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增强高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应当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
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
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
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
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
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依法冶校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对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重视不足。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程, 并且将法律基础课纳入思想政治课教育范畴, 每周只有两个课时。
由于课时较少, 任课教师忙于赶进度, 学生疲于应付考试, 没有引起应有的学习兴趣和注意, 不仅没有达到通过法律教学传授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目的, 反而使双方都苦不堪言, 法律基础课成为一种负担。
2.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不合理, 运用法律意识差。
不少高职大学生对法律不闻不问, 知道一些法律条文但很少理解, 不能自觉应用, 不能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更别说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行为看,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 打架斗殴事件屡有发生, 高职大学生作为被侵权对象的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上升的趋势。
3.高职院校现行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脱节。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高职院校法制教育课程与普通高校法制教育课程完全相同, 并没有做任何区分, 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不符。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目的是为高职学生毕业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而不像其它本科院校以学科式教学为主, 注重理论的掌握。
但是, 目前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几乎都是在给学生泛泛罗列和堆积一些法律概念、术语等, 缺乏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高职学生提高法律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
4.社会认可度普遍偏低。
教育部公布的消息, 从2004 年开始,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都连续保持稳定增长, 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依法治校活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依法治校活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目前,依法治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由此而产生了大批具体的理念,比如“依法行政”“依法审判”等等。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并按惠州市教育局的要求,决定将2012年定为依法治校年,积极开展依法治校活动。
活动从今年的三月初开始,到现在已经开展两个多月了,学校积极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还组织了法律考试,并由学生干部监考,同样,也组织了学生开展了法律的学习并进行了考试,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和家长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对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大有益处。
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一、我校开展依法治校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校开展依法治校活动以来,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人现在就对我校开展依法治校年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拙见。
1.从学校主管机关层面上来看,要求教师严格依法执教多于对教师权利的保护和落实。
2.学校对学生及家长投诉看得太重,容易造成学生捏造事实,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3.从学生层面上来看,学习法律不全面。
学生学习法律,他们只会注意自己有什么权利,不会去考虑自己有什么义务;学生只会认真学习老师有什么义务,不会去理会老师有哪些权利。
比如,《教师法》中关于教师的六条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六条义务学生是非常熟悉的。
依法治校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依法治校的问题与对策4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体局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中小学校长依法治校专题培训班”,通过聆听领导和教师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县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如下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交流,为依法治校尽绵薄之力。
一、学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分析1、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有待加强.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在校长负责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党组织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团结全体教职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学校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责任。
现在,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党组织,或者虽然有组织,但也是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没有职权,不能很好的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2、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法制建设落实不够。
目前学校的法制建设不系统、不全面。
如教职工代表大会,虽然成立了,但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跟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致使教职工大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有些学校制定的制度不够全面,缺乏连续性;有的学校制度缺失,无章可依,比如近年来,因教师严重不负责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案件日渐增多,但由于学校没有制定明确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因此在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导致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3、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现象,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
学校管理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情况。
许多学校领导干部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远没有形成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调处纠纷、维护权益的观念与习惯。
在学校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上,官本位、一言堂思想还较广泛存在,“人治"大于“法治”普遍存在。
4、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有些学校很注重对教职工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教职工的“师德”和法律法规学习.导致教职工法律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体罚、变相体罚、私拆学生信件等.三、学校实施依法治校的对策要在学校更好地实施依法治校,从而创设和谐的校园。
当前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当前高校依法治校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包括法治意识薄弱、法规制度不够健全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方面。
随后阐述了法治建设的意义,强调了依法治校对于维护校园秩序、推动教育改革和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性。
