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题课程论文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

作者姓名王超骥

专业班级保障101班

2013年 1 月14 日

南京农业大学

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王超骥

摘要:农村养老保障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应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各种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概括、提炼、比较选择,并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及实施步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种保障力量的作用,坚持“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企业、社区和社会保障为辅,政府给予政策和经济支持”的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方利益关系均衡协调、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体系;途径

引言

多年来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与城市相比一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集体经济受到冲击,与之相依附的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其次,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及核心家庭的出现、价值观念的变化、农地收益的下降、人口的流动,使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逐渐削弱。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又给农村的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压力。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达到2.31亿,到2050年将达到4.12亿,分别占总人口的16.0%和26.1%。而我国近64%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复杂和突出。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对这些新的做法、经验我们还缺乏认真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世界发达国家英、德、瑞典、美、日等在二战后实行的高福利政策,由于遇到了财政难、负荷重等问题,正在进行改革,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由于国情、经济水平、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不同,不可以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因此,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各种养老保障模式进行概括、提炼、比较、选择,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构建中国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和养老保障体系,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农村养老保障的困境

相对于城市来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落后,人口多,收入少,生活比较艰苦。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开始凸现出来。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

1.人口老龄化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概况

人口老龄化的静态含义指某个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达到既定的数量标准;动态含义指某个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1]这种界定源于人口学者对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2] 按照联合国人口委员会定义,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促成;按照联合国人口组织(WPO)公布的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0%或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7%,就表明这一人口总体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一国家和地区就属于老年型国家和地区。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占20%以上,其中,从事乡村工业(包括建筑业)的约占农村非农劳动力的56%,从事第三产业的约占24%,从事其他产业的约占20%[3]。一些学者对安徽、四川外出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省外出劳动力多为35岁以下的青壮年,比重分别为81.1%和79.0%,平均年龄分别为27.4岁和26.9岁[4]。农村青壮年人口在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转移出去的青年人多数打算留在城镇,并且很大一部分人已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变成了事实上的城里人。

2.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城镇。其原因除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外,还有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流动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加快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进城务工的老年农村人口和退休的城里老年人口的回流也加快了农村社会老龄化的进程。

(2)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不发达地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市打工比较收益的吸引和城市化推进等所引起的人口自由流动,使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口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可见,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就越快。[5]

(3)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建国后,在战争时期受到抑制的生育率产生反弹,结婚、生育出现高潮,当时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超过 40‰,这些婴儿在 60 年后陆续在各个年龄段形成人口高峰,形成老龄社会的主体。然而,中国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低水平,独生子女父母一代正在进入老年,少生优生是否能幸福一生正在经受考验。

(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解放前,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 35 岁左右。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在短短的10 多年间提高到近 60 岁,每年增加1岁多。这使得 50、60 年代出生的绝大部分婴儿有良好的生存机会活到老年。

(5)农村传统观念和养老保障现状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上的自立能力仍然不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落后于实际需要,养儿防老的社会经济基础没有出现根本变化,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男孩的偏好,导致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概况

1.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6]发展现状

(1)家庭养老。[7]家庭养老是老人在各自的家庭依靠子女和自己储蓄,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实行代际“反哺式”养老。中国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家庭养老的必然性。同时,传统孝道思想和政府的外在推动都使其成为我国农村中养老保障的主流。目前我国农村中只有6.2%的“五保”老人才能获得集体养老,其余 93.8%的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完全是家庭赡养。

(2)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五保户供养[8]始于1956 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由农村基层组织负责协调供养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和孤儿,供养资金以其所在村民小组为主,政府救济和补贴为辅,使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五方面得到保障。这种方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有东方特色的养老模式”。优抚保障是国家对为革命事业或国家安全做出贡献的老年军人及其家属的特殊社会保障,主要由各级财政和农民群众统筹负担。农民退休养老制度。一些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村,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基金,对已进入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的养老金,建立了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不很规范的农民退休养老制度。

(3)养老保险。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养老的弱化,从 1991 年开始,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民政部开始组织进行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 1992 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的,其规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应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子政策扶持”。目前,全国已有 2000 多个县的 8200 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官方也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但我国目前农村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相脱离。(4)储蓄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低利率、高膨胀、天文数字的医疗费以及农民收入的降低,使得储蓄养老已失去太大价值,但依靠平时积蓄来防老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日渐富裕和保险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