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环境与健康 复习题
2023年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防止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 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持续性、健康描述旳功能性旳特性。
2. 影响健康旳四大原因是环境原因、生物原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 生物医学模式旳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 健康教育传播旳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 防止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小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三、判断题(√)1. 新时期旳卫生方针尤其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增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 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 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 医学模式是医学观旳一种高度旳哲学概括。
(×)6. 一级防止亦称临床前期防止。
(√)7. 防止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 生物医学模式过度强调了人类旳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 无病就是健康。
(×)10. 小区防止及第四层次防止。
(×)11. 健康教育旳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 对病程不可逆转旳某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防止。
(×)13. 整体健康观强调人旳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 防止医学旳对象: D. 确定旳群体2. 防止医学是: C. 医学旳一门应用学科。
3. 生态健康模式是(E) E. 环境-生物-健康4. 防止医学经历了(C ) C. 个体—群体—小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防止中, 健康增进旳重点在(A ) A.第一级防止甚至更早阶段6. 如下哪一项不是防止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旳特点(A )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旳人群健康效益7. 第一次卫生革命旳重要任务是防止(A ) A. 传染病8. 个体旳免疫接种(A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旳作用9.如下各项中不适合采用第一级防止旳是( C ) C.病因不明, 难以察觉预料旳疾病10. 健康增进旳关键方略是(C ) C. 强化小区行动11. 如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 防止性卫生服务B. 疾病旳防止和控制C. 健康教育及健康增进 D. 小区建设12. 生物医学模式旳特点(ABCE)A. 承认人旳生物属性B. 承认其社会属性C. 重视机体旳生理活动 E. 致力于寻找疾病旳生理病理变化13. 现代医学模式旳特点是(ACE)A. 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原因旳关系 C. 提醒医生诊断模式旳需调整 E. 防止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旳贯彻14. 影响健康旳重要原因为(BCDE)B.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 多种有害健康旳行为D.卫生服务 E. 生物遗传15. 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A. 防止为主B. 中西医并重C. 依托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 大力发展都市医院E. 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旳使命包括(ABCE )A.防止疾病旳发生和传播 B.对旳处理疑难病症C.增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旳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劫难做出应急反应, 并协助社会从劫难中恢复二、名词解释1. 医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旳社会历史阶段, 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旳特点和本质旳认识及概括, 使人们观测、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旳基本思想和重要措施。
环境、营养复习题
预防医学的核心问题是(E)A.环境问题B.健康问题C.生态平衡问题D.疾病问题E.环境与健康关系问题下列哪项属于一级预防?(A)A.遗传咨询B.产前检查C.普查、筛查D.康复治疗 E定期健康检查在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第二级预防的是( D )A.普查B.筛检C.群众自我检查D.健康教育E.定期健康检查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A )A.环境因素B.个人行为因素C.营养水平因素D.人类生物学因素E.卫生保健因素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E)A. 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吧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E.全社会的人群现代医学模式是指 ( D )A.社会生态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机械论医学模式下列哪项不属于一级预防( C )A.限制卷烟中的焦油量B.制定禁烟规定C.早期发现疾病D.进行预防接种E.开展健康教育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 A )A、食物链B、空气C、水D、土壤E、日光临床前期预防又称(B)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病因预防E、目标预防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为(C)A.平流层B.电离层C.对流层D.逸散层E.以上均不是城市大气CO污染的主要来源为(E)A.工业企业B.生活污染C.吸烟D.自然灾害E.汽车废气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B)A、COB、CO2 C、SO2D、O3E、O2一次污染物是指( A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物理、化学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B、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物理、化学性状发生改变后的污染物C、空气中所有污染物D、毒性比二次污染物高的污染物E、水体中所有污染物一年中夏秋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是因为(C)A. 此时O3 含量最高B.该季节能源消耗量最大,易形成光化学烟雾C.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D.该季节易出现气温过增现象E.主要与地形有关吸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属于( B )A、环境因素B、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C、生物学因素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E、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伦敦烟雾事件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是(A)A.烟尘和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C.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D.光化学烟雾E.有毒化工气体水俣病是一种( B )A、职业病B、公害病C、地方病D、传染病E、急性中毒水中“三氮”含量检验结果如下,氨氮含量(—),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说明水体( D ) A、新近受到污染,自净正在进行 B、过去受到污染已自净,最近又受到污染C、过去受到污染,正在进行自净D、受到污染后,自净已结束E、以上都不对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B)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C.不发生食物中毒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水俣病是首先在日本出现的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
环境医学复习题
环境医学复习题环境医学复习题环境医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学科,涉及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病因学、环境流行病学等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环境医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
