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可编辑).doc

合集下载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管理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管理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共包括8个项目:生活自理能力、肢体活动能力、表达能 力、睡眠、视力、辅助用具、跌倒史、药物。评估项目以 是、否或有、无分别给予各项目0分及1分,总分为0~8分, 分数越高,表明跌倒危险因素越大。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2. 营养: 常见于年老体弱、水肿、长期发热、昏迷、瘫痪等病人。 血清白蛋白每下降1g压疮的发生率增加3倍 当白蛋白值小于3.5g/L发生压疮率增加5倍 当白蛋白值小于2.5g/L时压疮的死亡率增加6倍
3. 组织灌注状态:各种疾病引起的灌注不足。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压疮发生的内源性因素
4.年龄:老年人 >70岁的老年病人 5.体重:肥胖者、消瘦者、营养不佳者 6.体温:发热病人
7.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压抑、情绪打击可引起淋巴管阻塞,
导致无氧代谢产物聚集而诱发组织损伤。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压疮---外源性因素
目前公认的四种因素
压力
剪切力
摩擦力
潮湿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压力引起压疮的机制
正常的毛细血管内压力为12~30mmHg 当局部压力>16mmHg,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流。 当局部压力>30~35mmHg,持续2~4h,即可引起压疮。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及 管理
垂直压力造成皮肤损害的特点
1. 与持续时间、压力强度有关 表皮压强达到60mmHg时,皮肤内血流降至正常的 33%; 承受69mmHg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 损伤。 ——翻身间隔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 ——手术病人持续压力超过4小时将不可避免压疮!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详细完整版)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一、管理责任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掌握防跌倒、坠床等技能。

2.安排专人负责跌倒、坠床预防,并建立台账和报告制度。

3.落实责任到人,明确各级责任和管理权限。

二、评估和风险识别1.对每个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

2.定期检查住院环境,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整改。

3.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三、安全设施和装备1.设有安全护栏、防滑地毯、调节床垫、插电保护等安全设施,确保患者安全。

2.配备坠床预防产品,如护床网、护头垫等,及时防止患者坠床。

3.安装室内监控摄像头,监测患者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四、床位管理和护理1.合理安排患者床位,避免拥挤,确保行动方便。

2.定期更换床单被褥和清洁卫生,保持床品干净、整洁,减少感染风险。

3.针对高风险患者,加强监护和关注,做好跌倒、坠床预防工作。

五、员工素质和技能1.招聘具有相关护理、医学等专业背景的员工,具备跌倒、坠床等防范知识和技能。

2.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跌倒、坠床等应急处理能力。

3.强化员工责任心和服务精神,充分关注患者需求,主动发现和解决潜在危险。

六、信息化管理1.应用信息化技术,对患者跌倒、坠床和防护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2.将监控视频、患者病历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为防跌倒、坠床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及时反馈患者动态,实现24小时安全巡视。

以上是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的详细完整版。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评估风险,加强安全设施和装备,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避免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

患者跌倒与坠床风险评估及处置
卧: ◆病床高度降至最低、床摇柄归位、床轮刹车制动。 ◆卧床时拉起床栏,起床时放下床栏,勿跨越床栏或从床尾下床, ◆从卧位至下床做到“3个半分钟”醒来不要马上起来,在床上躺半分 钟,两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站立半分钟后再行走。
◆跌倒高风险患者,家属应陪伴在病人身边,勿与病人同睡一张床,避免病人坠床。 行: ◆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少在人员较多的地方走动。 ◆使用合适的防滑助行器具,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感到头晕、乏力、虚弱时暂缓下 床。体位转移或行走时,请通知护士帮忙。 ◆勿穿着拖鞋外出检查。
3、对于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的患者加强管理,挂防坠床、防跌倒、 防外伤标识并加用护栏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并签知情同意书,向家 属交代必须24小时有陪伴守护,重点交班。
4、对年老、行走不稳患者需在家属或专人陪护下行走,严防跌倒。
二、患者跌倒、坠床外伤防范制度
5、对小儿、术后意识未恢复的患者需采取防护措施,有专人监护或家属 陪伴。
环: ◆保洁员打扫拖地、清洗浴室、面盆、厕所时或地面有水、汤、果汁时,请勿下地走 动。◆夜间请将物品收于柜内,无障碍物,保持走道宽敞,打开地灯。 ◆跌倒发生高风险地点:病床边、厕所、面盆边、楼梯、走廊及人员较多处,请注意 防范。以上内容已宣教告知。
患者(家属)签名: 士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责任护
● 20分: 因神经功能损伤或骨关节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一侧 或双侧肢体运动感 觉功能下降或残疾(包含视力、听力障碍等)
评估项目
精神 自主行为能力 状态 无控制能力
分值
0 15
评估日期
0分:患者神志清楚,遵医行为好,重视跌倒风险,量力而行 15分:病人表现为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沟通障碍、认知障碍 (记忆力、判断力下降)或病人非常自 信,对护士的评估提醒漠视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本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本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范本跌倒和坠床管理对于保障患者和老年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跌倒和坠床管理制度的范本,以确保机构或社区能够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适当的护理服务。

