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二章 清热药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 3. A1型题A.清热泻火B.滋阴润燥C.消肿排脓D.收敛生肌E.消肿生肌1.生石膏长于( )。

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功效。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识模块:清热药2.煅石膏长于( )。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清热药A.密蒙花B.淡竹叶C.决明子D.天花粉E.青葙子3.性寒,善清热生津,清肺润燥的是( )。

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功效。

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可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天花粉可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知识模块:清热药4.性微寒,善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是( )。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清热药5.性微寒,善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是( )。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清热药6.知母的主治是( )。

A.壮热烦渴B.肺热咳嗽C.阴虚劳嗽D.阴虚火旺E.内热消渴正确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主治。

知母主治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知识模块:清热药7.具有明目作用的药物是( )。

A.夏枯草B.决明子C.密蒙花D.谷精草E.青葙子正确答案:A,B,C,D,E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功效。

夏枯草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可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谷精草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可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知识模块:清热药8.患者,女,阴虚劳嗽日久,应选用的药对为( )。

A.石膏、知母B.知母、川贝母C.知母、黄柏D.桑叶、菊花E.天花粉、栀子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配伍。

知母配川贝母(既中成药二母宁嗽丸中的君药):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两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

第一章解表药考点一辛温解表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1)风寒表实无汗证(2)肺气不宣之喘咳证(3)水肿兼有表证者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证(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4)虚寒腹痛(5)阳虚水肿,痰饮证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证(3)气滞胎动证(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1)夏季乘凉饮冷、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证(水煎凉服)(2)水肿,小便不利(须浓煎服或为丸服)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羌活(上半身)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太阳头痛;(2)风寒湿痹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2)鼻渊头痛(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4)寒饮咳喘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2)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有表证者(4)(荆芥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考点二辛凉解表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4)肝气郁滞、胸闷胁胀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3)麻疹不透,风热疹痒(4)热毒疮肿,痄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3)风热或肝热之目赤翳障(4)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3)热病烦渴,消渴证;(4)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1)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感冒高热(2)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1)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2)热毒疮肿,丹毒,痄腮,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温毒发斑(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崩漏下血及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2)肺热燥咳(3)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4)血热吐衄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2)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3)肝阴虚之眼目昏花(4)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5)热毒疮肿淡豆豉解表,除烦(1)风热表证(2)热郁胸中之烦闷不眠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1)风热头痛、头昏,牙痛(2)风热目赤肿痛或目昏多泪(3)风湿痹痛,肢体拘急第二章清热药考点一清热泻火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1)热病壮热烦渴(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1)热病使津口渴,内热消渴(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此外天花粉蛋白注射液肌注能引产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1)肝热或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2)热结肠燥便秘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1)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目生翳膜(2)风热头痛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肝热目赤,羞明多泪,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考点二清热燥湿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3)血热之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4)胎热之胎动不安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之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湿疮(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4)阴虚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1)湿疮,湿疹,疥癣(瘙痒),麻风,阴痒,带下(2)湿热黄疸、泻痢、便血;(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考点三清热凉血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1)温病热入营血证(2)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4)阴虚肠燥便秘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2)热病伤阴之心烦不眠,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4)阴虚肠燥便秘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之无汗骨蒸(3)血滞之闭经、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伤肿(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1)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防治麻疹(2)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考点四清热解毒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3)热毒泻痢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3)热淋涩痛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1)温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喘,肺痈,咽喉肿痛(2)痈疮疖肿,毒蛇咬伤(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1)疔疮痈肿(2)风热感冒,咽喉肿痛(3)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1)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瘀者尤宜)(2)痰多咳喘(喉中辘辘如水鸡声)(3)久病疟母,闭经,痈肿,瘰疬、癥瘕、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黄疸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1)热毒血痢(2)阿米巴痢疾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1)热毒血痢,热毒疮疡(2)血热崩漏、便血(3)热淋,血淋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1)湿热泻痢(2)赤白带下(3)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药名功效主治病证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1)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3)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1)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2)热毒疮疡,湿热泻痢,(3)热淋涩痛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1)毒蛇咬伤,蜂蝎刺蜇(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尿少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1)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癌肿(2)跌打损伤,吐血衄血(3)大腹水肿,血淋涩痛土茯苓解毒,利湿,通利关节(1)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2)淋浊,带下,脚气,湿疹,湿疮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2)小儿惊风抽搐(3)跌打肿痛,外伤出血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1)肠痈腹痛,痈肿疮毒(2)跌打损伤,痛经,闭经,产后瘀阻;(3)风湿痹痛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1)肠痈,肝痈,肺痈,痈肿疮毒(2)血滞之胸痛、腹痛,产后瘀阻腹痛金荞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健脾除湿(1)肺痈,肺热咳痰,咽喉肿痛(2)热毒痢疾,痈肿疮毒,瘰疬,蛇虫咬伤(3)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经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1)湿热疮疹、疥癣瘙痒(2)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肠痈,毒蛇咬伤(2)热淋涩痛,小便不利(3)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地锦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1)热毒泻痢,疮疖痈肿,毒蛇咬伤(2)咯血,尿血,便血,崩漏(3)湿热黄疸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1)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2)湿热黄疸,水肿兼热,小便不利第三章泻下药考点一攻下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湿热泻痢初起(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4)血热之吐血、衄血、咯血、便血(5)瘀血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咽喉肿痛,口舌生癌,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芦荟泻下,清肝,杀虫(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急躁易怒+大便秘结),肝热惊风(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3)癣疮(外用)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考点二峻下逐水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红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2)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胁停饮(2)寒痰咳喘(3)头疮,白秃,顽癣,冻疮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3)虫积腹痛巴豆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1)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2)大腹水肿(3)寒实结胸,喉痹痰阻(4)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千金子泻水逐饮,破血消癥(1)水肿,鼓胀(2)癥瘕(积聚),闭经(3)顽癣,赘疣,毒蛇咬伤第四章祛风湿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2)表证夹湿(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1)风湿痹证,腰膝酸痛(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1)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2)跌打肿痛(3)风疹,湿疹,顽癣(4)毒蛇咬伤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1)风寒湿痹(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寒湿头痛(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3)局部麻醉(外用)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风湿热痹)(2)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两足浮肿疼痛,尿少)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1)风湿顽痹,拘挛疼痛(2)疔疮肿毒,腰带疮,湿疹,麻风,疥癣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1)风湿热痹(风湿痹痛,舌红苔黄),风寒湿痹,表证夹湿(2)骨蒸潮热(3)湿热黄疸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2)湿浊中阻所致的吐泻转筋(3)津亏食少(消化不良)证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2)中风手足不遂(3)痈肿疮毒,湿疹瘙痒(4)高血压病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1)风湿痹痛(2)肢体麻木,半身不遂(3)湿疹瘙痒(外洗)(风湿痹痛发作、骨节疼痛+双下肢湿疹瘙痒);(4)高血压病蕲蛇、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肢体麻木(3)破伤风,急惊风,慢惊风(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药名功效主治病证丝瓜络祛风通络,化痰解毒(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