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作业答案详解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作业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ab62bfb84ae45c3a358c88.png)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后作业详解第一章 P152-1. (1)简述图1-6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写明每一方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LTLC1Q 2Q A图1-6 控制系统流程图答:1)图为液位控制系统,由储水箱(被控过程)、液位检测器(测量变送器)、液位控制器、调节阀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为了达到对水箱液位进行控制的目的,对液位进行检测,经过液位控制器来控制调节阀,从而调节Q 1(流量)来实现液位控制的作用。
2)框图如图1-7所示:控控控LC控控控控控控控A控控控控LT_2()Q t ()1Q t ()r t ()e t ()u t h图1-7 控制系统框图3)控制器输入输出分别为:设定值与反馈值之差e (t )、控制量u (t );执行器输入输出分别为:控制量u (t )、操作变量Q 1 (t ) ;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为:操作变量Q 1 (t ) 、扰动量Q 2 (t ) ,被控量h ;所用仪表为:控制器(例如PID 控制器)、调节阀、液位测量变送器。
2-3某化学反应过程规定操作温度为800℃,最大超调量小于或等于5%,要求设计的定值控制系统,在设定值作最大阶跃干扰时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所示。
要求:1)计算该系统的稳态误差、衰减比、最大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 2)说明该系统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答:1)稳态误差:e(∞)=810-800=10衰减比:n=B 1/B 2=(850-810)/(820-810)=4 最大超调量:σ=(850-810)/810=4.9%假设以系统输出稳定值的2%为标准,则810*2%=16.2,则 过渡过程时间:ts=17min2)由于规定操作温度为800︒C ,而系统稳态值为810︒C 所以不满足工艺要求。
第二章P711-3 某台测温仪表测量的上下限为500℃~1000℃,它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答:根据题意可知:最大绝对误差为±2℃则精度等级%4.0%1005002±=⨯±=δ 所以仪表精度等级为0.4级1-4某台测温仪表测量的上下限为100℃~1000℃,工艺要求该仪表指示值的误差不得超过±2℃,应选精度等级为多少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答:由题可得:%22.0%10010010002±=⨯-±=δ仪表精度等级至少0.2以上。
过程控制课后答案全
![过程控制课后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931a6ca0c22590102029d3f.png)
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1.1何谓控制通道?何谓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答:所谓“通道”,就是某个参数影响另外一个参数的通路,这里所说的控制通道就是控制作用(一般的理解应当是控制器输出)U(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一般的理解是控制作用通过执行器影响控制变量,然后控制变量通过被控对象再影响被控参数,即广义对象上的控制通道)。
同理,干扰通道就是干扰作用F(s)对被控参数Y(s)的影响通路。
干扰通道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影响如下表所示。
控制通道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影响如下表所示1.2如何选择控制变量?答:①所选控制变量必须是可控的。
②所选控制变量应是通道放大倍数比较大者,最好大于扰动通道的放大倍数。
③所选控制变量应使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而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为好,但不易过小。
④所选控制变量其通道纯滞后时间应越小越好。
⑤所选控制变量应尽量使干扰点远离被控变量而靠近控制阀。
⑥在选择控制变量时还需考虑到工艺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生产负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不宜经常变动,在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不宜选择生产负荷作为控制变量1.3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有何影响?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何影响?答:当G c(s)=K c时,即控制器为纯比例控制,则系统的余差与比例放大倍数成反比,也就是与比例度δ成正比,即比例度越大,余差也就越大。
K c增大、δ减小,控制精度提高(余差减小),但是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1.4 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参数的要点是什么?答:衰减曲线法是在系统闭环情况下,将控制器积分时间T i放在最大,微分时间T d放在最小,比例度放于适当数值(一般为100%),然后使δ由大往小逐渐改变,并在每改变一次δ值时,通过改变给定值给系统施加一个阶跃干扰,同时观察过渡过程变化情况。
如果衰减比大于4:1,δ应继续减小,当衰减比小于4:1时δ应增大,直至过渡过程呈现4:1衰减时为止。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6860791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1.png)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般是指⼯业⽣产过程中⾃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类?解答:分类⽅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例(P)控制、⽐例积分(PI)控制,⽐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到⼀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9a4fe3186bceb19e8bbe1.png)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1 下列系统中哪些属于开环控制,哪些属于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③家用洗衣机④抽水马桶⑤普通车床⑥电饭煲⑦多速电风扇⑧高楼水箱⑨调光台灯开环控制:③家用洗衣机⑤普通车床⑦多速电风扇⑨调光台灯闭环控制:①家用电冰箱②家用空调器④抽水马桶⑥电饭煲⑧高楼水箱1.2 图1-14所示为一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图1-14 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图1-15 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容器P被控变量:罐内压力操纵变量:物料输入流量扰动变量:出口流量系统框图如下:1.3 图1-15所示是一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试分析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扰动变量是什么?画出该系统的框图。
被控对象:加热炉被控变量:炉内温度操纵变量:燃料流量扰动变量:进料量系统框图如下:1.4 按设定值的不同情况,过程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过程控制系统分为三类: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5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基本形式?过程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五种基本形式:发散振荡、单调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单调衰减。
1.6 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1-16所示。
试分别求出最大偏差、余差、衰减比、振荡周期和调整时间(设定值为200℃)。
图1-16 题1.6图最大偏差:30℃余差:5℃衰减比:5:1振荡周期:15min调整时间:22min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1 求取图2-55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图中物理量角标i代表输入,o代表输出。
a)b)图2-55 习题2.1图a)(由分压公式求取)上式中,,。
b)上式中,,2.2 惯性环节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又在什么条件下可近似为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在T很小的时候可近似为比例环节;T很大的时候条可近似为积分环节。
大学_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
![大学_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https://img.taocdn.com/s3/m/5270d4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3.png)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作业试题以及答案(邵裕森版)《过程控制工程第2版》是06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邵裕森图书简介:编辑作/译者:邵裕森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06月 ISBN:9787111076025 [十位:7111076028]内容提要:编辑过程控制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很快,并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原子能、环保等许多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具有跨世纪学科特色的规划教材--《过程控制工程》,不仅介绍了过程建模,将数字检测、数字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贯穿于全书的各章节,使模拟与数字技术融于全书,而且突出了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
