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
纺织后整理示范区
区域环境评价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吴江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环评单位:上海大学
证书等级:乙;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801号
目录
1. 总则 (3)
2. 建设项目简况 (3)
2.1.项目名称 (3)
2.2.项目性质 (4)
2.3.项目背景介绍 (4)
2.4.环境质量现状 (5)
3. 工程分析 (6)
3.1.纺织后整理工艺概述 (6)
3.2.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污染源调查 (6)
3.3.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主要污染源排污分析 (7)
4. 纺织后整理示范区规划相容性及产业导向分析 (8)
4.1.纺织后整理示范区建设规模及功能定位 (8)
4.2.纺织后整理示范区产业导向 (8)
4.3.区域开发规划与地域总体规划一致性分析 (8)
5. 清洁生产 (9)
6. 污染集中控制及缓解措施 (10)
7. 废气排放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
8. 纺织后整理示范区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 (13)
8.1.潜在的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识别 (13)
8.2.风险防范措施 (15)
9. 结论 (18)
9.1.集中建设可行性分析 (19)
9.2.选址可行性分析 (19)
10. 附图大谢村基地周边情况 (20)
1.总则
盛泽镇是中国的丝绸之都,享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600余家,其中丝绸纺织企业占90%。
今天,近1500家丝绸纺织工厂汇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形成一条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服饰制成品的丝绸纺织生产链和年产合成纤维100万吨、丝绸纺织品40余亿米的生产能力。
近年来,盛泽镇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作为纺织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纺织后整理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纺织后整理行业也带来了环保、安全、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问题。
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
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盛泽镇政府决定对部分纺织后整理企业实行整体搬迁,并进行污染综合整治。
搬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环保和消防、安全等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通过对纺织后整理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企业规模、布局的调整,使纺织后整理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根据盛泽镇政府目前全镇的纺织后整理企业数量和拟规划土地面积的要求。
根据多方考虑,盛泽镇政府初步选定大谢村西部,建设面积300000m2。
在纺织后整理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工艺废气、燃烧废气、生产废水、生活污水、设备噪声、工业废物等环境污染要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必须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另外根据《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苏环委[88]1号)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预评价工作。
上海大学兹受项目建设方——吴江市盛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预评价工作。
2.建设项目简况
2.1.项目名称
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项目。
2.2.项目性质
根据国家行业分类,属于P99其他行业。
2.3.项目背景介绍
2.3.1.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盛泽镇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作为纺织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纺织后整理行业,得益于纺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活跃交易,其队伍不断壮大。
据统计,目前盛泽镇共有纺织后整理整理企业176家,纺织后整理机269台,分布于全镇各地。
2.3.2.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主要污染概况
由于涂装作业、纺织后整理烘干业使用甲苯、MEK(丁酮)、DMF(二甲基甲酰胺)、聚丙烯酸酯(PA)和聚氨酯(PU),在烘干过程中甲苯、MEK(丁酮)、DMF(二甲基甲酰胺)将会全部挥发,如果不对挥发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理,则挥发的甲苯、MEK (丁酮)、DMF(二甲基甲酰胺)、聚丙烯酸酯(PA)将会直接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盛泽镇纺织后整理企业日消耗有机溶剂约100吨(甲苯约95吨,其余为丁酮(MEK)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年消耗约3.5万吨(甲苯3.40~3.45万吨,其余为丁酮(MEK)或二甲基甲酰胺(DMF))。
2.3.3.搬迁设想
纺织后整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保、安全、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的问题。
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
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盛泽镇政府决定对部分纺织后整理企业实行整体搬迁,并进行污染综合整治。
根据目前全镇纺织后整理企业数量,盛泽镇政府拟建设一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纺织后整理企业实行搬迁。
搬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环保和消防、安全等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通过对纺织后整理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企业规模、布局的调整,使纺织后整理后整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2.4.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属苏州地区,据苏州市2004年环境状况公报,2004年苏州市所辖各市(县)环境空气质量均比上年有所好转,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年均值范围为0.024~0.038mg/m3,二氧化氮为0.022~0.036 mg/m3,PM10为0.084~0.098mg/m3,SO
