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预防医学》 生活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19:46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ppt课件
22
19:46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增 加,超过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生 存和健康造成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 燃烧和生产过程的排放,另外交通运输中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及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ppt课件 30
19:46
汞及甲基汞污染
• 来源:汞矿的开采冶炼、氯碱、化工、仪 表、电子、颜料等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及 含汞农药的使用 • 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成甲基汞)
• 危害: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
ppt课件
31
19:46
水俣病
• 日本雄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当地居民长期食用 该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公害 病。 • 甲基汞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开始时肢体末端 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随后可出现手部感觉障 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等,以及语言障碍、 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严重时可致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甲 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ppt课件 41
19:46
饮用水的消毒
• 目的:杀灭病原微生物,保证饮用水在流 行病学上的安全性,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 • 方法: • 物理消毒:煮沸、紫外线、超声波 • 化学消毒:液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 化物
ppt课件 42
19:46
氯化消毒
• 氯化消毒是指应用液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 消毒。 • 供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 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 和有机氯制剂等。 • 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 为有效氯,为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预防医学》第1章:环境与健康概论
19:46
污染物(pollutant)
• 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其理化性质 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 在各种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理化性状与一次污染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 物。 • 二次污染物往往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更强、 危害更大。
19:46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9:46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
• • • • 广泛性 长期性 复杂性 多样性
19:46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 • • • 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 间接效应
19:46
急性危害
• 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进入人体所引 起的,通常表现为快速、剧烈、呈明显中 毒症状。 • 煤烟型烟雾事件 • 光化学烟雾事件 • 生产事故
19:46
四、环境污染防制对策
• 规划措施 • 工艺技术措施
19:46
谢谢!
个体感受性差异
• 对环境污染物的作用,不同个体的反应性 质与强度不同,个体感受性差异主要取决 于人体健康状况、生理状态、年龄、性别、 遗传因素、营养水平等,决定个体的易感 性。
19:46
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 1.相加作用(additive action) 。多见于化学结构相近或同 系的化合物,或对机体毒作用机制相近、靶器官部位相同 的化学物质。如大多数碳氢化物的麻醉作用,大部分刺激 性气体的刺激作用都是相加作用。 • 2.协同作用(synergistic action) 如同时接触乙醇和四氯化 碳产生的肝脏毒性明显大于接触其中一种产生的肝损害。 • 3.加强作用(potentiatio)但如果与四氯化碳同时作用于机 体时,可使四氯化碳的肝脏毒性增强。 • 4.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action)如金属络合物与金属络合 后减轻金属毒性。
预防医学(自考)历年真题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
绪论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述一、选择题:()1.护理工作者护理的最终目标是:A.保护、促进和优化健康B.调查疾病患病率情况C.预防健康人患病D.治疗亚健康人群()2.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特点之一是预防策略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和:A.生物预防B.社会预防C.非生物性预防D.心理预防()3.预防的策略是从个体预防扩展到:A.群体预防与健康促进B.社会预防与健康促进C.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D.群体预防与疾病预防()4.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的诊断方法B.疾病的治疗方法C.防病与治病D.防病与保健()5.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A.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B.环境污染和药物滥用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加剧D.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难度增加E.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6.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目的是:A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B掌握预防医学的检测技能C掌握预防医学的实践技能D树立预防为主、大卫生观的思想()7.预防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A降低床染病的发病率B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病率C减少职业环境对职业人群的危害D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8.预防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特点是:A服务的对象是个体B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C强调急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D强调住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9.预防医学的特点有: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B.研究的内容是防病和保健C.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D.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E.以患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10.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计划免疫B.周期性健康检查C.筛查D.康复训练()11.适合一级预防的疾病是:A.病因不明确的疾病B.病因较明确的疾病C.病因明确并可以控制的疾病D.病因明确但无法控制的疾病()12.属于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是:A健康体检B康复训练C计划免疫D饮用水消毒()13.属于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是A.体育锻炼B.健康教育C.计划免疫D.预防并发症()14.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A.健康教育B.合理膳食C.增加体力活动D.减肥E.减轻精神紧张()15.