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1)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常规
1、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呼吸机类型。

2、呼吸机在使用前应检查工作性能及运转情况,用模肺与呼吸机连接试行通
气,确认呼吸机有无异常。

3、呼吸机各管路、接头、湿化器等使用前均应清洗、消毒,并正确安装呼吸机
各部件,按规定程序开机。

4、如病人意识清楚,应向病人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及安全性,以取得病人的
配合。

5、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性别预设呼吸机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
和吸呼比等参数。

然后接通压缩空气气源和氧气气源,开启主机和湿化装置。

6、打开报警开关,调整适当的报警参数上下限,如气道压、潮气量,每分通气
量等。

7、使用呼吸机后应及时确定呼吸机是否为病人提供了适当的换气功能,随时听
诊两侧肺部呼吸音,注意呼吸情况。

8、护士应及时准确记录呼吸机的工作情况。

9、使用呼吸机30分钟后,或改变呼吸机条件30分钟后应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
分析,以了解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是否改善。

10、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为病人吸痰,吸痰前后要给予纯氧吸入。

的变化。

1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呼吸情况和SpO
2
12、呼吸机报警后要了解报警原因,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3、呼吸机旁必须备用简易呼吸器以备急需,若呼吸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工作,应立即将病人的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脱离,用简易呼吸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14、除吸痰时护士需调节吸入氧浓度外,未经医生同意不可随意调节呼吸机的工作参数。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辅助或替代自然呼吸的方法。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病人通常需要长时间依赖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

下面将介绍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内容。

一、机械通气病人的评估1.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2.病人病史:包括入院原因、病程、手术史、过敏史、肺疾病史、心脏病史等。

3.机械通气的原因和方式:包括ARDS、心源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哮喘等病因,以及机械通气的方式(有创或无创)。

4.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体温等。

5.机械通气参数:包括气道压力、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等。

二、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措施1.保护气道:定期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气道堵塞。

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

2.维持气道通畅: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固定情况,防止脱位。

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避免管路梗阻。

3.监测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定期测量气道压力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以评估机械通气的效果。

4.调整机械通气参数: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确保病人的通气和氧合状态良好。

5.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病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气胸、声带水肿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心理支持:由于机械通气需要长时间依赖机器的帮助呼吸,病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支持,包括安慰和鼓励。

7.床位转换和体位调整:机械通气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压疮和肌肉萎缩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床位转换和体位调整,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8.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病人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能量的饮食,以支持其恢复和康复。

9.定期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机械通气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呼吸器参数等,并及时记录和上报。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简介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提供气流来辅助或代替病人自主呼吸的治疗方法。

对于某些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来说,机械通气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机械通气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

1. 监测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机参数需要密切监测,以确保病人的通气状态良好。

以下是需要监测的关键参数:•呼吸频率:呼吸机每分钟提供的呼吸次数。

需要确保与病人的理想值相匹配。

•潮气量:每次呼吸吸入的空气量。

通常以毫升计量,需要根据病人的需求进行调整。

•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机在呼气结束时维持的正压。

需要根据病人的肺功能进行调整。

•氧浓度:通气时提供的氧气浓度。

根据病人的需要,需要调整呼吸机的氧浓度设置。

监测这些参数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机的故障和病人的不适。

2. 注意呼吸机的安全性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机需要保持良好的安全性。

以下是保证呼吸机安全的重要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呼吸机的连接管路,确保没有漏气或松动的情况。

•确保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正确,并及时调整。

•定期清洁呼吸机和其附件,以防止细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保持呼吸机周围的环境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阻塞。

•对于患有插管的病人,定期检查气道插管的位置和通畅性。

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问题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

3. 维持患者的舒适度机械通气病人经常需要长时间依赖呼吸机,因此维持他们的舒适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维持病人舒适度的建议:•监测病人的疼痛水平,并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定期检查病人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

