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游沙湖》,使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游沙湖》的基本内容,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翻译。

2. 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及其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游沙湖》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部分。

3. 问题引导: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课文中的沙湖是怎样的景色?作者为何对沙湖产生赞美之情?”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典型的句子和段落,解释生僻词语,翻译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翻译生僻词语,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9.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游沙湖》原文及其注释、翻译版本,苏轼的生平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课文《游沙湖》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1.1.2 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1.1.3 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1.2.3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3.2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1.3.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介绍课文《游沙湖》的背景和主题。

2.1.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的使用。

2.1.3 探讨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苏轼生平介绍2.2.1 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2.2 分析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2.3 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作品与个人经历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引导式教学3.1.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1.2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1.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2 互动式教学3.2.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2.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2.3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4.1.1 利用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展示沙湖的美景,引起学生兴趣。

4.1.2 引导学生思考沙湖与苏轼的作品之间的联系。

4.2 课文阅读与分析4.2.1 学生自读课文《游沙湖》。

4.2.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的使用。

4.2.3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3 苏轼生平介绍4.3.1 教师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2)理解《游沙湖》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人生的情怀。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游沙湖》。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对苏轼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游沙湖》,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歌中的生僻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2)讲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5. 情感体验(1)学生闭目聆听教师朗读《游沙湖》,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诗歌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诗歌鉴赏评价:评价学生对苏轼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游沙湖》。

2. 写一篇关于《游沙湖》的鉴赏essay,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选择一首苏轼的其他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游沙湖》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游沙湖》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游沙湖》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游沙湖》教学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实录《游沙湖》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的现代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拓宽视野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探究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游沙湖》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小说中丰富的内涵和含义。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

2)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1)文本资料:《游沙湖》一篇2)多媒体课件:电子课件、图片、视频等。

3)教学辅助资料:词汇表、阅读指导、教案等。

2、教学环境1)实验室2)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游沙湖”这个题目,让学生自由畅想沙湖这个场景,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湖的异想天开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阅读(3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游沙湖》,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关键词汇,让学生写在本子上进行记录,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这个环节应该占教学时间的一半左右。

3、解读(20分钟)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分享给全班,老师在这个环节应该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学生在共同交流、互相互动的氛围中快速增加阅读经验。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辅导学生的课后作业时发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能力的不足,对学生加强课下学习内容的指导。

4、分组讨论(4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把全班分成三到四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分析和解读文本中的深层次意义。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们独立思考,组织论据,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和思考。

5、总结(10分钟)让两个小组先在黑板上展示一下自己组织的学习成果和最后的结论,然后学生可以利用老师给出的一些资源,诸如背景知识等材料,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一个自己的结论。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并掌握《游沙湖》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1.2 能够分析并欣赏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1.3 学会通过诗词来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游沙湖》的意境和情感。

1.2.2 学会通过诗词来感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2.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通过学习《游沙湖》,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1.3.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文景观的尊重之情。

1.3.3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个人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游沙湖》,苏轼2.2 教学重点2.2.1 理解《游沙湖》的意境和情感。

2.2.2 分析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2.3 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2.3 教学难点2.3.1 深入理解《游沙湖》的意境和情感。

2.3.2 欣赏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2.3.3 通过诗词来感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沙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沙湖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游沙湖》,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游沙湖》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对《游沙湖》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词的意境、情感、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等。

3.5 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游沙湖》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游沙湖》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表达。

4.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沙湖的图片和相关的背景信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

• 小屋如渔舟, • 我谪黄冈四五年,
• 蒙蒙水云里, • 孤舟出没烟波里。
• 空庖煮寒菜, • 故人不复通问讯,
• 破灶烧湿苇 。 • 疾病饥寒疑死矣。
• • ——苏轼《寒食雨二首》• ——苏轼《送沈逵赴广南》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
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 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游沙湖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游沙湖 苏轼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张磊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
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 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 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 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 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 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①人和动物在水里自由行动 ②交际、交往即交游 ③游玩、游览 ④纵 ⑤外出求学或求官 ⑥游说 ⑦流传 ⑧游涉、游渡 ⑨悠游洒脱 ⑩江河的一段
李泽厚《美的历程》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 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 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 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 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 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 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领略苏轼的文学风采,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2. 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 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生僻字的认读和理解。

2. 苏轼的写作背景和文化底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苏轼的文学魅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苏轼的画像,简介苏轼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赤壁赋》的学习经历,激发对苏轼作品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游沙湖》,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苏轼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如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文中的画面,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引导学生领略苏轼的文学风采,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的意思和苏轼的写作手法。