1. 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 空气污染B. 饮食结构C. 遗传因素D. 体育锻炼2. 环境病因学是研究环境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学科,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病因学的研究内容?A. 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性分析B. 环境因素对基因突变的影响C. 环境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D. 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 环境流行病学是研究环境因素与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传播规律的学科,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A. 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B. 疾病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特点C. 环境因素对疾病传播的影响D. 疾病的基因突变与环境因素的关系4. 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的类型?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声污染5.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A. 呼吸道B. 消化道C. 皮肤D. 所有途径都可能6. 以下哪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A. PM2.5B. 重金属C. 农药D. 噪声7.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以下哪些健康问题?A. 呼吸系统疾病B. 心血管疾病C. 癌症D. 所有答案都正确8. 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医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A. 流行病学调查B. 动物实验C. 细胞培养D. 心理测试9. 环境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医学的应用领域?A.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B. 环境污染治理C. 疾病预防和控制D. 医学教育10. 环境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哪个观点不符合环境医学的理念?A.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B. 预防胜于治疗C. 人类活动不应受到环境影响的限制D. 促进环境与人类和谐共生以上就是环境医学的一些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环境与健康一、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3.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活动领域的总称,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
不仅是生物生长的场所,也是生命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场所。
其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5.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原生环境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9.物质蓄积:经过多次反复暴露后,环境中有害因素或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蓄积性,如果在机体靶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或剂量蓄积到有害作用水平,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物质蓄积。
10.功能蓄积:机体虽然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或化合物,却难以在体内检测出该物质,但这种有害效应可以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机能的改变,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1.易感人群:当环境发生改变或环境中有害因素发生作用时,人群对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通常将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2.环境应答基因:是指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的相关基因。
预防医学复习题
预防医学复习题预防医学本次⽤书为:钟才⾼ 2009版北京医学出版社购书详细地址在留⾔栏⾥预防医学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环境污染2.健康3.⽣产性毒物4. ⾼温作业5.健康危险度评价6.⽣态平衡7. 膳⾷纤维8. 现况调查9.抽样误差10.职业病11.医源性疾病12. 病例-对照研究13. 暴发14. 发病率15. 标准差16. 光化学烟雾17.⼈群易感性18. 中位数19. 地⽅病20. 辐射热21. 飘尘22. 溶解氧23. 游离性余氯24.临床预防25.易感⼈群26. 偏倚27. 计量资料28. 计数资料29. 患病率30. ⾷物中毒31. 合理膳⾷32. 第⼀级预防33. 公害病34.样本35.营养性疾病36.职业性有害因素37.病因预防38.总体39.职业性病损40.⾷品添加剂1.合理膳⾷的基本卫⽣要求。
2.地⽅病的流⾏特征。
3.⾷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
4.职业病的特点。
5.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应⽤假设检验的注意问题。
7. 劳动者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
8. ⾃杀的预防对策。
9. 应⽤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0. 突发性公共卫⽣事件的特征。
11. ⼼脑⾎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2. 职业病的诊断依据。
13. 污染对⼈体健康影响有哪些特点?14.医疗卫⽣机构在突发性公共卫⽣事件中的作⽤。
15. 艾滋病的防制策略。
16. 医源性疾病的特点。
17. 饮⽤⽔的基本卫⽣要求?18、传染病的流⾏环节与预防措施。
19、急性职业中毒的救治原则。
20. 细菌性⾷物中毒的预防原则。
21. 新时期卫⽣⼯作⽅针的内容。
22. 职业病构成的条件。
23.防霉去毒措施。
24. 制作统计图的基本要求。
25. 现况调查中防⽌偏倚的措施。
26. 在诊断职业病时,应注意收集哪⼏⽅⾯的资料?27.三级预防的基本内容28.⽣物-⼼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实践⼯作的指导意义29.⼼脑⾎管疾病三级预防措施及护理。
30.职业病患者的护理原则。
预防医学(自考)历年真题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
绪论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述一、选择题:()1.护理工作者护理的最终目标是:A.保护、促进和优化健康B.调查疾病患病率情况C.预防健康人患病D.治疗亚健康人群()2.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特点之一是预防策略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和:A.生物预防B.社会预防C.非生物性预防D.心理预防()3.预防的策略是从个体预防扩展到:A.群体预防与健康促进B.社会预防与健康促进C.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D.群体预防与疾病预防()4.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的诊断方法B.疾病的治疗方法C.防病与治病D.防病与保健()5.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A.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B.环境污染和药物滥用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加剧D.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难度增加E.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6.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目的是:A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B掌握预防医学的检测技能C掌握预防医学的实践技能D树立预防为主、大卫生观的思想()7.预防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A降低床染病的发病率B减少新传染病的发病率C减少职业环境对职业人群的危害D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8.预防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特点是:A服务的对象是个体B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C强调急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D强调住院患者的诊断和治疗()9.预防医学的特点有: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B.研究的内容是防病和保健C.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D.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E.以患者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10.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计划免疫B.周期性健康检查C.筛查D.康复训练()11.适合一级预防的疾病是:A.病因不明确的疾病B.病因较明确的疾病C.