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清华版 李军主编)笔记
金融基础必学知识点
金融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企业和政府筹集资金的重
要渠道。
2.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借贷和投资的市场,主要包括银行间市场和
票据市场。
3. 风险和收益:金融投资中,风险和收益是密切相关的,高风险通常
意味着高收益,但也可能导致高亏损。
4.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总结表,资产是所有权益和
债务的总和。
5.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6.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通常由市场供需关系和央行政策决定。
7. 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各种可以用于投资的金
融产品。
8. 公司估值: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市场前景,给出
该企业的价值估计。
9.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通常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危机期。
10. 风险管理:为降低投资风险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分散投资、
使用金融衍生品等。
11. 资金流动性:指投资者买卖资产时能够迅速换成现金的程度,流动性较高的资产通常能够更快速地卖出。
12. 股票指数:反映股票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标,常见的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指数等。
13. 债券评级:评估债券违约风险的等级,常见的评级机构包括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
14. 高频交易: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快速买卖的交易策略,追求微小的价差获利。
15. 融资:企业或个人通过借贷等方式筹集资金的行为,可以是短期融资或长期融资。
以上是金融基础的一些必学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和投资机会。
《金融学基础》
货币均衡的实现与调控
货币均衡的含义
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状态,即货币的购买力与社会商品和劳务的总供 给基本平衡。
实现货币均衡的调控手段
包括货币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收入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 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用于调节基础货币数量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财政政策则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收入政策则通过调整工资和物
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改革
01
金融监管体制:一国或地区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组织架构和 制度安排。常见的金融监管体制包括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两 种模式。
02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方向
03
完善监管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法治化水平。
04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监管合力。
05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防范系统性金融 风险。
03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
20世纪以来,金融学经历了从货币银行学到现代金融学的转变。现代金
融学不仅研究货币、信用等传统金融领域,还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
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等各个方面。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金融理论和假设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数据 的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是金融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货币供给的过程与机制
货币供给的过程
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和调控基础货币数量来影 响货币供给;商业银行则通过信贷创造存款的方式增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机制
包括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等。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具有强制流通力的通货,是货币供给 的源头;货币乘数则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创造存款的能力;存款准备金制度则是中央银行调控商业银行 信贷规模的重要手段。
《金融学基础1》连载——第3章信用(2)
《金融学基础1》连载——第3章信用(2)信用关系的古老形式——高利贷1928年那个大雪纷飞的傍晚,杨白劳真的是揭不开锅了,自己尚且可以忍饥挨饿,但看着饿晕在板凳上的喜儿,杨白劳泪如雨下。
年辰不好,租的田里种出来的作物全交了租金了,颗粒不剩,而还欠着黄世仁的债。
杨白劳不忍心喜儿饿死,只能借粮食、借钱,但全村唯一能够借钱给他的也还是黄世仁。
杨白劳走出家门,也不知自己怎么走的,就来到黄世仁家大院门口。
进去之后见到黄世仁,请求借点粮食和钱,黄世仁一脸不快,说:“你还欠着我的钱没还,现在又来借,有抵押吗?”杨白劳摇摇头说,“我可以跟你当长工。
”黄世仁说,“就你这个老骨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下了,我不干,除非用你的女儿抵押。
”迫于无奈的杨白劳只好与黄世仁签了借贷合同,借款2个银元,月利息5分,利息不付计入本金,以此类推,若一年后还不起,喜儿就成为黄世仁的家奴。
杨白劳与黄世仁签的借款合同就是高利贷,高利贷是利息极高的一种借贷关系。
高利贷往往不是一种正常投融资行为的反应,而是迫于其他方面资金需求的压力而产生的,因而其无法偿还的风险也高。
高利贷的存在常意味着资金供求关系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困境。
在1928年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杨白劳所在的地方穷人穷得一无所有,富人富甲一方却又屈指可数。
有钱的人有钱,但钱的私人所有权是明确的,除非暴发武装革命,否则只能正常借贷,同时想借钱的穷人太多,有钱的人又太少,这便构成了高利贷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财产的私人所有属性;二是资金需求者众多,而资金提供者很少。
高利贷是一种古老的信用方式,但与现在正常的信用关系不同,高利贷的资金不具有资本的生产属性,在贷者手里作为资本,但资金在借者手里却无法作为资本使用,而是用作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解决更迫切的资金问题,例如生存的资金需求。
无益于社会进步——高利贷的特征杨白劳终于从黄世仁那里借到了2个银元,摇摇晃晃地往家里走去。
路过米店的时候买了两斤米,他已经两个多月没尝过米饭的味道了,但现在有米了,他仍然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金融学背诵笔记
金融学背诵笔记嘿,你是不是一听到“金融学”就有点头大?我之前也是呢!就像看到一团乱麻,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可这金融学啊,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能打开财富和经济世界的大门。
咱先说说货币吧。
货币这东西,就好比是经济世界里的通用语言。
你想想,要是没有货币,咱们去买东西得多麻烦啊。
就像原始部落里以物易物,我拿我的羊去换你的布,可要是你不需要羊呢?这交易就没法顺利进行了。
货币就不一样了,不管你是买吃的、穿的还是住的,只要掏出那一张张纸币或者拿出手机刷一刷,交易就成了。
这货币的职能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就像是一把尺子,能衡量所有商品的价值。
比如说一个苹果值5元,这5元就是用货币来衡量苹果价值的体现。
再聊聊利率吧。
利率就像是金融市场里的指挥棒。
你去银行存钱,银行给你利息,这利息的多少就是由利率决定的。
如果利率高,你存的钱就像一只下金蛋的鹅,能给你带来不少收益。
我有个朋友,之前利率高的时候存了一大笔钱,过了几年,光利息就够他出去旅游一趟了呢!要是利率低,就像那鹅下蛋少了,收益也就少了。
企业贷款的时候也得看利率,利率低的时候,企业就像得到了一个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油门踩下去不需要太多成本就能跑得更快。
要是利率高呢,企业就会觉得压力山大,就像背着重重的壳在爬坡。
金融市场也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集市,只不过这个集市里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股票、债券、基金这些金融产品。
