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练习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 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身边的生物科学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 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遗 传与进化)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38页 0072页 0106页 0172页 0206页 0272页 0338页 0372页 0374页 0477页 0541页 0557页 0573页 0607页 0641页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 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粮食问题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第一节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的形成 授精——孕育新的生命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三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第四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

(19套)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 同步练习附答案-苏教版

(19套)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 同步练习附答案-苏教版

(19套)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训练同步练习附答案-苏教版课时训练1 生物科学和我们一、非标准1.据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

要确保这么多人口的生存,关键问题是( )。

A.能源B.空间C.粮食D.空气解析:要确保100亿人口的生存,首要的问题是吃饭问题,即粮食问题。

答案:C2.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减产,光合作用效率下降B.粮食产量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减产D.全球的温室效应解析:造成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产量不能满足人口需求,即粮食产量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答案:B3.下列生物科学项目的研究成果与指导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是( )。

①探索光合作用机理②研究生物固氮机理③培育农作物新品种④微生物与发酵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指导农业生产所需的生物科学理论主要有阐明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的机理,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理论。

答案:B4.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问题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粮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B.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随之同幅增长C.随着动物性食品数量的增加,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将减少D.今后中国人的食物构成趋势是中热量、高蛋白、低脂肪的模式解析:粮食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但即使粮食问题解决了,其他如能源、空间等也是有限的,人口也不能无限增长。

世界生产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如果动物性食品数量增加,那么人们直接食用的粮食将必然减少。

答案:B5.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介绍,1999~2008年期间,我国抗虫棉累计推广了2.2亿亩(1亩≈0.067公顷),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年节省农药4.5万吨;平均每亩增收220多元,经济效益高达400亿人民币。

下面观点与朱祯的说法不太符合的是( )。

苏教版生物-教材目录((高中必修123选修123共6册)

苏教版生物-教材目录((高中必修123选修123共6册)

苏教版生物-教材目录((高中必修123选修123共6册)======================================================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苏教版)必修1-----------------------------------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二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ATP和酶第二节光合作用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五章细胞分裂、分化和衰亡第一节细胞增殖第二节细胞分化、衰亡和凋亡第三节关注癌症==============================================高中生物学教科书(苏教版)必修2--------------------------------------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第二节有性生殖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四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五节关注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苏教版)必修3-----------------------------------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一节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人与环境第一节人类影响环境第二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高中生物国苏必修2特训班

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高中生物国苏必修2特训班

B.保 留 和 淘 汰 物 种 的 过 程
C.甲 虫 翅 的 发 育 和 演 变 过 程
D.家 养 动 物 的 培 育 过 程
解 剖 真 题 ,体 验 情 境 。
15.随着转基因技 术 的 发 展,“基 因 污 染 ”应 运 而 生,关 于 基 因污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作物 可 通 过 花 粉 散 落 到 它 的 近 亲 作 物 上,从 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基 因 污 染 是 一 种 不 可 以 扩 散 的 污 染 C.杂草、害虫从它的近 亲 获 得 抗 性 基 因,可 能 破 坏 生 态 系统的稳定性 D.转基因生物 有 可 能 成 为 “入 侵 的 外 来 物 种 ”,威 胁 生 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①探究光合作用机理 ③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②研究生物固氮原理 ④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③
D.② ④
3.现代农业生 物 技 术 的 发 展 带 来 了 社 会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 逆 性 转 基 因 作 物 对 环 境 条 件 依 赖 性 强 B.金大米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群 缺 乏 维 生 素 A 的 状 况,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③不可再 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11.某种转基因 玉 米 能 高 效 合 成 一 种 多 肽 类 的 蛋 白 酶 抑 制
剂,积累于茎叶中,让取 食 它 的 害 虫 的 消 化 酶 受 到 抑 制,
无法消化食物而死。 下 列 就 该 玉 米 对 人 类 安 全 性 的 评
19.(2011·上海·9,2分)科学 家 从 我 国 腾 冲 热 泉 中 分 离 得 到 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青 霉 素 不 能 抑 制 其 细 胞 壁 的 合 成 B.为 高 温 酶 的 潜 在 来 源 C.对 其 研 究 有 助 于 了 解 生 命 的 起 源 和 进 化 D.无 拟 核 结 构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总目录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总目录