3)乳痈肿痛,疮肿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2)喉痹(肿痛),痈肿桑枝祛风通络,利水(1)风湿痹痛(2)水肿,脚气浮肿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止痒(1)风湿痹痛,肢麻拘挛,跌打损伤(2)水肿,小便不利(3)闭经,乳房胀痛,乳汁不下(4)风疹瘙痒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2)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软弱、小儿行迟;(3)水肿,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小便不利第五章芳香化湿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3)湿盛脚气、痿证(4)夜盲,眼目昏涩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2)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3)咳喘痰多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脘腹胀满/胃脘胀满)(3)脾胃虚寒之吐泻(恶心呕吐)(4)气滞之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3)胃寒呕吐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1)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2)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1)寒湿中阻证;(2)寒湿偏盛之疟疾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3)心悸,失眠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2)脾虚泄泻(3)湿温病邪在气分(4)湿痹筋脉拘挛(5)肺痈,肠痈泽泻利水渗湿,泄热(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2)湿盛泄泻,痰饮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1)湿热淋证(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小便不利,水肿兼热(2)暑湿水泻(3)肝热目赤肿痛(清肝明目),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4)肺热咳嗽痰多(咳嗽吐痰而黄)石韦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1)血淋,热淋,石淋(2)血热之崩漏、尿血、吐血、衄血(3)肺热咳喘木通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1)湿热淋痛,水肿尿少(2)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3)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4)湿热痹痛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1)湿热淋证(2)湿温证,水肿尿少(3)产后乳汁不下冬葵子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1)湿热淋证,水肿(2)乳汁不下,乳房胀痛(3)肠燥便秘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1)热淋,血淋,石淋,膏淋(2)水肿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1)热淋(尿频、尿急、尿痛),血淋,石淋;(2)瘀血闭经(痛经,经行血块多)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1)热淋涩痛(2)蛔虫病,蛲虫病(3)湿疹,阴痒地肤子利尿通淋,祛风止痒(1)热淋(2)风疹,湿疹,阴痒,湿疹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1)黄疸(2)湿疮,湿疹瘙痒萆薢利湿浊,祛风湿(1)膏淋,白浊(尿如米泔)(2)湿盛带下(3)风湿痹痛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1)热淋,石淋(2)湿热黄疸,肝胆结石(3)热毒疮肿,毒蛇咬伤广金钱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退黄(1)石淋,热淋(2)水肿尿少(3)黄疸尿赤连钱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1)石淋,热淋(2)湿热黄疸(3)疮痈肿痛,跌打损伤第八章理气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1)湿痰咳嗽,痰多胸闷(2)风寒咳嗽(3)湿阻中焦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1)风寒咳嗽、喉痒痰多(2)食积伤酒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1)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2)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3)咳嗽痰多(痰多色白)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1)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2)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3)咳嗽痰多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1)肝胃气滞之胁肋胃脘胀痛、嗳气(心情不舒,导致肝胃气滞)(2)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1)肝气郁滞(肝郁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心情郁闷导致)(2)肝郁之月经不调、痛经(经行腹痛)、乳房胀痛(3)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1)肝胃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2)肝郁血瘀之月经不调、乳房胀痛(3)外伤肿痛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1)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肝郁胁痛兼热)(2)虫积腹痛(3)头癣药名功效主治病证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2)下痢腹痛、里急后重(3)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胁肋胀痛、泄泻(4)脾虚气滞之食少吐泻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1)寒凝气滞之胸腹胀闷作痛(2)胃寒呕吐(3)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哮喘XX年→时而喘息,动则加重/久患喘息,症见动则喘息加重,畏寒足冷),痰饮咳喘属上盛下虚者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1)寒郁气滞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疝气疼痛及痛经(2)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小便频数、遗尿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1)思虑伤脾或寒郁气滞引起的胸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2)湿脚气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1)寒疝腹痛,睾丸肿痛(2)痛经,产后腹痛(3)肝胃不和之胃脘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1)脾胃气滞,脘腹胀满(2)气滞胸闷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1)痰浊闭阻胸阳之胸痹证(胸痹→痰多胸闷)(2)胃肠气滞,泻痢里急后重第九章消食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麦芽消食和中,回乳,疏肝(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2)妇女断乳(断奶)或乳汁郁积之乳房胀痛(3)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因工作不顺→肝胃不和、消化不良)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1)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2)痰涎壅盛之气喘咳嗽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2)遗尿,遗精(食积兼遗尿);(3)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神曲消食和胃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及肠鸣泄泻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1)食积证(2)脾虚食少证第十一章止血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外伤出血(2)热毒痈肿小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1)血热(湿热下注、灼伤血络)尿血、血淋(小便频数涩痛,色红)、咳血、衄血、吐血、崩漏,外伤出血;(2)热毒痈肿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1)血热之衄血、咳血、吐血及尿血(2)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3)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1)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2)胎动不安,胎漏下血(3)湿热淋痛,热毒疮肿,蛇虫咬伤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1)血热之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及月经过多(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1)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1)各种出血证(2)肺热咳喘痰多(3)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烫伤(外用)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1)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患崩漏,色暗红,并有少量血块),外伤出血;(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3)胸腹刺痛茜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2)闭经,痛经,跌打肿痛,痹证关节痛蒲黄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1)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2)血瘀之心腹疼痛、痛经(经行腹痛,色黯,有瘀块),产后瘀阻腹痛(3)血淋涩痛(尿频、尿急、尿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3)脘腹冷痛(4)湿疹瘙痒(外用)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1)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证(2)脾胃虚寒之腹痛、吐泻等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1)咳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2)疮痈肿毒,烫伤,手足皲裂,肛裂(3)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1)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2)久泻,久痢(3)疟疾,痈肿疮毒(4)滴虫阴道炎所致的阴痒带下(5)脱力劳伤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难产,产后瘀阻腹痛(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3)头痛,风湿痹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可治疗:风寒头痛、风热头痛、瘀血头痛、风湿头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血瘀气滞之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等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1)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痰热蒙蔽心窍)(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1)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胸胁脘腹刺痛,跌打伤痛(2)风湿痹痛、拘挛麻木(3)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1)痛经,闭经,胸胁脘腹刺痛,跌打伤痛(2)风湿痹痛、拘挛(3)肠痈,疮疡肿痛或溃久不收口刘寄奴破血通经,散寒止痛,消食化积(1)闭经,产后腹痛,癥瘕(2)跌打损伤,创伤出血(3)食积腹痛,赤白痢疾药名功效主治病证北刘寄奴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1)跌打损伤,瘀血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癥瘕积聚(2)外伤出血,血痢,血淋(3)湿热黄疸,水肿,白带过多牛膝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难产,产后瘀阻腹痛,癥瘕,跌打伤痛(2)小便不利,淋证涩痛,湿热下注之足膝肿痛;(3)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5)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痿证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关节痹痛,跌打伤痛(2)小便不利,淋浊涩痛(3)吐血,衄血,尿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2)小便不利,水肿(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1)血瘀痛经、闭经,难产(2)乳汁不下,乳痈肿痛(3)淋证涩痛,小便不利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1)瘀血闭经,癥瘕痞块,跌打肿痛(2)痹痛拘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3)乳汁不下(4)痈肿疮毒(疮疡不敛),瘰疬痰核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2)血虚萎黄(3)手足麻木,肢伸瘫痪(血痹肢麻),风湿痹痛月季花活血调经,疏肝解郁(1)月经不调,痛经,闭经(2)肝郁之胸胁胀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1)闭经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1)闭经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1)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闭经、痛经(2)跌打瘀痛,风湿痹痛,肩臂痛(3)疮肿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1)血滞闭经、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2)肺痈,肠痈(3)肠燥便秘;(4)咳喘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1)湿热黄疸,淋浊,带下(2)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3)闭经,痛经,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4)肺热咳嗽(咳嗽,咯吐黄痰咽痛)(5)热结便秘(尿黄便秘)(6)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症西红花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1)血滞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伤痛(2)热入营血,温毒发斑(3)忧郁痞闷,惊悸发狂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解蛇虫毒(1)血滞痛经(平素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胸胁脘腹刺痛(2)瘀滞崩漏(3)蛇虫咬伤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1)瘀血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2)癥瘕痞块,胸腹刺痛(3)跌打损伤,瘀血肿痛(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干漆破血祛瘀,杀虫(1)闭经,癥瘕积聚(2)虫积腹痛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速记。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清热解毒、清虚热)练习题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清热解毒、清虚热)练习题