病因明确并可以控制的疾病D.病因明确但无法控制的疾病()12.属于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是:A健康体检B康复训练C计划免疫D饮用水消毒()13.属于第三级预防的内容是A.体育锻炼B.健康教育C.计划免疫D.预防并发症()14.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A.健康教育B.合理膳食C.增加体力活动D.减肥E.减轻精神紧张()15.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级预防包括:A.健康促进B.增加体力活动C.康复治疗D.防止病情恶化E.预防发生并发症()16.糖尿病的第三级预防就是:A.健康人的预防B.糖尿病病因的预防C.糖尿病尚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预防D.糖尿病发病前期的预防()17.指导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医学模式是:A机械论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环境--人群医学模式()18.生物医学模式的主要缺陷是:A只注重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属性B忽视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生理活动C只注重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人的生物属性D忽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19.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A.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病程、康复防残B.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即时治疗C.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即时治疗、康复防残D.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0.生态平衡是一种:A.绝对平衡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D.永久平衡()21.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B.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C.空气、水、土壤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2.原生环境是指:A.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B.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未受人为因素污染的自然环境()23.自然环境又称为:A非物质环境B物质环境C原生环境D次生环境()24.社会环境又称为:A非物质环境B物质环境C原生环境D次生环境()25.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组成是:A.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B.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C.空气、水、土壤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6.各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状态的是:A环境平衡B生态平衡C环境失衡D生态失衡()27.1984年12月,在印度博帕尔市发生剧毒液体泄漏,造成20余万人中毒,5万人双目失明,几千人当场死亡的印度“博帕尔事件”,其泄漏物质是:A.二氧化硫B.异氰酸甲酯C.溴氟烷烃类D.氮氧化物()28.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童川流域出现的痛痛病是:A环境污染联合作用B环境污染慢性毒性作用C环境污染慢性急性作用D环境污染相互拮抗作用()29.居民长期食用含镉废水污染农作物引起的疾病是:A.水俣病B.痛痛病C.黑脚病D.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30.据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为5%,经医生检查为病人的占20%,75%的人处于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健康状况良好D.亚健康状态()31.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有毒物质浓度的变化是: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升高D.逐级降低()32.多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A.相加作用B.协同作用C.加强作用D.拮抗作用E.独立作用()33.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储存的正确描述有:A.污染物在体内分布不均衡甚至以相对高浓度蓄积于某些组织或器官B.化学毒物进入体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在机体内重新分布C.化学物质在储存库中的浓度远高于血液浓度D.储存库对化学物质毒性具有双重作用E.化学物质在体内存在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34.1998年WHO修订的健康概念,在原有定义基础上增加的两个词是A.精神和心理B.动态和稳定C.动态的和精神上的D.动态和心理二、填空:1.对病因明确的疾病,从病因入手,应采取预防措施为主。
《预防医学》参考复习题
复习思考题第一篇复习题一、名词解释环境生物圈生态平衡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病环境污染公害自净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生物转化二次污染物高危人群剂量反应关系致突变作用室内微小气候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营养调查食物中毒平衡膳食二、是非题1、原生环境是天然形成的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
2、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肿瘤主要与放射性因素有关。
3、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后形成的物质。
4、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交通运输。
5、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时,首先要考虑高危险人群。
6、水俣病与地方性氟病均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7、成年后进入地方性氟病病区不会发生氟斑牙。
8、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市联合农厂渗漏的毒气是硫氰酸盐。
9、污染物在环境中分解成无害或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属于环境自净作用。
10、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某一生物体呈现某种生物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为剂量—反应关系。
11、水的浑浊度高,影响氯化消毒效果,还可增加致癌物氯仿的生成。
()12、饮用水标准规定任意的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是大肠菌群或粪大肠菌群。
()13、水源中可允许存在微量的天然本底放射性物质。
()14、饮用水的水应无色、透明、无臭、无味即达到了饮用水水质标准。
()15、饮水的净化过程中,如使用混凝剂不当,也可引发污染。
()16、食用油的烹调油烟污染与肺癌危险性增加有关。
()17、婴幼儿仅靠补充鱼肝油,即可预防佝偻病。
()18.营养素供给量值较营养素需要量值大。
()19.成人热量的来源主要由脂肪提供。
()20.食物充分加热(如煮沸5~30分钟)后,也有可能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
()2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损害的特异性作用可引发职业病。
22.多数职业病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一旦患有职业病其预后必定很差。
23.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
24.视频作用人员发生视力障碍可诊断为职业病。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部分
环境与健康部分1、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食物是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等)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疾病,也叫做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P61)8、空气离子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
(P42)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P10)10、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金属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P8/12)11、一次污染物:是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数、生物环境因数、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医学模式2.预防医学3.secondary prevention4.整体健康5.健康促进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五、简答题(共35分)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判断题(√)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