在这个集市里,投资者们就像一群精明的猎人。
有的猎人喜欢冒险,他们就去买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
我有个同学,他听说某家新公司要上市,觉得前景无限好,就像发现了一座未被开采的金矿一样,把自己的积蓄都拿去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
结果呢,这家公司发展得特别好,他就赚得盆满钵满。
也有些猎人比较保守,他们就选择债券,债券就像定期存款一样,稳稳当当的,虽然收益没有股票那么高,但是风险也小很多。
金融风险可不能忽视啊。
金融学基础的知识点总结
金融学基础的知识点总结一、货币与银行1. 货币的概念和职能货币是一种普遍认可的交换媒介,它具有流通、价值尺度和储存价值等职能。
货币的形式有货币、信用货币和凭证货币等几种。
2. 货币发行与货币供应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负责的。
货币供给的量取决于货币发行政策和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利率水平等。
3. 银行的作用和职能银行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信用调查等。
银行的作用是促进资金的流通和资源的配置。
4. 存款乘数和金融创新存款乘数是指银行根据存款比例的要求,通过贷款创造货币。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如信用卡、金融衍生品等。
二、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交易金融衍生品的市场。
2. 金融市场的职能金融市场的主要职能是提供融资、风险管理、流动性调节等。
金融市场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融资需求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而存在的。
3. 金融市场参与主体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包括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政府等。
他们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行为。
4. 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市场的效率主要有信息效率、分配效率和运行效率等。
信息效率是指金融市场能够有效传递信息,分配效率是指金融市场能够有效分配资源,运行效率是指金融市场能够高效运作。
三、金融工程1. 金融工程的概念和发展金融工程是一种将金融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上的不同需求。
金融工程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金融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技术等方面。
2. 金融工程的主要工具金融工程的主要工具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
金融产品主要有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
金融技术主要有风险管理技术、金融建模技术等。
3. 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一种以一定的标的资产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包括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品的作用是用于风险管理和投机。
《金融学》笔记
《金融学》笔记金融学,这门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个人的储蓄、投资决策,还是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都离不开金融学的知识和原理。
在学习金融学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形式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乃至如今的电子货币的演变。
货币制度则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制度的发展,对于理解金融体系的基础至关重要。
利率,是金融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是借款成本的衡量,也是资金的价格。
利率的高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经济周期等。
对于个人来说,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储蓄和贷款的决策;对于企业而言,利率则直接关系到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是短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等;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的交易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不仅在于为资金的供求双方提供交易平台,还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风险的分散。
在金融市场中,金融工具种类繁多。
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所有权,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分享公司的盈利和成长,但也要承担公司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
债券则是一种债务凭证,发行人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相对股票来说风险较低。
还有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
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之一,它们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资金的融通。
投资银行则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和交易等业务。
此外,还有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监管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金融学基础-18-第3章信用(7)国家信用
金融学基础-18-第3章信用(7)国家信用政府也会借钱—国家信用传说战国后期,秦国逼近王城,周赧王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
他让西周公拼凑6000士兵,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
他很快就把借的钱花完了,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他便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
因此后人把这个台叫“债台”,成语债台高筑就是从这里来的。
周赧王向富商地主借债的行为体现的便是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通常是指政府的信用,以国家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这种信用形式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
在中国史书上,明确记载有不少朝廷借债的事。
东汉安帝永初四年对羌(qiāng)人作战,军费不断增大,曾有“官负人责(债)数十亿万”的记载;顺帝永和六年,国家向王侯预征一年租税和向有钱的百姓每户借钱一千。
关于封建社会时期国家借债的相关记载各朝各代都有。
国外也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英法“九年战争”时,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为了筹备战备资金,向首都伦敦城的商人和贵族封建主借钱,由于这笔资金规模很大,不得不单独建立起一个机构进行贷款后的管理。
战争结束后,这家机构并未撤除,而是逐渐壮大,最后变成了英国的中央银行。
国家不仅是借债人,同时也是放债人。
《周礼·泉府》记载“民”可以从“泉府”赊贷;汉代有官府贷放种子、口粮的做法;汉朝顺帝也曾对“贫人”放贷;隋唐之际,有专门用来放债和经营商业活动的本钱,叫“公廨本钱”;北宋王安石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措施,一是政府向农民贷钱贷实物,二是向商贩贷款,目的在于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从革命根据地开始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政权一直对农民发放农贷……1877年,英国经济学家和作家沃尔特·巴佐特认为,政府筹措短期资金时,应采用与商业票据相似的工具。
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国家票据,并首次在英国发行。
这种票据面值为一定金额,而且采用折价发行的方式,例如面值为100元,民众购买时只需支付95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到期后收回100元面值,这多出来的5元为利息。
金融联考之金融学基础读书笔记
