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浅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教1001 徐香 100204136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所揭示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最终制成了剩余价值理论。
本文从理论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作用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三个方面做出理论分析。
关键词:劳动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第一部分:一、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完成,在此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发育成型并不断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二是无产阶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受损,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勇敢的拿起武器进行反抗斗争,以争得自身利益,因此社会革命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并加以合理的创新,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二、劳动价值论理论内容: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及商品生产、交换遵循价值规律的理论。
主要包括商品及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货币产生和发展等内容。
(一)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马克思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分析,提炼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概念就是:“物的有用性”。
它以物体本身作为客体,是对人的一种有用性,只在使用和消费中的得到实现,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价值量的多少反映了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
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
简析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其既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物质上与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企业自身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工资作为薪酬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工资决定理论,以它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一直影响着现代薪酬的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其基本观点在于:(1)工资是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物,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在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2)资本主义工资的运动受价格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竞争规律的调节支配,并受资本家与工人两大阶级力量对比和斗争的影响。
(3)资本主义工资是以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为尺度的,工资水平上升不会改变工人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工资决定理论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辩证法原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工资决定理论相比,具有以下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
第一、工资在表象上体现为劳动买卖过程中的交易价格,即劳动价格;与此同时,这种市场交换行为更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可变资本与劳动力使用权之间的等价交换,使得工资不再成为劳动的报酬,而转变成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歪曲的表现形式。
因此,工资的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特定生产方式及相应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单纯的利益辩护学说,工资的绝对运动——无论是以名义工资还是实际工资衡量,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资与利润间的相对运动不仅构成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且也为社会总生产过程中一般规律内在矛盾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因此,只有在工资与利润的矛盾关系中,才能理解工资运动的本质规律。
第三、工资变动与就业量变动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价格调整模式,失业的出现并非源自工资的过渡增长;相反,技术进步引发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造成了劳动市场上内生性的劳动供给过剩,并因此有助于压低工资的增长。
相对剩余价值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对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加等手段,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的现象。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离不开商品生产的特殊性质。
在商品生产中,作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本)与作为劳动力的活劳动(工人)相对立,资本家的私人拥有者利用生产资料和工人,生产出商品并出售,以获得利润和增殖自己的资本。
由于劳动力是商品的一种,其价格由其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所决定,保证了资本家可以以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买来工人的劳动力,从而实现价值的增殖。
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二是增加剩余劳动时间。
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和劳动组织形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必要劳动时间。
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和加大工作强度,使剩余劳动时间占更大比重。
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利润的必要条件之一。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因此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同时,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使剩余价值占更大的比重,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效率,从而增加生产的规模和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工人的剥削和贫困,使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总之,相对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矛盾,为我们认识和改变现实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022年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4、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6、“人的依赖性关系”指()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7、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9、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1、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2、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3、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二、多项选择题16、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主义矛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凸显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方式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以获取利润,这就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基本过程。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和他们所得工资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指出,这种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表现。
剩余价值的存在导致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引发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首先,资本家始终追求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导致了对工人的过度剥削。
资本家通过压缩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等手段,提高剩余价值的产生率,从而加剧了工人的贫困和不满。
这种剥削与压迫的不公正关系,使得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其次,剩余价值的追求也造成了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性和无序性。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资本家往往会通过技术进步、机械化生产等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这种提高生产力的过程却会导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机会,形成大规模的失业和社会不稳定。
再次,剩余价值的生成也使得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在的必然。
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了市场经济内部的过度生产和过剩,从而造成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再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剩余价值理论还直接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根本对立于社会的普遍利益。