接着提出了加强法治意识培养、健全法规制度和建立监督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总结了当前的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高校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高校、依法治校、现状、对策、研究、问题、意义、法治意识、法规制度、监督机制、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依法治校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立法、行政法规和其他法律文件的逐步完善,高校依法治校的制度框架逐渐形成。
近年来,高校依法治校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
高校依法治校是在法治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治理水平的关键。
当前,我国高校依法治校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法治观念不够深入人心、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
深入研究当前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依法治校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
高校依法治校可以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通过依法治校,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校园稳定和安全。
高校依法治校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论依法治校
论依法治校2000字依法治校,即根据法律规定、法律程序,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活动进行合法、公正、规范的管理和制约,实现学校管理的阳光化、规范化、民主化。
在当前中国社会,依法治校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本文将从依法治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对今后的依法治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依法治校的现状1. 高校依法治校推进不够到位据调查,2009年至2013年间,在我国985大学、211工程大学和部属高校发生了857起文化传承相关的事件,其中包括无端殴打、师生矛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安全和稳定。
虽然各高校在此期间纷纷加强了管理措施,但是依法治校的相关工作仍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校园暴力、学生违纪和教师管理等方面。
2. 基层学校依法治校任重而道远中国的基层学校规模较大,覆盖面广,是高水平人才的摇篮。
然而,在依法治校方面,基层学校常遇到的问题是法律意识淡薄、法治思维不足和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成为基层学校减少校园暴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获得成功的主要障碍。
二、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1. 偏离核心价值观的管理模式管理者有时会因为追求某种效果或利益而偏离核心价值观,从而推行威权主义或超法治模式。
例如,在一些学校中,推行严格的“扣分制”或“罚款制”成为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2. 法制教育不够在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水平,对减少违规违纪事件、严正校规校纪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法律教育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尊重、法律的约束力等方面的认识都亟待提高。
3. 依法治校意识不够强烈依法治校是新时代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实践方面,仍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依法治校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这些人往往对依法治校支持度较低,而且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和才能。
三、依法治校的应对措施1. 加强法制建设,优化法律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立法、监管和执法力度,增强学生、教职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学校法治意识,不断优化法律环境。
论高校依法治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论高校依法治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论高校依法治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人类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逐渐被人民重视,尤其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教育管理水平及教育民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强国的保证。
其主要是指一种治校的权力由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确定,高等学校依据明确、完备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运行治校权力,科学、全面地治理高校管理类事项的治校理念与方法。
从而促进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实现高等教育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入改革,高校对依法治校的观念并不认真落实,导致高校普遍发生不良现象。
1、高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的校规是高等学校依据国家各类法律、法规,为保障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规章制度。
高校依法治校犹如国家依法治国一样,前提是要有法可循,才能保障广大高校教师、学生的根本利益。
但是,我国部分高校不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没有将学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制度化,许多不明确的规定,难以在高校教师、学生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起保护作用,导致高校的法律法规丧失了其权威性。
2、高校管理者的法治观念普遍不够强。
长期以来,高校的管理者惯用政府政策、行政手段和道德观念来治理学校,由于高校的发展所需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导致高校失去其自主性。
而管理者对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够重视,管理上主要依靠政策、经验和“权力”来实施管理,甚至靠关系来管理的不良现象,忽视法律法规对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法制观念没有深入人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3、高校师生的法律知识薄弱。
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高校师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得到空前提高,对维权意识逐渐觉醒,但由于没有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传统的“唯领导是从”的观念影响,对领导的的言行只会随大众而赞成,没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即使领导言行有不妥之处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伴随法治进程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劳动者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下,对他们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众多的机构当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不但要培养出学生品质良好,专业技能过硬,还要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主流。
因此,我们就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方面来探讨如何真正做到依法治校,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管理目标与要求,现状及应对措施,使学校管理法制化。
标签:高职院校;依法冶校;问题;应对措施0 引言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行依法治校,把教学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是对教育的深化改革,也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基地,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还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建设法制国家这也是一个必然要求。
1 依法治校的目标和要求依法治校的含义在于运用法律手段,依照法律治理学校。
目的在于树立起一种理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更合法,更完善的章程制度,能保证办学宗旨、教学活动也能符合基本的法制要求;最终形成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都能依法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一个良好的局面。
对学校依法治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做到四点:①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②规范管理权力;③推动基层民主建设;④健全权力保障和救济机制。
