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的护理 ppt课件
二类报警:特点为报警间断性、较响亮的声光(红色) 及可消除报警声音,常见原因:各种通气参数,如压力、 潮气量、通气量、频率超过预设报警范围,管路脱开、 漏气,窒息,管路受压、阻塞、痰液阻塞,自主呼吸太 弱。
三类报警:特点是报警声间断性或一次性,柔和,可消
除,或仅有光报警(黄色),常见原因:氧浓度过高;
呼吸机报警总的处理原则与步骤
尝试报警消音,迅速查看报警内容,观察 此时病人 SaO2 和呼吸运动,初步判断报 警程度,针对可能的原因做进一步处理并 观察效果,直到解决问题或病人安全。呼 吸机故障或断电时出现一类声光报警,按 reset键无法复原,请立即脱开呼吸机, 使用急救皮囊给病人供气,同时寻求帮助。
ppt课件
30
机械通气后的监护
机械通气后进行呼吸与循环监护,是机械 通气能否收到预期目的重要措施,医护人 员应通过严密的监护及时调节各种参数, 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机械通气后的临床监 护一般包括:
ppt课件
31
机械通气后的监护
生命体征及生理功能状态的监测 1。体温、脉搏、呼吸(自发呼吸)、血压: 机械通气初期 30min记录一次,数值稳 定后,2-4h 检测一次。 2.意识状况、吞咽、咳嗽反射、瞳孔的观察: 可反映病人PaO2、PaCO2情况,如意识好转、 安静,瞳孔光反应、吞咽、咳嗽反射灵敏, 说明设置的疗效满意,否则应进行调整。
ppt课件
39
怎样减少不必要的呼吸机报警
a呼吸机常见报警正确完成呼吸机使用前的 自检工作,以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
b保证呼吸机管路联接的正确性。
c及时发现呼吸机联接管路的漏气或管路积 水
d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ppt课件
40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 发热提示感染 • 体温升高会使氧耗量及CO2产生量增加-
-调节呼吸机参数
8
出入量
• 出入量及尿量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 • 尿量减少--液体不足、低血压、肾功能
障碍 • 尿量增多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9
痰液
• 痰液的色、质、量,判断感染的情况 • 吸痰时出现分泌物带血或痰中带血--
粘膜损伤还是病变所致
• 经口腔插管:神志不清或昏迷的急救,耐 受性差,口腔护理困难,留置一般不超过3 日,最长不超过1周
17
注意事项: 1.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22-24cm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
粘膜的损伤 3.调整合适、舒适的体位:减少导管对局
部的损伤;有利于痰液引流 4.加强适时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放气囊,减少气道粘膜损伤:每4-
5
心率、血压
• 代酸,血容量不足,通气过度均会影响 心率和血压
• 严重心律失常常提示通气不足或通气过 度
6
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
• 皮肤潮红、多汗、浅静脉充盈--CO2潴留 • 肤色苍白、四肢厥冷--低血压、休克 • 口唇甲床青紫--低氧血症 • 球结膜、踝部水肿--输液量过多或低蛋
白血症
7
体温
4.做好饮食护理: • 抬高床头30度,鼻饲前检查气囊处于良好
的充气状态。 • 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为前一天未消化
实物或者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 。
15
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16
分类
• 经鼻插管:不刺激吞咽反射,易接受,可 在清醒下进行,优质导管(聚氯乙烯导管) 可长期(1-2W或更长)留置
6h放气持续3-5min,放气前将导管内、 口咽及咽喉部的分泌物清除.