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总目录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生命科学和我们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1、细胞的减数分裂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2、有性生殖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1、基因的分离定律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物质的跨膜运输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ATP和酶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2、光合作用2、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3、细胞呼吸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细胞增殖5、关注人类遗传病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第五章生物的进化3、关注癌症1、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修三选修一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第一章无茵操作技术实践1、身边的生物科学1、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二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1、人体的稳态1、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酶的制备和应用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2、生物群落的构成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3、生物群落的演替2、分子生物学技术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人与环境1、人类影响环境2、创造人与自然和和谐选修二选修三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第一章基因工程1、繁殖与育种技术1、基因工程概述2、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2、基因工程的应用3、现代农业3、蛋白质工程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第二章细胞工程1、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1、细胞工程概述2、酶工程2、植物细胞工程3、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3、动物细胞工程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三章胚胎工程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1、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2、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3、人体器管移植第四章生态工程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1、生态工程的原理及类型1、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2受精作用学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2受精作用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二课时受精作用必备知识·自主学习1.填一填:基于对受精过程的理解填空:(1)起点: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

(2)细胞膜融合:精子头部的细胞质膜与卵母细胞质膜融合,随精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进入卵母细胞内。

(3)细胞膜反应:卵母细胞释放相应物质,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4)终点: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

2.判一判:基于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认知,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提示: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通过有丝分裂维持了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3)受精卵中一半的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提示:受精卵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由于细胞质是由卵细胞提供的,而细胞质中也含有遗传物质,所以遗传物质多于一半来自卵细胞。

(4)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无性生殖只继承单亲的遗传物质。

(√(5)有性生殖更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

(√教材二次开发蜜蜂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提示: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并存。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受精作用1.受精作用过程(如图):特别提醒:①减数分裂结果分析: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图示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并且没有同源染色体。

②受精作用结果分析:经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图中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为体细胞染色体数,且出现同源染色体。

2.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曲线:(1)ab段为减数分裂前间期,bc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cd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即ad段为减数分裂。

(2)e点表示进行受精作用。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1 -1.2分离定律 ......................................................................................................................... - 13 -1.3自由组合定律 ................................................................................................................. - 25 -1.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35 - 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一、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1.减数分裂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2.减数分裂可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主要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1)子代既能有效地获得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又能保持遗传的多样性,增强子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也是生物遗传、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证。

二、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数分裂前间期(1)主要变化:精原细胞经过生长发育,体积增大,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后,发育成为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 spermatocyte)。

【名师伴你行】高中生物练案(全册)名师课件 苏教必修2

【名师伴你行】高中生物练案(全册)名师课件 苏教必修2
生物
苏教版必修2<练案>
Contents
练案部分
练案1 身边的生物科学 练案2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练案3 减数分裂(一) 练案4 减数分裂(二) 练案5 有性生殖 练案6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 练案7 基因的分离定律(二) 练案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 练案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二) 练案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 练案11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 练案12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二) 练案13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 练案14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二)
问题是 A.粮食生产过多
()
C
B.粮食供应与消耗基本平衡
C.人口增长过快,缺粮问题日益严重
D.围湖造田过少,致使农田减少
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人口基数 过大,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太少。
11.下列有关我国粮食问题的阐述中,你不赞同的观点是 ( )C A.我国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B.据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将面临严峻的粮食问题 C.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108hm2,在世界上位居前列,粮食问题不突 出 D.我国的科技人员已经掌握了转基因植物的全套技术,将为解决粮食 问题做出贡献
9.下列关于菲律宾国际研究所研制的“金大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水稻新品种 B.是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水稻新品种 C.“金大米”中富含β-胡萝卜素 D.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亚洲地区人群缺乏维生素A 的状况
“金大米” 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水稻新品种。
10.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
练案1
身边的生物科学
返回
注意事项: 1.本练案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题,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种群的特征 --高中生物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①出生率: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新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
率。代表了这个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
②死亡率:指某一个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 率―― +→ 种群密度 ←—―― 死亡 率
(3)研究的意义: 决定 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 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 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只知道出生率不能判断种群的年龄结构, A项错误;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剩 余的鱼主要为幼年个体,年龄结构可能为图中①所示的增长型,B项正确; 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会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中③所示的衰退型,C项正确; 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各 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图中②所示的稳定型,D项正确。
种群密度变 种群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化趋势 幼年个体数 _大__于__成年、 出生率 > 死亡率 _增__大__ 老年个体数
类型 增长 型
各年龄段个体数比 出生率 ≈ 死亡率 _稳__定__
例_相__当__
稳定 型
幼年个体数 小于成 出生率 < 死亡率 _减__小__
年、老年个体数
衰退 型
(4)意义:可预测种群 数量 的变化趋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个体在一定区域内能进 行基因的自由交流,A错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如果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 小,这样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可用样方法,C正确;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如果种群数量大, 但种群生活的面积或空间也大,其种群密度不一定大,D正确。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教科书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教科书

