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6232a0d50e2524de4187e10.png)
<<应用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应用化学课程采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材,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构效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涉及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分析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
精细化工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我国的精细化工业发展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化工人才,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竞争力.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理论教学内容1.第一章绪论(1)精细化工与精细化学品的概念(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与生产特点(3) 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状况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重点: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 发展趋势.难点:精细化学品的不同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2.第二章染料(1)概述;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2)染料重氮化与偶合反应(3)酸性染料(4)活性染料(5)分散染料(6)还原染料的介绍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重点: 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重氮化与偶合反应.难点:光与颜色理论。
3.第三章绪论(1)概述;有机颜料的定义;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2)偶氮类有机颜料(3)色淀(4)酞菁类有机颜料(5)喹丫啶酮类有机颜料的介绍(6)二恶嗪类有机颜料(7)异吲哚啉酮有机颜料(8)还原颜料(9)有机颜料的颜料化、商品化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重点: 有机颜料的定义与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有机颜料的颜料化。
难点:各类有机颜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
4.第四章荧光增白剂(1)概述: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应用;化学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2)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3)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4)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5)唑型荧光增白剂(6)萘二甲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7)荧光增白剂混合物的增效作用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重点: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
有机化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eaec46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e.png)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Orgonic Chemistry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学分:6 理论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考试课。
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反应类型及机理、制备方法、鉴别和有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选择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能力及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学科其他后续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合材料学和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打下牢固基础。
同时授予学生特有的思维、推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后,要求学生应达到要求:1.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官能团的特征。
3.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鉴别方法。
4. 掌握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主要方法。
5. 掌握某些重要的反应规则及反应历程。
6. 了解各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名称:《有机化学》付建龙、李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9年。
参考资料:《有机化学》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高鸿宾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烷烃主要内容: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同系物、烷烃的命名、烷烃的结构、烷烃的化学性质、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类型、氢原子类型及烷烃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第三章烯烃和二烯烃主要内容:烯烃及二烯烃的命名、异构现象、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烯烃的制备及用途、亲电加成及加成规则、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605ff5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8.png)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一、说明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先修课程总学时16 总学分 1(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应用化学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现代生活中化学的应用;了解应用化学涉及的领域、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设置、基本教学内容和实践要求,并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培养目标和毕业去向及要求有基本的认识,以有效引导后续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思维,明确学习目标。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 讲授化学发展简史,特别要注重讲授在人类发展变革过程中化学的应用。
通过相关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应用化学的重要作用。
2. 讲授应用化学涉及的领域及发展现状,让学生认识应用化学所面临的挑战。
3. 解读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专业培养规格、课程实施、核心课程简介、技能要求等相关内容。
4. 讲授应用化学专业学习方法介绍,专业的发展以及本专业面临的挑战、就业前景等。
(三)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的配合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
(四)考核方式考查:每位同学完成一个课程心得体会或者考查报告。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备注1 化学发展简史 42 应用化学发展现状与挑战 63 培养方案解读 44 专业学习方法介绍 2二、大纲内容第一章化学发展简史1. 主要介绍国内外化学发展的重要成就和杰出的化学家简历,重要事件等。
2.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说明和要求:1. 了解化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2. 了解化学家在从事科研过程中的一丝不苟、顽强拼搏、不计名利的精神。
第二章应用化学发展现状与挑战1. 应用化学与社会,介绍化学对人类衣食住行的影响。
2. 应用化学涉及的领域,介绍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
3. 应用化学发展现状,主要介绍现代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和现代化工等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说明和要求:1. 通过专题介绍,认识应用化学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f2f7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1.png)
应用化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清洁剂、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原理。
3. 学生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结果,运用化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实验技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进行安全有效的实验。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解决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科学实验的规范操作习惯。
3.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培养探究精神、团队合作和学术诚信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应用化学示范课,旨在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验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1. 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基本性质、分类及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 教材章节: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第二章“化学反应与方程式”2. 应用化学实例:清洁剂、药物、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生活中的化学”、第七章“化学与健康”3. 化学实验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安全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化学实验基础”、第四章“化学实验技能”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化学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工业分析(应用化学方向)》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分析(应用化学方向)》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d220b2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d.png)
工业分析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译名:Industrial Analysis Chemistry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开课对象:化学专业(应用化学方向)开课学期:51学分:2 总学时:51学时讲课:34学时实验:17学时一、说明【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应用化学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关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将来从事化学化工生产中相关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质量分析与检验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些工业生产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副产品及成品的分析检验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工业分析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本课程为考查课,在第5学期完成,总学时数为51学时,其中:理论课34学时,实验课17学时。
二、学时分配理论部分章序内容学时1 绪论及数据评价 22 现代分析仪器介绍 23 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 24 水质分析 45 煤质分析 26 硅酸盐分析 47 钢铁分析 28 肥料分析 29 气体分析 410 农药分析 211 化工产品分析 312 食品分析 313 物理常数测定 2合计34实验部分序号实验项目名称课时备注1 水体中铬含量的测定 4 必开2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钙与镁3 选开3 尿素中氮含量的测定 6 选开4 钾肥中氧化钾含量的测定 3 选开5 铝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4 选开6 食品中防腐剂苯甲酸的分析 6 选开7 食品中防腐剂山梨酸的分析 3 选开8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 3 必开9 薄层色谱法分离α、β-萘酚 3 选开10 卡尔-费休法测定有机物中水的含量 4 必开11 皂化法测定乙酸乙酯 4 选开12 紫外吸收光谱法检查物质的纯度 3 选开13 紫外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酚 4 选开14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分析 4 选开15 盐酸氯丙嗪片的检验 4 选开合计17注;必开实验11学时,选开实验6学时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及数据评价(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工业分析的概念、任务、作用、特点和方法;掌握数据的取舍方法、线性检验。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doc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68974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4e.png)
《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doc《应用化学专业导论》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内容、方法与任务,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内各学科的关系与重要性,了解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并对本专业的知识结构、专业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好专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 应用化学概念使学生了解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应用化学、化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内容:应用化学的概念以及与化学、化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化学家称这门学科为“中心科学”、“实用的科学”和“创造性的科学”以及化学专业研究的领域重点内容:化学的概念以及化学研究的领域(3) 化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化学在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应用,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以及环境监测新技术,了解绿色化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重点内容: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环境污染中的化学物质(4) 化学在食品科学、药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化学在食品科学、药学上的应用,了解化学在食品、饲料添加剂以及药学上的应用。
重点内容:化学在食品、药学上的应用(5)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重点内容:化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使学生了解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达到优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标准。
重点内容:应用化学专业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五:我省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及我校应用专业特色情况简介了解我省高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我校应用专业特色情况。
重点内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情况介绍六: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使学生了解我省应用化学重要单位及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
重要内容:应用化学学生的择业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应用化学课程采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材,精细化学品化学是系统阐述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构效关系等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涉及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分析分离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专业,学科的交叉及目标产品的商品化两大特征体现得尤为明显。
精细化工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我国的精细化工业发展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化工人才,人才的培养应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所以,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章节与学时安排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第一章绪论
(1)精细化工与精细化学品的概念
(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与生产特点
(3) 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状况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 发展趋势.
