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磨增加辊压机系统技术改造及工艺测量剖析
水泥粉磨辊压机系统提效改造

我公司水泥粉磨系统为辊压机+V4500型选粉机+TS4500动态选粉机配套Φ4.2 m×13 m水泥磨+O-Sepa4500选粉机组成的闭路联合粉磨系统,P·O 42.5水泥设计产量220 t/h,设计工序电耗<30 kWh/t,设计比表面积>350 m2/kg。
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辊压机产能不能充分发挥,系统台时产量低、能耗高,产品比表面积偏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着“多破少磨”的粉磨理念,对辊压机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高辊压机主电机负荷率,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生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水泥粉磨设备配置及水泥生产参数我公司水泥粉磨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见表1,P·O 42.5水泥生产参数见表2。
表1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2 P·O 42.5 水泥生产参数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水泥粉磨系统生产P·O 42.5水泥的比表面积控制在(365±15)m2/kg,实际生产时在(350±5)m2/kg,台时产量在210 t/h左右,工序电耗在31 kWh/t左右,存在系统台时产量低、能耗高、产品比表面积偏低等问题。
从表1、表2可以计算出,辊压机与球磨机装机功率比为1.02,配置相对较大,但辊压机主电机负荷率只能达到55%左右,这是造成系统台时产量低、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为充分发挥辊压机产能,公司进行了优化调整改造。
3、解决措施3.1 V型选粉机调整从表2可以看出V型选粉机粗粉80 μm筛筛余82%,太多的细粉又回到辊压机系统,造成辊压机冲料、振动大等问题,影响辊压机做功。
为提高V型选粉机选粉效率,减少细粉回料,稳定辊压机运行,将V型选粉机进风口上部两个导流板全部关闭,减少短路风;同时从上而下调整其他导流板角度(从30°逐步调整到90°),增加物料与导流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打散效果;调整V型选粉机入风口阀门开度和辊压机系统拉风,控制V型选粉机出口负压在(-600±50)Pa。
水泥粉磨系统的改进和操作参数的优化

粒 经辊压 粉碎 的同时 , 内部 也产 生许 多微裂 纹 , 因
而在 球磨 机 内较容 易进 一步被 粉碎 而很 快进 入粉 磨 阶 段 。在 这种 粉磨 系统 中 ,球 磨机 的主 要任 务只 是 粉磨 ,所 以,粗磨仓 可选 用较 小尺 寸 的研磨 体 ,研
磨 体 表 面 积 的 增 大 显 然 有 利 于 粉 磨 效 率 的提 高 , 进
泥 熟料 先进 入辊压 机 ,强大 的辊 压力将 其 从数十 毫 米 压碎 至几 毫米 甚至 更细后 入球 磨机 。 由于熟料 颗
前 者优 点是 工艺 操作 简单 ,物料 出磨 后 即为成 品 。缺 点是 物料在 磨 内流速 慢 、滞 留时 间长 ,为保
证 出磨物 料 的粒度 全 部符合 要求 ,其 中 已磨细 的物 料 也不 能及 时排 出磨机 ,经 常造 成过 粉磨 现象 。开 路 磨系统 生产 能力 相对 较低 , 能耗较 高 ,不可 能 随 时 灵活地 调整 出磨 物料 的细 度 。后者 加设 了选 粉设
2 1 耳NO. 0 1 5
I NDUSTRI APPL CATI AL I ONS 工 业 应 用
l《 扣 ≈ 《 》 ‘_ 节 { 两{
水泥粉 磨系统 的改进和操作参数 的优 化
( 中国破 碎机 网,山东 2 0 ) 0 0 5 5
文 章编 号 :2 1- 8 2 (0 )0 — 0 5 0 2 9 8 2 1 8 1 504— 3
破碎 机和 涡动 冲击破 碎机 等 。它们 的平 均 出料粒 度
均可 达3 m ,其 中立式冲 击破 碎机 的 出料 中粒 径 ~5 m < l m 者可 达8 % 0 。应该 指 出的是 ,无 论是 辊 2 5m 0  ̄9 % 压 机 还是上 述 各种细 破碎 机 ,技术 上 的突 出 问题 是 辊 面 或粉碎 工 作部件 的材 质 ,只有 工作 部件 具有 高 硬 度 和高 耐磨 性 ,才 能保 证它 们长 期有 效地 工作 ;
Φ3.8m×13m水泥磨加辊压机的技术改造

