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五环节教学法探究

初中文言文五环节教学法探究

初中文言文五环节教学法探究标签:初中语文;文言文;五环节教学法细读初中语文新教材,就会发现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

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

在新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大讲特讲文言文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学生虽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却是一片茫然。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了五环节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中字、词、句的意义、组合与现代汉语存在很大差别,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语感,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读”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2.教师范读(读音、句读的指导);3.学生齐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的文言文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下一步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二、“译”——疏通文意“译”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教学环节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理解,将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第二步,教师针对学生自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需注意的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先让学生之间互相答疑解难,学生们都不能理解的地方,教师再进行点拨,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并初步理解了文意之后,教师就要对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其中“虽”不是现代汉语中“虽然”的意思,而是“即使”,表示假设关系;“钾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通“无”,是“没有”的意思。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我校教科室《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究与实践,圆满组完成了课题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简介1、课题产生的背景和课题名称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我校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2012年8月,教导处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高一年级试行“五步教学法”(预习——讨论——讲解——练习——总结)的改革措施。

这表明我校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开始了新的历程。

同时感觉到“五步教学法”真正成为一个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需要弄清很多问题,需要探索与实践。

为了配合教导处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地实施“五步教学法”,教科室决定组建课题组,重点探索和实践使用“五步教学法”的途径和方法,为我校的课程改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我们把课题命名为《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三个转变,即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其中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重点。

我们在课题论证时发现,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五步教学法”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对改进“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五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使用途径、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其中重点研究和实践了使用途径、方法。

