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症中药方
小儿干燥综合征的中医验方
![小儿干燥综合征的中医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f8ec6e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0.png)
小儿干燥综合征的中医验方1.引言1.1 概述小儿干燥综合征是指儿童体内的津液不足或失调,表现为口干、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在当前社会中,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增加以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小儿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在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验方。
本文将对小儿干燥综合征的中医验方进行探讨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对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通过对干燥综合征概念和症状、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理论解释以及中医验方的重要性和推荐的具体验方等方面的论述,全面展示中医在小儿干燥综合征治疗方面的独到见解和疗效。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将会详细介绍干燥综合征的概念和症状,以及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理论解释。
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和临床实践的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医对于干燥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理解,以及中医是如何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益气生津等方式来治疗干燥综合征的。
结论部分将强调中医验方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儿干燥综合征提出几种常用的中医验方。
这些验方经过实践验证,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加深读者对小儿干燥综合征的认识,了解中医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和特色,为干燥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医在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小儿干燥综合征的中医验方:1.2.1 小儿干燥综合征的概述在本节中,将介绍小儿干燥综合征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
将详细解释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和影响,以及对患儿身体和生活功能的不良影响。
1.2.2 传统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理论解释该部分将探讨中医对小儿干燥综合征的理论解释。
将介绍中医的观点和理论,阐述中医对疾病原因的理解以及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脏腑失调和经络阻滞等问题。
1.2.3 中医验方的重要性在本节中,将探讨中医方剂的重要性以及对小儿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的有效性。
应对干燥综合征,不走弯路便是捷径
![应对干燥综合征,不走弯路便是捷径](https://img.taocdn.com/s3/m/ada10ef619e8b8f67c1cb940.png)
祛毒清润汤疗法当选当归、淫羊藿、黄芪、人参、鹿茸、地龙、葛根、白僵蚕、川芎、防风、水蛭、三七、红花、赤芍、石斛、羚羊角粉、泽泻等30多种名贵中药材(以上是祛毒清润汤疗法部分成分,会根据病症加减,一定要在专家指导下用药,切勿私自抓取)干燥综合征,如其名,由于干燥导致了很多症状组成其名为干燥综合征。
