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学常见几类计算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模拟专题力学计算题(三十)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模拟专题力学计算题(三十)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三十)含答案与解析评卷人得分一.计算题(共40小题)1.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经常利用热气球,保证热气球的安全就十分重要。

科研人员进行科学考察时,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为M=10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由于某种故障,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当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在竖直下降时,气球速度为v0=2m/s,此时开始,经t0=4s气球继续匀加速下降h1=16m,科研人员立即抛掉一些压舱物,使气球匀速下降。

不考虑气球由于运动而受到的空气阻力。

求:(1)气球加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抛掉压舱物的质量m:(3)气球从静止开始经过t=12s的时间内下落的总高度h总。

2.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坐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

滑道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滑道由AB、BC、CD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

AB段和CD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1,竖直距离均为h0,BC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2,竖直距离为h0.一质量为m的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D 点时的安全速度不得大于,若使用坐垫,坐垫与滑道底面间摩擦不计,若未使用坐垫,游客与各段滑道底面间的摩擦力大小恒为重力的0.1倍,运动过程中游客始终不离开滑道,空气阻力不计。

已知sinθ1=,sinθ1=,求(1)若游客使用坐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自由下滑,则游客在BC段增加的动能△E k;(2)若游客未使用坐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自由下滑,则游客到达D点时是否安全;(3)若游客使用坐垫下滑,且游客安全到达D点,则全过程克服侧壁摩擦力做功的最小值。

3.如图所示,枭龙战机为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

在一次试飞任务中,质量m=60kg的驾驶员驾驶战斗机径直向上运动,从某一时刻起以恒定加速度a加速上升,10s后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20m/s,接下来10s内竖直爬升了300m,之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再经过20s到达最高点,求:(1)枭龙战机在加速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2)前20s内座位对驾驶员的支持力大小;(3)这40s内枭龙战斗机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高考力学题解析

高考力学题解析

高考力学题解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关系的科学。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力学题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几个高考力学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

第一个题目是关于平抛运动的问题。

题目如下:某物体从离地面2m的地方水平抛出,初速度大小为10m/s,轨迹端点离地面的水平距离为20m。

求该物体的飞行时间。

解析:首先,我们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解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运动。

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x=10m/s。

垂直方向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g=9.8m/s²。

可以根据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公式求解。

水平方向的运动距离为Sx=Vx*t,垂直方向的运动距离为Sy=0.5*g*t²。

由题目可知,物体的水平运动时间与垂直运动时间相同。

根据题目条件,可以列出以下方程:Sx = Vx * t = 20mSy = 0.5 * g * t² = 2m解第一个方程得到:t = Sx / Vx = 20m / 10m/s = 2s将t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到:0.5 * g * (2s)² = 2mg * 4s² = 4ms² = 1ms = 1m由题意可得,物体的最大高度为2m,最大高度对应的时间为2s。

所以,物体的飞行时间为2s。

第二个题目是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题目如下: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斜面与地面成30°角。

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求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力F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力F2。

F1的大小为mg*sin30°,F2的大小为mg*cos30°。

斜面上的摩擦力可以表示为Ff=μ*N,其中N为物体在斜面上的法向力。

由几何关系可得,N的大小为mg*cos30°。

高考物理计算题常见考点分析

高考物理计算题常见考点分析

高考物理计算题常见考点分析1.力学综合型。

力学综合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

具体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单个物体单一运动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在知识的考查上可能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多个规律的综合运用。

2.带电粒子运动型。

带电粒子运动型计算题大致有两类,一是粒子依次进入不同的有界场区,二是粒子进入复合场区。

近年来高考重点就是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分析求解,周期、半径、轨迹、速度、临界值等,再结合能量守恒和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

3.电磁感应型。

电磁感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定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及感应电流的图象问题。

从计算题型看,主要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与直流电路、磁场、力学、能量转化相联系的综合问题,主要以大型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4.力电综合型。

力学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功和能等部分,与电学中的场和路有机结合,出现了涉及力学、电学知识的综合问题,主要表现为:带电体在场中的运动或静止,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或静止;交、直流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场中带电体的运动或静止;电磁感应提供电动势的闭合电路等问题。

这四类又可结合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历届高考中,力电综合型有如下特点:(1)力、电综合命题多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动态分析、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推理、综合分析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力、电综合问题思路隐蔽,过程复杂,情景多变,在能力立意下,惯于推陈出新、情景重组,设问巧妙变换,具有重复考查的特点。

5.信息处理型。

信息处理型试题是指试题提供一些有关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运用已经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新问题。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归纳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归纳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归纳高中物理中的力学部分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掌握常见的力学题型对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考物理力学题型的归纳总结。

一、牛顿运动定律相关题型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这类题型通常会给出物体所受的力,如重力、摩擦力、拉力等,要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运动学量。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例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 F 的作用,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到重力 G = mg、支持力 N =mg、拉力 F 和摩擦力 f =μN =μmg。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f = ma,可得 a =(F μmg) / m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此类题型会给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要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反推物体所受的力。