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包括:A.健康促进B.增加体力活动C.康复治疗D.防止病情恶化E.预防发生并发症()16.糖尿病的第三级预防就是:A.健康人的预防B.糖尿病病因的预防C.糖尿病尚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防D.糖尿病发病前期的预防()17.指导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医学模式是:A机械论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环境--人群医学模式()18.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缺陷是:A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属性B忽视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生理活动C只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人的生物属性D忽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19.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A.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病程、康复防残B.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即时治疗C.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即时治疗、康复防残D.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0.生态平衡是一种:A.绝对平衡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D.永久平衡()21.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B.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C.空气、水、土壤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2.原生环境是指:A.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B.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未受人为因素污染的自然环境()23.自然环境又称为:A非物质环境B物质环境C原生环境D次生环境()24.社会环境又称为:A非物质环境B物质环境C原生环境D次生环境()2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组成是:A.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B.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C.空气、水、土壤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6.各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状态的是:A环境平衡B生态平衡C环境失衡D生态失衡()27.1984年12月,在印度博帕尔市发生剧毒液体泄漏,造成20余万人中毒,5万人双目失明,几千人当场死亡的印度“博帕尔事件”,其泄漏物质是:A.二氧化硫B.异氰酸甲酯C.溴氟烷烃类D.氮氧化物()28.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童川流域出现的痛痛病是:A环境污染联合作用B环境污染慢性毒性作用C环境污染慢性急性作用D环境污染相互拮抗作用()29.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污染农作物引起的疾病是:A.水俣病B.痛痛病C.黑脚病D.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30.据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为5%,经医生检查为病人的占20%,75%的人处于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健康状况良好D.亚健康状态()31.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有毒物质浓度的变化是: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升高D.逐级降低()32.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加强作用D.拮抗作用E.独立作用()33.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储存的正确描述有:A.污染物在体内分布不均衡甚至以相对高浓度蓄积于某些组织或器官B.化学毒物进入体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在机体内重新分布C.化学物质在储存库中的浓度远高于血液浓度D.储存库对化学物质毒性具有双重作用E.化学物质在体内存在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34.1998年WHO修订的健康概念,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增加的两个词是A.精神和心理B.动态和稳定C.动态的和精神上的D.动态和心理二、填空:1.对病因明确的疾病,从病因入手,应采取预防措施为主。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ppt课件
7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 等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体系,它由各种非物质因素组成。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85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环境污染及其相关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 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 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2.效应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
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
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35版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 生 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 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 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45版
环境的组成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有利作用 有害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ppt课件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 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 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 响的空气状况。
来源
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
生活环境 职业环境 交通运输
预防医学(PPT)
环境污染的来源
生产性污染 交通性污染
燃料燃烧 生产废气
生活性污染
其它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
环境迁移作用(migrate) 环境自净作用(self purification) 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
生产废渣 生活垃圾
间接效应(indirect hazard):全球变暖、臭氧 层破坏、酸雨
历史上的几次重大公害事件(1)
名称
时间、地点
污染物
后果
光化学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痛痛病事件 水俣病事件
1943 洛杉矶 1930 比利时 1956
英国 1955~1972
日本 1953~1956
日本
光化学烟雾
1989年根据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保护法》进行了修改;1995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进行了修改,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进行了修改,同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 防治法》,环保法律的颁布与修订完善,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 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Medicine
复习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三级预防
提纲
第四章、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自学) 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一、环境污染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目标
1.生活环境中存在哪些可能危害我 们健康的因素?
什么是“水俣病”?