一、最佳选择题1、牛黄除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外,还能A、利咽消肿B、凉血止痢C、化痰开窍D、利尿通淋E、解毒透疹2、属于连翘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消肿利咽B、疏散风热,消肿散结C、消肿散结,利尿止血D、疏散风热,湿热泻痢E、凉血消斑,利咽消肿3、鸦胆子治疟疾的使用量为A、10~15粒B、10~20粒C、10~25粒D、10~30粒E、10~35粒4、善治肠痈,肝痈,肺痈的药物是A、土茯苓B、败酱草C、青黛D、牛黄E、白薇5、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的药物是A、蒲公英B、鱼腥草C、板蓝根D、连翘E、芦根6、前人称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A、连翘B、板蓝根C、大青叶D、大血藤E、白头翁7、金银花与连翘均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凉血散结B、清热解毒,化痰开窍C、清热解毒,利湿通淋D、清热解毒,凉肝定惊E、清热解毒,疏散风热8、山豆根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利湿B、清热解毒,利尿C、清热解毒,利咽D、清热解毒,利关节E、清热解毒,活血9、山豆根的用量是A、0.25~0.5gB、0.5~1gC、5~10gD、3~6gE、1~2g10、青黛入丸散剂的用量是A、0.25~0.5gB、1.5~3gC、5~10gD、0.5~1gE、1~5g11、既清热解毒,又凉肝定惊的药是A、红藤B、马勃C、蚤休D、半边莲E、穿心莲12、金银花的适应证是A、风湿痹痛B、呕吐吞酸C、阴虚发热D、胎动不安E、热毒泻痢13、治各种内痈,又治湿热黄疸宜选A、大青叶B、蒲公英C、黄连D、牛黄E、土茯苓14、治痰多咳喘和热结痰盛咽喉肿痛宜选A、板蓝根B、金银花C、蒲公英D、射干E、牛黄15、善治乳痈肿痛的药物是A、芦根B、蒲公英C、败酱草D、紫花地丁E、鱼腥草16、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A、蒲公英B、射干C、大血藤D、白头翁E、鱼腥草17、治疗肠痈,当首选的药组是A、紫花地丁、野菊花B、败酱草、大血藤C、金银花、连翘D、鱼腥草、重楼E、蒲公英、鱼腥草18、蒲公英用量过大可导致A、急性中毒B、缓泻C、便秘D、先兆流产E、血压降低19、大青叶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止带B、清热解毒,利水消肿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清热解毒,凉血消斑E、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0、治肺热咳喘,热淋涩痛宜选A、重楼B、半边莲C、萹蓄D、穿心莲E、海金沙21、具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功效的药是A、山豆根B、穿心莲C、青黛D、龙胆草E、败酱草22、能清热解毒、燥湿的药是A、连翘B、玄参C、穿心莲D、夏枯草E、射干23、白鲜皮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祛风化痰止咳B、祛风燥湿止痒C、祛风定惊止痉D、祛风活血止痛E、祛风解毒止痢24、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共同功效是A、清热解毒,燥湿B、清热解毒,凉血C、清热解毒,利湿D、清热解毒,利水消肿E、清热解毒,活血止痛25、白花蛇舌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止血B、清热解毒、利湿C、清热解毒、止痢D、清热解毒、活血E、清热解毒、凉血26、半边莲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通利关节B、消肿利咽C、利水消肿D、祛风通络E、明目止痉27、地锦草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通利关节,生津B、除烦利尿C、利水消肿,清肝明目D、祛风通络E、活血止血,利湿退黄28、野菊花除了能清热解毒,还能A、疏风平肝B、消肿利咽C、利水消肿D、祛风通络E、明目止痉29、具有腐蚀赘疣的药物是A、地锦草B、马齿苋C、拳参D、鸦胆子E、蚤休30、治疗大腹水肿的药物是A、半边莲B、土茯苓C、紫花地丁D、野菊花E、马勃31、可以用于治疗热毒泻痢,毒蛇咬伤,湿热黄疸的药物是A、连翘B、牛黄C、重楼D、穿心莲E、地锦草32、大血藤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活血止血,利尿通淋B、祛痰利咽,消肿排脓C、消肿散结,凉血止痢D、凉血止血,止痉E、活血止痛,祛风通络33、垂盆草除能清热解毒外,又能A、截疟B、祛风止痒C、利咽D、活血化瘀E、利湿退黄34、善治热结痰瘀之痰饮咳喘、喉中辘辘如水鸡声的药对是A、射干配麻黄B、桑叶配苦杏仁C、麻黄配苦杏仁D、麻黄配石膏E、苦杏仁配紫苏35、苦燥泄,寒清解,为“诸黄风痹之要药。

