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V相关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V-IMS特点
第1例由Klemona、Kaariainer于1965年首报 更多见于4岁以下者
在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出现率上,EBVIM83.2%,CMV-IMS75%
肝脾肿大、上气道梗阻、皮疹在CMV-IMS更
常见 咽扁炎、咽痛在CMV-IMS者相对少见 Plt低于7万、N低于500仅见于CMV-IMS
诊断标准3(Evans)
①发热 ②扁桃体炎 ③淋巴结肿大(主要为后颈部有拇指大以上的淋巴结) ④肝功能异常 ⑤血液学的特异所见,即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0%,
异形淋巴细胞≥10%,异种血球凝集试验阳性(PaulBunnell反应在112倍以上或Monospot试验阳性); ⑥其它表现可有肝脾肿大、皮疹、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EBV-VC抗体(胞浆抗体)>1∶160等。 凡具有以上5项者,传单诊断便可成立。
-URI症状多
-皮疹
-血白细胞计数更高
-异淋计数相对较少 -中性粒减少更常见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异常,第一周白细胞减少或增多,
第二周非典型淋巴细胞绝对数增多占 10%以上 嗜异白细胞抗体升高第一周末或第二周 出现 特异性EBV抗原的抗体的检测
异型淋巴细胞1
直径20μm,胞质深蓝 色;核偏离中央,有核 仁,类似浆细胞
EBV-IM特点
-临床(三联征) 发热 咽痛 淋巴结肿大 -血液学 >50%的单个核细胞 >10%的异淋 -血清学 一过性的嗜异凝集抗体 永久出现的EB病毒抗体
EBV感染时的血清EBV抗体
感染 AntiVCA-IgG
+ + +
AntiVCA-IgM
+
AntiEA(D)
误诊病种
URI 化脓性扁桃体炎 伤寒 心肌炎 白血病 肺炎 败血症 淋巴瘤 病脑
43
超过90%的小儿发热及咽痛是由于病毒
感染,有5种病毒性咽峡炎足以提示特 异性病原 -IM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咽结合膜热 -麻疹
性联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XLP) 又称Duncan氏病
临床特点5
皮肤、粘膜:约在病程的 4~10 天出现形态不 一的皮疹,常见斑疹、淤点、猩红热样、水 疱性荨麻疹及类似伤寒的斑丘疹。以PG/Amp
治疗者更为常见( 50~90~100% )。部分可呈 出血性皮疹。约25~60%的病人在发病的第2周, 在软、硬腭交界处可有 5~10 个针尖大的淤点, 称为腭疹, 48h 内转为褐色, 4~5 天后消失, 此体征对IM 有很大诊断价值(?)。眶周水 肿可见于1/3病例
可测出),可持续至recovery后6-12m ≤6岁,阳性率27.8%,>6岁,72.2% (1998,Styczynski J) 阴性率:15-20%,<4岁者达50%
可产生HA的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疟疾
血清病
淋巴瘤
冷凝集素综合征 特点:低滴度
传单的体征
发生率 发生率范围
临床特点6
肺的表现,阵咳,非典型肺炎的X线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脑炎,视神经炎,急性
小脑运动失调 心脏的表现,心包炎,心肌炎,其特点为严 重的胸痛和典型心电图改变 血液系统表现,偶见血小板减少,罕见溶 贫,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他;睾丸炎,关节炎,肾炎,胆囊水肿
小儿IM特点
相对于成人及青少年,小儿特点 -肝脾肿大更为常见
+/+/-
AntiEBNA
+/+
先前无感 染 急性感染 近期感染 既往感染
+/-
EBV血清抗体的评价
抗体 出现时间 阳 性 率 持 续 时 间 评 价
膜壳抗体 IgM型 IgG型 EA Anti-D Anti-R EB核抗体(EBNA) 补结抗体(CF/S) 中和抗体(S) 出现临症时 同上 发病后3~4w达峰 发病后2w~数月 发病后3~4w .. .. 100 100 70 低 100 .. .. 4~8w 终身 3~6m 2m~>3y 终身 .. .. 灵敏性、特异性高 滴度较高可终身存在,宜作流调 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 NPC 患者中亦 可测得 见于Burkitt淋巴瘤 较迟出现,有助于HA(-)病例诊断 .. 技术难度高
EBV外异淋增多的情形