问题3:遗传密码子中的起始密码
疑惑:必修2教科书的第70页表4—1 “20 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表”中有这样的描 述:AUG不仅编码甲硫氨酸,同时也是真 核细胞惟一的起始密码子。
有的老师认为:有的版本的高中生物学教 材说,AUG是起始密码子,GUG甚至UUG也 不仅可以编码氨基酸,同时也可以作为起 物谷网 (/biology): 目前已经明白,mRNA转录本5’末端的独 特结构是mRNA翻译起始效率的最主要决 定因素。至今还没有发现通用的有效起 始翻译的共同序列。已知序列的绝大部
分(91%)E.coli基因的翻译起始区均
含有起始密码子AUG,GUG的利用率为8%, 而UUG的利用率则为1%。
在实验中,学生自主设计表格或图形,用以 记录相关数据。尝味基因/浓度TT(1/750 000)Tt(1/380 000)tt(1/24 000)人数 基因型比例4.课堂上实施实验。学生分组 让学生品尝苯硫脲。将一定浓度的苯硫脲试 剂滴入被测试者口中(实验中一定要注意测 试浓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从低浓度开始 在舌根滴几滴溶液,换浓度一定用蒸馏水清 理口腔和滴管。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教科书 几个教学难点问题
梁平 liangstock@
问题1: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
疑 惑:”必修2教科书的第80页图420“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示意图”
AA BB
aa bb
CC
cc
AA a a BB bb C C cc
AA BB
aa bb
c
C
Cc
有的老师认为,这张图的第二个小图 (也就是下图中中间的图)似乎有问题。 因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应该 先交叉后交换,而这张图上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交叉的时候,已经看到交换完成 了。那么,到底是先交换后交叉呢,还 是先交叉后交换呢?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苏教版高中生物目录

必修一第一章生命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1、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2、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3、物质的跨膜运输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A TP和酶2、光合作用3、细胞呼吸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1、细胞增殖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3、关注癌症必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细胞的减数分裂2、有性生殖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1、基因的分离定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2、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5、关注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2、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修三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身边的生物科学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二章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人体的稳态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3、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1、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2、生物群落的构成3、生物群落的演替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1、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五章人与环境1、人类影响环境2、创造人与自然和和谐选修一第一章无茵操作技术实践1、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二章发酵技术实践1、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2、测定发酵食品中的特定成分第三章酶的应用技术实践1、酶的制备和应用2、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1、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2、分子生物学技术选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1、繁殖与育种技术2、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3、现代农业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1、发酵工程与食品生产2、酶工程3、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制药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3、人体器管移植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1、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2、合理利用生物资源选修三第一章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概述2、基因工程的应用3、蛋白质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概述2、植物细胞工程3、动物细胞工程第三章胚胎工程1、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2、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第四章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原理及类型2、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种群章末培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

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 [2024·江苏泰州兴化中学高二期末]东非大草原上每年都会出现壮丽的角马迁徙现象,为调查角马的种群数量,下列方式最有效的是( )A. 样方法B. 标记重捕法C. 航空摄影调查D. 地面逐个计数2. [2024·江苏泰州高二五校期末联考]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某校生物爱好小组调查了操场中马齿苋(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样方 1 2 3 4 5 马齿苋种群密度(棵/)7 8 10 8 7A. 调查结果显示操场中马齿苋的种群密度约为8株/B. 调查操场的马齿苋应选用五点取样法,样方大小宜选取C. 再重新选一次样方,预料所得结果与这次调查完全相同D. 选择马齿苋而非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的缘由是马齿苋易辨别个体数目3. [2024·江苏南通期中质检]科学工作者为了检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状况,采纳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了50只,标记之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其次次捕获了20只,其中被标记的个体有5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标记方法要相宜,颜色要艳丽便于科学工作者能精确分辨B. 田鼠种群的诞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C. 假如被标记的个体产生记忆导致其次次不易捕获,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 该地区田鼠的种群密度为200只/突破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4. [2024·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二月考]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更曲线。