清热药(药学、临床药学)

清热药(药学、临床药学)

子芩:生长 年少的新根, 又称条芩、 嫩芩,专清 大肠湿热。
黄 芩
清热燥湿药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 连
清热燥湿药
图片
来源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黄 连
清热燥湿药
入药部位:
根茎
黄 连
【来源】 黄连
清热燥湿药
雅连:来自三角 叶黄连的根茎。
云连:来自 云连的根茎。
味连:来自黄连的 根茎,又称川连。
板 蓝 根
清热解毒药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 黛
清热解毒药
图片
来源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入药部位: 叶或茎叶


清热解毒药

【来源】

清热解毒药
将鲜大青叶加水打烂后,再加入石灰 水等,捞取浮在上面的泡沫,晒干而成。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黄 连
清热燥湿药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 柏
清热燥湿药
图片
来源
功效
应用
用法用量
来源: 黄皮树
黄 柏
清热燥湿药
入药部位:
树皮
来源: 黄檗
黄 柏
清热燥湿药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比

清热燥湿药
三者皆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湿热、热毒所致 的病证三者均可使用。同时,三者皆为苦寒之品, 容易损伤脾胃,若脾胃虚寒者均忌用。
酒炙清上焦火。
黄 柏
清热燥湿药
【用法用量】 1、煎服,3~12g 或入丸散。 2、生用,泻实火。盐水炒清虚热,泻肾火。

清热药中药学

清热药中药学

黄芩
入肺、脾、胆 、小肠 清热凉血、清热安胎
治:肺热咳嗽、血热
妄行、热扰胎动
黄连 入心、脾、胃、肝、胆
治:高热烦躁、口舌
生疮泻痢、呕吐
入肾、膀胱
黄柏 滋阴泻火
治:阴虚盗汗、遗精
黄芩、黄连、黄柏异同
性能方面:都为苦寒之品,都可归胃、大肠、肝、胆经,但黄
芩又归肺经,黄连又归心经,黄柏善入膀胱经。
功效方面:都有清热燥湿,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三种功效,但
清热燥湿药
湿温、暑湿 湿热困阻中焦——脘腹胀满、恶 心呕吐 湿热下迫大肠——泄泻不爽、痢疾腹痛 湿热郁阻肝胆——胁肋胀痛,黄疸尿赤 湿热下注膀胱、带脉——淋证、带下、阴痒 湿热浸淫肌肤——湿疹、湿疮
黄芩 苦、寒。归心、肝、肺、胃经。
1.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痞满、黄疸等 2.清热泻火 少阳证、肺热咳嗽 3.清热解毒 疮痈、咽喉肿痛 4.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1.实证:在营分证的基础上,又出现躁扰不安,斑疹 透露,血色鲜红或深红带紫,吐衄,便血,尿血,舌质 深绛,脉细数。亦有前证又兼有全身壮热,口渴引饮, 多汗等气分见证者,为气血两燔。(若肝热动风则见: 发热,心烦,口渴,头痛眩晕,手足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绛,脉弦数。)
2.虚证: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五心烦 热,口咽干燥,神倦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火热毒症:目赤肿痛、湿热痢疾、黄疸、 湿疹、热毒疮痈、咽喉肿痛、肺热咳嗽以 及热入血分而致的吐、衄、便血、崩漏( 功能性)子宫出血。
分 类:根据外感病邪不同和发热程度的轻重,部位 深浅,热在卫、气、营、血、表、里或表里俱热或上、中 、下三焦俱热等阶段的以及药物的性能特点可分六大类。( 如前述六大功能)
大青叶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与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39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39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中药学清热药性能特点功效分类概述凡以清解里热(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其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毒以及阴虚内热等所呈现出的各种里热证候。

