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赵树理的文学意义
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思想意义和民族化特色
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思想意义和民族化特色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思想意义和民族化特色Culture?文化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思想意义和民族化特色口王卫平内容摘要酶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是描写农村婚姻问题的小说.这篇小说以敏锐的目光表现了虽然在解放区但仍然存在封建思想意识的严重毒害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具体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小二黑结婚》的思想意义赵树理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土壤中.与广大民众休戚与共.把自己当作农民中的一员,置身于泥土气息当中,创作出好多百姓爱看爱听,乐观战斗的性格和对事业及光明前途的确信的人物.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1,m黑结婚》,这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它的取材都是充满泥土气启,的农村日常生活.《小二黑结婚》主题挖掘比较深.作者把人物的活动摆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不久,干部队伍不纯.某些基层政权为坏人把持,而一些群众仍在浓厚的落后意识的大时代背景下,着力表现了主人公争取婚姻内由和个人幸福的坚强意志,揭露了代表封建势力的金旺兄弟的丑恶丽目,批判_lr 小二黑和小芹的父母愚昧落后的旧思想, 歌颂了抗日根据地里出现的新人新思想和新制度,赋予男女恋爱这一传统的题材以崭新的意义.通过描写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冲破封建传统,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而进行斗争的故事,热情歌颂了新一代农民努力战胜农村中猖獗的恶霸势力和顽同的封建传统思想,揭示了中同农村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b_2黑和小芹在爱情上的胜利是当时农村社会斗争的一部分,其意义早已超出爱情本身,而显示了新政权建立后农村意识开扩的发展与进步,这正是农村的深刻变革之一.赵树理不仅写了农民政治经济翻身的重要.更写出了农民思想j二翻身的重要赵树理的小说是继鲁迅之后,农村题材小说的又一块里程碑.作者擅写农村题材.作品主题是他在农村做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故他常称自已的小说为”问题小说”,很有现实意义.他很注意吸收中困传统民间文艺表现手法,尊重农民的审美习惯,熟练地运用农民群众语言,在表现农村生活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深受群众喜爱,成为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于他积极贯彻文艺为工农兵的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人们的热烈赞扬.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一些研究文学流派的评论家称为”山药蛋派”的代表.山药蛋派小说揭示问题不只为让上级领导了解下情,同时也为教育农民摆脱愚昧迷信和落后保守;在提问题后还要解决问题并把后者作为主要目标.赵树理,始终不渝的坚守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其现实主义精神不仅表现在热切地关注新的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且还体现为现实主义的方法冲破了作家的历史局限.以它自己的方式达到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Jl’--黑结婚》它描写了根据地-X~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了争取婚姻自主,与封建恶霸势力和封建婚姻观念以及封建迷信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民主政权主持下取得了胜利.小说取材于太行山区汀县城一个民兵小队长岳冬至和俊俏的女青年智英祥的恋爱悲剧.他俩是一对恋人,由于当地的村长和青救会秘书垂涎智英祥的美色,遂以岳冬至家里有了九风的童养媳还与人谈恋爱为理由,召开斗争会把他打死,但岳冬至被打死后,男女双方的家长还不以为他们的恋爱是正当的.小说的情节基本上接近生活原型,比较火的改动是小说的结尾,生活中的主人公岳冬至被害致死,而小二黑和小芹则结为夫妇.小说发表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小二黑结婚》的民族化特色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赵树理的小说就显示了异常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 首先,赵树理继承了传统小说中描写人物重行动,忌静止刻画的特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去表现自己的性格,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如《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和小芹,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形象塑造,无一不放在动态的农村社会斗争中来完成,无一不与各自独特的一面又各具社会普遍性的活动紧密相关.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的新人物形象,是赵树理要歌颂的新人物的代表.面对封建势力的迫害和封建传统观念对他们自由恋爱的阻挠,他们敢于斗争,深信自己行为的合法性,他们与老一代的农民不同,他们有民主思想,有争取自由与幸福的愿望:坚信党和民主政府的政策,他们敢于和金旺,兴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坚决拒绝封建包办婚姻,因而才能获得最后胜利.在他1f】身上滋长着新一代农民的乐观,战斗的性格和对革命事业及光明前途的确信.作者在这两个人物身上。
赵树理文学史意义论文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摘要“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铁笔”,“圣手”。
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新鲜朴实人们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乐观机智的幽默风格,牵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灵,收到人们的普遍的欢迎和赞扬。
赵树理对底层农民利益与文艺需求的深切关注的精神,以及他所坚持的民间文化立场和通俗化、大众化的创作特点,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赵树理;语言;民间文化;“山药蛋”派;文学意义赵树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他本人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知识更是几近于零。
他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素养积累,差不多都是从民间戏曲和唱本故事中得来的。
如果不是因为一种历史的偶然性因素,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通俗作家。
但是,赵树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通俗作家,他从事写作的目的是不计任何功利报酬的,而是“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
农民喜欢什么艺术形式,我就采用什么艺术形式”①。
所以他把自己定位为“文摊作家”,尽力用民间“流行的简单形式及农民的口头语言”,去“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
赵树理的这种文学创作理念,与后现代语境中的大众文化观颇为相似,他们都深刻地感悟到,“大多数人现在被动地接受大众通俗小说给予他们的东西”。
