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护理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要点
机械通气是一种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以下护理要点:
安全性护理:机械通气需要使用呼吸机等设备,需要在呼吸机旁设置响铃、照明等设备,确保患者的安全。
气管插管护理: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的重要操作,需要定期检查气道通畅度,避免气道阻塞和气压伤害等。
呼吸机设置:呼吸机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征进行调整,包括吸呼比、呼气末正压、氧浓度等参数。
预防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需要注意手卫生、物品消毒、气管护理等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定期翻身: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定期翻身,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适当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以维持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包括情绪支持、沟通交流、家庭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总之,机械通气是一种复杂的治疗手段,需要合理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机械通气患者的十大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5:预防感染
• 细菌远离口腔分泌物也可以降低 VAP 风险。
• 使用在气管套囊上方带有抽吸管腔的气管插管,以 连续抽吸积聚在声门下区域的气管分泌物。
• 不要例行更换呼吸机回路或管道。 • 每天至少为患者刷牙两次,并每 2~4 小时提供一次
• 提供书写工具或交流板,以便她表达自己的需求。 • 问简单的是/否问题查呼吸机设置和模式
•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 记录生命体征。 • 检查血氧饱和度。 • 听呼吸音,并注意与之前检查结果对比。 • 评估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
护理要点 2:检查呼吸机设置和模式
护理要点 3:适当吸痰
• 只在需要时抽吸——而不是按照时间表抽吸。 • 在抽吸之前和之后给患者提供高氧,以帮助防止氧饱和
度下降。 • 不要将生理盐水灌注到气管插管中以试图促进分泌物清
除。 • 将抽吸压力限制在去除分泌物所需的最低水平。 • 抽吸时间尽可能短。
护理要点 4:检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插管
估是否可行。
护理要点 9:适当地解除呼吸机
• 当患者的机械通气指征消失并且能够自己进行更多呼吸 时可考虑撤机。
• 撤机最好的方法包括团队合作、对患者参数的一致评估 以及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调整。
• 影响撤机的因素包括潜在疾病过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或外周血管疾病;用于治疗焦虑和疼痛的药物;和营养 状况。
• 口腔护理 • 每天至少用柔软的牙刷吸除口腔分泌物并刷牙、 牙龈和舌头两次。 • 频繁的吸痰的患者需使用扁桃体抽吸装置。
护理要点 8: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 为获得最佳结果,呼吸机患者必须营养良好,并应尽早 开始营养。
icu患者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I. 概述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
而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在ICU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时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II. 观察1. 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患者依赖于呼吸机来提供正常的呼吸功能。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包括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呼吸频率等,以确保患者得到合适的通气支持。
2. 生命体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指标,护士需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及时发现临床异常并及时处理。
3. 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改变的情况。
4. 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者易于产生呼吸道分泌物,护士需要定期清理呼吸道,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III. 护理1. 呼吸道管理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情况,定期吸痰、拍背等手段,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2. 皮肤护理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护士需要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的健康。
3.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往往需要持续进食,但又不能口服,护士需要通过管饲等方式,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患者身处ICU环境,往往感到孤独、焦虑,护士需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情感上的关怀。
IV. 经验总结作为ICU护士,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并进行呼吸道、皮肤、营养、心理护理等全面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V. 结语在ICU工作中,观察和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一项重要但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全面观察和细致护理,我们能够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简述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一、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
1.熟悉机械通气操作规则:了解机械通气机的各项参数,及其对患者的作用;
2.监测患者呼吸模式及呼吸困难:正确配置机械通气参数,监测患者呼吸模式,及时发现呼吸困难;
3.引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通过正确安排机械通气机参数,指导患者有效的呼吸;
4.定期检查患者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护理,确保患者有足够的空气供给;