7. 作业布置:(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2)写一篇关于《游沙湖》的读后感,谈谈对苏轼作品的认识和体会。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人生。
六、归纳总结
本文篇幅短小,但有事,有人,有景,有情。人生
最为失意之处,却也成就了这一天才。可谓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是另一种形式的成全。
作为语文教学,一堂课无外乎讲教学练四个环节,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可临到教学
时又时常忘记,练少讲多。在这堂课中,我尽力做好一
个主持人的角色,以一个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引导学
高中语文教学课例《游沙湖》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语文
教学课例名
《游沙湖》

《游沙湖》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本文记叙了苏轼与一位医术高明、聪明绝顶的聋
大夫日常交往的特点,以及同游清泉寺的经历。本课的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这篇短文表现出
的思想情绪。教学难点是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
1.找出游沙湖所见之景,有什么特别之处? 溪水西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情况下,水是 往东流的,而这里的溪水却是向西流的。可见,作者记 的人“一时异人”记的景也是“一地奇景”。 2.赏析词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阕用 典: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轼在这里反用其意,“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 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全 句的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 老还童。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3.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 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体会作者的感情 (人生态度) 自信,乐观,旷达。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一个人不 放弃希望,那么他会永远乐观。心态决定命运。我们无 法改变命运的起起伏伏,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乐观、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 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人失去信心与希望。笑看困境,笑看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中的意象。

(3)分析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

(2)领略苏轼的才情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苏轼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对苏轼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游沙湖》,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分析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诗歌创作或赏析。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激发学生对苏轼其他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游沙湖》。

2. 写一篇关于《游沙湖》的赏析文章。

3. 选择苏轼的一首诗进行学习,了解其写作特色。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3. 学生对苏轼写作风格的分析能力。

4.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游沙湖》的诗文内容,掌握苏轼的生平事迹和写作风格。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落实基础知识,理解文意。

2 .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3 .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新课一一复习旧知、介绍作者导入同桌交流你所知道的苏轼,生平、故事或者印象深刻的诗词(出示ppt )介绍写作背景1、狱中写给苏辙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2、在黄州时的小记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 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 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二、自读课文,疏通字词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整理以下字词、完成句子翻译1、因往相田2、颖悟绝人3、书不数字4、辄深了人意 6、萧萧暮雨子规啼 7、是日8、剧饮5、余戏之日5、余戏之日⑴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⑵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整体感知问题1:作为一篇游记作品,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作品有哪些不同?(学生自读第一段明确:其他作品主要写景,这篇文章主要写人)问题2:庞安常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作者选材时却只突出他这一点,联系诗人当时处境,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

(明确:有慨叹,更见乐观)拓展延伸问题:阅读苏轼的《临江仙》和苏轼关于快乐的认识,根据文中“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用一句话写写你的心得。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毂(hll)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营营:为名利所纷扰。

» (hu)纹:波纹)少时乐,浅乐也;老时乐,深乐也。

顺境乐,浅乐也;逆境乐,深乐也。

(例如:与其白发唱黄鸡,不假设垂髻把秒惜。

人生虽可再少,惜时当在今天;寄希望于明天,付行动于今朝。

虽言人生有再少,我辈当重第一春)。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沙湖》。

1.1.2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1.1.3 能够分析并欣赏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2.2 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

1.2.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3.2 领悟人生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3 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游沙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游记。

文章描绘了苏轼游玩沙湖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2.2 教学重点2.2.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2.2 成语和典故的解析和运用。

2.2.3 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分析。

2.3 教学难点2.3.1 文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3.2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沙湖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重点词语、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和用法。

3.5 文学鉴赏学生欣赏并分析苏轼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6 课堂小结第四章:作业布置4.1 熟读并背诵课文。

4.2 收集并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和其他作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课堂参与度。

5.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5.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5.4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沙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教学设计东坡专题——《游沙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理解文意。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巅峰”。

3.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预习】1、了解苏东坡的黄州生活。

2、预习《游沙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他是谁呢?他就是旷世奇才苏东坡,今天我们借助《游沙湖》这篇文章来给苏东坡开一个小小的专题。

(出示:东坡专题)让我们首先走进东坡诗文。

二、东坡诗文Ppt展示诗文,师生共同回顾,教师总结东坡的精神。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

(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旷达2.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

(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豪迈3.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东坡的深情4.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东坡的理趣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__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