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过程建模,模拟及数字检测控制仪表,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设计,dcs和工程应用举例等。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能适应跨世纪人才培养需要,是工业自... [显示全部]图书目录:编辑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过程控制发展概况第二节过程控制的特点第三节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第四节“过程控制工程”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过程建模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第一节过程建模第二节过程变量检测及变送第三节过程控制仪表第四节其它数字式过程控制装置思考题与习题第三章简单过程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第一节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概述第二节控制方案设计第三节检测过程控制工程第2版简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过程动态测试和建模、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单回路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先进控制系统以及典型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分析和设计能满足实际工业生产需要的控制系统的技能;掌握常用控制仪表选用,能熟练地操作、运行、安装、校验与维护常用控制仪表,能熟练地调试并进行技术改造,能熟练地正确调试简单控制系统及常用复杂控制系统,较熟练地掌握简单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fcb24ec3a87c24128c481.png)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
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得特点.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
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就是过程控制得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得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就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就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得变量就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得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得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过程控制系统得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得统一信号就是如何规定得?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得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得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得信号:无统一标准.(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得方框图如图1-3所示:图1—2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图1—3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得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就是如何定义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与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得同向波峰值之比n;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得百分数:最大动态偏差A: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得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得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得新稳态值y()与设定值之间得偏差C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得稳态值得()范围内所需要得时间;振荡频率: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得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上升时间: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峰值时间: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得时间.(6)误差积分指标有什么缺点?怎样运用才较合理?答:误差积分指标存在得缺点就是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具有合适得衰减率。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66e7b2ddccda38366baf1d.png)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控制方案丰富.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 。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 )控制、比例积分( ✋)控制,比例、积分、微分( ✋)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 )定值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 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为什么在分析过程控制系统得性能时更关注其动态特性?解答:稳态:对于定值控制,当控制系统输入(设定值和扰动)不变时,整个系统若能达 到一种平衡状态,系统中各个组成环节暂不动作,它们的输出信号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静态)。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72505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d.png)
WORD文档可编辑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二者之间的关系:1-7 试说明定值控制系统稳态与动态的含义。
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3c5c8cd1f34693daef3efc.png)
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1-1 过程控制有哪些主要特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解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 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 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1-2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解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组成:参照图1-1。
1-4 说明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解答:分类方法说明: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按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所完成的功能来分,有串级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等;按其动作规律来分,有比例(p)控制、比例积分(pi)控制,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按控制系统组成回路的情况来分,有单回路与多回路控制系统、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按被控参数的数量可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控制系统等。
通常分类:1.按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划分:(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1-5 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解答:在定值控制系统中设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引起系统被控参数变化的就是扰动信号。
1-6 什么是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什么是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被控对象的静态特性:稳态时控制过程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被控参数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即为控制过程的动态特性。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db22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2.png)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是一门涉及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在学习过程控制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答案:过程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变量的信息,经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再通过执行器对过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的一种系统。
它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2. 什么是反馈控制?答案:反馈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它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将差异信号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从而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使实际输出逐渐趋近于期望输出。
3. 什么是前馈控制?答案:前馈控制是一种通过提前预测未来的扰动信号,并将其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进行补偿的控制方式。
它可以在扰动进入系统之前对其进行抵消,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4. 什么是PID控制器?答案: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类型,它由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个部分组成。
