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必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必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必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必背名词解释:
1. 词:在古代文学中,词是指一种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题的文学体裁。

词的特
点是短小精炼,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表达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

古代文学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2. 骈文:骈文是一种形式繁复、语言丰富多变的文学体裁。

它以雕琢的修辞和
华丽的辞藻为特点,常常运用比喻、夸张和反复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句子或段落具备鲜明的节奏感和华美的效果。

骈文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运用于散文和诗歌创作。

3. 辞章:辞章是指古代文言文中的一种写作形式。

它以“篇章”为主体,通过辞
格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表达文学形式和意义。

辞章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纪传体、赋、咏史等。

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赋:赋是一种以描写具体事物和情景为主题的文学体裁。

赋可以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社会风貌等,通过瑰丽、生动的语言来渲染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古代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赋作品,如杜甫的《登高》、苏轼的《赤壁赋》等。

5. 韵文:韵文是一种依照一定的音韵规律组织诗歌和文辞的文学形式。

古代文
学中的很多诗歌、词曲都是以韵文形式呈现。

韵文通过押韵和平仄的安排,使文章或诗歌具备韵律感和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对古代文学必背名词的解释。

这些名词代表了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和风格,了解它们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

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导语: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抒发方式,承载着历史、民俗、哲学等众多元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古代文学密切相关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和价值。

1. 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周南》、《关雎》、《卫风》、《国风》等15篇组成,内容广泛涵盖了古代人们的宴饮、爱情、生活等方方面面。

诗经以其简洁、自然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知和思考。

2. 辞章:辞章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以整齐、工整的辞藻和语言结构组成的文章,通常用于见礼、赠文、祭文等场合。

辞章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和表达力,常常以富有感情、华丽多彩的语言,表达人们对友情、爱情、亲情等的思念和赞美。

3. 骈文: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指使用平行的句子结构、重复的修辞手法、对仗的语言形式等特点构成的文学作品。

骈文在唐宋之间较为盛行,其形式多样,无论是骈体诗、骈话还是骈文诗,都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美学追求。

4.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一种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的诗歌形式。

它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使用,一方面因为其节奏感强、句子紧凑的特点,而且它的灵活性和表现力也值得赞扬。

七言绝句的优美旋律、准确表达和富有意象的描绘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5. 韵文与散文:韵文和散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韵文是指有一定的韵律、音调的文学形式,例如诗歌和骈文。

散文是指不受音律约束、按照自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组织的文学形式。

韵文通常具有较高的节奏感和音韵的美感,而散文则更注重细腻的抒发和真实的揭示。

结语: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其中一些名词的解释,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古代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音韵之美、修辞之妙以及对社会、情感的深入剖析。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1. 古文:古代文学的一种,包括经、史、子、集四大类。

2.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集中了周代初年的民歌、宗教歌曲、吟咏诗等。

3. 《楚辞》: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主要表现了楚国爱国主义和科学的思想。

4. 《春秋》:古代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鲁国宰相左丘明为著者。

5.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之一。

6. 《庄子》:道家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了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修身养性、独立自由等。

7.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司马迁为主要著者,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典范。

8. 《红楼梦》: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巅峰之作,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和旧制度的衰落。

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在艺术上,古代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形式丰富,涵盖了诗、词、曲、小说、传记等多种文学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是指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涉及到众多的名词和概念。

下面对古代文学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史诗:史诗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学体裁,常常描绘英雄事迹、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

史诗的典型特征包括高度叙事性、庄严雄浑的语言风格和大规模的叙事结构。

2. 诗歌:诗歌是一种通过韵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古代的诗歌往往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基本的韵律形式,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爱情、友谊等主题的感悟。

3. 散文:散文是一种较为自由的文学形式,不受韵律和节奏的限制。

古代散文通常以散文骈文形式存在,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写实的内容展示史实、记录社会风俗和表达个人思想。

4. 词:词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立体裁,具有短小、抒情的特点。

古代的词常常以七言绝句为基本形式,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来抒发个人情感。

5. 辞章:辞章是古代文学中表达政治主张、宣传思想和批评社会现象的短篇作品。

辞章往往结构简练,文字锋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反讽意味。

6. 公案小说:公案小说是古代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文学形式,以侦探故事为主线,通常以禁令、案情、侦探过程和结案为基本构成要素。