土地缺水会裂开,植物缺水会枯萎,动物与人缺水严重会死亡。
人又是缺什么而导致了干燥呢?津液以水分为主体,而又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如果缺少津液,就会出现干燥的现象。
何为津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曰:“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因此,可以说在津液中,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津与液二者本质相同,均来源于饮食水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故往往津液并称。
津液的功效一、布散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毛肌肉,渗入体内的能濡养脏腑,输注于孔窍的能滋润鼻、目、口、耳等官窍,渗注骨、脊、脑的能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骨节的能滋润骨节屈伸等等。
二、津液还可入脉,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当血液浓度增高时,津液就渗入脉中稀释血液,并补充了血量。
当机体的津液亏少时,血中之津液可以从脉中渗出脉外以补充津液。
由于这种脉内外的津液互相渗透,机体因而可以根据生理病理变化来调节血液的浓度,保持了正常的血量,起到了滑利血脉的作用。
三、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津液不足的危害口唇、肌肤、血脉失于津液的充盈濡养,见咽干唇焦而口渴,皮肤干燥,毛发枯槁,甚则目陷、螺瘪而脉细。
津液不足,则汗液、尿液失其化源,故汗少或无汗,小便短少。
大肠失其津液的濡润,传导滞涩,故可见大便秘结。
伤及肝肾阴液,表现为胁肋隐痛,腰膝酸软,耳呜,遗精,头晕目眩等症。
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二)等
![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二)等](https://img.taocdn.com/s3/m/c72e1ef8844769eae109edf7.png)
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二)等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路志正中医世家,主任医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干燥综合征,也称为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好发于40岁以上妇女。
路老认为,临床诊治时要抓住患者的主要症状,分证分期辨证治疗。
以调整脏腑、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为主。
湿热郁遏,津液失调证表现为口眼干燥,涎腺肿大,口苦口臭,口中黏腻不适,疲乏困倦,四肢沉重,关节疼痛肿胀。
如湿热并重,可选用藿香、佩兰、薏苡仁、白豆蔻、杏仁、清半夏、苍术、厚朴、连翘、滑石、茵陈、秦艽、木瓜、海风藤;若湿偏重,可选用三仁汤或藿朴夏苓汤加减;若热偏重,则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若病程迁延较长或久治不效,可适当增加紫苏梗、砂仁等以醒脾调气、升清降浊,以助化气祛湿。
三仁汤方药: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4克,杏仁、半夏各10克,生薏仁、飞滑石各12克。
用法:水煎(水5杯,煮取3杯),每日1剂,分2次服。
藿朴夏苓汤方药:半夏8克,藿香、川朴花、茯苓、杏仁、薏苡仁、大豆卷、泽泻、红花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肝肾不足,痰淤痹阻证属阴虚者,表现为腰膝酸软或疼痛,口眼干燥,唾少泪少,两颧潮红,盗汗咽干,失眠多梦,血液黏度增高,面部色素沉着,皮下结节,或皮下紫癜,大便干结,尿显微黄。
方用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桃红四物汤等加减。
如属阳虚者,则见畏寒怕冷,面色白而无华,有色斑,大便稀烂或溏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薄白。
方用金匮肾气丸、右归饮、金刚丸等加减。