2
、
NO
2和PM
10
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标准水平。
根据附近区域的资料,基本上能满
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标准,即白天Leq<60dB(A),夜晚Leq<50dB(A)。
、
表3-1 2005吴江市监测站对盛泽水域功能区水质调查情况如下:
3.工程分析
3.1.纺织后整理工艺概述
织物纺织后整理整理,从狭义来讲是将纺织后整理材料涂刮到织物表面的加工过程。
主要是指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高分子化合物,使织物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一种表面整理。
织物经纺织后整理整理后的附加值可提高20%-30%。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纺织后整理产品己占纺织总产量的20%。
纺织后整理整理剂消耗量以重量计己达到纺织助剂总量的60%左右,金额占30%,而且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可见纺织后整理整理己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发展的方向之一。
3.2.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污染源调查
据统计,目前盛泽镇共有纺织后整理整理企业176家,纺织后整理机269台,分布于全镇各地。
本次预评价工作组走访了其中的35家企业,取得有效数据30份。
盛泽镇大部分的纺织后整理企业均以加工PA纺织后整理、PU纺织后整理为主,根据客户对纺织后整理产品的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纺织后整理剂,根据调查,盛泽镇约占80%的纺织后整理产品使用PA纺织后整理剂,约20%的纺织后整理产品使用PU纺织后整理剂。
当前PA纺织后整理(即丙烯酸纺织后整理)所用的PA溶液大都是溶剂型的,一般均含有80%左右的甲苯。
PU(聚氨酯)纺织后整理不管是干法还是湿法生产,所用的PU溶液大都是也溶剂型的,含有70%左右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甲已酮等有机溶剂。
PU溶液
使用的有机溶剂也以甲苯为主,约占总有机溶剂量的90~95%,大约10%的PU(聚氨酯)纺织后整理溶剂使用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丁酮。
3.3.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主要污染源排污分析
根据调查,盛泽镇纺织后整理企业产品种类繁多(第4.1节所列出的纺织后整理整理种类均有涉及),织物纺织后整理的涂布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工艺流程均可以归纳如下:
图4-1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工艺流程分析
在整个工艺流程中,PU或PA被涂在布料上,而作为溶剂的甲苯、MEK(丁酮)、DMF(二甲基甲酰胺)则基本全部挥发。
建设基地现状基本为农田和居民住宅,无工业性污染源。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本拟建项目主要污染源因子如下:
1)废气:煤燃烧废气,工艺粉尘、烟尘,甲苯、丁酮(MEK)、二甲基甲酰胺(DMF)
废气等。
2)废水:地面冲洗废水,锅炉系统排污水,生活污水等。
3)噪声:机加工设备、空压机、风机、冷却塔等。
4)废物:溶剂回收处理可能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废活性炭、生活垃圾等。
4.纺织后整理示范区规划相容性及产业导向分析
4.1.纺织后整理示范区建设规模及功能定位
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项目拟搬迁纺织后整理企业50家左右(目前大部分盛泽镇的纺织后整理厂仅拥有1~2条纺织后整理线)。
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拟建成为一个小型专业化的工业区。
4.2.纺织后整理示范区产业导向
盛泽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以发展纺织后整理及纺织后整理相关行业为主导产业。
4.3.区域开发规划与地域总体规划一致性分析
根据《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对吴江市的区域功能定位如下:
我国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长江三角洲南北翼横向经济联系通道上的重要
节点;苏沪高新产业密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强有竞争力
地区。
根据《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对吴江市的第二产业发展战略及空间布局描述如下:
壮大丝绸纺织业,企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
整,以多种经营形式对现有分散企业进行改造,实施集团化和国际化战略;全面推行行业科技进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替代进口。
以盛泽为主体,联合震泽、平望、芦墟,以丝绸纺织业为主导产业。
因此,本项目迁建的纺织后整理行业作为丝绸纺织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开发建设是符合吴江市的总体规划的。
5.清洁生产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能源的短缺日益成为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
几十年来对环境污染主要是末端治理,现在人们发现这种单纯、被动的环保政策,不仅无法适应逐步提高的环境质量要求,而且还加重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
人们在重新考虑环境治理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生产”这个概念。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在这不断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成为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盛泽镇目前主要应用的纺织后整理剂分为聚丙烯酸酯类和聚氨酯类。
按在使用上采用的介质不同分为溶剂型和水系型两种。
溶剂型具有耐水压高,成膜性好,烘燥快,含固量低等优点,但同时又有在织物上渗透性强、手感粗硬,毒性大、易着火,需要溶剂回收装置、且回收费用高的缺陷。
与溶剂型相比,水系型无毒、不燃、安全,成本低、不需回收,可制造厚涂产品,有利于有色纺织后整理产品的生产,纺织后整理亲水性好;其缺点是耐水压低,烘燥慢,在长丝织物上粘着较难。
在1950年前后,PU作为纺织整理剂在欧洲出现,但大多为溶剂型产品用于干式纺织后整理整理。
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的出台,水系PU纺织后整理应运而生。
70年代以后,水系PU纺织后整理迅速发展,PU纺织后整理织物已广泛应用。