另外,落实师生主体地位,提高服务和自律意识,而且要落实和保障师生的参与权、知情和表达权、監督权,对积极建设民主权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有积极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的完善和学籍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人性化、严格化、公开化,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合乎法律的学校校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校规;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校务、规章制度提取合理意见并实时监督,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利益。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法律意识不强、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监督机制薄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法律教育、健全管理体制,并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高职院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法治校园,确保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问题、应对措施、法律意识、管理体制、监督机制、法律教育、结论、法治校园、加强、共同努力1. 引言1.1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意义在当今社会,高职院校作为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依法治校工作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意义重大,首先体现在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法制意识。
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传播者,高职院校应当倡导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态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依法治校可以规范校园内的各类行为,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提升教学和教育管理质量。
依法治校还可以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事业的繁荣。
1.2 依法治校工作存在的必要性依法治校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只有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学校才能够确保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确保教学研究等工作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依法治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依法治校,学校能够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合法意识与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律自爱的意识,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法治环境下成长。
依法治校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保障。
学校依法治校能够有效地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加强校园管理,打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在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次管理者 在各项交 往和合作 中必须增 强法制意 识, 本着对 国家 负责 、对学 校负 责、对 师生负
责 、对 教 育 负责 的精 神 ,运 用教 育 法 、教 师法 、
校 ,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一
、
高校依法治 校的实质
高等教育、民法 行政法等国家法律维护好学校 师生的合法权益,尽到其应尽的职责
常扯 皮 、推 诿 ,造 成工 作 内耗 ;二是 因强 调学 校
远没有形成 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教育、调处纠
纷 、维 护权益 的观 念 与 习惯 。随着 全 国 “ 法 ” 普 教育 和高校法 制教 育 的开展 。虽 然广大 师生员 工
党政和职 能部 门的权 威及 “ 耐心 的思想政治工
和 主动 适应 依 法 治 国 的要 求 ,不 断 推 进依 法 治
在 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 条件下 ,随着 高校 办 学 自主性 的增 强 ,教 育 的产 业 性 实 践 的快 速 发 展 , 以及学 校办 学途径 的多样 化 ,高校 与社 会 、高校 与 高校 之 间的交 往与合 作不 断增 多 ,高校 的各层
依据和保障。在 《 教育法》和 《 高等教育法》的
指 导下 ,高党政 管理 、后勤 服务 .校 办产业 等诸 方面进 行 了成 功的探索 ,为依 法 治校提 供 了有益
的经验 。
依法 治 校 的 “ ” 治 ,是 指管 理 ,而 非 管 制 , 是 管理 和服务 的统一 ,不是 消极 地运 用法律来 管
Vl 4 № 1 0 】 M a.2 0 r 02
我 国高 校 在 依 法 治校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史 华 楠
( 州 大学 党委 办 心 室 . 江 苏 扬 州 2 50 ) 撕 2 0 9
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规章制度与上位法冲突,导致依法治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此外,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部分规定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管理工作。
2. 依法治校意识薄弱部分高校管理层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依法治校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依法治校工作的推进。
3. 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导致教职工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畅,影响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 法律服务力量不足高校法律服务机构建设滞后,法律人才短缺,难以满足高校依法治校的需求。
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法律顾问,导致在处理学校内部纠纷和外部法律事务时,缺乏专业的法律支持。
5. 监督机制不健全高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渠道,导致部分违规违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
二、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高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确保规章制度与上位法相一致,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
同时,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使之与时俱进。
2. 强化依法治校意识加强高校管理层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法治观念,将依法治校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同时,加大对全体师生的法治教育力度,提高全员的法治素养。
3.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的民主权利。
同时,拓宽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 加强法律服务力量加强高校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法律人才,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5. 健全监督机制完善高校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构,明确监督职责。
同时,畅通监督渠道,加强对学校内部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确保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民办高校依法治校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包括治校规范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管理体制的对策。
这些对策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未来,可以看出改善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情况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确保民办高校向着规范化、法治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关键词】民办高校、依法治校、问题分析、治校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对策、建立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研究背景部分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治校规范不足成为一大难题。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监管制度,一些民办高校在管理和治理方面存在混乱和不规范现象,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也是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吸引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方面存在困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
