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5大方面的护理要点解析
有创机械通气:5大方面的护理要点解析机械通气是指通过呼吸机代替、控制或改变患者自主呼吸,为可能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足够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内环境紊乱[1]。
1.基础护理1.1 环境护理:控制室温18℃-20℃,湿度50%~60%,保持病房干净整洁,调节日间光线及夜间灯光刺激,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杀菌以预防感染,采用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设备,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洗手及消毒制度,操作时佩戴手套、口罩等[2]。
1.2 口腔护理:以正确的方式指导患者清洁口腔,并根据pH值选取清洗溶液,如pH值>7,选取硼酸溶液;pH<7,选取NaHCO3溶液[3]。
1.3 体位护理:机械通气时采取合理的体位管理可以防止误吸及口腔定植细菌下移。
研究证明,半卧位能减少胃液反流,避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吸,是预防VAP的有效措施[3]。
1.4 寻找院内存在的高危因素:因院内环境复杂、病原菌较多、合并基础慢性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导致病原菌感染发生风险增加。
因此,在为患者提供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室内定期通风,相关设备定期消毒,控制探视人员数量,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1.5 监测口腔分泌物情况:定期采集患者口腔分泌物,通过检测病原菌后进行临床合理用药。
1.6 营养支持:为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不良影响(如血行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在患者接受基础营养支持的同时交替进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以满足患者机体能量需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4]。
2.气管插管的管理:每班评估导管外露长度,固定带的松紧度,经口气管插管导管距门齿22~24cm,气切患者24h抽取油纱条后需重新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以一指为宜,并打死结,更换固定带时由二人合作完成[5]。
3.气囊管理3.1 气囊压力和充气技术:人工气囊可起到封闭气道、保证潮气量的供给、相对固定气管导管,预防或减少误吸的发生的作用。
若气囊充气不足,易导致漏气、误吸;充气过度则会发生气道黏膜缺血坏死。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
28
故障4 每分钟呼吸气量高限报警
原
因
处理方法
1.患者病情变化,自主呼 1.重新评价患者,查明原 吸,潮气量或呼吸频率增 因,相应处理 加,人机拮抗
2.呼吸机管道回路有积水,2.集水器处于最低位,及
误触发,
时倾倒集水器内的冷凝水
3.每分钟呼出气量高限报 3.合理设置报警限度 警设置过低
4.灵敏度设置过高
呼吸机常设的报警项目
1.电源切断 2.气道压力的高压低压 3.氧气或空气源不足 4.辅助呼吸时自主呼吸停止 5.人机对抗 6.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7.分钟通气量不足或过高 8.气道温度过高或过低 9.温化器水量不足 10.吸气时间不足或呼吸比不正常
25
故障1 气道压力高限报警
原因
处理方法
1.气道内阻塞
原因
处理方法
1.呼吸系统或湿化系统漏气 1.检查呼吸回路或湿化系 统是否接好
2.应用PSV( 压力支
2.更换呼吸模式或增加
持).SIMV(同步间歇指令 指令通气的频率
通气).SIMV+PSV模式时,病
人呼吸频率过慢,每分钟呼
出气量低,可有间断报警
3.每分钟呼出气量低限报 3.设置合适的报警限度
警设置过高
• 不能解释的气道高压或气道低压报警 • 潮气量很不稳定,忽大忽小 • 清醒病人可出现躁动,不耐受
21
3—2、人机对抗常见原因
• 治疗早期病人不配合或插管过深 • 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使病人需氧量增加,CO2产
生过多,或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使呼吸功 增大等 • 病人以外的因素: 呼吸机的同步性能不好; 同步功能的触发灵敏度装置故障或失灵 PaCO2>50-60mmHg 触发灵敏度人为地调节不当 呼吸回路积水照成误触发 管道漏气所致的通气不足使呼吸频率增加 22
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比较护理课件
选择合适面罩
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 适大小的面罩。
连接呼吸机
将面罩连接到呼吸机 上,确保密封良好。
开始通气
在医生的指导下,启 动呼吸机,对患者进 行无创通气。
监测与调整
监测患者的呼吸、血 氧饱和度等指标,根 据情况调整呼吸机参 数。
操作流程比较
适应症差异
有创机械通气适用于严重呼吸衰竭、药物无法纠正的低氧 血症等情况;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情况。
由于气管插管操作不当或 长时间插管,导致喉部黏 膜损伤、水肿或感染。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症
面罩压迫和皮肤损伤 口咽干燥