5.给予适当的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以防止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6.保持呼吸机的卫生:定期消毒呼吸机,保持外观干净完整,防止细菌感染;
7.定期检查机械通气机:定期检查机械通气机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8.护士应对患者症状及时反应:护士应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症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什么是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将气体输送到患者呼吸道的过程,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室和手术室等临床环境中。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机械通气通常用于以下病情:1.严重呼吸困难,无法通过自主呼吸维持呼气气体2.高碳酸血症或低氧血症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改善3.严重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呼吸功能衰竭4.手术后无法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机械通气在这些情况下可有效提供气体交换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等。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是否合适,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2.保持气道通畅: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需要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应定期吸出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使用吸痰器进行吸痰。
此外,还需定期更换呼吸机导管,防止导管堵塞。
3.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呼气末正压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及时报告医生。
4.定期更换呼吸机配件:呼吸机配件包括呼吸机导管、呼吸机面罩等。
这些配件应定期更换,以避免感染风险和配件损坏导致机械通气的效果变差。
5.合理控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控制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以保持合理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6.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气胸、肺炎、肺栓塞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7.定期调整吸入氧浓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调整呼吸机的吸入氧浓度,以维持患者的正常血氧饱和度。
8.定期进行床边负压吸痰:床边负压吸痰是一种有效的吸痰方法,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吸痰技巧,并在需要时进行床边负压吸痰。
9.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条件:呼吸机脱机是指从机械通气过渡到自主呼吸。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通过机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而达到改善患
者呼吸功能的一种护理方法。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如下:
一、对患者进行呼吸状况评估
在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设备之前,应该对患者的呼吸状况进行详细评估,以确定机械通气机最合适的使用类型及参数。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宜的机械通气方式。
二、注意机械通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在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设备之前,护士应该注意正确安装和操作机械通气设备,以确保患者安全。
安装机械通气设备时,应该注意检查管路紧固件、流量计、连接夹等部件的安装情况;在启用机械通气设备前,应检查设备压力信号、阻力信号等是否正常,符合患者的需求。
三、对设备参数进行定期调整
为了保证机械通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护士应该定期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时,设备参数与患者病情一致。
四、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
为了确保机械通气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应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血气分析参数以及呼吸模式参数,确定患者呼吸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机械通气设备参数。
机械通气护理是呼吸护理的一部分,也是维护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该注意正确安装并正确使用机械通气设备,并定期检
查患者的呼吸情况,以确保机械通气护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是一种医疗手段,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通常用于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等场合。
在机械通气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通气模式包括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等,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机械通气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 有效的气道管理:机械通气需要通过气道将氧气和空气送入肺部,因此需要对气道进行有效的管理。
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定期吸痰、适时更换气道导管等。
气道管理的不当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感染等并发症。