解题时,先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受力。

比如: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 t 速度减为零,求物体所受的合力。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 v₀) / t ,可得合力 F = ma 。

二、共点力平衡相关题型1、静态平衡问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要求分析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关系。

解题时,通常采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如正交分解法,将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列出平衡方程求解。

例如: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绳的拉力和物体所受的支持力。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 G = mg、绳的拉力 T 和支持力 N 。

将拉力 T 分解为水平方向 T₁和竖直方向 T₂,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T₂= mg ,T₁= N ,T₁=T sinθ ,T₂=T cosθ ,从而求出 T 和 N 。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五)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五)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五)组卷老师:莫老师一.计算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3=2kg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部分是半径为R=0.15m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O在B点正上方,其他部分水平,在滑道右侧固定一轻弹簧,滑道除CD部分粗糙外其他部分均光滑.质量为m2=3kg 的物体2(可视为质点)放在滑道上的B点,现让质量为m1=1kg的物体1(可视为质点)自A点上方R处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在滑道上的C点相碰后粘在一起(g=10m/s2),求:(1)物体1第一次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2)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3)若CD=0.06m,两物体与滑道CD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5,则两物体最后一次压缩弹簧时,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的大小.2.如图所示,质量m=1.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右端,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传送带的长度L=5m,当传送带以v=5m/s的速度做逆时针转动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g=l0m/s2,sin37°=0.6,cos37°=0.8.求:(1)传送带稳定运动时绳子的拉力T;(2)某时刻剪断绳子,求物体运动至传送带最左端所用时间.3.如图,粗糙直轨道AB长s=1.6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曲线轨道BC光滑且足够长,它们在B处光滑连接.一质量m=0.2kg的小环静止在A点,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经过t=0.8s运动到B点,然后撤去拉力F.小环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拉力F的大小;(2)小环沿BC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4.如图所示,一倾斜的传送带,上、下两端相距L=5m,倾角α=37°,将一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下端,让其由静止从传送带底端向上运动,物块运动到上端需要的时间为t=5s,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大小为2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将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速度大小不变,再将另一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的上端,让其由静止从传送带上端向下运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该物块从传送带上端运动到下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5.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B物体上,一起以v0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发生碰撞,碰撞后B、C的速度相同,B、C的上表面相平且B、C不粘连,A滑上C 后恰好能到达C板的右端.已知A、B质量相等,C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2倍,木板C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求:(1)A物体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A刚到C的右端时,BC相距多远?6.如图所示,木块m2静止在高h=0.8m的水平桌面的最右端,木块m1静止在距m2左侧s0=5m处,现木块m1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右移动,与m2碰前瞬间碰撞撤去F,m1、m2发生弹性正碰,碰后m2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距桌面右端水平距离s=1.6m.已知m1=0.2kg,m2=0.3kg,m1与桌面的动摩擦因素μ=0.4.(两木块都可以视为质点,g=10m/s2)求:(1)碰后瞬间m2的速度是多少?(2)m1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水平拉力F的大小?7.如图所示,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质量M=4kg的长木板左侧,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解题策略物理计算题历来是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数学运算要求高.在考场上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去认真分析计算,再加上考场的氛围和时间使得很多考生根本做不到冷静清晰地去分析,更谈不上快速准确的得到答案.要想成功破解大题难题首先要明晰它的本质:其实,所有的大题难题,看似繁杂凌乱,很难理出头绪,其实就是一些基本现象和知识的叠加而已.一、力学综合型力学综合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具体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单个物体单一运动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在知识的考查上可能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多个规律的综合运用.【应试策略】⑴对于多体问题,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⑵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⑶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象图表中去挖掘.⑷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防止漏解.⑸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二十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二十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二十二)含答案与解析评卷人得分一.计算题(共40小题)1.最近,台风“山竹”的出现引起多地暴雨,致使高速公路上的司机难以看清前方道路,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m才能停下来。

两车可视为质点。

(1)若轿车刹车时货车仍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5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如图所示,足够宽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质量m=0.4kg 的小滑块被光滑固定挡板拦住静止在传送带上的A点。

t=0时,在小滑块上施加沿挡板方向的拉力F,使之沿挡板做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小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t=0时,拉力F的大小及t=2s时小滑块所受摩擦力的功率;(2)请分析推导出拉力F与t满足的关系式。