设备参数
O 球磨机 规格 : 3 8m×1 生产能力 :5— 2th 功 l . 3m; 6 7 ; /
0 O— E A 型号 : 2 0 ; 泥产 量 :O~10 th 功率 : 2 SP N一 5 0 水 9 5 / ;
选 粉 机 10 k 1 W。
脉 冲袋 型号 :P 2×8 23 处 理风量:6 0 h LM D一 90; 1510m / ; 3 0 收 尘 器 过 滤 风 速 : . 4 ~ 1 0 m mi; 滤 面 积 : 3 09 .1 / n 过 290m2 设备阻力 : 0 a 3 ; <20 0P 。
压机技术 改造 的效果 。
000 ) 360
关键词 : 水泥粉磨 ; 联合粉磨 ; 辊压机
中 图分 类 号 : U 12 6 T 7 . 文 献标 识码 : B
引 言
我公 司 2× 0 d生产线配 套 3台 38I 2 0t 5 / . n×
1 l 路水 泥粉磨 系统 , 20 3n闭 至 09年 3月 , 水泥 磨 台
2 1 改 造方 案 .
3 改造后主要设 备参数及工艺 流程
3 1 改造后 的主 要设备 参数 . 粉 磨 系统 改 造后 的主要 设备 及参 数见 表 3 。
Re e r h & Ap ia i n o l n a e il sac plc to fBui di g M t r as
编号 设备名称
率 0 W。 25 0k
级 方案 , 以便 于分 级 , 可 保 证 运行 稳 定 , 既 又能 提 高 选 粉效 率 。选 出的成 品直接 入成 品库 , 减少 回粉 量 。 () 4 加大 配料 秤能力 , 由皮带秤 改 为板链 秤 。
辊压机在水泥粉磨系统中的应用

!$!$!
操作控制 在正常操作控制过程中 ! 只须监控设备状态和调节一
些过程参数 " &% $ 辊压机喂料量 通过调节斜插板开度 " 开度大 ! 则喂料多 " 反之 ! 则喂 料少 " 主要依据辊压机功率决定 ! 一般为 *"")3*"67 时 ! 效 果最好 " &! $ 磨喂料量 通过调节入磨皮带转速 " 转速快 ! 则喂料多 " 反之 ! 则 喂料少 " 主要依据水泥磨能力来定 ! 取 **()5*( 为佳 "
!$!$%
开机投料 &% $ 水泥磨系统已经正常运转 " &! $ 辊压 机 系 统 所 属 机 ’ 电 ’ 仪 ’ 自 动 化 设 备 均 处 在 正
常状态 " &+ $ 现场巡检确认现场设备完好 " &# $ 中控 操 作 员 选 择 辊 压 机 系 统 程 序 组 ! 启 动 该 组 系 统设备 " &* $ 设备启动完毕 ! 检查确认各设备状态及参数 " 如均 处在正常状态 ! 则可进行喂料 " &5 $ 选择辊压机喂料阀门 ! 物料此时进入辊压机系统 " &3 $ 当称重仓料位达 3"( 时 !横插阀打开 " 操作员只须 缓慢打开斜插板进行喂料即可 "
)"!
辊间隙检测报警 当动辊一侧的轴承座或动辊整体后退量过大 ! 达到设
定保护值时 ! 该辊间隙检测报警 " 曾有一段时期 ! 该辊间隙 经常报警 ! 严重影响了生产 " 最终查明为检测辊间隙的探 针动作不灵活所致 " 通过更换新探针 !报警消除 "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增产调试