由于面罩长时间压迫面部 皮肤,可能导致皮肤红肿 、压疮等损伤。
由于呼吸机气流刺激口腔 黏膜,可能导致口咽干燥 、口腔感染等问题。
漏气和不适感
由于面罩密封不严或患者 不适应呼吸机,可能导致 漏气和不适感。
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患者血压过低或处于休克状态,无法保证足 够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自主呼吸微弱或消失
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极差或完全丧失,无法配 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禁忌症
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患者气道分泌物多或引流不畅,无法 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严重消化道出血
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严重病 变,无法耐受面罩固定和通气压力。
患者舒适度
无创机械通气对患者舒适度较高,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 有创机械通气因需进行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较低。
操作难度
有创机械通气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操作难度较大;无创机 械通气操作相对简单,无需插管。
护理要求
有创机械通气需要更专业的护理人员操作,定期评估患者 情况;无创机械通气相对简单,护理要求较低。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课件
有创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1.心肺复苏者。 2.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急性或慢性呼吸 衰竭者。 3.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或加重。 4.麻醉中保证镇静和肌松剂的安全使用。 5.严重的低氧血症PaO2<60mmHg或CO2储留 PaCO2>50-60mmHg ,给予常规氧疗及保守治 疗无效者。
有创机械通气禁忌症(相对)
有创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
1.IPPV(间歇正压通气):适用于无自主呼吸或 自主呼吸微弱的患者。
2.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适用于有自主呼 吸的患者或脱机模式。 3.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适用于有自主呼 吸的患者。
通气参数的调节
Vt(潮气量):按公斤体重计算,8-12ml/kg。 Tinsp(吸气时间):根据呼吸频率来计算。 F(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分,儿童16-25
其他监测面板参数名称
• • • • • Ppeak:气道峰压 Pplat:平台压 Pmean:平均气道压 Tplat:最长吸气时间 Flowpeak:峰值流速 R:气道阻力 C:肺的顺应性
有创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1、建立人工气道
2、连接呼吸机管 道,氧源电源
3.打开电源开关
4.打开温湿化器开关
5.设置呼吸模式及参数 6.设置报警界限和气道 安全阀 7.调节同步灵敏度
预防:
1.无禁忌症患者,床头抬高30-40度
2.定时用氯己定行口腔护理,4次/日 3.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 4.气管套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 5.每日评估,尽早脱机拔管 6.运用胃粘膜保护剂 7.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每周更换一次,在明显分泌物污染时 及时更换,积水杯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其逆流向患者 ,湿化罐添水应用灭菌注射用水,每天更换
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的实施和护理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基本构造: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类型)和回 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构造: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器 3 监测(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道压)报警
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
机械通气临床治疗目旳
1 纠正低氧血症 2 纠正二氧化碳蓄积 3 降低全身和呼吸功氧耗 4 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5 为镇定药和肌松剂旳应用 6 维持胸壁稳定性
呼吸机旳常用分类
1 合用对象 (1) 婴儿呼吸机 (2) 小儿呼吸机 (3) 成人呼吸机
2 吸、呼相切换方式 (1) 定压型: (2) 定容型 (3) 定时型 (4) 混合型
撤机环节
➢断开呼吸机与病人旳连接 ➢关闭气源 ➢关闭主机开关 ➢关闭电源
第三部分 机械通气旳护理
VERY IMPORTANT!