(以上方剂具体剂量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单方治病本期主持:郭剑华主任中医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科主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头痛(二)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头痛,如颅内疾病、五官科疾病、颈椎病、感冒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等。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风热,或内伤肝、脾、肾及气血失调等,均可引起头痛。
孟如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
![孟如教授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1b9f2e4f8c75fbfc77db2b5.png)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7
孟 如 教授 辨治 干 燥 综 合 征 经 验
杨坤 . 寻 ( 南省 陆 良县 中医 医院,云 南 陆 良 6 5 0 ) 云 5 6 0
关键词 : 孟如 ; 医药 疗 法 ; 燥 综 合 征 中 干
1 ( 5g 烊化H ) E 枣皮 1 ,I 子 1 。随证加减 : 5g 川 楝 5g 内热甚者 加
身关节疼痛 、 心悸 、 不欲食 , 上腹胀满 , 左 时有肠鸣腹 痛 , 可、 纳
症见 : 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 、 以咯 出, 干 难 口 眠差 , 便 2次 / l 先 干 后 溏 , 痛 则 便 , 干 红 、 干 黯 红 、 大 E, 腹 唇 舌
2 1 燥 邪 伤肺 .
干咽燥 , 常伴发热恶 寒、 节肿痛 等症 , 关 舌质 红 、 苔薄 黄而 干, 脉浮数 。治则 : 清肺 润 燥 止 咳。方 药 : 清燥 救 肺 汤 化裁 。组 成: 桑叶 1 , 5g 杏仁 1 , 2g 石膏 1 , 5 银花 1 , g 2g 连翘 1 , 5g 沙参
地 骨 皮 1 , 蒿 2 。 5g 青 0g 2 4 脾 胃 阴虚 . 症 见 : 干 咽 燥 , 干 不 欲 多 饮 、 干 、 脘 口 口 眼 胃
中 图分 类 号 : 5 . R24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O 7 3 92 1 )2 O 7 2 1¨ —2 4 ( 0 0 1 一O 2 —0 0
外邪入里化热 , 使阴津耗伤而发本病 。 总之 , 本病为阴津亏虚 , 病位在 口、 眼等 清窍 , 亦可 累及全 身, 与肺 、 胃)肝 、 脾( 、 肾密 切相关 、 则可 累及皮 肤 、 肉、 甚 肌 关
郭会卿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郭会卿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d9be2c452e3f5727a5e96294.png)
运 而致 动则乏 力 , 血运 行不 畅而 为瘀 、 气 为滞 。病位
文章 编号 :0 1 9 0 2 1 ) 1 0 5 0 10 —6 1 (0 2 1 — 0 8— 3
・
名 师 高 徒
・
郭 会 卿 教 授 治疗 干燥 综 合 征 经 验
曹 玉举 段 飞 ,
( . 州中 医骨 伤病 医院, 南 郑 州 4 0 1 ; . 南 中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 南 郑 州 4 0 0 ) 1郑 河 506 2 河 河 5 0 0
中, 阳气 亏虚 , 无力 推 动气 血运 行 , 体 筋 脉不 得 温 肢
于 本病 的康复 。
参考文献 :
[ ] 仲瑛. 医内科 学 [ . 1周 中 M] 2版 .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北 中
社 ,0 7:8 . 2 0 4 1 收稿 日期 :0 2—0 21 6—0 6 ( 辑 编 李亚峰 )
行有 力而 改善 患者 症 状 , 当加 强 肢体 活 动 从 而利 适
重 症 肌无 力 是 神经 内科 常见 病 之一 , 位 在 神 病
经 肌 肉接头 的 突触后 膜 上 , 该 膜 上 乙 酰胆 碱 受 体 是 受 到损 害后 , 体数 目减 少 而 引起 的疾 病 。 目前认 受 为是 一种获 得性 自身免 疫病 , 而 , 然 引起 重症 肌无 力 免 疫应 答 的始动 环 节仍 不 清 楚 , 多认 为与 胸 腺 部 大 位 的异常免 疫应 答有关 。故西 医治疗 以胆 碱酯酶 抑