3.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分别为2m和m。

Q与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处于原长)。

设开始时P和Q分别以2v和v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小滑块P追上小滑块Q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在以后运动过程中,求:(1)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2)小滑块Q的最大速度?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B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上固定一根轻质细杆,轻杆上端的小钉(质量不计)O上系一长度为L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C,现将C球的细线拉至水平,由静止释放,求:(1)两木块刚分离时,A、B、C速度各为多大?(2)两木块分离后,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最大夹角多少?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了5s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减速下降至地面,若运动员落地速度为5m/s,取g=10m/s2,求运动员匀减速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二)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二)组卷老师:莫老师一.计算题(共50小题)1.如图甲所示为一景区游乐滑道,游客坐在座垫上沿着花岗岩滑道下滑,他可依靠手、脚与侧壁间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滑道简化图如图乙所示,滑道由AB、BC、CD三段组成,各段之间平滑连接.AB段和CD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1,竖直距离均为h0,BC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2,竖直距离为h0.一质量为m的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D点时的安全速度不得大于2gh0,已知sinθ1=、sinθ2=,座垫与滑道底面间摩擦及空气阻力均不计,若未使用座垫,游客与滑道底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恒为重力的0.1倍,运动过程中游客始终不离开滑道,问:(1)游客使用座垫自由下落(即与侧壁间无摩擦),则游客在BC段增加的动能△E k多大?(2)若游客未使用座垫且与侧壁间无摩擦下滑,则游客到达D点时是否安全?(3)若游客使用座垫下滑,则克服侧壁摩擦力做功的最小值.2.如图所示,质量为m2=1.95kg的长木板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1.00kg的物块 C (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一个质量为m1=0.05kg的子弹A以速度v0=360m/s向着长木板运动.子弹打入长木板并留在其中(子弹打入长木板的时间极短),整个过程物块C始终在长木板上.已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0,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0,物块C与长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1)子弹打入长木板后瞬间长木板B的速度;(2)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3.一个静止的铀核(U)要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核(Th),已知α粒子动能为E k1,且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两个粒子的动能.(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①钍核的动能②该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4.如图所示,在高h=0.8m的水平平台上放置有质量均为m=1kg的A、B两木块(可视为质点),B在平台右端边缘,A从与B相距L=2m处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向右运动,运动到处时速度v1=m/s.运动到平台边缘时与B相撞并粘在一起,从平台边缘滑出落在距平台右侧水平距离S=0.4m的地面上,g取10m/s2,求:(1)AB一起滑出时的速度v,及碰前瞬间物体A的速度v2;(2)物体A的初速度v0;(3)物体在平台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高考物理力学斜面题

高考物理力学斜面题

高考物理力学斜面题高考物理力学斜面题是高考物理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涉及到斜面上物体的平衡、滑动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高考物理力学斜面题,并给出解答过程。

第一个例题是关于斜面上物体平衡问题的,题目如下:题目: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斜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斜面长度为l。

求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的大小。

解答: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力有支持力F和重力m*g,根据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的特点可以得到:F*sinθ = m*g所以支持力F的大小为 F = m*g/sinθ第二个例题是关于斜面上物体滑动问题的,题目如下:题目: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斜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斜面长度为l。

求当斜面倾角θ逐渐增大时,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的最小倾角θ'是多少?解答:在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等于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_max。

根据摩擦力的表达式可得:f_max = μ*m*g*cosθ'其中,μ为动摩擦系数。

而在物体即将开始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所以f_max = μ*m*g*cosθ。

将两个等式联立可以得到:μ*m*g*cosθ' = μ*m*g*cosθ化简可得:cosθ' = cosθ所以当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最小倾角θ'与原倾角θ相等。

第三个例题是关于斜面上物体滑动加速度问题的,题目如下:题目: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斜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斜面长度为l。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f,求当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

解答:在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_max。

根据摩擦力的表达式可得:f_max = μ*m*g*cosθ其中,μ为动摩擦系数。

而物体开始向下滑动时,静摩擦力降为动摩擦力,所以f = μ*m*g*cosθ。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

高考物理力学题型物理力学作为高中物理的一部分,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考中,力学题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掌握物理力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考物理力学题型,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考物理力学的题型。

一般来说,高考物理力学题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力的平衡与离心力: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力的平衡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通常给出一些力和角度的信息,要求求解物体的平衡条件或某一特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题时需要运用力的平衡原理,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角度的转化等。

2. 运动学: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运动学知识的应用。

题目通常给出物体的初速度、终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要求求解物体的位移、速度、时间等。

解题时需要运用运动学的公式,分析物体的运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数值计算。

3. 力与加速度: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题目通常给出物体的质量、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信息,要求求解物体的加速度或力的大小。

解题时需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分析物体所受的外力和重力等,进行合理的计算。

4. 动力学: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动力学知识的应用。

题目通常给出物体的质量、力的大小和方向、初始速度等信息,要求求解物体的位移、速度、时间等。

解题时需要综合运用运动学和力学的知识,进行多次计算和推导。

以上只是高考物理力学题型的一部分,并且这几类题目之间也经常存在交叉和综合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掌握物理力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的高考备考有所帮助:1. 充分理解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要求和条件,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2. 画图辅助分析:在解题时,可以通过绘制示意图、力的分解图、运动图等来辅助分析问题,更好地理解题目并找到解题思路。