一、性能特点:清热药药性寒凉,以苦味为主,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

即《内经》“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二、功效及分类根据清热药的药性、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清热药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五类。

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

能清气分热,对气分实热证,有泄火泄热的作用。

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

偏于苦燥,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病证。

清热凉血药:主治血分实热证。

主要入血分,能清血分热,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作用。

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疮疡等证。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瘟疫、毒痢及痈肿、疮毒等热毒病证。

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发热。

能清虚热,退骨蒸,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等证。

(一)清热泻火药(热:外感六淫邪气之一;火:脏腑之火)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要作用,主治温热病邪入气分,适用于急性热病具有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则神昏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证候的气分实热证。

部分清热泻火药能清脏腑火热,故也可用治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脏腑火热证。

热与火均为六淫之一,以发热心烦、汗出、口渴,甚至神昏谵语、发狂等热盛的证候为特征。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两者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凡能清热的药物,大抵皆能泻火。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选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其次,应根据各药作用部位的不同(如清肺热、心热),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清热泻火药包括】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zhi)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2章 清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2章 清热药
金银花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主治病症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性能特点
温病各个阶段皆宜,常配连翘,在卫分能透表,气分能清解,营分能透营转气,血分能清解血分热毒。
配伍
金银花配连翘
金银花甘寒清泄疏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泄散,微寒清,质轻浮,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结利尿;
4.阴虚肠燥便秘。
生地黄
用法
使用注意
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地黄长于滋阴。炒炭多用于止血。
本品寒滑腻滞,故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忌服。
玄参
性味归经
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
主治病症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之心烦不眠,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
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
功效
主治病症
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用法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烦止呕。
栀子仁(用种子)善清心除烦,栀子皮(用果皮)兼清表热。
性能特点
配伍
栀子配淡豆豉
两药相配,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2.生津止渴:天花粉、芦根
3.清肝明目:决明子、夏枯草、谷精草
石膏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用法:沸水泡服或煎服。
肿节风(草珊瑚)
肿 节 风(草珊瑚)
1.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 嗽、泻痢腹痛。如万通炎康片。
2.祛风通络、活血消斑:用于风湿痹痛、跌 打损伤。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四、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物
内痈、外痈均可用的药物: 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白花蛇舌草。
喉肿痛。
青黛
青黛
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痄腮喉痹、疮痈 丹毒和热毒发斑、吐血衄血。
2.泻火 定惊
肝火犯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如黛蛤散。
用于肝热惊痫。
板蓝根—善解毒利咽,常治大头温毒、咽喉 疼痛。
清凉热血解。毒,大青叶—善凉血消斑,治温毒斑疹最宜。
青黛—亦凉血消斑;又善清肝泻火,治肝热 惊痫、肝火犯肺咳血胸痛。
取本品清热平肝作用,现代用于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决明子
决明子
1.清肝明目:既善清肝热,又兼益肾阴,常 治目疾(虚实皆宜)。
(1)肝热目赤羞明。 (2)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 (3)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 (4)肝火上扰或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1)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如麻杏石甘汤。 (3)胃火上攻之头痛、牙痛。如清胃 散。
2.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煅):用于疮 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打碎先煎。
知母
知母
1.清热泻火: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用 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此外,还用于肺热咳嗽、胃火牙痛等。
谷精草—风热或肝火目疾多用。
清肝明目
密蒙花—兼养肝阴,肝虚目赤也用。

清热药归纳——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清热药归纳——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凡以清解⾥热为主要作⽤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剂,叫做清热剂。

清热药和⽅,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解毒凉⾎等功效,主要⽤于热病⾼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分、营分、⾎分、以及虚热、实热等证的不同,故清法中可分为清热泻⽕、清热凉⾎、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药四种;别附;清虚热、清脏腑热法。

本类⽅药性多寒凉,易伤医学教育原创脾胃,对脾胃虚弱的患者,宜适当辅以健胃的药物;热病易伤津液,清热燥湿药,⼜性多燥,也易伤津液,对阴虚的患者,要注意辅以养阴药,祛邪不忘扶正。

对脾胃虚弱、胃纳不佳、肠滑易泻的慎⽤。

⼀)清热泻⽕药: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多⼊⽓分,能清⽓分之热,泻⽓分之⽕,故⼜名清⽓分法。

