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创面出血创面血管破裂出血是电烧伤常见的并发症,流经血管的电流或血管外露干燥均可使血管壁形成局部病灶,在此基础上加上创面感染,易使血管病灶处破裂出血,出血常发生于伤后2~3周。因动脉血管内压较静脉高,故出血多发生于动脉,但也可发生于静脉。如果出血发生在较大动脉,则危及生命,因此对大动脉损伤较重修复困难的部位要考虑作预防性高位结扎;清创时避免血管外露;早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以减少感染的发生;肢体电烧伤者,床旁应常规备止血带。同时加强创面出血的观察,及时发现出血。如为肢体出血,可在出血肢体上方用止血带捆扎;如为其他部位出血,可用拇指直接压迫出血点,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结扎处理出血血管应在较健康段血管上进行,在出血病灶处结扎易发生再次出血。长时间使用止血带捆扎肢体,要记录捆扎的时间,松止血带1~2分钟/h,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1.4了解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是否出现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及尿蛋白。严重电烧伤病人肌肉广泛的损害,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酸中毒的情况下,很容易沉积于肾小管,肌红蛋白对肾脏有较强烈的毒性,尤其在血容量不足、尿量少时毒性更大,易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电烧伤亦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血常规结果异常。心电图可见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改变。
2护理措施
2.1饮食根据电烧伤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是否早期进食。凡电烧伤未发生休克的病人,均可进食。早期可少量多餐,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反应,如病人无上述反应,可逐渐增加饮食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病人有急性肾衰竭时,应限制饮水量。
2.2创面护理注意:①创面暴露疗法,由于电烧伤致深部组织损伤、坏死,伤口需开放治疗,常用磺胺嘧啶银糊剂涂创面以预防感染、糜烂。密切观察创面颜色、气味,有无发暗、糜烂、干性坏死等,创面须保持干燥,勤换药。②手术时应充分探查,彻底清创,尤其对失活的肌肉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应用1%苯扎溴铵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清洗创口。③选择血液循环丰富的皮瓣或肌皮瓣严密封闭创面。皮瓣移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保护暴露的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等深部组织;有利于未切除的间生态组织恢复活力;为二期修复手术作好软组织的准备;充填清创后的残腔或缺损。④应用针对球菌和杆菌敏感的广谱抗生素溶液,混合均匀后注入皮瓣下,必要时进行负压引流。术后遵医嘱全身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创面换药。
1护理评估
1.1评估局部损伤的面积、深度及程度电烧伤后的病人因皮肤直接接触电源的部位不同分为入口和出口。“入口”是躯体与电源直接接触的部位,其组织常呈明显水肿,中心皮肤焦黄、棕黑或炭化,创面下的坏死组织范围远较皮肤创面为广,形成口小底大的特点,有时创口处皮肤开裂,受损的灰白肌肉膨出,而呈开放性创口。其他部位与导体接触而构成电通路的创口为“出口”。“入口”多为1处(也可l处以上),一般较出口重;“出口”常为多处,故电烧伤伤口多表现为2个以上多发伤口。由于各部位组织结构及导电性、对热损伤耐受的程度不一致,以及触电时身体各处电场分布的差异等,电烧伤常出现“多发性”、“节段性”、“跳跃性”及肌肉的“夹馅状”坏死、骨周围“套袖状”坏死等复杂多样化表现。
2.3并发症的护理