金融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第1讲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 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 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 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 历史线索– 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 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 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 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 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货币形态的演变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 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 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 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 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 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 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 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5.货币形态的发展– 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 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 交易过程观念化(三)货币的职能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货币单位– 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给出价格和媒介交易构成货币的核心3. 支付手段– 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4. 积累和贮藏价值– 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贮藏金银是典型形态– 银行存款储蓄,直接储存纸币1. 职能视角的界定– 货币是在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2.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价值表现的特殊商品:贵金属– 市场经济中的一般等价形态:纸币3. 货币与流动性– 流动性是相对商品或金融资产交易的概念– 流动性在交易过程中专指货币4.社会计算工具与社会选票– 社会需要就是社会计算,货币是工具– 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决定了社会生产,相当于用货币投票二、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构成1. 货币制度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币材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2.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新整理)《金融学原理》笔记(全)
《金融学原理》笔记(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金融学原理》笔记(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金融学原理》笔记(全)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货币的本质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一、货币的产生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2)扩大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3)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
(4)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二、货币的本质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2。
要点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①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②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1.本质特征不变2.形式不断演变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3。
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四货币层次划分(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金融学基础(第2版)》读书笔记500字
《金融学基础(第2版)》读书笔记5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美文摘抄、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after reading,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金融学基础(第2版)》读书笔记500字金融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我国各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大都开设了相关客车。
金融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金融基础知识重点总结1. 什么是金融?金融是指通过借贷资金、进行投资、管理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调动资源、配置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和领域。
金融系统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组成。
2.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借贷和投资资金的场所,包括银行间市场、票据市场等。
资本市场则是长期借贷和投资资金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3.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用于代表金融资产、交易金融资产、转移金融风险等的工具。
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股票是公司向公众发行的所有权证明,持有股票即对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权。
•债券是借款人发行的债权凭证,持有债券即持有借款人的债务凭证。
•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和特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标的资产。
•期权是一种购买或出售标的资产的权利,但非义务,购买期权即购买了一种选择。
4.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指的是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可能造成财务损失的风险。
常见的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资产价值的损失,例如股票价格下跌、汇率变动等。
•信用风险指的是债务人无法按时履行债务造成的损失,例如借款人违约。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在需要快速变现资产时,市场上没有足够的买家或卖家造成的损失。
•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内部失误、欺诈行为、系统故障等造成的损失。
5.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组织或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存贷款、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金融需求。
•银行是接受存款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等。
•保险公司是向投保人提供保障,并在发生风险时赔偿损失的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是提供证券交易和投资咨询服务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经纪商、证券承销商等。
6.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金融学基础1》连载——第12章中央银行(2)
《金融学基础1》连载——第12章中央银行(2)你是我的小金库—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17世纪的欧洲,随着纺织、酿酒、食品和农具制造业脱离农业成为新的独立部门,工商业和新式农业占据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解放了大部分的生产力,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得到加强,为了稳定国家的发展,政府增加了开支,因此经常会出现财政收支不平衡。