一、背景介绍本机构/社区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和老年人的安全和福祉。

在此背景下,跌倒和坠床管理制度的制定非常必要。

二、目的和目标1. 目的:制定跌倒和坠床管理制度,减少患者和老年人的跌倒和坠床事故。

2. 目标:a. 提供安全的环境,减少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b. 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跌倒和坠床。

c. 及时处理和报告跌倒和坠床事件,以采取适当的措施。

三、责任与义务1. 机构管理层:a. 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设施,确保安全环境。

b. 制定、执行和监督跌倒和坠床管理制度。

c. 提供员工培训和教育,增强其意识和能力。

2. 员工:a. 遵守跌倒和坠床管理制度,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教育。

b. 检查和维护环境设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c. 观察和监测患者或老年人的行为和状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 患者或老年人:a. 遵守机构或社区的安全规章制度。

b. 配合员工的相关操作和指导。

c. 主动报告身体不适或其他风险因素。

四、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1. 风险评估:a. 定期对患者或老年人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移动能力、认知能力等。

b. 评估环境的安全性,包括床铺高度、地面光滑度、家具安装等。

2. 风险控制措施:a. 提供适当的助走器和支持设施,如扶手、坐垫等。

b. 安装防滑地板或地毯,确保地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c. 定期检查床铺的高度和稳定性,确保床栏安全可靠。

五、培训和教育1. 提供跌倒和坠床管理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包括:a. 识别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因素。

b. 正确使用助走器和支持设施。

c. 安全转移和移动技巧。

d. 妥善记录和报告跌倒和坠床事件。

2. 定期组织模拟演习,培训员工处理跌倒和坠床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处理和报告1. 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时,员工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患者或老年人的安全,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防范制度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防范制度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防范制度为保障患者安全,通过制定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客观量化评估发生的危险因素,达到科学管理、有效监控,防范与减少患者在院内发生坠床与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一、组织管理(一)制定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二)护理部负责全院防范跌倒、坠床管理质量的督查。

(三)护理部建立跌倒、坠床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数据库,每月、每季、每年有统计、分析和讨论。

(四)各科设立专人负责科内跌倒、坠床的防范监控。

每月有统计、每季有分析、每年有汇总。

二、风险评估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及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高危风险评估,以筛选高风险病例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一)评估对象: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

(二)评估环节首次评估:所有患者入院、转入时,由责任护士负责在2小时内进行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再次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手术后或使用特殊药物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时。

(三)评估频次评分>45分为高危,立即告知主管医生,并发放风险告知书,采取相应措施,每周评估1次。

护士长或质控护士于首次评估后24小时内完成复核,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科内自控,并次月5号之前统计上报护理部。

三、发生跌倒、坠床后应急预案(一)处置: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了解发生经过、采取必要应对措施,病情允许时扶回床上→同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初步伤情判断→配合抢救或处理→上报并记录、交班。

(三)报告: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流程执行。

四、防范措施(一)全院所有人员:有参与防范与减少患者在院内发生坠床与跌倒等意外事件的义务,当发现有坠床与跌倒等隐患时,应主动报告相关科室责任人。

(二)院办公室:做好各种防滑警示标识,提醒患者防范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三)维保部:1.维护院内秩序。

