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合集下载

52中药学第十章清热药PPT课件

52中药学第十章清热药PPT课件

• 赤芍:
散瘀止痛作用较强(苦泄力大),常用治瘀血阻滞 的跌打损伤和痛经。反藜芦。
• 紫草:
解毒(甘味)作用较强,且透疹,故常用治热毒炽
盛的斑疹颜色紫黯和麻疹未透。
56
第五节:清退虚热药
本类性味苦寒清泄,或甘寒清养或辛 寒清散,主要作用是清虚热,退骨蒸,适 用于温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的夜 热早凉,热退无汗和内伤杂病的肝肾阴虚 内热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等。 使用时常配清热养阴药同用,以期标本兼 治。
高热发斑疹和各种火热毒盛之证,如痈疮疔疖、 丹毒、咽喉肿痛、痢疾、虫蛇咬伤以及癌证等。 应用本类药物应注意热毒症候的不同表现,在气 在血,有无挟湿等而作适当配伍。
20
金银花
21
连翘
22
贯众
23
金银花 -- 连翘-- 贯众
共性:
——清中有散 ——清热解毒,散热(疏散风热) ——外感热病
卫 分——发热微恶风寒——配荆芥、桑叶等 气 分——壮热烦渴——配石膏、知母等 营血分——昏谵斑疹——配生地、丹皮等
3.清热解毒,燥湿散肿可用治湿热火毒诸证
42
• 鸦胆子:
1. 本品燥湿杀虫、凉血,故善治冷积久痢,也治 热毒血痢,现用治阿米巴痢,采用口服与灌肠 并用法,疗效较理想。
2. 苦寒燥湿杀虫,归肝经,故有杀虫截疟之功。 3. 本品腐蚀赘疣取其油,可用治多种疣。
用量用法: 内服:治痢10—30粒,治疟10—15粒,以胶囊 或干龙眼肉包裹吞服。 外用:捣烂外敷或取油外涂。
后者以竹沥化服。
个性:
• 蚤休: 清热解毒作用应用广泛,且有消肿止痛作用。
• 熊胆: 息风止痉作用应用广泛,且有清肝明目作用3。0
蒲公英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 ppt课件
目录
• 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 常用清热药介绍 • 清热药的配伍与禁忌 • 中药学清热药的现代研究
01 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清热药的定义
清热药
指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热病高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症状。
清热药的特点
具有寒凉性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作用。
详细描述
知母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肺热燥咳、骨蒸潮热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消渴等症状。知母含有多种皂甙和黄 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03 清热药的配伍与禁忌
配伍原则
01
针对病症
清热药应针对热性疾病,如发热 、炎症等,选择合适的清热药进 行配伍。
药物协同
02
03
药物拮抗
在配伍过程中,应选择能够增强 清热药效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 治疗效果。
避免与清热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 物,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 应。
配伍禁忌
寒凉药配伍
清热药本身具有寒凉性质,不宜与同样寒凉性质的药 物配伍,以免加重寒凉作用。
温热药配伍
清热药不宜与温热性质的药物配伍,以免产生药物相 克,降低药效。
04 中药学清热药的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A
抗炎作用
清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 应,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
抗菌抗病毒
清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于多种 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B
C
抗肿瘤
部分清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调节免疫
清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 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中药2清热药PPT课件

中药2清热药PPT课件

1.清热燥湿 2.祛风杀虫止痒 3.利尿
3~10g
脾胃虚寒 忌服 反藜芦
秦皮
1.清热解毒燥湿 苦,寒
2.清肝明日 肝、胆、大肠
3.止咳平喘
6~12g
-
42
黄 芩 善清上焦湿热、肺火