故赵树理一再强调说,必须彻底①赵树理《赵树理全集》第246改造传统的通俗文艺形式,正确地去引导农民大众的艺术审美趣味,进而使他们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故赵树理呈现给我们的是其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学观念。
一、对民间文学传统的继承五四“文学革命”和抗战时期的“民族形式”的讨论一方面从不同的方向上释放了“民间”的力量和意义。
40年代,赵树理和张爱玲认同的分别是农民和市民两个不同的“民间”传统。
在文学上,他们一个是“说书”的传统,是农村民间的、口头的传统;一个是“传奇”的传统,是文人化的、书面化的传统,从唐人传奇直到“海上奇书”《海上花列传》。
【现代文学】简述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现代文学】简述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1.从现实主义出发,描写了40年代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斗争,表现了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叶紫等新文学作家描写农民生活,关注农民命运,揭示农民在封建压迫下形成的精神病态的优良传统,又以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表现了前所未有的40年代共产党新政权领导下解放区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变化。
其中有农村基层政权建立初期,农民与混入政权内部的封建地主、恶势力以及蜕化的农民干部的矛盾斗争;有对农民身上的封建观念、小生产者的落后意识的批判,以及对农民的教育改造;还有反映农民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歌颂解放区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政权。
2.赵树理的小说中塑造出几类独特的农民形象,为新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崭新的翻身农民形象。
其中,既包括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封建思想毒害、以旧观念心理处世,最终不同程度有所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也包括正义、乐观、敢于同封建势力和传统思想斗争,在新政权支持下,真正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新型农民形象(小二黑、小芹、李有才、“小字辈”青年);还包括农民出身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老杨同志、铁锁)。
3.赵树理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民族化、大众化探索,创造了适宜农民接受又雅俗共赏的新通俗文体。
赵树理借鉴改造民族传统的民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着重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塑造人物;第三人称叙述,故事情节连贯,有头有尾,顺序发展,可分可合;语言口语化,幽默风趣,简约有味。
富有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这种语言是现代白话文与说书人语调和乡下人大白话的巧妙结合,不仅农民或读或听或感到亲切,知识分子也能咀嚼出别一种味道,显示了赵树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总之,赵树理小说的复杂的,他的出现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不仅仅宣告了文艺大众化在解放区的成功,也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的农村题材小说模式的崛起,更重要的是,它还标志着知识分子叙述者全面让位于政治话语主体,标志着'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真正开始了整体结构的转型。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无论是赞美抑或贬低,是承认抑或否定,总之,在短暂却不失灿烂辉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都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非正视不可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
在上一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坛上,赵树理横空出世,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称雄文坛,独领风骚,高举起一面民族文学的大旗,其创作模式“对整个解放区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1](P475),甚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的“山药蛋”派作家群。
物换星移,大浪淘沙,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从文学观念到表现手法,从审美对象到欣赏趣味,有关文学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变。
相对于昔日的轰动与风流,今日之文坛,赵树理“显然是个陌生人,至多,模模糊糊有个土里土气象山药蛋似的印象……足以使放眼世界的人们微笑着敬而远之”[2](P452)。
往昔名重一时的赵树理,在当今之文坛,难道真已成了“隔日黄花”了吗?赵树理的小说果真如某些新潮评论家所言,既无高雅之艺术品位,亦无宏深之思想涵蕴,充其量只不过因其创作上的大众化成就而在当年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侥幸获一时之殊荣吗?窃以为,赵树理的出现,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赵树理的小说模式,不仅在当年有其不容抹杀的历史意义,即便在当下及日后之文坛,仍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拔开当前赵树理研究的迷雾,解构、颠覆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不公之论,还之以本来面目,站在历史的了望台,锁定赵树理小说的历史意义,用发展的眼光,预见赵树理小说模式之于当下及日后文坛的重要借鉴意义。
一、何谓赵树理小说模式名不正则言不顺。
要界定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首先必须弄清究竟什么是赵树理小说模式。
在此,必须把赵树理小说和赵树理小说模式这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容混为一谈的概念区分开来,正如马克思著作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一样,赵树理小说也不等于赵树理小说模式。
赵树理小说独树一帜,概言之,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文本内容看,赵树理小说是典型的“问题小说”,其小说十有八九是为问题开药方。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赵树理小说模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这一模式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萧条之后重新焕发出生机,而且在表现主题和创作手法上富有创新。
它呈现了时代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对于塑造人民性格、表达人民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赵树理小说模式在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首先,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新形式。
以《平凡的世界》为代表的赵树理小说,以其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精细入微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和内心世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在这一模式的呈现下,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真实感和代表性。