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其次次捕获,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

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值是( )A. 150只B. 200只C. 300只D. 400只5. [2024·福建福州十五中高二月考]下图图一表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三个种群的实际个体数量,图二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章末培优苏教版必修2

江苏专版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章末培优苏教版必修2

第一章章末培优创新突破练突破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综合1.[2024·江苏连云港高一期中]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⑤A.②产生的子细胞肯定为精细胞B.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C.④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核DNA分子D.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2.[2024·江苏常州高一阶段考]小鼠的睾丸中一个精原细胞在含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育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育基中接着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状况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被标记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D.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突破二孟德尔的基本定律的应用3.[2024·江苏镇江高一期中]兰花的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现将纯合红花和纯合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中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兰花花色遗传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限制B.若对F1进行测交,则其子代表型与比例为红花∶蓝花=1∶1C.F2中蓝花基因型有19种,蓝花中纯合子概率为7/37D.F2红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84.[2024·江苏常州高一校考期末](多选)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限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显性隐性D:高茎d:矮茎Y:黄色y:绿色R:圆粒r:皱粒甲乙丙丁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别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5.[2024·江苏淮安高一期中]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粮食生产发展较慢,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慢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B.粮食生产发展很快,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
C.粮食生产发展很快,随着人口的增加,世界人均粮食呈现稳定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加,世界人均粮食呈现下降趋势
,世界粮食生产发展迅速,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粮食问题
B.凡是人口多的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就少
C.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也并非人口多的国家人均粮食产量都少,粮食问题的
,错误的是( )
A.观察必须如实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
B.推论不一定完全正确
C.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再根据相同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类群
,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大的不同类群,再
,错误的是( )
A.推理是根据现象提出合理假设的过程
B.通过推理得出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
C.推理过程必须符合基本的逻辑关系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这需要通过实验等加以验证。

( )
①观察②推理③分类④建立模型⑤交流
A.③②①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得出海风对甲虫有“选择”作用的结论。

达尔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A.分类、观察
B.观察、建立模型
C.观察、推理
有计划地收集了关于克格伦岛上甲虫翅的信息,属于观察;在观察之后,他又将
,这是推理。

7.下列有关粮食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4,但生产的粮食却与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总量相差无几
B.世界上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呈正增长,因而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
C.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是世界粮食问题的主题
,世界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均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
,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耕地面积减少,粮食短缺问题日
,错误的是( )
A.分类是指将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
B.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观察
C.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
,科学家能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得更加精确
,使人们更容易形成感性认识。

测量才会使观察的结果
,其中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有无染色体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核糖体
,细胞内都能合成蛋白质,所以它们都有核糖体。

10.
(1)从上表的数据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
(2)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从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各洲粮食生产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有很大差别,说明世界粮食存在着
(2)粮食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

世界粮食存在着严重的地区生产不均现象。

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11.导学号7560403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状况统计表
第三阶段1985年至今 1.2 农副产品增长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增长量最快的时期是。

(2)第三阶段粮食增长速度变慢,但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原因是。

(3)现在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仍需要粮食产量,发展食物多样化生产,调整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资料二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大幅度减产,总产量比1999年减少了4.5× 11 kg,减产量约占当年总产量的10%。

据了解,2019年我国全国干旱受灾面积超过2.7× 7 hm2,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干旱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程度之重,都非常罕见。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 .3× 8hm2,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1986—1995年的10年中,我国耕地面积就减少了5× 6 hm2。

(4)根据资料二可知,我国2019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等,随
,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比较困难,你认为今后提高粮食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表中数据显示第二阶段(1979—1984年)年均增长率为4.9%,为增长最快的时期。

(2)农副
(3)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问题尤为突出,粮食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食物结构也需更趋合理。

(4)资料二显示,干旱、耕地减少等是导致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提高粮食产量可着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培育新品种、提高光合效率等方面予以突
—1984年(第二阶段)
农副产品增长较快
(3)增加食物
(4)干旱耕地减少提高光合效率;增强生物固氮;运用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等方法改良作物品种;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作物等(答案合理即可)。

12.科学的理论是通过科学思维过程得出的。

下图表示用水蚤(一种水生小动物)进行的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表示,多数水蚤生活的温度为。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了水蚤个体之间存在。

(3)将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 ℃环境中也使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中不的个体

差异
(3)适应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