吾在此书之中,尽吾之诚,愿汝能体吾之心,勿忘吾之教诲。

[译文]我哥哥的儿子,已经成年,聪明敏捷,性格正直。

然而世间道路多歧,人心难以揣测,我担心他行事不慎,因此写下这封信来告诫他。

君子的行为,应当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

你应该以修身齐家为基础,以立业治国为志向。

不要因为富贵而骄傲,也不要因为贫贱而自悲。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不要因为势利而交友,也不要因为财物而结交。

古代那些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因为超凡的才华,还因为坚定的意志。

我听说,年轻时不努力,到老来只会徒增悲伤。

岁月不等人,时光如流水。

你应该及时勉励自己,不要让岁月虚度。

诫兄子严文言文翻译

诫兄子严文言文翻译

昔者孔子曰:“教之必严,养之必慈。

”夫严者,所以正其身也;慈者,所以安其心也。

是以古之君子,必以严慈并行,而后教化可成,人心可顺。

今吾兄之子,年方弱冠,吾特为之诫,俾其修身齐家,以光耀门楣。

吾兄之子,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安乐之地。

是以心性浮华,好逸恶劳,不习礼仪,不修品行。

吾闻之,教子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行正。

是以吾欲告之以严,使知敬畏,有所收敛。

夫严有二义:一则以正其身,一则以儆其心。

正其身者,使之遵礼法,修德行,务以修身齐家;儆其心者,使之知有所畏惧,不敢放肆,不敢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盖人生在世,必有所畏,畏则不敢为非,不敢为恶,是以能成君子之风。

吾兄之子,当知父兄之教,非徒为威严,实为爱也。

父兄望子成龙,望子成凤,故以严教之,俾其成就大业。

若非严教,恐其心无所畏惧,行无所忌惮,终至于败家丧身。

吾兄之子,当思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是以吾欲告之以学,使知学问之重,修身之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贵专一,业贵精熟。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吾兄之子,宜早立志,勤于学问,勿以一日之长,而废一日之业。

吾兄之子,当知仁义礼智信,为人五常,不可一日无也。

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礼者敬人,智者明理,信者诚实。

此五者,修身之基,立身之本。

吾兄之子,宜谨守此五常,以成其德。

吾兄之子,当知兄弟之间,和为贵,斗则伤和。

兄弟如手足,不可一日相离。

宜相敬相爱,相互扶持,共度人生。

若兄弟不和,家必不宁,身必不寿。

吾兄之子,当知人生在世,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功不赏,则善无以劝;罪不罚,则恶无以惩。

故吾欲告之以功罪之辨,使知善恶之分,有所遵循。

吾兄之子,宜以吾言为训,谨守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夫如是,则可以光耀门楣,荣耀宗族。

吾望吾兄之子,勿负吾言,勉之哉!翻译:昔日孔子曾说:“教育孩子必须严格,养育孩子必须慈爱。

”严格,是用来端正其身心的;慈爱,是用来安抚其内心的。

因此,古代的君子,必定是严慈并行,这样教育才能成就,人心才能顺从。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 (1页)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 (1页)

【参考文档】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考文言文《戒兄子严敦书》全文详细翻译戒兄子严敦书作者:马援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吾欲汝曹闻人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漓,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

无论什么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

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

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全后汉文《诫兄子书》原文及鉴赏

全后汉文《诫兄子书》原文及鉴赏

全后汉文《诫兄子书》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全后汉文《诫兄子书》原文及鉴赏【导语】: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译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译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译文诫兄子严敦书马援〔两汉〕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

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_翻译及赏析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_翻译及赏析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两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诫兄子严敦书两汉: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古文观止,劝诫书信译文及注释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以及原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以及原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原文】吾欲汝曹①闻人过错,如闻父亲母亲之名,耳可得闻,口不行得言也。

好谈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肯闻后代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因此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亲母亲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朴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约,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英雄仗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肯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行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浮子,所谓画虎不行反类狗者也⑧。

讫今季良还没有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认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肯后代效也。

阅读练习6.对文中以下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曰书:写信。

耳汝曹:你们。

失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齿下车:刚到某地。

7.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客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子吾从北方闻子为梯也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爱谈论他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

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由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后被天下人小看。

D.从文章内容能够看出,马援自己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特别着重自己品德涵养的人。

阅读答案:【作者简介】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新莽时,为新城大尹。

后依赖隗嚣,继归刘秀,攻灭隗嚣,为陇西太守。

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著有《铜马相法》。

【说明(字词翻译)】①汝曹:你等,尔辈。

②是非:谈论、褒贬。

③施衿结缡,申父亲母亲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中考文言文阅读赏析_29 诫兄子严敦书