l 人工气道旳护理 l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l 心理护理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多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
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 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5℃。
吸痰管受阻
1.气管导管与气管成角。 2.导管或气管内痰栓。 3.支气管痉挛。 4.导管脱出气管。 5.吸痰管在气管分叉处受阻。 6.吸痰管已达最大深度。
气管内吸痰不佳
1.气管粘膜损伤。 2.缺氧加重。 3.肺不张。 4.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 5.心律失常。 6.支气管痉挛。 7.痰栓。
气道湿化、温化
气管导管旳护理
气管导管旳护理
1 统计插管旳措施、途径、插管深度、套囊充气量、插 管过程中及插管后病人旳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 损伤气管粘膜,及时发觉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经常变换头位,以免颈项强直、体表压伤及咽喉损伤。 4.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5.保持旳导管正确位置,不前倾,也不后仰,以免导管 移位阻塞气道或压迫气管壁引起气管粘膜坏死。
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护理 范文
演讲人
目录
01. 有创机械通气的原理 02. 有创机械通气的操作 03. 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 04. 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与拔管
有创机械通气的原理
机械通气的作用
提供呼吸支持:在 有创机械通气的帮
1 助下,患者可以保 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避免因呼吸衰竭导 致的生命危险。
改善氧合:有创机 械通气可以增加患
呼吸参数:设置合
3
适的呼吸参数,如
潮气量、呼吸频率、
吸气时间等
报警设置:设置合
4
适的报警参数,如
低压报警、高压报
警、呼吸暂停报警
等
监测参数:设置合
5
适的监测参数,如
血氧饱和度、呼吸
末二氧化碳、气道
压力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气模式选择
自主呼吸模式: 适用于患者自主 呼吸能力较好的 情况
控制呼吸模式: 适用于患者自主 呼吸能力较弱或 需要辅助呼吸的 情况
辅助呼吸模式: 适用于患者自主 呼吸能力较差或 需要辅助呼吸的 情况
同步间歇指令通 气模式:适用于 患者自主呼吸能 力较好,需要辅 助呼吸的情况
压力支持通气模 式:适用于患者 自主呼吸能力较 弱,需要辅助呼 吸的情况
持续气道正压通 气模式:适用于 患者自主呼吸能 力较差,需要辅 助呼吸的情况
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 与护理
气管插管的目 的:建立人工 气道,辅助呼
吸
气管插管的位 置:气管内,
靠近声门
气管插管的方 法:经口、鼻
或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的注 意事项:保持 气道通畅,防 止误吸和窒息
呼吸机设置
呼吸机类型:选择
1
合适的呼吸机类型,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解读护理课件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减少肺 部感染,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原理
负压吸引
利用吸引机产生的负压,将呼吸道内 的分泌物和异物吸出。
气道湿化
监测与调整
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 度等指标,及时调整吸引的频率、时 间和负压强度,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 安全性。
在吸引过程中,通过加入湿化器对气 道进行湿化,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 润,减少呼吸道刺激。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特别是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排痰困 难的患者。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吸引方式;避免过度吸引,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密切视察患者的反应,如有 特殊及时处理。
02
操作流程解读
准备阶段
01
实施阶段
核对病人信息
在操作前再次核对病人信息,确 保吸引操作的对象正确。
连接吸引装置
将吸引管与吸引头连接,再与负压 吸引器连接,确保密封良好。
实施吸引操作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 ,如间断吸引、连续吸引或纤维支 气管镜吸引等,并注意视察病人反 应及痰液情况。
结束阶段
撤离吸引装置
在最后一次吸引完成后, 将吸引管、连接管和负压 吸引器撤离,并清洁整理 好相关物品。
评估效果
视察病人呼吸情况及痰液 引流是否通畅,评估气道 内吸引的效果。
记录与反馈
将整个操作过程及结果详 细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 及时向医生反馈病人的情 况及操作效果。
03
护理配合与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职责
确保吸引操作前准备
护理人员需确保吸引操作前, 设备、物品准备齐全,并确保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疼痛管理与镇静剂应用评估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疼痛管理与镇静剂应用评估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疼痛管理与镇静剂应用评估1. 引言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气管插管或经鼻腔插管等方式,将机械通气与患者的呼吸系统连接起来,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疼痛管理和镇静剂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中疼痛管理与镇静剂应用的评估。
2. 疼痛管理2.1 疼痛评估在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中,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面部表情评分法(FPS)、疼痛强度评估量表(NRS)等。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表情、言语表达、生理指标以及观察到的行为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2 疼痛管理策略针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疼痛管理,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策略。