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清 火 黄 连 善清中焦湿热,治泻痢要药

善泻心、胃火,兼清肝火
热 毒 黄 柏 善清下焦湿热,善泻肾火
【功效】泻肝火,除湿热。
【应用】
1.长于清泻肝胆实火,无论肝胆有热之目赤耳聋,或肝经热 盛,热极生风之高热、手足抽搐,或肝火之头痛眩晕均有 良效。如龙胆泻肝汤。
2.用于肝火上炎,头目胀痛,常配石决明、牡蛎、钩藤、夏 枯草等。
【用量用法】3~9克。
【使用注意】凡脾胃虚寒及肝经无实火者忌用。
-
40
【鉴别用药】 龙胆草与夏枯草
2.散郁结——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或
单用夏枯草煎汤或熬膏服。内消瘰疬丸
【用量用法】 6~12g
-
23
其它清热泻火药简表
芦根
甘,寒 肺、胃
清热生津 止呕除烦
10~30g 脾胃虚寒者慎用
鲜品加倍
苦、微甘,寒 1.清热生津
天花粉
10~15g 脾胃虚寒者慎用
肺、胃 2.消肿排脓
甘、苦、咸, 1.清热明目
决明子
微寒
2.平肝潜阳
肝、大肠 3.润肠通便
10~15g
气虚便溏不宜用
-
24
(二) 清热燥湿药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上、中、下三焦 功用: 1.均能清热燥湿:用治湿热证(脾胃、
大肠、肝胆、下注、关节)。 2.多兼清热泻火解毒:用治火热证。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用法:沸水泡服或煎服。
肿节风(草珊瑚)
肿 节 风(草珊瑚)
1.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 嗽、泻痢腹痛。如万通炎康片。
2.祛风通络、活血消斑:用于风湿痹痛、跌 打损伤。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四、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物
内痈、外痈均可用的药物: 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白花蛇舌草。
喉肿痛。
青黛
青黛
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痄腮喉痹、疮痈 丹毒和热毒发斑、吐血衄血。
2.泻火 定惊
肝火犯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如黛蛤散。
用于肝热惊痫。
板蓝根—善解毒利咽,常治大头温毒、咽喉 疼痛。
清凉热血解。毒,大青叶—善凉血消斑,治温毒斑疹最宜。
青黛—亦凉血消斑;又善清肝泻火,治肝热 惊痫、肝火犯肺咳血胸痛。
取本品清热平肝作用,现代用于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决明子
决明子
1.清肝明目:既善清肝热,又兼益肾阴,常 治目疾(虚实皆宜)。
(1)肝热目赤羞明。 (2)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 (3)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 (4)肝火上扰或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1)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如麻杏石甘汤。 (3)胃火上攻之头痛、牙痛。如清胃 散。
2.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煅):用于疮 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打碎先煎。
知母
知母
1.清热泻火: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用 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此外,还用于肺热咳嗽、胃火牙痛等。
谷精草—风热或肝火目疾多用。
清肝明目
密蒙花—兼养肝阴,肝虚目赤也用。

中药学-清热药ppt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ppt课件

2.其他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抗心律失常 (2)正性肌力作用 (3)负性频率作用 (4)降压作用 (5)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
其他: 抗脑缺血 、抗血小板聚集 、降血脂
金银花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
外感发热、疮痈疖肿 热毒泻痢
主要成份
绿原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热毒入血,发斑神昏, 咽喉肿痛,丹毒口疮等
主要成份
菘蓝苷、靛蓝 、靛玉红 色胺酮 、挥发油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
有效成份:靛蓝、靛玉红 作用特点: 1)大青叶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2)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保肝
2.其他药理作用
(2)抗细菌毒素、抗腹泻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 黄连及小聚碱能提高机体 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
(3)抗炎、解热
有效成份: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 作用特点:小檗碱对急慢性炎症均有 抑制作用。
(4)抗溃疡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抑制胃酸分泌 、抗幽门螺杆菌
镇静催眠 、降血糖 有效成份:小檗碱
黄连
一、 概述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 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 痛,消渴,痈肿迸疮;外用可 治疗湿疹,湿疮,中耳炎 。 小檗碱 、黄连碱、掌叶防 己碱 、药根碱 等
主要成份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l)抗病原体 有效成份:小檗碱 作用特点: 1)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2)抗菌强度与炮制、配伍有关