(×)9.无病就是健康。
(×).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A.预防性卫生服务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预防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预防医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院医护人员之比,宜计算A、率B、构成比C、方差D、中位数E、相对比正确答案:E2.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作用存在易感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A、生活条件的差异B、性别不同C、年龄不同D、营养状况的差异E、机体的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正确答案:E3.直方图可用于:A、某现象随另一现象的伴随变化趋势B、某现象的频数分布C、各现象的比较D、某现象内部构成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正确答案:B4.三个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P<0.05,则结论为()A、总体率之间两两有差别B、至少有两个样本率有差别C、三个样本率各不相同D、至少有两个总体率有差别E、三个样本率不全相等或完全不相等正确答案:D5.职业中毒是由于A、接触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中毒B、接触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中毒C、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D、接触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中毒E、接触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中毒正确答案:C6.某孕妇,25岁,生产一脊柱裂畸形儿,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
A、维生素B1B、维生素AC、叶酸D、烟酸E、维生素B2正确答案:C7.原生环境是指()。
A、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D、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E、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正确答案:D8.某男性,40岁,在家人的劝导下,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戒烟,根据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他属于哪一阶段A、行动期B、无打算阶段C、打算阶段D、准备期E、维持期正确答案:D9.关于置信区间,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在样本例数确定的情况下,上述二者是矛盾的B、在置信度确定的情况下,增加样本例数可提高精度C、置信区间的准确度反映在置信度1-α的大小D、置信区间的精度反映在区间的长度E、99%置信区间比95%置信区间好正确答案:E10.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A、构成比之和必为100%B、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E、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正确答案:E11.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B、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C、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D、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 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E、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正确答案:C12.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设对照,因为:A、可比较病例组中研究因素暴露史是否不同于对照组B、可增加研究的内容C、可随访对照,以确定对照是否患该病D、控制混杂因素E、可增加样本大小,以便得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正确答案:A13.病人的疗效分级(痊愈、好转、无效)A、无序分类(两项分类)B、数值变量C、无序分类(多项分类)D、计量资料E、有序分类正确答案:E14.肿瘤病人饮食指导不恰当的是A、多进补品B、食道癌病人进软质、易吞咽食物C、饮食结构要均衡D、多饮水E、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正确答案:A15.应用于现况调查中的筛检方法,一般不要求具备的特点是:A、特异B、简便C、灵敏D、快速E、易行正确答案:A16.处于任何危险度级别的高血压病人都应该接受A、行为生活方式的调整B、临床预防C、药物治疗D、卧床休息E、手术治疗正确答案:A17.就全国范围而言,广大农民的饮用水是不够安全的,其危害主要来自:()A、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环境化学性污染B、生物地球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C、生物性污染和放射性污染D、环境化学物和生物地球化学性的污染E、生物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和放射性污染正确答案:A18.与队列研究比较,在疾病病因研究中,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A、确定疾病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倚B、确定可疑暴露因素的存在与否可能有偏倚C、获得对照有很大困难D、花费大、时间长E、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有很大困难正确答案:B19.为了制定尿铅的参考值范围,测定了一批正常人的尿铅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上限B、可以制定,但是无法确定是上侧范围还是下侧范围C、可以制定,应为单侧下限D、可以制定双侧95%的参考值范围E、无法制定,要制定参考值范围必须测定健康人的尿铅含量正确答案:A20.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C、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D、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正确答案:B21.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B、职业C、民族D、学历E、血型正确答案:D22.张某,45岁,某机关干部,平日工作以坐在办公室为主,也不喜欢锻炼,前日单位健康体检,被发现患有糖尿病。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复习题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复习题判断题:1、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细菌学指标。
()2、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C段:200~275。
()3、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
()5、光化学烟雾是强还原物。
()6、水俣病由汞污染引起。
()7、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8、水俣病是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慢性损害。
()9、肉毒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剧毒毒素。
()10、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
()1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循环系统。
()12、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紫外线是B段。
()13、儿童计划免疫属于二级预防措施。