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民办高校治校面临的挑战之一。
由于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和规范,一些民办高校在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方面存在弊端,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管理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民办高校依法治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议题。
本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民办高校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权益。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础理论研讨
种 正 当的 目的 和 活 动 来 进 行 。 其次 , 要创设教学科研 的氛 围 , 积极 引导教师掌握科研 的基本程序 和方法手段 。这 就要 求高等学校要 积极鼓励教 师开展教学研 究活动 , 为其从 事教改 、 教研 提供宽松 的环境 , 不过多 限制 、 干涉或要求 教师介 绍科研 和教研信 息 , 传播 先进的教学理论 , 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 加 各种学术研讨会 , 定期不定期 地聘 请专家搞 讲座和指导教 师学习教 学研 究的基本程 序和方法手段 。当然 , 对于教 师的教学科研成 果要 以 制 度化的形式 给予精 神上 的表彰 和物质上 的奖励 , 同时把教师 的教学
的 发展 注 入 源 源不 断 的动 力 。
高 校 依 法 治 校 存 在酌王 晓红
[ 摘 要 ] 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2 2 年 ) 出, 《 (( 1 00 指 要按照全 面实施依 法治国基本 方略 的要 求 , _s : Y 推进依法治 - , k 校 工作 。近年 来, 高校 也普遍 开展 了依法 治校 工作 , 各 并取得 了一 定的成 效。但不容忽视的是 , 法治校工作还存在 一些问题和 困 依 惑。本 文将对依法 治校的 内涵 、 依法治校 中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 出阐释 。 [ 关键词 ] 高校 依法治校 对策建议 随着科 教兴 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 治 国方略 的确 立 , 依法 治教已成 为 国家管理教育 的基本方针 , 而依 法治校作 为依 法治教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必将成 为建设现代高校的选择。 高校依 法治校 的内涵 依 法治校 , 是教育行政部 门 、 就 学校在各 级党委和政府 的领导下 , 按照 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精神 , 依法管理学校事务 , 使学校 的各项 丁作 实现依法 管理 。对这项 _作 , 丁 必须站 在共产党执政 和法律规范 的 高度 , 站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度 , 站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的 高度来认识 和对待 。 二、 高校依 法治校 中存在 的问题 目 , 前 我国高校依法治校整体水平普遍不高 , 在依法治校工作 中主 要存在 以下 问题 : 1管理者 以行政手段代替法律手段实施管理 , 、 依法管理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 , 学校依据政策 、 文件 、 规定来实施 内部管理 , 而久之 就 久 形成 了行政 式管理模式 。高校的管理者 也习惯于依靠行 政手段 , 而不 是有效 的用法 律手段进 行管理 活动 。有 的高校管理 者官本 位思想严 重, 对学校 事务的管理不公 开 、 民主 , 不 教职 参与学 校 民主管理 与监 督的权利得不到充分 的尊重和有效 的保 障。同时, 在对学 生的管 理上 , 多采用“ 家长式” 的管理模式 , 要求学生服从 , 而很 少给学 生行使 权利 的 空间 。有 的领导处理事情 完全凭主观臆 断 , 或依对象 亲疏远近而采 取 不同的处理方式 。这样导致学校管理混乱 , 阻碍 了学校 的健康发 展 , 阻 碍了依法治校的进 程。 2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 育法体制 尚不完备 , 内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 校 《 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 和《 明确规定 , 高校 具有 办学 自主权 , 但同时 高校 的 自主权要依法接 受监督 。在实践 中 , 很多 高校 的规章制 度在制 定时都 缺乏法治观念 , 可操作性不 强。在 内容上不适 当地扩大 了校规 的适用范 同, 不适 当地增加 了校规 的调 整手段 , 不适当地限制甚至剥夺 了学 生 的 正 当 权 益 。 3 高 校 师 生 法 制 观 念 淡 薄 、 高校长期实行行政式 的管理模式使得 师生 员工早 已习惯于管理与 被管理 的关 系 , 轻法治 , 重人治 。对 于 自身的权利保 护意识不强 , 不了 解 自己应享有 的权利 , 自身权利受 到侵 害时, 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 在 也 径去维 护 自己的利益 。而一些学生 因不懂法而违法 , 触犯法律 的现象 也有 发生。导致广 大师生员工 的合法权益得不 到有效地保 护 , 影响 了 依 法 治 校 的进 程 。 4、 教育法制监督力度不够 、 教育司法制度薄弱 当前 , 南于各种原 因 , 对高校 依法治校 的教育 法制监督 力度不够 。 具体表 现有 : 督主体 职责不清 , 监 分工不明 , 标准不够明确 , 权威性差等 等 。这一系列 问题 导致教育法 制监督没有发 挥应有 的作用 , 管理者 的 管理行 为得 不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 在行使管理权时主观性较大 , 处理 事情 比较 随意, 阻碍 了依法治校 的实施 。 三、 推进依 法治校 的对策建议 1 正确树 立党委领导 与实施依法治校 的关 系 、 学校 党委 要充 分认 识到 依法 治校 是一个 系统丁 程 , 必须 高度 重 视 。校党 委首先要加强 自身的法制建设 , 学法用法 , 依法决策 、 依法 行 政、 依法治教 。同时 , 依法治校必须在校党委 的领导下 , 统筹规划 , 精心 安排。为依法治校做好思想领导 、 政治领导和组织领 导。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民办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清晰的法律法规约束、管理体制不健全、依法治校意识不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和加强依法治校意识培养来提升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水平。
加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促进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保障教育公平至关重要。
应该持续关注并解决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依法治校、问题、对策、法律法规、管理体制、意识培养、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依法治校是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基础。
只有依法办学,才能确保学校的管理运作规范有序,教学科研工作科学有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依法治校是维护师生权益和学校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校可以有效规范学校管理行为,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校内部和谐发展。
依法治校还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依法治校,才能引导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校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不断提升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不仅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面临的问题民办高校依法治校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缺乏清晰的法律法规约束、管理体制不健全和依法治校意识不强。
民办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存在着缺乏清晰的法律法规约束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民办高校的管理相对模糊,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存在法不依、法不用的情况,甚至有一些民办高校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民办高校存在着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监管不力等情况,导致校风不正、学风不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治理已经成为所有高校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高校依法治校方面,有许多方法和流程可以改善学校的治理秩序,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本文将针对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讨解决的可行性。
二、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1.法规混乱、缺乏闭环目前,高校的法规和规则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如规则解释不清、相关法律政策不够细致、法律约束不及时等。
高校在实施法规政策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而且缺乏完整的闭环,实施比较松散,经常出现规则不被落实到位、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防止违规行为等问题。