同时,赵树理小说模式通过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传递出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人性的探索,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对于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小说曾经陷入了市井文艺和华丽风格的泥潭,作品内容脱离实际,情节离奇少见真实感。
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出现,突破了以往的创作风格,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人情,打破了小说创作的桎梏,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此,小说创作开始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命运,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
此外,赵树理小说模式在当代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迅速、变革时代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变化,这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赵树理小说模式通过真实的社会刻画和人物形象,呈现了人民生活的真实感和感人之处,为当代作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创作范式。
它提醒我们,文学创作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境遇和精神追求,扎根于现实,传递社会价值和人性关怀。
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当代价值在于激励当代作家在我们这个时代变革中,以更加真实、生动的方式呈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真实生活,推动中国当代文学更好地发展。
赵树理的一生
赵树理的一生赵树理,其代表了解放区40年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最著名的有中篇《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还有《地板》《李家庄的变迁》《福贵》《邪不压正》《孟祥英翻身》《传家宝》等等。
其是有意把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得,他对小说各个方面的探索,都达到了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完成艺术化,而不是之前乡土小说在艺术化的基础上追求大众化,因而特别能做到两者的统一。
围绕他的创作形成了山药蛋派小说。
|文学史意义其主要意义在于,其是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是能体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的文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方向”的特点就在于农民化和大众化。
这是和当时解放区的状况密切相关的,解放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通民众在翻身中迫切要求能够与他们同声共气的文艺。
①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和农民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的大众化,而不是从上而下的赐予,这是与其农村出身和对农民的熟悉导致的,②其自觉地将写作和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其作为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工作者而创作,因而形成了“问题小说观”,自觉追求反映党的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偏差以及对农民的影响。
其局限性则是,前者使得赵树理过分排斥知识分子,过分排斥西方文学,于是文化修养不足,视野也比较狭小,后者则使得小说和党的农村工作紧密联系,在党的农村工作出现偏差时,问题小说的模式就出现了言不由衷等危机。
不过在这一时代,其创作的局限性还没有显示出来。
|赵树理创作的特点分成两部分吧,内容上和形式上。
①内容上,赵树理塑造了一批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首先是背景上,其小说的背景是在晋东南的农村,具有鲜明的民俗色彩地方色彩,而如今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进行剧烈的社会变革,农民作为总体终于翻身了。
赵树理将这整个背景其作为一种社会景物,提供一种文化的政治的环境,具有空间上的地方性,也具有时间上的时代性,这共同构成了其小说具有的现实性,其具有实效性,能够紧密配合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变革。
而在写乡土题材,尤其是写农民上,其继承了二三十年代乡土文学的传统,但是不是以人道主义的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写理想中的田园牧歌,或者写农村黑暗,而是能够更进一步,直接同农民对话,展示农民的精神风貌及其面对的矛盾事件。
赵树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赵树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先驱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赵树理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性的文学思想。
赵树理在文学创作上始终秉持“讲真话”的原则,他倡导文学要写真实、真诚、真情实感,并主张反对流于陈词滥调、宣扬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文学创作。
这种新颖的文学思想对当代的文学创作仍然产生着影响。
2. 独立的文学观念。
赵树理一直坚持自己的文学观点,主张文学应该为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提供空间。
这种独立的文学观念在当代文学中仍然很有启示意义。
3. 纯真的文学情感。
赵树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纯真而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一直影响着当代文学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4. 文学的社会性。
赵树理在文学创作中强调文学的社会性,他认为文学创作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种把文学与社会联系的观点在当代文学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论文
论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摘要:赵树理是第一个出生于无产阶级的作家,他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不断自我质疑、自我调整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点.赵树理的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发展思路和价值走向,体现了中国新文学现代性流变的深层动因和必然选择。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美国作家贝尔登认为赵树理“可能是共产党地区中除了毛泽东、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能够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并真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个非正视不可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
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坛上,他以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高举起民族文学大旗,其作品模式对整个解放区乃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影响巨大。