()名词:1、硅沉着病(矽肺):2、合理膳食:3、游离性余氯:4、食物中毒:5、环境污染:6、生物富积作用:7、食物中毒:8、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简答题: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饮水消毒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什么?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4、简述食物中毒的特征?5、简述职业病的特点?选择题:1、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食物中毒 C.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2、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蓄积C.转移D.代谢E.分布3、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锰B.铬C.镉D. 铅E.硒4、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B.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C.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D.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E.除去水中有毒物质5、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氯化消毒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D. 碘消毒E.物理消毒6、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次氯酸— ?? (OCl)2?????? ?? — E.以上都有效7、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是A.河水B.湖水C.浅层地下水D.深层地下水E.泉水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D.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E.以上都不对9、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A.气体、蒸气、烟B.烟、气体、液体C.蒸气、雾、尘D.烟、雾、粉尘E.气体、液体、雾10、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中枢神经系统B.循环系统C.血液系统D.泌尿系统E.生殖系统11、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A.矽结节B.肺间质纤维化C.圆形小阴影D.肺泡结构破坏E.肺间质破坏12、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A.蛋白质含量低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C.蛋白质含量高D.与脂肪含量有关E.与碳水化物含量有关13、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g、9kcal/g、9kcal/g g、9kcal/g、4kcal/g g、4kcal/g、4kcal/g g、4kcal/g、4kcal/gg、4kcal/g、9kcal/g14、脚气病是由哪种维生素不足引起C.硫胺素D.核黄素15、米淘洗过度会导致何种营养素严重损失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E 族维生素 E.维生素D16、我国居民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肉类B.奶蛋类C.大豆D.粮谷类E.蔬菜类17、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A.肉类B.蛋类C.精制米面D.蔬菜、水果E.油脂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A.冬季B.春季C.夏秋季D.四季皆可E.以上都不是19、蔬菜水果含有较丰富的下列维生素和无机盐,除了A.维生素DB.胡萝卜素C.核黄素D.抗坏血酸E.钾、钠20、肉毒毒素的毒性为A.胃毒性B.肝毒性C.心毒性D.神经毒E.以上都不是21、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A.皮肤 D.肝脏 C.卵巢、肝脏 D.腮、鳍 E.心脏2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A.有害因素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性致癌因素D.危害因素E.职业性有关因素23、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体重过轻、食欲不佳、味觉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智力发育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A.热能不足B.蛋白质营养不良C.铁缺乏D.锌缺乏E.碘缺乏2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A.海鲜B.蛋奶类食品C.发酵食品D.畜禽肉类食品E.罐头食品25、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是A.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D.生产环境检查E.除外其他疾病26、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毒物的水溶性B.毒物的脂溶性C.毒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D.接触方式E.环境的气象条件27、铅主要蓄积在A.肾B.肝C.肺D.脾E.骨骼28、夏秋露天作业及强热辐射作业下可发生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日射病 E.混合病29、矽肺的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肺及支气管感染B.自发性气胸C.肺心病D.胸膜炎E.肺结核30、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为A.动物性食品、凉拌菜、水产品B.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C.海产品、受海产品污染的咸菜D.自制发酵食品、臭豆腐、面酱E.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31、二次污染物是指A. 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 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C. 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D. 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E. 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32、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和颗粒物和NOx C.烃类和NOx D.颗粒物和烃类和NOx33、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应是A.小于50B.大于50C.等于100D.小于100E.大于10034、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A.突然暴发、潜伏期短B.临床表现相似C.易集体发病D.一般有传染性E.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显的联系35、重轻离子比值大于50的最可能场所是A.海滨B.树林C.影院D.喷泉E.瀑布36、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A.在食盐中加人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37、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A. Ca、MgB. P、PbC. P、ND. N、CuE. As、Zn38、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生活废气B.燃料燃烧C.工业废气D.森林火灾E.汽车尾气39、营养的概念是A.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B.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C.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D.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E.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40、青少年在膳食中应特别注意补充A.铁、锌、碘B.铁、锌、钙C.钙、磷、铁D.钙、铁、硒E.钙、硒、碘41、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临床前期预防B.“三早”预防C.病因学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4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A.预防为主B.以农村为重点C.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中西医并重E.依靠科技与教育43、痛痛病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A.镉B.汞C.硒D.砷E.铅44、氯化消毒的有效成分是E.以上都有效4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B.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4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B.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D.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因素E.以上都不是47、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如下食物的哪一种A.豆奶B.牛奶C.红薯D.蔬菜水果E.鸡蛋48、“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49、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神经系统B.造血系统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生殖系统50、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A.肺结核…B.肺癌C.慢支炎D.肺气肿E.肺心病51、有关室内空气污染,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B.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C.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52、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A.生物富集B.生物转化C.生物净化D.增毒作用E.以上均不是53、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A.是职业病的代名词B.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C.