这可以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措施。
2.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疼痛管理策略之一。
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可通过静脉、口服或贴皮途径给予镇痛药物。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以及非阿片类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2.2.2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冷敷、热敷、按摩、音乐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其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2.2.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另一种常用的疼痛管理策略。
这种治疗方法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
综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全面的疼痛管理服务。
3. 镇静剂应用评估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合理应用镇静剂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疼痛感,提高机械通气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
然而,不合理的镇静剂应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镇静剂时需要进行评估和监测。
3.1 镇静剂评估镇静剂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镇静效果、剂量调整和镇静剂副作用的评估。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肌肉力量与康复进展评估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肌肉力量与康复进展评估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肌肉力量与康复进展评估摘要: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被广泛用于危重病患者的呼吸支持。
本文着重分析了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对患者肌肉力量和康复进展的评估,并总结了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评估肌肉力量和康复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水平。
1. 引言有创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将机械通气设备直接连接至患者的呼吸道,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
它广泛应用于危重病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不仅关注气道管理和呼吸参数的监测,还应注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康复进展评估。
2. 肌肉力量评估肌肉力量评估是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呼吸肌群存在被机械通气所替代的风险,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丧失。
因此,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及早发现并预防呼吸肌萎缩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肌肉力量评估工具包括肌力分级评分、测力仪等。
通过定期进行肌肉力量评估,我们可以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减少呼吸肌群的萎缩风险。
3. 康复进展评估康复进展评估是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最佳的生活状态。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康复进展评估包括力量、耐力、功能、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定期进行康复进展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和护理方案,促进其尽快脱离机械通气,恢复自主呼吸。
4.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肌肉力量与康复进展评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定期评估和监测肌肉力量和康复进展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科室:急诊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械通气是借助人工装置——呼吸机的力量,产生或辅助呼吸动作,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和方法【l】。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中用于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是危重患者生命支持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2】。
作为一种高风险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存活率。
如果护理或操作不当,极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等多种并发症,不仅造成患者脱机困难,延长住院周期,增加患者住院费用,更可致患者病死率增加。
1、监测1.1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皮肤、尿量变化、意识、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并注意观察患者两侧胸廓的呼吸运动和呼吸音是否对称,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是否与呼吸机一致,有无异常呼吸。
1.2 呼吸机监测注意监测呼吸机的参数和工作状态,呼吸曲线是否正常,并及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如出现呼吸机报警和参数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2、气道护理2.1 严格无菌操作气道切开及插管为侵入性有创检查,人工气道的建立增加了外界细菌入侵的机会;且由于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危重,抵抗能力下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3】。