中药学-清热药PPT

中药学-清热药PPT

青黛
【药性】咸,寒。归肝、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 退热: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2.咽痛口疮,火毒疮疡。
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苦寒伐胃,性燥伤阴, 凡脾胃虚寒或津伤阴亏者当慎用,或 酌情配合健脾益胃、养阴生津药同用。
黄芩
黄连
黄柏
一、共性: 1、特点——苦寒之品。 2、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3、应用:
黄疸——阳黄——身热发黄——配茵陈蒿、栀子 ⑴湿热蕴结 痢疾——热痢——大便脓血——配白头翁、秦皮 所致病证 带下——黄带——色黄质粘——配车前子、椿皮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 热与火的关系:
•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 清热=泻火
清热泻火药含义
• 清热泻火药含义:
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治疗气分实热证 及脏腑热证的药物。
• 主治: • 功效:
温病的气分实热证 ---高热、汗出、烦渴, 甚至神昏谵语,脉象洪大有力 (退热作用)
清气分热
内科杂病脏腑气分实热 – 心肝肺胃火 热证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凡湿热诸证均可应用——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者 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 湿疹瘙痒;湿热黄疸;湿热带下
4.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板蓝根
【药性】苦,寒。 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适应证】
1.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 外感风热,温病卫分及气分——清热解毒,利咽喉 温病热入营血——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病毒性感冒——抗病毒
清肝火、清心火、清肺热、清胃热
• 性能特点:
生津
性味:甘寒为主,其次为苦寒

《中药学》清热药 ppt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  ppt课件

痰热伤肺 上扰心神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 饮食不洁 脾胃 湿蕴而化热 湿热
熏蒸肝胆 阻滞中焦 蕴结大肠 下注膀胱
清热药的分类:根据里热证的不同,将清热药分
为五类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凉血药 清虚热药
使用注意事项
辨证准确 气分热 清热泻火
实热证
气血两燔
营血分热
气血两清
清营凉血
里热证
阴虚发热(邪热伤阴力强
滋肾阴而除骨蒸 滋阴润燥通便
天 花 粉
[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或双边 栝楼T.rosthornii的干燥根。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应用]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的概念:
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作用,故称为清热燥湿药。
湿热证 适应证 脏腑火热证
湿 热(湿温)
基本表现: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脾胃 腕腹胀满、呕吐 大肠 泄泻、痢疾、痔疮 肌肤 湿疹、湿疮
肝胆 黄疸、胁肋胀痛、耳肿流脓 湿热下注 带下色黄,热淋灼痛 关节 红肿热痛
散结消肿 润肠通便 疏散风热 养肝


[基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
(CaS04 · 2H20)
[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内服)
锻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外用)
[应用]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实热消渴

清热药PPT课件

清热药PPT课件
总结词: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证。常 见的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等。
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 证,如泄泻、痢疾、黄疸等。这类药 物能够清热燥湿,缓解病情。常见的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总结词:清热燥湿药具有清热燥湿的 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内蕴之证。 常见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等。
Part
04
清热药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
药效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对发热、炎症 、病毒等的作用机制,揭 示其清热抗炎、抗病毒的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清热药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毒理学研究
评估清热药的毒性作用,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临床应用与效果
感冒发热
分类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特点,清 热药可以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 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 药等。
清热药的作用机制
清热泻火
通过清除体内的热邪,降 低体温,缓解热证的症状 ,如头痛、口干、口苦等 。
凉血解毒
通过凉血解毒的作用,减 轻体内的热毒,缓解热毒 引起的症状,如疮痈肿毒 、丹毒等。
燥湿止痢
通过燥湿止痢的作用,治 疗湿热引起的痢疾、泄泻 等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清热 药在口腔溃疡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详细描述
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所 致,患者常见口腔疼痛、口干等症状 。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 作用,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引起的疼 痛,促进溃疡愈合。
病例三: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总结词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清热药在此类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