•提供适当的姿势支持,以减少肌肉压力和不适感。

•配备合适的呼吸机面罩或喉罩,确保合适的密封和舒适性。

•给予家属或患者心理支持,缓解其对机械通气治疗的不适感。

以上措施能够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不适感。

4. 监测和处理并发症机械通气病人可能面临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实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实用】-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病人护理常规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1. 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1评估患者呼吸,发绀,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的结果。

1.2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皮肤完整性、出入量是否平衡。

1.3观察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伴随症状、与体位的关系、影响睡眠的情况。

1.4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人机协调性,气管插管深度,呼吸机的参数和功能。

1.5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通气过度、通气不足、循环功能障碍、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2. 护理问题2.1并发症:肺损伤、呼吸性碱中毒、氧中毒、呼吸系统感染3.护理措施3.1环境管理:保持病室温度23~25℃,温度为50%~60%。

3.2 BiPAP呼吸机的参数设置:包括吸气压,呼气压,吸气压力上升时间,吸氧浓度及后备控制通气频率等。

参数调节原则:压力从较低水平开始,吸气压O,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直到达满意的通与呼气压之差最好不低于6~8cmH2气和氧合水平。

3.3向清醒患者做好解释,使其配合,对患儿应约束四肢,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导管脱出。

3.4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套管,严防脱出、移位,一旦出现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氧供。

3.5接呼吸机后应立即观察呼吸机的供氧情况:(1)胸廓起伏是否对称。

(2)、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

(3)、观察指(趾)甲末梢是否转红润。

(4)、血氧饱和度是否逐渐上升。

3.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纯氧吸入2分钟,翻身扣背,对痰液粘稠者,行呼吸机气道雾化。

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严重缺氧等情况,协助医生处理。

3.7心理护理:鼻面罩的使用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甚至幽闭的心理障碍,注意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解释安置呼吸机的目的,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受及对策,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消除其顾虑,取得合作。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成人12~20cmH2O
儿童20~30 cmH2O
吸氧浓度 FiO2 常不超过40% 湿化器的温度在32~35°C为宜
呼吸机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
报警类型
原 因 分析
气管、支气管痉挛
气道内粘液潴留
气管套管位置不当 气道高压报警
病人肌张力增强、咳嗽、并发症
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低
气道低压报警 病人脱机
机械故障
碍和换气障碍型呼衰,重症肺炎和COPD急性发作
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潮气量 吸气压力 呼吸频率 峰值流速:满足患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 吸呼比(I:E) 触发灵敏度:压力触发和流速触发 吸入氧浓度(FiO2) 呼气末正压(PEEP):防止肺泡萎陷,功能残气量↑,改
善通气和换气
高压报警限
换;联合切换。
➢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
常规频率高频喷射;高频震荡。
➢按应用对象分
成人;小儿;成-小儿兼用
机械通气的基本模式
控制通气 :完全替代自主呼吸 辅助通气:依靠吸气努力触发(压力触发和流速触发)呼吸机送气
辅助控制通气:以上两种结合。做为患者的初始模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两种模式结合。能与自
机械通气的临床运用
2、呼吸机准备
根据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呼吸机、管道 连接回路、电源、气源 设置呼吸机支持模式、参数和报警限 用模拟肺测试 检测正常、各部件无障碍后关机备用并标记
呼吸机的分型
➢按用途分
急救呼吸机;治疗呼吸机;麻醉呼吸
➢按吸气向呼气的切换方式分
压力切换;容积切换;时间切换;流速切
呼吸肌疲劳或衰弱;
病人的心理因素
处理方法:
及早控制原发病因;
早期进行呼吸肌锻炼,预防呼吸肌疲劳和衰竭;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