如今从文学观念到表现手法,从审美对象到欣赏趣味,有关文学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新农村和赵树理时代的农村也完全不同了。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这些都是赵树理生前所企盼的,也是赵树理在文学理想中所追求的。
为了更好地弘扬赵树理文学精神,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像赵树理那样写出新的农民,写出新时代的农村、新的农村文化来。
这也是我们研究赵树理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1930年底,赵树理一边流浪一边开始写作,在抗战前的几年间写出了《金字》《盘龙峪》等小说。
1937年投身抗日工作,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工作,编报纸副刊,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如《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李家庄的变迁》(1946)、《福贵》等。
赵树理的文学史贡献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思想认识和艺术追求的作家,赵树理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文学史上取得了别人无法代替的地位。
他的文学创作,使中国农民的形象和生活场景第一次以自己的文学形式,以自己的真实面目显现在文坛上。
他为中国的乡村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视角和创作方式。
另外,他对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也获得了突出成就,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性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这是他创作的主要特色和贡献。
1943年5月,他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这是确立赵树理在中国文坛上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解放区文艺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所开创的直面人生、直面现实的优良传统,面对极“左”思潮,敢于讲真话,而不说违心话。
虽然赵树理小说的理性审视力远没有鲁迅、茅盾等人的那么深刻,但他所描述乡村生活的真切,对农民生活和性格展示的全面,以及他在文学内容和形式上与农民生活的贴近融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在《小二黑结婚》这部作品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是语言方面。
在语言的处理上,他并没有把当地的方言直接运用到作品中,而是把进行了通俗化修改后仍保持了民间特色的语言运用到作品中,使不同语言地区的群众都能读懂,而且读起来有趣。
二是情节安排方面,赵树理采用了传统文学的伏笔的方法。
他把从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下回分解”经过巧妙的改造,设置成符合农民口味的情节起伏,很好地抓住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他还有意的对行文进行删节,农民熟悉的就少写一点,譬如小说中农业生产过程的很简略;农民不熟悉的就多些,譬如人物外号的来源,事件的前因后果等等。
他的作品清一色的大团圆结局也是有意为之,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小二黑结婚》本是一个悲剧的案件,在创作时,作者也把它改写成了团圆的结局。
三是人物形象的设置方面。
赵树理小说中最常出现的两类人物:一是“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
赵树理创作的风格及其意义
俞
赵树 理的 “ 乡土叙事”创作手法写农 民心 中想 的事情 ,说
泉
亲切 ,在轻松幽默 中让人发 出会心 的微笑 。赵树 理的叙述语言 注重对群众 口语 的加工提炼 ,使其语言 既通俗 化 、大众化 ,又 不粗俗 、简陋 ,是富有表现力 的、有韵 味的语 言。这样的语言
受到原汁原味的 乡土气息 。 赵树理是普通农 民的代 言人。他的小说大多 以描写农村普
阎恒元就 是村 子里的伪 村长上 官恒元 ,李有才则是贫农 尚秋成
一 一
的化身 。 ”
所 以赵树 理 “ 乡土叙 事”的成就 “ 就是因为零距离地贴近 生活 ,从农村 生活中提取素材 ,赵树理的作品才有独特的 乡土 气息 ,正如他说 :‘ 我在做群众 工作 的过程 中,遇到 了非解决不 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 了的问题 , 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 。 ” ’
《 t b - -黑结婚 》是 赵树理 “ 乡土叙 事”小说中非常有代表
性 的一篇作 品 ,表现了农村 婚嫁 观念的进步。小二黑和小芹不
再以 “ 父母之命 、媒妁 之言”决定 自己的婚姻大事 ,敢于和封 建礼教对抗 ,追求属于 自己的幸福。《 李有才板话 》则被认为取 得 了比 《 小二黑结婚 》更大的成就 ,“ 这个 中篇 当然可 以视为赵 树理 ( 到1 9 4 3年为止 ) 的代表作”( 茅盾 ) 。这部作品描写 了民 主政权初建 时 ,农 民和地主恶霸所进行的曲折复杂的斗争 。而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1 )
农 民 口中所说 的事情 , 充满 了浓郁 的农村气息与农 民的幽默感 ,
主题 不流于俗套 ,且又给人 以乐观开 朗之感 ,总之 ,他成 功的
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
论“赵树理现象”的现代文学史意义宋剑华内容提要追求文学创作的平民化原则,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中国现代作家最为迫切的人文理想。
然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于现代文学“平民化”与“大众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上,根本没有实际的作品成果作为支撑;只是到了40年代以后,人们才越来越意识到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完整性,缺少平民作家的客观存在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赵树理现象”的出现与影响,既是解放区文学的一道亮丽景观,同时也体现着新文学发展史的历史必然性。
对它的解读,我们也应该具有科学的理性精神。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赵树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文学现象:一方面,他的那些农民话语小说由于思想上的肤浅性与艺术上的粗糙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纳入到正统文学的经典之林而流芳千古;另一方面,他本人在新文学创作方面所产生的社会轰动效应与时代导向作用,又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意义。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去承认这一客观事实,但毕竟是赵树理用纯正的农民生活语言和传统的民间文学形式,一度规范与整合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展方向,并使广大精英作家在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思想嬗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知识话语”与“民间话语”合二而一的现代文学表现特征。
所以我个人认为,“赵树理现象”的世俗化审美倾向,决非是对“五四”新文学人文主义的一种价值偏离,而是对新文学“平民主义”与左翼文学“大众化”艺术理想的一种具体实践。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一文学现象的内涵丰富性,就会失去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质的整体把握与科学认识。
一现代文学理念的形成与“赵树理现象”的历史必然性全面探讨“赵树理现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之间的辨证关系,我们首先应该回到历史的“原场”,去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所倡导的“现代”文学理念,做出一番符合科学理性的价值评判。
