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测量知识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Ps:我是今年才考完北师大心理学专硕的研究生,这是自己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整理的一些心理测量方面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考心理学研究生或者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同学,有错误的话,也希望能够指出来,评论或者私信都好,目的是方便大家共同学习。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

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

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

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

(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

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

(3)按测验目的分类

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

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

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

(4)按测验要求分类

①最高作为测验——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现

②典型作为测验——被试按通常的习惯和没有压力的方式做出反应

(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

①常模参照测验——将被试的水平与常模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为目的

②目标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一个绝对标准比较

③潜力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

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

(1)基本定义

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其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

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CTT 数学模型:观察分数与真分数之间是一种线形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

X T E =+其中X 表示观察分数;T 表示真分数;E 表示随机误差(不包含系统误差)

(2)CTT 模型的三个假设公理

①反复测量得到的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E 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

③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

平行测验:题目不同的测验测的是同一特质,且题目形式、数量、难度、区分度以及测查等值团体后所得分数的分布一致

(3)CTT 模型的方差关系

①在一次测量中,被试观察分数的方差等于其真分数方差与误差分数方差之和

222X T E S S S =+ ②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

222T V I S S S =+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1)信度的定义

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

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

信度的三个等价操作定义:

①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

②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

③信度是一个测验与其任意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这个定义具有实际意义)

(2)信度系数的估计

Ⅰ 重测信度: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其大小等一同一组被试两侧测验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参见《MJ 心理大纲详解-心统》P8) 实用的前提条件:①所测量的心理特性必须是稳定的

②遗忘和联系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③两侧测验的间隔被试的特质没有变化

Ⅱ 复本信度: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其大小亦等于两侧测验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前提:①有条件构造出两份或以上真正平行的测验

②被试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Ⅲ 分半信度: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也可以把对等的半测验堪称是在最短时距内施测的两个平行测验。

计算:先按照复本信度的方式计算出半个测验的信度,然后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校正

()21hh XX hh r r r =+

若两个分半测验分数变异不等时则用()22221a b XX X S S r S ⎡⎤+=-⎢⎥⎢⎥⎣⎦或221d XX X S r S =- 前提:①通常在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②由于将测验分半的方法很多,因此一个测验有多个分半信度值

Ⅳ 同质性信度: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程度

这里的一致性指所有题目都测的是同在一种心理特质,也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计算:()()211i i XX X p q K r K S ⎡⎤⎡⎤=-⎢⎥⎢⎥-⎣⎦⎢⎥

⎣⎦∑,K 为题目数,i i p q 为答对答错i 题的比例 ()()2211i XX

X S K r K S ⎡⎤⎡⎤=-⎢⎥⎢⎥-⎣⎦⎢⎥⎣⎦∑,2i S 表示所有被试在i 题上的分数变异

Ⅴ 评分者信度: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评分者为2用积差相关或登记相关,大于2用肯德尔和谐系数估计(参见《MJ 心理大纲详解-心统》P9)

(3)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影响因素:被试方面、主试方面、施测情景、测量工具、两侧施测间隔(越短越好)

提高方法:①适当增加测验的项目数

②使测验中试题的难度接近中等水平的正态分布

③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

④尽量选取同质性较强的团体上的信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