制剂 、 激素 和胸 腺 治疗 为 主 。王 师 将 重症 肌 无 力 归
属于 中 医学 “ 证 ” 畴 , 为先 天 禀 赋 不 足 、 淫 痿 范 认 六 侵袭 、 内伤 劳倦 等致 五脏虚 损 、 体失 养是 其基本 病 肢 机 , 病理 性 质虚 多 实 少 , 多夹 湿 、 其 且 夹瘀 。主要 证 型有 肺脾 气虚 、 痰湿 阻络 、 肾阳虚 、 肾阴虚 、 脾 肝 络脉 瘀 阻等 。王师 认为 : 气虚 、 阳虚 为病 贯穿在 整个 病程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ed0b2e7ce53a580217fcfe11.png)
干燥综合征的偏方关于《干燥综合征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干燥综合症是一个关键侵及外分泌腺体的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实际上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有各式各样的病症,入口干燥症,干躁性角膜炎,也有皮肤出現过敏皮癣,或是关节痛这些问题,是一种国际性的病症,分不清年纪和性別,很多人都可能会遭受这种病症的影响,下边来了解一下医治的小偏方。
1 躁热犯肺证症状特性:眼睛干涩少泪,口干舌燥唇燥,唾沫量少,饮用水疑惑,鼻咽部干躁,干咳无痰或痰少浓稠,无法咯出,常伴随发热、眼赤多眵、面部潮红烘热、头身疼痛、骨节隐隐作痛、溲赤便结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有裂痕,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浮。
治疗方式:养阴清肺润肺。
中药方剂:清燥救肺汤、一贯煎交互。
桑树叶、熟石膏、甘草、人参须、火麻仁、阿胶糕、麦冬、甜杏仁、枇杷叶、云苓、南北方沙参交互:兼具风热表证者,再加山栀子、淡豆豉、大贝母花等。
咯血、鼻衄者加侧柏叶、仙鹤草。
咳嗽者加橘梗、桑白皮、浙贝母。
便秘者加瓜蒌仁、麻仁。
关节疼者加虎杖、鹿衔草等。
中药方剂:可服食羚羊清肺丸、养阴清肺膏(原浆、油类)。
2 脾胃阴虚证症状特性:舌干口燥,作呕呃逆,进硬食需自来水送下,或饥不欲食,或胃腕隐隐作痛,或牙痛,大便干硬,舌红少津,脉细。
治疗方式:健脾胃益胃,养阴生津。
中药方剂:益胃汤、玉女煎、增液汤交互。
沙参、麦冬、沙参、铁皮石斛、生地、玉竹、赤芍、知母、川芎、巴戟天、甘草交互:兼具便秘者,除再加生大黄、麻子仁、苁蓉、枳壳、姜厚朴等促进消化药品外,根据肺与肠子相表中标准,酌情考虑再加蝉衣、茯苓、升麻等宣利肺气虚,养阴润肺。
腹胀纳呆者加焦三仙、薏米仁、莱菔子。
喉干口燥者加蜂花粉、芦根。
中药方剂:可服食养胃舒颗粒。
3.肺肾阴虚证症状特性:口干舌燥咽燥,喉咙沙哑,咳嗽少痰,闹心少寐,脾虚湿困,腰酸腿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方式:润肺益肾,补阴生津止渴。
中药方剂:百合固金汤交互。
生地、熟地、麦冬、沙参、百合花、沙参、寿果、阿胶糕、橘梗、贝母花、知母、淮山药交互:口咽干躁甚至,可加芦根、甜柿霜、乌梅干。
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6法
![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6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57d6690b1c59eef8c7b481.png)
干 ,似 为 阳 明腑 实 证 ,何 以辨 为 肝 旺脾 虚 证 ?一 者该 凝 为痰 ,脾 虚 生 湿 ,痰 湿 蒙 心 也 。故 用 柴芩 温 胆 汤 清
患者 年 逾 七旬 ,正 气不 足可 知 ,岂可妄 投 泻 下 之 剂 ! 泄肝一胆黑、 龙化江痰中除医湿药治大其学本,黑.且龙有江郁哈李尔仁滨解一 郁00通 0便一 ,远
适用 于素体 阴虚 或年 高 、久病 的患 者 。此类 患 者 【1] 蒋明 ,David Yu,林孝义 ,等.中华风 湿病学.北京 :华夏 出
临 床 多表 现 为 咽干 15燥 .饮 水 频 频 ,心烦 失 眠 ,大 便
版 社 .2004:840
干燥 .舌 质 红少津 、苔 薄 白而 干 ,脉细 数 等症 。因精 血 【2] 路 志i f-,焦树 德.实用 中医风湿病 学.北京 :人 民卫生 出版
收 稿 日期 :2008—05—29
络 先后 病脉 证第 一》中所 云 “见肝 之 病 .知肝 传 脾 ,当 先 实脾 ”之 意 :寐差 者 ,热扰 心神 也 ;嗜 睡者 .肝 郁 津
编辑 :吴 宁