日本九州熊本县南端有个 水俣湾,居住着1万多渔民。 1949年,湾内的许多海藻 变白,浮在水面,许多死 鱼也肚朝上地漂了起来, 平时那些爱吃鱼的猫,互 相疯狂地乱咬,有的跳海 自杀。还发现30多名患者, 有的手脚发麻,有的双目 开始失明,有的吞咽困难。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部分
环境与健康部分1、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食物是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等)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疾病,也叫做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P61)8、空气离子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
(P42)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P10)10、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金属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P8/12)11、一次污染物:是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预防医学 环境与健康
未来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趋势
未来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创新与突破
未来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合作与交流
未来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挑战与机遇
汇报人:
感谢观看
添加标题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预防医学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添加标题
保护公众健康:预防医学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等措施,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添加标题
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能够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措施:提出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强健康教育、制定相关政策等。
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保护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如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等。
促进环境保护的措施:提出促进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如加强环境监管、推广绿色出行等。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a. 空气污染监测与控制b. 水质监测与改善c. 垃圾分类与处理d. 健康教育及普及
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a. 空气污染监测与控制 b. 水质监测与改善 c. 垃圾分类与处理 d. 健康教育及普及
a. 降低疾病发病率b. 保护生态环境c. 提高生活质量d. 促进可持续发展
预防医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a. 降低疾病发病率 b. 保护生态环境 c. 提高生活质量 d.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
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预防医学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第二版-施榕主编
含有害化学物:急慢性中毒
1. 汞
含汞工业废水、医院口腔科废水、含汞农药污染水体,
微生物
沉积在底泥
甲基化
甲基汞
食物链
生物富集
例如:水俣病: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含甲基汞甚高的 鱼贝类而致
1)甲基汞的毒性及其发病机制 ——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率为95%~100% ,与Hb、RBC的 巯基结合,可透过血脑、胎盘屏障
——水井:周围无污染源,水井结构合理 ——地面水:取水点周围无污染源,分段用水
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
减少悬浮物、胶体 混凝、沉淀 净化 改善感官 清除原虫包囊 降低微生物含量
过滤
1. 混凝沉淀
定义:加入适当的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常用混凝剂:硫酸铝,是明矾[Al2(SO4)3· K2SO4· 24H2O] 成分 三氯化铁
装置:砂滤池、砂滤井、砂滤池、砂滤缸
3. 消毒 氯化消毒法 4. 水的安全输送 5.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种群及组成等发生改变,
来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危害:介水传染病(由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
引起的传染病 )
常见: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血吸 虫病等 重点掌握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 水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来源: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
含大量氮、磷:富营养化
London
Los Angeles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s, COPD)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COPD
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污染区与对照区儿童唾液溶菌酶的含量(μg/ml) 调查地区 检查人数 均数±标准误
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课件)
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
境因素。严格地说,原生环境只见于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荒漠、冻土、
海洋深处等。
图2-1-2
原生环境常常存在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是,原生环境也可能给人 类健康带来危害,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图2-1-3
原生环境中的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界物质急剧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所造 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涝、干 旱、海啸、滑坡、自然火灾、火山爆发、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 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图2-1-4
学习内容
一、直接危害 图2-2-2
1. 急性中毒:这类事件是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 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引起。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多起大气污染的急 性中毒事件,按其生成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类:
(1)烟雾事件 ① 煤烟型烟雾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图2-2-3 ② 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图2-2-4
学习内容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病原体可随人畜粪便、污水及其他污物进入水体,导致介水传染病的
传播和流行。常见介水传染病:细菌性的有伤寒、霍乱、痢疾等;病毒 性的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寄生虫性的有血吸虫病、贾第鞭毛 虫等。
图2-2-10 图2-2-11 图2-2-12
图2-2-10
图2-2-11
互动学习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工业“三废”、污水灌溉和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 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重金属污染、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如今已 相当严重,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 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
预防医学(第一章)新
环境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 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 种因素总和。
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人类社会出现之前 就客观存在的各种 自然因素的总和
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变应原等。 2.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它包括大气、
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3.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主要包括小气候、
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 4.社会心理因素(socio-psychological factor):
作
用
死亡
强
患病
度
机能代偿
疾病前状态
生理反应异常变化
生理反应正常范围 内变化
环境污染与健康
➢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 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
➢易受环境因素损伤的人群称为敏感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态和行为 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因素; 第二类是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 基因多态性等因素。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
(二)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
1.暴露测量 (1)环境暴露测量:即测量环境的外暴露
剂量。通常是测定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 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 触特征,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 (2)内暴露剂量测量:即测量机体内已吸 收的污染物的量。通过测量生物材料中污 染物或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
……