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研究的方法,努力做到实践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组探究过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8种:(1)怎样命名“五步教学法”及其五个环节?(2)“五步教学法”的含义(包括理论依据)是什么?(3)“五步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怎样的?(4)“五步教学法”的使用方法(技巧)是怎样的?(5)怎样评价“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6)怎样了解学生?(7)怎样编写和使用“导学案”?(8)怎样进行班级小组建设?我们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实践创建了“五步教学法”模式,达到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创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的课题目的。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21 0 2年 3月( 旬刊 ) 下
I NlO— o1 C 1 41I S O9 57 S N1—46/
初 中文 言 文 五 步 教 学 法
柴 红 霞 ( 北 邯 郸 市 第 十 四 中学 河 北 要】 文言文教 学 中, 尝试 了五环节课 堂学 法指导模 式。实践 证 明, 摘 在 我 这一 学法指 导模 式有助 于发挥 学生 的主体 作用 , 让学 生在 学 习的过 程 中, 积 累越来 越 多的语言材 料 , 也丰 富 了思 维, 能 引导学生将 所学 的知 识迅速迁 移 , 还 活用 到写作 中去 , 而乐学 , 从 会学 , 学好 文言文 , 高文学素养 。 提 【 键词】 中; 关 初 文言 文} 步教 学法 五 【 中图分 类号] 6 3 G 3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0 9 0 1 2 1 ) 3 0 3 -0 1 0 —5 7 ( 0 2 0 - 1 1 1
文言文 是一 种传承祖 国古代灿 烂文 化的 载体 , 是古人 留给我们 的珍 贵 然后我 根据学生 讨论 归 纳小 结 : 中描绘 的景 物无 不 浸透 着“ 的气 息 。 文 石” ,卷石底 以出” 说 明这个潭确 实是个“ , 石潭” “ 如鸣配 环” 形 文化 遗产 。初 中课本上所 选 的古 诗 文 占教材 的 3 0%左 右 。学 习文 言文 , “ 全石 以为底 ” “ 可增 加学生 的文 化底蕴 , 培养语 感 和思维 , 升精神 品格 。可 长期 以来 , 提 文 容声音 清亮 , 说明“ 石潭” 的不一般 。“ 树翠 蔓, 青 蒙络摇 缀 , 参差 披拂” 出 写 言文 教学奉 行“ 字字落 实 , 句句 串讲 ” 的箴言 , 法僵化 , 教 使学 生 日生厌倦 之 了翠 树附石而形成 的优美 姿态 。“ 影布石 上” 印在 石上 的鱼影 表现水 的清 借 情 。文言文 的教学 是进入 课改后 最为混 乱和 困惑 的, 的教 师过 于强调 对 澈透 明。“ 神寒骨” 有 凄 不仅是石的冰凉 , 还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 、 悲凉的心 文言 文语法 掌握 , 实词 、 对 虚词 的理解 , 它当 作工 具书 来上 ; 的教师 缘 境 。进而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 的写法特点 : 把 有 写景时作者抓住景物 的特点 , 运用正 于对新 课标 “ 阅读浅 易文言文 …… 背诵 优 秀诗 文 8 篇 ” O 的误 解 , 它 当作 面和侧面相结合 的写法 , 把 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 , 给人 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现代 文来上 , 只要求学 生读读 背背 即可 。在 新课 标 精神 的指 导下 , 文言 文 在这 一环节 中 , 我采 用了整体 性 阅读方 式 , 自主 式 阅读 的理念 引 入 把 到底 该如何 教? 课 堂教学 , 重文 言课文 的整体性 阅读效 果 。通过 巧妙 设计 问题 , 注 引导 学 “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是新 课标倡 导 的一 种新 型的学 习方式 。据此 , 文 生进 行 咀嚼 、 一 在 体味 。 整体上 去感受课 文的思 想内容 。 从 言文 教学 中 , 根据 自己多年 的教学体 会 , 我 总结 出 了“ 朗读感 知—— 疏通 文 第 四步 , 赏感 悟 。《 石潭记 》 文具 有 极高 的艺 术价值 , 鉴 小 一 因此 这 一 意—— 理解 主 旨—— 欣赏评 价—— 积 累迁 移” 环节 课堂 学 习指 导模 式 。 环 节要让 学生结 合 自己的亲 身经历 , 五 体会 文 意, 英 咀华 , 养审 美情 趣 。 