有时,政府需要从银行获得融资来弥补财政赤字,当需要的资金数额过大时,个别银行可能无法满足政府的需求,就算勉强满足了需求,银行的可用资金会大量减少,对银行本身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有一个机构来管理政府的收支和融资。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作为国家机关,国家将财政资金委托给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负责管理国库,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均通过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各种账户进行。
若政府出现资金不足,中央银行会帮助政府向公众借钱,通过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以及办理债券到期时的还本付息等事宜为其融通资金。
若政府需要应急资金,中央银行还有义务为政府提供信贷支持,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直接向政府提供贷款,或允许政府透支,或直接购买政府债券以提供资金。
中央银行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以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为服务和经营对象,有一定的利润收入。
中央银行不仅对政府负责,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承担政府部门职责,所以中央银行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中央银行凭借其金融特性为国内金融市场制定运作规则和金融法规,审批金融业务资格,发放银行业经营许可,监督金融法规的执行状况,从而管理金融市场,保障金融稳健运行。
由于中央银行处于社会资金运动的中心环节,掌握全国经济金融活动的基本信息,能够及时地反馈整个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所以还会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
2009年4月2日,G20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第二次峰会在伦敦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对进一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Pevdfx金融联考之金融学基础读书笔记共45页word资料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金融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第1讲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一、货币:起源、形态、职能、本质(一)货币的起源1.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亚里士多德“中介货物”观–中国古代《管子》“先王定币”和司马迁“交换过程”起源观2.马克思货币起源学说–历史线索–逻辑线索(二)货币形态1.货币形态的观察角度•货币材料:贝、金银铜铁(称量货币)、纸币•存在形式: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价值准备:商品货币与信用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态:实物货币占主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20世纪30年代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化货币形态的演变3.与货币形态有关的概念•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不具有完全排他性,商品交换对币材四个基本要求•铸币: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经历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程•银行券:由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经历了由兑现到不兑现,分散发行到集中发行的过程•纸币:流通中的纸质货币符号,通常由政府发行•存款通货:可以签发支票进行转账结算和提取现金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存在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和进行支付结算的存款货币4.纸币与银行券的区别–产生的职能基础不同:纸币——流通手段职能;银行券——支付手段–发行方式不同:纸币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发行的,银行券是由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兑现程度不同: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属货币5.货币形态的发展–依托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出现无纸化趋势,银行卡–交易过程观念化(三)货币的职能1. 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金融学基础》
金融学探讨如何运用金融工具和手段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 用和风险分散。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领域
金融市场
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价格形成、投资 策略等。
宏观经济
研究货币供应、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宏观 经济问题。
公司财务
研究公司的融资、投资、股利分配等财务问 题。
国际金融
研究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等 国际金融问题。
外汇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外汇汇率的定义
外汇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它通常是由市场供求关 系决定的,但也会受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汇率的决定因素
汇率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 素、政治因素和心理因素。经济 因素包括利率、通货膨胀率、贸 易差额等;政治因素包括政治稳 定性、政策调整等;心理因素包 括市场情绪、投资者预期等。
促进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制定灵活的 监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
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
金融监管的内容与方法
资本充足率
金融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机构维持足够 的资本,以抵御潜在的损失和风险。
风险管理
金融监管机构监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 理流程,确保其能够识别、评估和控 制风险。
市场准入
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进行管理,确保市场竞争和稳定。
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不 依赖吸收存款来运营,而是通过其他方式 筹集资金并从事金融活动。
政策性金融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
为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而设立的金融机构, 包括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保险公司等。
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主要通过发行 证券或管理基金来为投资者提供金融服务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金融学基础-12-第3章信用(1)
金融学基础-12-第3章信用(1)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为人诚实守信,只要他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季布的“一诺”即为季布的信用,可值黄金百斤。
信用作为金融学的一个基础范畴,不仅与其他金融知识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而且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从借钱、贷款到信用卡消费,甚至我们使用的纸币在本质上都是信用的体现。
信用是现代金融活动的依赖对象,我们有必要深入地了解信用的含义。
本章将介绍信用的基本概念、信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从无到有的条件—信用邛族曾有一个部落叫南山部落,部落的人们按年龄、性别分工劳作,但部落主要还是以狩猎为生。
由于当时捕猎工具简陋,野兽又比较强大,所以需要合作。
得到的猎物不是仅在猎人间分配,而是由所有部落成员共同分享,此时南山部落还是原始公有制的社会。