马克思主义旨在解放劳动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而消除剥削和不平等。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内部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深刻揭示。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四
新东⽅校推荐: ⼀、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关于经济学上的财富,有各种各样的名称,有⼈称之为物质财富,有⼈称之为⾃然财富,有⼈称之为⼈为财富,也有⼈称之为财富;明确地将经济学上的财富称为社会财富的是马克思,在马克思看来,在⼀切社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都是由A.⾦银构成的B.价值构成的C.货币构成的D.使⽤价值构成的 2.“我们从⼩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麦的⼈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使⽤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产关系。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A.使⽤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B.使⽤价值是商品的⾃然属性C.使⽤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D.使⽤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使⽤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价值,因为使⽤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类⽣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马克思指出,“就使⽤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类劳动。
”这⾥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类劳动是指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个别劳动D.社会劳动 5.商品是⽤来交换的能满⾜⼈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价值和价值的⽭盾统⼀体。
商品的⼆因素是由A.商品的⾃然属性所决定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C.⽣产商品的劳动⼆重性决定的D.⽣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6.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为。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定⽐例进⾏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A.两种不同的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B.两种不同的商品对⼈们有相同的效⽤C.不同使⽤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般⼈类劳动D.两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价值 7.商品具有使⽤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价值和价值的⽭盾统⼀体。
2022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6、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比资本主义社会高的社会生产力B.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社会生产力C.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D.高新技术发达的生产力8、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9、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10、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12、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3、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14、金融资本是由()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B.降低其生产成本C.扩大了贸易逆差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6、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对立统一观点D.折衷论观点1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建设中C.改革开放事业中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19、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辨析题21、从“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的过程,就是自然的人化工厂,而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主要是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剥削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只能得到一个等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剩下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通过剥削实现资本的增值。
这种剩余价值的产生和流转成为资本积累的基础,也是推动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无产阶级作为被资本家剥削的人群,被剥夺了自己劳动成果的所有权。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夺回自己的权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够打破资本主义的束缚,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的同时,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也进行了系统探讨。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包括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等内容。
公有制经济强调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消除了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计划经济则是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经济生产和分配进行统一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对当前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在全球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为寻找解决之路提供参考。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够分析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优化。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第1卷导读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第一节剩余价值理论引言第二至第六篇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内。
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利息和地租,因此,首先应当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考察。
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及企业理论的主要部分。
剩余价值无非是剩余劳动或经济剩余的特殊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理论对市场经济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方法与结构2.基本内容剩余产生条件理论,剩余生产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理论。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研究对象:货币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
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即要素的特定的社会结合方式。
这一篇与第七篇第24章第1——6节从逻辑与历史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问题。
方法:比较分析、矛盾分析。
结构:首先分析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上的区别;其次,分析资本运动形式中产生的矛盾;最后,解决矛盾。
一、资本的总公式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P167——168.1)。
2.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P168.2——177.2)。
货币的运动形式与资本的运动形式(两种不同的流通)。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的共同点与区别两种流通在内容上的区别3.资本总公式(P177.3——4)。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流通形式上的矛盾(P177.5——179.1)。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P179.2——186.2)。
[对四种典型情况的分析。
“零和博弈”。
]3.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不能说明资本的现代基本形式(P186.3——188.1)。
4.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P187.5——188.1)。
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和货币转化为资本问题的解决条件(188.2——189.1)。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P189.2——190.2)。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革命导师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马克思(Karl Marx),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革命家,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指导者。
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将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
一、马克思的思想体系1.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要的思想之一是历史唯物主义。