比例控制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输出信号,积分控制根据误差的累积来调整输出信号,微分控制根据误差的变化率来调整输出信号。
PID控制器可以通过调节三个部分的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精确控制。
5. 什么是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答案: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受系统状态的反馈影响,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调节的一种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受到系统状态的反馈影响,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调节输出信号的一种控制方式。
闭环控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6.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答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扰动或参数变化时,能够保持输出信号在可接受范围内波动或迅速恢复到期望值的能力。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方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c761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6.png)
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习题答案过程控制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工程学科,它研究如何通过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系统能够在预期的工作条件下稳定运行。
对于学习过程控制技术的学生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过程控制技术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PID控制器?它有哪些基本参数?PID控制器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器,它通过测量过程变量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计算出控制量的调节量,从而实现对过程的控制。
PID控制器的基本参数包括比例增益(Kp)、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
2. 什么是反馈控制?它与前馈控制有什么区别?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输出的信息来调节系统输入的控制方法。
它通过不断测量系统输出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并根据误差的大小来调整系统输入,使得系统能够稳定工作。
与之相对应的是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根据系统输入的信息来调节系统输出的控制方法。
它通过预先知道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提前调整系统输入,使得系统能够达到期望的输出。
3. 什么是开环控制?它与闭环控制有什么区别?开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不受系统输出的影响,只根据设定值来调节系统输入的控制方法。
它没有对系统输出进行测量和反馈,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系统稳定性较差。
闭环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受到系统输出的影响,根据系统输出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来调节系统输入的控制方法。
它能够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4.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如何判断一个控制系统是否稳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或参数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输出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能力。
判断一个控制系统是否稳定通常可以通过判断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极点位置来进行。
如果系统的所有极点都位于左半平面,则系统是稳定的;如果存在极点位于右半平面,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5. 什么是模糊控制?它与传统控制方法有什么不同?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它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通过模糊集合和模糊规则来处理模糊信息,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09c13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0.png)
过程控制工程第一章单回路控制系统何谓控制通道何谓干扰通道它们的特性对控制系统质量有什么影响控制通道——是指操纵变量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干扰通道——是指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1)控制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从K、T、τ三方面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但随着静态放大倍数的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变差;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大,经过的容量数越多,系统的工作频率越低,控制越不及时,过渡过程时间越长,系统的质量越低,但也不是越小越好,太小会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因此应该适当小一些;控制通道纯滞后的存在不仅使系统控制不及时,使动态偏差增大,而且还还会使系统的稳定性降低;(2)干扰通道特性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从K、T、τ三方面干扰通道放大倍数越大,系统的余差也越大,即控制质量越差;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大,阶数越高,或者说干扰进入系统的位置越远离被控变量测量点而靠近控制阀,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小,系统的质量则越高;干扰通道有无纯滞后对质量无影响,不同的只是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向后推迟一个纯滞后时间τ0;如何选择操纵变量1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2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大于干扰通道静态放大倍数;3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为好,但不易过小,一般要求小于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干扰动通道时间常数越大越好,阶数越高越好;4控制通道纯滞后越小越好;控制器的比例度δ变化对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有何影响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有何影响比例度δ越小,系统灵敏度越高,余差越小;随着δ减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图1-42为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排出;试问:①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如果要设计一温度控制系统,你认为被控变量与操纵变量应选谁为什么③如果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凝结,应如何选择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答:①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因素主要有蒸汽的流量和温度、搅拌器的搅拌速度、物料的流量和入口温度;②被控变量应选择物料的出口温度,操纵变量应选择蒸汽流量;物料的出口温度是工艺要求的直接质量指标,测试技术成熟、成本低,应当选作被控变量;可选作操纵变量的因数有两个:蒸汽流量、物料流量;后者工艺不合理,因而只能选蒸汽流量作为操纵变量;③控制阀应选择气关阀,控制器选择正作用;图1-43为热交换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要求确定在下面不同情况下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①被加热物料在温度过高时会发生分解、自聚;②被加热物料在温度过低时会发生凝结;③如果操纵变量为冷却水流量,该地区最低温度在0℃以下,如何防止热交换器被冻坏;答:TC冷却水物料被冷却物料①控制阀选气关阀,选反作用控制器;②控制阀选气开阀,选正作用控制器;③控制阀选气关阀,选反作用控制器;单回路系统方块图如图1-44所示;试问当系统中某组成环节的参数发生变化时,系统质量会有何变化为什么1若T0增大; 2若τ0增大; 3若T f增大; 4若τf增大;答:1T0 增大,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增大,会使系统的工作频率降低,控制质量变差;2τ0 增大,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时间增大,会使系统控制不及时,动态偏差增大,过渡过程时间加长;3Tf 增大,超调量缩小1/Tf倍,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质量;4τf 增大对系统质量无影响,当有纯滞后时,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向后推迟了一个纯滞后时间τf ;第二章串级控制系统2.1 与单回路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些什么特点1 串级系统由于副回路的存在, 使等效副对象时间常数减小,改善了对象的特性,使系统工作频率提高;2 串级控制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干扰作用于副环的情况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会更强;3 串级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2.2 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而与其他环节无关主环内包括有主控制器,副回路,主对象和主变送器.