2.2 固定气管导管如患者昏迷程度较轻或意识清楚,则易由于耐受性差而吐管,不仅影响通气效果,还可损伤支气管黏膜。
因此,在气管切开后,外套管固定带应打死结,并保持松紧以能通过1指为宜。
并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静类药物应用。
2.3 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后,水分蒸发增加,且因为机械通气导致通气量增加,加速了气道水分的蒸发。
如不及时气道湿化,则可导致黏膜干燥,气道分泌物干结,影响气道黏膜纤毛运动导致排痰不畅,导致呼吸道阻塞,在影响通气效果的同时也可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机械通气撤机与呼吸康复指导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机械通气撤机与呼吸康复指导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机械通气撤机与呼吸康复指导I. 引言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重症患者的呼吸衰竭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的撤机(weaning)阶段以及撤机成功后的呼吸康复指导都是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对有创机械通气护理过程中的撤机与呼吸康复指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II. 机械通气撤机机械通气撤机是指将患者从有创机械通气设备上解除并恢复自主呼吸的过程。
撤机的目标是通过逐渐减少对机械通气支持的依赖,让患者重新获得自主呼吸能力。
常用的撤机方法包括常规撤机、SMURF撤机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的撤机策略,以达到尽早成功撤机的目的。
III. 常规撤机常规撤机是指通过逐步减少机械通气参数,以评估患者是否具备自主呼吸的能力。
撤机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通气状态、氧合情况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
常规撤机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以确保撤机过程的顺利进行。
IV. SMURF撤机SMURF(Synchronized Minimal Unassisted Respiratory Frequency)撤机是一种通过呼吸频率调整来促进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方法。
它通过逐渐减少机械通气的支持,让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的能力。
SMURF撤机在某些特定的患者群体中可能比常规撤机更加适用,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
V.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是一种经常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准备好进行撤机的方法。
SBT通过暂停机械通气支持,让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自主呼吸,以评估其是否能够维持充分氧合和通气状态。
SBT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为30分钟到120分钟。
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护理方法
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护理方法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疾病,针对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需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以实现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降低其死亡率。
针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通常认为对其实施俯卧位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过程的顺利开展,但鉴于患者病情严重,也需要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预后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
1什么是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主要是指通过建立有创的人工气道,例如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套管等,然后通过呼吸机实施辅助呼吸的一种治疗方法。
该种治疗方式对于存在严重呼吸困难需要辅助呼吸机的患者具有适应性,这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有效干预措施,在住院患者实施抢救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发生疾病的概率更大,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几率也更大,因此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手段的应用也越发深入。
2什么是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机械通气是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患者时所应用的方法,主要是借助于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所选择的一种体位,其治疗原理是根据患者体位变化,使其肺组织能够在胸腔内保持更低一些的位置,这样能够大大减轻膈肌、心脏等胸腔内脏器所对肺组织造成的压迫,这样可以相对扩大患者的胸腔容积,肺组织扩张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通过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改善,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机械通气治疗,而且基于俯卧体位,可以使背部处于较高的位置,基于重力作用,更容易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引流出来。
由此可见,俯卧位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患者的疾病改善有显著促进作用。