清热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清热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应用】
• 1.热病烦渴,风热感冒。 • 2.咽喉肿痛,痈疮疔毒。 • 3.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用量宜少。
密蒙花
• 【来源】 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及花序。 • 【药性】 甘,微寒。归肝、胆经。 • 【功效】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煎服,治急性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有良效。
知母
• 【来源】 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 【药性】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
• 1.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本品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能生津润燥 止渴,常与石膏相须为用。
• 2.肺热燥咳,阴虚燥咳。本品主入肺经而长于泻肺热、润肺燥,用治 肺热燥咳。
•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 【使用注意】 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主要 用于湿热证。
黄芩
• 【来源】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 【药性】 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本品火煅外用,有敛 疮生肌、收湿、止血等作用。
• 【用法用量】 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 •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现代研究】
• 1.化学成分:本品的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 4 ·2H 2 O)。 • 2.药理作用:白虎汤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 3.临床研究:结合传统上用本品治疗肺热咳嗽的经验,用石膏配知母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中药学》教材第四章“清热药”的内容进行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清热药的定义、分类、功效及临床应用。

重点讲解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等四大类清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及代表药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清热药的概念、分类及临床应用;2. 掌握各类清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及代表药材;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具体病证正确选用清热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清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及代表药材的掌握;重点:清热药的分类、功效及临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出清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重要性;2. 新课内容讲解:(1)清热药的概念、分类;(2)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及代表药材;3. 例题讲解:针对各类清热药,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清热药的概念、分类;2. 各类清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证及代表药材;3. 重点、难点内容标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清热药的概念及分类;(2)列举并解释四种清热药的代表药材;(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清热药进行配伍。

2. 答案:(1)清热药是指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燥湿等作用的药物。

分类包括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等。

(2)四种清热药代表药材:①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②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③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④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牡丹皮。