而副回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1”的环节,主变送器放大倍数一般为正,所以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取决于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如果主对象放大倍数的符号为正,则主控制器为反作用,反之, 则主控制器为正作用;2.5 试说明为什么整个副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副回路所起的作用是使副变量根据主调节器输出进行控制,是一随动系统;因此整个副回路可视为一放大倍数为正的环节来看;2.6 试说明在整个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之一的正、反作用方式选错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当主、副控制器有一个正反作用方式选错时,就会造成系统的主回路或副回路按正反馈控制,当被控变量出现偏差时,系统不仅不向着消除偏差的方向校正,反而使被控变量远离给定值;2.7 图2-20所示的反应釜内进行的是化学放热反应,,而釜内温度过高会发生事故,因此采用夹套通冷却水来进行冷却,以带走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由于工艺对该反应温度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单回路满足不了要求,需用串级控制;⑴当冷却水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⑵当冷却水入口温度波动是主要干扰时,应怎样组成串级画出系统结构图;⑶对以上两种不同控制方案选择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及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1选冷水流量为副变量,釜内温度为主变量组成串级系统.2夹套温度为副变量,釜内温度为主变量组成串级系统.2.8 图2-21为一管式炉原油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要求:⑴选择阀的开闭形式⑵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⑶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如果燃料压力突然升高,结合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分析串级系统的工作过程;1 气开阀2主控制器反作用,副控制器反作用;3如果燃料气的P1突然生高,副回路首先有一个“粗调”:P1↑→F1↑→T2↑→u2↓→ F1↓没有完全被副回路克服的部分干扰,通过主回路“细调”:T2↑→T1↑→u1↓→ F1↓→T2↓→T1↓2.9 某干燥器采用夹套加热和真空吸收并行的方式来干燥物料;干燥温度过高会使物料物性发生变化,这是不允许的,因此要求对干燥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夹套通入的是经列管式加热器加热的热水,而加热器采用的是饱和蒸汽,流程如图2-22所示;要求:⑴如果冷却水流量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⑵如果蒸汽压力波动是主要干扰,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⑶如果冷却水流量和蒸汽压力都经常波动,应采用何种控制方案为什么1以热水温度为副变量,干燥器出口温度为主变量,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构成温度温度串级系统,冷水流量单独设计流量单回路系统理由:当被控变量为干燥器出口温度时,不宜选冷水流量做操纵变量,故单独设计流量单回路系统抑制冷水流量波动;以干燥器出口温度为被控量、蒸汽流量为操纵变量的控制系统中,控制通道太长,存在较大的时间常数和纯滞后,故选择换热器出口温度为副变量,构成串级系统,利用副回路减小等效时间常数;2 以热水温度为为副变量,干燥器的温度为主变量串级系统;理由:将蒸汽压力波动这一主要干扰包含在副回路中, 利用副回路的快速有效克服干扰作用抑制蒸汽压力波动对干燥器出口的温度的影响.3 采用与1相同方案;理由同1;第三章 比值控制系统比值与比值系数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①比值指工艺物料流量之比,即从流量与主流量之比:;比值系数指副、主流量变送器输出电流信号之比,即:二者之间的关系由下式决定:变送器输出与流量成线性关系时变送器输出与流量成平方关系时用除法器进行比值运算时,对输入信号的安排有什么要求为什么答:应使除法器输出小于1;除法器输出值既仪表比值系数,需要通过副流量调节器的内给定设置,大于1无法设定、等于1无法现场整定;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它有哪几种类型画出它们的结构原理图;答:比值控制系统就是实现副流量2F 与主流量1F 成一定比值关系,满足关系式:12F F K = 的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开环、单闭环、双闭环、变比值、串级-比值控制系统; 原理图见教材;用除法器组成比值系统与用乘法器组成比值系统有何不同之处答:① 系统结构不同,实现比值控制的设备不同;② 比值系数的设置方法不同,乘法方案通过在乘法器的一个输入端,输入一个外加电流信号I 0设置;除法方案通过副流量调节器的内给定设置;12F F K =min1min2I I I I K --='m ax 2m ax1F F K K ='2m ax 2m ax 1)(F F K K ='在用除法器构成的比值控制系统中,除法器的非线性对比值控制有什么影响 答:除法器环节的静态放大倍数与负荷成反比;为什么4:1整定方法不适用于比值控制系统的整定答: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的副流量回路、变比值回路均为随动控制系统,希望副流量跟随主流量变化,始终保持固定的配比关系;出现4:1振荡时,固定配比关系不能保证;当比值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求得比值系数1K >' 时,能否仍用乘法器组成比值控制为什么能否改变一下系统结构,仍用乘法器构成比值控制答:当比值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求得比值系数大于1时,不能用乘法器组成比值控制;因为当1K >'时,计算所得的乘法器的一个外加输入电流信号I 0大于20mA,超出乘法器的输入范围;不用改变系统结构,只要调整F 2max 保证K '〈1 即可;一比值控制系统用DDZ-III 型乘法器来进行比值运算乘法器输出416)4I )(4I (I 01+--=', 其中I 1与I 0分别为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流量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来测量,但没有加开方器,如图所示;已知h /kg 2000F ,h /kg 3600F max 2max 1==,要求:① 画出该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② 如果要求1:2F :F 21=,应如何设置乘法器的设置值0I解:①方框图如下:0I1I 2F - 2I1F② 乘法器 控制器 调节阀测量变送器2测量变送器1 流量对象 21221max 2max 1213600()()0.8122000F K F F K K F =='==⨯=,由于流量用孔板配差压变送器,没加开方器,所以12I I =‘系统稳定时: 2111'1004444(4)(4)44,0.811616I I K I I I I I I K --==-----'=+⇒==‘’0164160.81416.96I K mA'=+=⨯+=某化学反应过程要求参与反应的A 、B 两物料保持5.2:4F :F B A =的比例,两物料的最大流量h m F h m F B A /290,/6253max 3max ==;通过观察发现A 、B 两物料流量因管线压力波动而经常变化;根据上述情况,要求:① 设计一个比较合适的比值控制系统;② 计算该比值系统的比值系数K ';③ 在该比值系统中,比值系数应设置于何处 设置值应该是多少假定采用DDZ-III 型仪表;④ 选择该比值控制系统控制阀的开闭形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解:①系统设计如下:②81.1)29062545.2()F F K (K 22max B max A =⨯==' ③1K ≤',所以要将max B F 调大;所以 625.39062545.2KF F Amxa max B =⨯=≥取450max =B F 75.0)45062545.2()(22max max =⨯=='B A F F K K 比值系数K '通过I 0设置,mA K I 164160=+'=④选择A 阀为气开阀,主对象为正环节,测量变送为正环节,则主调节器为反作用;选取B 阀为气开阀,副对象为正环节,测量变送为正环节,则副调节器为反作用;在硝酸生产过程中有一氧化工序,其任务是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为了提高氧化率,要求维持氨与氧的比例为2:1;该比值控制系统采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形式;已知h /m 5000F ,h /m 12000F 3max 3max ==氧氨;试求比值系数K ’= 如果上述比值控制用DDZ-II 型仪表来实现,比值系数的设置0I 应该是多少解:12.150001200021F F K K max max≥=⨯=='氧氨 调整副流量的测量上限,使K <1’取8.0='K ,则7500max =氧F 即可;对于DDZ-II,mA K I 88.010100=⨯='=有一个比值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图中k 为一系数;若已知k=2,h /kg 1000F ,h /kg 300F max B max A ==,试求?K =' K=解:211='==K k I I A B 21)1000300K ()F F K(K 22max B max A ===' 36.2K =⇒一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其比值用DDZ-III 型乘法器来实现;已知h /kg 4000F ,h /kg 7000F max 2max 1==;要求:① 画出该系统方块图;② 若已知mA 18I 0=求该比值系统的比值K= 比值系数?K =' ③ 待该比值系统稳定时,测m A 10I 1=,试计算此时2I =解:①②12I I =‘系统稳定时: 2111'1004444(4)(4)44,1616I I K I I I I I I K --==-----'=+⇒=‘’③ 001max 2max 2max 1max 164, 18140.875160.8754000170002I K I mA K F K K F F K K F '=+='⇒=='=⨯'===212144(4)40.875(104)49.25I K I I K I mA -'=-'=-+=⨯-+=。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过程控制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c8521aee06eff9aef8073e.png)
..WORD完美格式..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3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解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四个环节组成。
~~ 1-5 题1-5图为某列管式蒸汽加热器控制流程图。
试分别说明图中PI-307、TRC-303、FRC-305所代表的意义。
题1-5图加热器控制流程图解PI-307表示就地安装的压力指示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7;TRC-303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温度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3;FRC-305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流量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5。
~~~~~ 1-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解测量变送装置的功能是测量被控变量的大小并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送往控制器;控制器接受测量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被控变量的设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执行器即控制阀,它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从而改变操纵变量的大小。