-调节呼吸机参数
8
出入量
• 出入量及尿量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 • 尿量减少--液体不足、低血压、肾功能
障碍 • 尿量增多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9
痰液
• 痰液的色、质、量,判断感染的情况 • 吸痰时出现分泌物带血或痰中带血--
粘膜损伤还是病变所致
• 经口腔插管:神志不清或昏迷的急救,耐 受性差,口腔护理困难,留置一般不超过3 日,最长不超过1周
17
注意事项: 1.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22-24cm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
粘膜的损伤 3.调整合适、舒适的体位:减少导管对局
部的损伤;有利于痰液引流 4.加强适时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放气囊,减少气道粘膜损伤:每4-
5
心率、血压
• 代酸,血容量不足,通气过度均会影响 心率和血压
• 严重心律失常常提示通气不足或通气过 度
6
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
• 皮肤潮红、多汗、浅静脉充盈--CO2潴留 • 肤色苍白、四肢厥冷--低血压、休克 • 口唇甲床青紫--低氧血症 • 球结膜、踝部水肿--输液量过多或低蛋
白血症
7
体温
4.做好饮食护理: • 抬高床头30度,鼻饲前检查气囊处于良好
的充气状态。 • 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为前一天未消化
实物或者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 。
15
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16
分类
• 经鼻插管:不刺激吞咽反射,易接受,可 在清醒下进行,优质导管(聚氯乙烯导管) 可长期(1-2W或更长)留置
6h放气持续3-5min,放气前将导管内、 口咽及咽喉部的分泌物清除.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36页PPT
END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机械通气护理》PPT课件
表现
患者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潮气量波动
呼出气二氧化碳监测
清醒患者出现烦躁
精品医学
28
脱机训练
条件
基础疾病好转、呼吸循环稳定、呼吸道自洁能力
时间
白天 呼吸机依赖者,白天间断脱机,夜间机械通气,延
长脱机时间,至完全脱机
护理:心理护理 脱机后30min 复查动脉血气
精品医学
29
意外拔管
精品医学
18
正压通气并发症(三)
肺不张
原因:
通气量严重不足
防治
气管插管进入右主支气管 监测调整潮气量
气道分泌物潴留
检查气管插管位置吸入纯氧 气胸 Nhomakorabea迫促进痰液引流 避免吸入高浓度氧
鼓肺
精品医学
19
正压通气并发症(四)
表现
人机不协调,潮气量波动,呼末CO2波形变化,患者 烦躁
原因
呼吸机相关因素,人工气道因素,患者因素
12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二)
FiO2的设置 根据目标氧分压等
一般要求低于50% ~60%
触发灵敏度 压力触发、流量触发
压力触发 流量触发
-0.5~-1.5 cmH2O 1~3L/min
触发灵敏度设置过于敏感时,气道内微小的压力
变化即可引起触发
精品医学
13
PEEP
作用
增加FRC,促进肺泡复张 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 改善肺血管内外液体的分布 抵销PEEPi,降低呼吸功
减少呼吸功
降低呼吸肌肉的氧耗,精品改医善学 其他组织的氧供
4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
自主呼吸频率高于正常2倍或低于正常1/3 潮气量低于正常1/3 生理死腔通气量/潮气量高于60% 肺活量低于10-15ml/kg PaCO2>50mmHg(除COPD),且进行性升高 PaO2低于正常1/3,PA-Ao2>50mmHg(吸空气),>300mmHg(吸纯氧) 最大吸气负压低于25cmH2O 患者病情+医师临床经验
机械通气护理.ppt
(2)气囊软硬度适宜,气囊 压力保持在15-25cmH2O,可 用气囊测压表测量,或以鼻 尖软硬度做参考为宜。
气管插管的护理
8、加强气囊管理 (3)放气囊前先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先吸进气道内分泌物,再吸尽口鼻 腔分泌物,放气囊时因气囊上滞留 物可下流入气管,所以护士尽量两 人同时操作,一人放气囊同时,另 一人经气管插管吸痰。单人操作时, 放完气囊,迅速做好气道内吸痰, 动作要快,防止气囊上滞留物可下 流入气管,造成下呼吸道继发感染。
机械通气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概论
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 障碍时运用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 合的方法。
机械通气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生命 支持手段,为治疗原发病提供了时间,极大地提 高了对呼吸衰竭的治疗水平。
监测 项目
病情 观察
• 常规经验监测 • 呼吸功能监测 • 其他监测
病情观察
------腹部胀气及肠鸣音情况
面罩通气、气囊漏气→腹部胀气 肠鸣音减弱→电解质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粪 石)
病情观察
------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
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做好呼吸机各项参数的观 察和记录,如呼吸模式、呼吸频率、潮气量、支 持压力、呼气末正压、氧浓度、吸呼比等参数的 变化。
病情观察
------血气监测
血气分析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判断通气及氧合情况 的重要指标,要及时、动态的观察,尤其是在病 情变化时及时复查血气,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 节呼吸机参数。
病情观察
------患者心理反应
紧张、焦虑、绝望→安慰、鼓励、支持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参与方式