(3)示例:患者发热、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可选用石膏、知母等清热泻火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之处,以便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清热药在现代药理研究中的新发现、新应用,拓宽知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治气分实热,大热烦渴,能助石膏清热泻火,除烦 止渴,如白虎汤。 •治肺热咳嗽,痰黄粘稠;或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常与贝母同用,如二母丸。 •治热病伤津,口干口渴,或阴虚内热消渴,可配花 粉、葛根、麦冬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药同用。 •治肝肾阴虚,阴虚发热、盗汗心烦等症,常配滋 阴补肾药及清退虚热药同用,如知柏地黄丸。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生石膏
石膏
Gypsum
煅石膏
石膏大寒清热,辛寒透热,甘寒生津, 善于清泄气分实热、肺胃实火而除烦止 渴。故为热入气分、实热喘咳、胃火亢 盛大之要药。 煅后性涩,敛疮生肌。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治外感热病,邪在气分,症见高热烦躁,大汗,大渴, 脉洪大有力者,如白虎汤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配犀角、生地同用,以气血双清,治气血两燔证。 治邪热郁肺,肺气失宣,高热喘急症。如麻杏石 甘汤。 治胃火亢盛引起的咽肿口疮、牙痛头痛,配知 母、黄连、升麻等药以泻火解毒。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功效与临床应用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用于热病烦渴。常配麦冬、花粉、石膏以清热养阴生 津止渴。 •用于胃热呕逆。可配竹茹、姜汁同用。 •用于肺热咳嗽,配黄芩、瓜蒌以清泻肺热,化痰止咳。 •治肺痈咳吐脓血,配桃仁、冬瓜子、薏苡仁,具有清 肺排脓的作用,如苇茎汤。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天花粉
Ttichosanthes Root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天花粉微寒清热,质润生津, 主清肺胃之热而养阴润燥, 适于津伤烦渴及肺燥干咳。 兼能消肿排脓,治疮痈肿痛。
天花粉蛋白
为中期引产及治疗
恶性葡萄胎和绒癌
有效成分。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竹叶
Bamboo light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淡竹叶草本
长于清热利尿
竹叶卷而未放的幼叶
竹叶木本
长于清心火
⒋消肿止痛
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药同用。
治热毒疮疡以及咽肿目赤,配伍连翘、蒲公英、黄连
等清热解毒药。
治跌打损伤,可配黄柏中研药学细课件外清热敷药 ,以消肿止痛。
夏枯草
spica prunellae
夏枯草苦寒清热泄火,辛散软坚散结,主 清肝胆实火而明目,又散痰火郁结而消瘰。 为肝火目赤头痛、痰火郁结瘰疬之要药。
决明子 Cassia Seed
降血压、降血脂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清热养肝
清泄肝火
阴虚血亏目肝疾经者风不有热宜扩目瞳疾作者用不,宜青光眼患者忌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清热燥湿药
Heat-Clearing and Dampness-Drying Drugs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 故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并能清热泻火。主要 用于湿热证及火热证。
清热药
Heat-Clearing Drugs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主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及 退虚热等作用。适用于气分实热、血分实 热、脏腑里热、阴虚发热及痢疾、疮痈等 各种里热证。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使用注意
1.本类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 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热证易伤津液,苦寒药物又易化燥伤 阴,故阴虚患者亦当慎用;
⒉敛疮生肌
治疮疡久溃不敛,或湿疮湿疹、水火烫伤等, 本品煅后研末外用,有清火敛疮生肌之功。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知母Anemarrhena Rhizome
知母苦寒泄热,甘润益阴,善清上中下 三焦之热而滋阴润燥,因其能攻能补,故 气分实热、肺肾虚热均为常用之品。
炮制:滋阴降火宜盐水炒用。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功效与临床应用
有助湿之弊。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第五节 清虚热药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Heat-Clearing and fire-Purging Drugs
本类药物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 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 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脉象洪大等气分实 热证。
⒈清肝泻火 •治肝经火盛,肝火目赤,
⒉消肿散结
眩晕头痛。可配栀子、菊 花等清肝泻火明目药同用
治痰火郁结引起的瘰疬, •治肝肾阴虚,目暗不明, 配玄参、牡蛎、昆布等软 可配枸杞子、决明子以养 坚散结、化痰消瘰药同中用药学。课件清肝热药明目。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甘寒质润,清热益阴,能清降肝火、 益阴明目,又可清润大肠而通便。 故肝火目赤、阴虚目暗、肠燥便秘 均可应用。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黄芩Scutellaria root
黄芩性寒清热,苦能燥湿,善清 肺与上焦之热,兼可安胎。适用 于肺热咳嗽、上焦郁热、湿热泻 痢、胎动不安等证。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概念Concepts
寒凉伤阳
清热药均为寒凉药性,用量过 大或素体阳虚者不当用之易伤 阳气,特别是脾胃阳气。
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 苦能燥湿,性燥多能伤阴,
故本类药津伤阴亏者 当慎用。
苦寒败胃
甘寒助湿
甘寒药除清热外,多兼 生津作用,但润燥生津太过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皆能清肺胃实热。
知母苦寒质柔, 主在清润。
石膏辛甘大寒, 重在清解;
肺热燥咳, 治须清肺润燥者,
多用知母。
肺热实喘, 治须清宣肺气者,
多用石膏;
二药一重清解一主清润,故阳明 气分燥热伤津之症,常相互配用。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芦根Reed Rhizome
性寒清热,质润生津,甘淡渗 利,能清肺胃之热、生津止渴, 兼可利尿通淋。其药力较弱, 但无敛邪伤正之弊,适于热病 津伤烦渴。
功效与临床应用 ⒈泻火除烦
用治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烦不安,配淡豆豉同用, 如栀子豉。 治实火热毒内盛,充斥三焦,配三黄,如黄连解毒汤。
⒉清热利湿
治湿热黄疸,配茵陈、大黄,如茵陈蒿汤。 治湿热淋痛,配滑石、木通、车前子等利尿通淋药。
⒊凉血解毒
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 尿血等出血证,常与生地、白茅根、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清心除烦见长
栀子
Gardenia seed
栀子苦寒清降,通利下行,善导心、肺及三焦 之热下行由小便而解,有清气除烦,凉血解毒之 功。适于热病心烦、血热吐衄、热淋黄疸及目赤 咽肿等证。
炮制: 栀子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 栀子仁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 炒黑中则药学入课件血清热分药 而止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