~~~1-8.试分别说明什么是被控对象、被控变量、给定值、操纵变量、操纵介质?解:被控对象(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或机器。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
控系统通常用该变量的名称来称呼,如温度控制系统,压力制系统等。
给定值(或设定值或期望值)——人们希望控制系统实现的目标,即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它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能按程序变化的。
操纵变量(调节变量)——对被控变量具有较强的直接影响且便于调节(操纵)的变量。
或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
操纵介质(操纵剂)——用来实现控制作用的物料。
~~~1-11 题l-11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4858269eae009581becf8.png)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2.控制方案丰富3.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5.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方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答: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份等这样一些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如图1-1所示:图1-1 过程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答: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 ~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方框图表示。
答: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的方框图如图1-3所示:图1-2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图1-3 加热炉过程控制系统流程方框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 答:1)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2)各自定义为: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 ;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1y 与最终稳态值y (∞)之比的百分数:1100%()y y σ=⨯∞ 最大动态偏差A :在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静差,也称残余偏差C : 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值y (∞)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C 称为残余偏差,简称残差;调节时间s t :系统从受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2%±)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振荡频率n ω:过渡过程中相邻两同向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叫振荡周期或工作周期,其倒数称为振荡频率;上升时间p t :系统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p t :过渡过程开始至被控参数到达第一个波峰所需要的时间。
过程控制系统第五版阮毅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过程控制系统第五版阮毅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d962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过程控制系统第五版阮毅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就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过程控制系统通常就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就是自动化技术中最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基本分类方法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2、热申偶测量的基本定律就是什么?常用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答案: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与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与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
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千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at与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
数与。
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
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
端温度校正法与补偿导线法。
3、为什么热电阻常用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答案:电阻测温信号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申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6a8bd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5.png)
lxc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2 图为温度控制系统,试画出系统的框图,简述其工作原理;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解:乙炔发生器中电石与冷水相遇产生乙炔气体并释放出热量;当电石加入时,内部温度上升,温度检测器检测温度变化与给定值比较,偏差信号送到控制器对偏差信号进行运算,将控制作用于调节阀,调节冷水的流量,使乙炔发生器中的温度到达给定值;系统框图如下:被控过程:乙炔发生器被控参数:乙炔发生器内温度控制参数:冷水流量1-3 常用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答:过程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三类:1. 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的,最终达到或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它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过程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控制的,扰动是控制的依据;由于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由于是开环系统,无法检查控制效果,故不能单独应用;3.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迅速及时的克服主要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而前馈—反馈控制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够是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3-4 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定义是什么哪些是静态指标哪些是动态质量指标答:1. 余差静态偏差e:余差是指系统过渡过程结束以后,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y∞与给定值c之差;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对定值控制系统;希望余差越小越好;2. 衰减比n:衰减比是衡量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质量指标,它等于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个波的振幅之比,即:n <1系统是不稳定的,是发散振荡;n=1,系统也是不稳定的,是等幅振荡;n >1,系统是稳定的,若n=4,系统为4:1的衰减振荡,是比较理想的; 衡量系统稳定性也可以用衰减率φ4.最大偏差A :对定值系统,最大偏差是指被控参数第一个波峰值与给定值C 之差,它衡量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程度;5. 过程过渡时间ts :过渡过程时间定义为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参数进入新的稳态值的±5%或±3% 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系统过渡过程快慢的质量指标,t s 越小,过渡过程进行得越快;6.峰值时间tp : 从扰动开始到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系统要求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p ;它反映了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静态指标是余差,动态时间为衰减比衰减率、最大偏差、过程过渡时间、峰值时间;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2-1 如图所示液位过程的输入量为Q1,流出量为Q2,Q3,液位h 为被控参数,C 为容量系数,并设R1、R2、R3均为线性液阻,要求:(1) 列出过程的微分方程组;(2) 求过程的传递函数W 0S =HS/Q 1S ; (3) 画出过程的方框图;解:1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流入量=流出量:过程的微分方程的增量形式:中间变量:B B n '=BB B '-=ϕdtdh )Q Q (Q 321=+-dthd C )Q Q (Q 321∆∆∆∆=+-22R h Q ∆∆=33R h Q ∆∆=消除中间变量:同除 R2+R3 得到:令:上式可写为:2Laplace 变换得到:传递函数:3 过程的方框图:2-2.如图所示:Q 1为过程的流入量,Q 2为流出流量,h 为液位高度,C 为容量系数,若以Q 1为过程的输入量,h 为输出量被控量,设R 1、R 2为线性液阻,求过程的传递函数 W 0S =HS/Q 1S;解: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流入量=流出量:过程的微分方程的增量形式:中间变量:传递函数:h )R R (dthd R CR Q R R 2332132∆∆∆++=hdthd R R R CR Q R R R R 323213232∆∆∆++=+3232R R R R R +=h dthd CRQ R 1∆∆∆+=)S (H )S (CRSH )S (RQ 1+=1RCS R)s (Q )s (H )s (W 10+==dthd C Q Q 21∆∆∆=-22R h Q ∆∆=h dthd CR Q R 212∆∆∆+=)S (H )S (SH CR )S (Q R 212+=1S CR R )s (Q )s (H )s (W 2210+==如果考虑管道长度l, 即出现纯时延,由于管道流量恒定,所以lQ =τ其传递函数为:其中:lQ =τ2-3.