适⽤于⽓分实热证。

证见⾼热,烦渴引饮,汗多、⾆红医学教育原创苔黄,脉洪⼤或滑数等。

临床常⽤于急性热性病,如⼄脑、肺炎等⽓分证,常⽤药物有⽯膏、知母等;常⽤⽅剂有清⽓汤(⽩虎汤)等。

(⼀)⽯膏《本经》 为⼀种含硫酸钙的矿⽯。

挖出后去净泥⼟、杂⽯、碾碎,⽣⽤或煅⽤。

药⽤部分:为含⽔硫酸钙矿⽯。

产地:⽣产于湖北、⼭东、⼭西、四川等地。

炮制;挖出后去净杂⽯、泥⼟、⽣⽤或煅⽤。

性味:⾟、⽢、⼤寒。

归经:⼊胃、肺经。

功能:⽣⽤清热泻⽕,除烦⽌渴。

煅⽤⽣肌收敛。

主治与应⽤: 1.本品⼤寒,且有较强的清热泻⽕作⽤,善清⽓分实热,⽤于肺胃⼤热、⾼热不退、⼝渴、烦躁、脉洪⼤、甚⾄神昏谵语等实热亢盛证,常与知母相须为⽤,以增强清⾥热的作⽤,如⽩虎汤。

2.能清泻肺热,⽤于肺热咳嗽、⽓喘、⼼烦⼝渴等实热证,常配伍⿇黄、杏仁以加强宣肺⽌咳平喘之功,如⿇杏⽯⽢汤,治风热实喘等。

3.能泻胃⽕,⽤于胃⽕亢盛所致的头痛、齿痛、邪龈肿痛证,使热去则痛⽌,可与知母、⽜膝、⽣地等同⽤。

4.煅⽯膏末有清热,收敛、⽣肌作⽤,外⽤于湿疹、⽔⽕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等,常和知母、黄柏、青黛等同⽤。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二》高频考点背诵口诀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二》高频考点背诵口诀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二》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单味中药部分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1.XXX表药分组记忆一组发汗力强:麻黄、桂枝、香薷、紫苏、生姜独家记忆:麻桂香紫苏姜二组祛风力强:荆芥、防风、羌活、藁本(注:荆芥不除湿,其他三个中药还均能除湿)独家记忆:谨防抢藁本三组通鼻窍:辛夷、白芷、细辛、苍耳子独家记忆:姨仔细尝2.治疗各种头痛的药物小结白芷:XXX头痛——眉棱骨痛羌活:太阳头痛——后脑勺细辛、独活:少阴头痛——头痛连齿藁本:厥阴头痛(颠顶头痛)柴胡:少阳头痛——头两侧3.主要安胎药小结XXX、砂仁—行气安胎黄芩、竹茹、苎麻根—清热安胎桑寄生、菟丝子、XXX—补肝肾安胎白术—补气安胎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辛凉解表药分组记忆一组透疹:葛根、牛蒡子、蝉蜕、升麻、薄荷、浮萍独家记忆:跟哥(葛根)借牛产生不和(薄荷),真(疹)服(浮)!二组升阳:*葛根、*升麻、柴胡(葛根、升麻兼能透疹)独家记忆:哥妈升官发财!三组明目:桑叶、菊花、*蝉蜕、木贼(蝉蜕兼能透疹)2.桑叶与菊花对比1-中药桑叶相同不同清肺润燥,凉血止血独家记忆风干两只肺菊花遐想死人(清疏散风热,平肝明目菊花清热解毒热解毒)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炸药1.能除烦的药物:石膏、芦根、栀子、竹叶、淡竹叶独家记忆:XXX在炉子上画了两片竹叶(注:除石膏之外还均能利尿)2.清肝明目标药物比较小结(简记:密封的箱子里有两个草、一个子)药物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青葙子密蒙花相同功效清肝明目不勤奋效散结消肿润肠通便疏散风热泻火,退翳养肝,退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泻肺火,养血止血安胎治在上焦XXX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泻心胃火,止呕治在中焦黄柏泻肾火,退虚热治在下焦清热燥湿药代表中药简记:三黄苦(苦参)胆(龙胆)苦参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独家影象:苦行僧清晨撒尿。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1.金银花与连翘比较中药金银花相同功效清热解毒,分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连翘生姜:“呕家圣药”2-独家记忆夏天,总哭油脂多,油润山谷的风青色入肝,清肝泻火密-蜂蜜,滋养,养肝不同功效独家影象连续尿:总尿连翘:“疮家圣药”2.利咽的药物大青叶:凉血消斑、消肿凉血板蓝根:凉血利咽利咽射干:祛痰,散结消肿山豆根:消肿(清肺胃之火)XXX:清肺,止血木蝴蝶:疏肝和胃独家记忆:大青板上木蝴蝶,射在马勃上的山豆根。