对于急性重症的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其发病较急且进展较快,临床治疗也是以挽救生命为主,因此实施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必然能够对患者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3 对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实施护理的重要性俯卧位有创机械通气指导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强功能残气量的方式,实现膈肌运动位置及方式的改变,这样能够促进分泌物的引流,也能够对易来去通气血流灌注进行改善,从而减轻纵隔及心脏对肺组织所产生的压迫,实现患者氧合情况改善,以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2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 2.7 机械呼吸治疗的并发症护理 ①呼吸道
感染:应用呼吸机后,呼吸道防御功能减 弱或丧失,常带入细菌,易发生新的感染 或使原有感染加重。因此,在预防上强调 呼吸回路、接口、湿化装置的消毒。在治 疗上做药敏试验后,气管内滴入和全身应 用敏感抗生素。
2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 ②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机械通气压力过
• ②保证呼吸机各管道密闭通畅,不漏气,不扭曲,不脱落
或阻塞。用支撑架妥善固定好各呼吸机管道,减少气道导 管的移位或牵拉,使贮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点。及时倒弃 各连接处贮水器的冷凝积水,避免污染的水倒流至湿化器。
护理
• ③应及时检查湿化器中蒸馏水的量以及湿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
时给予调整。湿化器中的过滤纸应及时更换,机 器上的过滤网经常清洗,建议呼吸机管道1周更换 一次。
2626呼吸道湿化常采用人工鼻和加热加湿器呼吸道湿化常采用人工鼻和加热加湿器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2626气道分泌物的吸引气道分泌物的吸引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引手法要轻柔迅速吸引手法要轻柔迅速11次吸痰不宜超过次吸痰不宜超过15s15s洗痰后高浓度吸氧洗痰后高浓度吸氧115min5min直至心直至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洗痰前水平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洗痰前水平以防发生缺氧
2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 2.5 气囊的管理 不需定时放气。维持气囊
压力在25-30cmH2O,并定时监测压力。 • 2.6呼吸道湿化常采用人工鼻和加热加湿器
2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 2.6气道分泌物的吸引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引手法要轻柔迅速,1次吸痰不宜超过 15s,洗痰后高浓度吸氧1~5min,直至心 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恢复至洗痰前水平, 以防发生缺氧。此外,气管内吸引,需与 翻身、拍背等物理措施相结合,才能充分 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5
原 因
呼吸频率上限报警
处 理 方 法
1.触发灵敏度过高导致误 触发 2.患者病情变化,人机拮 抗 3.报警设置不合适
1.重新设置灵敏度的值
2.重新评价患者的状态, 对症处理 3.重新设置合适的报警值
故障6
原 因
呼吸频率下限报警
处 理 方 法
1.呼吸管道漏气
2.患者病情变化,呼吸 频率减少 3.触发灵敏度设置不当
三、呼吸机的调节与使用
1、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及呼 吸参数的调节 2、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3、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1—1、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
控制通气(CV )
间歇正压通气(CMV)
辅助通气(AV) (1)、间歇指令通气( IMV)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3)、压力支持通气(PSV ) (4)、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5)、辅助/控制通气(A/C)
6.呼吸机管道扭曲 打折
7.呼吸机管道积水 8.报警设定值太低
6.整理管道,恢复通畅
7.集水器处于最低位,及时倾倒积水器内的 冷凝水 8.重新评价报警设置和PEEP+ 压力支 持水平
故障2气道压力低限报警
原 因 1.呼吸回路漏气 处 理 方 法 1.检查呼吸回路,对症 处理 2.气管导管漏气:气管导管 2.检查气管导管,必要 气囊充气不足或气囊破裂 时更换气管导管 3.人工气道完全或部分脱出 3.根据病情重新建立 人工气道或改用无创通 气或面罩,鼻塞吸氧 4.与病人脱接 4.重新接好 5.压力传感器损坏 6.呼吸机内部部件漏气 5.更换该压力传感器 6.工程师维修
2、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呼吸机的使用步骤
(1).建立人工气道 (2)打开压缩机电源开关 (3).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 (4).打开温湿化器电源开关 (5).设置呼吸参数及呼吸模式 (6).设置报警界限 (7).调节同步灵敏度 一般为-2— -4cmH2O (8).确认呼吸机管道连接无误,用模拟肺与呼吸机连接 试行通气,确认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正常后,连接于人工气 道进行通气 (9).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
3—1、人机对抗的表现
• 不能解释的气道高压或气道低压报警 • 潮气量很不稳定,忽大忽小
• 清醒病人可出现躁动,不耐受
3—2、人机对抗常见原因
• 治疗早期病人不配合或插管过深 • 治疗中出现病情变化,使病人需氧量增加,CO2产 生过多,或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使呼吸功 增大等 • 病人以外的因素: 呼吸机的同步性能不好; 同步功能的触发灵敏度装置故障或失灵 PaCO2>50-60mmHg 触发灵敏度人为地调节不当 呼吸回路积水照成误触发 管道漏气所致的通气不足使呼吸频率增加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探讨要点
一、机械通气的概念、目的 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指征 三、呼吸机的调节与使用 四、治疗期间的监测、护理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 六、呼吸机的清洁、保养、消毒
一、 1、机械通气概念
机械通气是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 装置的通气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 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 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功能等为目的 的一系列措施。