3. 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生理指标:呼吸机参数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呼吸机的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生理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以及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努力等情况进行观察。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可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 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为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呼吸机附件等措施,提高机械通气操作的安全性。
5. 适时拔管和康复护理:机械通气是一种暂时性的治疗手段,在患者病情好转后需要适时拔管。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营养支持、床位复健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简述机械通气护理的要点
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护理技术,可以帮助病人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护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机械性的运动来改善病人的呼吸状况,并补充缺氧而改善病人的身体状态。
一般来说,机械通气护理可以分为三种:负压通气、排气护理和正压通气。
1.负压通气:负压通气是最常用的一种机械通气护理,通过建立一个负压环境来改善病人的呼吸状况。
负压环境可以减少病人呼吸的活动成本,提高呼吸的效率,降低呼吸系统中的血液压力,从而改善病人的呼吸状况。
2.排气护理:排气护理是在负压通气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用于纠正病人呼吸中的异常状态,如支气管哮喘或肺部感染。
在这种护理中,护士将以分步的方式帮助病人纠正呼吸异常的动作,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正压通气:正压通气是在排气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病人提供自主的呼吸功能。
正压通气一般包括病人被视觉显示器、辅助仪器及吸入气体在内的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护理技术使病人保持正常的呼吸状态,从而改善病人的病情。
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以便取得最佳护理效果。
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护理
02
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发展 将为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外管 理和随访提供更加便捷、高
效的服务。
03
未来机械通气护理将更加注 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效果。
04
05
THANKS
适合进行气管切开。
02
术前检查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如血常规 、凝血功能、心电图等,确保
手术安全。
03
术前准备
患者需禁食、禁水,进行口腔 清洁,备皮,并准备好抢救药
品和器械。
04
心理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气管切开的 必要性和可能的风险,减轻其
焦虑和恐惧情绪。
气管切开操作步骤演示
01
体位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 后仰,使颈部伸直。
• 创口处理:气管套管上的带子系于颈部,打成死结以牢固固定。切口一般不予 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
术中大出血多为损伤甲状腺所致。在暴露气管时 ,应尽量避免暴力牵拉甲状腺,一旦出血,可用 手指轻压甲状腺峡部止血。若出血严重,应及时 缝合止血。
血压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以评估循环功能和 血容量状态。
意识状态评估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了解大脑功能及病 情严重程度。
呼吸功能评估方法介绍
03
呼吸频率和深度观察
血气分析
潮气量和分钟通气量监测
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以评估呼吸 肌力量和通气效果。
定期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 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01
机械通气定义:通过人工装置(呼吸机)替代或辅助呼吸 肌的收缩与舒张,以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和氧合,改善呼 吸功能。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呼吸道口与肺泡之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护理常规】1.呼吸机的连接:连接呼吸机管路,检查管路是否漏气,通气模式是否合适,参数调节是否准确,报警系统是否完好。
如一切正常,向湿化罐内注入无菌注射用水,使液面至上下标记线之间,并调节湿化器的温度。
2.人工气道的管理:①妥善固定:记录气管插管的深度,并班班交接,防止脱管。
固定气切套管的寸带松紧适度,以能伸进一指为宜。
烦躁患者,适当使用约束带予以约束。
一旦出现脱管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保持氧供。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评估呼吸道内是否有分泌物,如患者有痰鸣音、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等表现。
定期翻身、叩背,确保分泌物的充分引流。
对痰液粘稠者,气道内注入3-5ml灭菌注射用水,每30-60分钟1次,以稀释和化解痰液。
吸痰前后给予吸100%氧气2分钟,1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注意无菌操作。
③呼吸道湿化:使用温加湿器,调节温度温度在32-37℃,相对湿度达到100%,以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纤毛正常运动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④气囊充、放气:如气管插管未使用低压气囊,需定时放气,防止气囊压气管粘膜过久,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粘膜损伤,甚至坏死。
一般每6-8小时放气1次,放气时,先抽吸气道内分泌物,再缓慢抽吸囊内气体,尽量减轻套囊压力,每次放气5-10min后再充气。
在进行充放气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插管脱出,充气完成后需测量末端到牙齿的距离,并与原来的数据比较,确保固定良好。
3.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①气压伤:严密监测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呼吸次数、SPO2、呼吸机参数。
发现气胸、皮下气肿时及时处理。
②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定时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重视呼吸机报警信号,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每日更换气管插管位置,给予口腔护理,每日4次。