(1)急性肾衰竭能引起电烧伤后急性肾衰竭的潜在因素很多。①复苏补液不充分致肾血流量不足。②电烧伤后由于肌肉损伤,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产生大量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引起肾小球血管痉挛。③大量烧伤坏死组织毒素对肾脏的刺激。④电流对肾脏的直接损害。一旦发生肾衰竭,死亡率甚高,故首先要注意预防。在急性体液渗出期给予足够液体量,以维持较好的肾灌注量,保证尿量维持在100mL/h以上。对有血(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静脉补液使病人血容量得以恢复的同时,宜用甘露醇利尿以冲洗肾小管,使尿量达200~300mL/h。同时应用4%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积极处理创面,以减少坏死组织毒素的影响。如诊断明确,及早透析仍是目前惟一的有效手段。
电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人体被电所致的损伤统称电损伤。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电击伤和电烧伤。电击伤即俗称“触电”,可造成心、肺功能紊乱、昏厥等全身症状而无明显的局部皮肤损害。电烧伤有明显的局部损害。这主要是由于电流遇电阻后,电能转为热能造成的。电烧伤又可分为电弧烧伤与电击烧伤(或电接触烧伤)。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与电源间形成电弧,即电能在人体以外转变为热能,造成瞬间高温使皮肤烧伤,损伤多为皮肤层,且多在颈、胸、上肢等暴露部位,无出入口,按一般烧伤处理。如果人体与电源接触,人体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电流在体局部伤情重,有出入口,创口深,致残率高。电烧伤在特殊原因烧伤中占首位,以男性居多。其发生可能与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操作、意外事故等有关。
电烧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热烧伤,干燥的皮肤为高电阻组织,击穿电阻高,电流量大,产热高,使局部受损严重。如骨组织电阻大,产热多,骨周围组织损伤重。除上述基本因素外,其他影响组织损伤的因素有电流经过的截面积,如电流经过手指则因流经的截面积小,电流强度大而损伤重,常被烧伤炭化;局部的散热能力,小血管与深部的组织因散热差,容易形成较重烧伤。
1.3询问病史,确定受伤原因应向病人或陪送人员询问触电原因、现场情况,触电时的体位,致伤电流的性质、电压大小,周围物体导电情况,病人可能的触电时间,是否发生电弧或电火花,电源是否自动切断,电流的入出口及可能的通电途径,有关衣物是否引燃及是否合并热烧伤,现场是否有呼吸、心脏搏动停止,做过何种抢救,意识丧失程度及恢复时间,有无高处坠落等。
1.2观察病人意识有无电休克现象,如意识不清,抽搐、躁动,瞳孔缩小,呼吸急促而不规律,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或稍快。这是触电时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失去正常调控,释放超量神经递质,自主神经系统处于亢奋状态,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用电休克疗法治疗后的表现。电休克的症状可持续数分、数小时而自然恢复。应观察病人意识是否清醒,有无逆行性健忘症状,对受伤前后详细经过是否记忆清楚。
1.4了解血常规、尿常规及心电图结果是否出现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及尿蛋白。严重电烧伤病人肌肉广泛的损害,必将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酸中毒的情况下,很容易沉积于肾小管,肌红蛋白对肾脏有较强烈的毒性,尤其在血容量不足、尿量少时毒性更大,易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电烧伤亦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液浓缩,血常规结果异常。心电图可见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改变。
2护理措施
2.1饮食根据电烧伤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是否早期进食。凡电烧伤未发生休克的病人,均可进食。早期可少量多餐,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反应,如病人无上述反应,可逐渐增加饮食量,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病人有急性肾衰竭时,应限制饮水量。
