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一(龙说)》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古文观止
《韩愈杂说(一)》(韩愈)原文及翻译
《韩愈杂说(一)》(韩愈)原文及翻译
韩愈杂说(一)韩愈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韩愈杂说(一)
【原文】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
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1。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韩愈1《易》:《易经》,中国古代一部占筮用的书。
云从龙:语出《易经·干》卦。
【译文】龙吐气成云,云本来比不上龙神灵。
可是龙乘着这云气,飞游于浩茫无极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触撼雷电,变化神奇,雨注大地,水漫山谷。
云也算得上灵异了啊!云,是龙使它变成有灵的。
像龙那样的神灵,就不是云能使它变成有灵的。
然而龙得不到云,就没法显示它的神灵了。
失去它所依靠的,真的不行吗?奇怪啊!它所依靠的,正是它制造的。
《易经》中说:「云随着龙。
」既然是龙,云必然跟着它了。
【评析】《韩昌黎集》*** 有杂说四篇,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又称为《龙说》。
「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较为活泼。
本文以云龙作比喻,寓意深刻。
清人李光地认为「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
其主旨大概是借龙能创造出自己所凭借依赖的东西,勉励有志之士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才能的良好条件。
龙说文言文翻译
昔者,龙游于深渊,翔于九天,乃得文言文之秘。
龙感于天地之灵,思欲将文言文之精髓传于世人,遂化身为人,以文言文作传。
今人读其文,如见龙之威仪,如闻龙之声响,实为一大幸事。
然文言文晦涩难懂,今吾将龙说文言文翻译如下,以飨读者。
原文:龙游深渊,九天之上,得文言文之秘。
龙感天地之灵,欲传文言文于世,化身为人,以文言文作传。
翻译:古时,龙游历于深邃的深渊,翱翔于九重天的上方,从而获得了文言文的奥秘。
龙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灵气,立志要将文言文的精髓传授给世人,于是化作人的形态,用文言文来撰写自己的传世之作。
原文:文言者,古人之言也。
言简意赅,辞藻华丽,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翻译:文言文,乃是古人的言语。
语言简洁而意义丰富,辞藻华美,含蓄而深意盎然,韵味悠长。
原文:龙曰:“文言文者,非言语之简也,乃心之声也。
夫心之声,出于自然,非人力所能为也。
”翻译:龙说:“文言文并非仅仅是语言的简洁,而是心灵的呼唤。
那心灵的呼唤,源自自然,非人力所能强求。
”原文:世之学者,多逐字解之,不知其意。
吾欲使世人明白,文言文之妙,在于意境,不在字面。
翻译:世上的学者们,往往逐字解读,却不知其真正含义。
我愿让世人明白,文言文的妙处在于意境,而非字面意思。
原文:龙又曰:“文言文之妙,在于其音韵。
音韵和谐,方能传神达意,使读者心领神会。
”翻译:龙又说:“文言文的妙处,还在于其音韵。
音韵和谐,才能传神达意,使读者心领神会。
”原文:夫文言文,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
古之人,博学多才,博采众长,方成此辉煌。
翻译:文言文,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
古代的人们,博学多才,广泛吸收各种长处,才成就了这辉煌的文学成就。
原文:吾龙今日将文言文之奥秘传于世,愿世人珍视,传承不息。
翻译:今日,我将文言文的奥秘传授给世人,愿世人珍视,使之传承不断。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的深邃与魅力。
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去传承与发扬。
龙说文言文翻译
龙说文言文翻译龙说文言文翻译龙说文言文翻译的资料,你找到了吗?那么,关于龙说文言文翻译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原文】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gǔ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y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②嘘:喷吐。
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③固:本来、当然。
④伏:遮蔽。
⑤感通撼,震撼⑥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欲小则化为蚕蠋(zhuo,二声),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⑦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⑧汩:淹没。
⑩信:确实、的确。
⑨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翻译】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
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主旨]:本文为论说文。
(藉云龙关系)说明圣君贤臣的遇合扶持之道。
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
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君臣关系互相依靠,才有作为。
龙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龙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龙说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说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龙说文言文及翻译,欢送阅读。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gǔ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假设龙之灵,那么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y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1、理解中文言虚词的含义。
①云固弗灵于龙也(于: )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是: )(乎: )③云亦是灵怪矣哉(亦: )④假设龙之灵,那么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假设: )(那么: )2、理解句子中文言实词的含义。
①云固弗灵于龙也(灵: )②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薄: )(伏: )(感: )(神: )③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神: )④水下土,汩陵谷(水: )(汩: )3、翻译以下文言句子。
①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②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4、用简洁语言概括三段的写作中心。