随着南山部落的发展,人们发明了由青铜、铁等制作的工具,捕猎变得更加容易,猎物丰富起来,狩猎中的人员伤亡也减少了,人口数量大规模增加。
生产力的发展使南山部落成员的谋生能力增强,人们开始独立地进行生产,并且生产的东西归自己所有,不参与集体平均分配,私有制便产生了。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人擅长捕猎,有的人擅长手工活,社会开始有了分工,捕猎的专门捕猎,做衣服的专门做衣服。
食物、衣服、工具等有了剩余,他们便开始用各自的劳动产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
那时,部落里有个专门用丝绸做衣服的人叫依依,她用自己制作的衣服跟别人换来食物。
有一年,部落出现一种蚕虫病毒,她家养的蚕虫都死光了。
没了衣料,她一件衣服也没做出来,无法从猎人那儿换来食物。
无奈之下,依依只好恳求猎人先借一些食物,明年做出来衣服再还给他们。
由于依依做的衣服质量上乘,在部落里很有名的,她的人品也非常好,从不亏欠他人,所以猎人们很爽快地答应了她。
依依凭借猎人对自己的信任,并且以第二年衣服的生产为保证,从他们那儿借得了食物。
金融学基础第6章
二、信托业的发展
信托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细化 的产物。 在英国,经营信托的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 公司 在美国,目前信托业务基本由商业银行的信 托部经营 在我国,信托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加快信托业的发展,无疑是我国金融改革的 一项重要任务。
4
三、信托机构
(一)信托机构的分类 信托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业银行设立的
5
信托部,即银行兼营信托业务的机构;另一种 是专营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
(二)我国的信托机构 1. 银行系统的信托公司 2.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3. 地方性的信托投资公司
四、信托的职能
(一)财产管理职能 这种职能主要通过对动产、不动产、有价证券等金钱以外
的“物的信托”的管理表现出来,这是信托的基本职能。
(二)租赁的基本要素
1. 租赁当事人 2. 租赁标的 3. 租赁期限 4. 租赁费用
第二节 租 赁 业
(三)租赁的特点 1. 融资与融物相结合 2.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3. 租金的分期回流 4. 有严格的契约关系 (四)租赁的作用 1. 有利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2. 有利于国家引进更多的外资和技术设备 3. 有利于企业调整其资金和技术结构 4. 有利于企业合理安排资金 5. 有利于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积累 6. 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7. 有利于企业对外融资
3. 成本回收法
该法是由租赁双方商定,各期按照一定的规律收 回本金,再加上应收的利息即为各期租金。
本章小结
信托是指财产的拥有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委托他所信 任的有经营能力的人,按其要求代为管理或处分财 产的信用形式。 信托业务主要有委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和 咨询业务。 租赁是指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通过契约关系,明确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收取租金为条件,让渡财产 使用权和一定范围内处分权的一种信用形式。 租赁业务在实际中,主要有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 赁两种基本形式。 租金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即成本、利息、费用和期 限。计算方法有三种,即年金法、附加率法和成本 回收法。
金融学基础的知识点是什么
金融学基础的知识点是什么金融学是研究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与流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货币、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各个方面,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金融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点的角度来介绍金融学的内容。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的交汇点,主要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票据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2.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用于融资和投资的工具,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
股票代表了一个公司的所有权,债券代表了借款人向债权人承诺的偿还债务的承诺,衍生品则是根据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金融合约。
3.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它提供存款、贷款等服务;证券公司提供股票、债券等证券交易服务;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
4.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金融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
5.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为了防范各种金融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金融机构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使用金融衍生品等方式来管理金融风险。
6.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是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行为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金融经济学的知识点包括资本市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股票定价模型等。
7.金融数学:金融数学是研究金融问题的数学分支,主要应用数学方法和模型来解决金融领域中的问题。
金融数学的知识点包括概率论、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和方法。
金融学基础复习1.doc
名词解释:1、信用: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所形成的商品或货币的借贷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工具: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护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继续进行资金融通时,用來证明债权的各种合法凭证利息:贷款者因暂时让渡货币资金使用权,从借款者那里取得的超过借款货币额的那一部分报酬。
2、货币供给: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货币需求:在一定吋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3、货币供给量: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
货币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需要的货币数量的总和。
4、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内生性:货币的变动决定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而不为货币当局的政策所左右。
外生性:货币当局能够凭自身的意图,运用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
5、货币政策:屮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应量,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6、金融市场的含义狭义:指为融通资金而办理各种票据、有价证券买卖或各种货币借贷的场所。
7、货币均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所需货币必要量基本一致。