公案小说的特点是案情复杂、结构精巧、考量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

7. 杂剧:杂剧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戏剧类型,多以讽刺、讥笑为特点。

杂剧通常以笑话、滑稽的对白和夸张的动作来展现社会中的荒谬与丑陋。

8. 传记:传记是以真实人物生平事迹为素材的文学形式。

古代传记常常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对人物经历、个性和思想的描写,展示人物的形象和价值。

9. 笔记:笔记是古代文学中记叙或评论事物的一种形式,常见于古代的学者和文人。

笔记以批注、评论、记录为基本手段,用以概括、点评、记录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或个人经历。

以上是古代文学史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这些名词代表了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和不同流派的特点,对于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完整版)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唐传奇:小说体裁之一。

始自晚唐裴鉶的《传奇》一书,其情节奇特神异,一般用以指称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如《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传》《李娃传》等。

唐传奇艺术构思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2、文章四友:指初唐诗坛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多宫廷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贫弱,文辞浮艳。

内容上多为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台阁体”诗,但在诗律和诗艺研练方面为唐代近体诗定型作出了贡献。

其中,杜审言较有成就。

3、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也称“高岑诗派”。

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同时抒发了对战争的情感态度,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他们的诗歌兼容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慷慨壮丽的风格,气氛浓郁,意境雄浑,洋溢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坛的一大流派。

4、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又称王孟诗派。

它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作品较多的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5、险怪诗派:这是中唐诗坛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也称“韩孟诗派”。

他们作诗不重视写实,重视主观感受,内容态度上讲究的是苦吟,不把诗歌作为讽喻时政,干预现实的手段,也不重视社会接受,形式上不愿意从俗趋易,追求的是独创、出奇,用语务去陈言,选择物象搜奇剔怪,风格深险怪僻。

6、不平则鸣:险怪诗派的主张,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它既是对创造活动产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对一种特定创作心理亦即“不平”心态的肯定。

“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

对后代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大二下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大二下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第二十八章宋词二、论述题1、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宋词的繁荣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词的文体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

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

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

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

2、宋词发展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

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

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

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

3、柳永词在内容上主要有哪几类?其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主要表现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代表作是《雨霖铃》。

第二类着重表现羁旅行役之苦。

这一类可以《八声甘州》为代表。

第三类是描写城市风光。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4、柳永词从风格上分为哪几类?其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从风格来说,柳永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雅词,一类为俗词。

所谓雅词,主要是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语言比较典雅,表现含蓄,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所谓俗词,主要是语言通俗,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但为了迎合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往往写得大胆直露,体现了下层市民的审美要求。

5、柳永词在艺术上有何贡献?参考答案:一是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手法进入词中;二是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合得更紧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一、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魅力。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大全,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1. 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收录了来自不同诸侯国家的诗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宝贵资料。

2. 五言绝句: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形式简洁,内容丰富,是唐诗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3. 七言绝句: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七个字,有比五言绝句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是宋诗时期的主要诗体之一。

4. 神话:是古代人们创造的关于神灵和英雄的故事,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是古代文学中富含幻想和神秘色彩的重要形式。

5. 历史剧: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出人物的形象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叙事和戏剧冲突的双重特点。

6. 传记: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实事为基础,以记载人物生平和事迹为主要内容,对于了解历史人物和社会背景具有重要价值。

7. 讽刺: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讽刺、嘲笑等方式,以幽默的方式批评或揭露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或个人的缺点。

8. 对联:是古代文学中传统的艺术形式,由上下两行对称、相对呼应的诗句组成,形式简练、意境丰富,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9. 古文:指古代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散文和史书等文体,是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10. 辞章: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多用于讴歌、赞美英雄、宣扬美德,形式短小精悍,寓意深远。

11. 饮食文化:反映古代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文学表达形式,通过描述食物、菜肴和饮品等来表达人们对美食的欣赏和追求。

12. 戏剧: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寓教于乐,使观众在欣赏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13. 叙事: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详细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转折点表现出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时期所创作、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分为多个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个名词需要解释,分别是“古文”和“古乐”。

一、古文: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

古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古代的史书、典籍,如《史记》、《楚辞》等;另一种是鲜明的个体风格的作品,如《论语》、《庄子》等。

古文在语言表达上注重意境的营造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它以含蓄、写景、抒情为主要特点,形式上以古文体为主,常运用象征、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人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古文作品在体裁上丰富多样,有诗歌、散文、训诂、碑铭等,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二、古乐: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广泛流传的音乐作品。