CMV感染 弓形体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风疹 蔷薇疹(roseola)(类似于幼儿急疹) 流行性腮腺炎 药物反应 白血病 流行性出血热 水痘 病毒性肺炎
特点:<10%,通常<5%
嗜异凝集抗体(HA)
在EBV-Ab检测开展前即已应用,经济、快捷 IM,高滴度乃EBV感染的众多产物之一 w1出现率60-70%,3w 80% 到3m,80-90%,部分人到12m仍存在 主要出现在病程的5-15天(一般认为在病程的第2周
血清中出现嗜异凝集素
临床特点2
发热:见于 90% 以上者。热型不定,可
微热或高热至 40~41℃ ,一般在下午达 峰( 38~39℃ ),热至 40℃ 并不少见。 发 热 持续 5~10 天 渐 退或 骤 退 , 多数在 10~14 天退清。部分病例百度文库有相对性缓 脉,亦可无发热者
临床特点3
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故称腺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IMS)
输血后* 心脏手术
输液及血液透析后3~5周
药物过敏(PAS、INH、苯妥英钠、巴比妥
类、SMZ、皮质激素等) 感染性疾病 恶性病:淋巴瘤、白血病

IMS感染性病因1
CMV 占全部MN的8%,占HA阴性MN的近50% 腮腺炎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风疹病毒 麻疹病毒 非典型肺炎 病毒性肝炎 结核、假结核病 弓形虫 HIV
IMS
随疾病而异 不定 多3~6周 有 可有可无 可有可无 可有可无 可增或不增多 增多,常小于20% 无
对IM、IMS辅助检查的评价
异淋:出现在疾病的早期,尤其在发病7d内,15~30d
后不易检出 EBV-IgM阳性:在发病后3d~2m,IM阳性率可达85% EBV-IgG≥1:160,提示新近感染, 如出现EA anti-D,提示病情严重 HA:一般在发病后w2阳性,病情恢复后迅速下降, 体内持续时间2~5m,较晚出现者消失也较慢。广州 医学院的报告:IM HA(+)64.3%,对照组45.2%,无 统计学差异。
EBV感染性相关性疾病
EBV感染相关性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IM) X-连锁淋巴细胞增生症(XLP)
病毒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OHL)
恶性肿瘤
IM概述
一组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 青春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
典型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病变
异型淋巴细胞
病毒引起的血液病与免疫的关系
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多为淋巴、组织细
肝脾肿大:肝大的发生率约30%,轻度
肝大,可伴有压痛及叩击痛,其中约 5~10%的病人在第2周时出现黄疸,肝活 检显示窦状隙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侵 润。脾大见于50~75%的病例,一般在肋 下2~3cm,伴有疼痛,个别可发生脾破 裂 。器官肿大一般在病程的第2周最明 显,在以后的7-10天回缩。与疾病不成 比例的肿大应注意除外肿瘤及代谢性疾 病.
增生性反应
( 75%)
致死性IM(50%) 恶性淋巴瘤(25%) 伴有噬血综合征
无增生反应(25%)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晚发性恶性变
病毒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
主要是疱疹病毒类: 1, 单纯疱疹病毒(HSV) 2, 水痘病毒(VZV) 3, 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 4, EB病毒(EBV)
淋巴结肿大
咽峡炎 发热
94
93~100
84 76
69~91 63~100
脾肿大
肝肿大 软腭发疹 黄疸 皮疹
52
12 11 9 10
50~63#
6~14 5~13 4~10 0~15
IM的阴性体征
-腹痛 -水样泻
-血尿/排尿困难
-关节痛 -鼻溢液/鼻充血
-阵发性咳嗽/胸痛
IM、IMS其它实验室检查
IMS感染性病因2
沙门氏菌 链球菌
疟原虫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白喉杆菌
布氏杆菌 耶尔森菌
IM、IMS的鉴别
IM
1、病因 2、年龄 3、潜伏期 4、发热 5、咽峡炎 6、淋巴结肿大 7、肝脾肿大 8、淋巴细胞增多 9、异常淋巴细胞 10、嗜异抗体(豚鼠肾 吸附后) EBV 多儿童及青少年 多5~15天 有 有 有 可有可无 增多 增多,常大于20% 有
诊断标准4(Lajo,1994)
发热
>37.5℃
咽扁炎 淋巴结病变 颈部者>1cm,它处任何大小 肝肿大 <4岁,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5cm;>4岁,可触及 脾肿大 任何年龄可触及 至少具备3条
外周血:淋巴细胞至少>50%或>5000个/mm3;