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位及病人清洁整齐,做好呼吸机清洁和呼 吸机管路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空气流通,开窗通风 (2)落实洗手制度 (3) 严密隔离耐药菌病人 2、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褥疮。 3、做好口腔护理,尽量采用半卧位,减少返流和误吸, 防止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清洁度 体位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ppt课件
临床湿化的好处
防止气道变干 和支气管收缩
改善血氧饱和度
维持鼻部气道通畅 及减少鼻部症状
清理淤积痰 液
改善病人的舒 适度和顺应性
气道湿化的方法
❖以更好的维持粘膜细胞完 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 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内 湿度
•指在37℃时, 在人体肺内的 绝对湿度为 44mg/L,方可 以使粘膜及肺 泡维持正常功 能
湿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 吸入气体湿度下降的直接结果是气管支气管的粘液 变稠, 当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低于30mg/L,即可开始使纤毛的运 动发生障碍。
❖ 气管粘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以直接被刺激而形成 充血和炎症反应。粘液淤积的分泌物则可促使细菌繁殖而 进一步引起气管内膜的细菌性感染。气道内湿度不足造成 分泌物的粘稠干结,还非常容易在较小支气管分支形成痰 栓,从而进一步造成肺泡或肺小叶不张,导致肺顺应性下 降及分流样效应,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肺炎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 合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 银春阳
LOGO
机械通气的概念
❖ 机械通气(MV):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 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 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和改善氧合的方法。 ▪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严 谨、细致的气道管理是MV成功的关键。国内护 理人员对机构通气及其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和讨论,不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现就机械通 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气道雾化
❖ 雾化器的位置(上机患者) 1、在进行雾化时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温加湿 2、雾化器放置在离病人最远端,湿化效果最好。 3、雾化器应垂直放置 4、雾化剂量要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 合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 银春阳
LOGO
机械通气的概念
❖ 机械通气(MV):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 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 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和改善氧合的方法。 ▪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严 谨、细致的气道管理是MV成功的关键。国内护 理人员对机构通气及其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和讨论,不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现就机械通 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4. 警惕恒温调节失灵,导致水温聚升,引起喉痉挛、 呼吸道烫伤等。
9
气道内直接滴注湿化液
间断 滴入
气管内滴入
持续 滴入
研究 表明
微量泵持续滴入法在预防肺部感染、呼吸道 痰阻、气管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明 显优于间断滴入法,值得推广。
不建议在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
10
湿化液的选择
•0.9%NaCl
0.9%氯化钠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化后, 盐分沉积在肺泡内形成高渗状态,
易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0.45%NaCl
而0.45% 氯化钠溶液吸收后在气道内再浓缩, 使之接近生理盐水,
对气道无刺激,效果满意
11
(吸湿性冷凝湿化器人工鼻)
12
人工鼻
❖ 吸湿性冷凝湿化器(HCH)的应用:HCH连于 气管套管外部,俗称人工鼻。
2
护理措施
1
气道湿化
2
气道雾化
3
人工气道的固定
4
气道的清理
5 预防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3
气体湿化
相关概念
湿度
•气体中所 含的水蒸 气
绝对 湿度
❖指每升气体 所含水蒸气的 实际量,为 22mg/L
相对 湿度
体内 湿度
❖绝对湿度/最 大水蒸气容量 (单位100%)
• 指在37℃时, 在人体肺内的 绝对湿度为 44mg/L,方 可以使粘膜及 肺泡维持正常 功能
24
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大于此压力则可致 气管毛细血管灌注
1 缺血性损伤或组织坏死
压约30cmH2O
2
充气后囊内压多不超过25 cm H2O,不易造成气管黏膜损伤
气管导管均采用 低压高容气囊
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为宜 双套囊的导管,交替使用以
3 如触口唇,一般充气8—10ml 减少对气管黏膜的局部压迫。
5
临床湿化的好处
防止气道变干 和支气管收缩
改善血氧饱和度
维持鼻部气道通畅 及减少鼻部症状
清理淤积痰 液
6
改善病人的舒 适度和顺应性
气道湿化的方法
❖以更好的维持粘膜细胞完 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 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
雾化 吸入 湿化
人工鼻
恒定加温 湿化器湿 化
气体温度达到37℃, 相对湿度100%