难点:精细化学品的不同分类方法, 生产特点.
2.第二章染料
(1)概述;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
(2)染料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3)酸性染料
(4)活性染料
(5)分散染料
(6)还原染料的介绍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染料的定义、分类;光与颜色理论;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难点:光与颜色理论。
3.第三章绪论
(1)概述;有机颜料的定义;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2)偶氮类有机颜料
(3)色淀
(4)酞菁类有机颜料
(5)喹丫啶酮类有机颜料的介绍
(6)二恶嗪类有机颜料
(7)异吲哚啉酮有机颜料
(8)还原颜料
(9)有机颜料的颜料化、商品化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 有机颜料的定义与分类;化学结构与颜色、牢度的关系;有机颜料的颜料化。
难点:各类有机颜料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
4.第四章荧光增白剂
(1)概述: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应用;化学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
(2)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
(3)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
(4)香豆素型荧光增白剂
(5)唑型荧光增白剂
(6)萘二甲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
(7)荧光增白剂混合物的增效作用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荧光增白剂定义、分类。
难点:化学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
5.第五章表面活性剂
(1)概述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化学结构与分类;
(2)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
(3)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物化性质; HLB值;表面张力、起泡性、润湿性及乳化力等性质与化学结构的关系。
(4)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单元反应:磺化;氯磺化;硫酸酯化;磷酸酯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单元反应:季铵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的单元反应:乙氧基化;酯化;烷基糖苷;两性表面活性剂.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洗涤剂(洗衣粉、餐具洗涤剂等)、化妆品(膏霜类、香波类)配方;印染助剂(匀染剂、缓染剂等)与化纤油剂;农乳配制与微乳液研究;有机合成中的相转移催化剂;乳液聚合;流动注射分析法中的胶束富集等
(6)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化学结构与分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难点: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化学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6. 第六章香料
(1)概述香料的溯源;分类;天然香料的提取、单离方法的进展
(2)天然香料 : 从植物花、茎、叶中提取的天然香料;超临界萃取在天然香料工业中的应用;简要介绍天然色素的提取与研究现状
(3)合成香料: 含硫肉味香料的介绍;香兰素、紫罗兰酮、洋茉莉醛、叶醇等香料及其合成方法评述
(4)合成香料的结构和香气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香料的溯源;分类;天然香料的提取、分离方法的进展。
难点:香精配方的基本原则,香料结构和香气的关系。
7. 第七章涂料
(1)涂料的定义、分类及组成。
(2)聚合物化学基础。
(3)高分子化合物
(4)加聚反应
(5)酚醛树脂涂料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聚合反应的机理,酚醛树脂涂料的合成。
难点:自由基加聚反应机理。
8. 第八章化妆品
(1)概述:化妆品的定义及分类,安全性
(2)化妆品的原料:基质原料,辅助原料,
(3)膏霜类化妆品:雪花膏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化妆品的原料组成。
难点:膏霜类化妆品的配制方法。
9. 第九章农药
(1)概述,农药的历史溯源;农药对人类的功过与“变杀虫为调控昆虫生长”理念的提
出;
作用靶标与新农药创制;植物农药、生物农药、光学活性农药;农药开发生产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与非专利农药的开发;杀虫剂 ,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分类.
(2)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典型品种、构效关系与代表性的合成路线,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特点、结构特征与合成方法, 杂环类杀虫剂(吡啶类、唑类)典型品种的介绍.
(3) 杀菌剂,杀菌剂的作用对象与作用机理;杀菌剂的分类 ,杀菌剂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几个典型杀菌剂品种的介绍.
主要教学方法:教学互动
重点:作用靶标与新农药创制;杀虫剂的化学结构与分类;杀菌剂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农药剂型与配制方法。
难点:各类农药的典型合成路线介绍。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用书
1《精细化学品化学》程铸生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与原理》程侣柏等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高等精细化学品化学》陈孔常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与应用》赵德丰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学生平时完成读书报告情况为主、闭卷笔试为辅,引导学生理解并适当记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专业刊物开阔眼界、培养兴趣,逐步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或论文成绩占70%。
编制:文先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