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D.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E.以上均正确5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B.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E.以上都不是55、生态平衡是指A.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B.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C.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D.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E.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56、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α-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以上都不是57、能量消耗包括A.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生长期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消耗B.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C.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D.基础代谢消耗和生活、活动的消耗E.以上都不是58、味觉异常是由于缺乏A.锌B.钙C.碘D.硒E.铁59、反复浸泡或淘洗大米,损失最多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族维生素 E.无机盐60、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是A.赖氨酸B.酪氨酸C.蛋氨酸D.苯丙氨酸E.丝氨酸6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谷类B.豆类及其制品C.蔬菜、水果D.畜肉类及其制品E.奶类62、河豚毒素的特点是A.不耐热B.在pH3以下时稳定C.日晒能破坏D.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E.盐腌能破坏63、食品添加剂指的是A.加入到食品中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B.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C.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D.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E.以上都不是64、某患者,主诉倦怠乏力,检查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贫血、关节肌肉疼痛、伤口难愈合、皮下出血。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数、生物环境因数、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医学模式2.预防医学3.secondary prevention4.整体健康5.健康促进四、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2.预防医学是(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8.个体的免疫接种(A)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五、简答题(共35分)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环境与健康一、名词解释: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3.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活动领域的总称,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
不仅是生物生长的场所,也是生命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场所。
其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5.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原生环境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9.物质蓄积:经过多次反复暴露后,环境中有害因素或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蓄积性,如果在机体靶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或剂量蓄积到有害作用水平,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物质蓄积。
10.功能蓄积:机体虽然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或化合物,却难以在体内检测出该物质,但这种有害效应可以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机能的改变,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1.易感人群:当环境发生改变或环境中有害因素发生作用时,人群对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通常将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2.环境应答基因:是指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的相关基因。
预防医学测试题及答1
预防医学测试题及答案——生活环境与健康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47 题)1、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不包括【C】A、社会心理因素B、化学因素C、遗传因素D、生物因素E、物理因素2、卫生学研究的主要环境包括,除了【D】A、水B、食物C、土壤D、药物E、空气3、下列叙述不对的是【A】A、人类和生物的活动逐渐地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自然环境B、生态系统是人类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结合体C、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适应的状态D、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E、生态系统中任一环节的生存和发展都以其他环节为前提4、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B】A、环境质量变化B、尚未扰乱生态平衡C、由于各种人为原因D、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E、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者潜在危害5、不属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是【A】A、地方病B、传染病C、食物中毒D、职业病E、公害病6、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C】A、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森林大火B、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洪涝灾害C、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工具D、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地震E、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火山爆发7、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特异性伤害包括,除了【E】A、急性中毒B、致癌作用C、致畸作用D、慢性中毒E、反抗力下降8、不属于影响污染物对健康伤害的因素是【B】A、联合作用B、气象条件C、剂量或者强度D、个体感受性E、作用持续时间9、某污染物的生物半减期为10 天,每天经口喂养小鼠,经测定小鼠每天摄入量为1mg,连续喂养100 天,则动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最大蓄积量为【D】A 、1mgB 、5.4mgC 、2.8mgD 、14.4mgE 、10mg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0、曾经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B】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11、具有致癌作用的环境因子主要是【D】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12、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是【C】A、氟化物B、甲基汞C、甲醛D、砷化物E、非电离辐射13、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空气物理因素有红外线,可见光和【D】A、微波B、宇宙射线C 、X 射线D、紫外线E 、γ射线14、下列不属于空气负离子的生物学作用是【C】A、降低血压B、刺激骨髓造血功能C、抑制气管纤毛运动D、改善肺的换气功能E、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15、与气候有密切联系的疾病是【A】A、花粉热B、心肌梗死C、癌症D、高血压E、肺炎16、属于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是【E】A 、COB 、SO2C 、CO2D 、H2SE 、SO317、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长期飘荡于空气中很容易进入呼吸道和肺的颗粒物,普通直径小于或者等于【B】A 、5pmB 、10pmC 、2pmD 、1pmE 