3. 运用常用公式: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常用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的三大公式等,这些公式是解题的基础工具,掌握得越好,解题越轻松。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计算题(十)组卷老师:莫老师一.计算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框所在平面,导线框的左端通过导线接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极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t=0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从B0开始匀速增大,同时在板2的左端且非常靠近板2的位置由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液滴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两板间,该液滴可视为质点,则要使该液滴能从两板间右端的中点射出,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应满足什么关系?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18kg的木板,其右端恰好和光滑圆弧轨道AB的底端等高对接,木板右端有一质量m0=3kg的物体C(可视为质点),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9m.现将一质量m=6kg的小滑块P(可视为质点)由轨道顶端A点无初速释放,小滑块滑到B端后冲上木板,并与木板右端的物体C粘在一起,沿木板向左滑行,最后恰好没有从木板左端滑出.已知小滑块p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25,物体c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2=0.5,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1,取g=10m/s2.求:(l)小滑块到达B端时,轨道对它支持力的大小;(2)小滑块P与C碰撞结束时共同速度大小;(3)木板的长度.3.风洞是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实验设备,如图所示,将刚性杆水平固定在风洞内距水平地面高度h=5m处,杆上套一质量m=2kg、可沿杆滑动的小球.将小球所受的风力调节为F=10N,方向水平向右.小球落地时离水平杆右端的水平距离x=12.5m,假设小球所受风力不变,取g=10m/s2求:(1)小球从刚离开杆到落地时所用的时间t;(2)小球离开杆右端时的速度大小v0;(3)小球从离开杆右端到动能为125J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1.4.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90m、宽60m,如图所示,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8m/s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m/s2,试求:(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底线需要多长时间;(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在边线中点处沿边线向前追赶足球,他的启动过程可以视为从静止出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6m/s,并能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该前锋队员要在足球越过底线前追上足球,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5.如图所示,一条水平传送带两个顶点A、B之间的距离为L=10m,配有主动轮O1和从动轮O2构成整个传送装置,轮与传送带不打滑,轮半径为R=0.32m,现用此装置运送一袋面粉,已知这袋面粉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因数为μ=0.5,g=10m/s2.(1)当传送带以5.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这袋面粉由A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后,这袋面粉由A端运B端所用时间为多少?(2)要想尽快将这袋面粉由A端运到B端(设面袋的初速度为零),主动轮O1的转速至少应为多大?(3)由于面粉的渗漏,在运送这袋面粉的过程中会在深色传送带上留下白色的面粉的痕迹,若这袋面粉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布满整条传送带时(设面袋的初速度为零),则主动轮的转速应满足何种条件?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滑块与质量为M=2m的光滑凹槽用轻质弹簧相连.现使凹槽和小滑块以共同的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滑动,弹簧处于原长,设凹槽长度足够长,且凹槽与墙壁碰撞时间极短.(1)若凹槽与墙壁发生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但与墙壁不粘连,求弹簧第一次压缩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E P;(2)若凹槽与墙壁发生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但与墙壁不粘连,求凹槽脱离墙壁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 P;(3)若凹槽与墙壁发生碰撞后立即反弹,且反弹后凹槽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总动量恰为零,问以后凹槽与墙壁能否发生第二次碰撞?并说明理由.7.一小球从离地h=40m高处以初速度v0=24m/s竖直向上抛出,其上升过程中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球质量m=1kg,整个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g取10m/s2)(1)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是多大?(2)通过计算完成2s后的速度﹣时间图象.8.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斜直轨道AB和圆轨道BCD组成,AB和BCD相切于B点,OB与OC夹角为37°,CD连线是圆轨道竖直方向的直径(C、D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滑块经过圆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压力F与高度H的关系图象,该图线截距为2N,且过(0.5m,4N)点.取g=10m/s2.求:(1)滑块的质量和圆轨道的半径;(2)若要求滑块不脱离圆轨道,则静止滑下的高度为多少;(3)是否存在某个H值,使得滑块经过最高点D飞出后落在圆心等高处的轨道上.若存在,请求出H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在B点平滑连接,圆弧半径为R=0.4m,一半径很小、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通过圆弧轨道最高点D,斜面倾角为53°,求:(1)小球最初自由释放位置A离最低点C的高度h;(2)小球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小球从离开D点至第一次落回到斜面上运动的时间.10.如图所示,装置左边是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轻质挡板A,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在A右侧台面粗糙,长度l=1.0m,另一物块B与台面动摩擦因数μ1=0.1,中间水平传送带与平台和右端光滑曲面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V0=2m/s速率逆时针转动,传送带长度l=1.0m,B与传送带动摩擦因数μ2=0.2,现将质量为1kg的物块B从半径R=2.1m的圆弧上静止释放(g=10m/s2)(1)求物块B与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试通过计算证明物块B与A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弧面上?若能回到,则其回到C点时受弧面的支持力为多大?11.某校科技节期间举办“云霄飞车”比赛,小敏同学制作的部分轨道如图(1)所示,倾角θ=37°的直轨道AB,半径R1=1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半径R2=0.4m 的光滑螺旋圆轨道CDC′,如图(2)所示,光滑圆轨道CE,水平直轨道FG(与圆弧轨道同心圆O1等高),其中轨道BC、C′E与圆轨道最低点平滑连接且C、C′点不重叠,∠BO1C=∠CO1E=37°.整个轨道在竖直平面内,比赛中,小敏同学让质量m=0.04kg的小球从轨道上A点静止下滑,经过BCDC′E后刚好飞跃到水平轨道F点,并沿水平轨道FG运动.直轨道AB与小球的动摩擦因数μ=0.3,小球可视为质点,sin37°=0.6,cos37°=0.8,g=10m/s2,求:(1)小球运动到F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3)A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12.质量为10kg的环在F=140N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粗糙直杆由静止从杆的底端开始运动,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杆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拉力F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环在杆上继续上滑了0.5s后,速度减为零,取g=10m/s2,sin37°=0.6,cos37°=0.8,杆足够长,求:(1)拉力F作用的时间;(2)环运动到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13.如图所示,圆筒的内壁光滑,底端固定在竖直转轴OO',圆筒可随轴转动,它与水平面的夹角始终为45°.在圆筒内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相同小球A、B (小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筒内径),A、B质量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圆筒静止时A、B之间的距离为L(L远大于小球直径).现让圆筒开始转动,其角速度从零开始缓慢增大,当角速度增大到ω0时保持匀速转动,此时小球B对圆筒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圆筒的角速度从零增大至ω0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2)用m、g、L、k表示小球A匀速转动的动能E k.14.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的左端为半径为R=1.8m的圆弧形,右端为水平面,二者相切,水平面比水平地面高H=0.8m,一质量为m1=0.2kg的小球A从距离水平面高h=0.45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B做平抛运动,落地时发生的水平位移为x=1.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A球刚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受到轨道支持力的大小;(2)碰后瞬间B球的速度大小;(3)B球的质量.15.如图所示为常见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把AB段和CD段均简化为直线,汽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C段按照四分之一的水平圆周分析,汽车在此段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弧段限速v0=36km/h,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AB段和CD段长度分别为200m和100m,汽车在出口的速度为v1=108km/h.重力加速度g取l0m/s2.(1)若轿车到达B点速度刚好为36km/h,求轿车在AB下坡段加速度的大小;(2)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轮不打滑,求水平圆弧段BC半径R的最小值;(3)轿车恰好停在D点,则A点到D点的时间.16.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周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为圆心,O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OB 在竖直方向.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 点正上方某处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向右抛出,小球恰好能无碰撞地从 A 点进入圆轨道内侧,此后沿圆轨道运动到达 B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初速度的大小;(2)小球运动到 B 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17.如图,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距离斜面底端s=1m处,有一质量m=1kg 的物块,在竖直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撤去F,物块又在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不计物块撞击水平面时的能量损失,物块与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当F=30N时,物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求:(1)物块与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当F=0时,物块运动的总时间;(3)改变F的大小,物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a随之改变.当a为何值时,物块运动的总时间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的左端连接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固定轨道,在水平面质量为M=3m的小球Q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P从B点正上方h=R高处由静止释放,求:(1)小球P到达圆形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和对轨道的压力;(2)在小球P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若球P从B上方高H处释放,恰好使P球经弹簧反弹后能够回到B点,则高度H的大小.1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倾角α=45°、高H=4m的斜面,在斜面上方固定放置一段由内壁光滑的细圆管构成的轨道ABCD,圆周部分的半径R=1m (R≥细圆管的管径),倾斜直轨道AB与圆周轨道部分相切于B点,AB长为2m,与水平方向夹角θ=53°,轨道末端竖直,已知圆周轨道最低点C、轨道末端D与斜面顶端处于同一高度。