80年代以来,PU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在纺织后整
理剂产品中,目前使用的水性PA纺织后整理剂取代了溶剂型的产品,虽然消除了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但成膜性能不如溶剂型产品。
而且常规聚丙烯酸酣乳液纺织后整理剂的大分子是线性分子结构,成膜性能较差。
因此发展水乳性聚氨酯涂料在生产过程中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以减少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危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乳性聚氨酯得到重视也是发展的热点。
按纺织后整理工艺及焙烘条件不同又有干式纺织后整理胶和湿式纺织后整理胶,低温交联纺织后整理胶和高温交联纺织后整理胶之分。
干式和低温交联纺织后整理胶因其纺织后整理工艺简单,焙烘温度低,省力节能,它们是未来纺织后整理织物发展的趋势。
根据盛泽镇镇政府要求,搬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按照环保和消防、安全等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同时通过对纺织后整理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企业规模、布局的调整,使纺织后整理后整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
搬迁同时可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使盛泽镇纺织后整理企业技术可以得到一次技改的机会,也会提高盛泽镇的纺织后整理行业乃至丝绸纺织业的整体水平。
目前据调查,盛泽镇纺织后整理企业日消耗有机溶剂约100吨(甲苯约95吨,其余为丁酮(MEK)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年消耗约3.5万吨(甲苯3.40~3.45万吨,其余为丁酮(MEK)或二甲基甲酰胺(DMF)),这些有机溶剂基本上都挥发到大气中去了。
如果在末端治理方面,采取甲苯等溶剂回收方案后,减少污染的同时可以回收大量的甲苯,做到甲苯等溶剂的循环利用。
如果按回收率95%计算,则每天可以减少排放95吨溶剂,每年可以少向大气环境排放约3.2万吨甲苯(包括丁酮(MEK)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因此环境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综上分析,在搬迁后,建议搬迁到工业区的企业应该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淘汰老化的设备。
对直接搬迁的纺织后整理线必须采取污染控制措施。
对工业区内新建纺织后整理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估。
鼓励企业生产水溶性纺织后整理纺织品。
6.污染集中控制及缓解措施
6.1有机废气的治理措施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拟建成的纺织后整理示范区主要污染因素是大气污染,主要污染因子是甲苯、丁酮(MEK)和二甲基甲酰胺(DMF)。
有机废气处理一般有催化燃烧法,活性炭吸附脱附法,直燃式等几种方法,当废气总浓度为1000mg/m3以下,其性质属于低浓度废气。
回收利用价值较小,因此以污染治理为主,因此选择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脱附较为合理.
当废气总浓度为超过1000mg/m3,其性质属于高浓度废气。
具有较好的回收价值,因此主要以回收有机溶剂为主。
因此选择活性炭吸附蒸气脱附回收法较为合理.
据现场调查,盛泽镇纺织后整理行业的有机废气(含甲苯、丁酮和二甲基甲酰胺等)达到3000mg/m3。
具有较大的回收价值,因此,评价单位推荐采用活性炭吸附蒸气脱附回收法(首先将排出气体温度冷却至常温)来处理甲苯、丁酮(MEK)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类的有机废气:
活性炭吸附蒸气脱附回收法能有效去除三苯、酚、醛、脂、酮等有机废气,通过蒸汽脱附可回收此类有机溶剂。
工艺主要内容及控制要素包括吸附、解吸、热风干燥及冷却、有机溶剂回收、凝水净化、连续吸附措施、再生周期等。
据分析,该工艺一级处理能力达到95%,二级处理可以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按照盛泽镇政府搬迁设想,拥有类似生产工艺以及使用类似纺织后整理剂的生产产家可以联合建厂,共享污染控制措施。
6.2集中供热锅炉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新建设的纺织后整理企业新技术示范区拟采取集中供热锅炉以提高供热下效率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中小型燃煤锅炉一般采用利用离心力的水膜除尘器进行湿法除尘和脱硫。
这对于较粗颗料的灰尘处理比较理想,但烟气内100目以下的微细灰尘较多或燃烧比较充分时,飞灰颗粒较轻,且烟气内所含的二氧化硫为气体,因此除尘和脱硫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湿法离心力技术设备的配置一般都在引风机前,在运行时,气体以20m/s的速度进入主塔后,后塔体进口以上约塔直径1倍时,在负压的强制作用下,使气流近乎垂直上升。
如果在塔内设置旋流板装置,引导气流旋转,使之实现提高除尘和脱硫目的,但在实运过程中,其微细灰尘和二氧化硫在
有限的离心动心作用下,却达不到理想高效的要求,且整套增加阻力约(1400—1600)pa。
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评价单位推荐一种新型烟气净化装置—捕捉、涡轮布气(旋流)、水膜一体化技术装置,这种装置已在单台水膜除尘器烟气量110000立方米/h 的基础上技改应用成功,灰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都可达标,且低于排放值。
大气污染物经治理后应通过15米或以上高度的排气筒外排。
6.3废水环境保护措施
1.排放去向:区内排水按雨污分流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其排水管网分为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两个系统,雨水管网收集地面雨水后排入河道,污水管网收集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经污水总管排入附近的地表水。
2.排放标准:区内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3. 废水处理方法及管理控制措施:生活污水设置二级生化处理,来源于餐厅的污水首先经隔油处理后,和其他生活污水经过纺织后整理示范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经污水总管排入附近的地表水。
7.废气排放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甲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各种气象背景条件下排放筒排放的频率加权计算的甲苯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3616mg/m3,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1206mg/m3,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在0.001706~0.07112mg/m3之间,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在0.0005~0.02371 mg/m3之间,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位置为下风向633m处。