学术理论界一般都将“文学革命”的终极意义,视为是在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直接作用下,对于古典文学从话语形式到美学传统的彻底颠覆。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赵树理】
现代文学【作家及代表作:赵树理】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其通俗乡土小说,成功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作为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得出的文艺路线典范,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
1.赵树理与他所描写的对象在思想感情上能融为一体。
他所追求的大众化是出于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自然需要,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予。
能够如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能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这一代作家最突出的特点。
2.他们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创作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变革的文学纪录。
赵树理自觉追求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又不滞留于公式化概念化,他的作品除了融入对农民的挚爱情感,也融入了历史的考察的理智。
3.偏重大众化、通俗化,主要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忽视了向西方文学的学习,具有狭隘性。
消极影响:文化修养不足及由之产生思想视野的相对狭窄,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汲取是一种补偿,但也存在缺失。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1.赵树理笔下农民的历史特征20-30年代,很多作家曾出色地描写过农民,但他们笔下的农民主要是被同情和怜悯的对象;而赵树理却是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
他的小说具有现实主义描写的艺术深度。
如果说鲁迅主要是揭露中国农民精神上的创伤,以唤起人们的觉醒;那么,赵树理则主要是表现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及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并从这个变化过程中,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赵树理塑造的农民形象《小二黑结婚》讲述解放区新一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揭示农村中旧习俗和封建残余势力对人们道德观念的束缚,以及新老两代人的意识冲突与变迁。
赵树理作品分析
赵树理作品分析通俗乡土小说,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最高成就,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农民心理思想改造的艰难历程。
赵——山药蛋派作家群(马烽(1945 吕梁英雄传当代十七年:结婚三年早知道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西戎(短篇姑娘秘密1961丰产记风格转向朴实60年代被批判)束为)最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流派之一,以充分的民俗描写展示现实主义的魅力,创作共同性1.山西乡村的民情风俗是小说素质的构成2.以自我观点渗入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3,问题小说观4,故事性和语言的通俗,古典小说,说书,民间故事,戏曲的借鉴。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意义赵树理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彻底农民化和创作对象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创作顺应大众化文艺方向性(出于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与农民精神对话的自然需要)对整个解放区文学至五六十年代文学影响巨大。
赵树理方向新作家(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作家)与人民群众农民有最密切深刻血肉般的精神联系,特点 1.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及审美要求被普通农民接受 2.重要的历史特点:生活创造者与生活描写者统一的社会实践和创作方式决定着他及这代作家的文学观及创作姿态。
问题小说观:深入到实际生活深处揭示和针砭社会偏差弊端,农村变革方针政策对农民命运心理情绪的影响是他观察与表现农村生活的重心。
自觉追求创作对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作用,不滞留于公概念化的困境,作品融入对农民的挚爱情感历史考察的理智。
这派作家与西方文学隔绝思想视野相对狭窄,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汲取较多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最具魅力的中篇《小二黑结婚》以后又接连发表一批更紧贴现实为配合社会变革而揭示现实的小说《李有才板话》《地板李家庄的变迁富贵》这些作品直接融入广大普通农民的文化生活中。
从20年代鲁迅与乡土作家到30年代叶沙艾等人笔下的农民主要作为被同情和怜悯的的对象,赵树理继承这个传统独特的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历史打破枷锁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独特艺术魅力新的文学素质对农民命运思想心理深刻的了解具有了现实主义描写的艺术深度。
时隔70年,重读经典《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仍有其现实意义
时隔70年,重读经典《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仍有其现实意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发表于1943年,是被尊为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成名作,至今,这篇不足万字的小说已经时过77年,今天读来,对中国目下的乡村来说,这篇小说仍然有其现实意义。
尤其,对当代书写农村生活的作家们来说,这篇小说仍然可借鉴,有启迪。
在今天,各类描写农村的小说中,就《小二黑结婚》的艺术成就来说,这在过去的77年中,还没有哪位作家创作的那部中短篇小说超过小二黑结婚。
对于年轻读者来说,你可能觉得这篇小说土里土气,土得就像一个没有出过村,还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粗布鞋,辫子上还插了一朵野花的村姑。
但正是这样扎根于农村现实生活,抒写了那个特定时代农村场景,概括了那个处在新旧时代嬗变中的农村里的众生相。
所以要欣赏感受到这篇小说丰富多彩的内涵,就要先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
下面从这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最近重读经典《小二黑结婚》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
《小二黑结婚》的时代背景:经典小说都有其政治意义,离开了政治,就脱离了时代,怎么能打动读者?1.时代背景小说里提及的边区,是1941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后,八路军政权在晋冀鲁豫创建发展的一块最大的根据地。
边区以太行山为依托,连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交界。
部队有刘邓指挥的八路军129师,边区在抗日战争中根据地不断扩大,为了管理改造边区190多县域的乡村,边区政府派驻到各村的村公所村长,在土改中开展反封建思想,推行边区新政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肃清乡村里黑恶势力土匪残余,收获了卓有成效的硕果。
小二黑和小芹两个边区新人物新青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晋冀鲁豫边区在1948年8月撤销,组建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人民政府。