古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秦时期,当时乐器主要是以吹奏类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各种种类的乐器。

古代乐曲中经常伴奏有歌唱,因此古乐通常是以歌曲为主要表现形式。

古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还在宗教、礼仪、庆典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乐在文化传承中起到承载历史、记录情感与价值观念的作用,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古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祭祀音乐等,体现了古代社会各个
层面的需求和审美观念。

总体而言,古文和古乐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传承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对后世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1,文章四友——指初唐时的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世号“崔李苏杜”。

四人以文章齐名,人称“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创作了大量的近体诗,探讨了近体诗的格律、声病、对仗等因素,对近体诗格律形式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四友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

2,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武后、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四位诗人。

他们同时以文词齐名,号为“四杰”。

主要成就:他们把诗歌从宫廷推向市井都市,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律由他们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别具特色的歌行在他们手中,显得纵横奔放,激越飞扬,笔调灵活。

其中以王勃成就最高。

四杰的作品在题材、感情及艺术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手中开始形成。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活动于盛唐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最为著名,故名。

其他代表诗人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他们的诗歌创作,多标举隐逸,啸傲山水,寄情田园;艺术风格都相似,力求清新自然,多写五律和绝句,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其中以王孟的成就最高。

4,盛唐边塞诗派——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派诗人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是盛唐边关战争状况的艺术再现。

此派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人。

5,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几个御用文人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

其诗的内容或咏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或咏男女恋情、或咏事咏物。

艺术上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诗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因而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内容单薄、感情虚假、好搬弄典故。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西昆体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了数十年之久。

6,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四人,他们都出自苏轼门下,故时人以“苏门四学士”相称。

其中秦、黄的成就最大。

秦观,字少游,以词著名,为婉约正宗,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其词主情致,清丽婉约,情韵兼胜。

古代文学下名词解释和简答

古代文学下名词解释和简答

1、元杂剧,是在诸宫调与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一般一本四折,有的剧本有楔子,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戏又由曲词、宾白和科范三个部分组成。

2、折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唱完为一折“折”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同时也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

3、楔子,一个短小独立的段落。

它的作用是弥补四折的不足,紧密结构。

它可以放在第一折之前;也可以放在折与折之间。

楔子一般只用一支或两支曲子。

4、题目正名,放在剧本的后面,通常是用二句或四句对句概括全剧的内容,而以最后一句为剧名。

5、曲词,前面标明宫调与曲牌名称,对曲词做出韵律的要求。

曲词是剧本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6、宾白,简称为白,是剧中人物的道白。

由散白和韵语组成,可以刻画人物,也可以介绍故事情节。

7、院本,指民间散乐戏班所用的脚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它以净色为主,以滑稽调笑的科诨见长,可唱小曲。

脚色行当体制与宋杂剧相同,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

8、北剧,①在剧作的内容上,北剧作家编写剧本既是娱人,也是自娱,因而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剧本的抒情多于叙事,剧中的人物,除了正色外,一般也比较单薄,作家的主体意识也比较强烈;②在语言上,北剧的语言则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③北剧作家熟悉声律韵律,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方面均有其规范。

9、明传奇①传奇剧本的创作主体是文人,它既是为舞台演出而作,也与大部分作品是作为个人抒情言志逞才的手段而创作的。

它既演奏于民间戏台,又演于文人的雅座之上;②在题材上,传奇表现出对现实、历史的关切,对作者个性、情感的张扬;③在体制上,传奇的剧本则表现出规范化的特点;④在脚色扮演方面,传奇从“生旦为主”中,分化出“小生”、“小旦”之类。

10、汤沈之争,汤指汤显祖,沈指沈璟,他们在戏曲创作理论上存在分歧,汤显祖重视“立意”与“才情”,所谓“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沈璟从场上之曲出发,崇尚格律,重视语言的本色,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剧本的写作提出了见解,回应了曲坛的需要。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形式。

2.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格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

自鲁迅之后,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3.元曲:散曲和杂剧(1)。

从配乐曲词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曲,同属北曲系统;(2)。

从文学分类角度来说,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是诗歌———一种起源于民间,与音乐密切相关,字句更为参差的自由诗。

元曲作品内容上主要表现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

散曲风格明快活泼,杂剧风格多样,是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4.宫调:就是音组,或称调门。