预防医学(二)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四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学习要点
• 1.了解职业生命质量概念与措施、职业卫生服务概念与模式 ; • 2.熟悉影响职业者健康的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不 良劳动条件、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职业健康促进的 概念与措施 • 3.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监护与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 2.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 • (1)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
• 有害无害的工种、工序安排不合理;缺乏卫生措施;厂房 的采光和照明等不符合卫生学要求;厂房建筑通风不良;劳动过 程中劳动者不良机体状态 • (2)劳动体制缺乏人性化 • 主要表现在:不合理的劳动强度与时间。强度过大或时间安 排不合理;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与制度。分配不协调和轮班制度紊 乱对健康和能力都有影响;不合理的劳动待遇。劳动者在该工作 岗位待遇低,未享受职业卫生保健,会影响身心健康
第二节 职业生命质量与职业健康促进
• 2.职业健康促进 • 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 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 为和环境条件,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提 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 (1)职业健康促进措施 • ①劳动场所健康促进(一级预防) •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ILO) • 对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出的5项原则: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 职业性有害因素 • 是指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 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 • 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1)有害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粉尘) • ①工业毒物:金属及类金属(铅、苯、汞、锰),有机溶 剂(苯、甲苯),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氯气、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农药(有机磷、有机氯)等 • ②生产性粉尘 • 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 尘等。
预防医学-人类环境与健康PPT课件
preventive medicine
第二十章 人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物的健康危险度评价 第四节 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因素,生态系统与生态 平衡,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物的转归,生 物转化的概念,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 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
生产性污染 生活性污染 交通性污染 其他污染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 环境污染的物质
污染的来源
生产性污染:工业生产中的物理、化学因素,农业农药、
化肥滥用等。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生活性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烧产物、烹调油烟、
香烟烟雾、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中的氡及空 调场所的微生物等)。
(3)核泄漏事件
1986年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
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 质泄漏。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 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 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 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 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 奶……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 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 物理净化:稀释、混合、扩散、挥发等 • 化学净化:氧化、还原、水解、吸附等 • 生物净化:吸收、分解、降解、转化等
3.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通过理、化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复习题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复习题判断题:1、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细菌学指标。
()2、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C段:200~275。
()3、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
()5、光化学烟雾是强还原物。
()6、水俣病由汞污染引起。
()7、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8、水俣病是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慢性损害。
()9、肉毒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剧毒毒素。
()10、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
()1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循环系统。
()12、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紫外线是B段。
()13、儿童计划免疫属于二级预防措施。
()名词:1、硅沉着病(矽肺):2、合理膳食:3、游离性余氯:4、食物中毒:5、环境污染:6、生物富积作用:7、食物中毒:8、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简答题: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饮水消毒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什么?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4、简述食物中毒的特征?5、简述职业病的特点?选择题:1、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食物中毒 C.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2、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蓄积C.转移D.代谢E.分布3、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锰B.铬C.镉D. 铅E.硒4、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B.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C.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D.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E.除去水中有毒物质5、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氯化消毒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D. 碘消毒E.物理消毒6、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次氯酸— ?? (OCl)2?????? ?? — E.以上都有效7、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是A.河水B.湖水C.浅层地下水D.深层地下水E.泉水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D.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E.以上都不对9、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A.气体、蒸气、烟B.烟、气体、液体C.蒸气、雾、尘D.烟、雾、粉尘E.气体、液体、雾10、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中枢神经系统B.循环系统C.血液系统D.泌尿系统E.生殖系统11、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A.矽结节B.肺间质纤维化C.圆形小阴影D.肺泡结构破坏E.肺间质破坏12、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A.蛋白质含量低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C.蛋白质含量高D.与脂肪含量有关E.与碳水化物含量有关13、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g、9kcal/g、9kcal/g g、9kcal/g、4kcal/g g、4kcal/g、4kcal/g g、4kcal/g、4kcal/gg、4kcal/g、9kcal/g14、脚气病是由哪种维生素不足引起C.硫胺素D.核黄素15、米淘洗过度会导致何种营养素严重损失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E 族维生素 E.维生素D16、我国居民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肉类B.奶蛋类C.大豆D.粮谷类E.蔬菜类17、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A.肉类B.蛋类C.精制米面D.蔬菜、水果E.油脂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A.冬季B.春季C.夏秋季D.四季皆可E.以上都不是19、蔬菜水果含有较丰富的下列维生素和无机盐,除了A.维生素DB.胡萝卜素C.核黄素D.抗坏血酸E.钾、钠20、肉毒毒素的毒性为A.胃毒性B.肝毒性C.心毒性D.神经毒E.以上都不是21、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A.皮肤 D.肝脏 C.卵巢、肝脏 D.腮、鳍 E.心脏2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A.有害因素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性致癌因素D.危害因素E.职业性有关因素23、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体重过轻、食欲不佳、味觉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智力发育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A.