8金融机构: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为实现资金融通服务的经济实体9货币需求:在一定时间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10货币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需要的货币数量的总和II货币需求量的决定因素:收入状况、市场利率、信用发达程度、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交易成本和市场利率、人们的预期和心理偏好简答:1、货币的本质:(1)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4)货币作为财富的彖征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和支配性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信用的作用:(1)信用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和流通的扩大(2)信用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资本的扩大和积累(3)信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4)信用可以促进社会资木的积累4信用特征:(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2)不改变价值的所有权性质,是价值的单方面让渡;(3)信用活动的结果是形成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金融学基础》期末复习.doc
《金融学基础》期末复习一、关于名词解释: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手段, 它还具有购买其他一切商品(劳务)的能力。
2、信用:是以偿还和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
3、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屮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4、金融监管:是管理当局依法运用各种措施手段,按照既定的标准对金融机构从金融市场准入、业务活动、经营状况、行为规范到市场退出全过程所进行的连续、统一、规范的监督与管理。
5、还有其他:电子货币、信用货币、辅币、货币制度、复利、实际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市场、间接融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金融工具、信用合作社、金融市场、法定存款准备金、回购协议借款、屮间业务、再贴现、货币市场等二、关于简答题:1、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答:(1)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
(2)配置功能。
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
(3)调节功能。
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4)反映功能。
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2、简述商业银行的职能。
答: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商业银行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商业银行的性质的具体表现。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具有如下职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3、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答:(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限性。
4、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特点。
答(1)、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俘营里的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
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
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有所不同,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
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需要进行交换。
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
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
那么,在战俘集中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用作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集中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香烟。
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
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战俘之间的物品交换就方便多了。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存在于商品经济的经济现象。
它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商品经济的地方,就没有货币现象。
因此,货币与商品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商品是指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两种属性:一是使用价值,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能够御寒;二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只能通过与另一种商品交换而表现在交换价值上。
商品交换使商品价值得到表现,因此,商品交换的发展阶段不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4种形式。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
各部落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外,还有可用于交换的多余的产品。
由于当时社会尚未出现大分工,所以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
在这种交换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种形式就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这种偶然性使得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也是不充分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增多,商品交换也不再是偶尔为之的了,简单的价值形式难以适应商品交换的增长需求,于是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交换的比例关系和它们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更加接近,商品价值的表现也比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的价值表现更完整、更充分。
然而,扩大的价值形式也有其弱点。
首先,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仍是不完整的,在交换关系中每增加一种商品,就会增加一种表现商品价值的等价物,这样,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链条可以无限延伸。
其次,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不统一,因为作为等价物的每一种商品都可表现处于相对价值形态地位的商品的价值。
最后,位于等价物地位的不同商品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这样,处于相对价值形态的商品价值要获得表现,其实际交换过程可能十分复杂,效率十分低下。
由于这些内在矛盾的存在,价值形式得以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它拒绝任何其他商品与之并列。
它拥有特殊的地位,任何一种商品只要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成功,它的使用价值便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便转化为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也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实际上起着货币的作用,只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担任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能不固定。
4.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众多商品中分离出一种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它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成为表现、衡量和实现价值的工具。
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货币不是某个聪明人设计创造出来的工具,而是广大商品生产者自发的共同交往行为的结果。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也就是说,是国家为了保障货币流通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货币和货币运动的准则和规范。