机械通气护理常规一、目的1、增进通气效果。

2、增进供氧效果。

3、减低呼吸功。

二、护理要点1、机械通气治疗前准备(1)准备功能完好的呼吸机和管路。

(2)连接电源、高压氧、湿化器内加入灭菌注射用水。

(3)开机,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

(4)接模拟肺试机、加温湿化器预热5分钟。

(5)检查有无漏气及异常情况存在。

(6)向神志清醒的病人解释使用呼吸机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教会病人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其感受。

2、机械通气治疗中的病情观察、护理。

(1)呼吸监测A.观察呼吸形态:有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及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呼吸音性质及有无啰音。

开始应每隔30~60分钟听诊肺部。

B.监测呼吸机参数:观察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根据病情调节参数。

3、停机前后护理(1)向患者解释说明脱机的目的以取得配合,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心理。

(2)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异常应停止撤机。

(3)脱机后给足够的氧气吸入,密切观察呼吸形态,有无缺氧表现。

(4)鼓励患者有效咳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呼吸机终末消毒与保养:用优氯净浸泡管路及附件,呼吸机面板使用中效消毒剂擦拭。

按原结构安装调试备用。

(6)改善营养,可采用肠内、肠外营养方法。

(7)心理社会支持:对机械通气病人,无论意识是否清醒,均应予以尊敬与关心。

让病人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表达其要求,以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四版拟定:吴** 审核:护理部修订时间:2020年9月。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黄色脓痰提示化脓性感染,痰液恶臭提示厌氧菌感染; 吸痰时发现痰中带血,应仔细判断原因; 痰量增多提示感染加重,痰量减少提示病情好转;
9
病情观察
七,出入量
随着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纠正,肾功能改善,尿量增多;
尿少或无尿要考虑体液不足,低血压和肾功能障碍等原因; 尿量过多应注意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10
病情观察
插管完毕后,应立即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相同,观察 胸廓运动是否对称,判断导管是否在气管内; 一般鼻腔插管留在鼻腔外的导管长度为3-4cm,口腔 插管则有5-6cm长的导管留在口腔外; 在气管导管上做好深度标志,常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
35
气管插管的护理
二, 固定导管,减少周围皮肤,粘膜的损伤
气管导管的固定方法有两种; 口腔插管者应选择适当的牙垫; 每日将气管导管移向口角的另一侧,减轻导管对牙 齿,口腔粘膜和舌的压迫;
21
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四,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每日进行2-3次的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时气管内导管的气囊要充气,避免口腔清洁液 直接进入气管引起呛咳; 口腔护理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2
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五, 饮食护理,改善营养状况
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证在1500-2500Kcal; 气管切开者,进食前应将气囊持充气状态,抬高床头45℃; 面罩机械通气患者,若病情允许,进食后应停止机械通气 20-30min,防止因进食后立即进行面罩呼吸引起呕吐; 气管插管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者,应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伤口出血; 气胸,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 气囊密闭不严,气管切开导管脱出; 伤口和下呼吸道感染; 气管壁损伤;
48
气管切开的护理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病人

ICU呼吸机辅助通气病人

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
[1]机械通气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时,以机械装置代替或辅助呼吸机工作的过程,机械通气是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并不能消除呼吸衰竭的病因,只能为采取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条件,已成为急救与危重病救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表一格拉斯哥评分
表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1、意识障碍如记忆丧失,无方向感意识混乱
2、无法稳定行走,如需使用助行器、
步态不稳平衡感差等。

3、排泄状态异常、如大小便失禁、腹泻、尿频、夜尿等4 差
指不听从医护劝告、不寻求他人帮助
表三APACHE-II评分系统表
总得分:
姓名:性别:床位:住院号:记录日期:
参考文献:
[1]王育珊.实用临床急救手册[J].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8.
[2]马晶淼,杨萍.在临床中建立护理安全等级的构想[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48-349
[3]刘冬梅,张立新.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5(19)67-68
[4] 孙玉强,刘志.呼吸机撤机指标及撤机后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52-1353
[5] 何新飙.机械通气模式和撤机指标新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4):684-686
[6]谢金莲.重症监护病人使用镇静药并发症及护理[J].心理医生,2010(12)
[7]沈兴艳,庞会娟,史冬冬,秦翠萍.呼吸衰竭病人应用呼吸机抢救治疗的气道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4)275-。