(纵一苇之所如)——东坡的闲情三、东坡奇才接下来让我们感悟他“奇”在何处?1.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宋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创了湖州画派……2.他是美食家,发明家——东坡肉,东坡巾,东坡扇,东坡提壶……他创立了第一个公立医院——安乐坊,他是酿酒师,他精通音乐,他搜集的药方被后世人和同期人沈括的整理为《苏沈良方》,他治理西湖,修建苏堤……3.他一生留下了诗歌2700多首,词有300多篇,各类文章4500多篇……但是他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下面我们来看他的命运曲线。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新宁一中黄美华教学目标1、解决字词,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小品文特色2、对文本情趣的深刻感知,对文章理旨的深入探讨3、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习其文本体现的作者精神重点难点解决字词,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习文本体现的作者精神感知文本情趣,理解文章理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师生对话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苏轼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一场“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贬黄州,在此期间,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官场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传世名作。

那么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他是否一蹶不振了呢?他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以后生活的呢?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活动2【练习】文学常识填空文学常识填空苏轼,字 ______,号 ______,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是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苏轼与其父______ .其弟______ 都是散文家,号称:”三苏“。

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

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积累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蕲水( qí)辄(zhé)浸溪( jìn )再少( shào )相田(xiàng)2.词语释义①相田:观看田地。

相,察看。

②颖悟:聪慧拔尖。

③是日:当天。

④剧饮:豪饮,痛饮。

3.词类活用庞安常善医而聋(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下临兰溪,溪水西流(名词作状语,向西)君看流水尚能西(名词作动词,向西流)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形使动使……受苦(劳累挨饿))4.判断句式①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判断句)②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判断句)③予买田其间(省略句)活动4【活动】再读课文,通译全文⑴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游沙湖》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点拨法教学,即教师三言两语,略做启发;学生熟读精思,期在成诵。

“熟读”点拨,有“领读”、“通读”、“译读”、“速读”、“竞读”、“标读”等六种。

其中关键在“标读”,即有提示诵读:先摘取原文字词做板书,辅助机械记忆,此为词语标读;后提炼原文内容做板书,促进理解记忆,此为文意标读。

“精思”点拨有两种:其一,设问背诵。

即教师依据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打乱原文顺序,从文脉、技巧、内容等角度设置问题,让学生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文字来回答的背诵。

其益处在于深化理解原文。

其二,一言心得。

即要求学生在熟读成诵之后,感悟文章主旨,以书面形式一言以蔽之。

其目的在于砺练悟性,使学生自觉陶冶情操。

其益处在于提高效率:短,则思凝;平,则易写;快,则省时。

点拨法对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养成文言的敏锐语感、领悟文章的写作艺术、优化人文的自我修养,具有明显效应。

变“满堂灌”为“点拨法”,是文言教学法的飞跃。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有关“熟读”点拨的理念。

三维目标(简)1知识能力:字词过关,理解文意2过程与方法:点拨发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简)1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具准备电子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浪线画人生(2)用眼前这有如山峦状的浪线来形容一个人的话你会想起谁?为什么呢?苏轼的人生亦是如此,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乌台诗案,进而被贬到一个极为贫困的地区:黄州,今天湖北黄冈一带,为团练副史,心情可想而知。

二.相关词做赏析:(8)师:人生呢,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人刚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难免会感到压抑,慨叹生活,那苏轼有没有这样呢?在今天,我们不能穿越时空隧道,再回到苏轼的身旁,对他说:老轼,您在被贬官之后的此时此刻有什么样的心情?那我们怎么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心境呢?透过他流传后世的作品来感受。

《游沙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游沙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基调主动乐观,蕴蓄着一种催人向上旳人生 哲理。
艺术手法:用典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 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 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
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
而苏轼却规劝大家“白发旳老人依然会 有所作为“,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 乐观旳人生情怀!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这一切指什么?
元丰二年 (1079),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在这 期间,遭奸臣诬陷,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他们指证苏 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而且举出苏轼旳《杭州纪事 诗》作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 旳其他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旳予以定罪,
• 完毕小作文:记游自己外 出游览旳一次经历,字数 在500字左右,题目自拟。
类比 : 一种推理措施,根据两种事
物在某些特征上旳相同,做出 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同 旳结论。
从作者文中“戏”言能够看到,作者这 么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
• 如此看来,作者那一句“皆一时异人 也”,实在寄寓了很深旳感叹。也给 自己一种希望,生理上有缺陷旳,也 能够有超人旳本事,成为一种高人, 我呢,被贬到这里也说不定会有什么 意外旳收获,同为异人嘛。所以从此 刻思想开始慢慢转为主动。疾愈,与 之同游清泉寺。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 qí)水郭门 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 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 沙路净无泥,萧萧 ( xiā)暮o 雨子规啼。谁道人生 无再少( shà)o,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是日剧饮而归。
翻译文段,注意要点词句判断。词,

《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

《游沙湖》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游沙湖》教学设计3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游沙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字词过关,理解文意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1、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

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

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见《与陈季常》),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