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增产调试邹伟斌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100024)邹捷南京工业大学粉体科学与工程研究所(210009)题要:本文总结了ZC公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水泥制成工序采用辊压机、V型静态选粉机、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双仓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闭路工艺系统增产调试过程,调整中以“分段粉磨”理论及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依据,并对粉磨系统中各段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充分挖掘粉磨系统中每一段生产潜力,最终达到增产、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辊压机半终粉磨系统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增产调试1.水泥粉磨工艺线基本概况ZC公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两套水泥成品制备系统均配用160-140辊压机+V型静态分级机(V型选粉机)+双分离高效选粉机+Φ4.2×13m双仓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闭路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为:物料经过配料站由高速板链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稳流称重仓,进入辊压机挤压后通过V型选粉机分级出细粉(<80um以下颗粒占70%-85%、<45um以下水泥成品颗粒所占比例约为55%以上),V型选粉机细粉出口联接下进风的双分离高效选粉机(负压抽吸式进入高浓度布袋收尘器收集成品),首先分离出由辊压机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成品,分选出成品后的粗粉输送至管磨机粉磨,出磨物料经输送设备由上部喂入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再次分选。
在辊压机、管磨机两段正常运行后,双分离高效选粉机承受下部(V选出口)及上部(由管磨机磨尾输送的)两股料流,同时进行分选。
我们可以将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理解为:它是传统联合粉磨工艺系统的另一个变种,辊压机半终粉磨工艺系统与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各有其技术特点、均可使粉磨系统增产能力达到70%-200%甚至200%以上、节电幅度达20%-30%。
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与传统联合粉磨工艺系统相比,须采用一台物料处理能力较大的辊压机和一台喂料、分选能力大的下进风双分离高效选粉机,V型选粉机与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则共用一台系统风机,取消了联合粉磨系统中一台循环风机与旋风收尘器(双旋风筒或单旋风筒)及部分管道和输送设备,减少了设备数量及维护点,维修成本降低。
辊压机系统常见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127 Grinding粉磨/技术挤压粉磨系统是目前水泥生产广泛采用的工艺形式。
为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电耗,我公司于2012年4月在原有两台Φ3×11m闭路磨系统基础上,配用一台HFCG180-160辊压机改造成“一拖二”的水泥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工艺,辊压机为闭路,水泥磨为开路。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生产P O42.5普通水泥(比表面积400m2/kg),平均台时产量达到210t/h,系统电耗26k Wh/t,比改造前增产176%,节电32%,取得了良好的技改效益。
运行过程中,我们在合肥院专家的指导下,根据本系统的特点,对运行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供同行参考。
1系统运行问题及解决方法运行初期,系统主要存在带料工作时辊压机两端辊缝偏差较大,分料挡板不能有效分离边料和中间料,各下料溜槽和管道磨损等问题,以致挤压效果较差、产量时有波动。
逐一分析排查原因,分别进行以下方面的调整。
分离边料和中间料的效果差,原因在于分料挡板高度不够。
现场测量分料挡板高度只有400mm,挡板上缘距离辊子下缘还有850mm的空间,边料通过此空间混入中间料不能被有效分离,导致挤压效果变差。
对此,我们将分料挡板高度增大至700mm,使辊子下缘空间保持在55,并固定其分料挡板开度,分离和挤压效果均明显趋好。
辊压机带料工作时产生的侧向力很容易将侧挡板推离原位置,使侧挡板一侧失效,物料在辊子两端的通过量不等,不受限的一侧通过量大且压力偏低,从而使边缘效应加剧,导致边料量过大。
边料量大也与料饼厚度有关,厚度并非越大越好,当超过40~43mm 时,也容易增加边料量,甚至产生振动。
为防止这种情况,可将侧挡板调整到位后直接将其调整螺栓焊死,辊子定位挡块厚度从25mm 降低到18mm,同时保持分料挡板开度适中,边料量大幅减少。
辊压机运行中偏辊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多是因为稳流仓内物料产生的离析现象使其入辊压机物料的粒度不均所致,当物料块度>80mm允许值或大块料与细粒料比例悬殊时,离析现象加剧,使辊子两端受力不均,偏辊更严重,两端辊缝偏差一般可超过5mm甚至更大。
水泥粉磨系统设备及工艺改造对产质量提升