、15pm18、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反应生成【D】A、硫酸B 、SO3C 、H2SD 、O3E 、CO219、关于室内空气染污描述错误的是【E】A、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B、室内装修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C、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20、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常用指标包括,除了【C】A、空气离子B、二氧化碳C、室内弱小气候D、链球菌总数E、细菌总数21、由紫外线引起的生物效应是【A】A、红斑作用B、日射病C、视网膜灼伤D、白内障E、皮肤烧伤22、属于红外线生物效应的是【B】A、电光性眼炎B、日射病C、雪盲D、红斑E、色素沉着23、不属于SO2 的生物学效应是【E】A、促癌作用B、呼吸阻力作用C、刺激作用D、吸收作用E、水解作用24、与城市空气SO2 污染的危害有关的是【D】A、硝酸盐B、光化学烟雾[学慧教育网搜集整理]C、汞的甲基化D、酸雨E、水体富营养化25、氮氧化物与碳氢化物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属于【B】A、硝酸盐B、光化学烟雾C、汞的甲基化D、酸雨E、水体富营养化26、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除了【A】A、净化消毒设施完善B、感官性状良好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D、流行病学上安全E、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27、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没规定的毒理学指标是【D】A、铅B、汞C、铬D、锰E、硒28、保证饮用水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B】A、寄生虫虫卵B、总大肠菌群C、细菌总数D、痢疾杆菌E、钩端螺旋体29、不属于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化学指标是【E】A 、CODB 、DOC 、BODD 、pHE 、CCl430、介水传染病的特点是【C】A、有年龄差异B、人-人传播C、暴发流行D、有性别差异E、夏季流行31、水中的化学性污染物的危害包括,除了【E】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癌D、致畸E、致敏32、水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不包括【D】A、农药B、汞C、砷化物D、氯乙烯E、氰化物33、饮用水净化的目的是【C】A、杀灭病原菌B、调节pH 值C、改善水质的物理性状D、除去有毒物质E、改善水温34、饮用水氯化消毒的目的是【B】A、改善水的性状B、杀灭致病微生物C、泯灭寄生虫虫卵D、保持水中余氯E、杀灭大肠杆菌35、不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是【D】A、加氯量B、浑浊度C、接触时间D、混凝剂种类E、水温36、加氯消毒饮水时,供水末梢水中要求含一定量余氯,监测余氯的主要作用是【A】A、保持继续消毒的能力B、保证管网内的水持续消毒C、保证感官性状良好D、保证流行病学上安全E、增加消毒剂与饮用水的作用时间37、某县人口50 万,约80 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复习题判断题:1、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细菌学指标。
()2、具有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长是C段:200~275。
()3、饮用水卫生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4、红外线生物学作用的基础是热效应。
()5、光化学烟雾是强还原物。
()6、水俣病由汞污染引起。
()7、引起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8、水俣病是环境污染对人体的慢性损害。
()9、肉毒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剧毒毒素。
()10、我国居民热能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
()11、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循环系统。
()12、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紫外线是B段。
()13、儿童计划免疫属于二级预防措施。
()名词:1、硅沉着病(矽肺):2、合理膳食:3、游离性余氯:4、食物中毒:5、环境污染:6、生物富积作用:7、食物中毒:8、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简答题: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饮水消毒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什么?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4、简述食物中毒的特征?5、简述职业病的特点?选择题:1、饮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食物中毒 C.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2、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B.蓄积C.转移D.代谢E.分布3、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锰B.铬C.镉D. 铅E.硒4、饮用水净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B.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C.使水质达到细菌学检验项目的限值D.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E.除去水中有毒物质5、我国集中式给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氯化消毒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D. 碘消毒E.物理消毒6、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A.次氯酸B.Cl— ??C.Ca(OCl)D.OCl-1—E.以上都有效2?????? ??7、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是A.河水B.湖水C.浅层地下水D.深层地下水E.泉水8、不符合工作有关疾病概念含义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B.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C.不包括法定职业病D.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E.以上都不对9、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A.气体、蒸气、烟B.烟、气体、液体C.蒸气、雾、尘D.烟、雾、粉尘E.气体、液体、雾10、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中枢神经系统B.循环系统C.血液系统D.泌尿系统E.生殖系统11、矽肺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A.矽结节B.肺间质纤维化C.圆形小阴影D.肺泡结构破坏E.肺间质破坏12、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A.蛋白质含量低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C.蛋白质含量高D.与脂肪含量有关E.与碳水化物含量有关13、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A.4kcal/g、9kcal/g、9kcal/gB.4kcal/g、9kcal/g、4kcal/gC.9kcal/g、4kcal/g、4kcal/gD.4kcal/g、4kcal/g、4kcal/gE.4kcal/g、4kcal/g、9kcal/g14、脚气病是由哪种维生素不足引起A.VitAB.VitDC.硫胺素D.核黄素E.VitC15、米淘洗过度会导致何种营养素严重损失A.维生素CB.维生素AC.维生素ED.B族维生素E.维生素D16、我国居民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A.肉类B.奶蛋类C.大豆D.粮谷类E.蔬菜类17、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A.肉类B.蛋类C.精制米面D.蔬菜、水果E.油脂18、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A.冬季B.春季C.夏秋季D.四季皆可E.以上都不是19、蔬菜水果含有较丰富的下列维生素和无机盐,除了A.维生素DB.胡萝卜素C.核黄素D.抗坏血酸E.钾、钠20、肉毒毒素的毒性为A.胃毒性B.肝毒性C.心毒性D.神经毒E.以上都不是21、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A.皮肤 D.肝脏 C.卵巢、肝脏 D.腮、鳍 E.心脏2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A.有害因素B.职业性有害因素C.职业性致癌因素D.危害因素E.职业性有关因素23、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体重过轻、食欲不佳、味觉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智力发育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A.热能不足B.蛋白质营养不良C.铁缺乏D.锌缺乏E.碘缺乏24、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A.海鲜B.蛋奶类食品C.发酵食品D.畜禽肉类食品E.罐头食品25、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重要前提条件是A.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D.生产环境检查E.