2.不法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高校通常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如破坏校园秩序、抄袭抄作、逃学等,但是由于法规混乱、缺乏闭环等原因,这些不良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甚至引起社会上的恶劣影响。
三、解决途径1、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法律教育要有效改善高校的治理秩序,首先要加强法规制度的建设,明确法规的规范和规定,使之更明确,更具体。
另外,高校还应加强法律教育,让学生和教职工更加了解相关法规,培养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
2、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同时,高校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评估,及时发现有关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实施闭环管理,有效遏制和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3、制定具体的处罚办法此外,还要制定一套具体的处罚办法,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惩罚,让学生和教职工有明确的自我约束,使之更加重视和谨慎。
四、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的是,要想有效的改善学校的治理秩序,就必须从法规制度建设、法律教育、监督机制建立和细化处罚办法等方面入手,从而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促进高校的正常运行。
学校施行依法治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校施行依法治校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通过网上学习《学校安全管理与依法治校》这一课题,我深刻地体会到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可是,我校在这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校领导班子对此不够重视,一味只抓教学,忽视德育教育,忽视法制教育;德育领导、门卫保安、年级班主等各职能部门协调不够;班主任班级管理不够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行少等,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不高。
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决控制学生违法乱纪现象。
现将我校施行依法治校问题解决方案如下:一、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宣传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为我校德育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成立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陈百盘副组长:许杰成员:年级主任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我们学校按照法规,制定校纪校规,法规校规有机结合,充分发动师生参与依法治校宣传活动,重点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并邀请派出所干警来我校召开青少年法制教育大会,进一步宣传不遵纪守法的危害。
同时,开展有关遵纪守法有关知识的比赛,创文明学校我们该做些什么探讨,要求学生从改掉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打架等)做起,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远离毒品,拒绝不良嗜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各项政治活动,不断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我们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到超前预防,让学生人人健康,个个文明。
1、坚持“一纳入”。
始终坚持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各种演讲以及利用黑板报、广播对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做到“两个结合”。
始终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观念相结合,做到法制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3、进行“三方联合”。
我校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合力。
与派出所联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聘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违法的危害;与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互动,引导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文明生。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浅析了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首先指出了法律意识不强、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等问题,然后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执行机制、加强监督机制等具体的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本文得出结论认为虽然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问题,但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
该文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为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施、依法治校、问题、应对措施、法律意识、执行、监督、法制教育、执行机制、监督机制、解决、推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下社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依法治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法律意识不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一些高职院校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依法治校工作无法做到全面落实。
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常见问题,有些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执行方面存在漏洞,导致一些重要法规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监督不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
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加强法制教育是关键,只有让师生员工们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建立健全执行机制也至关重要,只有将法律法规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顺利实施。
加强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高职院校在实施依法治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和加强监督工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
2. 正文2.1 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工作存在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法制建设的问题
1、缺乏系统性的法制建设。
学校法制建设主要是指根据学校学习教育的实际情况,经过系统梳理和科学设计,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规体系,实现学校管理和督促规范。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法制建设尚不够全面,缺少制约学校发展的法律体系,而治校的责任落实弱,导致学校法制建设的缺失和不足。
2、法制建设服务学校发展功能不强。
学校法制的核心功能是服务于学校发展,但很多高校的法制建设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注重能力建设,缺乏对学校发展的实际支持,无法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
二、学校管理规范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规范体系滞后。
学校管理规范体系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规定,以及治校各个活动的制度、制定权责、途径限制等内容,但很多高校的管理规范体系仍然处于过去的状态,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大部分规范文件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无法有效保障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2、管理规范服务于学校发展功能不强。
学校管理规范体系是学校管理的基础,但很多高校的管理规范体系仍然处于过去的传统,缺乏对学校发展的实际支持,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规范的积极作用。