他认为,社会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个发展过程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的,这种矛盾最终将导致一种革命发生。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中,马克思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使其理论更具有针对性和发展性。
2.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着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在这种社会体系中,资本家可以通过雇佣工人来生产商品并占据大部分的剩余价值。
而工人们只能获得剩余价值中的一小部分,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形式会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矛盾。
3.阶级斗争马克思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源。
他认为,所有的社会都是由阶级分化发展而来的,而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人类历史源源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的战斗将会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最终走向社会主义阶段。
4.社会改革作为一位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注重对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研究。
他认为,革命是必要的,但真正的改革只有在社会主义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逐渐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后方能实现。
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的出现必须由整个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一个意识形态的变革引起,这是一种推动人类进步的必要工作。
二、马克思的领导性思想1.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实践,旨在通过人民的革命来推动社会进步。
他的思想在欧洲和亚洲广泛地传播,尤其在苏联、中国、越南和古巴等国家取得了胜利。
今天,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依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力和影响。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运用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及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运用作者:李儒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以及国民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隐藏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揭秘,进而揭露了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更好的运用该理论。
关键词:工资理论;应用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95-01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基本内涵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隐蔽的,又是如何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论述。
(一)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论》中首先阐述了一组不同的概念:劳动和劳动力。
劳动既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和价格,而资本家购买的并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
“劳动者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即为一定量劳动而支付的一定量货币”,但是“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劳动者所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是怎样转化为劳动自身的价值和价格的。
最后,得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即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所反映和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
(二)工资的形式马克思认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他认为,计时工资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工资形式,它总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是工人按一定时间出卖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
在分析计件工资时,马克思认为“像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一样,计件工资又不外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工资理论述评
工资是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按时间或者生产数量付给劳动者的货币表现。
工资是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收入的最主要渠道,是维持劳动者以及劳动者家庭成员生活的基本费用来源,同时也是劳动者向社会所做贡献而得到社会承认的反映。
上面对工资的描述这只是我们按照日常生日经验对工资进行的一个简要概括。
那么,工资的真正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给出了答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工资的本质、形式及其市场定位。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内在关系,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继续与补充。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对我国探索工资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在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出现之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便已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工资理论。
现在主流经济学的工资理论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凯恩斯主义工资理论、货币主义工资理论、效率工资模型等。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在历史与阶级的双重局限,决定了其工资理论的肤浅性与矛盾性。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主要包括工资的本质、工资的形式和工资的市场定位三个部分。
工资本质的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工资形式的理论阐明了各种形式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在工资形式上所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颠倒的、虚幻的认识。
工资市场定位则阐明了劳动力价值范畴的市场形成机制,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运行必然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从而保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
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创立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明了劳动是惟一的价值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只有劳动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用来估计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惟一尺度。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1818-1883)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和革命家,也是现代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经济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只有通过革命打破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二、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其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从雇主那里得到的工资,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形成了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张工人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争取取得对生产资料的控制权,从而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
三、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阶级差别和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社会形态。
四、历史决定论与社会变革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变革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资本主义作为过渡阶段,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最终演进为共产主义社会。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是历史的先进阶级,其命运与整个人类命运紧密相连。
五、国家与社会主义马克思对国家的理论是其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国家将逐渐消亡,最终实现无阶级社会的理想。
六、国际主义与无产阶级的团结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球性的,他提倡国际主义,主张无产阶级要共同抗击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呼吁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作者:刘玥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09期摘要:文章根据《资本论》从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工资、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剩余价值,基本内容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0-01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一、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商品,在这个流通中,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