中药学第九章·清热药

中药学第九章·清热药

▪ 鱼腥草:本品全草入药,因其鲜茎叶有浓
烈的鱼腥气,故名。
▪ 大血藤:本品又称“红藤”。
▪ 败酱草:本品因特殊的臭味,如腐败的豆
酱,故名。
鉴别用药
※射 干 Shegan
山豆根 Shandougen
马 勃 Mabo
清热解毒利咽——咽喉肿痛。
〔降气〕消痰,主治热 力强,用于热毒蕴结之 1.宣散肺经风热,用
秦皮
▪ 1.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湿热泻
痢、带下。
▪ 2.〔清肝〕明目——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
膜。
苦参
▪ 1.清热燥湿——湿热证。
治湿热泄痢,功似黄连; 治湿热带下、阴肿阴痒、黄疸,功似黄柏、龙 胆草。
▪ 2.〔杀虫〕止痒——为治疗皮肤病之要药,可
用于多种皮肤病。 如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 ③生用偏于清热泻火,炒焦偏于止血。 ▪ ④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鉴别用药
※夏枯草 Xiakucao
决明子 Juemingzi
清热〔泻火〕明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散结消肿:痰火凝聚之瘰疬、瘿瘤。 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本品夏至后即枯,故名。
又名“草决明”。
▪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主治肝经病变,
▪ ※火热之毒的致病特点: ▪ 1.发病急,来势猛,证情重,热势高; ▪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 ▪ 3.特殊证候: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鉴别用药
※金银花 Jinyinhua
※连 翘 Lianqiao
1.清热解毒——各种热毒疮疡。
2.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如银翘散。
疏散表热之效优,入血分,凉血解 长于消肿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答案:土茯苓味甘淡渗利,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此外,亦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痈肿疮毒等证。
28.简述蒲公英与漏芦的功效、主治异同点。
答案:蒲公英与漏芦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又同兼有通乳之效,故均可用治热毒疮痈诸证,尤为治疗乳痈之良药。蒲公英尚有利湿通淋,清肝明目之功,常用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及目赤肿痛;而漏芦又能舒筋通脉,还可用于湿痹拘挛等证。
26.简述穿心莲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穿心莲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清解肺胃之热毒,又能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常用治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肺热咳喘,肺痈吐脓以及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热毒之证;亦可用治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等湿热之证。
27.简述土茯苓的功用特点。
24.简述拳参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拳参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可用治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证;热病神昏,惊痫抽搐;此外拳参又能凉血止痢,利湿,用于赤痢脓血、湿热泄泻及水肿、小便不利等多种病证。
25.简述重楼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要适用于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证;对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有良效;亦常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证。
12.简述黄柏与知母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
答案:黄柏、知母均能泻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柏苦寒之性较大,泻相火之力较强,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治标之剂;知母虽苦寒之性较小,但其质润,既能滋阴,又能泻火,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标本兼治之剂。

清热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清热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应用】
• 1.热病烦渴,风热感冒。 • 2.咽喉肿痛,痈疮疔毒。 • 3.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密蒙花
• 【来源】 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花序。 • 【药性】 甘,微寒。归肝、胆经。 • 【功效】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煎服,治急性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有良效。
知母
• 【来源】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 【药性】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
• 1.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本品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能生津润燥 止渴,常与石膏相须为用。
• 2.肺热燥咳,阴虚燥咳。本品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 肺热燥咳。
•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 【使用注意】 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 用于湿热证。
黄芩
• 【来源】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 【药性】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本品火煅外用,有敛 疮生肌、收湿、止血等作用。
• 【用法用量】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 •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现代研究】
• 1.化学成分: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 4 ·2H 2 O)。 • 2.药理作用:白虎汤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 3.临床研究:结合传统上用本品治疗肺热咳嗽的经验,用石膏配知母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药(二)(总分105, 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宜选用的中药是• A.青蒿• B.柴胡• C.牡丹皮• D.玄参• E.地骨皮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2答案:C[解析] 从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分析,应具有清虚热的功效。

B选项柴胡为发散风热药,并无清虚热之能,首先将此选项排除。

A选项青蒿为清虚热药,可以治疗温病后期的夜热早凉,也即是无汗骨蒸。

C选项牡丹皮为清热凉血药,具有退虚热功效,在清虚热方面的主治与A选项青蒿相同,但此药古今都明确表明其特点为主治无汗骨蒸。

D选项玄参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滋阴降火功效,可以治疗骨蒸发热。

E选项地骨皮为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发热,有汗骨蒸。

故正确答案选C。

2.玄参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凉血、滋阴• B.活血散瘀、凉血• C.泻火解毒、定惊• D.凉血活血、透疹• E.凉血散瘀、清肝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2答案:A[解析] 从玄参具有的功效分析,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功效。

A选项清热凉血、滋阴应为玄参、生地黄具有的功效。

B选项活血散瘀、凉血应为牡丹皮、赤芍、紫草具有的功效。

C选项泻火解毒、定惊应为水牛角具有的功效。

D选项凉血活血、透疹应为紫草具有的功效。

E选项凉血散瘀、清肝应为赤芍具有的功效。

故正确答案选A。

3.紫草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祛瘀、燥湿• B.清热凉血、化湿• C.解毒透疹、活血• D.清热燥湿、透疹• E.清热解毒、利咽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2答案:C[解析] 从紫草具有的功效分析,紫草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功效,尤其是其透疹功效为紫草的特点。

C选项解毒透疹、活血为紫草具有的功效。

A选项活血祛瘀、燥湿,B选项清热凉m、化湿,D选项清热燥湿、透疹均为人为设立的干扰项,没有中药具有上述功效。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分类模拟题清热药(一)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分类模拟题清热药(一)

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分类模拟题清热药(一)(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 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导湿热之邪从(江南博哥)小便而出的是A.黄柏B.玄参C.知母D.栀子E.牡丹皮正确答案:D[解析] 从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分析。

三焦是本题解答的关键,此药应归三焦经;从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分析,此药应具有清热、利湿双重功效。

中药中归三焦经最经典的中药就是栀子,功效表述为通泻三焦经之火。

A选项黄柏为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功效,其并无利湿之功。

B选项玄参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功效,亦无利湿之功。

C选项知母为清热泻火药,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

亦无利湿之功。

D选项栀子为清热泻火药,归心、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能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E选项牡丹皮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功效,亦无利湿之功。

故正确答案选D。

2. 石膏的性味A.辛、甘,大寒B.苦、辛,大寒C.苦、甘,寒D.苦、辛,寒E.辛、甘,凉正确答案:A[解析] 从石膏具有的功效分析。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功效,作用较强,为治气分实热证及肺胃火热证之要药,是中药中唯一一味表述为大寒的药物,其作用在于清解(兼解肌),故表述为辛,其除烦止渴中的止渴表述为甘。

总体上表述为辛、甘,大寒。

故正确答案选A。

3. 有清肝散结之效,善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瘿瘤的药物是A.黄柏B.夏枯草C.龙胆D.马齿苋E.鱼腥草正确答案:B[解析] 从具有清肝散结之效即可得出答案,尤其是善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瘿瘤中目珠夜痛的病症非常特殊,中药中唯有夏枯草可以主治此病症。