含 培 以下就 以教 学《 小石潭 记》 为例来说 明这 一教学 模式 的运 用 。 在 上 一 环 节 中 学 生 已 经 体 会 了 潭 水 清 澈 的 特 点 , 解 了 文 中 的 句 子 , 此 理 在 我 纷 第 一步 , 言激趣 , 导 朗读 感知 。教学 本课 时 , 先 由柳宗 元任柳 州剌 史 基 础 上 , 再 让 学 生 描 述 自己 亲 眼 见 过 的 一 泓 碧 波 。 学 生 兴 趣 盎 然 , 纷 我 “ 水 可 时写 的“ 树重遮 千里 目, 岭 江流 曲似 九 回肠” 名句导 入 , 后配乐 范读 , 让 发 言 。 有 的 说 : 我 曾 在 我 的 家 乡 看 过 这 么 清 的 水 。 深 达 几 米 , 水 底 鹅 然 再 学生 自由读 , 力读 , 接 指名读 . 读 。在读 的过程 中, 针对 学 生 出现 的语 卵石 的纹路 、 色历 历在 目。 有 的说 :我 曾在我外 婆家的 门前见过 这样 的 齐 我 颜 ” “ 音、 重音 、 顿 、 奏等 方面问题 予 以了纠正 。例如 : 其岸势犬 牙参 互” 学 溪水 , 停 节 “ , 清澈 、 透明 , 丽 的小鱼在水 中嬉戏 。 还有 的兴 奋地说 : 我们 村子 中 美 ” “ 生容 易读成 “ 岸/ 其 势犬 牙 参互 ” 这里 断 句 出现 了偏 差 , 解 就产 生 了 歧 央 的那 日井 水也 是清澈 见底 , 面的水草看 得一清二 楚 , , 理 里 夏天喝上 一 口 , 如 义, 我就着 重讲解 . 这样熟读 成诵后 , 生对 文章 的 思想 内容 、 构 章法 等 同喝冰水 一样爽 。 说 者兴致勃 勃 , 者津津 有 味 , 学 结 ” 听 清悠 悠 的潭水 在 同学们 就 有 了一个全 面 的、 致的了解 , 后 面的翻译 、 大 为 理解 扫清 了障碍 的眼前 、 中荡 漾开 去 …… 心 第 二 步 , 通 文 意 。 这 一 步 以 学 生 自 学 为 主 , 用 “ 学 后 教 , 堂 训 疏 采 先 当 第五 步 , 积累迁 移 。积累 即指 导学 生背 诵 精彩 的句 段篇 , 加语 言 的 增 练 ” 模 式 , 用 新 课 标 “自主 、 作 、 究 ” 学 习 方 式 , 设 一 种 宽 松 和 谐 积 累 , 谓 “ 积 薄 发 ” 是 这 个 道 理 。迁 移 即 扩 展 、 用 。 这 一 步 骤 , 就 的 运 合 探 的 创 所 厚 就 运 我 的学 习环境 。我首先让 学生 利用工具 书 和课文 注释 自译 , 到不懂 的字词 根据 板书 引导学 生当 堂背诵全 文 。课后 再让学 生以课 文为中心 , 遇 精心 阅读 由学 习小组合 作互译 。最后 小组解决 不 了 的难 字难 句如 “ 凄神 寒 骨” 等就 些 与文章 立意 、 写作 背景 、 言风格 等相似或 相反 的文章 , 一步体 会这 语 进 由师生 共同来 解决 。 类 写 景 散 文 的 特 点 。最 后 , 学 生 借 鉴 本 文 的 写 法 , 写 一 处 自 己 熟 悉 的 让 描 第 三步 , 理解 主 旨。新课标 指 出“ 确地 把握 语文 教育 的特 点 , 正 重视 培 旅 游 景 点 , 意 写 出 景 物 的 特 征 和 自 己的 感 受 。 注 养 良好的语感 和整 体把 握 的能 力。 因此 , 一环 节我 主要 采 用 了“ ” 这 整体 赏 在文 言文教学 中 , 尝试了五 环节 课 堂学 法指 导模 式。实 践证 明 , 我 这 析” 的导 读 法 。首 先 , 提 出 问题 激 发 学 生 思 考 :你 觉 得 柳 宗 元 笔 下 的 小 石 学 法指导 模式 有助 于发挥学 生的 主体 作用 , 学生 在 学习 的过 程 中, 我 “ 让 积 潭 怎 么 样 ?学 生 认 为 小 石 潭 很 美 , 清 , 奇 , 幽 。 教 师 追 问 :它 最 突 出 累越来 越多 的语 言材料 , 丰富 了思维 , 能 引导 学生将 所 学的 知识 迅速 ” 水 石 境 “ 也 还 的 特 点 是 什 么 ?学 生 很 快 得 出 是 “ 奇 ”。 让 学 生 在 文 中 找 根 据 说 理 由 。 迁 移 , 用 到 写 作 中去 。 而 乐 学 , 学 , 好 文 言 文 , 高 文 学 素 养 。 ” 石 再 活 从 会 学 提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文(2篇)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文(2篇)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文全面领会、把握本质、深入实践—“五步教学法”教学实践“五步教学法”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校被广泛的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这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代表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而且它具体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正因为如此,大家对“五步教学法”模式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致力于“五步教学法”模式的学习和实践。