关 键 词 干 燥 综合 征 中 医 药疗 法 辨 证 论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1<442.8
二者 更知 脉象 左关 候肝 .右关候 脾 .现 脉来 左 关 滑右 志 、合 欢 皮化 痰安 神 ,藿香 芳香 化湿 。可 助气 机 调 畅 ,
关 缓 弱 ,正 是肝 旺脾 虚 之象 。肝 旺者 .肝 胆郁 热 也 ,郁 故 收佳 效
热 上 冲 ,则 见 口气重 ;木 旺则 乘 土 ,故而 脾虚 ,气虚 则
不 足或 不 能正 常输 布 .就会 导 致全 身各 处 出现干 燥 因津 液代 谢 异 常 ,聚而 成 痰 ,阻塞 经 络 ,是 故 治 当通
滋阴活血方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
![滋阴活血方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9ea603763231126edb115e.png)
磨痛 , 光, 畏 视物 模糊 , 生翳 , 泪少或 无泪 ; 同时 口鼻干燥 , 唾 液 减少 , 甚者 进食 困难 , 时有 关节 肿痛 , 黄, 溲 便干 , 舌黯 红或 红, 舌下 络脉增 粗, 少津, 少, 苔 有裂 纹, 脉细数或 弦细 。 泪液分 泌量测 定, 多次 S h r e 法少 于 5 m 5 i 8 , c im r  ̄ / m n3 例 唾液 流率小 于 2 /2 i 0例 , s — 、抗 s — g m n4 抗 sA s B抗体 阳性 3 8 例, 类风湿 因子 阳性 2 2例, 抗核抗 体阳性 1 6例, 免疫球 蛋 白 I C g 、I M g 、I A g 、血沉 测定均 增高 。
多次测定 多于 l m / m n 或 唾液 流率 增加 5 0 g 2 i Om 5 i, 0 m / m n以上, 经 随访半年 未复发 者 ;显 效:症状 减轻 , c i m r 多次测定 Sh re
多于 7m 5 i , 唾 液 流 率 增 加 3 0 g 2 i 以 上 ; 有 效 : m/m n或 0m/m n
征, 目前 临 床 尚 无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近 年 来 , 者 以滋 肾 活 血 笔
子 1g 石 斛 l g 白芍 2 g 玄参 2 g 麦冬 2 g 丹 参 3 g 红 5, O, 0, 0, 0, 0, 花 lg 地 龙 l g O, O 。加减 法:虚烦 不寐加 炒酸枣 仁 、夜交藤 ; 咽痒 声嘶 者加 乌梅、荆 芥穗 ; 目干涩视 物不清 者加 菊花 、 白 蒺 藜 ;关 节疼痛 者加威 灵仙 、秦 艽 ;雷诺 氏征者加 黄芪 ; 胃 火甚者加 生石 膏、知母 。 以上 方药每 日 1剂, 每剂 药煎煮 2
2 治 疗 方 法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0c31ce23647d27284b7351c3.png)
浆 细胞 浸润 , 腺 体 细胞 破 坏 , 能丧 失 , 而 出 现一 使 功 从 系列临 床症 状与 表现 。 2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光明 中医2 1 0 0年 1 2月 第 2 5卷 第 1 2期
C G C D cmbr 00 V l 5 1 JM M ee e 1. o 2 .2 2
・2 9 ・ 2 5
服 。每 日均取 上 方 药渣 湿 热 敷 。 平 卧 患 肢 抬 高 3 。 0,
治疗 1 5天 诸 症 皆 消 而 痊 愈 。 体 会 急性 血栓性 静 脉炎 , 于 中医“ 蛇 毒 ” “ 脉 ” 属 青 、赤 、 “ 脉 ” “ 鳅 痈 ” 畴 。 病 因病 机 : 由湿 热 蕴 结 , 恶 、黄 范 多 寒 湿 凝 滞 , 浊 瘀 阻 ,脾 虚 失 运 , 伤 血 脉 等 因 素 致 使 气 痰 外 血运行 不 畅 , 置脉 中而 发 病 。病 位 : 肢 为 多见 , 留 下 次
助 于局 部炎 症消 退 。
参 考 文献
[ ] 于 晓芳 , 文 超 . 1 郭 四妙 勇 安 汤 加 T P照 射 治 疗 下 肢 血 栓 性 浅 静 脉 D 炎 1 3例 [ ] 山 东 医 药 ,0 0 1 5 ) 7 . J. 2 1 , (0 :9
为胸腹 壁 。《 医宗 金鉴 ・ 外科 心 法 》 : 此 证 生 在小 云 “
血 清丙 种球 蛋 白、 疫 球 蛋 白 G显 著 升 高 , 体 低 下 免 补
王守儒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浅谈
![王守儒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f4a8c0aa8114431b90dd852.png)
6 8 . .