2.加强保洁人员的培训,保持地面干燥清洁,路面畅通,灯光明亮。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跌倒和坠床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安全事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预防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一个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制度的目标、制度的内容、制度的实施和制度的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制度的背景和意义医疗机构的患者人数众多,而且患者的身体状况各异,他们在接受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跌倒和坠床风险。

一旦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责任和医疗费用。

因此,建立一个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及时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性。

二、制度的目标1.识别高风险患者:通过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时识别高风险的患者。

2.实施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防范跌倒坠床: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性,减少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三、制度的内容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具:选取一种科学、客观且可靠的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跌倒坠床的风险等级。

2.高风险患者的标识:将评估结果作为依据,将高风险患者标识出来,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监控。

3.干预措施的制定: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监测、增加护理人员、提供辅助设备等。

4.培训和宣教: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具,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跌倒和坠床的危险性,教育他们合理使用辅助设备等。

5.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对每起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制度的实施为了保证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步骤:1.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规定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风险:(一)门、急诊患者:门诊所有工作人员从患者进入医院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跌倒的风险,尤其对高龄、步态不稳、有头晕/眩晕、孕妇等应视为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

(二)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初始评估:凡新入院患者的初次护理评估中必须包括对患者进行Morse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的宣教,与患者或家属签署《防跌倒坠床安全告知协议书》,并做好记录,需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评估。

(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再次评估:1、高风险患者(≥45分)需每日白班进行再评估;2、无风险及低风险患者(<45分)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四)有以下情况需再次评估: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2、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跌倒的药物;3、转病区后;4、发生跌倒事件后;5、特殊检查治疗后;6、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患儿解除后。

(五)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包括: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6小时、产妇产后24小时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

二、制定并落实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在门诊洗手间、楼梯及扶梯旁等易致跌倒的位置安放公示宣传牌,内容包括有跌倒风险的高危人群,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等,以警示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防止跌倒事件发生。

(二)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有跌倒风险的高危患者,都有责任给予告知与帮助,根据需要联系病员服务中心,协助准备轮椅等相关预防跌倒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对评估有跌倒坠床高风险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负责通知主管医生,并严格交接班(包括晨间医护交班及护士各班次之间的交接班)。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篇)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文(4篇)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文跌倒、坠床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事故,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这类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跌倒、坠床事故,各类健康机构、养老院、医疗机构等需要建立起严密的质量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有效。

下面是一个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制度目的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和预防跌倒、坠床事故的发生,保障服务对象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对跌倒、坠床事故进行管理的健康机构、养老院、医疗机构等单位。

三、定义1. 跌倒:指在行走、活动过程中突然失去平衡并摔倒的现象。

2. 坠床:指床上患者、老人失去平衡或控制能力,从床上跌落或滑落到地面的现象。

四、责任与义务1. 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并承担最终责任。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包括设置跌倒、坠床预防工作小组、安排培训、监督督促执行等。

3. 员工:应按照本制度要求执行工作,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五、预防措施1. 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对每个服务对象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环境安全管理:保持环境整洁、明亮,设有必要的安全标识和警示,保障走道畅通无障碍。

3. 床位管理: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合的床位和床位附件,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床位的安全性。

4. 用品管理: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滑材料,防滑垫、防滑脚垫等,保证使用的用品符合安全要求。

5. 健康教育与指导:针对服务对象,进行跌倒、坠床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醒他们注意自身安全,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帮助。

6. 监测与报告:建立跌倒、坠床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教育1. 培训计划:制定跌倒、坠床预防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管理措施、急救知识等。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及报告制度
一、评估范围:
1、视觉障碍患者。

2、意识改变患者。

3、药物过量或中毒患者。

4、全麻恢复期患者。

5、躯体、肢体移动障碍患者。

6、老年人及婴幼儿。

7、其他需要重点观察的患者。

存在跌倒/坠床高度风险,要及时执行高危防范措施,并做好交接班,责任护士每天评估1次。

二、在患者入院时必须告知患者和家属跌倒/坠床的风险,签订告知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说明事情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判断。

四、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生可将患者移至病床或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体检。

五、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等,并向家属作好解释和宣教工作,做好的相关护理记录。