可以说“五步教学法”模式正逐渐的成为占据我校学生课堂的最主要的最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家从备课到上课,从课堂到课外,从形式,到实质,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五步教学法”模式实施的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列化的课堂教学工程。

它需要教师在运用之前对“五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做好决定课堂教学环节成败的其它相关环节。

二、重视自学指导的设计。

问题设计要少而精。

自学指导是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帮助的,因此好的自学设计不仅能为自学扫清障碍,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但是有两种现象是值得大家探讨和____的。

一对教材钻研不够,对知和教材把握不到位,导致提出的问题题大而空,问题的针对性不能,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回答。

二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层层递进。

在这一环节上搅尽脑汁,煞费苦心,试图通过问题的设计构筑一条思维的路线,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沿着教师设计好的线路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表面看起来水到渠成,并且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

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其实不然。

问题设计少而精,是自学指导的基本要求。

教师只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做必要的提示,这些往往真对共性问题,针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阅读教学五步法

文言文阅读教学五步法

文言文阅读教学五步法千古不朽的名家名作,永远是我们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

社会各界越来越理解到古诗文对于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提升自身修养,陶冶高尚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课本上就精选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名篇。

但文言文产生的年代,与我们毕竟相隔久远,阅读起来就是一个难点。

在长期的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总结出了“读—译—感—鉴—拓”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

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的风格迥异,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静穆闲适、有的深沉凝重,它们都是古人经历和精神的真实折射,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

通过诵读,能够使学生消除语言障碍,领会作品的神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读准字音。

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多音字以及现在不常见的生僻字。

诵读能够记住这些字的读音,进而协助我们准确理解字义以及句意和文意。

比方:(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幼时记趣》)句中的“强”字读jiāng,同“僵”字,意思是“僵硬”,说明观察时间久,太投入。

(2)①先自度.其足。

②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①中“度”字读duó,作动词,意为“量长短”。

②中“度”字读dú,作名词,意为“量好的尺码”。

2、读准句读。

句读,即句子中的停顿。

诵读时,能否准确地实行停顿,影响着对该词或该词所在句子能否准确的理解。

如:其一犬坐于前。

(《狼》)假设停顿为“其一犬/坐于前”,那么这个“犬”字就作为名词,意为“狗”,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屠户的)面前”;假设停顿为“其一/犬坐于前”,这个“犬”字就是词性活用,由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像狗一样”,整个句子的意思为“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地坐在(屠户的)面前”。

很明显,第二中停顿才是准确的。

3、读准语气。

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能够通过语气语调表达出来。

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报告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报告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工作总结报告《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自申报、立项、研究以来,已经进入课题研究中期,在这段时间里,本课题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积极努力的完成各自的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进入2016年,课题组继续从教材、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我校的初一至初三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促进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了本次课题研究。

在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和活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课题中期阶段工作总结如下:一、健全组织,有序开展(一)成立了课题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张谦(校长)副组长:田星礼(副校长)王耀钢(教导主任)课题指导:贺晓锦(教研室副主任)课题负责人:王耀钢课题组成员:田乾祁毕锋吴国壁张玉芳吴艳妮王玉过李艳艳、韩冬梅(二)课题组成员变化由于人事关系调动,部分课题组成员离开本校,经过选拨考虑,又吸收了一些新成员作为补充。

调整后的成员如下:课题负责人:王耀钢课题组成员:赵晨余桂香韩秀梅祁毕锋王玉过于娅慧郭兴吴艳妮田乾谭建宏王耀钢、谭建宏负责课题实施方案及阶段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田乾做好课题指导工作;祁毕锋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赵晨、王王玉过负责课题的阶段检测和总结工作;余桂香、于娅慧、郭兴、韩秀梅负责问卷结果整理分析、各类活动的开展、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研究成果等工作。

(三)课题研究共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2月)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方案的开题论证,明确课题成员的分工。

2、调查本校七八九年级师生在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梳理分析。

3、查阅、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

4、制定“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5、形成实施阶段的计划。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6年12月)1、2015年1月——2015年7月: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多听、多看本教研组甚至兄弟学校老师是如何组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以获得更多的材料,求得更大的启发,完成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为了使《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能顺利有序地进行,并收到较好的成效。

2016上半年,课题组成员按开题报告的计划开展工作,现就这一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课题研究能力为了提高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能力,拓宽研究思路,充实研究成果,使得课题再上一个台阶,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标准》、《韩军与新语文教学》、《赵谦翔语绿色语文》等,理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观念上高度重视,尝试用新的策略去教学。