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注意事项
ICU (重症监护病房)是为重症患者提供集中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关键场所。
在ICU 中,机械通气已成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旨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然而,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处理不当,机械通气可能引起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完善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检测和记录生命体征1.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记录下来。
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胸廓的起伏或使用呼吸监测仪来监测,心率可以通过心电图或脉搏检测来监测。
2.通过脉搏氧饱和度仪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评估患者的氧合指数和酸碱平衡情况。
合理的营养支持和体位翻转1.护理人员应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制定计划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基础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计划提供依据。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其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确保营养计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为患者合理搭配膳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合理分配。
对于吞咽困难或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采用管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方式,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此外,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营养状况的变化,并调整营养计划。
2.定期为患者进行体位翻转,有助于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和气道通畅,预防压疮的发生和肺部感染的发展。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位。
感染控制和皮肤护理1.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的规程,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以及更换防护装备前后,进行彻底的手部清洁。
2.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升高的体温和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是感染的早期迹象,护理人员要能够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采取适当的抗感染措施,如进行血液培养、开始抗生素治疗等。
3.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床单,清洁患者的皮肤,特别是接触点和暴露部位。
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预防湿疹、压疮和其他皮肤损伤。
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注意事项
健康域护理ICU机械通气是指借助人工设备帮助患者维持呼吸的治疗手段,维持有效通气以保证体内氧气的供应,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但是ICU机械通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导管脱出、呼吸性碱中毒等情况。
因此,需要重视护理的作用。
机械通气设备依据患者的需求设置正确参数,保证氧气平衡。
保证呼吸机各管道通畅、密闭,避免发生漏气、扭曲、阻塞的情况。
同时,应减少导管的移动或牵扯,以免导管脱落。
需要随时关注湿化器中蒸馏水的量,调整湿度,注意更换过滤纸,重视设备的消毒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呼吸机的使用方式,了解各种警报代表的意义及发出警报的原因,以便及时处理。
基础护理ICU病房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22℃,病房中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开展治疗时需进行消毒。
减少病房中的人员流动,每日早晚消毒地面。
同时,需要预防局部感染,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的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此外应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数据,查看通气情况,并记录好每分通气量、气道压力、血气指标等。
心理干预ICU主要收治的是危重症患者,此类患者多数在治疗中会出现担忧、恐惧的情绪,情绪波动会引起不良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可告知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目的及对病情改善的作用,使患者明白使用机械通气可帮助其维持有效呼吸,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以此减轻患者的忧虑。
指导患者配合机械通气的方式,提高其依从性。
此外,如患者有需求,可适当延长家属探视时长,也可指导家属录制一段鼓励、开导的话语,由护士将其带进病房,播放给患者听,以此刺激患者的意识。
在治疗期间可以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
唤醒护理在患者意识恢复阶段需要进行唤醒,在唤醒时告知患者现在的时间,以增强患者的时间观念,并以图片、手势等与患者沟通,增强其接受信息的能力。
生活干预由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在护理中需要多关注患者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可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被动的活动关节,避免发生血栓。
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
概念
2
适应症、禁忌症
内
容
3
机械通气前、中护理
4
并发症
5
常见报警问题及处理
6
撤机后护理
机械通气
概念
☞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产生机械力量,替代或辅助病 人的呼吸动作和呼吸功能,以维持或改善肺泡的通气, 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达到维持呼吸功能 的作用。
☞ 呼吸机不能完全替代呼吸功能,因为它不能完成内呼 吸或组织呼吸。
气道冲洗 吸痰前抽吸2-5ml
痰液咳出。但较长时间雾化可引
湿化液的选择:恢复支气管