六、一旦发生患者坠床、跌倒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24小时(节假日除外)上报护理部,48小时内填写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七、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附: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跌倒/坠床摔伤分级)
Ⅰ级:不需要或只需要稍微给予治疗或观察即可的伤害程度,如皮肤擦伤、软组织挫伤以及不需要外科缝合处理的皮肤小裂伤。

Ⅱ级:需要采用缝合。

外固定等医疗措施的伤害程度,如关节扭伤、软组织撕裂伤、挫伤等。

Ⅲ级:需要继续住院医疗及多科会诊等医疗措施的伤害程度,如骨折、关节损伤、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患者跌倒和坠床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它可能导致患者受伤并增加医疗机构的责任。

因此,建立患者跌倒和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关于患者跌倒和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的示例:一、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的发生,制定该评估及管理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科室和护理人员。

三、责任:1.护理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患者跌倒和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2.科室护士长负责培训和监督护理人员的跌倒和坠床预防工作;3.护士负责认真填写和评估患者的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表。

四、流程:1.评估风险a.入院时,护士对每位患者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并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计划中;b.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士制定相应的跌倒和坠床预防措施;c.定期重新评估患者的风险,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2.预防措施a.提供安全环境:保持走廊畅通无障碍,安装护栏、床边的防滑垫,提供充足的照明;b.教育患者和家属: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并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辅助设备,例如拐杖、助行器等;c.监测措施:增加护理人员的巡视频率,注意观察患者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d.告知医疗团队:将患者的跌倒风险告知医疗团队,以便他们在开展相关操作时能采取预防措施;e.引导患者活动:教育患者正确的体位变换和活动技巧,避免过度依赖。

3.坠床事件处理a.坠床事件发生后,护士应立即检查患者的情况,提供紧急救助并报告医疗团队;b.对受伤的患者进行及时的伤情评估和处理,并记录在病历中;c.坠床事件发生后,护士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五、培训:1.新员工培训:对新员工进行跌倒和坠床预防培训,包括风险评估的方法、预防措施及处理流程;2.定期培训:定期组织跌倒和坠床预防培训,更新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六、评估与改善:1.建立监测机制:建立跌倒和坠床事件的监测系统,定期统计和分析事件数据;2.反馈结果:将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分析结果反馈给护理部门和医疗团队,并与他们一起制定改善措施;3.定期评估和更新:定期评估和更新患者跌倒和坠床评估及管理制度,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范本跌倒和坠床事件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防控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针对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进行阐述,并给出一个范本,以供参考。

一、概述跌倒和坠床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

严重的跌倒和坠床事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伤害,也会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该质量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减少跌倒和坠床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安全。

三、指导原则1. 安全至上: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

2. 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跌倒和坠床的因素。

3.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提前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减少跌倒和坠床的发生。

4. 动态管理:跟踪和监测跌倒和坠床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四、管理制度1. 建立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制度风险评估是预防跌倒和坠床的关键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估制度。

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时的风险评估、病程中的动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加强环境管理措施医疗机构应确保病房和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洁,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维护地面的平整性,保障患者的安全。

定期检查床铺的安全性,确保床栏、床轮的正常使用和固定。

3. 完善患者护理制度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特别是对高风险患者的密切关注。

加强对患者的劝导和教育,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避免随意离床。

4. 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跌倒和坠床事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班和专题讲座,传授相关知识和技术。

5. 事件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跌倒和坠床事件后,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跟进实施情况。

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防范制度及伤情程度认定

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防范制度及伤情程度认定

病人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防范制度及伤情程度认定(一)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1、建立病人防跌倒/坠床意外伤害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

2、责任护士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需评估患者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65岁,残疾、行动不便、神志不清、躁动不安、意识模糊、癫痫发生、精神异常;病情发生变化或使用了会导致跌倒的药物。

转科;跌倒后等)。

3、对住院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动态评估,普通病区每周评估两次,监护室每日评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二)跌倒/坠床风险防范报告制度1、对于跌倒/坠床风险评估≥45分的患者,护理人员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患者坠床/跌倒的重要意义,签预防跌倒告知书,床尾或床头有警示标识。