二、本阶段的目标和研究内容我们从文言文诵读方法,包括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几种文言文诵读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九字诀”;文言现象整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整理、文言特殊句式整理;文言文赏析方法,包括文言文教学内容赏析、文言文语言特点赏析、文言文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赏析、文言文思想情感赏析、文言文比较阅读等方面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相关活动。

1、梳理文言现象完成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后,教师还要重视指导学生文言关键词汇的积累,让学生对文言文当中的各种文言现象进行及时的整理,从而落实巩固课堂所学。

文言文很多知识需要积累,说白了就是要记。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积累,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

这两年,我们从七年级的学生开始抓起,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厚一些的笔记本专门作为文言文积累本。

每学完一篇文言文,学生课下都要进行积累。

首先要求将原文用黑色笔以每隔两行的格式默写下来,这就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背诵默写能力,然后用蓝色笔在原文下的第一行空白处标注这一句中的重点词语及注释,在第二行空白处用红笔写出重点句的翻译。

这样一来,各个重点一目了然,也避免了学生抓不住重点,背诵记忆内容过多的常见弊病。

最后还要求学生在原文后积累与此篇文言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简答题,如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课文脉络及文章赏析。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负责人】任淑华(中学语文二级教师)【所在单位】扶风县法门镇第一初级中学【参研人】任淑华【课题申报】2014年10月我(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向学校语文教研组申报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校本教研课题,10月底获得教研组及学校批准立项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1.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在“讲”字上下功夫,一般采用“串讲法”。

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但是,我们参照课改的精神,站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几个方面审视传统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是“学会”而并非“会学”。

不注重学生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知识迁移能力差,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这个课题并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开辟出一条新路,让老师教得有味,学生学得起劲,获得自己研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广泛涉猎古文精粹,深入体味文言文的智慧和奥妙。

提高文言文的教与学的能力。

【课题的界定】著名语言文学家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即对文言文学习怀有热情,能够认真对待,自觉进行相关学习。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我校教科室《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究与实践,圆满组完成了课题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简介1、课题产生的背景和课题名称随着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程,我校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2012年8月,教导处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高一年级试行五步教学法(预习——讨论——讲解——练习——总结)的改革措施。

这表明我校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开始了新的历程。

同时感觉到五步教学法真正成为一个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需要弄清很多问题,需要探索与实践。

为了配合教导处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地实施五步教学法,教科室决定组建课题组,重点探索和实践使用五步教学法的途径和方法,为我校的课程改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我们把课题命名为《五步教学法探究与实践》。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三个变,即教学观念的变、教学方式的变和评价方式的变,其中教学方式的变是重点。

我们在课题论证时发现,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五步教学法能够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对改进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五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使用途径、方法和课堂教学评价,其中重点研究和实践了使用途径、方法。

我们采取了行动研究研究的方法,努力做到实践中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组探究过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8种:(1)怎样命名五步教学法及其五个环节?(2)五步教学法的含义(包括理论依据)是什么?(3)五步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怎样的?(4)五步教学法的使用方法(技巧)是怎样的?(5)怎样评价五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6)怎样了解学生?(7)怎样编写和使用导学案?(8)怎样进行班级小组建设?我们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实践创建了五步教学法模式,达到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创建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的课题目的。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3篇)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3篇)

“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活动总结:五步教学法活动时间:2021年5月1日活动地点:XX中学一、活动背景和目的:五步教学法是一种基于体验和实践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五个步骤的引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学习。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学校的组织机构,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五步教学法进行深入了解和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二、活动内容和过程:1.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组织了师生互动的讨论活动,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五步教学法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同时,我们也提供了相关资料和教学案例,为教师们做好准备。

2.导入阶段活动正式开始时,我们邀请了资深教师进行开场演讲,介绍了五步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步骤。