也正是边区工作人员,深入农村,在各个村庄里开展的兵民运动,新思想,新文化,新法律的推行实施,才有了“解放区的天蓝又蓝”;也正是有更多像小二黑和小芹这样的农村青年,不断进步,成了八路军的兵源,成了后来陈毅元帅感慨的“淮海战役”是支前民工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支前民兵。
教材《赵树理》提纲
赵树理赵树理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土生土长的作家,有地道的农民气质,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赵树理的创作与“赵树理方向”的倡导:赵树理的创作是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顺应了农民化的审美追求;赵树理的创作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
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赵树理的创作成为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赵树理方向”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
赵树理的创作呈现出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赵树理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
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
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
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
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二、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赵树理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劳动者在逐步打破枷锁的过程中所焕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
赵树理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三、《李有才板话》
1、内容
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 恒元及其爪牙之间围绕着村 政权的改造和减租减息而展 开的斗争。此小说得到更高 评价,被誉为“解放区文艺 代表之作”。被指定为整风 学习、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 的干部必读材料。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小说主要有三类人物:
主人公李有才 地主阎恒元和他的亲族爪牙 “小”字辈人物。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1)地主阶级的残酷和狡诈。 《李家庄的变迁》中的地主李如珍:用血腥的屠 杀镇压农民的反抗。 《李有才板话》中的地主閻恒元:用隐蔽的手段 保护自己、阻挠农民的翻身。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农民精神上的封建主义负担和狭隘的目光。 《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 《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 《传家宝》中的婆婆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孟繁华《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在细致地阅读这类作品后我们发现,在 艺术表现上,它们都沿袭了中国古典戏剧的 才子佳人的结构模式,不同的是豪门贵族或 书香门第的情节背景代之以普通的农家小院, 小姐相公代之以活泼朗健的乡村青年。„„ 这是新时代的才子佳人,„„一曲‘清粼粼 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将佳人对才子的渴 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对恋人终成眷属,实 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员结局。”
赵树理
地道本色的新“农民作家”
关于赵树理
在现代文学诸多杰出的作家 中,赵树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 他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土生土长的作家,有着地道的农民气质,能自然 自在地写出真正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 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 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摘要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
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是一个真正为农民写作的作家。
当今社会也在重塑赵树理的地位,他不仅只是农民的传声筒,更是农民的朋友。
本文将从多方面论述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塑赵树理形象。
关键词赵树理农民作家共识赵树理来自山西沁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小说创作民族化、大众化的作者。
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以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生活及农村斗争为题材,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其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创新实践,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他更是当代社会“九大家”之一。
一、唯一的农民作家他是一位扎根农村,真正为农村而献出自己一生的作家。
他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居住在繁华都市舒适的寓所,身着名牌服饰,出入于灯红酒绿之处,他是唯一一个勤俭节约、爱农村、敬农村、深入农村的作家。
在生活方面,赵树理有了固定的收入,工资待遇都不低,在北京买了房子,接来了家属。
按说,他完全有条件过舒适的日子,可他骨子里流着的是农民的血液,让他无法与城市融合。
他关注的仍然是农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
从1949年进京,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16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
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
因而,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
“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可以做到像赵树理这样关注农民但不会真正地融入农民———丢掉轻视农村和农民文化的意识———而是不同程度上抱着启蒙者的心态企图唤醒和改造农民。
”论者刘雄飞的观点揭示了赵树理文学创作在农民群体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要因。
在现当代文坛,再没有一位作家能像赵树理这样,在生活和心灵上如此贴近农村,贴近农民。
这源于作家终生坚守的农民情怀,其典型特征是质朴善良的人格与平等意识,其行为表现是终生心系农村、关爱农民,为农民群体的利益诉求而真诚写作、热忱呼吁。
赵树理文学观
赵树理文学观赵树理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文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对于文学的观点极具开拓性和指导意义。
在他的文学观中,突出了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强调了文学要与时俱进并服务于人民。
首先,赵树理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欣赏和娱乐的工具,更应当承载着社会责任和使命。