2.2创面护理注意:①创面暴露疗法,由于电烧伤致深部组织损伤、坏死,伤口需开放治疗,常用磺胺嘧啶银糊剂涂创面以预防感染、糜烂。密切观察创面颜色、气味,有无发暗、糜烂、干性坏死等,创面须保持干燥,勤换药。②手术时应充分探查,彻底清创,尤其对失活的肌肉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应用1%苯扎溴铵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清洗创口。③选择血液循环丰富的皮瓣或肌皮瓣严密封闭创面。皮瓣移植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保护暴露的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等深部组织;有利于未切除的间生态组织恢复活力;为二期修复手术作好软组织的准备;充填清创后的残腔或缺损。④应用针对球菌和杆菌敏感的广谱抗生素溶液,混合均匀后注入皮瓣下,必要时进行负压引流。术后遵医嘱全身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创面换药。
1护理评估
1.1评估局部损伤的面积、深度及程度电烧伤后的病人因皮肤直接接触电源的部位不同分为入口和出口。“入口”是躯体与电源直接接触的部位,其组织常呈明显水肿,中心皮肤焦黄、棕黑或炭化,创面下的坏死组织范围远较皮肤创面为广,形成口小底大的特点,有时创口处皮肤开裂,受损的灰白肌肉膨出,而呈开放性创口。其他部位与导体接触而构成电通路的创口为“出口”。“入口”多为1处(也可l处以上),一般较出口重;“出口”常为多处,故电烧伤伤口多表现为2个以上多发伤口。由于各部位组织结构及导电性、对热损伤耐受的程度不一致,以及触电时身体各处电场分布的差异等,电烧伤常出现“多发性”、“节段性”、“跳跃性”及肌肉的“夹馅状”坏死、骨周围“套袖状”坏死等复杂多样化表现。
2.3并发症的护理
(1)急性肾衰竭能引起电烧伤后急性肾衰竭的潜在因素很多。①复苏补液不充分致肾血流量不足。②电烧伤后由于肌肉损伤,大量血红蛋白释出,产生大量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引起肾小球血管痉挛。③大量烧伤坏死组织毒素对肾脏的刺激。④电流对肾脏的直接损害。一旦发生肾衰竭,死亡率甚高,故首先要注意预防。在急性体液渗出期给予足够液体量,以维持较好的肾灌注量,保证尿量维持在100mL/h以上。对有血(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静脉补液使病人血容量得以恢复的同时,宜用甘露醇利尿以冲洗肾小管,使尿量达200~300mL/h。同时应用4%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积极处理创面,以减少坏死组织毒素的影响。如诊断明确,及早透析仍是目前惟一的有效手段。
电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人体被电所致的损伤统称电损伤。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电击伤和电烧伤。电击伤即俗称“触电”,可造成心、肺功能紊乱、昏厥等全身症状而无明显的局部皮肤损害。电烧伤有明显的局部损害。这主要是由于电流遇电阻后,电能转为热能造成的。电烧伤又可分为电弧烧伤与电击烧伤(或电接触烧伤)。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与电源间形成电弧,即电能在人体以外转变为热能,造成瞬间高温使皮肤烧伤,损伤多为皮肤层,且多在颈、胸、上肢等暴露部位,无出入口,按一般烧伤处理。如果人体与电源接触,人体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电流在体局部伤情重,有出入口,创口深,致残率高。电烧伤在特殊原因烧伤中占首位,以男性居多。其发生可能与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操作、意外事故等有关。
电烧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热烧伤,干燥的皮肤为高电阻组织,击穿电阻高,电流量大,产热高,使局部受损严重。如骨组织电阻大,产热多,骨周围组织损伤重。除上述基本因素外,其他影响组织损伤的因素有电流经过的截面积,如电流经过手指则因流经的截面积小,电流强度大而损伤重,常被烧伤炭化;局部的散热能力,小血管与深部的组织因散热差,容易形成较重烧伤。
1.3询问病史,确定受伤原因应向病人或陪送人员询问触电原因、现场情况,触电时的体位,致伤电流的性质、电压大小,周围物体导电情况,病人可能的触电时间,是否发生电弧或电火花,电源是否自动切断,电流的入出口及可能的通电途径,有关衣物是否引燃及是否合并热烧伤,现场是否有呼吸、心脏搏动停止,做过何种抢救,意识丧失程度及恢复时间,有无高处坠落等。
1.2观察病人意识有无电休克现象,如意识不清,抽搐、躁动,瞳孔缩小,呼吸急促而不规律,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或稍快。这是触电时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失去正常调控,释放超量神经递质,自主神经系统处于亢奋状态,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用电休克疗法治疗后的表现。电休克的症状可持续数分、数小时而自然恢复。应观察病人意识是否清醒,有无逆行性健忘症状,对受伤前后详细经过是否记忆清楚。