高校法治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高校法治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高校法治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引言:高校法治工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权益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法治工作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行整改。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促进高校法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存在问题的评估1. 法治理念宣传不到位高校法治工作中,对法治理念的宣传不够到位是一个突出问题。
尽管法治理念在高校教育中应该成为一种普遍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高校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缺乏对法治理念的深入解读,使得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
2. 法律知识普及不充分高校学子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和法制观念的形成是高校法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然而,目前高校中普及法律知识的环境和氛围不够充分,缺乏一种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体系。
3. 行政干预与法治原则的冲突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部门过度干预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种行为不仅跌宕了高校内部法治的原则,也束缚了高校师生的创造力和发展空间。
4. 法律教育与实践脱节提供理论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把法律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不够的。
高校应该加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律教育,通过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力量。
二、整改措施的提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以下整改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法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 加强法治理念宣传在高校中开展法治理念宣传的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征文比赛等。
从各个角度解读法治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法治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 构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体系高校应该重新审视法律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建设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并加大投入。
通过开设普法课程、设置法学专业等方式,普及和深化法律知识的教育。
3. 加强内部法治建设高校管理层应该意识到行政干预与法治原则的冲突,提高对法治的重视。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为增强高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应当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
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
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
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
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
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0卷第12期高校依法治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刘连富【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要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近年来,国内高校也普遍积极开展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依法治校工作做得还不很到位,一些高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对依法治校的涵义、依法治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等分别作出阐释。
【关键词】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对策措施【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市教育系统2011年重点调研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刘连富,天津师范大学一、依法治校的科学内涵“依法治校”,顾名思义,即依据法律法规治理学校。
这里的“依”,是依据和根据的意思,它不仅指直接利用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运用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学校管理活动时不能同宪法、法律等上位法相抵触,有效地把法律作为一种最高的权威和依据。
这里的“法”,从广义来说,应理解为包括宪法、教育法律法规及其他专门法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学校章程及其各项规章制度等;从狭义来说,主要指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地方性法规。
“治”即治理、管理之意,是学校运用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地管理学校事务,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它体现的是管理与服务的统一。
具体来说,依法治校就是依照国家法律以及符合国家法律的学校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管理学校的事务,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学校办学、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高校依法治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法制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管理队伍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或“以罚治校”的问题较为严重。
有些管理干部除了机械地按照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外,还常把自己视为学生的管教者,把主要的工作放在处罚、管教学生或维护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上。
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纯粹是一种规范与被规范、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忽视了对学生正当权益的维护。
山西财专校长申长平在2004年就直言,该校“不少教职员工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法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只关心和关注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没有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摆到保证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位置看待。
”福建武夷学院在依法治校工作中,也存在“依法办学的理念还比较薄弱,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还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一些管理者习惯于用政策和行政手段以及道德观念来治理学校,主观随意性大,革的初衷而言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这只是一厢情愿,或者说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实际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等级直接和升学考试挂上了钩。
早在2007年《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就曾经报道过湖南长沙某些高级中学以综合素质五个A作为录取的依据。
随着教改区域的扩大,此种现象也出现扩大的趋势。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是:由学校和教师作出的评价是否公平,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是否真实?由谁来做最终的裁决江西的洪都中学有一个很好的思路———让学生参与监督。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小组,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全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
”监督小组由一定比例的学生参加,“监督小组对下述内容实施监督:(以下是洪都中学《新课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制度》)一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评分细则的制定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科学、完善。
二是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组成人员的选配是否符合要求。
三是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各项制度的制定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四是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是否坚持标准,是否做了到客观公正、据实评价。