设矩形脉冲响应幅值为2 t/h ,脉冲宽度为△t =10min ,某温度过程的矩形脉冲响应记录数据如下: tmin 1 3 4 5 8 10 15 16.5 Y ℃ 0.46 1.7 3.7 9.0 19.0 26.4 36.0 37.5 tmin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Y ℃33.527.221.010.45.12.81.10.5(1) 将该脉冲矩形响应曲线转换成阶跃响应曲线; (2) 用一阶惯性环节求该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 解:将脉冲响应转换成阶跃响应曲线,数据如下: tmin 1 3 4 5 8 10 15 16.5 Y ℃ 0.46 1.7 3.7 9.0 19.0 26.4 36.0 37.5 Y 1t 0.46 1.7 3.7 9.0 19.0 26.4 - - tmin 20 25 30 40 50 60 70 80 Y ℃ 33.5 27.2 21.0 10.4 5.1 2.8 1.1 0.5 Y 1t-绘出阶跃响应曲线如下:τS2210e1S CR R )s (Q )s (H )s (W -+==5.502101x )0(y )(y K 00==-∞=由图yt1=∞ ,yt2=∞处可得:t1=14min t2= t1/t2≈ 故二阶系统数字模型为 20)1TS (K )s (W +=根据经验公式有: 3.1016.22t t )s (T 210=⨯+=所有: 2200)1S 3.10(5.50)1TS (K )s (W +=+=2-5 某过程在阶跃扰动量Δu =20%,其液位过程阶跃响应数据见下表: t/s1020406080 10140180260300400500h/cm0.2 0.8 2.0 3.6 5.4 8.8 11.8 14.4 16.6 18.4 19.2(1) 画出液位h 的阶跃响应曲线 (2) 求液位过程的数学模型 解:方法一:图解法由图可以看出:过程应该用一阶加延时系统;1002.020x )0(y )(y K 00==-∞=从图中得到:τ=40s, T =260-40=220sS 40S00e 1S 220100e 1TS K )s (W --+=+=τ方法二:计算法:在图中取yt 1= y ∞ yt 2=∞ yt 3= y ∞ yt 4= y ∞ 得t 1=125s t 2 =140s t 3 = 225s t 4 =260ss 150)t t (2T 231=-≈ s 55t t 2321=-≈τs 1688.0t t T 142=-≈s 572tt 3412=-≈τ 可见数据很接近,于是:s 1592T T T 210=+=s 562210=+=τττ 过程数学模型:S 56S 00e 1S 159100e 1TS K )s (W --+=+=τ2-6 某过程在阶跃扰动ΔI =作用下,其输出响应数据见下表: tmin 1234567891011… ∞ Y ℃4.0 4.0 4.2 4.8 5.1 5.4 5.7 5.8 5.85 5.9 6.0…6.0t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解:求出y ∞-yt 值如下表:根据表格在半对数纸上描绘出曲线1,曲线1作直线部分的延长线2,2线减去1线得到直线3;过程放大倍数 K 03.15.146x )0(y )(y K 00=-=-∞=根据直线2和直线3,与纵坐标、横坐标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求出时间参数T 1、T 2 : 由A 1=7,B 1= , t 1=10s35.2)1.0lg 7(lg 303.2s10)B lg A (lg 303.2t T 1111=-=-=由 A 2=5,B 2= t 2=6s该过程的数学模型为: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3-2 有一压力控制系统选用DDZ -Ⅲ压力变送器,其量程为0~200kPa;生产工艺要求被控Y ℃ 2.0 2.0 1.8 1.5 1.2 0.5 0.3 0.2 0.15 0.1 0 0)1s 53.1)(1s 35.2(3.1)1s T )(1s T (K )s (W 2100++=++=53.1)1.0lg 5(lg 303.2s6)B lg A (lg 303.2t T 2222=-=-=压力为150±2kPa,现将该变送器量程调整到100~200 kPa,求零点迁移前后该压力变送器的灵敏度;解: 零点迁移前灵敏度:零点迁移后灵敏度:3-4 某DDZ -Ⅲ直流毫伏变送器,其零点移到Vio =5mV ,零迁后的量程为DC10mV ,求该变送器输出I 0=10mADC 时的输入是多少毫伏解:分析:零点迁移后5~10mV 对应输出为 4~20mA,如右图所示; 根据图的几何关系有:ab : ac =eb : dc88.11665dc eb ac ab ≈⨯=⋅=∴ I 0=10mA 时,输入电压为: V in =5+=mVDC3-7.说明DDZ -Ⅲ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冷端温度补偿原理;以A 和B 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材料种类和接触点的温度有关;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被测温度T 具有单值函数关系;但是,其前提条件必须保持冷端温度T0 不变;热电偶的热电势大小不仅与热端温度有关,而且还与冷端温度有关;实际使用中冷端暴露在仪表之外,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必须进行冷端补偿温度校正热电偶冷端温度的补偿方法1补偿导线法延伸导线法:用与热电偶热电性质相同的臂长补偿导线或称延伸导线将热电偶的冷端延伸到温度保持恒定的地方;2冷端恒温法: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恒定温度的容器内或场合内;3冷端温度修正法计算校正法:kPa/mA 08.00200420K 1=--=kPa/mA 16.0100200420K 1=--=)t (e )t (e )t ,t (E 0AB AB 0-=4补偿电桥法: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相应的不平衡电势补偿由于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3--Ⅲ温度变送器是如何使被测温读与输出信号I ;成线性关系的 简述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与热电阻温度的线性化原理;3-5 .DDZ -Ⅲ温度变送器测温范围为800~1200°C;选择哪一种测温元件较为合适当输出电流为DC16mA 时,被测温度是多少解:检测温度高于600℃,应选择热电偶测温元件;ab : ac =bd : ce3001612400ce bd ac ab ≈⨯=⋅=∴ I 0=16mA 时,被测温度为: T =800+300=1100℃3-6 .DDZ-Ⅲ温度变送器测温范围为400~600°C;选择哪一种测温元件较为合理当温度从500°C 变化到550°C 时,输出电流变化多少解::检测温度低于600℃,应选择铂电阻测温元件;温度变化50℃时,输出电流变化:ΔI = mA/℃×50℃=4 mA3-8 用标准孔板测量气体流量,给定设计参数p =,t =20°C;实际被测介质参数p 1=,t 1=30C;仪表显示流量Q =3800m³h,求被测介质实际流量大小;3-9 一只用水标定的浮子流量计,其满刻度值为1000m³/h,不锈钢浮子密度为cm³;现用来测量密度为cm³的乙醇流量,问浮子流量计的测量上限是多少解:设转子、水、被测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0、ρ2, 由液体流量的修正公式,密度修正系数:℃/mA 08.0200600420K 1=--=根据修正系数求得,浮子流量计的测量上限是:Q 2max =K Q 0 max =×1000=1200 m 3/h3-16 简述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某涡轮流量计的仪表常数K =次/L,当它测量流量时的输出频率为ƒ=400Hz 时,求其瞬时体积流量为每小时多少立方米第四章 思考题与习题4-1 什么是正作用调节器和反作用调节器如何实现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答:输入增加时,调节器输出也随之增加称为正作用调节器;输入增加时,调节器输出减小称为反作用调节器;在调节器输入级的输入端设有一个双向开关S 7,通过切换改变输入信号的极性来实现调节器的正反作用;4-3 如何测定DDZ -Ⅲ调节器的微分时间T D 和积分时间T I答:一、微分传递函数为:拉氏反变换得阶跃作用下的时间函数:当t =t0+时,当t =∞时, 由图有:实验得到曲线后,可以按图求取微分时间T D 二、积分传递函数:2.1720)10007920(1000)7207920()()(K 0101=--='-'-=ρρρρρρ)t (V )0(V 1O 02⋅=+α632.0)(V V )K T (V V 0202DD 0202=∞--)t (V e )1K (1K )t (V 1O t T KD D 02D D ⎥⎥⎦⎤⎢⎢⎣⎡-+⋅=-α)t (V K )0(V 1O D02⋅=+αS K T 1ST 1K )S (W DD D DPD ++⋅=αST K 11ST 11C C )S (W I I I M I PI ++⋅-=t =0时,t =∞时,t =T I 时:4-3 设DDZ -Ⅲ基型调节器的PID 参数的刻度值为δ=,T I =30s,T D =20s;计算实际值δ、T I 和T D 之值;解:先计算F : F =1+T D /T I =1+2/3= δ、T I 、T D 之实际值: δ=δ/F ==T I =T I /F = T D =T D /F =4-5 数字式完全微分PID 控制规律与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规律有说明区别哪种控制规律的应用更为普遍答: 完全微分型PID 算法的微分作用过于灵敏,微分作用持续时间短,容易引起控制系统振荡,降低控制品质;不完全微分是在PID 输出端串接一个一阶惯性环节,这样,在偏差变化较快时,微分作用不至于太强烈,且作用可保持一段时间;因此不完全微分PID 控制规律更为普遍; 4-64-9 某流体的最大流量为80 m 3/h ,改流体密度为×10-2g/cm 3,阀前后一压差为,试选择调节阀的公称直径和阀座直径;要求泄露量小 解:调节阀的流通能力C 为:h /m 12.101.01016.080P Q C 32=⨯==-∆ρ取 h /m 12C 3=查表得dg =32mm,Dg =32mm ;⋅-=02MI03V C C )0(V )t (V e )1K (K C C )t (V 2O t T K K I I M I 03II D ⎥⎥⎦⎤⎢⎢⎣⎡-+⋅-=-⋅-=∞02I MI03V K C C )(V ⋅-=∞02MI03V C C 2)(V第六章思考题与习题6-5 调节器的P、PI、PD、PID控制规律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各用于什么场合答:比例控制规律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时间常数不太大,扰动幅度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质量要求不高,允许有余差的场合;如贮罐液位、塔釜液位的控制和不太重要的蒸汽压力的控制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小,负荷变化不太大,工艺上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如流量或压力的控制;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引入了微分,会有超前控制作用,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最大偏差和余差减小,加快了控制过程,改善了控制质量;适用于过程容量滞后较大的场合;对于滞后很小和扰动作用频繁的系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微分作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可以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它适用于容量滞后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反应器、聚合釜的温度控制;6-7在某生产过程中,冷物料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热物料温度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故设计图所示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画出控制框图,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控制规律及其正、反作用方式;解:系统方框图:被控过程为加热炉;被控参数是热物料的温度;控制参数为燃料的流量;加热炉的过程特性一般为二阶带时延特性,即过程为非线性特性;因此,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对数特性调节阀;根据生产安全原则,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停止输送燃料,调节阀应选用气开式;即无气时调节阀关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应该在根据工艺要求,原则是:使整个回路构成负反馈系统;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判断关系为:控制器“±”·控制阀“±”·对象“±”=“-”调节阀:气开式为“+”,气关式为“-”;控制器:正作用为“+”,反作用为“-”;被控对象:按工艺要求分析,通过控制阀的物量或能量增加时,被控制量也随之增加为“+”;反之随之降低的为“-”;变送器一般视为正作用;根据安全要求,调节阀选气开式K