G-W—G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余起初投入的货币,这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的总公式为G-W-G、。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剩余价值的形式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关系的总和,商品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货币转化为资本,等价物交换应该是起点。
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工人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预付给资本家。
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个人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作为外在强制力,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
在工作日已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延长必要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创新。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在性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与其实际获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也就是劳动者所创造的超过自身生活和繁殖所必需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根本方式,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基础。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为人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而上层建筑则是经济基础的产物和反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影响,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的根源和本质。
这一观点为人们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社会矛盾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此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还包括了对商品经济、货币经济、资本积累、经济危机等方面的深刻分析。
马克思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的本质、资本的积累规律以及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人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撑。
总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其核心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
这些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规律,为人们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社会矛盾和变革的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因此,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对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认识,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论第六篇工资
•
其次,工资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的必要劳动和剩余 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 现为有酬的。与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相比较,雇佣劳动 制度的工资形式,掩盖了现实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欺骗 性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工资所掩盖的现实关系,使 庸俗经济学家的辩护遁词破产。 • 3、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必然性(第 619页第3段—第622页) •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价值采取工资的形式,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具有必然性。 • 首先,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来看,即从劳动力的买 卖来看。人们感觉这种买卖同其他商品的买卖一样,买 者支付货币,卖者付出物品,双方具有同等的权利。 “我给,为了你做;你做,为了我给”。 •
•
从工人的角度来看,也容易把工资看作劳动的价 值。假设工人一天劳动12小时,创造240元价值,资 本家支付工资120元。对他来讲,他12小时的劳动是 120元的购买手段。劳动力的价值可以随着日常生活 资料价值的提高或降低,或者劳动力的价值不变,劳 动力的价格随着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变化而波动。对工 人来讲,他所付出的就是12小时劳动。他所获得的工 资的任何变化,必然表现为他的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 变化 。 • 从资本家来看,也把工资看作劳动的价值。他 总是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他所关 心的是他购买劳动力所支付的价格与劳动力执行职能 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他把利润的来源说成是 贱买贵卖的结果。他不可能理解如果劳动是商品,他 支付了全部劳动的价值,货币就不会转化为资本。
• •
• •
• •
•
第十九章 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计 时工资的转化形式。计时工资使资本家能够延长工作日加强对 工人的剥削,计件工资不仅使资本家延长工人工作日,而且能 够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1、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第633页——635页第 2段)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从表面上看,计件工资 与计时工资是两回事,计时工资是以活的劳动时间计算的,计 件工资是以产品中的物化劳动计算的;计时工资是以劳动价格 来计算,计件工资由工人的工作效率来计算。实际上从本质上 来看,两者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首先,两种工资形式在同一行业同时并存。这说明它们并无 本质的区别。 其次,计件工资是在计时工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件 工资是以计时工资的日价值/日产品数量,得出生产一件产品的 工资。产品中仍然包含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两个部分(第634 页第3段) 。 第三,两种工资形式都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 计时工资是直接以时间单位为基础,计件工资通过产品数量间 接以时间为基础(第635页第2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通过什么手段实现隐蔽的,又是如何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进行论述。
(一)工资的本质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论》中首先阐述了一组不同的概念:劳动和劳动力。
劳动既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和价格,而资本家购买的并不是工人的劳动,而是工人的劳动力。
“劳动者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即为一定量劳动而支付的一定量货币”,但是“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劳动者所卖的,是他的劳动力。
”。
其次,马克思分析了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是怎样转化为劳动自身的价值和价格的。
最后,得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的本质,即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所反映和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剥削关系。
工资——这是马克思较早确立的经济学范畴。
马克思在早期的研究甚至在其后的研究中经常对工资问题进行细致的阐释,甚至是以工资作为论述的起点的。
虽然理论界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论述工资,更多的是因为工资对于工人来说是最为现实的、可以引起的共鸣,但是,也正是通过对工资范畴的确立和对工资范畴所表现的经济关系的分析,才使得马克思一步一步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
尤其是工资作为资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纽带作用,使得这一范畴的确立和对这一范畴的分析对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工资是“劳动价格”所以,工资变化——主要是降低,对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就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砝码。
马克思在简单地论述了工资的通常意义之外——这种意义是无须更多地说明的——更阐述了“工资额”确定所导致的对工人的损害:1.分工的发展使得工人转行的困难,从而导致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工人的收入(工资)下降;2.在工人从属于资本家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
由于市场价格向自然价格(这应该理解为现代经济学所谓的均衡价格,也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后来所分析的平均利润率所决定的价格)的靠近,使得工人只能无条件地遭到最大的损失,即“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
3.由于“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
所以,工人不仅要为物质生活资料而斗争,而且要为谋求工作,即为谋求实现自己的获得的可能性和手段而斗争——这其实就是为谋求自主地生存而斗争。