最新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模式

最新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模式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模式题型一、直线动力学问题1.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2.匀变速直线运:t v v a 0-= 2021at t v x += ax v v 2202=- t v v x 20+= 题型二、曲线动力学问题1.自由落体运动:221gt h =gt v t = 2.平抛运动: t v x 0= 221gt y = gt v y = 0tan v gt v v x y ==θ 222022t g v v v v y x +=+= 3.匀速率圆周运动:(1)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r T m r v m r m F 22224πω===合 (2)竖直平面内: 在最高点:rv m F mg 2=± 最低点:rv m mg F 2=- 最高点与最低点间:f 22W 21-212克高低+=mv mv R mg 能量守恒定律: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2121E E E E 题型三、碰撞类问题1.一般碰撞:动量守恒定律:'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能量守恒定律: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2121E E E E2. 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定律:,22,1111v m v m v m += ① 机械能守恒:2,222,11211212121v m v m v m += ② 由①②解得:121211v m m m m v +-=' ,121122v m m m v +=' 题型四、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各个击破)1、匀速运动或静止:用0=合F 列式2、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加速:2022121mv mv Uq W -== 3、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的偏转: 加速度:mdUq m F a == 穿过l 长电场所用时间:0v l t =偏转速度大小:0mdv Uql at v y ==速度偏转方向:20tan mdv Uql y v x y==θ 偏转位移大小:2022221mdv Uql at y == 4、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1)圆心的确定方法(2)半径的计算方法 由物理方程求:R m v qvB 2=得半径qBm v R =; 由几何方程求:一般由数学知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计算来确定。