2、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对病房高危患者,做好动态评估,可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病房危重患者当家属临时需离开患者身边时,应与病房护士及时交接,保障患者安全。

3、护士要熟练掌握患者跌倒/坠床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坠床/跌倒时,根据预案采取措施,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4、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24小时内报科护士长、护理部,对造成病人II级及以上伤害的,护理部、科护士长应在科室上报后48小时内到科室进行追踪调查、制定改进措施。

5、科室如实填写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上报表,当事人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做好详细登记。

护士长组织科内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6、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或个人,如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7、护理部每月汇总跌倒/坠床发生率和伤害严重程度发生率,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持续改进防范措施,跟踪监测效果。

(三)跌倒/坠床伤情程度认定0级:无伤害I级:只需观察的伤害如擦伤、挫伤等。

II级:需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治疗和护理的伤害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III级:严重影响患者疗程及造成住院天数延长的跌倒伤害如骨折、意识丧失、颅内出血等。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处理预案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处理预案
立即通知医生前来处理, 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进一 步处理或转送至相关科室。
事后处理
记录事件经过
详细记录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经 过,包括时间、地点、原因、处
理过程等信息。
分析原因
对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找 出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
根据分析结果,持续改进患者跌倒 坠床风险处理预案,提高预防和处 理效果。
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
01
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
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02
明确各级医护人员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识别、评估、报告、
处理和改进等流程,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
03
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反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
教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如骨折、脑震荡 等,提高他们对跌倒坠床风险的重视。
预防措施
向教育对象介绍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如保持地面干燥、使用防滑 拖鞋、合理配置病床高度等。
处理方法
向教育对象介绍跌倒坠床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如保持冷静、迅速采 取急救措施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03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教育
教育对象
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跌倒坠床的风 险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医护人员
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 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 力,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和处
理相关情况。
志愿者
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 跌倒坠床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
便在患者需要时提供帮助。
不定期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环 境变化等情况,不定期进 行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 全。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汇编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汇编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汇编患者跌倒坠床是医疗机构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为了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将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进行汇编,以帮助医疗机构进行更好的风险管理。

一、制度目的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在制定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等级划分与评审办法》等。

三、责任与义务1.医疗机构应当明确相关部门在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

2.各部门应当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相关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作,并及时报告和反馈相关情况。

3.医疗机构领导应当定期对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纠正和处理。

四、风险评估方法医疗机构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使用风险评估工具、观察患者行为、检查环境设施等。

五、风险评估内容1.患者的个人特点和病情:包括年龄、性别、病理情况等。

2.跌倒坠床风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条件、药物治疗情况、环境因素等。

3.跌倒坠床风险程度评估:根据风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和概率进行评估,分为高、中、低等级。

六、风险评估结果处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医疗机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针对高风险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和监测。

2.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提醒患者注意安全,避免危险行为。

3.改善医疗环境,减少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如提供安全的床铺、安装护栏等。

4.培训医护人员,提高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和处理的能力。

七、风险评估结果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监测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制度宣教和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该制度的宣教和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医护人员理解制度内容和要求,并能够正确执行。

九、违规行为处罚与处理对违反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行为,医疗机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罚与处理,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在医疗环境中,保障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防范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一、评估与筛查1、所有新入院患者在入院 2 小时内,责任护士应使用跌倒风险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活动能力、视力、听力、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等。

2、对于病情发生变化(如手术、意识改变、使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等)、转科的患者,应重新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3、评估结果为高风险(得分≥4 分)的患者,应在其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标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评估结果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二、预防措施1、环境安全(1)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无杂物、积水。

定期对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地面湿滑导致患者跌倒。

(2)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通道畅通无阻。

不得在通道上放置障碍物,如轮椅、担架等。

(3)病房、卫生间的照明设施应完好无损,光线充足。

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灯泡,确保患者在夜间能够看清周围环境。

(4)卫生间应配备防滑垫、扶手等设施,以方便患者使用。

2、患者教育(1)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

(3)告知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如起床、站立、行走等,应缓慢进行,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头晕而导致跌倒。

(4)提醒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注意休息,避免活动。

3、护理措施(1)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加强巡视,每班至少巡视 1 次,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如洗漱、如厕等,必要时提供全程陪伴。