v为正,温度变送器K m一般为正,当调节器增加时,温度值增加,故过程对象为正,为了保证闭环为负;所以调节器应为负作用;6-8 下图为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生产工艺要求汽包水位一定必须稳定;画出控制系统框图,指出被控过程、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气开、气关形式和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及其正反作用方式;解:控制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被控过程为汽包;被控参数是汽包的液位;控制参数为给水的流量;汽包的过程特性为一阶带时延特性,即过程为非线性特性;因此,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对数特性调节阀;根据生产安全原则,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应该停止输送燃料,调节阀应选用气关式;即无气时调节阀打开;保证在控制出现故障时,汽包不会干烧;调节阀:选择气关式调节阀,故K V为“-”;被控对象:按工艺要求分析,通过给水增加时,被控制参数的液位也会增加;所以K0为“+”;变送器一般视为正作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判断关系为:控制器“”·控制阀“-” ·对象“+”=“-”根据判断关系式,调节器应为正作用;6-9 某过程控制通道作阶跃实验,输入信号Δu =50,其记录数据见表6-11 t/min 0 yt t/min yt1用一阶加纯时延近似该过程的传递函数,求K 0、T 0、和τ0值; 2用动态响应曲线法整定调节器的PI 参数取ρ=1,φ=; 解:1根据表6-11得到过程阶跃响应曲线:由图读得T 0= min τ0= min∴≤≤1根据动态特性整定公式有:T I = T 0 = min82.2502005.341x )0(y )(y K 00=-=-∞=S42.00e 1s 08.182.2)s (W -+=39.008.142.0T 00==τ81.06.0T 08.0T 6.20=+-⨯=ττρδ6-10 对某过程控制通道作一阶跃实验,输入阶跃信号Δμ=5,阶跃响应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1) 若过程利用一阶加纯时延环节来描述,试求K 0、T 0、τ0(2) 设系统采用PI 调节规律,按4:1衰减比,用反应曲线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求δ、T i ; 时间min 0510152025303540被控量y 0.650 0.651 0.652 0.668 0.735 0.817 0.881 0.979 1.075 时间min 455055606570758085被控量y1.151 1.213 1.239 1.262 1.311 1.329 1.338 1.350 1.351解:1求过程的传递函数,由表作图:从图中可以得到:τ=25min =1500s ; T 0=30min =1800s 采用一阶加时延系统则:将数值代入得:2 因为τ/ T 0 =1500/1800=<1 取φ=的有自衡过程的整定公式:a .比例系数δ:b .积分时间常数T i :T i ==1440 s6-12 已知被控制过程的传递函数 ,其中T 0=6s,τ 0=3s;试用响应曲线法整定PI 、PD 调节器的参数;再用临界比例度法整定PI 调节器的参数设T K =10s,δK =;并将两种整定方法的PI 参数进行比较;S000e)s T 1(K )s (W τ-+=4.15.07.0x )0(y )(y K 00==-∞=S1500e )s 1801(4.1)s (W -+=24.148.06.26.083.015.083.06.26.0T 08.0T16.20≈⨯≈+-⨯=+-⋅=ττρδS0e )1s T (4.1)s (W τ-+=解:对有自衡能力的系统ρ=1,T 0 / τ 0=;采用特性参数法响应曲线法公式及PI 控制规律,有:T i == s对PD 控制规律调节器,有T i =τ0= s采用临界比例度法,对PI 调节规律:T i ==8,5 s两种整定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比例度比较接近、T I 相差较大;在工程实践中应该应用不同的整定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控制效果最佳方案;第七章 思考题与习题7-2 在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副回路设计和副参数的选择应考虑哪几个原则答:副回路设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副变量,从而组成一个以副变量为被控变量的副回路;副回路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1 副参数选择应该时间常数小,时延小、控制通道短的参数作为副回路的控制参数;当对象具有较大的纯时延时,应使所设计的副回路尽量少包括最好不包括纯时延;2 使系统中的主要干扰包含在副环内;在可能的情况下,使副环内包含更多一些干扰; 当对象具有非线性环节时,在设计时将副环内包含更多一些干扰;(3) 副回路应考虑到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T 01/T 02=3~10,以防止“共振”发生; (4) 副回路设计应该考虑生产工艺的合理性 (5) 副回路设计应考虑经济原则;7-3 图为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工艺要求一旦发生重大事故,立即切断原料的供应;(1) 画出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2) 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气开、气关形式91.07.05.008.05.06.28.08.0P ≈+-⨯⨯==δδ88.02.2P ==δδ99.06.05.008.05.06.26.0T 08.0T 16.20≈+-⨯=+-⋅=ττρδ(3)确定主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及其正反作用方式解:1串级系统方框图如下:副回路选择加热炉炉膛温度控制,消除F1S干扰;2由于发生重大事故时立即切断燃料油的供应,从工艺的安全性考虑,调节阀选择气开式,保证无气时调节阀关闭;3主调节器选择PI或PID控制规律,副调节器选择P调节规律;由于燃料增加加热炉温度必然增加,所以过程为正;调节阀气开式为正,根据表7-4可知主副调节器都选择正作用方式;7-5 某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主调节器采用PID控制规律,副调节器采用P控制规律;采用两步整定法整定主、副调节器的参数,按4:1衰减比测得δ1S=,δ1S=,T1S=140s,T2S=12s;求主、副调节器参数的整定值;解:按照4:1两步整定法经验公式:主调节器温度调节器:比例度δ1=×δ1S=×=%积分时间常数T I=×T1S=42 s微分时间常数:TD=×T1S=14 s副调节器:比例度δ2=δ2S=50%7-8用蒸汽加热的贮槽加热器,进料量Q1稳定,而Q1的初始温度T1有较大波动,生产工艺要求槽内物料温度T恒定;Q2为下一工艺的负荷,要求Q2的温度为T;试设计一过程控制系统,并画出控制系统框图;解:应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冷物料进行前馈补偿 控制、对被控参数:出口热物料进行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其中 前馈补偿器传递函数)s (W )s (W )s (W 0f FF -=。
过程控制系统课后习题
![过程控制系统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8d62ef763231126fdb112f.png)
过程控制系统课后习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1什么是对象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对象特性答:研究对象特性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为了能使控制系统能安全投运并进行必要的调试;优化操作。
2什么是对象的数学模型静态数学模型与动态数学模型有什么区别答:对对象特性的数学描述就叫数学模型。
静态:在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达到平稳状态下的情况。
动态:输出变量和状态变量在输入变量影响下的变化情况。
3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什么意义答:1,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2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节器参数的确定;3制定工业过程操作优化方案;4新型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的确定;5计算机仿真与过程培训系统;6设计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
4建立对象的数学模型有哪两种方法答: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
机理建模: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方法,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根据对象或生产过程的内部机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而建立起描述系统各物理量动静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实验建模步骤:1确定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信号;2测试;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5反应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各有什么物理意义他们对自动控制系统有什么影响答:K—放大系数。
对象从新稳定后的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
T—时间参数。
时间参数表示对象受到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的变化快慢。
桃—停滞时间。
输入发生变化到输出发生变化之间的时间间隔。
6评价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单项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比、超调量与最大动态偏差、静差、调节时间、振荡频率、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等。