本文和后面的《记承天寺夜游》、《游白水》,都选自《东坡志林》(五卷本),见原书卷一"记游"类。

这三篇游记小品,长不过二百来字,短不到百字,作者信笔而书,无意作文,随手挥洒,自然天成;插叙生活片断,流露心境情怀,真率亲切,如见其人。

苏轼的这类短文,为明代公安派所推崇,对晚明小品有直接的影响。

《游沙湖》这篇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

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注意字音、语调、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3、疏通文意,质疑答疑三、文本解读,品味鉴赏1、探究本文写作特色(1)形式新颖作为游记,却与我们学过的游记写法不同。

它篇幅短小,不以记游为主。

文章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因为得病,所以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庞安常。

一个耳聋却颖悟绝人的“异人”。

(2)取材鲜活2、解读“奇人”“奇水”①奇(异)人②奇(异)水3、揣摩作者情感乐观!旷达!“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在《游沙湖》中也有同样的话:“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游沙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游记的文体特色;理解掌握解读文本的三重境界。

2.过程与方法:精磨细研、疏文通意;知人论世;比照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明确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其不屈不朽的风骨。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量,并且也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古文进行疏文通意,然而对于诗文背后的情感不甚明了,至于情感产生的原因则更是摸不着头脑。

基于此,本课时尝试给学生一个拓宽思维的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解读文本的三重境界。

2.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
运用知人论世法、比照迁移法理解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及其不屈不朽的风骨。

教学过程:
一学时
新设计:
一、导入:
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说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对于苏东坡的生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沙湖也在其境内。

他究竟在这里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在沙湖的游览中寻踪觅迹。

二、精磨细研,疏文通意
1.析标题、明文体、找文眼。

(明确:游记;游记要包括人、景、情的内容;异)
2.访“异人”、寻“异景”。

(1)圈点勾画,找出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异人。

(明确:庞安常,善医而聋、以眼为耳;苏轼,善文而厄、以手为口)
(2)找出异中有何同,为什么不用耳。

(明确:不用耳、不用口;残疾)
(3)苏轼为何不用口?以《洗儿》为例看苏轼“异”为何因。

(明确:政治失意、内心孤独,他不能也不愿为世俗所累,不想因世俗的功名沉浮、是是非非所牵绊。

)
(4)找出“异景”有哪些。

(明确:“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景物澄澈明净,内心纯净;“兰溪,溪水西流。

”常理水往东流,但此时却在西行;“洗笔泉,水极甘。

”按理浑浊,现在清冷甘冽。

)
2.悟“异情”: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

(明确:由低落—积极—乐观、释怀、旷达。

)
三、知人论世,体情悟理
1.分析苏轼由愤恨失意、悲伤埋怨到完成从平庸与伟大之间的徘徊,直至最后不喜不悲的豁达的转折点在哪里?
(明确:转折点,身心疾愈。

)
2.是什么促成了这转折?
(明确:地处黄州的困苦,身居沙湖的孤寂、落寞,庞安常聋而善医的人生际遇,洗笔泉之清明澄澈,兰溪水“西流”之奇象,使其顿悟参透人生,心生豁达、自信与乐观,以一种淡然、旷达的释怀心态来审视这世间的起落沉浮。

)
四、比照迁移,正骨寻气
1.回到文本,看文题“游沙湖”,讨论东坡的沙湖之“游”符合“游”的哪些义项。

(PPT展示“游”在字典中的义项:〈名〉①江河的一段②鸟媒,猎人驯养用以招引野鸟的家鸟③古水名。

淮河下游分支。

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④姓〈动〉①人和动物在水里自由行动②交际、交往即交游③游玩、游览④纵⑤外出求学或求官⑥游说⑦流传⑧游涉、游渡⑨悠游洒脱⑩江河的一段;明确苏东坡的沙湖之“游”符合“游”的哪些义项:出访沙湖得疾,结交庞安常治病,疾愈交游;于清泉寺行走期间,目睹兰溪溪水西流,悟得人生真谛;从而
使心灵遨游天地之间不受羁绊,获得了优游逍遥的人生状态。

)
2.比照迁移,拓展延伸。

林语堂说,“苏东坡这种解脱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变化,这种变化遂表现在他的写作上。

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己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诙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PPT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关河令》三首词,提问哪些是苏轼的词?哪一首能体现林语堂的观点?
(明确:《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是苏轼的词;《定风波》能体现林语堂的观点。

苏轼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实现了悠游逍遥的人生状态。

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说,“苏轼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
3.齐读全文(无标点版)。

五、结束语: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的素衣风尘,落脚黄州。

苏轼选择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轼,黄州成了他人生转折点的一个驿站,一个由官场低谷转向心境巅峰的驿站,在这里他不屈、他不朽、他沉淀、最终“突围”,使人生光芒四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