一段:二段:三段:5、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中分别打上或。
A.第一段末尾句云亦是灵怪矣哉! 表达的是感慨语气;第三段末尾句云从之矣表达的是陈述语气。
( )B.第二段末尾句信不可欤! 表达的是反问语气;第三段开头的异哉! 表达的是感慨语气。
( )C.如果给本文找一个中心句,可以定格为: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 )D.学习本文,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施展个人才能的时机、条件并不会从天而降,而要靠个人去自己创造。
( )1.①比②这种;于、在③也④至于;就是2.①动词,显灵(有灵异) ②靠近;遮盖;感应;产生神妙③使神妙④降雨滋润;水奔流的样子3.①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真正不行呢! ②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原文杂说一龙嘘气⑵成云,云固弗灵⑶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⑷穷乎玄间,薄⑸日月,伏⑹光景,感⑺震电,神⑻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⑼。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⑾。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⑾?异哉⑿!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⒀。
《易》曰:“云从龙⒁。
”既曰龙,云从之矣。
作品注释⑴杂说:论说文的一种。
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⑵嘘气:呼气,吐气。
⑶灵:显灵⑷茫洋:此处通“徜徉”,自由自在地往来。
穷:极,尽。
这里有周游的意思。
乎:同“于”,在。
玄间:太空。
薄:逼迫。
伏:遮盖,掩蔽。
光景:日月的辉。
感(han):通“撼”,摇动,震动。
震电:雷电。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烨烨震电。
”神:作动词用,使神奇。
水:作动词用。
用水浸润。
下土:地。
《诗经。
邶风。
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汩(gǔ):水奔流的样子,这里指淹没了山谷。
矣哉:“矣”和“哉”连用靠近,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固:原来,本来。
于:比。
⑸薄:通“迫”⑹伏:遮。
蔽。
⑺感:通“撼”,摇动,震动。
⑻神:产生神妙。
⑼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⑽神:作动词用。
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⑾凭依:凭借,依托。
信:实在,真的。
⑿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⒀乃:竟,居然。
⒁《易》,即《易经》。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
云从龙:语出《易经·干》卦。
原文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作品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文言文《杂说一龙说》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杂说一龙说》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作品介绍】《杂说一(龙说)》表面上是论述龙与云的关系,其实是在暗喻君与臣的关系。
妙在虽然反复强调云由龙而生,云从龙而灵,却更让读者感到龙不可无云。
尤其妙在虽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贤臣,却在文中始终不予明确点出。
文章仅百余字,但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原文】杂说一(龙说)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②。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③!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④。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⑤。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⑥?异哉⑦!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⑧。
《易》曰:“云从龙⑨。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杂说:论说文的一种。
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②嘘气:呼气,吐气。
固:原来,本来。
于:比。
③茫然:辽阔无边际貌。
穷:极,尽。
这里有周游的意思。
乎:同“于”,在。
玄间:犹太空。
薄:逼迫。
伏:遮盖,掩蔽。
光景:日月的辉。
感(hàn):通“撼”,摇动,震动。
震电:雷电。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烨烨震电。
”神:作动词用,使神奇。
水:作动词用。
用水浸润。
下土:地。
《诗经。
邶风。
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汨(gǔ):淹没。
矣哉:“矣”和“哉”连用,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④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⑤神:作动词用。
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⑥凭依:凭借,依托。
信:实在,真的。
⑦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⑧乃:竟,居然。
⑨《易》,即《易经》。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
云从龙:语出《易经。
乾》卦。
【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
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主旨]:本文为论说文。
(藉云龙关系)说明圣君贤臣的遇合扶持之道。
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龙与云的关系着笔,从一个“灵”字着眼,所无一句点明本旨,可处处扣题。
含蓄而又生动形象的写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读来意味深远。
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
君臣关系互相依靠,才有作为。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全诗原文及赏析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一·龙说》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写翻译写赏析分享相关翻译写翻译相关赏析写赏析杂说一·龙说赏析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韩愈有“文 ...作者介绍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juview_5533.h tml绿叶紫裹,丹茎白蒂。