Cl i n i c a l J o t t ma l o f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 o 1 . ( 6 ) No . 2 3
腠理疏松 ,卫外不足,导致风热邪毒侵入体 内,或体 内肝虚血 燥 ,筋气不荣,热毒外 发郁积皮肤 ,再结合血瘀肌 肤、络脉不 通而发病 。临床治疗 以清热解毒、散风除湿化瘀 ,采用 中药 外 洗治疗 ,以达到根治的 目的,方 中大青 叶、板蓝根、紫 草清热 解毒 ,木贼草 、苦参、 白鲜 皮、生薏苡仁疏风祛湿 ,赤芍活血 化瘀 ,共用起到清热解毒 、疏风祛湿化瘀作 用。《 陆川本草 》 : “ 解 皮肤热毒 。 ”苦参性寒味极苦 ,含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 功可清 热杀虫止痒 。陶弘景 :“ 盖能杀毒 。 ”苦参上述功效 ,用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P r o f WA N G S h o u — r u f o r t r e a t i n g S j o g r e n ’ S s y n d r o me
韩 小幸 王守儒
( 1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河南 郑州,4 5 0 0 0 2 ;2 . 河 南省 中医院,河南 郑州,4 5 0 0 0 2 ) 中 图分类号 :1 1 2 5 4 . 4 文献标识码: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4 )2 3 . 0 0 6 8 . 0 2
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因 此 西 药 配 合 自拟 中 药 外 洗 方 治 疗 扁 平
疣 ,可 以明显使疣体缩小 、消 失,疗效 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
并 且 无 不 良反应 , 可 达 到 根 治 治疗 。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482ffddea417866fb84a8eab.png)
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干燥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以影响泪腺,唾液腺等为主的慢性疾病。
目前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中医和西干燥综合症患者主要是女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干燥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病,容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
随着发病率的增加,这种疾病才逐渐为人所认识。
大约有90%的干燥综合症患者都是女性,发病年龄一般在30岁至50岁左右。
我院专家经临床统计:临床上干燥综合症患者主要是女性,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和内分泌有一定的关系以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津液为主,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复方燥痹复原汤】系列方剂是由郑州国医堂医院干燥综合症治疗中心中医专家组于xx年科研立项,以著名免疫学专家赵慧芳主任医师为科研带头人,潜心研究,总结毕生治疗经验并结合现代先进免疫学医疗技术,成功研制出“复方燥痹复原汤”系列方剂。
【复方燥痹复原汤】组方成分: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专家组依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太子参.阿胶.南北沙参.石斛.龟板.鳖甲等数种天然药物结合临床辨证配伍进行组合,具有滋阴清热.补肺布津.滋补肝肾.养阴活血.清胃泻火.健脾化湿.温阳化津之功效。
从本质上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目的。
【复方燥痹复原汤】治疗原理:【复方燥痹复原汤】系列方剂治疗原理运用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提出了津液的代谢过程,“饮入于胃.游溢津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说明津液的代谢过程与脾胃肺肾相关,故当脾胃功能失常影响津液的生成,脾肺肾功能失常影响津液的输布均可出现干燥综合症的病症。
故在治疗上应选用滋阴清热.补肺布津.滋补肝肾.养阴活血.清胃泻火.健脾化湿.温阳化津的药物进行严谨传统炮制,结合现代药学各活性成分的合理运用,更充分发挥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有效的控制了方剂中各种活性物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复方燥痹复原汤】治疗优势: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1.攻克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难关.促进新陈代谢【复方燥痹复原汤】突出临床丰富经验优势,辨症施治,方剂独有核心成分具有重点提高免疫球蛋白独特功效,配合药物组方能有效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刺激唾液腺和泪腺的分泌。