开胸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开胸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急 性 喉 头 水 肿 等均 影 响 呼 吸 功 能恢 复 ,严 重 者 可 导致 术后 急性 呼衰 。 3 术后 机械 通气 病人 的心理 特点 手 术 疼痛 的刺 激 、环 境 的改 变 、 陌生 的机 器
术 后机 械通 气病 人 7 1例 , 男 4 3例 ,女 2 8
例 ,年龄 2 8 - 1岁 ,平 均 4 . 。类 型 :肺 癌 2 3 4岁 1 例 ( 96 、食 管癌 1 2 .%) 4例 (97 ,贲 门癌 9例 1. %) (1 . ),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二 尖 瓣 置 换 1 27 % 8例 ( 54 ,先 天性 心 脏病 室 间 隔缺损 伴肺 动 脉 高压 2 .%)
9例 ( 2 %) 1例 病 人 中术 前 有 慢 性 阻 塞性 肺 1 . 。7 7
部 疾 患 3 例 (5 . % ), 长 期 吸 烟 3 例 8 35 2 2
( 5 7 ,冠 心 病 史 1 4 . %) 0 1例 ( 54 %) 1. 9 ,糖 尿 病 6 例 ( .5 ,高 血压 1 8 %) 4 2例 (69 ,过 度肥胖 1 1. %) 2 例 (69 ,营 养不 良 9例 (26 。 1 .%) 1 .%)
气 病人 的护理 报道 如下 。
1 临床资料
胸 部 手术 后 急 性 呼衰 常 见 原 因 为 胸 廓稳 定 性 破 坏 、胸 腔积 液 肺 不 张 、呼 吸 系统 感 染 、哮 喘 持
续 状 态 、咳 嗽排 痰 不 畅 ,心 功 能 不 全 、胸 带 包 扎 过 紧及疼 痛刺 激 等使 呼吸 功能 急剧 下 降 。术 后 第 1 天肺 功 能 下 降至术 前 的 3 %~ 4 5 4 %,需 1 才 能恢 周 复 正 常 。其 中疼 痛 引起 咳嗽 排痰 不 畅 占 8. 45 % ( 0 7 ),> 5岁 高 龄 病 人 及 < 6/ 1 6 2岁 儿 童 病 人 占 4 .8 ( 3 7 ) 64 % 3 / 1 ,过 度肥 胖 及 营 养 不 良 占 2 . % 11 3 (57 ) 1 / 1 ,心 功 能 不 全 占 2 - % ( 8 7 ) 另外 , 53 5 1/ 1 。 全 麻 术 后 功 能残 气 量 减 少 ,不 全 性 气 道 闭塞 、肺 通 气/ 流 ( / 血 V Q)失 调 。麻 醉 剂 及气 管插 管 的 刺 激 导 致 呼 吸 道 黏膜 水 肿 ,炎 性 分 泌 物 增 加 ,甚 至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指通过气管插管将气体送入患者的肺部,以维持和支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护理要点:1.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还需评估气管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确认插管是否正常通气。

2. 呼吸机设置:根据医嘱和患者的需要,调整呼吸机参数,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以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功能。

3. 定期体位翻身:为防止压力性损伤和肺部感染,需定期翻身患者,保持皮肤的干燥和通风,减少肺部积液和感染的风险。

4. 口腔护理:由于气管插管会引起口腔干燥和细菌滋生,需要定期清洁患者的口腔,包括擦拭口腔和牙齿,保持口腔的清洁和湿润。

5. 吸痰护理:气管插管病人常常产生大量的分泌物,需要定时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

护士应注意吸痰的技术和频率,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6. 防止并发症:定期监测气道压力和肺部压力,避免气压过高或过低造成损伤。