气管内直接 滴注湿化液
空气湿化
7
恒定加温湿化器
8
恒定加温湿化器
1. 加温湿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 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气体进入呼吸道后温度逐 渐升至体温水平。
2.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均有此装置,一般温 度设置在32℃—37℃,气体相对湿度100%。
3. 使用时应注意加温湿化器内随时添加灭菌注射用 水,不能低于其最低水位线,以免烧干,不得使 用生理盐水和药物。
❖ 它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机制,循环呼出气的热 度和水分(呼出气温度通常>35℃,湿度可达 100%),即吸收人体呼气阶段的热和湿度,在 下次吸气时释放。
❖ 其以高效的温湿化作用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代替传统的湿化系统且具有很大的优势。
能量的循环 利用
13
空气的加温湿化
❖ 病室内可利用加温湿化器提高空气的相对温度和 湿度,使空气湿度保持在60%以上。
19
人工气道的固定
Contents text
20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 (外固定)
人工气道 的固定
内囊的管理 (内固定)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一般为男性22—24cm,女性21—23cm 躁动患者的气管插管很容易滑出或吞入,应注意观察,及 时纠正
人工气道留置好后应用 透气胶布妥善固定
翻身时最好有两人合作, 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 且注意将气管导管的压力减小到最低, 尤其是螺纹管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支架扶托, 可防止脱管发生
21
气囊的固定
监测气囊压力
充气时最好有 测压装置
最 小 闭 合 技 术:
先抽空气囊,然后向气囊内充气直 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再用1ML注射器抽出0.5ml气体, 此时可闻到少量的漏气声, 再从0.1ML开始注气, 直到在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22
气囊压力表
23
气囊的固定
气囊放气 1、以往为了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粘膜引起 溃疡坏死,每3~4小时对气囊放气一次,放气 时间5~10min。 2、新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指征,气囊定期放气 是不需要的。 3、主要理论依据:气囊放气后1h气囊压迫区 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而气囊松解 时对滞留物清除不利,将造成下呼吸道感染。
加温湿化器
14
温湿度表
气道湿化总结
呼吸过程气体的温湿化是生理需求 生理条件下的湿化 37℃ 100%RH(44mg/L)
15
气道雾化
❖ 雾化治疗:就是通过雾化装置将液体的药物变为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气溶胶),并将这些 微小的颗粒通过某种吸入途径直接送进病患的呼 吸道内的治疗方法
16
气体雾化
使药物直接到 达气道或者肺 脏
.起效快
深
快
雾化治疗 的优点
剂量小 小
副作用少 少
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道雾化
使用支气管 扩张药雾化
.
.吸入气道阻力减少
主动呼气时间减少, 呼气流量峰值增加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减少
呼吸音改善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8
气道雾化
❖ 雾化器的位置(上机患者) 1、在进行雾化时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温加湿 2、雾化器放置在离病人最远端,湿化效果最好。 3、雾化器应垂直放置 4、雾化剂量要大
25
气囊的固定
套囊的导管
双套管导管
26
气道清洁
气管内吸痰的10条建议 1. 气管内吸痰仅仅是病人有痰的时候,不需要常规吸痰。 2. 如果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
4
湿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 吸入气体湿度下降的直接结果是气管支气管的粘液 变稠, 当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低于30mg/L,即可开始使纤毛的运 动发生障碍。
❖ 气管粘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以直接被刺激而形成 充血和炎症反应。粘液淤积的分泌物则可促使细菌繁殖而 进一步引起气管内膜的细菌性感染。气道内湿度不足造成 分泌物的粘稠干结,还非常容易在较小支气管分支形成痰 栓,从而进一步造成肺泡或肺小叶不张,导致肺顺应性下 降及分流样效应,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肺炎
呼吸内科 银春阳
LOGO
机械通气的概念
❖ 机械通气(MV):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 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 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和改善氧合的方法。 ▪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严 谨、细致的气道管理是MV成功的关键。国内护 理人员对机构通气及其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和讨论,不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现就机械通 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4. 警惕恒温调节失灵,导致水温聚升,引起喉痉挛、 呼吸道烫伤等。
9
气道内直接滴注湿化液
间断 滴入
气管内滴入
持续 滴入
研究 表明
微量泵持续滴入法在预防肺部感染、呼吸道 痰阻、气管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方面明 显优于间断滴入法,值得推广。
不建议在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
10
湿化液的选择
•0.9%NaCl
0.9%氯化钠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化后, 盐分沉积在肺泡内形成高渗状态,