作用在于确定主音和限定管色高低,元杂剧中有九种宫调,统称“五宫四调”或“北九宫”,由于调门不同,在表现感情方面也有不同。

5.曲牌:即是曲谱,剧作家倚声填词,组成套曲,一套曲即一折,只能用一个宫调的曲牌6.唱词:不仅抒发人物情怀,刻画人物心理活动,还能担负说理人物7.宾白:是人物自白和相互对话,现存元杂剧宾白可略分为两类,一是有韵的诗白;二是无韵的散白,常见的就有独白,对白,带白,插白,旁白等舞台演出:(1)一个角色主唱,主唱只能是正旦或者正末,所以有旦本和末本之分(2)科:舞台演出虚实结合,以虚为主。

元杂剧还把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叫科。

如两人相见为“作相见科”,思考问题“作寻思科”。

指示舞台效果的,如“作起风科”等。

科在传奇里称为介。

起霸:将军出征马鞭上的颜色代表马的颜色(3)表演城市化,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把生活的语言,动作,提炼,加工为唱念艺术和身段,并和音乐节奏相配合,称为形式上,技术上的规范和表现手段,诸如:唱腔板式,以及动作,台步等等。

题目正名:8.科:舞台演出虚实结合,以虚为主。

元杂剧还把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叫科。

如两人相见为“作相见科”,思考问题“作寻思科”。

大二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大二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間。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垧英雄泪!刘辰翁《柳梢青》(铁马蒙毡):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马致远《汉宫秋》【梅花酒】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

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朱彝尊《解珮令》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尽。

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于谦《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元好问《岐阳》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刘因《白沟》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学涵盖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历史演变和地域差异的原因,文学名词繁多。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学名词的解释:1. 诗: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古人用韵文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

主要分为诗经、楚辞、汉赋、曲子和绝句等。

2.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共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北方地区的民歌,雅是宫廷音乐,颂是祭祀的歌颂诗。

3. 楚辞:指楚国人创作的一类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思想为主题。

楚辞以辞章多变、意境深远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4. 汉赋: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汉代。

汉赋以描写事物、表达感情、抒发思想为目的,以华丽辞藻和形象瑰丽见长。

5. 曲子:是古代戏曲的歌唱部分,形式上分为南曲和北曲。

南曲是江南地区发展起来的曲艺形式,以细腻的情感和哀怨的曲调为特点;北曲则是北方地区的曲艺形式,以豪放奔放的音乐和明快的节奏为特色。

6. 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是四行诗,每行五、七个字,用字简练,表达含蓄,富有音韵美。

7. 陋室铭:是荀子的其中一篇文章,借用辞章简约的写作风格,表达了内容之丰满。

8. 悼亡文:是古代文学中一种以悼念逝者为主题的作品,常见于祭文、碑文和墓志铭等。

悼亡文常以真情实感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惋惜。

9. 雍正《御制诗》:是清朝雍正帝的御选诗集,雍正帝个人选定和修改了一些诗词,供后世参考。

10. 《三国演义》:古代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斗争和英雄豪杰的故事。

以上是对一些古代文学名词的简要解释,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这些文学名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特点、文化氛围以及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下)1、西昆诗派:是北宋初年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

当时一批文人奉命编撰《册府元龟》,他们在秘阁里吟诗唱和,切磋诗艺。

后由杨亿将这些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一书,共收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为近体律诗。

他们以李商隐为宗,讲究声律文采、藻饰、用典,人们称这个诗歌流派为西昆诗派。

2、江西诗派:黄庭坚在世时,已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其诗法,但此时尚无“江西诗派”一说。

黄庭坚去世不久,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江西诗派由此得名。

此诗派的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此诗派只有一个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有其组织聚会。

3、一祖三宗:是指宋代江西诗派的渊源和宗师而言的,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艺术上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是学其到夔州以后的诗作,后来作家亦多主学杜,故其一祖为杜甫。

除黄庭坚外,陈师道、陈与义亦是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故江西诗派的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说由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其《瀛奎律髓》中首倡。

4、“活法”说:南北宋之际,江西诗派过于重视法度技巧的流弊渐显,加上时代巨变。

江西诗派内部开始出现求新求变之风。

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在理论上提出“活法”之说。

即“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它标志着江西诗派内部的新变。

5、易安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其词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提炼口语书面语,风韵天然。

善于平常简练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其词既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于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和俊爽,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婉约词,这种别树一帜的词风,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6、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1、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2、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3、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4、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5、苏辛词派:北宋的苏轼,首开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张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6、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