衰减比:等于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n;过渡过程的最大动态偏差:对于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被控参数偏离设定值的最大值A;超调量:第一个波峰值y与最终稳态值y之比的百分数;残余偏差C: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参数所达到的新稳态Y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
最新过程控制-李文涛-课后习题答案
![最新过程控制-李文涛-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3b96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4.png)
最新过程控制-李⽂涛-课后习题答案不知道谁弄的和我们要求的课后作业相似度很⼤,值得参考,另外答案准确度应该还⾏超调量B —第⼀个波峰值与新稳定值之差 B=843-808=35 C衰减⽐B1 : B2 — 相邻两个波峰值之⽐ (843-808)/(815-808)=5余差值被控变量的新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偏差C=808-800=8 C 振荡周期过渡过程同向两个波峰间间隔时间为周期T=20-5=15min⼯艺规定的操作温度为 800± 9) C ,表⽰给定值为800 C ,余差为9 C ,由(1)得出的最⼤偏差A=43 C <50 C ,余差C=8 C <9 C ,所以该系统满⾜要求 T2.8(2)由图可知:.=30s,T =250 -30 =220s, k =[y(::) - y(0)] / ? :x = (196 - 0)/(196* 10%) =10(阶跃扰动为稳态值的 10%,即k=10)(P36)计算法:阶跃响应表达式y°(t)⼆y(t)/yC :)0(t<£)Yt-2).1 _e"^(ti )T1.6(1)最⼤偏差A —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数值(给定值为 800) A=843-800=43 C y °(t )(1.1)T3.10⼤修后变送器的量程由500C 变为300-200=100C ,变送器的放⼤倍数将发⽣变化,从⽽导致⼴义对象特性放⼤倍数发⽣变化:选取 t1=140s,t2=250s 对应h o(t 1),h o(t 2),其中t2>t1> . _(t1⑵」2⼯)由式(门)可得h o (tl ) =1 —e F , h o (t2) =1 —e F取⾃然对数并联⽴求解,得t2-11t2 In [1-4如)]七 In [1-h °(t2)]h (h(1.3)为计算⽅便,选取 h 0(t1) =0.39,h °(t2) =0.632代⼊式(1.2)和(1.3)则T=2( t2-t1)= 2 (250 -140) = 220s ;.=2t1 -12 = 2 140—250 = 30s ;k ⼆[y (:J - y (0)]/ :x=(196-0"T3.9(1) 影响物料岀⼝温度的主要因素有:蒸汽压⼒、流量,冷物料温度、压⼒、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序号为03;
FRC-305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流量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
仪表序号为05。
1-7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
解测量变送装置的功能是测量被控变量的大小并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 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送往控制器;
1-13按给定值形式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分哪几类?
解:按给定值形式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定值控制系统 一-合定值恒定的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一-给定值随机变化的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一-合定值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系统。
1-19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900 -10)C。考虑安全因素,控制过 程中温度偏离给定值最大不得超过80C。现设计的温度定值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
解:被控对象(对象)一一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生产设 备或机器。
被控变量一-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控系统通常用该变量的名称来 称呼,如温度控制系统,压力制系统等。
给定值(或设定值或期望值)一—人们希望控制系统实现的目标,即被控变量的期望
值。它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能按程序变化的。
2-1什么是对象特性?为什么要研究对象特性?
解对象特性就是的对象的输出驴俞入关系。
研究对象的特性,就是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对象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当采用
自动化装置组成自动控制系统时,首先也必须深入了解对象的特性,了解它的内在规律, 才能根据工艺对控制质量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选择合适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
操纵变量(调节变量)一-寸被控变量具有较强的直接影响且便于调节(操纵)的变
量。或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
操纵介质(操纵剂)一-来实现控制作用的物料。
1-11题l-11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 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试画出该温度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及可能影响被控变 量的干扰是什么?并说明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余差C=908 -900=8C;时间ts=47min。
因为A=50C<80C,C=8C<10C,所以,该控制系统能满足题中所给的工艺要求。
1-20题l-20(a)图是蒸汽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原理图。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 并指出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可能存在的干扰是什么?现因生产需要,要求出 口物料温度从80C提高到81C,当仪表给定值阶跃变化后,被控变量的变化曲线如题
选用合适的测量元件及控制器。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时,也要根据对象特性选择合适的控 制器参数(也称控制器参数的 工程整定),使系统正常地运行。被控对象的特性对自动控制 系统的控制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必须对其深入研究。
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题1-19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
超调量、衰减比、余差、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被控温度进入新稳态值的
解 最大偏差A=950 -900=50(C);
超调量B=950-908=42(C);
由于B =918 -908=10(C),所以,衰减比n =B:B =42:10=4.2;
1- 20(b)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衰减比和余差(提示:该 系统为随动控制系统,新的给定值为81C)O
升(KQ__B_’
时间ZnIin (B)⑹
题1-20图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
解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被控对象是蒸汽加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物料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
1-12题1-11图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 如果由于进料温度升高使反应器内的温度超 过给定值,试说明此时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 此时系统是如何通过控制作用来克服干扰 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的?
解:当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即升高)时,温度测量元件测出温度值与给定值 比较,温度控制器TC将比较的偏差经过控制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使冷却水阀门开度增 大,从而增大冷却水流量,使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下来,这样克服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
第
~~1-3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
解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四个环节组成。
~~1-5题1-5图为某列管式蒸汽加热器控制流程图。试分别说明图中Pl-307、TRC-303、
FRC-305所代表的意义。
题1-5图加热器控制流程图
解PI-307表示就地安装的压力指示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7;
控制器接受测量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被控变量的设定值相比较得 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
执行器即控制阀,它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从而改 变操纵变量的大小。
~~~1-8•试分别说明什么是被控对象、被控变量、给定值、操纵变量、操纵介质?
可能存在的干扰主要有:进口物料的流量、温度的变化;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的变 化;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
最大偏差A=81.5^仁0.5(C);
由于B=81.5 -80.7=0.8(C),B =80.9 -80.7=0.2(C),所以,衰减比n=B: B =0.8:0.2=4;余差C=80.7_8仁-0.3(C)O
解 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题解1-11图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其中,被控对象:反应器;被控变量:反应器内的温度;操纵变量:冷却水流量。
可能影响被控变量的干扰因素主要有A、B两种物料的温度、进料量,冷却水的压力、
温度,环境温度的高低等。
若当反应器内的被控温度在干扰作用下升高时,其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获得偏差信 号,经温度控制器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去驱动控制阀,使其开度增大,冷却水流量 增大,这样使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下来。所以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