(2) 丁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各种气象背景条件下排放筒排放的频率加权计算的丁酮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0861mg/m3,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0287mg/m3,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在0.00081~0.01226mg/m3之间,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在0.00027~0.00409 mg/m3之间,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位置为下风向303m处。
(3) 二甲基甲酰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各种气象背景条件下排放筒排放的频率加权计算的二甲基甲酰胺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0861mg/m3,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平均值为0.00287mg/m3,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在0.00081~0.01226mg/m3之间,日平均最大地面浓度在0.00027~0.00409 mg/m3之间,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位置为下风向303m处。
2.项目排放污染物对浙江省边界居民(1500m处)敏感目标的影响
由于甲苯排放量远大于丁酮和二甲基甲酰胺排放量,因此,本次评价按照甲苯作为主要环境污染因子,对项目排放污染物对浙江省边界居民(约南边界1500m处)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预测。
根据上述计算,如果不叠加本底背景值,各种项目排放污染物(甲苯)的最大地面浓度均很低,远远小于排放标准,因此项目排放污染物(甲苯)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浙江省敏感目标的影响很小。
8.纺织后整理示范区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本项目涉及到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因此,在生产、贮存、运输等环节中都不同程度地伴随着潜在的事故危害。
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同时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应开展环境风险分析专题工作。
环境风险分析将在识别本项目事故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生产过程中潜在、突发事故危害程度,提出事故防范措施,为工程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分析的主要对象为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
8.1.潜在的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识别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从事故的本质讲,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能量与有害物质的存在是危险因素产生的基本条件。
环境风险分析的
对象主要是可能导致有毒有害物泄漏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
环境风险分析的重点是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
当前纺织后整理行业不管是干法还是湿法生产,所用的溶液大都是溶剂型的,含有70-80%左右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丁酮等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对操作者有一定的危害,易燃易爆,且有毒性(中毒),还污染环境,溶剂的回收难等问题。
二甲基甲酰胺(DMF)临界量见表11-1。
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丁酮的危险性见表11-2。
据了解,盛泽镇的纺织后整理行业曾发生多起生产事故。
根据工程分析的内容并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导则》中的表2、表3和表4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本项目的物料中危险有害因素为甲苯、丁酮,它属于闪点低于28℃的易燃液体。
二甲基甲酰胺(DMF)属于易燃液体、且属于有毒物质。
表11-1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为违反操作规程,疏于管理所致。
因此本工业区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参与的全部相关人员需提高安全意识,在项目进行的各个环节均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控措施,使出现风险的概率降至最低。
建议入区企业在工程设计阶段认真检查,将涉及到的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设施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审查。
项目所选定的设备管件、阀件和生产装置等将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建议企业按有关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劳动卫生安全预评价。
建议入区企业在设计、施工及开车前进行综合分析,整个运行期定期进行综合性的自我审查及监督,及时处理装置的不安全因素,将其消灭在萌芽中。
建立有关的安全规定,确保装置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建议入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及保护性措施,如定期更换垫片、维护监测仪器及关遵守工艺规程和配备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在生产运行时强化工艺、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人员培训要求。
正确使用和妥善处置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空气呼吸设备、便携式吸气设备、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加强对储罐泄漏事故的防护,对储罐法兰、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测。
对泄漏的物料应使用临时抽吸系统尽快收集,减少蒸发量或引起爆炸和着火的机会。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要尽快使用已有的消防设施扑救,疏散周围非急救人员,远离事故区。
8.2.风险防范措施
甲苯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a.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