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

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

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

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色罗万象”。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名词解释(上)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风雅颂:《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作为一部歌曲集,诗经按音乐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指的是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世风乐歌。

《诗经》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指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的音乐,该地区本称“夏,“夏”通作“雅“,故王畿之乐称雅。

王畿之乐被视为正声,典范之乐,故雅又有正之意。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

“颂”的解释有很多种,一说借作“容”,即形容,本指舞蹈姿态,作为音乐名词,特指配合舞蹈的歌曲在《诗经》中专指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较舒缓,包括《周颂》《鲁颂》《商颂》2、赋比兴:赋:《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就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带比喻性质的一种手法。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引用其它自然现象引起所要咏叹的情感,有些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

3、四家诗:汉代传授齐、鲁、韩、毛四家诗说的合称。

《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

三家诗为今文诗学,并立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

《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虽比三家诗晚出,但学有渊源,又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流传至今。

四家诗均在注释中力图宣扬儒家思想,但对诗之解释大同小异。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归纳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广泛的作品类型和文学流派。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特定的术语和名词,理解这些名词对于深入了解古代文学的内涵和特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古代文学名词进行解释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一、诗歌1.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305篇诗歌。

它以五言古体诗为主,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风、雅、颂、赋等不同类型的诗歌,揭示了古代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

2. 绝句:绝句是一种四行诗,每行五个字,共十六个字。

它简洁精炼,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察现实。

3. 赋:赋是一种以文辞工美和音律优美为特点的韵文体裁,形式上注重平仄、韵脚和叠字等技巧,内容上着重描写事物的美感和情感的抒发。

二、散文1. 骈文:骈文是一种短文体,常用嵌套并列的句子,表达丰富多样的内容。

骈文风格华丽辞藻,内容繁复,是古代文言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2. 清谈:清谈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流派,也是一种以言辞展示才思和学识的形式。

清谈作品通常以对话的方式呈现,通过言语交流来表达见解和观点。

3. 哲学散文:古代的哲学散文常常具有深度的思考和哲学观点的阐述。

这些作品以论述问题和思辨为主要目的,运用修辞手法和辩证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陈述现象或问题来启发读者的思考。

三、小说1. 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以神怪异象和奇异事件为主题,通常包含超自然的元素。

它常常以短篇形式呈现,并以描写奇特的情节和人物为特点。

2. 历史小说: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通过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展示历史事实与作者创作的故事情节的结合。

历史小说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古代历史,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和解读。

3. 传奇小说:传奇小说是一种古代长篇小说,通常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题材,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它常常通过描绘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来表达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抒发。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是指在历史较为久远的时代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学理论。

古代文学涵盖了中国和世界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和时期,有着丰富多样的种类和风格。

以下是对古代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诗歌:古代文学中最早的一种文学形式,以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

古代诗歌分为各种体裁,如唐诗、宋词、汉乐府等。

其中,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杰出的诗歌形式,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2. 散文:与诗歌相对应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用来叙述、议论和表达思想。

古代散文以《左传》、《史记》等为代表,形式自由多样,内容广泛涉及社会、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

3. 小说:古代文学中的另一种重要文学形式,以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展现社会和人性。

古代小说不同于现代小说,不具有成熟的长篇结构,而是以短篇或对话和描写为主。

4. 赋:古代文学的一种韵文体裁,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的表达为特点。

赋是中国文学中的独有形式,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

5. 辞章: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韵文形式,其内容通常为赞美或祈请神灵保佑,也可表达对祖先、君王或朋友的敬意。

辞章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颂扬风范和美化寓意的作用。

6. 典籍:指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典籍有《诗经》、《书经》、《礼记》、《易经》等,这些书籍被视为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文言文:古代文学的一种书面语言,以古代汉字和语法为基础,具有修饰华丽、构思周密的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文言文写成的,这种语言形式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8. 词牌:指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固定的曲调、节奏和韵律形式。

具有不同特点和情感倾向的词牌有很多,如江西、满江红、西江月等。

词牌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后世文人和民间艺人创作诗词的重要依据。

以上是对古代文学中一些重要名词的基本解释。

古代文学是人类文化的宝库,通过研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人类的智慧。

大二--古代文学复习

大二--古代文学复习

正文:古代文学——大二下一、名词解释: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两宋之交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由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师法江西黄庭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四灵诗派:南宋末年的诗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