水泥粉磨系统设备及工艺改造对产质量提升摘要:对新型水泥干法生产线几个典型的粉磨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单独球磨机粉磨系统、预粉磨系统、联合粉磨系统和半终粉磨系统的电耗逐渐降低的结论。
对于相同的水泥粉磨系统,适当增加辊压机与球磨机的装机功率比,可以降低系统电耗,增加产量;半终粉磨系统比联合粉磨系统增加了需水量。
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水泥行业的节能降耗。
该文分析水泥厂厂车间根据现有的工艺和设备,经过几年对水泥粉磨系统整条生产线的摸索、多次试验后进行了两项重要改造,使得水泥产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水泥粉磨系统;预选粉;改造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水泥的需求极大。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粉磨系统是重要的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这是水泥粉磨系统急需进行解决的问题。
对水泥粉磨系统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水泥公司的经济收益,还能响应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号召,做到节能环保。
公司有一条日产1000t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现有一台3.2m×13m的水泥开路滚磨,具体设备工艺流程如下:配料系统:熟料计量称(8台)、石膏计量称、磷渣计量称→配料皮带→稳流称重仓→仓底卸料阀。
循环预粉磨辊压机系统:仓底卸料阀→辊压机→NE200回料提升机→打散机→分级机细料进入磨机。
粗料循环进入稳流称重仓二次预粉磨。
风选系统:磨头收尘器→稳流称重仓→分级机→风选细料直接入磨。
水泥滚磨系统:1仓粗粉磨→2仓中粉磨→3仓细粉磨→磨尾筛→磨尾收尘器风力抽出成品进入出磨螺运机。
水泥成品输送系统:出磨螺旋运输机→成品水泥入库提升机→空气斜槽→分别进入4个水泥均化库。
1现有设备工艺条件对水泥磨产质量影响的原因分析没有配置管磨机的水泥料床终粉磨系统,备选的高效率料床粉磨设备有辊压机、立磨(内循环立磨或外循环立磨)、筒辊磨以及BETA磨。
水泥料床终粉磨系统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水泥成品温度低、粉磨效率高、系统电耗低等技术优势。
带辊压机的水泥磨系统的调试与生产

" 仓长 ) !.’
# 仓级配 $% !-!,-# !-",-! ! !" #+ &+
# 仓长 ) &."
上烘干设备 " 料饼打散时 ! 发现有少量粗颗物料混入 细粉中 !需在打散盘外侧加装一套筛分圈 ! 则可更有
表" 项目 辊压机辊压 $123 辊压机辊缝 $)) 秤重仓料位 $5 打散盘电流 $7 分级电机电流 $7 分级电机频率 $89 磨机电流 $7 磨头轴瓦温度 $: 磨尾轴瓦温度 $: 出磨废气温度 $: 辊压粉磨系统工艺操作参数 参数
+## ;2:@H67> ;:7H,C;H -657 KG:F3HH 3L@5K-37;H 6G3 %&’( *!+ G:993G KG:F3HH<!$," - :/$ - F3-37; -599 67> .&+##-/## E36;3G 67> F96HH5M53G ,N@G578 F:--5HH5:7<O23 :K;5-5?3 G@77578 K6G6-3;3GH<;23 G@77578 E6967F3 E3;J337 G:993G F:-K6F;5:7 67> E36; HIH;3- 67> ;23 G@77578 K6G6-3;3GH :M E699 -599 J3G3 M39; :@; :7 3-K26H5H,PM;3G H36GF2578 67> 6>4@H;-37; M:G 6 K3G5:> ;5-3<;25H HIH;3- 6F235Q3> G@7> 7578 :7 :Q3GM@9M599< 2582 3MM5F57FI 67> 373G8I H6Q578, :13 4$,*’; G:993G KG:F3HHR F3-37; 8G57>578 HIH;3- J5;2 G:993G KG:F3HHR HIH;3- E6967F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磨增加辊压机系统技术改造及工艺测量剖析
谢胜
【期刊名称】《水泥》
【年(卷),期】2019(0)10
【摘要】通过对水泥磨增加辊压机系统进行工艺标定和工艺测量剖析,讨论开路水泥粉磨系统在采用大型辊压机组成联合粉磨系统技改后,电耗、台时产量、水泥主要性能没有达到设计预期的原因,为此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谢胜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2.632.5
【相关文献】
1.水泥辊压机(立磨)部分终粉磨系统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2.水泥磨系统采用辊压机预粉磨生产工艺及节电效果
3.φ3.8m×13m闭路水泥磨系统辊压机预粉磨改造后的工艺调整
4.辊压机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增产节能技术改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