2、经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正常值: 95﹪-100﹪ .优 点:安全 可靠 连续读数 反应迅速 使用 方便 监测病人瞬时SPO2的变化,及时发 现低氧血症
3、呼吸参数的监测
呼吸模式 吸氧浓度(FIO2) 潮气量 (VT) 分钟通气量(VE) 呼吸频率(自主/ 机控)等
四、(二)治疗期间的护理
1、通气效果的观察:重点观察呼吸情况 生命 体征 神经精神症状 2、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做 好呼吸道的湿化,防止人工气道意外脱出 3、及时处理人机对抗(3-1表现3-2原因3-3处理) 4、心理护理 5、做好生活护理 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所需: 口腔护理.翻身拍背.皮肤护理.近早施行肠 内营养,防止肠道菌群移位引起感染 6、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1、环境的管理: 定时开窗通风,病房的消毒 限制探视与陪住,减少病室内流动人员 注意保持病室温度在22 — 24°c,湿度在55%—65% 2、导管位置管理,预防导管意外脱出: 经鼻插管长度约24-28cm ,经口插管约距门 齿22-24cm,妥善固定导管,经常检查,防其脱 出;每天上下调整气管长度约0.5-1c m,防止局部组织 长期受压坏死. 进行护理操作时,尤其翻身或口腔护理时,要专人管 理管道,在升降床时,先取下固定管道的支架,以免强 行拔出导管; 气囊充气适度; 适当约束四肢,必要时镇静; 心理护理;
3、人工气道的湿化
电温湿加热器:吸入气温度32—37℃为 宜,湿度可达100% 持续气道内滴入方法:0.45%氯化钠溶 液以每分钟0.2ml的速度持续滴注。24 小时可用250-300ml 间断气道内注入法:0.45%氯化钠溶液 (支气管解痉剂),吸痰前抽吸5—10ml (或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吸气时注入气 道。注入后接呼吸机通气1-2次再吸痰 以使药液充分稀化痰液。 雾化吸入:雾化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据 病情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用三通管接 于呼吸机上
3—3、人机对抗的处理
• 首先脱开呼吸机,并用简易呼吸器辅助 通气,同时检查呼吸机有无问题 • 检查是否病人的问题
• 必要时更换气管导管
• 药物治疗:用镇静剂与肌松剂
4、心理护理
应尊重与关心患者 教会患者用非语言交流方式:比如,用手势、 写字板解除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6、呼吸机常见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故障3 每分钟呼吸气量低限报警
原 因 处 理 方 法
1.呼吸系统或湿化系统漏气 1.检查呼吸回路或湿化系 统是否接好 2.应用PSV( 压力支 2.更换呼吸模式或增加 持).SIMV(同步间歇指令 指令通气的频率 通气).SIMV+PSV模式时,病 人呼吸频率过慢,每分钟呼 出气量低,可有间断报警 3.每分钟呼出气量低限报 3.设置合适的报警限度 警设置过高
4、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定时放气(1-2次/日),注意吸痰(吸尽气道及口鼻腔 分泌物,吸痰前后吸纯氧1-2分钟),气囊充气适度 最小漏气技术 最小闭合技术
5、预防下呼吸道细菌污染
无菌操作:一次性吸痰 密闭式吸痰 二人操作 安全并彻底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翻身扣背再吸,据情况吸) 细致的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分泌物下行至呼吸道引起VAP) 预防医源性污染(如呼吸机治疗管路及装置要固定使用,定 期更换及消毒等 )
2.气管、支气管痉挛
2.解痉,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针对病因 对症处理,及时排除
3.气管导管位置不当:滑入一 3.校正导管位置,及时调整导管于正确位置 侧支气管或人工气道部分脱出
4.出现新合并症:张力性气胸 4.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并发气胸则行胸腔闭 式引流
5.人机对抗 5.寻找病因,去除病因及药物对症处理
故障4 每分钟呼吸气量高限报警
原 因 处 理 方 法
1.患者病情变化,自主呼 1.重新评价患者,查明原 吸,潮气量或呼吸频率增 因,相应处理 加,人机拮抗 2.呼吸机管道回路有积水,2.集水器处于最低位,及 误触发, 时倾倒集水器内的冷凝水 3.每分钟呼出气量高限报 3.合理设置报警限度 警设置过低 4.灵敏度设置过高 4.重新设置灵敏度
故障8
原 因
气源报警
处 理 方 法
1.空气/氧气气源异常: 1.检查气源:重新连接 接头未接稳当,松动; 接头,固定稳当;通知供 气源不足 氧中心 2.氧电池需校准 2.校准氧电池 3.氧电池失效 3.更换电池或拔掉
4.空氧混合器故障
4.工程师维修
故障9 电源、气源、呼吸机 机械故障的紧急处理
• 立即脱开呼吸机与人工气道的连接,用 简易呼吸器与人工气道相连接,观察病 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 化,同时排除故障或更换呼吸机
五、并发症及其处理
1.通气过度: 处理:减少呼吸频率,减少潮气量,降低呼气压力 2.通气不足: 处理:增加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提高吸气压力 3.人机拮抗: 处理:合理调整呼吸参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4.气压伤:气胸.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处理:主张实施压力容量限制通气模式:限制气道 压力.VT5-8ml/kg
呼吸机常设的报警项目
1.电源切断 2.气道压力的高压低压 3.氧气或空气源不足 4.辅助呼吸时自主呼吸停止 5.人机对抗 6.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7.分钟通气量不足或过高 8.气道温度过高或过低 9.温化器水量不足 10.吸气时间不足或呼吸比不正常
故障1 气道压力高限报警
原 因 处 理 方 法 1.气道内阻塞 1.充分湿化,及时正确吸引,加强翻身叩背体 位引流
4.报警值设置不当
1.检查管道漏气情况,并 解决 2.评价患者病情,重新设 置恰当的呼吸参数 3.灵敏度调节合适,以利 患者能误触发 4.重新设置恰当的报警值
故障7
窒息报警
原 因 处 理 方 法 1.参数设置不当,在压力 1.评价病人情况,重改模 通气模式下,病人无力触发 式或参数 呼吸致呼吸频率太低,以及 窒息时间设置不当 2.呼吸机回路漏气或脱接 2.纠正漏气,重新接上 3.人为因素,流量传感器 3.重新安装流量传感器 安装不妥 4.呼吸机故障(如流量传 4.请工程师维修 感器检测功能不良或损坏)
1—2、通气参数的调节
(1)、 呼吸频率:机械通气之初,一般设定呼吸频率 10—15次/分, (2)、潮气量:设定在7—15ml/kg体重,(ARDS 6— 8ml/kg) (3)、每分通气量 :6-8升/分 (4)、呼入氧浓度:现代呼吸机FiO2可在21%-100% 之间任意选择,设置的范围一般在40%-60% (5)、吸呼比:1﹕1.5-2左右,若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 病 人,可在1:2以上。 (6)、 触发灵敏度 为提示呼吸机产生人机同步性的 指示。( -2— -4cmH2O)
1、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
通气好转 神志 稳定且逐渐好转 通气不足 逐渐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