马克思从此探讨了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状态及其工人在其中的地位:1.如果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那么工人所受的痛苦最大;2.社会财富的增进尽管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但是由于工资提高所引起的过度劳动,由于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导致在这种状态下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剥夺了,导致“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使得工人日益“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劳动者之间竞争的加剧使得劳动价格降低了;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加剧了,大资本家使小资本家陷于破产,工人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反常和带有强制性。
这些的结果是“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
3.当财富的增进达到了它可能达到的顶点,超过所需要人数的部分注定会死亡。
所以,马克思总结到:“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可以说,不对工资进行研究,就无法找到工人和资本家,不对工资变化进行研究,就无法揭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工资是发现雇佣劳动和资本家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的“引子”。
更重要的在于,马克思不仅从工资出发探讨了工资的现代本质,更探讨了产生工人无论在财富增长和衰落仍然贫困的这种状况的原因:“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
由此马克思提出的问题,表明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他所要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面:(1)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中具有什么意义?(2)主张细小改革的人不是希望提高工资并以此来改善工人阶级的状况就是把工资的平等看作社会革命的目标,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这说明,马克思已经隐约地看到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学无法解释社会现实,更无法深入社会本质去理解和解释资本主义社会,需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而这种思考无疑都指向了一个主题: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到底是什么?这种经济根源通过什么样的逻辑形态进行表达?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对“工资”这一范畴进行如此详细的论述,正是因为马克思通过对工资这一工人和资本家之间最现实明显的连结纽带的认识,逐渐深入到工人和资本家经济关系的本质,从而探讨隐藏在工资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探讨现代社会劳动的性质和社会财富增进之间的关系。
探讨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改变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这些,恰恰是后来所形成的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本内容,更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所不断细化和完成的内容。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马克思确立了他自己的“工资”范畴,才开始了真正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构建,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 一般只笼统地讲述工资的职能与作用。
比如, 有的认为, 工资间题是一个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发展、职工的生活以及职工同国家、企业的关系, 而且还影响职工内部的关系, 影响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 以及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处理得当, 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正确结合, 就有利于加强劳动人民内部的团结, 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实现国民经济在高效益基础上的高速度发展。
“对基本工资职能的探讨, 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 基本工资职能, 从微观角度看, 它具有补偿职能和刺激职能+ 从宏观角度看, 它具有调节职能和控制职能。
”微观角度:从现象上看, 通过工资收入, 可以获得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资料, 保证其生活水平。
但透过现象, 深入到本质, 就可发现工资是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对此马克思已经说得很清楚,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成为商品, 并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也具有其特殊性, 主要包括三个因素, 即维持劳动者本身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养活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训练和学习时所支出的教育费用。
所以“劳动力价值可以归结为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而工资则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在研究《资本论》的一些著作中, 比如《普照之光的经济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这一本书中, 提出了计件工资的经济杠杆职能, 包括% 有利于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提供了一个十分确定的计算劳动强度的尺度& 有利于管理费用的节约& 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拉开工人的收入差距, 克服平均主义。
工资的调节职能, 是指基本工资所具有的协调平衡的功能。
这种调节是指国家对劳动者的基本劳动量与基本报酬量之间, 劳动者的基本供给与基本需求之间的协调平衡, 而不是指国家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社会各类人员之间的收入状况与社会财富分配状态之间, 各类人员的总劳动供给与劳动总需求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这是工资的调节功能与个人收入的调节功能的不同之处。
前者属于特定范畴的调节, 后者属于社会范畴的调节。
工资的控制职能, 是指国家对全社会工资总水平、工资关系的确定和变动的统制与管理, 属于总体控制的范围工资的作用与上述工资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的职能相对应, 工资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发展中均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工资的补偿职能,决定了工资具有保证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的作用, 从而能保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能够顺利。
工资的激励职能, 决定了工资具有实现按劳分配的作用。
大家知道,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其最根本的要求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而工资的激励职能正是对劳动者的一定劳动贡献给予相应的报酬, 能够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劳动者不断增加劳动投入的热情, 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工资的调节职能, 决定了工资具有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
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 首先, 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而劳动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工资具有对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协调与平衡的职能,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直接表现为经济杠杆的作用。
这可以引导全社会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可以调整劳动力资源的供需关系,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比较合理配置。
( 工资的控制职能, 决定了工资具有实现有效的宏观管理作用。
工资的控制职能是对工资成本或工资基金的统制与管理。
这样, 国家在一定时期, 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工资收入分配进行控制, 可以达到对全社会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工资的宏观控制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
总之, 当前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而工资形式又是主体分配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因此, 工资状况如何, 工资的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怎样,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实现, 对于分配体系的完善和建立, 进而对所有制结构的优化,最终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提高工资经济效益一般地说, 人们都把工资看作为分配方式, 是人们谋取收入的一种形式。
从经济整体看, 工资属于国民收入。
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国民收入净产值! 的组成部分。
对工资的收入属性, 人们并没有异义。
但是, 我们还要进一步看到, 工资具有二重性。
人们一面以工资形式取得收八, 另一面则以工资形式支付。
收入和支付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工资支付也就是工资投入。
在此过程中, 工资收入是资本投入的重要部分, 是投入活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货币表现。
所以,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都把工资作为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工资构成产品的成本。
简而言之, 同是工资, 加剩余价值就组成国民收入, 表现为劳动者的收入, 同是工资, 加物耗价值组成产品成本, 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
毫无疑间, 工资既然是成本, 是投人, 也就有个产出问题, 有个投入效益问题。
工资属于国民收入也源于国民收入。
投入工资不创造国民收入净产值!, 工资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工资投入要求经济效益, 工资经济效益是指支付一定量工资生产出多少产品, 创造和实现多少价值, 它反映投入工资和带来经济效益的关系。
当然, 在一些领域, 比如教育、文艺、医疗、党务等, 投入工资产生效益, 并不产生经济效益, 但不能说没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