另外,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压疮和潮湿皮肤的发生。

7. 注意营养支持: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需要通过管饲或营养静脉注射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及时调整营养方案。

8. 心理支持:机械通气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需要给予患者充分关注和支持,提供安慰和情绪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9. 安全措施:为避免误吸、误导尿和误拔管等情况的发生,护士应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密切观察插管位置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10. 定期评估撤管条件:定期评估患者的撤管条件,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耐受撤管试验是否顺利,确保撤管的安全和成功。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包括监测和评估、呼吸机设置、定期体位翻身、口腔护理、吸痰护理、防止并发症、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安全措施、撤管条件评估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呼吸 通气不足的原因 ①人机对抗 ②气囊或呼吸机环路漏气 ③参数调节不当或故障 循环(回心血量↓、心排量↓、血压↓) 气道 (堵塞、粘膜 溃疡感染出血、脱管、 气压伤、感染、肺不张、氧中毒)
常见参数的调节
需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治疗后病人反应及时调整 通气方式和参数掌握各种通气方式和参数的生理效应和特点,尽量减 少副作用。 1、潮气量:6-8ml/kg 每分通气量 6-8升/分 2.呼吸频率:16-20次/分 3.吸呼比:1﹕1.5-2左右,若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病 人, 可在1:2以上。 4.吸气峰压:15-20cmH2O,有时可达30cmH2O,应 小于 40cmH2O,避免设置过高而造成肺的气压伤。 5.吸氧浓度:可调范围21-100%,在维持氧分压在 60mmHg前提 下,应尽量减少吸氧浓度。 6.呼气末正压 一般在10cmH2O左右,多数病人使用4-6cmH2O即 可。 7 .触发灵敏度 为提示呼吸机产生人机同步性的指示。
2、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条长10cm,宽2.5cm的胶布,从 中间剪开三分之二,宽的一端贴在鼻翼上, 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 管的外露部分。每天至少更换一次,如发现 潮湿后随时更换。
预防感染与防止意外
① ②
③ ④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防止移位, 脱出或阻塞 气囊充气恰当,当用最小压力充气技术,既不 让导管四周漏气,又使气管粘膜表面所承受的 压力最小 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防止误吸入气 管内引起呛咳和肺部感染 做好气管切开处的皮肤护理 定期翻身叩背,防止压疮,促进痰液引流 做好口腔护理和留置尿管及胃管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主要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8页
一、机械通气监护
(三) 无创呼吸机监测
3、无创呼吸机并发症: ➢腹胀:采取正确呼吸方法,闭嘴用鼻吸气, 用口呼气,降低气体进入胃肠道,一旦发 生胃肠胀气,可给予腹部按摩。 ➢压迫性损伤:使用适当鼻面罩或加软垫。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9页
一、机械通气监护
(三) 无创呼吸机监测
以物理加热方法为干 燥气体提供恰当温度和 充分湿度。湿化器温度 控制在31-330C。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27页
(三)气道湿化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气道冲洗:
在吸痰前抽吸2-5ml湿化液,于病人吸 气时注入气道。操作前,先给100%氧1 分钟,以免造成低氧血症。注入冲洗液后, 给予吸痰或配合胸部扣拍,使冲洗液和粘 稠痰液混合震动后再吸出。假如痰液粘稠, 能够间断重复屡次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 不要过长。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31页
(三)气道湿化
人工鼻缺点:
➢痰多粘稠不宜:脱水、低温或肺疾患引 发分泌物潴留患者,HME并不是理想湿化 装置;
➢一些HME实际上也还存在内部死腔,这 对于撤机困难患者是禁忌;
➢质量不佳HME仍不能防止细菌污染。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32页
(三)气道湿化
注意事项: ➢ HME是一次性应用,每隔二十四小时更 换一次,不可重复使用。
不正常 ↓
不协调或出现反抗
第5页
一、机械通气监护
(三) 无创呼吸机监测
1、无创呼吸机优势:
➢人机更为协调,增强机械通气同 时性; ➢呼吸形式更靠近生理改变; ➢防止了与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 ➢保留上气道防御功效。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第6页