出HH56F>自先秦宋玉的《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为高唐之客。
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王曰:“朝云始楚,状若何也?”玉对曰:“其始楚也,榯兮若松榯;其少进也,晰兮若姣姬,扬衭鄣日,而望所思。
忽兮改容,偈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韩愈《杂说一》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韩愈《杂说一》原文注释译文鉴赏龙嘘气成云①,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②。
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③。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④。
”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龙嘘气成云:古代的神话说法。
文中的龙喻圣君,云指贤臣。
嘘,吹气。
②茫洋:深远广大的意思,此处也可当“徜徉”解,即自由自在地往来。
玄间:宇宙中至幽至远的空间。
玄,幽远,青黑色。
古有天玄地黄之说,玄代指天和天色。
薄:即“迫”,逼近。
伏光景:日月的光亮被遮蔽、埋没。
景,同“影”。
感震电:使雷电感生。
震,雷。
神变化:是使其变化如神而难测。
神,在此作动词用。
汩(gu):此处指浸没。
陵:大土山。
谷:两山间的夹道或水道。
③云虽然“灵怪”,其“原动力” 出于龙。
④云从龙:见《易·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意即云随着龙而出现。
【译文】龙慢慢地呼出气来就化成了云块,云本来是不比龙更灵异的。
然而,龙乘着这云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达青天的尽头,靠近太阳和月亮,遮盖住它们的光辉; 可以感应产生惊雷闪电,神妙地发生出各种变化; 可以降雨润泽大地,使水没山尽,汩汩奔流。
云也是很灵异的怪物啊!云,是龙使得它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就不是云能够赋予它的。
但是,龙如果不能得到云的遮掩衬托,便不能神妙地发生各种变化。
失去它所凭借依靠的东西,实在是不行啊!真奇妙啊! 龙所凭借依靠的东西,却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
《易经》上说:“云随着龙而聚散。
”既然说到“龙”,就一定有云随从它了。
【鉴赏】本文以龙、云为喻,从“灵” 字着眼,用正逆交替、轻重转换的手法阐明了“圣君不可无贤臣,贤臣不可无圣君。
圣贤相逢,精聚神会,斯能成天下之大功” 的辩证关系(见宋·谢枋得《文章轨范》)。
《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1作品原文杂说一龙嘘气⑵成云,云固弗灵⑶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⑷穷乎玄间,薄⑸日月,伏⑹光景,感⑺震电,神⑻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⑼。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⑾。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⑾?异哉⑿!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⒀。
《易》曰:“云从龙⒁。
”既曰龙,云从之矣。
作品注释⑴杂说:论说文的一种。
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⑵嘘气:呼气,吐气。
⑶灵:显灵⑷茫洋:此处通“徜徉”,自由自在地往来。
穷:极,尽。
这里有周游的意思。
乎:同“于”,在。
玄间:太空。
薄:逼迫。
伏:遮盖,掩蔽。
光景:日月的辉。
感(han):通“撼”,摇动,震动。
震电:雷电。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烨烨震电。
”神:作动词用,使神奇。
水:作动词用。
用水浸润。
下土:地。
《诗经。
邶风。
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汩(gǔ):水奔流的样子,这里指淹没了山谷。
矣哉:“矣”和“哉”连用靠近,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固:原来,本来。
于:比。
⑸薄:通“迫”⑹伏:遮。
蔽。
⑺感:通“撼”,摇动,震动。
⑻神:产生神妙。
⑼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⑽神:作动词用。
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⑾凭依:凭借,依托。
信:实在,真的。
⑿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⒀乃:竟,居然。
⒁《易》,即《易经》。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
云从龙:语出《易经·干》卦。
原文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作品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韩愈《杂说一(龙说)》
韩愈《杂说一(龙说)》韩愈《杂说一(龙说)》以:凭借称:著称。
12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一食:吃一顿。
食,吃。
14或:有时,或许。
15能:可以。
16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7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8石(shi),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19其:指千里马,代词。
20是:这样,指示代词。
21才:才能。
22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同等待遇。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
27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8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9策之:鞭打马。
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30之:代词,指千里马。
31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
(以:按照)32道:正确的方法。
33食之:食,通“饲”,喂养。
34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5材:通“才”才能。
36鸣:马叫。
37奴隶人之手:马夫的手中,之:的。
38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9临:面对40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41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难道。
42其(2):恐怕,表肯定语气,确实。
43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4知:懂得,了解。
45美:美德。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