演讲结合了具体案例,使教师们更好地理解了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思想。

3.实践阶段在实践阶段,我们安排了教师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每个小组按照教学案例,选择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用五步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其他教师和专家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4.交流分享阶段完成教学演练后,我们组织了交流分享的环节。

每个小组向其他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同时其他教师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专家、教研组长和校领导也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5.总结反思阶段活动的最后,我们组织了总结反思的环节,让教师们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们就活动的目标、组织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意见。

三、活动效果和影响: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对五步教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们也认识到五步教学法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此次活动也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

教师们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互相启发和借鉴,互相提出问题和解决困惑,共同进步。

2023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

2023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

2023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2023年的“五步教学法”活动是我校教务处今年组织的一项教学研究活动,旨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活动自开始筹备,到实施和总结,经历了很多的努力和收获。

下面我将围绕活动的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收获四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活动的背景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迅速,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然而,仍然有很多教师仍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徘徊,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教务处决定开展“五步教学法”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的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学习“五步教学法”,让教师了解到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五步教学法”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 推动教学改革。

通过本次活动的推广,希望引起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思考,推动教学改革。

三、活动的实施过程1. 筹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筹备小组,负责制定活动的计划和安排,确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2. 培训阶段:活动正式开始后,教务处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为教师们讲解“五步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培训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同时,还通过组织讨论交流、观摩示范等方式,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教学方法。

3. 实施阶段:在培训结束后,教师们开始尝试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

他们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积极开展教学探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4. 评估阶段:为了确保活动的效果,教务处设置了评估指标,并对教师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教师们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总结。

四、活动的收获本次活动的收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024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例(2篇)

2024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例(2篇)

2024年“五步教学法”活动总结范例____年,“五步教学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旨在推广和应用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对该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目标、组织方式、活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一、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推广“五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具体目标包括:1.让教师更好地掌握“五步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组织方式1.培训教师。

在活动开始前,举办了全国师资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授课,让教师了解“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2.推广“五步教学法”。

通过举办区域教学交流会、校本培训、教学示范等形式,将“五步教学法”推广到各地学校,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了解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

学校在课堂中以“五步教学法”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他们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三、活动效果1.教师水平提升。

经过培训和实践,教师对“五步教学法”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入,教学思路更清晰,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学习兴趣增加。

通过“五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参与度和注意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

3.学习效果提升。

在“五步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收获明显增加,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各类考试中,学生成绩普遍有所提高。

4.学生能力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教师应用不够广泛。

尽管培训了大量教师,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对“五步教学法”的应用比较滞后。

因此,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进一步宣传和交流,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掌握和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2.学生主体性不够强。

五步教学法课题报告

五步教学法课题报告

“学、测、议、解、悟”教学法课题研究报告西坪一中课题组西峡县西坪一中在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和关怀下,结合本校实际,创立了“学、测、议、解、悟”五步教学法。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创立原因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要求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培养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这是教学的至高境界,但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起步阶段,一个相对固定又开放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有了教学模式,使大部分教师有章可循,避免了教学中的盲目性,也避免了因学习各地经验而使得自己没了主张的现象,或者生搬硬套、东施效颦的尴尬局面。

从教学管理层面来说,有了适合本校教情、学情的教学模式,使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扎扎实实,避免了管理中的“空对空”现象。

鉴于此种认识,我们在深入学习研究洋思经验等一系列教学模式、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我校的教师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有关领导、专家的帮助下,创设了“学、测、议、解、悟”五步教学法。

二、模式理念“学、测、议、解、悟”这一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依据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核心,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基本原则是灵活性和实效性。

要求各教研组打破所有条条框框,依据“五步教学法”,构建本学科的具体教学步骤,并且将“教案”变为“学案”,从根本上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初中各学科的特点不同,落实五步教学法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通过各教研组的深入讨论,找到出一条适合我校实情的教学模式,通过扎实试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使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主动,效果更好。

三、模式流程与解析1、模式流程:学—测—议—解—悟2、模式解析:(1)“学”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学案进行学习。