机械通气的护理

机械通气的护理


(二)撤机护理 1、帮助病人树立 信心 2、按步骤有序撤 机 3、呼吸机的终末 消毒与保养






病人监护:




(1)呼吸系统 (2)循环系统 (3)体温 (4)意识状态 (5)皮肤、粘膜 (6)腹部情况 (7)液体出入量
护理

(一)机械通气病人 的护理 1、病人监护 2、呼吸机参数功 能的监测 3、气道管理 4、生活护理 5、心里护理及社 会支持
单选题:
五、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时间不超过( ) A.10S B. 15S C .20S 六、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不包括( ) A.呼吸系统感染 B.氧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 一、C 二、C 三、A
四、B
五、B
六、C
概述

机械通气是在病 人自然通气和 (或)氧合功能 出现障碍时,运 用器械(主要是 呼吸机)使病人 恢复有效通气并 改善氧合的方法。
1、增进通气效果。 2、增进供氧效果。 3、减低“呼吸 工”。
适应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实质病变 心肺复苏 需强化气道管理者 预防性使用
禁忌症

机械通气治疗无绝对禁忌症。正压通气 的相对禁忌症为:
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未经引流的气胸和纵膈气肿 严重肺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者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1、对呼吸功能的影 响: ①呼吸肌 ②肺泡 ③气道 ④呼吸机制 ⑤V/Q比例 ⑥弥散功能