专题14力学综合计算题(解析版)—近5年(2017-2021)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4力学综合计算题(解析版)—近5年(2017-2021)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14 力学综合计算题(解析版)—近5年(2017-2021)高考物理试题分类解析1.2021全国甲卷第11题. 如图,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50个减速带(图中未完全画出),相邻减速带间的距离均为d ,减速带的宽度远小于d ;一质量为m 的无动力小车(可视为质点)从距第一个减速带L 处由静止释放。

已知小车通过减速带损失的机械能与到达减速带时的速度有关。

观察发现,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在相邻减速带间的平均速度均相同。

小车通过第50个减速带后立刻进入与斜面光滑连接的水平地面,继续滑行距离s 后停下。

已知小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求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经过每一个减速带时损失的机械能; (2)求小车通过前30个减速带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减速带上平均损失的机械能;(3)若小车在前30个减速带上平均每一个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之后每一个减速带上损失的机械能,则L 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sin mgd θ;(2)()29sin 30mg L d mgs θμ+-;(3)sin s L d μθ>+ 【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车在光滑斜面上滑行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sin mg ma θ=设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速度为v 1,到达第31个减速带时的速度为v 2,则有22212v v ad -=因为小车通过第30个减速带后,在相邻减速带间的平均速度均相同,故后面过减速带后的速度与到达下一个减速带均为v 1和v 2;经过每一个减速带时损失的机械能为22211122E mv mv ∆=-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sin E mgd θ∆=(2)由(1)知小车通过第50个减速带后的速度为v 1,则在水平地面上根据动能定理有21102mgs mv μ-=- 从小车开始下滑到通过第30个减速带,根据动能定理有()21129sin Δ2mg L d E mv θ+-=总(易错点:此式中注意是29不是30) 联立解得 ()Δ=29sin E mg L d mgs θμ+-总故在每一个减速带上平均损失的机械能为()29sin 3030mg L d mgs E E θμ+-∆'∆==总 (3)由题意可知 E E '∆>∆可得sin s L d μθ>+。

高考物理压轴题分析及求解方法(力学部分)

高考物理压轴题分析及求解方法(力学部分)

高考物理压轴题分析及求解方法一、力学部分【例1】【2017·新课标Ⅲ卷】(20分)如图,两个滑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 kg 和m B =5 kg ,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 =4 kg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某时刻A 、B 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初速度大小均为v 0=3 m/s 。

A 、B 相遇时,A 与木板恰好相对静止。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

求(1)B 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2)A 、B 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审题:A 、B 摩擦系数相同,但B 的质量大于A 的质量,故B 对木板的摩擦力大于A 对木板的摩擦力,而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小于A 、B 对木板摩擦力的合力,故木板先向右加速,后与B 一起减速,而A 先向左减速,后向右加速。

关键:是物理过程分析,只要物理过程清楚了,解题思路就有了。

【解析】(1)滑块A 和B 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也在地面上滑动。

设A 、B 和木板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 1、f 2和f 3,A 和B 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a A 和a B ,木板相对于地面的加、B 速度大小为a 1。

在物块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前有① ②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⑤ ⑥设在t 1时刻,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大小为v 1。

由运动学公式有对B :⑦ 对木板:⑧联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式,代入已知数据得⑨ 10.4t s =(2)在t 1时间间隔内,B 相对于地面移动的距离为201112B B S v t a t =-⑩11A f m g μ=21B f m g μ=32()A B f m m m g μ=++1A A f m a =2B B f m a =2131f f f ma --=101B v v a t =-111v a t =1 1 m/s v =设在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 1后,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对于B 与木板组成的体系,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⑪由①②④⑤式知,A B a a =,再由⑦⑧可知,B 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 的速度大小也为v 1,但运动方向与木板相反。

高考物理力学题目全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题目全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题目全解析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考生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分。

在高考中,物理力学题目通常要求考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和公式,解答与运动、力、功、能等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力学题目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1. 动能定理问题描述: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从v1增加到v2。

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F,求物体所做的功。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其动能的增量。

物体的动能增量可以通过动能公式来计算:ΔE = E2 - E1 = 1/2 mv2^2 - 1/2 mv1^2。

因此,物体所做的功为W = ΔE = 1/2 m(v2^2 - v1^2)。

2. 简谐振动问题描述:一个质点以振幅为A做简谐振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 = A sin(ωt),其中ω为角频率。