文言文研究课题结题

文言文研究课题结题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研究负责人姓名刘立群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80年3月行政职务团委书记专业职称中二研究专长汉语言文学近期写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由此可见,课标对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学生古诗文解读和文言文鉴赏能力的教学行为,它体现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理应受到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此去作理论探究与实践完善,从而寻求使它真正发挥效益的方法和策略。

“有效性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成长。

“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实际价值就在于:它能推动我们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并能同时推动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使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的把握恰到好处,时机的选择正确无误,难度的确定适宜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内容的选择能引发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进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可作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角度虽小,但要置身于中华经典文化的背景下,要研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精神内涵的成长需要,研究前景相当广阔,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及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当前对有效教学研究的实际,我们觉得提出这一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公主岭第四中学于岫冬《初中语文“五步式阅读教学法”专题培训》报告

公主岭第四中学于岫冬《初中语文“五步式阅读教学法”专题培训》报告

初中语文“五步式阅读教学法”专题培训报告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语文教师形成对阅读新的认识,熟悉五步式阅读教学法,并在研修中切磋提高阅读教学的能力。

五步式阅读教学法:定向感知(文本初读)——合作探究(文本解析)——鉴赏评价(文本研读)——感悟提升(文本拓展)——取精创新(文本迁移)培训提纲:前言:明确现在阅读教学的弊端一、提出改革阅读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五步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二)有利于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五)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二、方法指导三、案例分析具体剖析如何进行五步式阅读教学法模式的开展。

四、点拨中心环节学会调动学生,激发教师引导潜能,变教为学。

五、课堂观摩:观摩《游山西村》诗歌教学观摩《给我一点水》现代文阅读教学。

观摩《爱莲说》文言文阅读教学写作训练课——阅读到写作的迁移训练评课,交流。

培训内容:一、前言:明确现在阅读教学的弊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逼促下,显得先天不足,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主要有:(一)以“论”代读,华而不实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运用恰当,将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

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

而真正展示讨论结果的也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同学则作“看客”或“听客”。

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其耗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讨论的效果到底怎样。

(二)、以“讲”代读,喧宾夺主把自读放在课内,时间不允许,对于较长或较难的课文更不允许。

这样自读的效果必然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于是很多教师重蹈旧辙,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甚至不分讲读与自读课的区别,苦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结题报告
罗田万密斋中学《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改以来,尤其在县教研室指导开展前两轮“一校一题”课题研究的影响下,课堂教学现状较课改以前有较大改观,但仍不容乐观,表现为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流于空泛低,学生的探究失之肤浅,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能力发展素质提升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的迫切需要;又因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心态颇多浮躁,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精粹少有人能静心诵读予以体会吸收,故提升学生古文素养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引领学生诵读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在吸取前两轮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新课程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促进我校学生素质发展的优化,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并籍此带动全校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带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2012年3月份,我们开始酝酿本课题。

2012年4月底上报审批。

2012年5月收到县教研室立项通知。

2012年6月23日,课题组举办了开题会。

2013年5月15日上午,县教研室专家对我校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

2014年5月22日下午,县教研室专家再次对我校课题研究进行检查与指导。

2014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工作。

具体地说,我们的课题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2年3—4月)
确定研究方向、明晰目标与预期成果、制订实施方案。

组建课题组研究机构、制订相关制度和评价标准。

于此同时,我们利用网络与教育教学期刊,搜集了有关文言文教学方面的文章,供课题组教师借鉴、研读、反思。

2、课题研究的专家指导期(2012、5—2012、6)
邀请县教研室专家闻学之主任来校指导项目研究工作,敲定方案。

3、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2年5—2013年10)
(1)2012年3月-2012年4月,课题组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

(2)2012年5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就以前教学现状进行详尽摸底调查、分析。