热能不足B.蛋白质营养不良C.铁缺乏D.锌缺乏E.碘缺乏2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A.海鲜B.蛋奶类食品C.发酵食品D.畜禽肉类食品E.罐头食品25、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是A.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D.生产环境检查E.除外其他疾病26、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毒物的水溶性B.毒物的脂溶性C.毒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D.接触方式E.环境的气象条件27、铅主要蓄积在A.肾B.肝C.肺D.脾E.骨骼28、夏秋露天作业及强热辐射作业下可发生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日射病 E.混合病29、矽肺的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肺及支气管感染B.自发性气胸C.肺心病D.胸膜炎E.肺结核30、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为A.动物性食品、凉拌菜、水产品B.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C.海产品、受海产品污染的咸菜D.自制发酵食品、臭豆腐、面酱E.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31、二次污染物是指A. 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 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C. 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D. 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E. 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32、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和颗粒物和NOx C.烃类和NOx D.颗粒物和烃类和NOx33、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应是A.小于50B.大于50C.等于100D.小于100E.大于10034、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A.突然暴发、潜伏期短B.临床表现相似C.易集体发病D.一般有传染性E.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显的联系35、重轻离子比值大于50的最可能场所是A.海滨B.树林C.影院D.喷泉E.瀑布36、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A.在食盐中加人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37、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A. Ca、MgB. P、PbC. P、ND. N、CuE. As、Zn38、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生活废气B.燃料燃烧C.工业废气D.森林火灾E.汽车尾气39、营养的概念是A.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B.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C.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D.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E.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40、青少年在膳食中应特别注意补充A.铁、锌、碘B.铁、锌、钙C.钙、磷、铁D.钙、铁、硒E.钙、硒、碘41、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临床前期预防B.“三早”预防C.病因学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4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A.预防为主B.以农村为重点C.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中西医并重E.依靠科技与教育43、痛痛病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A.镉B.汞C.硒D.砷E.铅44、氯化消毒的有效成分是E.以上都有效4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B.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4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B.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D.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因素E.以上都不是47、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如下食物的哪一种A.豆奶B.牛奶C.红薯D.蔬菜水果E.鸡蛋48、“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49、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神经系统B.造血系统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生殖系统50、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A.肺结核…B.肺癌C.慢支炎D.肺气肿E.肺心病51、有关室内空气污染,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B.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C.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52、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A.生物富集B.生物转化C.生物净化D.增毒作用E.以上均不是53、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A.是职业病的代名词B.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C.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D.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E.以上均正确5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B.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E.以上都不是55、生态平衡是指A.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B.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C.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D.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E.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56、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α-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以上都不是57、能量消耗包括A.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生长期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消耗B.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C.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D.基础代谢消耗和生活、活动的消耗E.以上都不是58、味觉异常是由于缺乏A.锌B.钙C.碘D.硒E.铁59、反复浸泡或淘洗大米,损失最多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族维生素 E.无机盐60、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是A.赖氨酸B.酪氨酸C.蛋氨酸D.苯丙氨酸E.丝氨酸6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谷类B.豆类及其制品C.蔬菜、水果D.畜肉类及其制品E.奶类62、河豚毒素的特点是A.不耐热B.在pH3以下时稳定C.日晒能破坏D.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E.盐腌能破坏63、食品添加剂指的是A.加入到食品中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B.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C.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D.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E.以上都不是64、某患者,主诉倦怠乏力,检查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贫血、关节肌肉疼痛、伤口难愈合、皮下出血。
《预防医学》第2章生活环境与健康课件PPT
水质改善
水源保护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 护,防止污染,确保水
质安全。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 生活和工业废水进行有 效处理,减少污染物排
放。
水质监测
宣传教育
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 期对水源、供水系统进 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 关注度,倡导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03
辐射源监测
建立辐射源监测体系,实 时监测辐射剂量和分布情 况。
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核设施、医疗设备等 高辐射场所的安全管理,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宣传教育
普及辐射防护知识,提高 公众对辐射风险的认知和 自我保护意识。
04
CHAPTER
生活环境与慢性病预防
慢性病概述
慢性病定义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不 易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传染病特点
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 节性、免疫性等特征。
传染病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细菌性、病毒性、立克次体性、支 原体性等。
生活环境与传染病的关系
生活环境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传染病
生活环境中的卫生条件、人口密度、居住 拥挤程度等因素均可影降低 呼吸道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侵入和传 播。
疫苗接种
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传 染病的传播。
健康教育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谢谢
生。
噪声控制
噪声源调查
调查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如交通、工业、 建筑施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