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
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
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
杂说一·龙说(韩愈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杂说一·龙说唐代:韩愈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标签议论、古文观止、寓理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注释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嘘:喷吐。
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固:本来、当然。
景:通“影”。
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欲小则化为蚕(虫蜀)[说明,此为一个字],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汩:淹没。
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信:确实、的确。
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从:随,跟随。
赏析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韩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这篇根据典籍和传说写的杂感,用意很明显:作者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说明了圣君与贤臣之间的关系,即圣君是要依靠贤臣建功立业,贤臣又要仰仗圣君的识拔才能荷重行远,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龙说文言文翻译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gǔ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假设龙之灵,那么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y )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①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
②嘘:喷吐。
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③固:本来、当然。
④伏:遮蔽。
⑤感通撼,震撼
⑥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欲小那么化
为蚕蠋〔zhuo,二声〕,欲大那么藏于天下,欲上那么凌于云气,欲下那么入于
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⑦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⑧汩:淹没。
⑩信:确实、确实。
⑨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翻译】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辉,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
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韩愈《杂说》
韩愈《杂说》杂说一《龙说》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杂说二《医说》善医者,不视人之瘠肥,察其脉之病否而已矣;善计天下者,不视天下之安危,察其纪纲之理乱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诸侯作而战伐日行矣.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耳.秦之王天下也,无分势于诸侯,聚兵而焚之,传二世而天下倾者,纪纲亡焉耳.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已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纪纲而已矣.忧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谓之天扶与之.《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杂说三《崔山君传》谈生之为《崔山君传》,称鹤言者,岂不怪哉!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昔之圣者,其首有若牛者,其形有若蛇者,其喙有若鸟者,其貌有若蒙其者.彼皆貌似而心不同焉,可谓之非人邪?即有平肋曼肤,颜如渥丹,美而很者,貌则人,其心则禽兽,又恶可谓之人邪?然则观貌之是非,不若论其心与其行事之可否为不失也.怪神之事,孔子之徒不言,余将特取其愤世嫉邪而作之,故题之云尔.杂说四《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见外,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龙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龙说原文及翻译注释龙说原文: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龙说原文翻译: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妙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龙说注释:1、嘘:喷吐。
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
2、固:本来、当然。
3、景:通“影”。
4、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欲小则化为蚕(虫蜀),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
”5、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6、汩:淹没。
7、无以:没有可以用来。
8、信:确实、的确。
9、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从:随,跟随。
杂说文言文
杂说文言文1. 《杂说》翻译1、《杂说》(作者:罗隐)译文:美玉与瓦砾,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待说就知道了。
然而美玉有细小的瑕疵,人们一定看得见,因为它成了有用(物)的牵累,那些瓦砾,即使堆积如山,人们不会非议它的本质,是因为知道这不能妨碍它无用的本性。
所以有用之物的细小瑕疵,能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用之物整体上的坏处,人们也不认为不好。
也好比镜子与水:水对于人而言,幽深宽广可以用来照人,镜子对于人来说,也可以用来照人。
两者对外物都没有情感,所以用它们来照的人也不会对它们产生是好是坏的疑虑。
人们却不知道水的本性柔婉,镜子的本性刚健。
柔婉的东西时常晃动,所以拿它自照的人有时因为水面摇荡而印象模糊;刚健的东西如果不是碎裂就不会改变它明亮照人的特点,所以用它自照的人也能够保持自己容貌特征。
2、《杂说》(作者:罗隐)原文:珪璧之与瓦砾,其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