04 湿化液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 05 起潴留分泌物增加,不利于氧合。 06 粘液的正常性状,是气道净
配合胸部扣拍,再吸痰
提倡小雾量短时间间断雾化,每
化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隔一小时雾化吸入10分钟
人工气道的湿化量
根据痰液的性状及吸痰时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气管插管的深度应该作为交班的重要内容,患者咳嗽、呕吐、翻身、活动等都易使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
气管切开
✓适用于需长期使用机械通气或头部外伤、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解剖 无效腔占潮气量比较大二需使用机械通气者。
✓缺点为:创伤较大,可发生切口出血或感染;操作复杂,不适用于急救; 对护理要求较高,且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可能造成气管狭窄等。
气囊,保证气囊压力在正常范围
通气管路脱开或管路有漏气;导管 气囊破裂、充气不足
迅速接好管路(必要时,更换管路);给予纯氧吸入至 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原来水平或患者缺氧症状缓解;检查 气囊,保证气囊压力在正常范围
气道管路漏气;机械辅助通气不足;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兴奋呼吸
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填空题
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填空题
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填空题
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支持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以确保其安全和舒适。
以下是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一些常规,填空题如下:
1.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床旁,应该备置好氧气和_________等急救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需要持续监测其_________,以确保通气的有效性。
3. 定期检查机械通气患者的气囊压力,确保其在_________范围内,防止肺过度膨胀。
4.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通过导尿管排尿,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其
_________,以确保排尿通畅。
5.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遵
循翻身的_________,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危险。
6. 定期检查机械通气患者的_________,以确保气道通畅,并避免积聚痰液。
7.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机械通气患者的体温,并保持恒定的
_________,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8. 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输液,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情况,并确保输液管路的_________。
9.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床旁,应备有_________,以便及时记录和调整机械通气参数。
10. 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其_________,尤其是氧饱和度,以及处理可能的低氧血症或低碳酸血症。
以上是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一些常规。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机械通气的原理和操作,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的护理一、上呼吸机前的准备1、准备好清洁功能完好的呼吸机和供氧设备,并在模肺上调节好各个参数,加湿器内准备好无菌注射用水。
2、神志清醒病人先做好沟通工作,使其了解并配合好插管工作。
3、经鼻插管者准备好病人的鼻腔,用0、1%麻黄素棉签收缩鼻腔血管,配合医生咽喉部表面麻醉。
地卡因或利多卡因喷喉。
4、准备好气管插管导管,一般选用7-—8号管,无菌注射器注射7--8ml空气,将导管置于盛无菌生理盐水的治疗碗中,检查有无漏气,有条件者须测气囊的压力,气囊压力20——25cmHo2为宜.检查无误后涂上无菌石蜡油待用.二、机械通气的监护(一)、病人的观察和护理(二)、呼吸机的监测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神志变化及尿量等.体温升高通常是感染的一种表现,体温下降伴皮肤苍白湿冷,则是休克的表现,应尽快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血压下将,心率反射性增快,及时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是否有呼吸对抗.潮气量较大时可抑制呼吸而至自主呼吸停止。
皮肤潮红、多汗、表浅静脉充盈提示有二氧化碳潴留。
如果通气不足则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首先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改变,甚至昏迷。
经机械通气治疗得当呼吸道通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缓解,神志转为清醒。
因此对一般生命体征得观察要仔细,并认真详细准确的记录好。
机械通气时两侧胸郭运动和呼吸音应对称,强弱相等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机械通气后通气量恰当,病人安静.如出现烦躁、自主呼吸与机械不同步,多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果自主呼吸较强较快产生对抗,可以给与镇静剂或肌肉松弛剂以抑制自主呼吸而达到控制呼吸.机械通气的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病人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机械通气后通气量恰当,病人安静.如出现烦躁、自主呼吸与机械不同步,多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增加通气量,如果自主呼吸较强较快产生对抗,可以给与镇静剂或肌肉松弛剂以抑制自主呼吸而达到控制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二 人工气道护理
• 机械通气相关人工气道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置管,护理 重点包括人工气道固定、湿化和气管内吸引
• (一)人工气道固定 • (1.)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患者应严密观察导管固定情况,每班