中考文言文阅读赏析_29 诫兄子严敦书

〖美文赏读〗诫兄子严敦书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文章翻译〗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

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

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

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

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

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诫兄子严敦书(马援)原文(最新整理)

诫兄子严敦书(马援)原文(最新整理)

诫兄子严敦书(马援)原文诫兄子严敦书(马援)原文及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①汝曹:你等,尔辈。

②是非:评论、褒贬。

③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④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 ) ,败坏。

⑤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⑥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⑦鹄:天鹅。

鹜:野鸭子。

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⑧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⑨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切齿:表示痛恨。

⑩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翻译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诫兄子严敦书》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诫兄子严敦书》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诫兄子严敦书》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谈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

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

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

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

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

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

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

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

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

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

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

50《诫兄子严敦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文观止》每日一篇

50《诫兄子严敦书》原文译文及赏析 《古文观止》每日一篇

《古文观止》每日一篇50.诫兄子严敦书【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马援的侄儿马严、马敦都喜欢讥笑议论别人,而且好结交些轻浮的侠客,马援以前在交趾的时候,写信回来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只能是耳朵听见,不能从口中说出。

好议论别人的长短,胡乱评论国家的法度,这是我最厌恶的,我宁愿死也不愿听自已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对这种行为最是厌恶了,今天之所以又对你们讲起这些,正好像女儿出嫁时父母亲手给她系上佩巾、佩带,重申父母的训诫一样,想教你们终生不忘罢了。

“龙伯高为人敦厚,办事周密谨慎,不说别人的坏话,谦逊节俭,廉洁奉公而有威严。

我爱戴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学习他。

杜季良为人豪放,很讲义气,忧别人所忧,乐别人所乐,什么样的人他都不疏远,他在父亲出丧时邀请宾客前来,几郡的人都赶来了。

我爱戴他尊重他,却不希望你们学习他。

学龙伯高不成,还可以做一个谨慎的人,也就是所谓‘刻天鹅不成尚且还像野鸭’;学杜季良不成,就会堕落成为世上的轻薄子弟,所谓‘画虎不成却像狗了’。

到今天杜季良前途凶吉还不得而知,郡守一上任便对他切齿痛恨。

州郡官员把这事说给我听,我常为他寒心,所以不希望我的子孙学习他。

”【艺术特色】本篇共分两段。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练习【原文】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阅读练习6.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书诫之曰书:写信。

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汝曹:你们。

C.清浊无所失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D.郡将下车辄切齿下车:刚到某地。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轻通侠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所以复言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陷为天下轻薄子吾从北方闻子为梯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

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

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阅读答案:6.D7.B8.C【作者简介】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新莽时,为新城大尹。

后依附隗嚣,继归刘秀,攻灭隗嚣,为陇西太守。

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著有《铜马相法》。

【注释(字词翻译)】①汝曹:你等,尔辈。

马援诫子文

马援诫子文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老实,办事严谨,说出的话很合乎礼法,待人谦虚,生活节俭,廉洁奉公,很有威望。我爱慕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性格豪爽,仗义勇为,常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他都能结交,各种朋友都有。他父亲去世时宴召宾客,好多郡的人都来了。我也喜欢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既便学不像,还可以成为能够约束自己言行的人,这正如人们所说的雕刻天鹅即使刻得不像,倒还像只野鸭子一样。但如果学习杜季良学不像,就会沦为天下的轻佻浮薄之人,这正如人们所说的画虎画不像反倒画得像支狗一样。至今还不知杜季良会怎么样,州郡官员一到任总是咬牙切齿地指责他,州郡的人都在议论他,我常常为他而寒心,所以我不希望子孙学他。
【作者简介】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新莽时,为新城大尹。后依附隗嚣,继归刘秀,攻灭隗嚣,为陇西太守。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著有《铜马相法》。
【品读】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以“汝曹”称子侄,在文中反复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
注[一]并余之子也。喜音许吏反。
注[二]谓讥刺时政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诫兄子严敦书》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诫兄子严敦书》选自《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

马援的这封信虽然言筒意赅,但是由于利用了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例证,因此极有说服力。

马援谆谆教导晚辈,不要“议论人长短”,这无疑是千古良言。

不过,这封信中的例证恰恰违背了他自己提倡的原则,他在信中将杜保很刻薄地议论了一通。

马援死后,杜保的仇人上书告发杜保,说他行为轻浮和乱群惑众,其根据就是马援的这封诫兄子书。

结果,杜保就因为马援的这番议论被免了官。

【原文】
诫兄子严敦书
出处:《后汉书》
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①汝曹:你等,尔辈。

②是非:评论、褒贬。

③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

”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④口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