除外其他疾病26、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机体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毒物的水溶性B.毒物的脂溶性C.毒物的浓度和接触时间D.接触方式E.环境的气象条件27、铅主要蓄积在A.肾B.肝C.肺D.脾E.骨骼28、夏秋露天作业及强热辐射作业下可发生A.热射病 B.热痉挛 C.热衰竭 D.日射病 E.混合病29、矽肺的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肺及支气管感染B.自发性气胸C.肺心病D.胸膜炎E.肺结核30、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为A.动物性食品、凉拌菜、水产品B.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C.海产品、受海产品污染的咸菜D.自制发酵食品、臭豆腐、面酱E.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31、二次污染物是指A. 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B. 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C. 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D. 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E. 一次污染物沉降后,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32、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A.SO2和颗粒物B.SO2和NOxC.烃类和NOxD.颗粒物和烃类E.CO和NOx33、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应是A.小于50B.大于50C.等于100D.小于100E.大于10034、食物中毒具有以下特征,除了A.突然暴发、潜伏期短B.临床表现相似C.易集体发病D.一般有传染性E.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显的联系35、重轻离子比值大于50的最可能场所是A.海滨B.树林C.影院D.喷泉E.瀑布36、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A.在食盐中加人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37、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A. Ca、MgB. P、PbC. P、ND. N、CuE. As、Zn38、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生活废气B.燃料燃烧C.工业废气D.森林火灾E.汽车尾气39、营养的概念是A.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B.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C.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D.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E.多吃营养品、滋补品以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40、青少年在膳食中应特别注意补充A.铁、锌、碘B.铁、锌、钙C.钙、磷、铁D.钙、铁、硒E.钙、硒、碘41、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临床前期预防B.“三早”预防C.病因学预防D.临床预防E.病残预防4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A.预防为主B.以农村为重点C.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中西医并重E.依靠科技与教育43、痛痛病是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A.镉B.汞C.硒D.砷E.铅44、氯化消毒的有效成分是A.HClOB.HOClC.HClD.ClO-1E.以上都有效45、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B.保持水中有一定量的余氯C.除去水中有毒物质D.杀灭病原菌,预防介水传染病E.降低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4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A.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B.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C.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D.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因素E.以上都不是47、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如下食物的哪一种A.豆奶B.牛奶C.红薯D.蔬菜水果E.鸡蛋48、“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物质引起的A.CO2 B.H2S C.CO D.SO2E.H2SO449、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A.神经系统B.造血系统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生殖系统50、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是A.肺结核…B.肺癌C.慢支炎D.肺气肿E.肺心病51、有关室内空气污染,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燃料燃烧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B.室内空气污染较室外大气污染轻C.室内空气受大气污染的影响D.人的呼吸过程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E.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材料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52、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A.生物富集B.生物转化C.生物净化D.增毒作用E.以上均不是53、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A.是职业病的代名词B.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C.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D.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E.以上均正确5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B.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E.以上都不是55、生态平衡是指A.环境中非生物因素与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B.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C.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吸收与排泄之间保持的动态平衡D.人与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平衡E.外界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56、必需脂肪酸是A.亚油酸、花生四烯酸B.亚油酸、α-亚麻酸C.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D.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E.以上都不是57、能量消耗包括A.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生长期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消耗B.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C.基础代谢、劳动和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消耗和特殊环境下的能量消耗D.基础代谢消耗和生活、活动的消耗E.以上都不是58、味觉异常是由于缺乏A.锌B.钙C.碘D.硒E.铁59、反复浸泡或淘洗大米,损失最多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B族维生素E.无机盐60、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性氨基酸是A.赖氨酸B.酪氨酸C.蛋氨酸D.苯丙氨酸E.丝氨酸61、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谷类B.豆类及其制品C.蔬菜、水果D.畜肉类及其制品E.奶类62、河豚毒素的特点是A.不耐热B.在pH3以下时稳定C.日晒能破坏D.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E.盐腌能破坏63、食品添加剂指的是A.加入到食品中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B.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C.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D.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天然物质,其目的是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提高食品质量和品种等E.以上都不是64、某患者,主诉倦怠乏力,检查发现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贫血、关节肌肉疼痛、伤口难愈合、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