A选项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功效。

B选项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功效,主治目珠夜痛。

C选项龙胆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功效。

D选项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功效。

E选项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胃热呕哕:芦根饮子。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苇茎汤。 4、热淋涩痛:用于热淋,小便短赤涩痛。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用量加倍 ,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天花粉
天花粉(瓜蒌根)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 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卫气营血辨证
用于温病辨证,清代叶天士所创。 即以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 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各有 其相应的证候特点。 卫气营血四个证反映了温病过程中病情浅深 轻重不同的四个层次,病证的传变规律一般由卫 分开始,依次逐渐加深传入气分,深入营分、血 分。
卫分证
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是温热病邪侵犯肺与 皮毛所表现的证候。 因肺能敷布卫气达于周身体表,外与皮毛相合 ,主一身之表,且肺位最高,与口鼻相通,因而 卫分证候属表,病位浅。 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或伴有头痛、 身疼、咽干、咳嗽、苔白、脉浮等。 治则宣肺解表。
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又善滋阴润燥,滋
肺肾之阴而润肺除蒸,故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 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芦根
芦根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
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 止呕,利尿
芦根
1、热病烦渴:甘寒之品,清热不伤阴,生津不敛邪 。 (1)热病烦渴。五汁饮。 (2)肺热咳嗽。
临床应用
1、热病烦渴,内热消渴:沙参麦冬汤。玉液汤 2、肺热咳嗽或燥咳。射干兜铃汤。滋燥饮。 3、疮疡肿毒。仙方活命饮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本品寒凉性润,脾胃虚寒、大便溏 泄者慎服。孕妇慎用。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 等同用(十八反)。
第二章 清热药
概述
一、概念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
物,称为清热药。 区分表热、里热证
里热证:治疗宜清泄里热,清热特指清泄里热。
表热证:治疗宜疏散风热,轻清宣散
表热里热不以位置区分,以有无表证来区分。
表证即有恶寒、发热、脉浮数等症状,不一定在人的体 表(如咽痒、咳嗽症状在里,但属表热)。 没有表热现象的叫作里热证(如皮肤疮痈在表,但属里热证) 。
【教学内容】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天花粉
➢熟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了解:熊胆、寒水石、竹叶、鸭跖草、谷精草、 密蒙花、青葙子
一、 善清肺胃之热的药物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鸭跖草。
石膏
石膏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煅石膏甘 辛、涩、寒。归肺、胃经。
【功 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收湿 ,生肌,敛疮,止血。
4、收敛生肌(煅后、外用):用于疮疡溃后 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如九一丹。
【用法用量】先煎。15-60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慎 用。
知母
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之品,以清润见 长,归肺胃肾经,上清肺热,中清胃热, 下泻肾火,并可滋肺胃肾之阴而润燥 。
【功 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气分证
是温热病邪由表入里,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 多由卫分证转化而来,病位较深。 其基本特征为:身体壮热,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脉数。 气分病变涉及脏腑较多,证候类型亦较复杂。
如邪热壅肺,多兼汗出口渴,咳喘,胸痛,咯吐 黄稠痰;
热扰胸膈,多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热在肺胃,多ຫໍສະໝຸດ 汗出,喘急,烦闷,渴甚,舌苔 黄燥;
石膏
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本品辛甘大寒,归 肺胃经,清热泻火之力很强,为清泻肺胃气分 实热要药。
(1) 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 (白虎四大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 汤。也用于气血两燔证:如清瘟败毒饮、化斑 汤。
2、肺热喘咳。如麻杏石甘汤。
3、胃火上攻之头痛,牙痛。如清胃散、玉女 煎。
临床应用
1、气分实热证: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 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 白虎汤。 2、肺热咳嗽、阴虚燥咳。二母宁漱丸。二冬二 母汤。 3、阴虚消渴。玉液汤。 4、骨蒸潮热。知柏地黄丸。 5、肠燥便秘。增液承气汤。
【用法用量】煎服,6-12g。清热泻火宜生用 ,滋阴润燥宜盐水炙用。
二、性能特点 药性:寒凉(甘寒、苦寒或甘苦寒),多数为苦 寒、沉降。 归经:涉及五脏六腑。 功效: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 血、清虚热。
三、主治证—里热证 1、 各脏腑火热证。 2、 各种湿热证。 3、 各种热毒证。 4、 热入营血证。 5、 虚热证
。 四、分类
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 虚热药五类。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之弊, 脾虚便溏者慎用。
石膏、知母功用对比
共同点:均甘辛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
效,治疗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常相须为用。用于温热病邪 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
不同点: 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泻火力较强,为阳明热盛、高热
烦渴的代表药。善清肺胃实热,故肺热咳喘,胃火上炎、头痛 、牙龈肿痛多用;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于疮疡溃而 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若肠腑燥实,多见高热,午后尤甚,腹满疼痛拒 按,大便秘结,甚则烦躁神昏谵语,苔黄厚,或 焦燥起刺,脉沉实有力。
治则清泄气热。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本类药物多为甘寒或苦寒之品,寒性 较大,既清热,又泻火,适用于急性热病邪在气 分的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则神昏谵语, 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胃热、心火、 肝火等脏腑火热证。
五、使用注意 1 、 准确辨证,随证遣药,合理配伍。 2 、 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脾虚食少 便溏者慎用;或注意配伍健脾养胃药。 3 、 阴盛格阳证、真寒假热证禁用。 4 、 苦燥之品易伤阴,阴虚津亏者慎用。 5 、 中病即止,免伤正气。
温病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 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 温毒等。 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 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 传染性、流行性。 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