求质点在t = T/4时的位移。

解析:当t = T/4时,代入x = A sin(ωt)中得到x = A sin(ωT/4)。

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可以化简sin(ωT/4)为sin(π/2)。

由于sin(π/2) = 1,因此质点在t = T/4时的位移为x = A。

3.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受到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为a = F/m。

若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外力为10N,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受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10N / 2kg = 5 m/s^2。

4. 能量守恒定律问题描述: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的位置自由下落,最终达到地面。

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Ep = m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物体的动能可以表示为Ek = 1/2 mv^2,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

由于能量守恒,Ep = Ek,即mgh = 1/2 mv^2。

【物理】高考物理力学常见几类计算题的分析(精华)

【物理】高考物理力学常见几类计算题的分析(精华)

高考物理力学常见几类计算题的分析高考题物理计算的常见几种类型题型常见特点考查的主要内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与运动学公式的应用(1)一般研究单个物体的阶段性运动。

(2)力大小可确定,一般仅涉及力、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计算,通常不涉及功、能量、动量计算问题。

(1)运动过程的阶段性分析与受力分析(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 a(3)选择最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位移、速度和时间。

(4)特殊的阶段性运动或二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比较常引入速度图象帮助解答。

(1)学会画运动情境草,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合外力的方向。

(2)加速度a计算后,应根据物体加减速运动确定运动学公式如何表示(即正负号如何添加)(3)不同阶段的物理量要加角标予以区分。

力学二大定理与二大定律的应用二大定理应用:(1)一般研究单个物体运动:若出现二个物体时隔离受力分析,分别列式判定。

(2)题目出现“功”、“动能”、“动能增加(减少)”等字眼,常涉及到功、力、初末速度、时间和长度量计算。

(1)功、冲量的正负判定及其表达式写法。

(2)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表达式的建立。

(3)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运动学速度公式与单一动量定理表达是完全等价的;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运动学位移公式与单一动能定理表达是完全等价的;二个物体动能表达式与系统能量守恒式往往也是等价的。

应用时要避免重复列式。

(4)曲线运动一般考虑到动能定理应用,圆周运动一般还要引入向心力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往往考查到二个定理的应用。

(1)未特别说明时,动能中速度均是相对地而言的,动能不能用分量表示。

(2)功中的位移应是对地位移;功的正负要依据力与位移方向间夹角判定,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正负有时也可根据特征直接判定。

(3)选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答往往比较繁琐。

(4)运用动量定理时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并依据规定的正方向来确定某力冲量,物体初末动量的正负。

二大定律应用:(1)一般涉及二个物体运动(2)题目常出现“光滑水平面”(或含“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提示)、“碰撞”、“动量”、“动量变化量”、“速度”等字眼,给定二物体质量,并涉及共同速度、最大伸长(压缩量)最大高度、临界量、相对移动距离、作用次数等问题。

高考物理如何解答常见的热力学和热学题目

高考物理如何解答常见的热力学和热学题目

高考物理如何解答常见的热力学和热学题目在高考物理中,热力学和热学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考生们比较关注的内容之一。

解答热力学和热学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热力学问题的解答方法1. 温度转换问题在解答温度转换的问题时,要明确使用的温度单位,并且注意不同温度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常见的温度单位包括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度(K)等。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 比热容问题比热容是物质吸收或放出单位质量热量的能力,常用符号为C,其表达式为Q = mcΔθ。

在解答比热容问题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通常需要将质量转化为标准单位(如千克),温度转化为开尔文度。

3. 热传导问题热传导问题是指在不同温度之间存在热量的传递。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可以使用热传导公式Q = kA(Δθ / Δx)来计算热传导的热量,其中k 为导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θ为温度差,Δx为传热距离。

4. 热膨胀问题热膨胀问题是指物体在受热时体积或长度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热膨胀公式ΔL = αL0Δθ来解答热膨胀问题,其中ΔL为长度变化,α为热膨胀系数,L0为原始长度,Δθ为温度变化。

二、热学问题的解答方法1. 焓变问题焓变是指物质在单位质量的变化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过程,常用符号为ΔH。

在解答焓变问题时,可以使用焓变公式ΔH = mcΔθ来计算焓变的大小,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c为比热容,Δθ为温度变化。

2. 熵变问题熵变是指系统和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导致的熵的变化,常用符号为ΔS。

在解答熵变问题时,可以使用熵变公式ΔS = Q / T来计算熵变的大小,其中Q为吸热或放热的热量,T为温度。

3. 热机效率问题热机效率是指热机从吸收热量中所转化为有用功的比例,通常用符号η表示。

在解答热机效率问题时,可以使用热机效率公式η = 1 - Qc / Qh来计算热机的效率,其中Qc为冷凝热量,Qh为燃烧热量。

高考物理计算题归类及应对策略

高考物理计算题归类及应对策略

高考物理计算题归类及应对策略一、归类纯力学的计算:①多过程的组合题型(匀变速直线、平抛运动、圆周的组合);(07年较多,08年涉及到系统的较多,单个物体较少)的光滑斜面;BC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CD为动摩擦因数均为μ的水平滑道;AB、CD均与圆弧BC相切。