(3)将患者常用物品放置在易于拿取的位置,避免患者因伸手拿取物品而导致跌倒。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或约束带进行保护,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风险:(一)门、急诊患者:门诊所有工作人员从患者进入医院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跌倒的风险,尤其对高龄、步态不稳、有头晕/眩晕、孕妇等应视为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

(二)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初始评估:凡新入院患者的初次护理评估中必须包括对患者进行Morse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的宣教,与患者或家属签署《防跌倒坠床安全告知协议书》,并做好记录,需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评估。

(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再次评估:1、高风险患者(≥45分)需每日白班进行再评估;2、无风险及低风险患者(<45分)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四)有以下情况需再次评估: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2、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跌倒的药物;3、转病区后;4、发生跌倒事件后;5、特殊检查治疗后;6、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患儿解除后。

(五)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包括: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6小时、产妇产后24小时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

二、制定并落实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在门诊洗手间、楼梯及扶梯旁等易致跌倒的位置安放公示宣传牌,内容包括有跌倒风险的高危人群,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等,以警示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防止跌倒事件发生。

(二)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有跌倒风险的高危患者,都有责任给予告知与帮助,根据需要联系病员服务中心,协助准备轮椅等相关预防跌倒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对评估有跌倒坠床高风险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负责通知主管医生,并严格交接班(包括晨间医护交班及护士各班次之间的交接班)。

(四)有跌倒坠床风险的住院患者应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床位,呼叫器等物品放在患者易取位置,卧床时加用护栏,避免用力倚靠床挡,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可编辑) 精选资料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风险:(一)门、急诊患者:门诊所有工作人员从患者进入医院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跌倒的风险尤其对高龄、步态不稳、有头晕眩晕、孕妇等应视为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

(二)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初始评估:凡新入院患者的初次护理评估中必须包括对患者进行Morse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的宣教与患者或家属签署《防跌倒坠床安全告知协议书》并做好记录需在患者入院小时内完成评估。

(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再次评估:、高风险患者(≥分)需每日白班进行再评估、无风险及低风险患者(<分)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四)有以下情况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跌倒的药物、转病区后、发生跌倒事件后、特殊检查治疗后、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患儿解除后。

(五)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包括: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苏后小时、产妇产后小时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

二、制定并落实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一)在门诊洗手间、楼梯及扶梯旁等易致跌倒的位置安放公示宣传牌内容包括有跌倒风险的高危人群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等以警示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防止跌倒事件发生。

(二)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有跌倒风险的高危患者都有责任给予告知与帮助根据需要联系病员服务中心协助准备轮椅等相关预防跌倒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对评估有跌倒坠床高风险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负责通知主管医生并严格交接班(包括晨间医护交班及护士各班次之间的交接班)。

(四)有跌倒坠床风险的住院患者应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床位呼叫器等物品放在患者易取位置卧床时加用护栏避免用力倚靠床挡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五)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予以佩戴相应标识住院患者床头放置跌倒坠床高危标识牌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六)躁动严重的患者应留陪人并对陪人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培训与教育教会患者及家属床档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加强巡视。

(七)对因用药或病情导致头晕目眩的患者、夜间如厕次数多的患者或身体虚弱无家属陪伴的患者应增加巡视次数。

(八)医院所有带轮子的床、椅、桌、车等都要有锁定装置使用前应检查锁定装置功能是否正常病床高度调整适宜。

(九)创建安全有序的就诊环境。

(十)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洁人员、保安等所有人员对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重视。

(十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让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

三、严密监控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一)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并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

(二)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

巡视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发现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处理。

(三)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责任护士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要求及时登录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填写“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护士长护士长进行逐级上报。

(五)护士长于发生不良事件天内组织科室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六)科主任、护士长要定期对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员工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培训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宣传教育。

(七)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相关部门执行。

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压力性损伤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

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一)医务人员从接诊患者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尤其对高龄、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强迫体位等应视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者。

(二)所有患者入院或转入后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初始评估填写《压力性损伤BradenScale》风险评分表评分表随病历归档。

评分≤分的患者为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高危患者。

(三)通过评分评估为压力性损伤高风险的患者及有外带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要记录相关信息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填写《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同时每月填写《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登记表》、《压力性损伤上报表》电子版每月号前交各组长。