在他看来,文学创作应当体现社会的特点和现象,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社会弊端,引导社会进步和改革。
只有这样,文学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大众,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
他的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指引了方向。
其次,赵树理强调文学要与时俱进。
他认为,文学应当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变迁,反映时代思潮和人民需求。
他主张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和风格,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突破。
他对于文学的这一理解,一方面在当时推动了文学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赵树理还注重文学的人民性。
他认为,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文学家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用人民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他鼓励文学家要深入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痛苦和梦想,从而将他们的经历和情感融入到作品中。
这样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文学家追求奇特、高尚的写作倾向,使文学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综上所述,赵树理的文学观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使命,推崇文学与时代并进并强调文学的人民性。
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为文学创作指明了方向,并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学家们可以借鉴他的观点,着眼于社会问题,关注人民需求,创作出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40年代开始,他的小说 和文学观就一直是评论界言 说的对象。40年代后期,他 被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 的“方向”而获得很高的赞 誉。建国前他的小说《邪不 压正》引起争论。《三里湾》 在50年代也受到批评。此后 直至文革,对他的评价褒褒 贬贬,时起时伏。70年代末 80年代初,他的价值重新得 到肯定,作品被关注。
3、小说的特色:
与《小二黑结婚》相比,这部作品少了一 些幽默式的喜剧色彩,多了一些冲突的复杂 和严峻。人物关系、冲突样式也大大复杂化 了。不但类型多而且同类人物也不相同。 李有才是最具有特色的人物。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三、《李有才板话》
1、内容
描写阎家山农民与地主阎 恒元及其爪牙之间围绕着村 政权的改造和减租减息而展 开的斗争。此小说得到更高 评价,被誉为“解放区文艺 代表之作”。被指定为整风 学习、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 的干部必读材料。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小说主要有三类人物:
主人公李有才 地主阎恒元和他的亲族爪牙 “小”字辈人物。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 是对当时“主流”文学的倡导,因为他创作的 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 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周扬当年的评价实际 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 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这种倡导有 其特定的历史合理性与特色。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文革”后对赵树理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者们的 主要观点
(1)80年代初,文艺思想大解放,文坛上批判 “四人帮”的“瞒和骗”、“假大空”文学, 呼唤文学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回归。对赵理的 研究主要是称颂其“现实主义”精神和作品的 “反封建”主题。主要的研究者是黄修已、楼 肇明、刘再复
南阳理工学院
一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二诸葛
思想落后、迷信(“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 看一看黄道黑道。”) 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观(包办儿子婚姻) 胆小怕事、奴性心理(“恩典恩典”) 关爱儿子,善良质朴(为儿子“求官”,救难民为童 养媳)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三仙姑
好逸恶劳,作风不正(不 合时宜的打扮) 装神弄鬼,诈人财物 (“米烂了”) 自私冷漠,心理扭曲(妒 忌女儿的美貌,极力反 对其婚姻)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树理方向”的建构
赵树理的的创作观: 赵树理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 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 本的摊子时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 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小唱本的阵地。做这 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
文艺大众化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基础上的普及; 文艺源于生活,中外文化遗产是“流”;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毛泽东在这篇讲话里大声呼吁作家们写老百姓喜 闻乐见的大众化作品——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李存
(2)80年代后期,对赵树理创作在艺术性方面的 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主要的研究者 是戴光中,他对赵树理的创作持异议的态度, 特别是对赵树理的“民间文学正统论”持否定 态度,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戴光 中的观点与此时兴起的“现代化”思潮分不开。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3)90年代初,钱理群、陈思和等学者从民俗、 民间立场等角度肯定和赞扬赵树理小说的美学 价值。这与此时重新思考民族化的问题有关。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成为现代小说,创造 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五四”白 话小说的民族化。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局限:过分强调中国民间文化的传统,对“五四” 开创的新文化认识不足,与西方文学的隔绝限 制了赵树理的艺术视野,束缚了他的艺术手脚, 使他很难更为深广地表现中国农村的历史变革, 很难在一定的篇幅里展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宏 大的场面。如《李家庄的变迁》。
赵树理
地道本色的新“农民作家”
关于赵树理
在现代文学诸多杰出的作家 中,赵树理是非常特殊的一位。 他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土生土长的作家,有着地道的农民气质,能自然 自在地写出真正为农民所欢迎的通俗乡土小说, 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的创作风尚,代表了40年 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例句赏析