异淋>10%

(Pediatr Infect J, 1994;13:56~60)
豚鼠肾吸附大于1:28
以上三项中后2项可任具一项。
诊断标准2
(吴梓梁)
-临床:在发热、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的
基础上,加以下任何一点:咽痛、 皮疹、肝损 -异淋:大于10% -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大于1:56) -抗EB抗体阳性。
诊断标准2(continued)
( 1 )在第 1 项的基础上,再加上 2/3 任何一项 可临床诊断传单 ( 2 )第 1 项 +EBV 感染证据者(具有第 4 项和 / 或第3项豚鼠肾吸附试验亦阳性),确诊 (3)具备第1、2项,EBV感染证据阴性者[嗜 异凝集试验( - )或( + )但加豚鼠肾吸附后 (-)或EBV-Ab(-)],诊为传单综合征。 如4岁以下幼儿具备1、2两项,仍应诊断传单

5, 人类疱疹病毒(HHV) 其它病毒:细小病毒B19,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肠道病毒:柯萨基、埃可病毒、轮状病毒, 肝炎病毒等。
病毒(EBV)引起的血液学改变 的机理
EBV

经口侵入 血液 淋巴结肝脾增生 慢性 非增殖状态 免疫低下 恶化 淋巴瘤
感染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母细胞化 抗体产生
为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
(75%) 还可以表现为恶性淋巴瘤(25-30%),再障(17%),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19%), 几个症状可互相交 错。 多死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之 出血、败血症及暴发性淋巴瘤样疾病
X-连锁的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
病。全身淋巴结均可累及,以颈后三角 区最常见,多为颈前及颈后淋巴环的双 侧肿大,颌下、腋下、腹股沟偶可累及, 直径约1~3cm,中等度硬,不粘连,无 明显压痛,不化脓,两侧多不对称,纵 隔及肠系膜淋巴结也可肿大。约3%表现 为水牛颈。淋巴结肿大在病程的第2、3 周最著,大多在热退后几星期内消失
临床特点4
异型淋巴细胞2
较小的异淋,见于IM 、风疹、药物、血清病、 病毒型肝炎
异型淋巴细胞3
为大型淋巴样细胞,发病初期 (W1)为B↑,极期(W3、4)为T↑
异淋的动态变化
出现在疾病的早期,有报道最高值出现
在病程3天内者占22.8% ~7天者45.6% ~14天者21.1% 提示多数病儿在病程7d内异淋已升至最 高值,发病15d后不易在外周血中查见 异淋≥10%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 92.3%和74.6%
可发生一过性免疫异常,包括 -冷凝集试验阳性
-RHF(+)
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ANA(+)
抗平滑肌抗体(+) 抗补体活性
诊断标准1
(吕善根)
症状与体征: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 脾肿大等 周围血中找到异常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 的10%以上 血清嗜异凝集试验:凝集效价大于1: 56或经
及时、准确诊断并无想象的容易
治疗多为支持性
预后呈异质性
流行病学
多散布于世界各地 见于秋末冬初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幼儿及 35岁以上者
少见,最小可在新生儿期发病 男多于女 通过口或飞沫传染 潜伏期30~50天
临床特点1
发热 渗出性咽峡炎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