五是A等学生名单是否公示并接受全体师生及家长的监督。
六是对通过申诉进入复议程序的学生要重新评价,评价过程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进行监督。
”学生是最直接的监督者,本班学生提交的材料是否真实他们最清楚,学生参加的实验活动是否真实他们也清楚;老师作出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学生最有发言权。
总之,让学生作为监督的主体才能保证综合素质的考评公正、公平。
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各个方面的素质既相对独立发挥作用,影响人的发展,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在学生管理环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最终实现我们的教改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11年第10卷第12期具有明显的‘经验’色彩和靠权力进行管理的‘人治’思维定势,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还没有内化为管理者的自觉行为”等问题。
2003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也承认“学校的法治理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二)校内规章制度不健全。
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性冲突。
主要表现为:第一,规章制度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一些学校的校规在内容上不适当地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不适当地增加了其调整手段,从而导致在学生的纪律处分、教师职称评审以及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中的违法性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我国不少高校都有这样的规定:凡是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处分,一律不授予其学位证书,尤其是学生考试作弊、考试不及格、英语没过四级被取消学位等现象突出。
2004年4月,山西财专申长平校长认为,“我校现有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不能够涵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2003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坦言该校“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很不健全,学校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学校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听取教师和学生意见不够”。
2005年9月,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撰文指出,“我们在依法治校工作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工作不够规范”2002年广州暨南大学吴某因一年级考试作弊,在第二年补考及格后,但毕业时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遂起诉学校,法院在终审判决中认为,学校的校规关于考试作弊的处理规定明显重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的规定,应属无效,学校败诉。
(三)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施行程序不够严谨。
当前,一些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缺乏法律理论依据,不适当地夸大了自己的权力,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正当权益,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这些高校在制定文件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基本没有师生的民主参与,只是片面强调学校的权力。
一些学校对一些涉及被管理者利益的重大事项仍沿袭传统做法,采取由院系传达或下发文件等方式,根本无法保证充分履行告知义务。
学校在作出处分或处罚决定前,极少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或举行“听证会”。
例如,19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学校败诉的原因之一就是违反了法定程序。
当北京科技大学给予了对田永按退学处理决定后,没有以书面形式告知他,更没有给他申辩和申诉以实现救济的权利和机会,这其实已构成了对学生程序性权利的侵害,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故学校作出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
再如,济南某高校学生朱某因考试作弊被学校开除学籍,然而学校对朱某作出的处分决定没有通知其本人,没有给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更未向其交代申诉期限。
因此,学校对朱某所作处分的程序违法。
(四)现行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
随着依法治校方略在全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及高等教育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法制化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和应有的回应。
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标志着我国进入依法治校的现代化发展时期。
随后相继制定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教育方面的专门法律,基本实现了我国构建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目标,使我国高等教育有法可依,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制,从整体上说还不完善,还有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与法治的要求和实践的迫切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如:学校与政府、教师、学生的关系问题,实践中他们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其中不少纠纷按照我国现行法律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甚至有些纠纷在我国现行教育法律中根本就没有规定;由于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程序性规范少,具体操作难,可诉性弱;配套法严重滞后,现有规范漏洞较多,下层位规范与上层位规范抵触现象屡见不鲜等。
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对策措施(一)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增强其依法治校观念。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能否严格按照法律和制度办事,关系到依法治校的实施效果。
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者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有很强的法治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的观念,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法治的精神,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此外,不断完善干部的选拔考核机制,将法律素质作为干部选拔和考核的重要条件。
只有高等学校管理者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把依法治校纳入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依法治校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是国家教育法制体系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自主发展、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基本依据。
学校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处于学校“母法”层次,学校规章制度处于“子法”层次。
除了制定章程以外,学校还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学生管理等方面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三)不断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程序和完善申诉渠道。
首先,在起草和制定规章制度时对涉及的主要问题应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师生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并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与之相抵触。
其次,在制定的程序上也必须正当合法,形式规范科学。
制度的制定不能只体现学校单方面的意愿,还要充分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能体现师生的意志,又能满足现实的可行性。
在对违纪违规者做出处罚或者不利决定时,应事先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进行听证,然后再做出处罚或者处分决定。
【参考文献】1.邵南.武夷学院依法治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夷学院学报,20102.杨冰雪.构筑化解高校与学生纠纷的完善机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4.朱美梅.我国高等教育立法及其完善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