观察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的疗效
![观察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310973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8.png)
观察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的疗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眼部干涩、口腔干燥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眼干症状是该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严重的眼干症状会导致角膜损伤、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眼干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观察路氏润燥汤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的疗效,并总结其临床价值。
一、路氏润燥汤的药材组成及药理作用路氏润燥汤是一种中药复方,由黄芩、赤小豆、栀子和生地黄等多种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燥生津、滋阴清热等药理作用,适用于治疗因阴液不足而引起的眼干、口干等症状。
黄芩和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清热凉血,解除炎症;赤小豆和生地黄则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补充阴液,滋润眼部和口腔黏膜。
路氏润燥汤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治疗眼干症状的处方。
在本研究中,我们招募了20例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其中13例为女性,7例为男性,年龄介于25-6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有眼干、口干等主要症状,且在入组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
患者口服路氏润燥汤,每日3次,每次30克,连续治疗3个月。
观察期间,我们定期对患者的眼部症状进行评估,包括眼干程度、泪液分泌情况、角膜表面状态等。
经过3个月的治疗,我们观察到患者的眼干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的眼干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为眼部不适感减少,眼睛不再出现干涩、灼热等症状。
患者的泪液分泌增加,角膜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湿润感,结膜充血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患者的视力有所提升,视物清晰度明显改善。
患者的眼部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本研究观察到,路氏润燥汤在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眼干症状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路氏润燥汤具有清热润燥的药理作用,能够改善患者体内的热毒之气,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眼部不适感。
路氏润燥汤能够滋养阴液,帮助患者恢复眼部的润泽感,提高泪液分泌量,并改善角膜表面状态。
该处方中的药材成分较为温和,对患者体质无明显刺激,且口服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一资元运化汤
药物组成地黄20g 白芍15g 麦冬10g龟版15g 阿胶(烊化)10g 酒大黄10g 桃仁10g 廑虫10g 五味子10g 生鸡子黄15g 黄芩10g 杏仁10g 甘草1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干燥综合征,阴亏血滞之证。
病案举隅施某,女,48岁。
绝经后逐渐出现双目干涩,时有灼痛,视物模糊。
口干咽燥,但欲漱口而不欲咽。
两膝关节疼痛。
肌肤、下阴干痒。
经唇活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服滋养阴液中药3个月,效果不佳。
刻诊:唇干舌燥,碎裂疼痛,肌肤甲错。
两眶微黑,白睛红丝。
心烦易怒。
舌质干红,脉弦细。
证属阴虚火旺,络脉瘀阻。
拟滋阴清火,化瘀生新,予以滋元运化汤加减。
生、熟地、白芍、鸡血藤各15g,阿胶、龟版、酒大黄、桃仁、廑虫、地龙、天花粉、黄芩、夏枯草各10g。
并嘱平时常含服炙乌梅。
上方共加减45剂后诸症消失。
嘱常服河车大造丸,间服大黄廑虫丸以巩固疗效。
随访2年无复发。