记录导管深度,几时发现导管移位。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随 呼吸移动,对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患者注意保护面部皮肤,防止 皮肤撕伤。 • (2)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患者应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固定松紧 度以可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密切观察气管切开口皮肤情况,评 估有无炎性红、肿和分泌物表现。观察导管固定带与颈项皮肤的 接触处,评估皮肤有无皮肤损伤。
以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颅脑损伤患者吸痰时,吸引的间隔时 间应尽量超过10分钟,以免引起颅内压累积性升高。
• (三)人工气道湿化 • 对吸入气体进行温化和湿化补充治疗是维持气道粘膜完整、纤毛
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之一,常见的温化和湿化方法包括加热湿化器加热湿化、常温水气接触加湿、使用加湿交换器(人工鼻)和气管内滴注(或输注) 加对湿化湿 湿,等 度湿方 达1法化0。器0%理内。想加机的入械气无通道菌气湿蒸时化馏使状水用态,加是不热使能湿吸加化入入对气生吸体理入温盐气度水体达或进3其行7℃他温,药化液相和。 • (四)气囊护理 • 护理重点包括:推荐使用高容量低张力气囊导管采用最小闭 合容积法或最小漏气技术进行气囊注气气囊压力不超过2530cm2H2O定时检查气囊压力,及时调整。
• 研究证明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护理时应注 意使用负压20-150mmhg行声门下吸引,定时检查吸引系统,保 持吸引通畅。
• 5.吸痰注意事项 吸痰前后高浓度吸氧可避免出现低氧血症,吸
痰管的直径不应超过人工气道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以避免气道 内较大的负压和尽量减少PAO2的下降。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 2循环功能 机械通气可使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减少,心脏 前负荷降低和后负荷增加,出现心排血量降低,组织器官灌注不 足,表现出现低血压、心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常、末梢循环关注不良、尿量减少 等。
• 3意识 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意识障碍患者,若呼吸 机支持适当,患者意识状况应逐渐好转。若意识障碍程度加重应 考虑呼吸机支持是否适当或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因此应严密观察 观察意识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 6其他 机械通气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6%-30%。如果原 发病为ARDS或MOF,则发生率更高,应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所致 消化道出血和有无腹胀。
(2)心理护理
• 1.焦虑与恐惧 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心里反应是焦虑与恐惧,主 要与机械通气的不理解、沟通交流障碍和撤机等有关。为缓解患 者焦虑与恐惧心里,对于清醒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应向患者充分 解释机械通气的目的、实施方法、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感受和配合 注意事项等,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插管或切开,影响患者正常的语 言沟通,因此必须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如通过姿势、手 势、面部表情和眼神等,也可通过写字板、卡片等与患者交流, 增加视觉信息传递。对有书写能力的患者,可鼓励其把自己的感 受和要求写出来,以供医护人员参考,撤机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向患者解释撤机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撤机过程中、撤机后 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消除患者的顾虑。
• (二)气管内吸引
• 1.吸引原则 吸引是一种具有潜在损害的操作,不应该把吸引做 为一个常规,应在有临床指针时进行,尽量鼓励患者把分泌物自 行咳出。
• 2吸引指针 包括在气道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患者频繁或持 续呛咳听诊在气管和支气管处有明显痰鸣音可疑为分泌物引 起的SPO2降低气道峰值压力升高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等。
• 2缺乏安全感 引起机械通气患者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担心呼 吸机出现故障担心痰液堵塞气到担心医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担心管道脱落等。为增加患者安全感,在准备呼吸机
时,应保证呼吸机性能良好并告知患者,按需及时吸痰和清除呼
吸机管道积水,保持气到通畅,加强床旁监护,让医护人员身影
时刻都在患者视线内,关心、体贴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及时 发现患者不适并予相应处理等。
• 4血气分析 机械通气30分钟后应做动脉血气分析,以评估机械 通气的效果和是否需要调整呼吸机模式和参数。若治疗有效,患
者血气分析结果应趋于正常,若治疗无效,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无
改善或继续恶化,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严密 监测动脉血气状况。
• 5体温 观察气道分泌物量、色、性状和味,评估肺部感染变化情 况,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原有肺部感染恶化时,可出现 体温异常改变,应严密监测,及时报告。
• 3吸引压力 一般适宜的负压为150-200mmhg,压力过大易损伤气 管粘膜引起出血等,过小不易清除气道分泌物。
• 4吸引方式 包括开放式和密闭式吸引方式 开放式吸引为传统气 管内吸引方式,吸引前必须先断开患者与呼吸机之间的连接,容 易出现气道分泌物和呼吸回路冷凝水外喷污染环境,同时断开呼 吸机后PEEP消失,肺容量降低,容易出现肺内负压增加和低氧血 症等,密闭式吸引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小,可减少吸引过程中肺 容量损失和环境的污染。
• 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 二、人工气道护理 • 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四、呼吸机的撤离 • 五、呼吸机的维护与消毒
(1)病情观察
• 患者在机械辅助通气期间,应注意评估机械通气效果,及时发现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机械通气的安全性。机械通气患者病情 观察重点如下:
• 1.呼吸功能:观察呼吸节律、呼吸深度,评估有无呼吸困难、人 机对抗等,机械通气患者缺氧时可出现脉搏、呼吸增快,需严密 观察,注意气道压力、呼出潮气量、SPO2,评估通气和氧合状况, 观察患者皮肤粘膜、口唇和甲床青紫提示低氧血症。当患者病情 严重必须给予高浓度氧时,应避免长时间吸入,氧浓度尽量不超 过60%,同时密切观察有无氧中毒所致肺损伤出现,加强营养支 持可以增强或改善呼吸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