】通货的铸造、发行和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1.本位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是用一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例如,英国的英镑,美国的美元,都是本位币。
本位币的最小规格通常是1个货币单位,如1美元、1英镑。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所谓的自由铸造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另一方面,造币厂代公民铸造本位币,不收费或只收很低的造币费。
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首先,自由铸造可以使铸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保持一致。
铸币的实际价值是指铸币本身的金属价值。
由于公民可以随时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铸币厂请求铸成铸币,所以铸币的名义价值就不能高于其实际价值,否则就必须用法律手段来规定其名义价值;又由于持有铸币的人可以随时将它熔化为金属块,因此铸币的名义价值就不能低于铸币的实际价值,否则人们就会将铸币熔毁,退出流通领域。
其次,本位币的自由铸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需要量保持一致。
当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时,公民会把金属块请求造币厂铸成铸币,投入流通;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时,公民又会自发地将铸币熔化成金属块,退出流通。
本位币除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外,国家法律还规定它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本位币是法定作为价格标准的基本通货。
法律规定,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故称为无限法偿币。
铸币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有时会出现实际的成色和重量同国家规定的标准不符;铸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不断转手而磨损,也会使重量减轻。
为了保持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各国对于铸币的铸造和磨损都有关于“公差”的规定,即流通币的实际成色和重量同国家规定的标准相比较所能允许的最大差距。
如果超过公差,可以请求政府兑换成新铸币。
2.辅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辅币一般用较贱金属铸造,其所包含的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为不足值的铸币。
但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这就是辅币的有限法偿性。
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铸造;而铸币收入为国家所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防止辅币充斥市场,国家除规定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外,还规定用辅币向国家纳税不受数量限制,用辅币向政府兑换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
在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贵金属产量增长速度的情况下,金属铸币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日益增长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银行券和纸币。
银行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由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
最早的银行券出现于17世纪,用来替代商业票据。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信用交易产生了商业票据,一些持票人因急需现金而到银行要求贴现,银行就付给他们银行券。
这样,银行券就通过银行放款的程序投入了流通。
同时,银行券的发行应有信用保证(票据保证)和黄金保证。
持券人可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
但自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都不能兑现,它的流通已不再依靠银行信用,而是单纯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从而使银行券纸币化。
纸币是银行和政府发行并依靠其信誉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现在的纸币,其前身就是可兑换的银行券。
但纸币并不需要黄金准备,因此可以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因而就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为了稳定货币,各国货币制度中都包含有准备制度的内容。
准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发行的物质基础。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
黄金储备主要有三项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时而扩大时而收缩的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目前,各国均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制度,金银已退出货币流通领域,黄金准备的后两个作用已经消失。
黄金作为国际支付准备金的作用依然存在,形式却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像金本位制时期那样,按货币含金量用黄金作为最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手段,而是当一个国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抛售黄金,换取自由外汇,以平衡国际收支。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
各国准备制度不一致,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外汇等。
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自产生以来,从其存在形态看,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四大类型。
(一)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出现最早的货币制度,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在银本位制中,白银是本位币的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其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
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银两本位是以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
银币本位则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从而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在银本位制盛行的时代,大多数国家实行银币本位,只有少数国家实行银两本位。
例如我国于1910年宣布实行银本位制,但实际上是银圆和银两混用。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33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圆”,实行银圆流通。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大规模的贸易增多,白银的体积大但价值低,因此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9世纪以后,随着生产白银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白银的价值不断降低,金与银之间的比价大幅度地波动,影响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许多国家因此而纷纷放弃了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金银两种铸币都是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两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并且两种货币都是无限法偿货币。
金银复本位制盛行于16~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流通进一步扩大,交易额也不断增加。
一方面,小额交易需要更多的白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额交易使黄金的需求量扩大。
同时,黄金的供给量也由于人工开采的增加而增加,使金银复本位制代替银本位制成为可能。
复本位制按金银两种货币的不同关系又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