(四)评估时间及频次:患者入院或转入小时内初次评估针对初次评估结果:>分每周评估次~分每天评估次≤分班班评估。

如评分无变化不需要每次家属签字如评分显示加重责任护士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重新填写《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让家属签字患者有特殊情况和病情变化(如手术等)时随时评估。

(五)患者转科时《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

二、压力性损伤上报及管理措施(一)一旦出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全身皮肤状况全面评估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让患者及家属在《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护士长在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

(三)护理部或医院伤口造口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小时内对科室上报的每位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现场查房和指导并做好记录修正护理计划以全面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如科室出现压力性损伤或有外带压力性损伤者由责任护士告知护理单元护士长护士长连同科室联络员小时内共同讨论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填写《压力性损伤上报表》观察跟踪并记录压力性损伤情况。

(六)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压力性损伤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

(七)做好分片区管理实施责任区负责制:各组长整理《压力性损伤上报表》整合《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登记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后每月号前交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负责人处负责人整理汇总全院数据归纳总结出全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每月号前交护理部。

(八)遇到疑难病例在本科室范围内无法解决应及时申请会诊。

本科室护士长或联络员跟踪、随访转归情况并记录。

三、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一)明确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长期卧床患者不能自行翻身者大小便失禁或多汗、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者高热、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恶病质等。

(二)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卧气垫床鼓励和帮助患者经常翻身每小时一次翻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石膏、夹板患者衬好内垫。

(三)认真交接班:每班检查受压部位根据病情做好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四)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床单位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大小便失禁者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床单位的整洁局部用温水清洗使用便盆时防止擦伤。

(五)增加营养:高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予以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四、掌握正确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方法(一)、期:悬空受压处避免再度受压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如有水泡可酌情穿破。

(二)、期:压力性损伤的深度取决于其解剖位置例如:鼻、耳、枕部、足踝部因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

此期压力性损伤也可以深及肌肉和或筋膜、肌腱、关节囊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

注意保护创面促进上皮生长。

创面有感染者按外科换药法处理创面保持引流通畅可取创面分泌物送检做细菌培养加药敏控制感染加强支持治疗促进创面愈合。

可采用自溶性、机械性或手术等清创方法清除坏死组织然后使用促进肉芽生长的敷料保持创面湿性环境加快愈合。

(三)深部组织损伤及不可分期阶段均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或焦痂暴露出创面基底可帮助确定其实际深度和分期。

清创前通常渗液较少甚至干燥痂下感染时可出现溢脓、恶臭。

应当注意的是踝部或足跟部稳定的焦痂(干燥、黏附牢固、完整且无发红或波动)相当于机体自然的(或生物的)屏障不应去除。

局部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敷料的种类。

五、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制度(一)凡遇到疑难病例在本科室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压力性损伤护理问题应及时申请会诊。

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经护理单元护士长同意填写护理会诊单并签名。

(二)应邀会诊人员由护理部领导、科护士长、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会成员及相关科室护理专家组成。

(三)会诊时限要求:急诊会诊应邀人员必须随请随到科间会诊应邀人员要在小时内完成并填写会诊记录。

(四)对于有可能形成难免压力性损伤的病例由护理单元护士长提出会诊申请由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会至少两名成员会诊确定并填写定性会诊表。

(五)造口、伤口治疗师及组长现场指导处理。

复杂处理前需事先得到主管医生的同意。

随访监控疑难伤口、压力性损伤、造口并发症的发展进程直至其愈合或病房护士掌握其正确处理方法。

(六)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会诊中要详细记录发扬学术民主充分讨论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相应措施。

编制部门制定日期上次修订日期本次修订日期护理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一、定义及相关概念(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Extubation,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X)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导管、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置管等另外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术后的尿管等。

、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一)所有带管患者入院或转入后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初始评估填写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单(见附表)。

评分≥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

(二)评估时间及频次:对留置各种管路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风险初始评估:评分<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低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低危”警示牌没有病情变化无需再评评分~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中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中危”警示牌每周至少评估次评分≥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每小时评估次床头放置“防脱管高危”警示牌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