资料来源马伟民.浙江中医杂志,1991,(12):543
评按本方根据<温病条辨)之大定风珠合《金匮要略)之大黄廑虫丸化裁而来。
针对干燥综合征肾阴枯涸、瘀血内停之病机而设。
采用滋阴化瘀之法。
方中重用大黄、阿胶、鸡子黄、龟版取大定风珠之滋养元阴,元阴复则一身之津液复;大黄、廑虫、桃仁取大黄廑虫丸之破瘀生新,逐瘀血则经络通,新血生以养肌肤;麦冬、甘草酸甘化阴,敛液润燥;黄芩杏仁清肺泄热坚阴。
诸药合用具填肾阴、破瘀血、通经络之功。
方二益气生津汤
药物组成炙黄芪50g 麦冬30g 熟地25g 女贞子24g 党参15g 生地15g 玄参15g 北沙参15g 当归15g 白芍15g
炒白术12g川石斛20g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
适应病证干燥综合征,气血津液不足者。
病案举隅患者,女,46岁。
5年前开始出现口、眼干燥,近年来加重。
口干无津,并伴吞咽于性食物困难,部分牙齿呈小碎块脱落。
眼干无泪,视物模糊,鼻咽干燥,时有干咳。
皮肤干燥,虽时值盛夏亦无汗。
1月前查Schirmer’s泪流量双侧Omm2/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腮腺导管造影示符合干燥综合征Ⅱ一Ⅲ级改变。
服清热养阴中药效果不明显。
纳食不香,食后脘胀,面色萎黄,乏力懒言。
舌质淡红,苔薄白欠津,脉细。
肺脾肝肾功能损,气血精津俱亏。
治以益气养血、滋阴生津。
予益气生津汤加减,炙黄芪50g,麦冬、淮山药各30g,
熟地25g,女贞子24g,党参、生地、玄参、北沙参、当归、白芍各15g,炒白术12g,川石斛20g,木香9g,砂仁3g。
共服6个疗程后,精神好,食纳香,诸症消失。
泪流量为15mm2/5min,嘱其将本剂制成膏剂常服以巩固疗效。
随访2年无复发。
资料来源王慕虹,等.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5):471
评按本方为自拟方。
本病属内燥,为五志过极,化火伤津,久则脏腑功能受损,气血津精亏耗。
益气生津汤正是对此而设。
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为主,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旺则能输布气血精微于周身:辅以麦冬、生地、玄参、石斛、北沙参养阴生津润燥;当归、白芍、熟地、女贞子滋养肝肾之精血。
诸药合用相辅相成,使阳生阴长,气旺津生,而又无寒凉滋腻之弊
方三疏风解毒银翘汤
药物组成蝉衣l0g 僵蚕10g 连翘10g 防风10g桑枝l0g 甘草l0g 羌活l0g 银花30g 芦根30g 玄参30g 牛蒡子15g
桑叶15g 板蓝根18g 葛根18g薄荷9g
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干燥综合征之外感燥邪夹风热之证。
初起发热、恶风、口干、鼻燥、干咳无痰。
肢体关节疼痛,或见耳后、颌下肿痛。
病案举隅吴某,女,23岁。
口干眼燥、腰髋关节疼痛1年。
始起发热、恶风,周身关节疼痛。
口干鼻燥,干咳,数日后仅口干鼻燥、身疼痛。
渐出现双目干燥不适。
多方治疗无效。
经医院腮腺病检,确诊为“干燥综合征”。
现除上述症外,尚伴头晕、头痛、颈项强痛,耳下及颌下淋巴结肿痛。
脘胀,大便不畅,小便黄赤。
月经量少,阴道干燥,灼热不适。
舌黯红,苔薄少津,脉弦细数,证属外感燥邪兼夹热毒,治宜疏风泄热,解毒散结,兼养阴润燥、通利关节。
予以疏风解毒银翘汤加减。
蝉衣、僵蚕、桑枝、防风、甘草各log,银花、玄参、生地、火麻仁各3G连翘12g,牛蒡子、葛根、板蓝根各log,羌活9g,生姜黄8g。
5剂后诸症减,但关节痛、脘胀大致如前。
守前方去火麻仁、生地、连翘,加桑寄生、狗脊各20g,焦杜仲15g,苏梗log,半夏980共用本方加减4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痊愈
方四加减一贯煎
药物组成玄参生地麦冬太子参枸杞子沙参当归知母
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干燥综合征,阴液不足之证。
病案举隅郝某,女,59岁。
患者口眼鼻干燥5年,在某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先后于各地经中西医治疗无效。
证见眼干,哭时无泪,口干唇燥,,言语困难,鼻干燥且特臭,肢懒倦怠,营养欠佳,舌红无苔,脉沉无力。
证属气阴两虚。
治宜益气滋阴。
生黄芪、太子参、制首乌、枸杞各21g,生地、玄参、麦冬、知母、当归、菟丝子各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连进30余剂,诸症除。
守方随证加减15剂,治愈。
随访2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卢书山.四川中医,1994,(7):24
评按本方根据一贯煎加减而成。
由一贯煎去苦寒之川楝,加玄参、太子参、知母以增加养阴泻火益气之力。
方中玄参、知母养阴清热。
太子参益气,生地养阴活血,沙参生津润燥,当归养血活血,枸杞平补肝肾之阴阳,麦冬滋阴润燥。
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治本,活血清热治标,使气阴得复,气帅血行,气血流通,阴津充足,内热自清。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证型适当加减;气阴两虚者可加生黄芪、制首乌、丹参、白芍、菟丝子、生草等;阴虚血瘀者可加熟地、石斛、赤芍、黄精、花粉、玉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