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

(3)2012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课题研究。

采取观摩课、汇报课、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研究成果。

(4)2013年4月,阶段交流,修订完善。

集中组织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和方法,形成阶段总结报告。

(5)2013年5月-2013年10月,深化课题研究。

课题组邀请教研室专家领导来校对课题研究进程和档案资料进行督导、评估。

及时发现典型,适时推广成功经验。

4、课题成果的推广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利用示范课的形式,向全校语文教师展示“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研究的成果,帮助他们更好地上好文言文教学课。

我们还利用各种学习和会议的机会,向县内外的同行介绍我们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并诚恳地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更好地推动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5、课题的总结验收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回味研究过程,反思研究得失,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邀请县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对我们进行指导,迎接上级的课题验收鉴定。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组成员工作认真踏实,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年富力强、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为本课题的研究创设了前提。

我们提倡根据实际研究内容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胆假设、积极探索、小心求证,以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得出研究结论。

研究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调查法:用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对教师、学生、家长及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低效的原因之后,将问题转换成课题,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贯彻“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总结、边完善、边积累、边提高。

在探讨教法(学法)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通过网络、书籍了解“他山之石”,在我们的课堂上积极实践探索;另一方面,认真反思得失,认真总结,化“他山之石”为“我山之玉”。

我们就这
样“探索——反思——再探索——再反思”,将课题研究工作步步深入、推向前进。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相应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课题组每个学期安排三节观摩研讨课。

在观摩环节,大家认真听课、认真记录、认真思考。

在研讨环节,大家畅所欲言,总结观摩课中的得与失,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议。

通过研讨,我们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研究方向逐渐明确,朝着最终的目标稳步前进。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高。

通过诵读引领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培养其文言语感,提升了其古文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学生的人格得到了锻造。

辑录入教科书的文言文都是前人遗留的艺术精品,是华夏文明的艺术瑰宝,作品所体现出的高贵品质傲岸精神于锻造学生人格大有裨益。

3、教师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本课题研究,要求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有效措施,要有对学生诵读的有效指导,这就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4、围绕“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效率。

借鉴他人经验,结合三年来的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我们提出
了“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

即文言文的教学围绕“情境导入——朗读课文——译读课文——赏读课文——拓展延伸”展开。

情境导入——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的吸住。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读课下注释①了解文章作者及其作品(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做适当补充),以扩充学生见闻,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倾向,以达到对写作主题的把握。

2、自由朗读,让学生自己先体会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语气等特点,并对重难点进行标示。

3、听课文朗读,注意朗读的停顿、语气和节奏,在听读的过程中标出疑难字词。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启蒙阶段,没有文言语感,对字词句都很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读出语感。

4、竞读。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读课文有录音听读和老师范读等,但不如让学生试读。

在学生个人的试读中,让其他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让同学们清楚明白:为什么这样读,而不能那样读。

在学生试读时,试读者认认真真读,听读者仔仔细细听。

读后积极发言,辨析正误。

这样不但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使学生由被动听读变为主动学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译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这一步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运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首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译,遇到不懂的字词由学习小组合作互译。

最后小组解决不了的难字
难句由师生共同来解决。

赏读课文——新课标指出“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 在这一环节中,采用整体性阅读方式,把自主式阅读的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注重文言课文的整体性阅读效果。

通过围绕课文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咀嚼、体味,逐层深入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

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轻松学、教师轻松教的目的。

拓展延伸——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开阔阅读视野,拓宽学习内容,使课文与课外阅读密切联系,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密切联系,从而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加深理解和把握课文。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三年来,在课题研究活动的引领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其中的不足:
1、由于缺乏丰厚的理论素养,及自身研究能力、研究水平的不高,课题研究工作,特别是古诗文教学法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肤浅,缺乏理论深度,影响和限制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2、由于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信息化的影响,使得学生心态颇多浮躁,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精粹少有人能静心诵读予以体会吸收,学生的探究失之肤浅,如何提升学生古文素养,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能力发展素质提升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研究活动虽然按计划完成了进度,但我们的研究工作依然会继续,传承中外文化经典,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并籍此带动全校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带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的发展。

(执笔:童悫
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