易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0.45%NaCl
而0.45% 氯化钠溶液吸收后在气道内再浓缩, 使之接近生理盐水,
对气道无刺激,效果满意
11
(吸湿性冷凝湿化器人工鼻)
12
人工鼻
❖ 吸湿性冷凝湿化器(HCH)的应用:HCH连于 气管套管外部,俗称人工鼻。
2
护理措施
1
气道湿化
2
气道雾化
3
人工气道的固定
4
气道的清理
5 预防肺部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3
气体湿化
相关概念
湿度
•气体中所 含的水蒸 气
绝对 湿度
❖指每升气体 所含水蒸气的 实际量,为 22mg/L
相对 湿度
体内 湿度
❖绝对湿度/最 大水蒸气容量 (单位100%)
• 指在37℃时, 在人体肺内的 绝对湿度为 44mg/L,方 可以使粘膜及 肺泡维持正常 功能
24
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大于此压力则可致 气管毛细血管灌注
1 缺血性损伤或组织坏死
压约30cmH2O
2
充气后囊内压多不超过25 cm H2O,不易造成气管黏膜损伤
气管导管均采用 低压高容气囊
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为宜 双套囊的导管,交替使用以
3 如触口唇,一般充气8—10ml 减少对气管黏膜的局部压迫。
5
临床湿化的好处
防止气道变干 和支气管收缩
改善血氧饱和度
维持鼻部气道通畅 及减少鼻部症状
清理淤积痰 液
6
改善病人的舒 适度和顺应性
气道湿化的方法
❖以更好的维持粘膜细胞完 整,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 泌物的排出,降低呼吸道感 染的发生
雾化 吸入 湿化
人工鼻
恒定加温 湿化器湿 化
气体温度达到37℃, 相对湿度100%
气管内直接 滴注湿化液
空气湿化
7
恒定加温湿化器
8
恒定加温湿化器
1. 加温湿化吸入的空气,减少寒冷、干燥的气体对 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使气体进入呼吸道后温度逐 渐升至体温水平。
2. 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均有此装置,一般温 度设置在32℃—37℃,气体相对湿度100%。
3. 使用时应注意加温湿化器内随时添加灭菌注射用 水,不能低于其最低水位线,以免烧干,不得使 用生理盐水和药物。
❖ 它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机制,循环呼出气的热 度和水分(呼出气温度通常>35℃,湿度可达 100%),即吸收人体呼气阶段的热和湿度,在 下次吸气时释放。
❖ 其以高效的温湿化作用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代替传统的湿化系统且具有很大的优势。
能量的循环 利用
13
空气的加温湿化
❖ 病室内可利用加温湿化器提高空气的相对温度和 湿度,使空气湿度保持在60%以上。
19
人工气道的固定
Contents text
20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 (外固定)
人工气道 的固定
内囊的管理 (内固定)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一般为男性22—24cm,女性21—23cm 躁动患者的气管插管很容易滑出或吞入,应注意观察,及 时纠正
人工气道留置好后应用 透气胶布妥善固定
翻身时最好有两人合作, 保持头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 且注意将气管导管的压力减小到最低, 尤其是螺纹管长度应适宜,辅以有效支架扶托, 可防止脱管发生
21
气囊的固定
监测气囊压力
充气时最好有 测压装置
最 小 闭 合 技 术:
先抽空气囊,然后向气囊内充气直 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再用1ML注射器抽出0.5ml气体, 此时可闻到少量的漏气声, 再从0.1ML开始注气, 直到在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22
气囊压力表
23
气囊的固定
气囊放气 1、以往为了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粘膜引起 溃疡坏死,每3~4小时对气囊放气一次,放气 时间5~10min。 2、新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指征,气囊定期放气 是不需要的。 3、主要理论依据:气囊放气后1h气囊压迫区 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恢复;而气囊松解 时对滞留物清除不利,将造成下呼吸道感染。
加温湿化器
14
温湿度表
气道湿化总结
呼吸过程气体的温湿化是生理需求 生理条件下的湿化 37℃ 100%RH(44mg/L)
15
气道雾化
❖ 雾化治疗:就是通过雾化装置将液体的药物变为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气溶胶),并将这些 微小的颗粒通过某种吸入途径直接送进病患的呼 吸道内的治疗方法
16
气体雾化
使药物直接到 达气道或者肺 脏
.起效快
深
快
雾化治疗 的优点
剂量小 小
副作用少 少
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道雾化
使用支气管 扩张药雾化
.
.吸入气道阻力减少
主动呼气时间减少, 呼气流量峰值增加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减少
呼吸音改善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8
气道雾化
❖ 雾化器的位置(上机患者) 1、在进行雾化时不需要对空气进行加温加湿 2、雾化器放置在离病人最远端,湿化效果最好。 3、雾化器应垂直放置 4、雾化剂量要大
25
气囊的固定
套囊的导管
双套管导管
26
气道清洁
气管内吸痰的10条建议 1. 气管内吸痰仅仅是病人有痰的时候,不需要常规吸痰。 2. 如果吸痰时,临床上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吸痰前提高氧
4
湿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 吸入气体湿度下降的直接结果是气管支气管的粘液 变稠, 当吸入气体的绝对湿度低于30mg/L,即可开始使纤毛的运 动发生障碍。
❖ 气管粘膜在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以直接被刺激而形成 充血和炎症反应。粘液淤积的分泌物则可促使细菌繁殖而 进一步引起气管内膜的细菌性感染。气道内湿度不足造成 分泌物的粘稠干结,还非常容易在较小支气管分支形成痰 栓,从而进一步造成肺泡或肺小叶不张,导致肺顺应性下 降及分流样效应,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