又称“永嘉四灵”,指南宋4位浙江永嘉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因四人家号中都有一“灵”字,故名。

该派写诗专攻近体,尤其是五律,并以晚唐姚合和贾岛的创作为依据来反对江西诗派“资书以为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专在书本上找材料的习气。

荆公体:荆公体或“半山诗”或“半山绝句”,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歌体制风格。

指王安石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其特点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着意锤炼,格律细密,且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风格摧刚为柔,寓悲壮于闲淡之中,既与唐诗一脉相承,又为初步形成宋诗特色作出贡献,对后来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影响颇大,为江西诗派的先驱。

诚斋体: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主要是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的作品。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山谷体:“山谷体”指北宋江西诗派诗人黄庭坚所开创的诗体。

其总体风格特征是生新硬瘦、奇峭倔强,主要艺术特点是好用拗句。

山谷体求创新注重用典,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诗歌创作的具体表现。

山谷体诗歌是北宋后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

散曲:是金元时期北方兴起的可和乐歌唱的一种新型抒情诗体,表现手法多用铺陈白描,语言吸收大量口语,不避俗词俚语,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分为小令和套数,多写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牡丹亭》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词曲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作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对我国戏曲艺术发展有深远影响。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称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临川四梦(玉茗堂派四梦):“临川四梦”是指明代汤显祖四部传奇《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和《牡丹亭》。《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曰政治问题戏。这四部作品从审美倾向上看,都是对人物发自内心的肯定,充满着热情的赞颂。这集中体现了汤显祖高举真情、至情的美学理念,其作品从风格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妙在艳丽多姿,政治戏则显得尖锐深刻。?
元诗四大家:是元代中期的四位诗人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他们都是当时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故而他们的诗歌典型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即其诗题材消解了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多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赠答酬唱、题咏书画等题材为主。四人的作品亦一部分能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真实情感之作,四人在诗作上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但其格调少创新规,大多模拟前人之作较多。
童心说:童心说是明末李贽的文学理论主张,因其代表作《童心说》故名。李贽认为,所谓童心说,正是要绝假纯真,排除道学的外在干扰影响,保持个体的纯真个性。因此,天下的“至文”,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欲望。而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
竟陵派:竟陵派是指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晚明文学流派。因钟惺、谭元春均为湖北竟陵人,故名。竟陵派在继承公安派文学主张过程中,提出了“重诗”、重“性灵”,并看重向古人学习,在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虽然他们对于纠正明中叶以来复古派拟古流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对公安派的流弊有所纠正,但他们偏执地以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作为文学的全部内蕴,却将创作引上了奇僻险怪、孤峭幽寒的发展之路。
唐宋派:唐宋派是指在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该文学流派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不仅提倡唐宋文风,而且承载宋元。与此同时,唐顺之编著的《文编》也将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与秦汉之文兼收并蓄。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更明确地将此八家之文合为一编。由于宗唐拟宋,这派作者乃有“唐宋派”之称。
酸甜乐府:《酸甜乐府》是指元代后期的散曲作家贯云石和徐再思的散曲创作,因贯云石和徐再思的号分别为“酸斋”“甜斋”而得名。在这之中,贯云
石的风格以豪放中见清逸,徐再思的散曲以风格婉约清丽见长。后人把两人的作品合辑,称《酸甜乐府》。酸甜乐府多写逸乐生活积男女恋情,题材比较狭窄,讲究雕章琢句,对仗工整。
后七子:后七子是指活动于明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的文学流派。这派中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与前七子相比,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对法度格调中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与此同时,他们在提倡的格调说中有明显的重情色彩。由于过分拟古,后七子与前七子类似,他们的弊病也在于过分注重对古体的揣度模拟,以至于难脱蹈袭的窠臼。
铁崖体:“铁崖体”是指元末诗人杨维桢的诗歌艺术风貌。因其号“铁崖”,故名。在其诗作中,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这些诗作虽多为咏史、拟古之作,没有多少新意可言,但其在艺术风格上,因诗人在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中,能融会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故为当时诗坛所称道。
大影响。
四大南戏:指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简称荆、刘、拜、杀)。元代南戏多以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为故事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创作倾向,四剧中即可看出。“四大传奇”的曲文都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以民间口语为主,很少雕琢和文饰,指事道情,与人说话相似,朴素自然,具生活气息,这也是元代南戏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
南戏:
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北杂剧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运用较随意;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不似杂剧能由一人独唱到底。《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其他著名的南戏还有《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拜、荆、杀、刘”和《琵琶记》南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明代时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两代的戏曲有很
曲状元: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明很大,有“曲状元”之称。青年追求功名,中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淡薄名利,向往隐逸生活。亦雅亦俗,备受钦羡。所作杂剧15出,现存7种,即《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以及《黄梁梦》。其《误入桃源》杂剧尚存残曲一支。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
桐城派:桐城派以地域而名,其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桐城人故名。其最初由清代康熙年间桐城人方苞所开创,代表作家刘大魁、姚鼐。继承“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了一系列文学主张,如“义法”、“因声求气”、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为一体等众多博大精深的系统文学理论,他们主张学习《左传》、《史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并以“道统自任”,在散文创作上,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条理清晰,“清真雅正”,并且其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炼,写景传神,细节盎然。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发展和终结。但由于该派古文运动过分拘泥于程朱理学的宣传,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小的流毒。招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强烈反对。?
说话四家:中国古代民间“说话”,相当于后来的“说书”。在宋代民间“百戏伎艺”中以“说话”最为发达,而且分“说话四家”,即“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小说以讲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征战之事。今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主要是“小说”和“讲史”两家。“小说”一家在宋代最受欢迎。衍生“话本”。
汤沈之争:涉及到明代两大戏曲创作观念的争论,汤即指汤显祖,沈即指沈璟。沈璟与汤显祖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汤显祖重格律,要求格律服从文辞,服从内容。沈璟则强调文辞服从格律,服从观众。其焦点在于如何处理曲“律”与曲“意”的关系:沈“强调音律”,甚至不惜“因律害意”。汤“推崇意趣”,甚至不惜“因意害 律”。
虞山诗派:虞山诗派是指清初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生了以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这派诗人因钱谦益的影响,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沧浪诗话》诗学理念,其诗创作沉丽细密,锤炼藻绘,根柢徐、庾而出入温、李,抒发亡国悲痛,婉而多讽。
梅村体:梅村体是指清初诗人吴伟业七言歌行的艺术风貌。因吴伟业字梅村故名。吴伟业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它吸取了白居易《长恨歌》、《琵琶曲》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重在叙事,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在叙事诗里独具一格。由于特殊的身世经历,使得梅村体在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同时,也多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可备一代诗史。其中以《圆圆曲》最具代表性。?
性灵说:袁枚的论诗主张。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性灵”,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强调诗歌创作应抒写性情,表达个性灵趣。提倡创写“有我”之旨是性灵说审美价值的核心。这一理论,冲破了传统与时代风尚,对格调模拟复古、肌理考据学问、神韵纤巧修饰等给予了有力的冲击,是晚明文艺思潮的隔代复兴。
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叟。 《窦娥冤》
王实甫:名德信。 《西厢记》
白朴: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 《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号东篱,“曲状元”。 《汉宫秋》
郑光祖:字德辉。 《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高明:字则成,号菜根道人。 《琵琶记》
浙西词派(浙西派):浙西词派是清代康雍乾时代最大词派,也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词派。因其创始者朱彝尊及其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名。这派词人都非常推崇词的文学地位,他们崇尚醇雅、清空,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并且他们还提倡词的功能应以“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为主。具体到词体创作上,浙西词派词作标举清空醇雅风格,蕴藉空灵,无轻薄浮秽之弊,也不落浓艳媚俗。记事艳情咏物,也力除陈词滥调,独具机杼,音律和谐。后期的浙西词派以厉鹗、王昶等人为代表,也基本延续了朱彝尊等人文学创作主张,即使小有修改,但终因跳不出一味清空醇雅的窠臼,而走向了衰落。
前七子:前七子是指活动于明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年间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为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他们复古主张被后人概括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们主张以复古入手来改变诗坛虚饰、靡弱文风的态度,也包含着某些弊端,但由于他们过多地重视古人诗文法度格调,如“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高古者格,宛亮者调”等,都多多少少地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家情感自由充分地流露,难免要暴露出“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弊端。
神韵说:王士禛的诗论主张。所谓神韵,是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此为宗旨,对清幽淡远、不可凑泊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诗特别推崇,加强诗歌消遣娱乐功能,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神韵说”并不只是重复司空图、严羽诸人的诗论,而是既包含了七子派对“格调”的讲求,也包含了公安派的“性灵”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