2、对循环系统的 影响: ①回心血量 ②心排出量
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 并改善氧合的支持手段。
32
机械通气能解决什么问题?
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的一种手段,能缓解严重的 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 疾病及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 使病人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33
机械通气的目标
1 产生呼吸动作 控制和调节呼吸 2 改善通气功能 克服潮气量的下降 3 改善换气功能 提高吸氧浓度、改善通气/血流、减
Insert Horizontally
8
15L/min
9
手法通气
300-500ml RR 10-16/min
10
手法通气
11
ECG BP SaO2 ETCO2
12
Connector Oral airways
Stylette
Laryngoscope Drugs
Suction
Endotracheal tubes
压力控制:呼吸机 以预设气道压力来 管理气道,如 BIPAP和CPAP
54
在容量通气中,气体首先进入顺应性较好的肺单位, 使其过度膨胀,而其他肺单位未得到充分的膨胀
55
在压力通气中气体分布更理想,它使顺应性好的肺单位不 致过度通气,又使其他肺单位能够得到充足的膨胀
56
机械通气的模式
患者的呼吸功
35
什么是呼吸机?
♪ 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 力来实现呼吸功能的 机器。
♪ —精密的电子气泵!
36
呼吸机主要构成
1 基本结构:发生器(压力或气流发生两类型) 和回路(单或双管两种)
2 附属结构:湿化器、雾化器,空氧混合器 3 监测装置(潮气量、分钟通气量、频率、气
道压) 报警装置:(压力上、下报警,窒息报警等)
呼吸机的呼吸功
指令通气
同步指令通气 有支持的自主呼吸 完全自主呼吸
57
机械通气的模式
完全休息
大量体通气模式的选择
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病人的病 情(尤其是病人自主呼吸的能力和疾病是否为可逆
Forceps
13
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
O2
7-10cm
14
镇静药与肌松药
♪ 仅在必要时使用 ♪ 必须能够维持气道 ♪ 注意琥珀胆碱的副作用, 可以使用罗库溴胺,
但作用时间较长
15
喉镜
16
直接喉镜下可见的解剖结构
会厌 声带 杓状软骨
17
气管插管
18
气管插管
19
气管插管技术
20
气管插管技术
37
38
具体适应症
– 肺部疾病:COPD、ARDS、支气管哮喘、间质性 肺病、肺栓塞等
– 中枢性呼衰:脑部炎症、外伤、肿瘤、脑血管 意外、药物中毒等
– 严重的胸部疾患或呼吸肌无力 – 心肺复苏 – 气道保护
39
禁忌症
♪ 大咳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正压通气引起 血凝块等下移,引起阻塞性肺不张)。
呼吸
O2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组 织间与外界环境交换
O2 CO2
CO2 O2
44
自主呼吸
呼气
吸气
45
自主吸气
容量变化 压力改变
气流
46
机械通气
压力变化
气流 容量改变
47
正压通气
压力差
气流增加 时间
容量变化
48
机械通气的原理
♪ 通气方式 ♪ ——有创?无创? ♪ 通气原理 ♪ ——正压?负压?
49
LOGO
人工气道建立及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课堂内容
♪ 人工气道的建立 ♪ 机械通气的护理
2
3
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
♪ Talk to the patient
• Explain! • Clearly!
♪ CALL FOR HELP EARLY!
4
维持气道的基本手法
5
6
7
维持气道的基本方法 – 鼻咽通气道
♪ 严重循环衰竭、血容量不足。 ♪ 未经处理的气胸。 ♪ 心肌梗塞继发呼吸衰竭(早先不用机械通气,现可采用低
正压通气或高频通气)。 ♪ 支气管胸膜瘘。 ♪ 肺大泡(必要时可采用低正压通气,不用PEEP等)。 ♪ 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 ♪ 大量胸腔积液。
40
禁忌症?
丰富的通气经验和实践已打破多项所谓的禁忌症 ,禁忌只是相对的。
在出现致命性的通气与氧合障碍的紧急情况下, 机械通气无绝对的禁忌症。
41
小结: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 支持对象:通气和/或氧合功能障碍的患者 ♪ 支持器械:精密的电子气泵(呼吸机) ♪ 支持目标:帮助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 ♪ 支持目的: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
一种脏器功能支持手段
42
机械通气的原理
43
21
气管插管技术
22
气管插管技术
23
气管插管
24
气管插管
25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26
环状软骨加压
27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28
气管插管的位置
29
机械通气
♪ 机械通气相关概念 ♪ 机械通气原理 ♪ 机械通气的护理
30
机械通气的基本概念
31
什么是机械通气?
♪ —感性的认识 ♪ 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
一 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就是通气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控制、辅 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合—力 的分配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如何对呼吸进行控制 和辅助,也就是呼吸机何时开始送气、如何进行 送气、何时停止送气—力的控制
50
♪ 触发tirgger:由什么来启动通气?呼气向吸气如 何 转换? 患者?机器?
♪ 限制: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管理? 一般靠设置流量(压力可变)或设置压力 (流量 可变)来进行。
♪ 切换 cycle:通气由什么来终止?吸气向呼气如 何 转换? 一般靠设置容量、时间或流量来进行。
51
吸气相
时间触发 压力触发 流速触发 流量触发
吸气向呼气切换
压力切换 时间切换 容量切换 流速切换 复合切换
PEEP
呼气相
自主切换 时间切换 人工切换
呼气向吸气切换
机械通气基本原理
52
呼吸类型的定义
通气方式 指令(控制)
辅助 支持 自主
触发 机器 患者 患者 患者
限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患者
切换 机器 机器 患者 患者
53
定容与定压 机械通气
容量控制:呼吸 机以预设通气容 量来管理通气, 如IPPV和SIMV
少分流 4 减低呼吸作功 有助呼吸肌疲劳恢复 5 纠正病理性呼吸动作 纠正反常呼吸
34
什么是呼吸机?
♪ ——理性的认识 ♪ 呼吸机是一种能将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肺部,将
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帮助呼吸系统完 成通气的装置—生理学的定义
♪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 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 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力学 的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