“……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 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到哪一村,妇女们的 眼睛都跟着他转。”
“你愿意养着就养着,反正我不要!” “无故捆人犯不犯法?”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例句赏析
“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 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子们,有事没事, 总想跟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 都去洗;小芹上山采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我不管!谁收了人家东西谁跟人家去!”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 树 理
小 二 黑 结 婚
故事简介
回顾小说1-8回的主要内容,简单概括。 时间:20世纪30、40年代 地点:革命根据地农村 刘家峧jiao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神仙的忌讳 刘家峧有两个神仙,邻近各村无人不晓:一 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 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 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三 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 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树理的文学贡献与局限
贡献:
(1)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作品如赵树理的小 说这样,能直接融入到广大普通农民的文化生 活中去。他的小说回应了新的社会实践,回答 了时代提出的新的问题。他对农村中新人的塑 造,他对新的政权基层组织严重不纯的状况的 揭示,他对新的时代农村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 的描写,为农村写作提供了新的经验。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3)基层政权不纯 A、坏分子混进基层政权,如 《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兴旺 《邪不压正》中的小旦 B、贫苦农民当上干部后,由于小生产者的封建心 理,反过来压迫农民,如 《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 《邪不压正》中的小昌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新一代农民 《小二黑结婚》中的小二黑、小芹 《传家宝》中的金桂 (2)老式农民 二诸葛、三仙姑 (3)会发生锐变的年轻一代农民 小元、小昌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二、《小二黑结婚》
1943年5月,赵树理写《小二黑结婚》 一举成名。农村青年小二黑与小芹自 由恋爱,却遭到双方父母“二诸葛”、 “三仙姑”和掌握村政权的地头蛇的 刁难和迫害,最后在民主政府支持下 终成眷属。 《小二黑》是“赵树理方向”的奠基 石,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情节结 构和语言驾驭上,都开辟了一个崭新 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独特的艺 术世界。
李存
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 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民间曲艺、 戏剧、民歌、民谣、鼓板等民 间艺术,受民间艺术和农民语 言的熏陶,并醉心于此,直到 终生。 1943年,写《小二黑结婚》 和《李有才板话》一举成名。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40年代后期被解放区文学界树为“赵树理 方向”,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前进的旗帜, 赵树理因此确立并巩固了自己在现代文学 史上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一些行政职务,主编 《说说唱唱》。1955年创作长篇小说《三 里湾》。后来又写了短篇小说《登记》 《锻炼锻炼》等,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 洞》(上)。 1966年被批斗,1970年9月23日被批斗致死。
李存
(3)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 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 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
注重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基本阶级矛盾 社会政治运动中的疑难、偏差 洋溢着40年代日益高涨的政治意识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赵树理创作的特点
1、主题(艺术视点):以兴奋的笔触描绘了农民 当家做主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以冷静的态度揭 示了这一历程的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这 种艰巨性、复杂性、曲折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 来表达: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例句赏析
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 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 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 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 “属猴的,十二岁了。”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例句赏析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 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 吃一吃亏她很高兴……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 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恨 不得一头碰死。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2)赵树理的创作确实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新文学 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他的创作能忠实反映农 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 受,他的大众化是可以直接与农民对话的。 (其他以前提倡大众化的作家没有能做到这一 点,包括鲁迅、萧红,他们是以启蒙者的姿态 出现,发现农
李存
对赵树理的评价与当时文学思潮的关系
40年代后期,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党要 求文艺要大众化、民族化,要反映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农村的巨大变化,赵树理的小说由此 而获得广泛的赞誉。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文学强调理想化和乐 观精神,强调以歌颂为主,强调写工农兵生活 和重大题材,强调突出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 争,强调对政治运动和党的政策的配合,强调 英雄形象的塑造。同时,党对农村的政策也发 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赵树理作品不适应 的一面突现了出来,并随着形势的变化时高时 低。
南阳理工学院
李存
(1)地主阶级的残酷和狡诈。 《李家庄的变迁》中的地主李如珍:用血腥的屠 杀镇压农民的反抗。 《李有才板话》中的地主閻恒元:用隐蔽的手段 保护自己、阻挠农民的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