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左侧的墙上,另一端恰位于水平滑道的末端C点。

现将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第一次刚到达C点时物块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已知弹簧为最大压缩量为d,求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②天体运动问题(运行天体围绕中心天体的圆运动、双星体与多星体、椭圆轨道)2.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

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

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

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

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全国卷理综卷2③机车启动;3、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奥组委决定在各比赛场馆使用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届时江汉大学500名学生担任司机,负责接送比赛选手和运输器材。

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某次试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最大速度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对应的速度v,并作出F —1/v 图像(AB 、OB 均为直线)假设阻力恒定。

求:(1)电动车的额定功率 (2) 电动车由静止开始,经多长时间速度达到2m/s④相互作用两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及系统能量守恒;4、如图,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30θ,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力学常见几类计算题的分析
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与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1.题型常见特点
(1)一般研究单个物体的阶段性运动。

(2)力大小可确定,一般仅涉及力、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计算,通常不涉及功、能量、动量计算问题。

2.考查的主要内容
(1)运动过程的阶段性分析与受力分析
(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a
(3)选择最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位移、速度和时间。

(4)特殊的阶段性运动或二物体运动时间长短的比较常引入速度图象帮助解答。

3.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学会画运动情境草,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合外力的方向。

(2)加速度a计算后,应根据物体加减速运动确定运动学公式如何表示(即正负号如何添加)
(3)不同阶段的物理量要加角标予以区分。

二、力学二大定理与二大定律的应用题型常见特点
1.题型常见特点
二大定理应用:
(1)一般研究单个物体运动:若出现二个物体时隔离受力分析,分别列式判定。

(2)题目出现“功”、“动能”、“动能增加(减少)”等字眼,常涉及到功、力、初末速度、时间和长度量计算。

二大定律应用:
(1)一般涉及二个物体运动
(2)题目常出现“光滑水平面”(或含“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提示)、“碰撞”、“动量”、“动量变化量”、“速度”等字眼,给定二物体质量,并涉及共同速度、最大伸长(压缩量)最大高度、临界量、相对移动距离、作用次数等问题。

2.考查的主要内容
二大定理的主要内容:
(1)功、冲量的正负判定及其表达式写法。

(2)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表达式的建立。

(3)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运动学速度公式与单一动量定理表达是完全等价的;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运动学位移公式与单一动能定理表达是完全等价的;二个物体动能表达式与系统能量守恒式往往也是等价的。

应用时要避免重复列式。

(4)曲线运动一般考虑到动能定理应用,圆周运动一般还要引入向心力公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往往考查到二个定理的应用。

二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1)系统某一方向动量守恒时运用动量守恒定律。

(2)涉及长度量、能量、相对距离计算时常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含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3)等质量二物体的弹性碰撞,二物体会交换速度。

(4)最值问题中常涉及二物体的共同速度问。

3.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大定理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未特别说明时,动能中速度均是相对地而言的,动能不能用分量表示。

(2)功中的位移应是对地位移;功的正负要依据力与位移方向间夹角判定,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正负有时也可根据特征直接判定。

(3)选用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答往往比较繁琐。

(4)运用动量定理时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并依据规定的正方向来确定某力冲量,物体初末动量的正负。

二大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选择某一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2)系统合外力为零时,能量守恒式要力争抓住原来总能量与后来总能量相等的特点列式;当合外力不为零时,常根据做多少功转化多少能特征列式计算。

(3)多次作用问题逐次分析、列式找规律的意识。

椭圆时,曲率半径不一定等于长半轴或短半轴。

(4)地面处重力或万有引力远大于向心力,而空中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时重力或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一般出在选择题中)题型常见特点
1.题型常见特点
(1)涉及天体运动问题,题目常出现“卫星”、“行星”、“地球”、“表面”等字眼。

(2)涉及卫星的环绕速度、周期、加速度、质量、离地高度等计算
(3)星体表面环绕速度也称第一宇宙速度。

2.考查的主要内容
(1)物体行星表面处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重力,地面处重力往往远大于向心力(2)空中环绕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纬度和高度有关,涉及火箭竖直上升(下降)时要注意在范围运动对重力及加速度的影响,而小范围的竖直上抛运动则不用考虑这种影响。

(4)当涉及转动圈数、二颗卫星最近(最远距离)、覆盖面大小问题时,要注意几何上角度联系、卫星到行星中心距离与行星半径的关系。

3.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中的两天体间距离r距与向心力公式中物体环绕半径r的区别与联系。

(2)双子星之间距离与转动半径往往不等,列式计算时要特别小心。

(3)向心力公式中的物体环绕半径r是所在处的轨迹曲率半径,当轨迹为椭圆时,曲率半径不一定等于长半轴或短半轴。

(4)地面处重力或万有引力远大于向心力,而空中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时重力或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