然珪壁者,虽丝粟玷纇,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为瓦砾者,虽阜积甃盈,人不疵其质者,知其不能伤无用之性也。
是以有用者丝粟之过,得以为迹;无用者具体之恶,不以为非。
亦犹镜之与水,水之于物也。
泓然而可以照,镜之于物,亦照也。
二者以无情于外,故委照者不疑其丑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镜之性也刚而健。
柔而婉者有时而动,故委照者或摇荡可移;刚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质。
3、《杂说》作者:罗隐(833—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著名的道家诗人,著有《谗书》、《太平两同书》等。
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
4、韩愈《杂说四》——《马说》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古文观止卷四 六朝唐文 杂说一-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卷四六朝唐文杂说一卷四六朝唐文杂说一(韩愈)【题解】《韩昌黎集》中共有四篇《杂说》,乃是一组杂感式的小品文,也可以说是古代的杂文。
本文为四篇《杂说》的第一篇。
此文以龙和云比喻君和臣,阐明了君臣遇合,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原文】龙嘘气①成云,云固弗灵②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③,薄日月,伏光景④,感震电⑤,神变化,水下土,汩⑥陵谷。
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⑦矣。
失其所凭依,信⑧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⑨。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嘘气:吐气。
②灵:神奇灵通。
③玄间:指苍穹,宇宙。
玄,深青色,此处指天空。
穷乎玄间,漫游在辽阔无边的天空中,指无不能到之处。
④伏:凭依。
光景:霞光,古人以吉祥为征兆。
⑤感:“撼”,动摇。
震电:即雷电。
⑥汩(醇):水四处涌出的样子。
汩,淹没。
⑦无以神其灵:龙失去了凭依,无法施展其神灵。
⑧信:确实。
⑨“其所凭依”二句:意为龙嘘气成云,而又凭借云施其神灵。
《易》:《周易》,我国古代卜筮用书。
相传为周文王所作。
书中引文见《易》乾卦。
【译文】龙吐气就变成云,云本来并不比龙灵异。
然而,龙乘着这气变成的云,在那辽阔无际的太空里游动,接近日月,遮盖它们的光辉,使雷电震动,变化神异,使天雨浸润大地,淹没了山谷。
这云也真是灵妙奇异了!云是龙使它变成灵异的。
像龙那样的灵异,就不是云能够使它变成的。
然而,龙得不到云,就无法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依托凭藉的东西,怎么可以《易经》中说:“云从龙”,呢?奇怪啊!它所依托凭藉的,竟然是它自身制造出来的。
既然云龙同气相求,云自然跟着龙了。
【评析】本文分三个层次阐述龙、云相依之关系:其一为,“龙嘘气成云”,云则变化无穷。
可以在辽阔无边的太空中自由自在地游动,逼近太阳和月亮,遮盖它们的光辉,可以感应出霹雷闪电,降下大雨,浸润大地,淹没丘陵和山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说一(龙说)》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作品介绍】
《杂说一(龙说)》表面上是论述龙与云的关系,其实是在暗喻君与臣的关系。
妙在虽然反复强调云由龙而生,云从龙而灵,却更让读者感到龙不可无云。
尤其妙在虽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贤臣,却在文中始终不予明确点出。
文章仅百余字,但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原文】
杂说一(龙说)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②。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③!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④。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⑤。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⑥?异哉⑦!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⑧。
《易》曰:“云从龙⑨。
”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①杂说:论说文的一种。
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②嘘气:呼气,吐气。
固:原来,本来。
于:比。
③茫然:辽阔无边际貌。
穷:极,尽。
这里有周游的意思。
乎:同“于”,在。
玄间:犹太空。
薄:逼迫。
伏:遮盖,掩蔽。
光景:日月的辉。
感(hàn):通“撼”,摇动,震动。
震电:雷电。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烨烨震电。
”神:作动词用,使神奇。
水:作动词用。
用水浸润。
下土:地。
《诗经。
邶风。
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汨(gǔ):淹没。
矣哉:“矣”和“哉”连用,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④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⑤神:作动词用。
这里是显示的意思。
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⑥凭依:凭借,依托。
信:实在,真的。
⑦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⑧乃:竟,居然。
⑨《易》,即《易经》。
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
云从龙:语出《易经。
乾》卦。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
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
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
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
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
”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解析】
“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比较自由。
《韩昌黎集》中有杂说四篇,本篇是第一篇,又称《龙说》。
全篇以云龙作比喻,有五层意义:龙嘘气生云;龙得云则变化无穷;龙失云则毫无神异;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真正的龙一定人有云跟从。
全文主旨大概是鼓励有志之士要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的有利条件。
本文表面上是论述龙与云的关系,其实是在暗喻君与臣的关系。
妙在虽然反复强调云由龙而生,云从龙而灵,却更让读者感到龙不可无云。
尤其妙在虽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贤臣,却在文中始终不予明确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